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羅盤的使用方法圖解介紹
羅盤可以死火山風水學中的必備工具,屬於我國文化精髓。羅盤最初是由指南針製作出來的,主要使用用於指明方向和磁場的。現在很多的風水大師都要使用羅盤,羅盤的設計是非常的精密和復雜的,很多人一開始看到羅盤會根本看不懂。羅盤是怎麼看的呢?羅盤主要是根據八卦來看的,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羅盤的使用方法和圖解。
一、使用方法
羅盤是風水操作的重要工具,它的基本作用就是定向。在我們認識風水理氣學問時,首先要學習以羅盤定向的基本方法。羅盤學名為羅經,創自軒轅黃帝時代,後經過歷代前賢,按易經及河洛原理,參以日月五星七政及天象星宿運行原則,再察地球上山川河流,平原波浪起伏形態,加以修正改良製造而成,用於測定方位和勘察地形,堪輿地師及海員大都稱它為「羅盤」或「羅庚」,很少稱為「羅經」。說到羅盤的使用方法,如果是詳細討論的話,相信要花上好多篇幅。
因為它包括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本篇只從簡單使用方法來談談。羅盤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三元盤、三合盤、三元三合兩用盤、易盤、玄空盤及各派所用戶的獨特盤。但無論是那門那派的羅盤,中間必有一層是二十四山方位的,從北方開始依次序排列分別是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等。
二、用途
羅盤,又叫做羅經、羅庚、羅經盤等,是現代指南針的前身,按照易經以及河洛的原理,參照日月五星七政以及天象星宿運行的原則,觀察地球上山川河流、平原波浪起伏的形態,對羅盤進行改良製作,用於測定方位與勘察地形。羅盤中的「卯」代表東方,「午」代表南方。「酉」代表西方,「子」代表北方,「巽」代表正東南,「坤」代表正西南,「乾」代表正西北,「艮」代表正東北。
羅盤的種類很多,最常用的有三元盤、三合盤、三元三合兩用盤、易盤、玄空盤以及各派所用的獨特盤羅盤。羅盤是風水是我從事風水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實論起羅盤的作用,很多人想到的就只是道士們看風水的作用,其實,根據不同的使用方法,羅盤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作用。
以上,就是羅盤的使用方法和圖解介紹。羅盤的使用方法也是比較的復雜的,因為它並不單單只是用於指方向和看風水,它的結構很復雜,必須根據八卦和五行學說才能計算出具體的方位。很多的電影裡面都會設計到羅盤,現在會使用羅盤的人是很厲害的,因為羅盤的使用和中國許多古老文化是密切相關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購買一個羅盤研究一下。
⑵ 如何使用羅盤
如何使用羅盤,方法如下:
1、首先打開羅盤表,放鬆制度螺絲,讓磁針自由轉動,其後把羅盤放在胸前,羅盤的上水準器對准被測物體。
2、轉動反光鏡,使物體及長瞄準器都映入反光鏡,並且使物體、長瞄準器上的短瞄準器的尖及反光鏡的中線位於一條直線上。
3、同時保證羅盤水平,磁針停止擺動時可直接讀出磁針所指圓刻度盤上的讀數,也可按下制動螺絲再讀數。
在使用羅盤的時候,需要注意,要用雙手拿著羅盤的外盤,雙腳略微的分開,然後把羅盤放在我們胸前。保持羅盤水平,不可以一邊高一邊低,然後以背靠為坐,面對為向開始測量方形。羅盤上的十字魚絲線應該與屋的正前、正後、正左、正右的四正位重合,如果十字線立的向不準,那麼,所測的坐向就會出現偏差的了。
