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吃雞內金有什麼好處
為雉科動物家雞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的乾燥砂囊內膜.亦名雞肫皮(《滇南本草》)等.味甘, 性平.入脾、胃經.功能:消積滯、健脾胃.主治:食積脹滿、嘔吐反胃、瀉痢、疳積、消渴、遺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瘡.內服:煎湯, 3~9g;或入丸、散.外用:焙乾研末調敷或生貼. 【現代研究】主要成分:含胃激素(Ventriculin)、角蛋白、維生素B和C, 並含有17種氨基酸、微量的胃蛋白酶和澱粉酶, 尚含有氯化銨等.葯理作用:人口服雞內金後胃液分泌量、酸度及消化力均有增高, 其中消化力的增加出現較遲緩, 維持較久.服葯後胃運動機能明顯增強, 表現在胃運動期的延長及蠕動波的增強.由於胃運動的增強, 因此, 胃排空率亦大大加快.有人認為, 服本品後, 其對胃液分泌量及胃運動的影響, 可能是葯物被消化吸收後進入血液內的某種體液因素引起的.亦有人認為是胃激素促進了胃分泌機能.【臨床運用】臨床報道:1. 治療潰瘍病大黃3g, 炮附子、雞內金各10g, 丹參30g, 白芍18g, 炙甘草6g.谷維素片200mg, 痢特靈片2g.將中葯焙乾後與西葯共研極細粉, 煉蜜為10丸, 每次1丸, 每日2次.米湯或溫開水送服.惡心者用生薑湯送服.15日為1個療程.治療十二指腸球部潰瘍30例, 結果痊癒 21例, 顯效7例, 無效2例.【湖北中醫雜志1990;3(12):12】2. 治療扁平疣雞內金100g, 白米醋300ml, 浸泡30個小時後, 蘸取葯液, 塗擦患處, 日3次.治療126例, 結果:痊癒80例, 好轉20例, 無效26例.愈後均觀察10天, 未見復發.【中國中葯雜志1991;16(10):627】3. 治療小兒厭食症雞內金10g, 淡全蠍8g.共研極細末, 裝瓶備用.2歲以下每次0.3g, 日服2次;3歲以上每次0.6g, 日服2次.連服4天為1個療程, 每個療程間隔3天, 服葯期間禁食生冷油膩食物.治療50例, 結果1個療程治癒者43例, 2個療程治癒者6例, 1例經3個療程治療無效.【河北中醫1990;12(6):20】4. 治療小兒腹瀉炒車前子、炒雞內金各 30g, 共研細末, 裝瓶備用.用時取葯粉適量加蛋清調和如膏狀貼於臍中, 再用紗布和膠布固定.每日換葯1次, 5次為1個療程.治療52例, 結果痊癒 37例, 好轉13例, 無效2例.【黑龍江中醫葯1991;(1):5】方劑選用:1. 治療食積腹痛:雞內金研末, 乳服.(《本草求原》)2. 治療脾胃濕寒, 飲食減少, 長作泄瀉, 完谷不化:白術四兩, 乾薑二兩, 雞內金二兩, 熟棗肉半斤.上葯四味, 白術、雞內金各自軋細焙熟, 再將乾薑軋細, 共和棗肉, 同搗如泥, 作小餅, 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時, 當點心, 細嚼咽之.(《醫學衷中參西錄》益脾餅)3. 治療噤口痢疾:雞內金焙研, 乳汁服之.(《本草綱目》)4. 治療小便淋瀝, 痛不可忍:雞肫內黃皮五錢.陰干, 燒存性.作一服, 白湯下.(《醫林集要》)5. 治療小兒疳病:雞肫皮廿個(勿落水, 瓦焙乾, 研末), 車前子四兩(炒, 研末).二物和勻, 以米糖溶化, 拌入與食.忌油膩、麵食、煎炒.(《壽世新編》)6. 治療一切口瘡:雞內金燒灰, 敷之.(《活幼新書》)配伍效用:雞內金配伍金錢草 雞內金化堅消食而運脾;金錢草利水通淋而排石.二者伍用, 有消石排石、運脾利水之功效, 用於治療濕熱內蘊之結石.【醫家論葯】`肫是雞之脾, 乃消化水谷之所.其氣通達大腸、膀胱二經.有熱則泄痢遺溺, 得微寒之氣則熱除, 而泄痢遺溺自愈矣.煩因熱而生, 熱去故煩自止也.今世又以之治諸疳瘡多效.'(《本草經疏》)`雞內金, 雞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銅、鐵皆能消化, 其善化淤積可知.……(脾胃)居中焦以升降氣化, 若有淤積, 氣化不能升降, 是以易致脹滿, 用雞內金為臟器療法.若再與白術等分並用, 為消化淤積要葯, 分為健補脾胃之妙品, 脾胃健壯, 益能運化葯力以消積也.不但能消脾胃之積, 無論臟腑何處有積, 雞內金皆能消之, 是以男子痃癖, 女子症瘕, 久久服之, 皆能治癒.又凡虛勞之證, 其經絡多淤滯, 加雞內金於滋補葯中, 以化其經絡之淤滯, 而病始可愈.至以治室女月信一次未見者, 尤為要葯.蓋以能助歸、芍以通經, 又能助健補脾胃之葯, 多進飲食以生血也.'(《醫學衷中參西錄》)
❷ 內黃大棗的營養與功效
