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一正宗魚餌使用方法

一正宗魚餌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16 20:40:17

Ⅰ 魚餌的使用方法什麼

一般魚餌有倆種
一種是昆蟲魚餌
還有一種就是麵食
也有成品魚餌就是魚店裡賣的魚餌
像昆蟲魚餌
一般用蚯蚓比較多
蚯蚓俗稱萬能釣餌
所以很多人喜歡用蚯蚓釣魚
方法
用手抓一條蚯蚓放在手上然後把它拍一拍
(因為蚯蚓是活的
活的就很容易動
不好穿鉤,當然不要恨拍
拍暈不動就可以了)
如果蚯蚓很長
把它掐掉一半
然後一半穿在鉤上
但是不要露出鉤尖
麵食魚餌直接把麵食捏在鉤上就行了
也是不要露出鉤尖
這樣釣魚效果很好

Ⅱ 用魚餌釣魚的最佳方法 用魚餌釣魚的最佳方法介紹

1、以麥麩為主原料,這類餌料材好質輕,呈粉屑狀,吸水性好,膨脹性好,霧化快,這種餌適合釣淺水,適於在深1-1.5米 的水域使用。

2、是以薯類為主料粉碎後加工的魚餌,餌的比重較麥麩餌大,在水中霧化的時間長,適宜於釣比較深的水域。

3、釣鯽魚、鯉魚等底層魚,餌料黏度可以 大些,這種餌料霧化慢,耐侵泡。

4、釣鮊魚、鰱魚、鱅魚等中上層魚,應選擇黏度相對比較小一些,粉屑狀物質多一些的餌料,以麥麩、餅粉為主要原料的餌料,這種 餌料入水霧化快,會在鉤周圍形成一片霧化的餌料粉末,中上層的魚吃食方式是濾吸式,而不是吞咬式,粉狀餌正適合這種吃食特點。

5、在氣溫高的夏季、初秋季,釣魚時餌料的氣味就應淡一些。

6、春天、晚秋、冬季釣魚時應選用氣味較濃的餌料,這樣的餌料無論是誘魚還是作為釣餌效果都好一些。

7、在養魚塘釣魚,由於魚多、膽大,對餌料覓食,可用松軟、霧化快的粉狀物為主要的餌料。

8、野釣中,應選用黏度相對較高以薯 類物質為主原料的餌料。因為野釣時魚的密度小,魚進窩慢,而且野外水域的魚膽小,吃食謹慎,對食物往往是先用尾鰭試探,再用嘴唇觸拱,聞聞氣味,如果餌料 霧化過快,此時就會脫鉤,只有黏性大的餌料才經得起野魚的折騰,而且這種餌料應調配得稍硬一些。

9、採用台釣法和懸墜釣法時,用餌特點是不單獨使用誘餌,而是誘釣合一。

10、其使用方法是開始投入水中鉤上的餌團松軟一些,入水霧化較快,使垂釣區形成餌的霧化狀, 用飄散在水中的粉狀餌料吸引魚。

11、當餌團入水後抖動竿子,讓餌料脫落到水中,這樣的做法可以多次使用,使水中形成餌料區,然後再使用較硬黏度大一些 的作釣餌。

12、即使用傳統釣法,也可以採用誘釣合一的方法,是以餌料誘魚,邊誘邊釣,又誘又釣,誘魚商品餌料質量高,比起傳統釣法中使用的粗製誘餌釣魚效果更好。

Ⅲ 黃面面魚餌使用方法有哪些

一、黃面面的使用原理

通過高頻率拋竿,使用干散餌料,主要目的是誘魚,餌料入水後快速霧化,形成立體的霧化區,誘使更多魚進入釣點,形成魚抬頭搶食。餌水比是1:0.3—0.4 ,餌料盡量開的干散一點,開制的時候應該先加水後加餌,開餌盆盡量大些,餌料在盆內平鋪,利用手掌碾壓,使開餌更均勻。保持干散狀態,不能有麵疙瘩,不用成團,使用時直接抓取合適大小,捏餌掛鉤即可。

二、 垂釣使用技巧

初期:捏大一點的進行誘魚,浮漂到達調目要快速提竿,這備段拋竿頻率要高一點,每分鍾至少1-2竿的頻率。餌料入水後,開嫩速霧化。

中期:若出現空竿,則配合顆粒或軟粘小搓餌使用較好,可以以散炮+顆粒或軟粘小餌的形式,使誘和釣相結合,效果會更顯善。

三、 黃面面的特點

適用於密度較大的生口鯉魚,小葯添加量不易過大,誘魚階段要捏的大一點,拋竿要勤,適合老魚滑魚和野釣,中期要配合顆粒或搓餌使用。

Ⅳ 釣魚魚餌怎麼使用

們平時使用的商品餌基本上包括四個部分,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和添加劑。什麼是基礎餌,就是占整個餌料比重最大的那部分餌料,一般來說使用的都是麩類或穀物類的餌料,在一份完整的餌料中,基礎餌占據的比例大約在40%到60%。通常情況下基礎餌的沒有特殊的功效,霧化、香腥味都比較平均,所以需要加入其它類型的餌料來混合使用。主攻餌,就是用來彌補基礎餌的不足,同時針對不同的目標魚,來調整餌料的香味和腥味。

