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關節松動技術常用的訓練方法

關節松動技術常用的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20 05:35:14

『壹』 關節松動術的手法應用

(1)手法操作的運動方向:可以垂直或平行於治療平面。治療平面是指垂直於關節面中點旋轉軸線的平面。分離—垂直於治療平面;滑動和長軸牽引—平行於治療平面。
(2)手法操作程度,應達到關節活動受限處。疼痛—達痛點,不超過痛點。僵硬—應超過僵硬點。手法平衡,有節奏,持續30秒~1分鍾。
(3)治療反應:輕微疼痛—正常反應。24小時仍不減輕,甚至增加說明治療強度過大或持續時間過長。

『貳』 關節松動術的手法

1.擺動

骨的杠桿樣的運動叫~,即生理運動,擺動時要固定關節近端,關節遠端做往返運動。擺動必須在ROM>60%(正常時)才可應用。例如,肩關節前屈的擺動手法,至少要在肩前屈達到100°時才應用(180°、60%?100°),如果沒有達到這一范圍應先用附屬運動手法來改善。

2.滾動

當一塊骨在另一塊骨表面發生滾動時,兩塊骨的表面形狀必然不一致,接觸點同時變化,所發生的運動?成角運動,其滾動的方向總是朝向成角骨運動的方向,常伴隨著關節的滑動和旋轉。

3.滑動

當一塊骨在另一塊骨上滑動,如?單純滑動,兩骨表面形狀必須一致,或是平面,或是曲面(兩骨面的凹凸程度必須相等)。滑動時,一側骨表面的同一個點接觸對側骨表面的不同點。滑動方向取決於運動骨關節面的凹凸形狀(凸出—滑動方向與成骨角運動方向相反;凹陷—骨動方向與成骨角運動方向相同)

關節表面形狀越接近—滑動就越多,關節表面形狀越不一致—滾動就越多。臨床應用時,由於滑動可以緩解疼痛,合並牽拉可以松解關節囊,使關節放鬆,改善關節活動范圍,因此應用較多。

4.旋轉

旋轉是指移動在靜止骨表面繞旋轉軸轉動,旋轉時,移動表面的同一點作園周運動。

旋轉常與滑動,滾動同時發生,很少單獨作用。

5.分離和牽拉

分離和牽拉稱?牽引。

分離:當外力作用使構成關節兩骨表面呈直角相互分開時稱分離或關節內牽引。

牽拉:當外力作用於骨長軸使關節遠端移位時,稱~或長軸牽引。

區別 分離—外力與關節面垂直,兩關節必須分開。

牽拉—外力與骨長軸平行,關節向可以不分開。

三、手法分級:

1.Matland分級標准

Ⅰ級—治療者在病人關節活動的起始端,小范圍,節律性地來回松動關節。

Ⅱ級—治療者在病人關節活動允許的活動范圍內,大范圍,節律性來回松動關節,但不接觸關節活動起始和終末端。

Ⅲ級—治療者在病人關節活動允許的活動范圍內,大范圍,節律性來回松動關節,每次均接觸到關節活動的終末端,並能感到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緊張。

Ⅳ—治療者在病人關節的終末端,小范圍、節律性地來回松動關節,每次接觸到關節活動的終末端,並能感覺到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緊張。

2.手法應用選擇

ⅠⅡ級—疼痛 Ⅲ—疼痛+關節僵硬 Ⅳ—粘連,攣縮,手法分級可用於關節的附屬運動和生理運動。附屬運動—Ⅰ—Ⅳ均可用。生理運動—ROM>正常60%才可應用,多用Ⅲ—Ⅳ級,極少用Ⅰ級。分級范圍關節活動范圍的大小變化。

『叄』 如何做關節穩定性訓練呢

關節穩定性訓練動作要領;

屈肘,平抬胳膊,胳膊上可以放一個杠鈴片,練靜止力量,根據杠鈴片和個人情況,每次3-5分鍾,3-5組作用:加強三角肌和肩袖力量,從而增強肩關節穩定性,尤其適合肩袖損傷的康復訓練