內黃紅棗共有品種60餘種,以內黃大棗為大宗。內黃大棗,品質優良,個大肉厚,富有彈性,果味酸甜可口,營養豐富,既可鮮吃,又可干制加工。其中富含果酸、十八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百果之王「和「活微生素丸」之譽。中醫將紅棗歸於補氣葯類,稱其性味甘平,有潤心肺、止咳、補五臟、治虛損的功效,於胃腸道功能不佳的蠕動力弱及消化吸收功能差時,就很適合常吃紅棗以改善腸胃不佳功能而增益體力。 唯用於腸胃較易脹滿者,則應加些生薑同煮,才不會助長脹氣。紅棗和黑棗兩者成份,功效類同,但黑棗有加強補血的效果。 根據現代葯理研究,紅棗有增強體能、加強肌力的功效,紅棗的含糖量高可以產生熱量大,另外亦含優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維 他命,尤其所含的維他命c量,幾乎居眾水果之冠,因此紅棗可以說是天然維他命丸。 最特別的是紅棗含有環磷酸腺甘(camp),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收縮力,和中醫稱其有補益功效是相符合的。 在精神緊張、心中煩亂、睡眠不安或一般更年期癥候群時,中醫的處方常配加紅棗,主要是紅棗有鎮靜作用,因此平常如果生活緊張者,不妨在主菜湯中加入一些紅棗同食。 紅棗成份中維他命c含量很高,而且含有環磷酸腺甘及山楂酸等成份,經過研究證實以上三者均含有抑制癌症的效果, 適合現代環境的健康食品。
❸ 內黃灌腸的做法
加工方法
1、豬血的加工
將擊暈後的豬在10s內進行放血,將血放入30%的鹽水溶液里,用木棍攪拌,不使凝固。
2、調面汁
用小麥麵粉與水按1∶3.5比例混合,混好的面汁要求無塊狀物存在。
3、對漿
再將攪好的豬血去浮沫,用大碗舀取面汁,順豬血盆邊往下倒,邊對邊攪,用碗掛一下豬血,見碗面上能掛上薄薄一層有魚鱗花樣的混合血漿時即可。混合汁中豬血和面汁比例為1∶4。
4、備腸
在清洗前,要先將大腸翻過來,把裡面的油及臟東西全部摘干凈。並在腸上加些食鹽和鹼,可減少其異味。然後清洗豬大腸時,在水中加些食醋和一湯匙明礬,搓揉幾遍,再用清水沖洗數次,即可使其清洗干凈。將冼凈的豬大腸在手掌上挽成圈狀,從中截斷,每根約40cm左右,放入盆中待用。
5、灌制
取出一根豬大腸,從一頭吹氣,如無漏氣,可用手把氣體排凈,用線繩扎住一頭,再用漏斗將混合汁灌入腸內至八九分滿時,用繩將腸頭系住,然後兩頭折齊,在中間用繩繫上,然後對折用繩系住。4根腸一串,每段20cm左右長。用清水洗凈沾在腸表面的血水,否則煮出的腸表皮發黑,影響商品質量。
6、煮腸
將洗好的血腸放入水中慢火煮,保持90℃恆溫,不能煮沸否則易爆裂。約7~8min,腸內的血開始凝固往水面上浮,這時用筷子綁上細針在腸上扎眼放氣,翻個身再煮10min左右,用針扎後不見血絲冒出即煮好。撈出放入涼水中即可上市出售。
三、質量要求
1、嚴格控制豬血、豬大腸的衛生質量,使用新鮮的豬血、豬大腸。
2、嚴格控制各道工序。要求操作人員認真消毒,控制雜質和細菌污染。
3、嚴格按產品標准加工。精確計量,確保其風味獨特。
四、產品特徵
內黃灌腸呈暗紅色,可採用煎、調等方法食用,香味濃郁,可滿足配餐、休閑的需要。
❹ 內黃燴灌腸的做法
殺一頭豬取全部的血,把血倒入鹽水中攪拌使它不至於凝固然後在和以4:1的比例倒入面水中然後把火點燃,說開水,把灌的豬腸扎緊放入蒸鍋里蒸還要不斷的用針給豬腸扎空以防爆破,蒸上個半個多小時就可以了。最簡便的吃飯就是把蒸好的豬腸切成小段,用調好的蒜汁調吃,最好是熱著吃,涼了不好吃,還有一種吃法就是煎著吃,切好薄薄的段後,把油放入煎板鍋里加熱,把豬腸放入裡面煎至焦黃色最好吃,臨端鍋前把鹽均勻的灑在上面就可以了,夾在燒餅里更好吃。
❺ 「蝶喇猴」真的好吃嗎吃了對身體有好處嗎
我們這里稱為「爬杈」,意思是爬到樹杈上。作為在農村生活四十多年的我來說,每年都要吃上一些。都是自己哪天心情好了,拿個電燈去樹林里找。多時能找到幾十個,少的話就幾個。
在吃的時候,要先煮殺釘菌。然後在油裡面炸。經過這樣的高溫,應該把細菌都殺死了吧。我是吃了幾十年,從來沒有不適感。
也有人對這個過敏。我見過一個孩子一個「爬杈」還沒吃完,就全身起紅疙瘩,泛紅。嚇得趕快去診所就醫。
估計這和個人體質有關。
「蝶喇猴」,也就是蟬的幼蟲。在皖北地區,夏天餐桌上,蝶喇猴十分常見。
至於蝶喇猴好不好吃,大皖君認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多人看到這樣的爬蟲可能會產生不適感,更別提吃了,但對皖北地區人來說,蝶喇猴卻是難得的美味。
蝶喇猴的口感獨特,烹飪方法也有很多,從一開始單一的油炸蝶喇猴慢慢衍生了很多做法。紅燒蝶喇猴、爆炒蝶喇猴、椒鹽蝶喇猴等都特別美味可口,外酥里嫩,香酥鬆脆。
蝶喇猴是人類目前可食用的食物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一種,屬於高蛋白食物,營養十分豐富,而且傳統醫學認為蝶喇猴還具有食葯兼用的功效。
《本草綱目》記載:「內黃有一物,名爬猴,以油炸之,味奇香,有治百病之功效。」《神農本草經》中說:「蚱蟬,味咸寒,主小兒驚癇、夜啼、癲病、寒熱。」《中國葯材學》記載,蚱蟬有益精壯陽、止渴生津、保肺益腎、抗菌降壓、治禿抑癌等作用。當然,一些過敏體質的人還是要謹慎食用,以防過敏。
近年來,這種大自然饋贈給吃貨的美味開始走出鄉村,成為城市裡時髦的美味佳餚。
也叫知了猴,知了猴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野味,不僅味道好,營養價值更是高的不行,但大家最常吃知了猴的方法,都是油炸著吃的,但是現在有人卻說,油炸知了猴等於砒霜?!這是真的嗎?