⑶ 羅盤怎樣使用 使用羅盤的方法
1、在定點時,首先測量觀察點位於某地形或地物的方位;測量時要打開羅盤蓋,放鬆制動螺絲,讓磁針自由轉動;當被測量的物體比較大時,應把羅盤放在胸前,羅盤的長水準器對准被測物體,然後轉動反光鏡,使物體及長瞄準器都映入反光鏡,並且使物體、長瞄準器上短瞄準器的尖及反光鏡的中線位於一條直線上,同時還要保持羅盤水平(圓水準器的氣泡居中)。當磁針停止擺動時,即可直接讀出磁針所指圓刻度盤上的讀數,也可按下制動螺絲再讀數。
2、正確的羅盤拿法:雙手分左右把持著外盤,雙腳略為分開。然後將羅盤放在胸腹之間的位置上,保持羅盤水平狀態,不可左高右低,或者前高後低。調整羅盤,羅盤上方的十字魚絲線,需要和被測量物體大門保持平行固定了十字魚絲的位置之後,則要開始調整天池內指針方向。用雙手的大拇指動內盤,當內盤轉動時,天池會隨之而轉動。一直將內盤轉動至磁針靜止下來,與天池內的紅線重疊在一起為止。
⑷ 羅盤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測量岩層產狀要素⑴測量的工具—地質羅盤儀一般的地質測量,如測量目的物的方位、岩層空間位置、山的坡度等,均用地質羅盤儀。這是地質工作者必須掌握的工具。地質羅盤儀式樣較多,但其原理和構造大體相同。①地質羅盤儀的基本構造一般都由磁針、磁針制動器、刻度盤、測斜器、水準器和瞄準器等幾部分組成,並安裝在一非磁性物質的底盤上(如圖1)。
圖5地質羅盤儀構造圖1—反光鏡;2—瞄準覘板3—磁針;4—水平刻度盤;5—垂直刻度盤;6—測斜指示針(或懸錘);7—長方形水準器;8—圓形水準器;9—磁針制動器;10—頂針;11—杠桿;12—玻璃蓋;13—羅盤底盤磁針 為一兩端尖的磁性鋼針,其中心放置在底盤中央軸的頂針上,以便靈活地擺動。由於我國位於北半球,磁針兩端所受地磁場吸引力不等,產生磁傾角。為使磁針處於平衡狀態,在磁針的南端繞上若干圈銅絲,用來調節磁針的重心位置,亦可以此來區分指南和指北針。磁針制動器是在支撐磁針的軸下端套著的一個自由環,此環與制動小螺紐以杠桿相連,可使磁針離開轉軸頂針並固結起來,以便保護頂針和旋轉軸不受磨損,保持儀器的靈敏性,延長羅盤的使用壽命。刻度盤 分內(下)和外(上)兩圈,內圈為垂直刻度盤,專作測量傾角和坡度角之用,以中心位置為0°,分別向兩側每隔10°一記,直至90°。外圈為水平刻度盤,其刻度方式有兩種,即方位角和象限角,隨不同羅盤而異,方位角刻度盤是從0°開始,逆時針方向每隔10°一記,直至360°。在0°和180°處分別標注N和S(表示北和南);90°和270°處分別標注E和W(表示東和西)如圖所示。象限角刻度盤與它不同之處是S、N兩端均記作0°,E和W處均記作90°,即刻度盤上分成0°—90°的四個象限。必須注意:方位角刻度盤為逆時針方向標注。兩種刻度盤所標注的東、西方向與實地相反,其目的是為了測量時能直接讀出磁方位角和磁象限角,因測量時磁針相對不動,移動的卻是羅盤底盤。當底盤向東移,相當於磁針向西偏,故刻度盤逆時針方向標記(東西方向與實地相反)所測得讀數即所求。在具體工作中,為區別所讀數值是方位角或象限角,可按下述方法區分:如圖A與B的測線位置相同,在方位角刻度盤上讀作285°、記作NW285°或記作285°,在象限角刻度盤上讀作北偏西75°,記作N75°W。如果兩者均在第一象限內,例如50°,而後者記作N50°E以示區別(圖2 A、B,表1)。測斜指針(或懸錘)是測斜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放在底盤上,測量時指針(或懸錘尖端)所指垂直刻度盤的度數即為傾角或坡度角的值。
