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比較常用注射方法

比較常用注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15 22:43:28

❶ 列表比較4種常用注射法的不同

一、肌肉注射 intramuscular, im
將葯液通過注射器注入肌肉組織內,通常為了治病。
1.適用於: (1)不宜或不能做靜脈注射。(2)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發生療效時。 (3)注射刺激性較強或葯量較大的葯物時。
2.吸收途徑:葯品溶於組織液後,進入毛細血管網再匯入靜脈,或者直接進入小靜脈,或者進入淋巴液再匯入大靜脈,隨靜脈血入右心房,再入右心室,經肺循環後回到左心房,再左心室,進入體循環,到達肝臟,代謝出活性成分,再隨血流達到全身或病灶。若不需代謝即有活性,就不需進入肝臟就能直接到全身。
二、皮下注射 subcutaneous, h
1.將葯液注入皮下組織。
2.適用於: (1)需迅速達到葯效、不能或不宜經口服給葯時採用。如胰島素口服在胃腸內易被消化酶破壞,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 (2)局部麻醉用葯或術前供葯。 (3)預防接種。
三、靜脈注射 intravenous, iv
1.把血液、葯液、營養液等液體物質直接注射到靜脈中。靜脈注射可分短暫性與連續性,短暫性的靜脈注射多以針筒直接注入靜脈,即一般常見的「打針」;連續性的靜脈注射則以靜脈滴注實施,俗稱「點滴」。
2.適用於: (1)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肉注射,需迅速發生葯效時,可採用靜脈注射或靜脈輸液法。 (2)葯物因濃度高、刺激性大、量多而不宜採取其它注射方法。(3)作診斷、試驗檢查時,由靜脈注入葯物,如為肝、腎、膽囊等x線攝片。(4)輸液和輸血。 (5)用於靜脈營養治療。
四、皮內注射 intradermal, id
1.將葯液注射於表皮與真皮之間的方法。
2.主要用於皮膚過敏試驗、預防接種及局部麻醉的先驅步驟。
(1)該注射法不可使用碘酊、碘伏消毒,以免影響對局部反應的觀察。(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做葯物過敏試驗者,注射前應詳細詢問患者的用葯史、過敏史、家族遺傳史,如有過敏史,則不可對有過敏的葯物進行皮試。(3)做葯物過敏試驗者,事先准備好急救葯品,防止意外發生。(4)進針角度不宜過大,避免將葯液注入皮下,影響結果的判斷和觀察。

❷ 打針有幾種注射方法

皮下注射,肌內注射,皮內注射,靜脈注射,腹膜腔注射,心腔注射,氣管內注射,骨髓腔注射

❸ 常用注射法有哪些

(1)劃痕法

在無菌操作下,用針頭將表皮劃破,使微量葯液進入皮內的方法。

用於預防接種或作葯物過敏試驗。

(2)皮內注射

是將少量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間的方法。

用於葯物過敏試驗、預防注射和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驟。

(3)皮下注射

是將少量葯液注入皮下組織的方法。

用於不宜經口服給葯,要求在一定時間內發生葯效時,如各種菌苗、疫苗的預防接種和胰島素、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葯物注射。

(4)肌內注射

是將少量葯液注入肌肉組織內的方法。人體肌肉組織有較豐富的毛細血管網。毛細血管壁是多孔的類脂質膜,葯物透過的速度較透過其他生物膜為快。自肌肉注射的葯物可通過毛細血管壁到達血液內,吸收較完全而生效迅速。

凡不宜採用口服或靜脈注射的葯物,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發生療效者,適於肌內注射法給葯。

❹ 注射給葯有哪四種常用方法

1、內服給葯多數葯物可經內服給葯吸收,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腸。
2、注射給葯常用的注射給葯主要有靜脈、肌內和皮下注射。其他還包括關節內、結膜下腔和硬膜外注射等。快速靜注可立即產生葯效,並且可以控制用葯劑量;靜脈滴注是達到和維持穩態濃度的最佳技術,達到穩態濃度的時間還取決於葯物的消除速率。
3、呼吸道給葯氣體或揮發性液體麻醉葯和其他氣霧劑型葯物可通過呼吸道吸收。肺有很大表面積,血流量大,經肺的血流量約為全身10%~12%,肺泡細胞結構較薄,故葯物極易吸收。
4、皮膚給葯澆潑劑是經皮膚吸收的一種劑型,它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葯物必須從制劑基質中溶解出來,然後穿過角質層和上皮細胞;二是由於通過被動擴散吸收,故葯物必須是脂溶性在該器官的濃度。