肩袖是指背部的三條肌肉(分別是岡上、下、小圓肌)和正面的肩胛下肌連接在肱骨大小結節上的四條肌腱,
在肱骨頭處,四條肌腱一上,一前,二後,連在肱骨上,就像一個半袖一樣,所以叫做肩袖
肩袖損傷指的就是肌腱粘在骨頭末端處的損傷,而不是有的人誤解的肩關節的韌帶損傷
組成肩袖的四條肌肉主要作用是外展上臂(就是平抬胳膊),所以肩袖損傷一個常見症狀就是外展受限。
綜上所說,我見過的絕大部分肩袖損傷(經核磁確診的)即使120度以上還是會有疼痛
所以,如果你有肩關節外展疼痛,會提示有肩袖損傷的可能,反之,可能性就不大
雖然肩袖的主要作用是外展,但是在外展作用力過程中,肩袖的力量不大,因為這4條肌肉都不怎麼有力量
他們更重要的作用是位置肩關節的穩定性。
那麼,哪塊肌肉在外展中起的作用更大一些呢?那就是我們強有力的三角肌,這塊肌肉起自胸骨、肩胛岡,
止於肱骨小結節嵴,在把肱骨從下垂到拉起的過程中起主要作用,力量十分強大,因此,這塊肌肉強大,會減少肩袖
在突然或強有力的外展過程中的損傷,而且,這塊肌肉對肩關節本身來說,就是重要的穩定結構。

『肆』 康復膝蓋的10種訓練

康復膝蓋的10種訓練

康復膝蓋的10種訓練,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身體健康等方面的內容的,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很多不起眼的小習慣長期的堆積對我們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響,以下康復膝蓋的10種訓練。

康復膝蓋的10種訓練1

1、股四頭肌拉申

站起,用左手把握住你的右腳裸。將腳裸往上拉向屁股,你應當覺得腳部正前方有一個抗拉力。維持最少30秒。反復三次。換一隻腳並反復所述姿勢。

2、大腿根部筋拉申

把負傷的腿支撐點在樓梯或室內樓梯上。屁股往前輕度彎折,另外維持背部伸直。你應當覺得到大腿根部後側的抗拉力。維持此屈伸姿勢30秒並反復三次。換一隻腳並反復所述姿勢。

3、踢背訓煉

站直,握緊靠背。在彎折右膝蓋的另外,盡可能將右腿抬向屁股。維持三到五秒左右。試著每日2組做10-15次。一定要維持上身伸直。以便使健身運動具有趣味性,請在姿勢腿的腳裸處提升凈重。換一隻腳並反復所述姿勢。

4、搭橋訓煉

維持平躺著姿態,雙膝彎折90°,兩腳平放到床邊。收攏屁股和腰部肌肉,盡可能堡壘將屁股抬離床,不必彎折背部。維持這一搭橋姿態3到5秒,漸漸地減少。反復10-15次。能夠 每一次只做一條腿來提升這類鍛練的抗壓強度。

5、蚌式開閉

兩腳閉攏,髖關和膝關節彎折約90°。盡可能給你的上膝關節杜絕下邊的膝關節,另外維持兩腳閉攏。以遲緩和控制計劃的方法開展這一姿勢。一般能夠 反復10-15次。

6、單腳站起

負傷的腿需要單足,另一條腿半空中抬起三分鍾,每日2次。以便使此項訓練具有趣味性,請試著閉上眼,或拋一個球半空中,或立在凹凸不平的表層處時開展此訓煉。

7、負重站起

把握住靠背站起。最先需要漸漸地能夠 伸出你腳掌維持歪斜,隨後再減少到站起的一個部位。反復這一姿勢20次。有許多 方式能夠 提升鍛練的抗壓強度:提升一些負重,單腳開展姿勢,或是是在室內樓梯上能夠 用腳跟懸在室內樓梯的邊沿來開展。

8、負重深蹲訓煉

靠著牆站起以後兩腳分離。彎折膝關節而且減少到下蹲的部位(如同我們坐著桌椅上一樣),隨後挺直兩腿並回到起止部位。一組能夠 開展十次。一般全是能夠 根據更下移和更長期的負重深蹲來開展持續的挑戰自身。

9、彎折和拓寬

維持負傷的.腿的站起姿態,另外將另一條腿伸入背後,漸漸地觸碰到木地板。髖關往前旋轉,隨後回到站立部位。每條腿做十次。根據將物塊放到木地板上並每一次往前觸碰物塊來開展調節抗壓強度。