近日,有朋友圈裡瘋傳:知了猴帶有細菌和病毒,人吃了會中毒。知了猴吸食樹的汁液,也會吸收農葯殘留。再者,知了猴在土壤淺層,也會吸收重金屬。甚至連蛋白質也不高。
建議少吃
還皖北,華北最多了吧?不就是介嘍爬么?上小學一晚上最多找30多個到夜裡12點半,不能再晚了。出來早的都蛻殼了,蛻殼的能吃口感不好太老所以基本只吃沒蛻殼的。很好吃,家裡窮我娘只捨得用鹽腌上蒸饅頭的時候上鍋蒸,從不給油炸,快40的人了只吃過一次油炸還是父親做的。到現在一說炸介嘍爬還流口水。
「蝶喇猴」我們這就叫「肉知了」。其實就是蟬的幼蟲。長大了脫殼的才叫「知了」。記得小時候初夏時,只要有樹的地方,都會有它的存在。只是那時看到它,都是拿來玩的,身上軟軟的,肉肉的,爬起來還那麼的緩慢。而且怎麼動它都不會傷人。所以小孩沒有怕它的。那時候,我們這邊幾乎沒人吃它,所以知了皮就多的是,因為它是葯材,大人們會撿走賣掉。嗯,直到現在我才知道油炸「肉知了」是一道美味佳餚呢。哈哈。「肉知了」不僅味美,且它的皮葯用價值也是很高。「肉知了」皮含有甲殼素和蛋白質,它味甘,咸,,寒 ,入肺、肝經,是重要的辛涼解表的中葯。且具有抗菌、祛寒、鎮驚,利尿等功效。又因為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患有膽囊炎的人最好不要服用。而且有腎功能不好的,患有肝病的,易過敏的人及孕婦等也是不宜食用的。
小時候在姥姥家跟著小夥伴抓過,也吃過3次!
第一次吃,感覺就是炸大蝦!第二次吃就感覺裡面的汁液有一點點澀的味道!第三次吃就是捏著鼻子吃的!後來就是跟著大家去抓著玩,再也沒吃過了!
這個東西好吃不好吃的,就看對不對你的胃口了,也看是怎麼做著吃。以前小時候幾乎每年都吃,一般就是用煮開的花椒水,加上鹽腌三天左右的用油炸,吃了這么多年也沒聽說誰出過事。不過現在外面大部分賣的都是人工飼養的,口感和野生的差了點。
好吃到飛起來,太好吃了。想立刻吃到
我們這叫老道哈哈
一萬個人一萬種解答,該信誰的?懵逼了!
❻ 誰知道河南內黃的豬血灌腸是怎麼做的
內黃灌腸是該縣特有的地方風味小吃。清咸豐年間,由縣城邱姓屠戶發明,流傳至今。灌腸以豬血、豬腸、麵粉、香油、五香料為主要原料精製而成,可以涼調,叫筲灌腸;可以煎食,叫煎灌腸。味美可口,風味獨特,且有補血、健脾、壯筋骨、消滯之功效,很受群眾歡迎。一年四季,無論早晚,均有上市。有民謠《內黃灌腸》曰:腸子豬血白面灌,小刀一拉下煎盤,小鏟兒一翻撮一碗,肚裡不飢能解讒。其中的筲灌腸堪稱一絕內黃灌腸:豬血灌到豬大腸內。加鹽凝固。切圓片。油煎,沾蒜汁吃。不錯。還有不油煎煮熟的不好吃。用料:澱粉(co
❼ 關於一些中葯...