圖2A 方位角刻度盤 圖2B 象限角刻度盤表1 象限角與方位角之間關系換算表象限 方位角度數象限角(γ)與方位角(A)之關系 象限名稱Ⅰ 0—90° γ=A NE象限Ⅱ 90°—180° γ=180°-A SE象限Ⅲ 180°—270° γ=A-180° SW象限Ⅳ 270°—360° γ=360°-A NW象限水準器 羅盤上通常有圓形和管形兩個水準器,圓形者固定在底盤上,管狀者固定在測斜器上,當氣泡居中時,分別表示羅盤底盤和羅盤含長邊的面處於水平狀態。但如果測斜器是擺動式的懸錐,則沒有管狀水準器。瞄準器 包括接目和接物覘板、反光鏡中的細絲及其下方的透明小孔,是用來瞄準測量目的物(地形和地物)的。② 地質羅盤儀的使用方法在使用前需作磁偏角的校正,因為地磁的南、北兩極與地理的南、北兩極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線與地理子午線不重合,兩者間夾角稱磁偏角。地球上各點的磁偏角均定期計算,並公布以備查用。當地球上某點磁北方向偏於正北方向的東邊時,稱東偏(記為+);偏於西邊時,稱西偏(記為—)。如果某點磁偏角(δ)為已知,則一測線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關系為A=A磁±δ。如圖3 A表示δ東偏30°,且測線所測的角亦為NE30°時,則A=30°+30°=NE60°;圖3 B表示δ西偏20°,測線所測角為SE110°,則A=110°-20°=90°。為工作上方便,可以根據上述原理進行磁偏角校正,磁偏角偏東時,轉動羅盤外壁的刻度螺絲,使水平刻度盤順時針方向轉動一磁偏角值則可(若西偏時則逆時針方向轉動)。經校正後的羅盤,所測讀數即為正確的方位。在對方向或目的物方位進行測量時即測定目的物與測者兩點所連直線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從子午線順時針方向至測線的夾角(如圖3 C所示)。首先放鬆磁針制動小螺紐,打開對物覘板並指向所測目標,即用羅盤的北(N)端對著目的物,南(S)端靠近自己進行瞄準。使目的物、對物覘板小孔、蓋玻璃上的細絲三者連成一直線,同時使圓形水準器的氣泡居中,待磁針靜止時,指北針所指的度數即為所測目標的方位角。
圖3A 磁偏角東偏示意圖 圖3B 磁偏角西偏示意圖圖3C羅盤儀測量目的物的方位⑵ 岩層產狀要素的測定岩層的空間位置決定於其產狀要素,岩層產狀要素包括岩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見圖4)。
圖4 岩層產狀要素極其測量方法岩層走向的測量 岩層走向是岩層層面與水平面相交線的方位,測量時將羅盤長邊的底棱緊靠岩層層面,當圓形水準器氣泡居中時讀指北或指南針所指度數即所求(因走向線是一直線,其方向可兩邊延伸,故讀南、北針均可)。岩層傾向的測量 岩層傾向是指岩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真傾向線)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位。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指向岩層向下傾斜的方向,以南端短棱靠著岩層層面,當圓形水準器氣泡居中時,讀指北針所指度數即所求。岩層傾角的測量 岩層傾角是指層面與假想水平面間的最大夾角,稱真傾角。真傾角可沿層面真傾斜線測量求得,若沿其他傾斜線測得的傾角均較真傾角小,稱為視傾角。測量時將羅盤側立,使羅盤長邊緊靠層面,並用右手中指撥動底盤外之活動扳手,同時沿層面移動羅盤,當管狀水準器氣泡居中時,測斜指針所指最大度數即岩層的真傾角。若測斜器是懸錘式的羅盤,方法與上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右手中指按著底盤外的按紐,懸錘則自由擺動,當達最大值時松開中指,懸錘固定所指的讀數即岩層的真傾角。