狀態餌,我們常見的就是一些輕麩產品、雪花產品和谷類產品,它們的主要作用,顧名思義就是用來調整餌料的狀態,讓餌料在入水後可以呈現出一種適合魚類吸食的狀態,但是要注意的是,狀態餌並不是必須的。一般來說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會使用狀態餌,需要綜合魚情、水情來使用狀態餌。比如水中醬層較厚的時候,我們需要加一些輕麩或是絲麩絨來減輕餌料的重量,避免餌料如泥,當魚口較稀的時候,我們需要讓餌料的霧化增加,並形成固定的絲狀霧化區域,就需要加一些絲麩絨。

添加劑,往小了說就是我們常用的小葯,往大了說就是各種可以增加或是改變餌料氣味的東西。簡單來說添加劑的使用,就是為了讓餌料能夠更快的誘魚。很多氣味在進入水中後,穿透力是十分強的,而且傳播速度比霧化要快的多,所有人們常說魚能不能進窩,就要看添加劑的使用。具體添加劑的在餌料中的比例,這個是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的,我們要知道的就是,添加劑用多了不好,用少了也不好。想要掌握添加劑的使用,必須自己多實踐才行,釣無定法,慢慢摸索出來的知識,才能夠應對各種情況。

最後我們來說說一些常見的餌料的作用,拉絲粉和小麥蛋白:主要作用是增加餌料的持鉤性,同時能夠讓餌料蓬鬆重量下降,釣各種魚都適用。雪花粉:主要作用是增加餌料的霧化,同時也可以減輕餌料的重量,還能夠增加餌料的適口性,釣鯽,鰱,鱅魚時使用最佳,但容易吸引小雜魚。蚯蚓,這個不多說,基本算的上野釣神餌了。紅蟲。和蚯蚓差不多,尤其是在冬季天冷,氣溫低魚不喜歡活動的時候最好用,一般沒有冬季比紅蟲更好用的餌。黃豆面,黃豆炒香磨碎,天然香餌,鯽鯉草鯿鰱鱅都愛吃,有一定的粘性,霧化性一般。紅薯,蒸,煮,烤均可,專釣水庫大鯉魚,不散不化,小雜魚基本不會來。紅薯面,有紅薯的特有甜味,水庫釣鯽鯉草鯿鰱鱅均可用,比重大,霧化好,適合台釣使用。蠶豆粉,適合傳統釣鯽魚,霧化不好。麩皮,小麥外殼,散化快,炒香後適合當基礎餌使

Ⅳ 魚餌的用法魚餌如何製作

魚餌,即魚吃的食物。是垂釣時引誘魚類上鉤的食物,如何使用魚餌對於釣魚人士來說尤為重要,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魚餌的用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魚餌的用法

軟與硬

魚餌的軟硬,主要取決於挍拌的加水量,正常狀態的軟硬度應該像耳垂兒或嘴唇一樣。如果過硬,極可能會出現跑魚的現象。因為當餌太硬時,鉤從食中脫出穿透魚嘴時受到的阻力較大,因此可能鉤得薄,當魚用力掙脫時即會脫鉤。餌過硬的另一個缺點是霧化效果差,且這將影響誘魚與集魚的效果。若魚餌過軟,將很難拋出,並且在下沉的過程中損失太多,有可能到底後鉤上基本沒餌了。

松與粘

魚餌的松與粘取決於攪拌時搓揉的程度,搓得越多粘度就越大。魚餌過粘或過松,與過硬或過軟的效果相似,但它可以對軟硬進行調整。當餌硬時,少搓幾下即可,直到與正常餌相似的作用;當餌偏軟時,多搓幾下也可當作正常餌使用。這種調整的餌料與正常餌料在作用上的差別,我們後面還要講到。

目前市售各種釣魚餌料,對搓餌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最常見的萬能餌,必須多搓才能使用,有時為了增加粘度,還用熱水(開水)拌餌。而日本的丸九黃鯽餌(一目),則要求少搓或基本不搓。其它各種鯽餌的粘度一般都可以通拌餌過程中的搓來達到理想狀態。如果多搓還達不到所需的粘度,除上面提到的用熱水和餌外,還可通過加粘粉或拉絲餌來滿足粘度的要求。但這類方法通常極少使用。當需要降低餌料的粘度(不是硬度)時,一般只加雪花粉。這是一種無色、無味、無粘度的膨化飼料,減小粘度的效果極好。此外也還有一些粘度很低的鯽餌,如日本丸九的黑卿餌等,但其中都帶有它們自身的味道。當這種味道與你所用魚餌的味道相輔時,亦可使用。粘度與硬度通常關系比較密切。當餌過硬需要加水時,必然要通過搓揉和勻,一搓便會過粘。餌過軟加料後多搓。同樣也會過粘。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注意調整粘度是很重要的。