可以
葛氏服葯取白方
【來源】《肘後備急方》
【組成】白瓜子中仁 6克,白楊皮 15克,桃花 30克。
【功效】祛風活血,悅白面容。
【制備】搗末。
【用法】食後服3克,日3次。欲白,加瓜子;欲赤,加桃花。
【說明】本方主要用於治療頭面、手足皮膚顏色黑黯,用後能使皮膚變得潔白而具有光澤。方中白瓜子中仁即指冬瓜仁,性味甘平,功能潤肺化痰,消癰導滯,對因肺胃、大腸實熱蘊結所致的顏面瘡癤、粉刺等有較好療效,可「令人悅澤好顏色」、「去皮膚風及黑黯,潤肌膚」,因而被古人當作美容要葯;加之桃花活血利水;白楊皮祛風消瘀。三葯共舉,則可調和氣血,祛瘀生新,潤澤肌膚,達到「三十日面白,五十日手足俱白」的美容效果。本方亦可見於《備急千金要方》、《太平聖惠方)、《本草綱目》、《聖濟總錄》等書中,但葯物劑量有所不同。
白楊皮蜜丸
原料:冬瓜子仁250克,桃花200克,白楊皮100克,蜂蜜適量。
製法:將冬瓜子仁、桃花、白楊皮搗爛,研成粉末,調勻,加入蜂蜜攪拌均勻,做成如荔枝大小的丸子,即可食用。特點:瓜子仁鮮香,桃花清香,蜂蜜甜潤。
提示:冬瓜子最好烘乾或炒熟,白楊皮烘乾。功效:蜂蜜營養豐富,尤其含較多維生素B、D、E等補中益氣,豐肌澤膚。《神農本草經》說,「久服之,面如花色。」冬瓜子味甘,性寒。能清上焦肺部蘊熱和除下焦大腸熱積,還有排膿消腫作用。桃花、白楊皮,有清熱除濕作用。此丸子如能每日3次飯後食5丸,連服20日,即可祛斑增白。對面部皮膚色素沉著者有增白效果。
神仙駐顏延年方
【來源】《太平聖惠方》
【組成】熟地黃、乾地黃、甘菊花、天門冬各500克。
【功效】潤膚澤面,駐顏抗老。
【制備】天門冬去心焙乾,搗諸葯為散。
【用法】每服12克,空腹服,溫酒送下。
【說明】本方是一首美容駐顏的內服方劑,久服可令人面色紅潤,肌朕光滑,身輕目明,容顏不老,方中所載葯物均為滋補延年之佳品。其中熟地長於補血,生地(即乾地黃)善於養陰,據《本草綱目》中記載,以地黃作丸溫酒送服,百日可使面如桃花,三年則可身輕不老,其滋養容顏之功確非一般;甘菊花疏風清熱,明目解毒,「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神農本草經》);天門冬養陰潤燥,滋腎清肺,《葯性論》中有「煮食之,令人肌體滑澤白凈」、「和地黃為使,服之耐老頭不白」之說。觀此方正是藉補血滋陰之功而收駐顏延年之效的。
仙術湯
【來源】《太平聖惠方》
【組成】乾薑9克,大棗100枚,杏仁40克,甘草80克,鹽100克,蒼術300克。
【功效】調和脾胃,美化容顏,益壽延年。
【制備】乾薑炒至皮黑內黃;大棗去核;杏仁去皮尖,麩炒,搗爛;甘草蜜炙;鹽用火炒;蒼術去皮,米泔水浸泡,以火焙乾;上葯除杏仁外共研細末,後加入杏仁,備用。
【用法】每服3克,飯前開水送服。
【說明】本方之美容效果出自對全身臟腑的調和作用,有溫中健脾益胃,補氣養血潤燥之功。脾胃強健,則人精氣充足,溢於「顏表」,充分體現了中醫從臟腑出發,整體論治的特色方中乾薑、大棗、甘草可溫中健脾,開胃消食,為補益脾胃之良葯;蒼術健脾除濕;杏仁潤肺散滯,「駐顏延年」(《本草綱目》);諸葯以鹽相拌,乃取鹽味咸入腎,補腎健脾,且可「調和臟腑消宿物,令人壯健」(《本草拾遺》)。服食本方可使人目光清晰,紅顏永駐,保持青春活力,益壽延年。
仙蓮丸
【來源】《援生四書》
【組成】蓮花120克,蓮根240克,蓮子270克。
【功效】健脾益腎,活血養顏。
【制備】上葯蒸熟,曬干後研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
【用法】每服10克,每日3次,溫水送下。
【說明】蓮花、蓮根、蓮子分別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花蕾、果實和根莖,三者均有較高的葯用價值,且蓮根、蓮子還是美食佳品。其中蓮花氣味清香,味苦甘,性溫,入心肝二經,可活血祛瘀,益色駐顏;蓮根甘寒,入心脾胃經,生用能清熱、涼血、散瘀,熟用則可健脾、開胃、益血、生肌,《滇南本草》謂之「多服潤腸肺,生津液」;蓮子味甘性平,人心脾腎經,「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除寒濕……」(《本草綱目》),還可「令發黑,不老」(《本草拾遺》)。本方三者同用,共奏健牌開胃,益腎活血之功,以使氣血化源充足而上充於面,從而可收美化容顏之效。
胡桃丸
【來源】《御葯院方》
【組成】破故紙、杜仲、草負、胡桃仁各120克。
【功效】補腎助陽,潤澤肌膚,延年益壽。
【制備】將前3味葯搗爛、過篩、為細末;另搗胡桃仁成膏,入葯末和勻,再搗1000次成丸如梧子大。
【用法】每眼30~50丸,空腹,溫酒或淡鹽水送服。