10、弓步訓煉

站直,兩腳要朝前。往前邁開負傷的腿並學會放下未負傷的膝關節(膝關節在後邊)。保證前邊的膝關節沒有外伸腳指頭。你的上身應當是站立的。用前面拉開並回到站起部位。每條腿反復十次。以便使此項訓練實際上也會具有趣味性,大夥兒還可以試著提升一些負重。

康復膝蓋的10種訓練2

1、大腿筋拉伸

患者把受傷的腿放在台階或者是樓梯上,然後讓自己的臀部稍微往前進行彎曲,彎曲只需要輕微彎曲即可,在這個過程當中要注意保持背部聽力狀態,這時候會感覺到大腿後面有拉力,這樣堅持三十秒鍾以後放下來再做三次,之後換另外一隻腳操作。

2、搭橋訓練

患者保持平躺的姿勢,雙膝彎曲成九十度,雙腳平放在床上,讓臀部和腹部的肌肉得以收縮,注意在這個過程當中要太高臀部,同時背部不能彎曲,這樣保持這個姿勢三秒鍾到五秒鍾以後降低,重復操作十次到十五次。

3、單腿站立

讓手上的腿單腿站立,另外一條腿在空中舉起來,這樣堅持兩分鍾,每天堅持兩次,如果想要讓效果更好,也可以閉上眼睛感受或者這是站立在高低不平的表面上來進行練習。

4、深蹲

背靠著牆站立好,然後雙腿雙開,彎曲膝蓋以後再下降到下蹲位置,感覺就像平時坐在椅子上一樣,接著伸直雙腿並且返回到最開始位置,每一組進行十次,這樣不斷挑戰自己,從而讓自己的膝蓋得以恢復。

5、弓步訓練

站直雙腿朝前,向前邁出自己手上的腿,同時把沒有受傷的膝蓋放下,上半身保持直立狀態,這樣操作十次,之後換乘另外一條腿來練習,這樣可以確保鍛煉效果更好。

6、股四頭肌拉伸

站好用右手抓住右邊的腳踝,然後把腳踝往上面拉,朝著臀部的方向拉,這時候會感覺到腿前面有比較強的拉力,這樣持續保持三十秒鍾,重復三次,之後換另外一隻腳按照上面動作操作。

7、踢背訓練

站好以後用手握住椅背,在彎曲右側膝蓋時候把右腳往臀部方向抬高,這樣保持三秒鍾到五秒鍾左右,每天堅持做兩組,一組做十次到二十次左右,保持上半身挺直狀態。

8、蚌式開合

讓雙腳並攏,髖關節和膝蓋彎曲成九十度左右,盡量讓上面膝蓋遠離下面的膝蓋,這樣保持雙腳並攏,然後慢慢進行這個動作,這樣重復十次到十五次左右。

9、負重起立

抓住椅背站好,然後慢慢太高腳底,讓腳底保持傾斜,之後降低到站立的位置,這樣重復操作二十次,這種方法能夠讓鍛煉膝蓋效果不錯,在鍛煉時候也可以增加負重來讓鍛煉效果更好。

10、彎曲和延伸

讓受傷的腿保持直立狀態,同時把另外一條腿伸到後面,慢慢接觸到地板位置,髖關節往前移動以後返回到直立狀態,這樣每條腿做十次,每天都堅持操作。

康復膝蓋的10種訓練3

康復膝蓋的6種訓練方法

康復膝蓋鍛煉的方法有很多,如患者可以進行關節松動,通過滾動、滑動、前後推移、擠壓等動作,訓練韌帶的彈性,來增加關節的活動度。另外患者還可以進行髕骨的推移,通過髕骨的上下左右推移,來減輕關節的粘連和水腫。另外還可以進行股四頭肌力量的訓練。

1、髕骨的推移

患者可以進行髕骨的推移,通過上下左右的推移,來減輕關節的粘連和水腫。

2、關節松動

患者可以進行關節松動,來訓練韌帶的彈性,同時增加關節的活動度。

3、股四頭肌力量的訓練

患者可以在小腿綁沙袋做直腿抬高,堅持鍛煉股四頭肌的力量,增強膝蓋的穩定性。

4、伸肌鍛煉

患者需躺在床上,將一側膝關節屈曲盡量貼向胸部,用雙手將大腿固定5到10秒鍾,然後逐漸伸直膝關節,兩腿交替進行。重復進行10到20次。

5、坐位伸膝

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將雙足平放在地上,然後逐漸將左後膝伸直,並保持直腿姿勢5到10秒鍾,再慢慢放下。雙腿交替進行,重復練習10到20次。