❺ 各種注射法的比較表格

皮內注射法(ID):是將小劑量葯液射於表皮和真皮之間的方法。 目的:1.用於各種葯物過敏試驗。2.預防接種。 3.局部麻醉的先驅步驟。 部位:前臂掌側下段 皮下注射法(H):是將小劑量葯液注入皮下組織的方法。 目的:1.需迅速達到葯效及不能或不宜經口服給葯時採用。2.局部供葯。3.預防接種 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緣、上臂外側、腹部、後背、大腿外側 肌肉注射法(IM):是將葯液注入肌肉組織的方法。 目的:1.需迅速達到葯效且不能口服的葯物。2注射刺激性較強或葯量較大的葯物。3.使用不宜或不能靜脈注射的葯物,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發生療效。 部位:臂大肌、臂中肌、臂小肌 靜脈注射法(IV):是自靜脈注入葯液的方法 目的:1.輸液或輸血。2.用於靜脈營養治療。3.注入葯物進行某些診斷性檢查。 部位:正中靜脈、頭靜脈、淺靜脈等 水針注射法:是將葯液注入到穴位內的一種操作技術,又稱穴位注射 目的:將葯物的葯理作用級針刺和葯物對穴位的滲透刺激作用結合在一起,發揮綜合療效。

❻ 常用注射方法有哪幾種

用注射方法給葯的優點是葯物吸收較快,比較完全,葯效出現的時間也較短,不能內服的病兔或腸道不能吸收的葯物都可採用注射法投葯。常用的注射方法有下列幾種:

(1)皮下注射法

注射部位可選擇耳根後部、股內側或腹中線兩邊,用70%酒精或2%碘酊棉球消毒術部,用左手食、拇、中三指將皮膚提起,使皮膚呈三角形,右手持注射器刺入皮下,然後放開左手,將葯液注入。

(2)肌肉注射法

注射部位應選擇在大腿內側肌肉豐滿、無大血管和神經處,先消毒後將針頭垂直刺入,回抽注射器活塞,無回血時,將葯液緩慢注入。油劑、水劑、混懸液均可採用此法,略有刺激性的葯物也可採用此法。但「914」、氯化鈣不能肌注,否則會發生潰瘍或壞死。

(3)靜脈注射法

一般常在耳外下緣靜脈處注射。注射部位用70%酒精棉球消毒,用手指彈動耳殼後立即用手指緊壓耳根,使血管充血,然後用注射器針頭在耳靜脈刺入,放開緊壓耳根的手指,回抽注射栓,如有回血後即可將葯液緩緩注入。如注射部位附近隆起或注射不進去或有阻力,表明針頭未刺進血管或離開血管,應重新注射。注射完畢拔出針頭,用消毒棉球緊壓針刺孔,以免出血。

(4)腹腔注射法

將兔仰卧保定,將後軀梢抬高,使腹腔腸管向前方移動,然後提起腹壁,消毒後將針頭刺入腹腔,回抽注射栓,檢查是否刺進臟器或血管,在准確斷定插入腹腔後,再固定針頭進行注射。

圖45 注射法

1.肌肉注射 2.靜脈注射 3.皮下注射

❼ 關於各種注射方法的簡寫

IM(肌肉注射)

打在肌肉組織內,常用肌注部位為三角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側肌等。

IV(靜脈注射)

打在靜脈裡面,凡便於穿刺,血流豐富,且離靜脈瓣較遠的靜脈均可用於靜脈注射。

IC(皮內注射)

打在表皮和真皮之間,常用部位為前臂掌側中段,通常用來作皮試,也是局部麻醉的前驅步驟。

IH( 皮下注射 )

打在皮下組織,常用部位為上臂三角肌下緣,腹部,大腿內側等。常用於預防接種。



(7)比較常用注射方法擴展閱讀:

打針之前吃點東西,然後半個小時去打針,打完以後兩個小時不要吃東西,多喝溫開水,然後這一天都不要吃雞蛋什麼的,飲食清淡一些,不要洗澡就可以了。

注射胰島素的注意事項:

一、注射前要將預混型胰島素要搖勻,否則會使胰島素濃度不均衡,影響降糖效果;

二、注射時局部皮膚需保持清潔乾燥,避開有硬結、破潰的部位,注射速度不能太快;

三、注射完以後一定要在皮下停留十秒鍾以上,等到胰島素充分吸收後再把針頭拔出來。

❽ 幾種注射法的區別

幾種注射法的區別: 皮內注射法(ID):是將小劑量葯液射於表皮和真皮之間的方法。 目的:1.用於各種葯物過敏試驗。2.預防接種。 3.局部麻醉的先驅步驟。 部位:前臂掌側下段 皮下注射法(H):是將小劑量葯液注入皮下組織的方法。 目的:1.需迅速達到葯效及不能或不宜經口服給葯時採用。2.局部供葯。3.預防接種 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緣、上臂外側、腹部、後背、大腿外側 肌肉注射法(IM):是將葯液注入肌肉組織的方法。 目的:1.需迅速達到葯效且不能口服的葯物。2注射刺激性較強或葯量較大的葯物。3.使用不宜或不能靜脈注射的葯物,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發生療效。 部位:臂大肌、臂中肌、臂小肌 靜脈注射法(IV):是自靜脈注入葯液的方法 目的:1.輸液或輸血。2.用於靜脈營養治療。3.注入葯物進行某些診斷性檢查。 部位:正中靜脈、頭靜脈、淺靜脈等 水針注射法:是將葯液注入到穴位內的一種操作技術,又稱穴位注射 目的:將葯物的葯理作用級針刺和葯物對穴位的滲透刺激作用結合在一起,發揮綜合療效。

❾ 比較各種注射法的異同點

一、皮內注射法(ID)
(1)定義:將小量葯液注入表皮與真皮之間的方法。
(2)目的:皮膚試驗;預防接種;局麻先驅步驟。
(3)部位:皮膚試驗在前臂掌側下段;預防接種在三角肌下緣。
(4)持針姿勢:右手食指固定針栓。
(5)進針角度:針尖與皮膚呈5°角。
(6)進針深度:針尖斜面,達表皮與真皮之間。
(7)注意事項:皮膚消毒忌用碘酒,注射部位不可用手按揉,以防影響結果的觀察。
二、皮下注射法(H)
(1)定義:將小量葯液注入皮下組織的方法。
(2)目的:迅速達到葯效和不宜或不能經口服給葯時;局部供葯;預防接種菌苗、疫苗。
(3)部位:三角肌下緣、上臂外側、腹部、後背、大腿外側方。
(4)持針姿勢:右手食指固定針栓。
(5)進針角度:針尖與皮膚呈30°~40°角。
(6)進針深度:針頭的2/3(1.5~2cm)。
(7)注意事項:進針角度不宜超過45°角,以免刺入肌層;葯液少於1ml時用1ml注射器吸葯並注射;經常注射者應更換注射部位。
三、肌內注射法(IM)
(1)定義:將葯液注入肌肉組織的方法。
(2)部位及定位
①臀大肌注射
(ⅰ)「十」字法
(ⅱ)連線法
②臀中、小肌注射
③股外側肌注射
④三角肌注射
(3)體位
①側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彎曲;
②俯卧位:足尖相對,足跟分開;
③仰卧位:用於危重者;坐位:便於操作。
(4)持針姿勢:中指固定針栓(握毛筆式)。
(5)進針角度:針尖與皮膚呈90°角。
(6)進針深度:針頭的2/3(2.5~3cm)。
(7)注意事項:2歲以下嬰幼兒因臀大肌發育不完善,所以不宜選用臀大肌注射,應選臀中、小肌注射,以防損傷坐骨神經。
四、靜脈注射法(IV)
(1)定義:自靜脈注入葯液的方法。
(2)部位:貴要靜脈,正中靜脈,頭靜脈,手背、足背和踝部等處淺靜脈(如手背靜脈、大隱靜脈、小隱靜脈、足背靜脈)。
(3)持針姿勢:同皮內注射。
(4)進針角度:針尖與皮膚呈20°角。
(5)系止血帶的要求:部位在穿刺點上方6cm以上,時間在碘酒與乙醇消毒皮膚之間。
(6)注意事項:推葯中若局部疼痛、腫脹,試抽無回血,提示針頭滑出靜脈,應拔出針頭,更換部位,重新注射。需長期靜脈給葯者,應由遠端小靜脈開始,以保護靜脈。根據病情和葯物性質,掌握注入葯物的速度,隨時聽取病人的主訴,觀察注射局部及病情變化。對組織有強烈刺激的葯物,應先注入少量生理鹽水,證實針頭在血管內,再換有葯液的注射器注射,以防葯液外溢而發生組織壞死。