【說明】本方從溫補腎陽入手,益精填髓,強筋壯骨,祛濕化濁,則腎水得溫,濕濁得化肌膚潤澤,精充目明。胡桃仁甘溫,可補腎,溫肺,潤腸,既有葯物功用,又為食療佳品,其營養美容作用如《開寶本草》所言「食之令人肥健,潤肌,黑須發」,又「令人能食,通潤血脈,骨肉細膩」(《食療本草》);加之杜仲長於補肝腎,強筋骨;破故紙補腎壯陽;萆薢祛濕通絡,「補水臟堅筋骨,益精明目」(《大明本草》)。四葯相合,可奏補腎助陽,駐顏美容之功,服之可使皮膚細膩光滑,神清目爽,筋骨強健而不易衰老。
❽ 內黃水煮灌腸怎麼做
先將豬血放入30%的鹽水溶液里,用木棍攪拌,不使凝固。繼之,再和四比一的稀水面汁混在一起,分批適量地灌入洗凈的豬腸之中,待其血槳、面汁之混合體在腸內凝固後,即可放入水鍋內用小火溫煮,並要不斷用針剌腸,使之冒出氣泡,以免腸衣崩破。一般情況下約一個半小時即可煮熟食用,如再進行加工更好。其加工方法是:用手托腸,以刀剖為適量薄片,根據不同季節和食者愛好,可用蒜汁、香油調拌,稱之為涼調灌腸;或放入底平煎盤,加油煎,看好火色,待塊體由紅變紫黑,腸衣向外津油,用小鐵鏟翻動,即可盛入分盤食用。用小磨香油煎更好。
❾ 內黃有什麼好吃的
有大棗內黃名吃——內黃灌腸 灌腸含有大量脂肪、蛋白、小麥澱粉、醣類以及微量鐵、鈣、鉀、鈉等成份,所以大有補血、健脾、壯筋骨等功能。加上好吃不貴,尤為廣大群眾所喜愛。 內黃灌腸以邱家為最早。在一百三十多年前,內黃南街邱秀山的曾祖父,原以殺豬賣肉為業。這位邱姓老人因常去縣衙送肉,不斷看到廚里放著一些外來菜品,有香腸、粉腸等,都是豬肉、豬腸經過加工配製而成的。這位老人從這里受到啟發,他特意去安陽買了一截粉腸研究。在其侄子的幫助下,開始了自己的發明製作,終於製成灌腸上市。內黃灌腸是該縣特有的地方風味小吃。灌腸以豬血、豬腸、麵粉、香油、五香料為主要原料精製而成,可以涼調,叫筲灌腸;可以煎食,叫煎灌腸。味美可口,風味獨特,且有補血、健脾、壯筋骨、消滯之功效,很受群眾歡迎。一年四季,無論早晚,均有上市。有民謠《內黃灌腸》曰:「腸子豬血白面灌,小刀一拉下煎盤,小鏟兒一翻撮一碗,肚裡不飢能解讒。」
❿ 本草綱目中說的黑豆是哪一種
黑豆的種類:有青仁黑豆、黃仁黑豆、白仁黑豆
葯用價值最高的是《青仁黑豆》,一般中醫拿來葯用的也是青仁黑豆,但是考慮到現在青仁黑豆市場上不好購買,還是推薦樓主購買黃仁黑豆,營養價值相差無幾。。。順便幫樓主找了點關於黑豆的實用方法及作用,希望能幫到你。。。
【功用】補腎益陰,健脾利濕,除熱解毒。主治:腎虛陰虧,消渴多飲,小便頻數;肝腎陰虛,頭暈目眩,視物昏暗,或須發早白,腳氣水腫,或濕痹拘攣、腰痛;腹中攣急作痛或瀉痢腹痛;服葯中毒或飲酒過多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常食黑豆,可百病不生。」
成分:含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磷酯、鈣、磷、鐵、鉀、鈉、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煙酸、葉酸、膽鹼、大豆黃酮、皂苷等。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入脾、腎經。
用法:煎湯,酒浸,作丸、散,或煮食。
注意:本品生用、煎煮偏寒,炒食性溫,過食不易消化。
【應用舉例】1.黑豆(炒香)、天花粉各等份,研為細末,麵糊為丸。每次15克,每日2次。臨用時另用黑豆15克煎湯服食。用治腎虛消渴。2.黑豆250克,炒熟,趁熱用黃酒500克浸泡數日,每次服一杯半酒杯。用於陰虛陽亢,虛風上擾,眩暈頭痛,虛煩發熱等。3.黑豆250克,加水適量,以小火久煎至湯液濃厚,飲服。用於脾虛水腫,小便不利,體倦乏力等。
日本人餐餐離不開黑豆
「黑色給你力量」,這是日本餐館近期最流行的一句廣告語。黑米、黑芝麻、黑豆、黑木耳、黑棗、烏雞、烏賊、海帶、紫菜等,食物一旦「抹了黑」,立即身價倍增。而黑豆又是這股黑旋風中的佼佼者。
日本的黑豆品種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是兵庫縣筱山市的「和知黑」,京都府丹波町的「丹波黑」、北海道的「早成光黑」、「中成光黑」和「晚成光黑」。其中,丹波產的黑豆算是名牌,價格也最貴,120克一包的就要賣2980日元(約合人民幣200元),便宜的也有1000日元左右(合人民幣近70元)。
黑豆最大的功能是消除自由基。因為過剩的自由基會損傷細胞,和動脈硬化、癌症等疾病息息相關。而黑豆色素卻有著抗氧化作用,能「取出」體內多餘的自由基,使血管里的血液順暢流動,用來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血壓這些生活方式病。其次,黑豆與藍莓一樣,具有增強視力的作用。最後,黑豆色素能將皮膚里的膠原蛋白連接在一起,使皮膚光潔緊綳。因此,黑豆在日本是男女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尤其受到中年男性和愛美女性的喜愛。