6、 俯卧屈膝

患者需採取俯卧位,需要將雙手在頭前交叉,頭部放在手臂上,然後將膝關節逐漸屈膝,盡量靠近臀部,並保持屈膝姿勢,再慢慢放下,兩腿交替進行。

『伍』 手的康復訓練方法

手的康復訓練方法

手的康復訓練方法。手受傷以後是需要進行康復訓練的,手部長期暴露在外,出現外傷的概率是比較高的。手外傷恢復起來需要一定的時間,下面看看手的康復訓練方法及相關資料。

手的康復訓練方法1

關節功能康復訓練的方法不只四種,常見的有力量訓練、精細動作訓練、關節活動度訓練、感覺訓練、功能支撐訓練等。

1、強度訓練:可選用握力器、橡皮條、彈力帶等工具,通過抓握可以顯著提高手部力量,增強手部握力;

2、運動精細訓練:通過穿針線、系鞋帶、系扣子等鍛煉,可以鍛煉手指的精細協調能力;

3、關節活動度訓練:如被動屈伸關節、手法松動等,能顯著提高關節的活動度;

4、感覺性訓練:如摸棉絮、摸砂紙、摸橡皮等,可以通過這些訓練提高手的感覺;

5、作用支撐訓練:常用的有指板、屈伸支、屈伸支撐、屈伸練習支撐等,通過訓練支撐,可以明顯提高手部功能。

平時,如果由於外傷或其他原因導致手部功能不全、活動受限,應通過手部康復鍛煉恢復手部功能,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動作需要,並改善生活質量。

手功能的康復訓練方法主要包括力量訓練、關節活動度訓練、降低肌張力訓練、靈活性訓練。

一、力量的訓練:可通過電刺激或一定的抓握動作、手法刺激、加強手腕或手指的肌肉力量。

二、關節活動度的訓練:通過被動牽伸或關節松動術來恢復掌指關節或指間關節的關節活動度。

三、降低肌張力的訓練:手指的屈肌肌張力增高的患者可以通過熱療、包括蠟療、中葯浸泡等、或者進行被動反復牽張動作、來降低其屈肌的肌張力。

四、靈活性訓練:手指功能達到一定功能後、可逐步進行對指練習及抓握物體的動作、以增加手指的靈活性、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打下基礎。

手的康復訓練方法2

手康復訓練尤為重要、包括伸指掌關節、屈伸指間關節、肌腱滑動、腕關節活動。

1、伸指掌關節:把紙團放在手掌中、先用拇指、小指彎曲捏合、然後再用其他的指頭進行捏合。

2、屈伸指間關節:做出勾拳狀、然後依次伸展指頭的指間關節、可以適當的施加阻力。

3、肌腱滑動:手掌平鋪、然後掌心向下、撐開手掌的虎口、逐漸牽拉手指處的拇內收肌。

4、腕關節活動:前臂放在桌面上、然後掌心向上、前臂進行旋後、用健側的手向患側手掌給予壓力、使手腕背伸。

手康復訓練時若發現有異常情況、需去正規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在臨床中、對於手功能鍛煉的方法是比較多的、主要還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議燙洗以後加強關節的屈伸活動來恢復病人正常功能、比如燙洗的時候可以熱水中放花椒和鹽進行燙洗、也可以應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草葯、熬開以後先熏後洗、

燙洗完以後接著進行功能鍛煉、最好讓家人幫助一下、把關節屈曲或者伸直到疼痛的程度、堅持一會不能怕痛的、要有力度、痛的出汗、更有利於病人功能的恢復。

二、也可以積極到正規醫院的康復科進行協助鍛煉、效果應該會更加滿意的。鍛煉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恢復病人正常關節活動度。

手的康復訓練方法3

訓練方法一:轉核桃

在馬路邊經常會看到一些老年人用手轉核桃,還笑稱是預防老年痴呆。對於手外傷患者來說,轉核桃是一種非常好的鍛煉方法。既沒有場地的限制,也沒有時間的限制。患者有時間就可以用手轉核桃,增加手指的靈活性,加快手外傷的恢復。