岩層產狀的記錄方法 如用方位角羅盤測量,測得某地層走向是330°、傾向為240°、傾角為50°,記做330°/SW∠50°,或記做240°∠50°(即只記傾向與傾角即可)。如果用方位角羅盤測量但要用象限角記錄時,則需把方位角換算成象限角,再作記錄。如上述地層產狀其走向應為γ=360°-330°=30°,傾向β=240°-180°=60°。其產狀記作N30°W/SW∠50°,或直接記作S60W∠50則可。在地質圖或平面圖上標注產狀要素時,需用符號和傾角表示。首先找出實測點在圖上的位置,在該點按所測岩層走向的方位畫一小段直線(4mm)表示走向,再按岩層傾向方位,在該線段中點作短垂線(2mm)表示傾向,然後,將傾角數值標注在該符號的右下方。
⑸ 羅盤的使用方法
天堂湖
看到指南針的人都知道,有一個地方安裝了指南針。這個位置在整個羅盤的中心,叫做天池。天池有一塊磁鐵。當這個磁鐵被固定時,它的頭必須朝向正南正午,它的尾必須指向正北,這就是所謂的指南針。指南針下面有一條紅色的直線。直線的形狀與指南針相似,但這條直線始終是固定的,一端指向指南針上「子」字的位置,另一端指向指南針上「午」字的中心。
我們平時的時候,第一步就是把羅盤調平,讓天池的指針和天池的直線重合,形成一條直線。換句話說,指南針完全覆蓋了天池的紅色直線。我們在天池看羅盤,看到磁針和針下的直線形成一條線。這樣才能確定指南針已經平衡,才能確定房子的坐向。
風水初學者看到指南針可能不知道往哪裡看。羅盤明顯復雜,楊家只用了羅盤五層的內容。下面,筆者就每一層的內容和陽宅的運用方法論述如下:
如何使用指南針(1)正確放置指針。
指南針:有三塊板和三根針。也就是站點針,人針,天針。三盤分二十四格,稱為「二十四山」。每山佔十五度,二十四方位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八(甲、乙、丙、丁、庚、辛、任、歸、)。四維(甘、艮、巽、坤)地名。
遺址的右針就是二十四山的右位,也就是我們平時做人的時候,第一步就是用遺址的羅盤右針來確定房子的方位。(正真,也就是網站上二十四山的代名詞)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圓規中的「二十四山」二字通常有兩種顏色,其中一種是紅色。紅色單詞和無色單詞有兩種不同的意思。遺址中有十二座山是紅字,意為奇異的太陽。有十二座山不是紅字,表示連陰。
⑹ 羅盤的使用方法
羅盤的構成
(1)內盤:
內盤為圓型,羅盤的各種內容刻寫在內盤盤面的不同圈層上,內盤可以轉動,是羅盤的主要構成部分,吉凶占驗皆在於此。
(2)外盤:
外盤為方形,在內盤的外面,是內盤的托盤,盤面無字,與漢代的式盤不同。有些羅盤特別是內地產羅盤,則無外盤,使用時不太方便。有外盤者,多為香港和台灣近現代生產。
(3)天池與指南針
天池位於羅盤中心,內置指南針。早期羅盤使用注水浮針,即水羅盤。羅盤中間有凹陷,以能蓄水浮針,故稱天池。後世雖改用旱羅盤,仍沿用其名。
而指南針有兩種形式,一是較為傳統的形式,僅用圓形直針,指南一端用紅色塗染,因為按陰陽五行之說,南方為火,為朱雀、為赤雉之血所染,故配以紅色。
另一為現代的形式,類似於鍾表的指針,指南端為紅色或有箭頭;指北端為黑色,頂端為一圓環,兩側帶有凸角。圓環稱為牛鼻,凸角稱為牛角。
在天池的底部有一條紅線,稱為海底線,其對正地盤正針的子午正中方位,在其北端兩側有兩個紅點,使用時磁針的北端要與底線的北端重合。在現代產的羅盤中,天池底部常用表示東南西北的十字線,更方便辨認。
(4)天心十道:
天心十道是固定於外盤上且通過天池中心的兩條相互交叉垂直的紅線,當轉動圓盤時,依靠天心十道線就可以讀出盤面上的內容,由此可推知線向方位如何。無外盤者則無天心十道線,使用羅盤是需要彈線定向。