黑豆雖然對身體很好,但將硬硬的豆子煮到柔軟能吃並且還要美味,也不是件容易事。因此,黑豆做成的食品就成了大眾的寵兒。日本超市裡擺放著黑豆可可粉、黑豆咖啡、黑豆茶、黑豆面條、黑豆麵包等食品,此外還有黑豆果醬、黑豆煎餅、黑豆蛋撻等零食,但價格一樣不便宜。總之,無論吃的喝的,無論主食、副食還是甜品,都有黑豆的蹤影,再挑食的人,也能從其中找到幾樣愛吃的。這樣,就解決了大多數人雖知道黑豆好,卻懶得自己煮的問題,使得黑豆迅速成為日本人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過度用眼宜多喝黑豆粥
眼疲勞主要是由於電腦辦公、看書或看電視等長時間過度用眼而產生的眼睛疲勞。黑豆味甘、性平,含豐富的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營養物質,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滋陰明目的功效。枸杞性味甘平,能夠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和養血、增強免疫力。現代醫學認為,枸杞能有效緩解疲勞、降低血壓、保肝降糖、軟化血管、降血脂、治腎衰。體質虛弱、抵抗力差的人更適宜長期食用。
下面教大家做一款「黑豆枸杞粥」,能有效幫你趕走眼疲勞。黑豆100克,枸杞子3~5克,紅棗5~10個,料酒、薑汁、食鹽各適量。加水適量,用急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至黑豆爛熟,即可取湯飲用,每日早、晚飲用,每次2~3杯為宜,可長期飲用。黑豆粥可以加入冰糖30~50克溶化後直接飲用,也可以將剛煮好的黑豆粥,加入2~3朵菊花(菊花有清肝明目之功效,小而顏色泛黃的菊花是上選)泡開後飲用,對防治眼睛疲勞、視力模糊效果更好。還可以取黑豆粥加入核桃粉1匙、牛奶10毫升、蜂蜜1匙,改善眼疲勞效果也很明顯。
黑豆粥最適合眼部容易疲勞的「電腦族」、「電視迷」長期堅持喝,每天喝一點,才能見效。但要注意,熬粥時枸杞不可過量,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食用最好不超過20克。有感冒、發燒、炎症、腹瀉等病症的人熬粥時,不要放枸杞,僅用黑米熬粥即可,亦可用決明子代替枸杞。
黑豆中富含抗氧化成分——花色素和對眼睛有益的維生素A。這兩種重要的營養素不僅能緩解眼睛疲勞,也助於防止視力下降。其中陳醋能促進黑豆中的營養元素溶出,有助於高效攝取營養成分。
醋泡黑豆做法非常簡單,首先准備一個平底鍋,放入黑豆,但不放油,用中火炒5分鍾左右,等黑豆皮迸開後,改為小火,再炒5分鍾,注意不要炒煳。將炒好的黑豆晾15分鍾後,放入帶蓋子的干凈容器中,之後加入陳醋,浸泡兩個小時左右,陳醋被黑豆吸收後,就可以食用了。
醋泡黑豆除了能幫助抑制視力下降外,對治療慢性疲勞、寒症、肩膀酸痛、高血壓、高膽固醇等也都很有效,這些都是在辦公室里工作的人最容易得的疾病。
醋泡黑豆做好後當天就可食用,放入冰箱可以保存半年,因而可每次多做一些。黑豆本身具有天然的甜味,醋泡黑豆味道醇和,比較好吃。如果不喜歡醋的酸味,還可以加入少量的蜂蜜。
黑豆的科學吃法
中醫歷來認為,黑豆為腎之谷,入腎。具有健脾利水,消腫下氣;滋腎陰,潤肺燥,制風熱而活血解毒;止盜汗,烏發黑發以及延年益壽的功能。現代葯理研究證實,黑豆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卵磷脂,脂肪及維生素外,尚含黑色素及煙酸。正因為如此,黑豆一直被人們視為葯食兩用的佳品。
黑豆的吃法大全(女性美容食品)
中醫歷來認為,黑豆為腎之谷,入腎。具有健脾利水,消腫下氣;滋腎陰,潤肺燥,制風熱而活血解毒;止盜汗,烏發黑發以及延年益壽的功能。現代葯理研究證實,黑豆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卵磷脂,脂肪及維生素外,尚含黑色素及煙酸。正因為如此,黑豆一直被人們視為葯食兩用的佳品。
1、黑豆雞爪湯
原料: 黑豆100克,雞爪250克,鹽適量 一、鯇魚尾煲黑豆湯特 色: 清淡,咸香,可每日服1劑,連食10日。黑豆即黑大豆。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並含有大豆黃酮甙、膽鹼、大豆甾醇、葉酸、泛酸等。其味甘,性平,有補腎滋陰、補血明日之功效。有活血、利水、祛風解毒的作用,以及活血澤膚等功效。雞肉營養豐富,其性溫、味甘,有溫中益氣,填精補髓,活血調經作用。此湯有祛斑增白功效,適用於顏面起黑斑者。