訓練方法二:捏橡皮泥

孩子們喜歡用橡皮泥捏成各種好看的形狀,捏的好看的人們都會說這個孩子心靈手巧。捏橡皮泥能夠很好的鍛煉手外傷患者的手指靈活,對於手外傷的恢復幫助是很大的。提醒患者捏橡皮泥的時候一定要購買治療好的,別買那種味道大的,不利於手部皮膚的健康,甚至可能導致傷口出現感染。

訓練方法三:使用握力器

轉核桃和捏橡皮泥都是鍛煉手指靈活度的方法,手外傷恢復的後期,還需要進行手部的力量練習,否則容易出現手部的肌肉萎縮。握力器是鍛煉手指、手掌肌肉很好的方法。一開始患者可以每五個為一組,強度一點一點增加,才能夠達到鍛煉的效果。

手外傷恢復過程中,患者一定要堅持進行鍛煉,以免出現粘連、肌肉萎縮等問題,影響到手部的正常功能,後期是很難恢復的。根據手外傷的具體部位不同,患者需要採取的'康復訓練方法也會有一定差異,找到適合自己的康復訓練方法以後,一定要堅持去做,才能更有利於手外傷的早日恢復。

手功能康復訓練,是指的各種外傷引起的,或者由於腦血管疾病,或者是其他原因,所造成的手部功能喪失。這種訓練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如果是手部外傷所引起的,比如說肌腱斷裂或者神經斷裂,血管斷裂,在經過詳細的顯微外科縫合以後。

我們進行相關的鍛煉,一般局部需要打石膏,局部制動2-3個月以後進行鍛煉。這時候鍛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天醫生會根據患者情況逐漸增加,患者康復的一些籌碼,使患者手功能得到康復。如果是由於腦血管病所引起的手部功能的喪失。

時候手部功能只是全身功能喪失的一部分。醫生會根據肢體恢復情況,進行康復訓練。一般像手展板的一些訓練,包括一對一的手法復位,以及針灸、理療、按摩、康復包括服用一些營養神經的葯物等等,這都是手功能鍛煉的一些方法

患者自身也要有耐心和有毅力。因為手部在腦部占的位置比較重要。所以,恢復起來稍稍慢一點,一定要持之以恆才行。

專家提示:手功能康復訓練,如果是手部外傷所引起的,醫生會根據情況逐漸增加康復籌碼。如果是腦血管病引起的,可以一對一的手法復位,以及針灸、理療、按摩、包括服用營養神經的葯物等方法。因為手部在腦部占的位置比較重要,所以恢復起來稍微慢一點,一定要持之以恆才行。

『陸』 提高關節活動幅度,除了靜態拉伸,還有什麼訓練可以做

相信大家在健身房裡訓練的時候,會聽到很多的建議,無論是教練還是一些練習的高手,他們都認為肌肉骨骼想要解決最好的辦法就是拉伸。很多人都說經歷過靜態拉伸之後,就會減少疼痛,雖然在特定情況下拉伸會對你的健身有幫助,但是在另一種情況下,也會導致一些關節問題。

很多人之所以想要拉伸就是為了提高關節活動幅度,尤其是想要身體靈活性更高,深蹲能夠做得更標准,那麼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拉伸的。拉伸會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同時也能夠提高關節活動的幅度,所以在訓練開始前,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拉伸,會讓我們的訓練效果更好。

離心訓練可以讓我們的肌肉更加強大,比如在進行卧推深蹲或者彎舉時,運動軌跡下降,肌肉就會縮短,離心階段就開始發生了,同時還可以讓我們觸發肌肥大,讓肌肉的生長效果更好。所以想要提高關節活動幅度,那麼可以做靜態拉伸和慢速離心訓練,慢速離心訓練的效果更好,同時也可以讓肌肉獲得更好的刺激,對於關節也是比較友好的。

『柒』 健身時,如何對身體關節進行訓練

1、鍛煉關節支撐力;2、鍛煉關節緩沖力;3、關節保護;4、熱身;5、注意重量;