⑺ 羅盤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羅盤是廣泛運用於天文、地理、軍事、航海和占卜,以及居屋、墓葬選址的重要儀器,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沿續和發展,是在指南針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傳統實用民俗工藝品。
最初,人們使用指南針指向可能是沒有固定的方位盤的,但是不久之後就發展成磁針和方位盤聯成一體的羅經盤,或稱羅盤。方位盤仍是漢時地盤的二十四向,但是盤式已經由方形演變成環形。羅經盤的出現,無疑是指南針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只要一看磁針在方位盤上的位置,就能定出方位來。當時的羅盤還是一種水羅盤,磁針還都是橫貫著燈芯浮在水面上的。雖然旱羅盤因磁針有固定的支點而比水羅盤顯得優越,但是它在海上應用仍有很大的不方便。
當盤體隨海船作大幅度擺動的時候,常使滋針過分傾斜而靠在盤體上轉動不了。十四到十六世紀,歐洲航海羅盤出現了一種現在稱做「萬向支架」的常平架,它是由兩個銅圈組成,兩圈的直徑略有差別,使小圈正好內切於大圈,並且用樞軸把它們聯結起來,然後再由樞軸把它們安在一個固定的支架上。旱羅盤就掛在內圈中,這樣,不論船體怎麼擺動,旱羅盤總能始終保持水平狀態。 在指南針用於航海之前,海上航行只能依據日月星辰來定位,一遇陰晦天氣,就束手無策。而在指南針用於航海之後,不論天氣陰暗,航向都可辨認。地質羅盤在野外工作中主要起到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測方位和測量岩層產狀要素 。
⑻ 羅盤的使用方法
1、首先打開羅盤表,放鬆制度螺絲,讓磁針自由轉動。
⑼ 羅盤怎麼使用
羅盤的使用方法:
羅盤的周圍配上了八卦、陰陽、五行後,其對氣場的感應非常靈敏,古聖賢依照羅盤天池內的異常,來推其處氣場可能發生的變化,即奇針八法。
1.搪針
指針擺動不定,不歸中線。斷為此地有怪石深潭,居之有禍,若針在巽巳丙位泛動,則九尺之下有古板古器等,居之出酒色女子,巫師、孤寡貧困之人。
2.兌針
又稱浮針,此時針頭上突,說明有陰氣介入,但此為善陰,不是自家已故先人,就是福神護法。
3.轉針
指針轉而不止,怨恨之氣徘徊不停,此為惡陰介入。居之必有傷害。
4.沉針
此時針頭下沉,說明有陰氣介入,但此陰非惡陰,而是冤死或非正常死亡者,通常是會使常人感到不適。
5.投針
指針半浮半沉或上浮不達頂,下沉不達底。地下有墳墓,居之必多哭,且需防官司口舌。
6.側針
針已靜止但不歸中線。此地為神壇古剎,住家不可。
7.逆針
針歸中線不順或針頭斜飛,此地出忤逆之人,並人財兩敗。
8.正針
無異樣且不偏不斜,此地為正常之地,可考慮其他方面而斟酌用之。
羅盤簡介
羅盤,又叫羅經儀,是用於風水探測的工具,理氣宗派常用的操作工具。羅盤主要由位於盤中央的磁針和一系列同心圓圈組成,每一個圓圈都代表著中國古人對於宇宙大系統中某一個層次信息的理解。
中國古人認為,人的氣場受宇宙的氣場控制,人與宇宙和諧就是吉,人與宇宙不和諧就是凶。於是,他們憑著經驗把宇宙中各個層次的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為代表的萬事萬物、天乾地支等,全部放在羅盤上。
風水師則通過磁針的轉動,尋找最適合特定人或特定事的方位或時間。盡管風水學中沒有提到「磁場」的概念,但是羅盤上各圈層之間所講究的方向、方位、間隔的配合,卻暗含了「磁場」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