操作: 1、將黑豆揀去雜質,用清水浸泡30分鍾,備用;雞爪洗凈,放入沸水鍋中燙透。2、鍋上火入水,將雞爪、黑豆放入,先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再改用文火煮至肉、豆爛熟,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營養價值: 雞爪 - 又名雞掌、鳳爪、鳳足。雞爪也稱「雞掌」「鳳爪」「鳳足」。多皮、筋,膠質大。常用於煮湯,也宜於鹵、醬。如:鹵雞爪、醬
2、黑豆燜豬蹄
原料: 黑豆400克,豬蹄750克,豬耳125克,豬尾125克,豬皮75克,豬肥膘100克,番茄125克,蔥頭75克,大米250克。食油75克,蒜煉油100克,精鹽、胡椒粉各適量。
操作: (1)將黑豆洗凈用水浸泡3小時左右;把豬蹄洗凈豎劈兩爿;豬耳、豬尾、豬皮、豬肥膘洗凈切成小塊,番茄洗凈切塊;蔥頭洗凈切末;大米洗凈控干;備用。(2) 把鹽、黑豆、豬蹄、豬耳、豬尾、豬皮、豬肥膘放在一起拌勻後,放入鍋內用大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燜至熟透,加入少許蒜煉油調好口味;備用。(3)把鍋燒熱後倒入蒜煉油待油溫6成時,放入蔥頭末炒至黃色後,加入番茄塊炒透後,盛入鍋內倒入清水煮沸。再把鍋燒熱後倒入食油待油溫5成時,放入大米炒至黃色後,盛入盛有番茄的燜鍋加鹽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燜熟。食用時,盛上黑豆燜豬蹄,配上番茄米飯即可。
3、烏豆煲鯽魚湯
原料: 鯽魚1條、烏豆2兩、眉豆2兩、花生2兩、陳皮1片。
操作: 1、烏豆、眉豆、花生洗凈,預先浸隔夜,去水備用。2、鯽魚去臟去鱗洗凈。果皮浸軟去瓤,備用。
3、鍋注入適量水,水滾放入鯽魚及其他材料,以慢火煲3小時即可。
貼士:若可以最好不加鹽,因鹽份會讓水份聚積。
4、黑豆狗肉罐
原料: 狗肉500克。黑豆50克,大棗30克。精鹽4克,味精3克,姜10克。特色: 狗肉軟爛,滋味鮮香。操作: 1、把狗肉有皮的一面在火上烙去殘毛,入溫水中刮洗干凈,切成4厘米見方的塊,入冷水中焯水斷生,撈出沖洗干凈;大棗、黑豆用清水洗凈待用。 2、將狗肉與黑豆、大棗、姜一起放入大砂罐內,加入清水,旺火燒開,轉用小火燉制,待狗肉酥爛後加入精鹽、味精調味,即可上桌食用。
5、海帶燉黑豆
配方:鮮海帶200克 黑豆100克 瘦豬肉100克 姜5克 蔥5克 鹽5克
製作:1,把黑豆洗凈,去雜質;豬瘦肉洗凈,切4厘米見方的塊,海帶洗凈、切絲;姜切片,蔥切段。 2.把海帶、黑豆、豬瘦肉、姜、蔥放入燉鍋內,加水600毫升。3.把燉鍋置武火上燒沸,打去浮沫,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加入鹽拌勻即成。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海帶、豬肉50克,隨意喝湯。
功效:活血、利水、祛風、解毒。肝硬化腹水患者日常保健食用。
6、黑豆乾的制
主料:小方豆乾 1800G(3斤) 醬油 250g 砂糖 200g 沙拉油 250g 辣椒 2根 中葯鹵包 1包
製作:(1)將豆乾洗凈瀝去水份備用。(2)將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鍋中,用最小的文火煮,煮的時候需不斷用鍋鏟翻動,避免豆乾表面結皮、內部成蜂巢狀。(3)用小文火持續煮約3~4小時至完全收汁,放置隔夜後質地變緊實後即可,放3天後更好吃,冷藏約可保存1個月。
7、烏豆圓肉紅棗湯
原料: 烏豆50克、桂圓肉15克、紅棗50克。 特色: 香甜滋潤,清爽不膩。烏豆味甘澀,性平,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安神、明目、益肝等功效。中醫認為:色黑者入腎,從外形看烏豆似腎之狀,故對腎氣不足、腎虛、頭發早白者大有好處。桂圓及大棗都具有調補脾胃的作用。烏豆圓肉紅棗湯常食可補腎、潤發、烏發,補血安神。忌食:小兒忌服。
操作: 1、將烏豆、紅棗洗凈。 2.將烏豆、桂園肉、紅棗一起放入砂鍋中,再加入3碗清水,文火煎制。 3.待清水熬至三分之二,去掉湯面浮渣即可。
8、黑豆烏雞湯
材料:黑豆150克,何首烏100克,烏雞1隻,紅棗10枚,生薑5克,精鹽適量。
做法:將烏雞宰殺去毛及內臟,洗凈備用。黑豆放入鐵鍋中干炒至豆衣裂開,再用清水洗凈,晾乾備用。何首烏、紅棗、生薑分別冼凈,紅棗去核,生薑刮皮切片,備用。加清水適量於鍋,用猛火燒沸,放入黑豆、何首烏、烏雞、紅棗和生薑,改用中火繼續煲約3小時,加入精鹽適量,湯成。 功效:補血養顏,烏發,養心安神。黑豆有滋補肝腎、活血補血、豐肌澤膚等功效,久服可使皮膚變得細白光潔。何首烏補肝腎、益精血。烏雞健脾補中、養陰退熱。紅棗健脾和胃、益氣生津,多食可使人臉色紅潤