『捌』 什麼是關節松動訓練怎樣收費

韌帶撕裂的症狀要看撕裂的程度而定。如側副韌帶不完全撕裂時,在韌帶撕裂處可出現輕度腫脹,壓痛也限於局部,膝關節無不穩定現象;完全撕裂時除局部血腫、壓痛嚴重外,膝關節常出現輕度腫脹,並表現關節不穩定(如內側副韌帶撕裂時,膝關節有異常外展活動)。若交叉韌帶撕裂時,關節內出血,引起整個關節嚴重腫脹,膝關節有異常前後活動。
等長好後應積極鍛煉關節伸屈活動,防止關節僵直。
運動損傷的恢復對策
恢復性訓練是開始一系列的關節可動范圍及柔軟性的改善練習。其中最為簡單、有效的一種方法是靜止狀態的伸展練習,即關節和肌肉在一定的時間內慢慢地作伸展運動。動力訓練是指針對一定的抵抗和負荷使肌肉的長度縮短、在關節可活動范圍內關節的活動使肌肉力量得到加強。

『玖』 關節松動術於與牽伸療法和pnf技術在按摩實踐中的應用。

靜態伸展法是最為廣泛使用的方法,簡單、有效、安全, 甚至不需要同伴的幫助,通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可有效地改善關節柔韌性。PNF法在一次伸展過程中可以大大提高關節活動幅度,比靜態伸展法效果更加顯著,不易導致肌肉酸痛或損傷,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此方法來改善肌肉、關節的柔韌性

『拾』 膝關節訓練八種鍛煉方法 怎麼訓練膝關節

1、坐位伸膝,坐在椅子上,將雙足平放在地上,然後逐漸將左(右)膝伸直,並保持直腿姿勢5—10秒鍾,再慢慢放下。雙腿交替進行,重復練習10—20次。

2、俯卧屈膝,俯卧位,雙手在頭前交叉,將頭部放在手臂上,然後將左(右)膝關節逐漸屈膝,盡量靠近臀部,並保持屈膝姿勢5—10秒鍾,再慢慢放下。兩腿交替進行。重復練習10—20次。

3、伸肌鍛煉,仰卧位,將一側膝關節屈曲盡量貼向胸部,用雙手將大腿固定5—10秒鍾,然後逐漸伸直膝關節,兩腿交替進行。重復進行10—20次。

4、股四頭肌鍛煉,俯卧位,將一側腿屈膝靠向臀部,雙手反向握住踝部(或用毛巾環繞踝部),逐漸將下肢向臀部牽拉,並保持這一姿勢5—10秒鍾,然後放下,雙腿交替進行。

5、推擦大腿,坐在椅上,雙膝屈曲,用兩手的掌指面分別附著左(右)腿兩旁,然後稍加用力,沿著大腿兩側向膝關節處推擦10—20次,雙腿交替進行。

6、指推小腿,坐在椅上,雙膝屈曲,雙腿微分,將兩手的虎口分別放在一側膝蓋的內外側,然後拇指與其餘四指對合用力,沿小腿內、外側做直線的指推動作盡量至足踝。反復指推10—20次,然後換腿重復此動作。

7、拳拍膝四周,坐在椅上,雙腿屈曲,雙足平放在地板上,並盡量放鬆雙腿,雙手半握拳,用左右拳在膝四周輕輕拍打50次左右。

8、按揉髕骨,坐在椅子上,雙膝屈曲約90°,雙足平放在地板上,將雙手掌心分別放在膝關節髕骨上,五指微張開緊貼於髕骨四周,然後稍用力均勻和緩有節奏地按揉髕骨20—40次。

閱讀全文

與關節松動技術常用的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孩子快速入睡的方法 瀏覽:796
搜派風水機使用方法 瀏覽:692
豬肉價格下跌的解決方法 瀏覽:933
泉州學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瀏覽:962
神經源性膀胱工傷治療方法 瀏覽:965
如何選擇設計特殊雜質檢查方法 瀏覽:15
電纜線接線方法視頻 瀏覽:776
湖南煙熏肉食用方法 瀏覽:313
釣具的連接方法 瀏覽:135
細胞增生的治療方法 瀏覽:834
下列處理方法不正確的是 瀏覽:167
舒適進入安裝方法 瀏覽:226
用什麼方法粘膠最快 瀏覽:607
無線加濕器的安裝步驟及使用方法 瀏覽:803
歐萊雅洗面乳使用方法 瀏覽:819
win8怎麼設置鎖屏圖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41
爛地面地坪施工方法簡單 瀏覽:697
穩壓電路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849
不用安全繩攀岩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701
作業反應的教學方法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