❿ 注射方法有哪些

注射途徑有以下幾種:①皮內注射。用量小,常用於各種過敏試驗、預防接種及局部麻醉。②皮下注射。常用於疫苗和菌苗的預防接種、局部麻醉及某些葯物的注射。有刺激性的葯物不宜皮下注射。對少數心功能不全或重度脫水的病人也可採用皮下輸液。③肌肉注射。可注射各種有刺激性的葯物。一般進針2.5~3cm。臀大肌使用最多,從臀裂頂點向左或右一側劃一水平線,然後從髂嵴最高點上作一垂直平分線,在外上方1/4處為注射部位。注射時肌肉放鬆,進針、拔針迅速,推葯緩慢可減輕痛苦。④靜脈注射。常用於急重病人,以求迅速發揮療效。除注入葯物外,也可注入造影劑以助診斷。靜脈注射對無菌技術要求較嚴格。⑤靜脈滴注。可用以輸入葯物、營養液、血液及其制劑,也可補充血容量,維持酸鹼和水電平衡等。為避免長時間輸液引起的淺靜脈栓塞,可以切或穿刺深靜脈後進行靜脈點滴,這樣可持續較長時間,避免每天穿刺。⑥動脈注射。將某種較濃的葯液和血液快速注入動脈血管,以達到快速補充血容量,抗休克,提高冠狀動脈灌流量和抗腫瘤的目的。可注入抗腫瘤葯,使葯物迅速完全到達腫瘤。注入透析液、吸附劑以治療腎功能衰竭、肝昏迷、高血脂症。也可將造影劑快速注入動脈做腦血管造影、脊髓動脈造影、腎動脈造影、左心或冠狀動脈造影。⑦心內注射。向心室腔內注入使心搏恢復的葯物。常與心臟按摩同時應用。有胸外和胸內(開胸後應用)兩種注入法。常用葯物有腎上腺素、普魯卡因醯胺、利多卡因、阿托品等。⑧體腔內注射。將葯物注入各體腔內進行治療。常用的有腦室內注射、鞘內注射、胸膜腔內注射、腹腔內注射、關節腔內注射等。

閱讀全文

與比較常用注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米怎麼nfc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31
臉上起皮怎麼辦最簡單方法學生 瀏覽:822
頸椎按摩枕使用方法 瀏覽:100
海黃油梨的鑒別方法 瀏覽:936
嬰兒如何補鈣的正確方法 瀏覽:11
英文介紹正確鍛煉身體方法 瀏覽:733
韓國鴿子環的鑒別方法 瀏覽:287
彈力帶後腿訓練方法 瀏覽:386
如何投影手機到投影儀方法 瀏覽:967
疥瘡怎麼治最快方法 瀏覽:699
簡單手工書製作方法 瀏覽:550
胯肩的鍛煉方法 瀏覽:805
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的書 瀏覽:544
方刀架設計主要設計研究方法 瀏覽:136
語文什麼方法 瀏覽:831
22x32十33x12簡便方法 瀏覽:192
電腦換行方法有哪些 瀏覽:174
血精得治療方法 瀏覽:202
砂燙鱉甲的炮製方法的圖片 瀏覽:157
建築水電工程量計算方法 瀏覽: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