9、黑豆蓮藕母雞湯
配料:蓮藕400克,老母雞1隻,黑豆100克,紅棗15枚,生薑、精鹽皆適量。
製法:把黑豆倒入鐵鍋,干炒到豆衣裂開,拿清水洗凈,曬干。老母雞宰殺後去雜,洗凈。蓮藕切塊,紅棗去核,生薑切片。湯鍋上火,加水,用旺火燒沸,放入黑豆、蓮藕、老母雞、紅棗和生薑,用中火燉3小時,加入精鹽。 葯用:隨餐食用,用量自願。 說明:滋陰補虛、止血健胃;對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暑熱症、厭食症、子宮功能性出血、痔瘡出血均有療效。
10、黑豆粉
配料:黑豆500克。 製法:黑豆洗凈,煮熟焙乾,研成細粉。 葯用:每天3次,每次6克,米湯送服。 說明:補虛益腎、活血利水;對營養不良性水腫、脫發、禿發、頭發早白皆有療效。
11、鹽水黑豆
配料:黑豆60克,精鹽適量。
製法:把黑豆淘凈,入鍋後加水,用旺燒沸,改用小火煮到黑豆熟爛,加精鹽即可。 葯用:每天早、晚分食。 說明:滋陰補腎、活血祛淤;對關節炎、骨質疏鬆症、慢性前列腺炎、腰腿痛、動脈硬化症、糖尿病、高血壓病、更年期綜合症均有療效。
12、黑豆煨紅棗
配料:黑豆90克,紅棗15枚,紅糖10克。
製法:把紅棗拿濕水浸泡片刻,洗凈。黑豆去雜洗凈,用小火煮30分鍾,加入紅棗、紅糧,煮到黑豆酥爛時出鍋。 葯用:每天早、晚分食。 說明:健脾益胃、活血利水;對單純性消瘦症、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自汗盜汗、肺結核、吸收不良綜合症、貧血皆有療效。
13、紅花黑豆鯰魚湯——氣血雙補調理 滋陰調理 產後恢復調理 水腫調理
主料: 鯰魚 500克 輔料: 紅花 12克 黑豆 150克 陳皮 5克 調料: 鹽 5克
製作工藝 1. 將黑豆放入鐵鍋內(不加油),上火炒至豆皮裂開,洗凈瀝水; 2. 鯰魚去鱗、鰓、內臟,沖洗干凈; 3. 川紅花漂洗干凈,裝入紗布袋內; 4. 陳皮擇洗干凈; 5. 鍋內注入適量清水燒開,放入黑豆、川紅花、陳皮、鯰魚,水開後撇凈浮沫; 6. 用中火續煮至黑豆熟爛,魚肉酥爛,放精鹽調味即可。
14、雞肉黑豆湯
配料:黑豆1/2碗、蔥姜蒜末各1/3小匙、胡蘿粉1/4小匙、水1500毫升。 調味料:鹽1/2小匙,蔥姜蒜末各1/3小匙,胡椒粉1/4小匙、水1500毫升。
製作: 1、黑豆洗凈後瀝干,放入鍋用小火干炒至熟,取出備用。 2、雞腿洗凈,剁塊入開水氽燙後撈起。 3、黑豆、雞肉與水一起放入鍋中用大火煮開,再改小火繼續煮30分鍾,加入其餘調味料拌勻即可。 功效:1、可改善胃脹氣,潤肺。 2、可促進骨髓生長,改善身體虛弱無力。 3、消散體內淤血,消腫。
15、黑豆煮魚
[原料/調料] 黑豆 1/3杯 魚片 3片(12兩) 薑片 3片 蔥段 少許 水 3杯 鹽 2小匙 茴香粉 1小匙 香油 2小匙 酒 1大匙
[製作流程] (1)將黑豆洗凈加入3杯水蒸熟備用。 (2)將魚片洗凈、薑片切好備用。將蒸好的黑豆,放入小鍋子中煮,並加入魚片、薑片以及調味料,煮約8分鍾至魚肉熟透,即可盛入盤中食用。
16、黑豆爆雞丁
主料:雞胸、黑豆。 配料:青椒丁、紅椒丁。 調料:鹽、味精、糖、雞蛋、澱粉、料酒、蔥末、薑末。
製作:先將雞胸用刀切成丁,然後進行腌味,上漿。炒勺上火,放入油,燒至四成熱時下入雞丁滑油撈出,留底油,用蔥、姜熗鍋,放入黑豆、青椒丁、紅椒丁煸炒,然後下入滑好的雞丁,調好味,用澱粉勾芡、淋明油,出勺裝盤。 提示此菜動作要快,急火速成。
17、黑豆玉竹薏米鴨湯
原料:將黑豆200克放入鐵鍋中,不用加油炒至豆衣裂開,再洗干凈備用。在煲內放入適量清水和生薑兩片,先燒滾再放入黑豆,肉蓯蓉和淡菜,中火煲三個小時左右,加入鹽即可吃了。 功效:可以補氣養血,令面色肌膚紅潤,防止衰老過早出現,又可以補益肝腎,有明目的作用;能預防腎虛腰痛,婦女白帶過多等病症。
18、黑豆補血湯
材料:2~3天份 黑豆1兩 黃耆5錢 當歸3錢 白芍5錢 黃精1兩 丹參3錢 香附1.5錢 荷葉1.5錢
作法: 將所有葯材入鍋熬煮一小時後,取出所有葯材後即可飲用
功效: 補血滋陰、活血消瘤;適用於卵巢、子宮及乳房腫瘤者之經後調理。
叮嚀: 容易脹氣腹瀉者加茯苓3錢至5錢,容易上火煩躁者加玉竹5錢至1兩。
19、黑豆蛋粥
主料:黑豆 150克 黑米 50克 黑芝麻 30克 輔料:雞蛋 100克 調料:冰糖 30克 各適量
20、黑豆小麥煎
製法:將以上兩物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功效:養心益肝,清熱止渴。
用法:飲汁。每天服1劑,可連服5--7天。
應用:適用於心陰不足之心神不寧,夜卧不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