輕與重

這里所說的輕與重,是指魚餌的比重。這已是釣魚用餌中較為高深的問題,需達到一定的水準方可涉及。簡單來說,比重大的魚餌下沉快,但不利於魚的吸入;比重小的則相反。此外,餌的比重對浮漂的靈敏度還有影響,調漂時要考慮到餌的比重這項因素。比如正常的“調4釣2”,餌重即偏鈍,餌輕則偏敏。一般說來,粘硬的餌比重都較大;松軟的餌比重則較輕。餌的比重可以通過調整浮標時測試。比如你調的是4目(空鉤半水),上好雙餌後拋入水中看漂尾下沉多少。一般應以下降3~4目為宜。如下沉過多,需將標目得再高些;若下沉過少則應對標目再低些。當然,這與漂尾的粗細以及上餌的大小還有著直接的關系。

大與小

釣魚時,上餌的大小是一個既簡單又重要的問題。即使是在正常情況下,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標准。因為餌的大小起碼是應隨著魚的大小而變化的。然而即使如此,總歸還要有一個大致的概念,一般來說,像泡開的黃豆那麼大就差不多。魚餌過大,影響魚吃餌時順利吸入,會有標動沒魚的現象。也可能吸人後魚嘴鉤得薄而脫鉤。太小則不利於窩子的形成,誘魚效果不佳。

魚餌的特點

總體上說,現代餌料具有科技含量高、適應性強的特點。但是這些餌料對個別地區針對性不夠強的特點有時也比較明顯。正是因為各地水情魚情的差異,龍王恨魚餌公司不僅生產了像藍鯽、野戰藍鯽、大鯽友、旺鯽、大新鯽、速勝者、大荒食等數十種成品餌料,也生產了像拉絲粉、雪花粉、胚誘一類的基礎餌料,增氧霧化香精、中葯水劑、腥味水劑、第三代水劑等數十種添加劑。這些基礎餌料和添加劑,可以讓釣友有充分的選擇餘地。有經驗的釣友針對當地特殊的魚情對餌料的味型進行調整,甚至只使用香精,摻入自製餌料,就可以釣得很好,達到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好釣獲的目的。

具體地說,現代餌料有以下特點。

使用了最先進的誘魚劑。現代科技的發展,使誘魚技術得到大大提高。結合對不同魚類嗜食特性的研究,現代餌料對不同地區的同一種魚類有了相當高的針對性和通用性。比較多地採用了膨化技術。通過膨化加工,餌料中產生了適口性很好的糖類和糊精,營養成份和有效誘魚成份都得到加強;膨化加工使糧食中的澱粉徹底變熟,不會回生,於是餌料有了很輕的比重、很好的霧化、柔軟的狀態和良好的味道

借鑒了傳統餌料的優秀加工方法。比如發酵工藝,它是傳統餌料加工中最優秀的方法之一。通過發酵產生各種復雜的芳香物質,使餌料的味道變得更醇和、口味變得更芳香、誘魚能力得到了極大加強。

一般來說,新加工的餌料,添加劑沒有揮發,誘魚成份完整。但是“酒是陳的香”,龍王恨公司有一款餌料和酒類一樣,反而是放的時間稍長更好用,這就是俗稱 “酵字輩”的發酵餌料。由於採用了漸進式發酵工藝,餌料在運輸和銷售過程中還在繼續發酵,所以在有效期內,餌料貯存的時間越長,發酵程度越深、口味越醇和。那種根據生產時間來判斷發酵餌料好壞的做法,對這一類產品來說並不正確。

魚餌的製作技巧

魚餌的色澤 魚類的視覺相對來說較遲鈍。但在常釣的淡水魚中,如鯽魚,鯉魚,草魚等,在清水中也能見到數米,十幾米遠處的食物。利用魚類偏愛的各種色澤,刺激其條件反射,釣取對象魚,亦是垂釣高手的重要一招。 深褐色,咖啡色。雜食性魚類中的鯉魚,由於長期習慣在池底,河浜底端、灣子口的淤泥里覓食,故對以上色澤的餌料感興趣,菜籽餅粉,發酵過的酒糟,烘過的麥麩等餌,其本身的自然色澤較為接近褐色,咖啡色,故引誘鯉魚效果特好。

黑色,暗紅色。相近這些色澤的餌也比較多,如螺螄肉,芝麻粉,蚯蚓粉,豬肝,商品顆粒料餌等等,這類餌其天然色澤對青魚,鯉魚,鯰魚等有很大的誘感力。

白色。對淡水魚來說,喜歡白色餌的比較多,特別是鯽魚,草魚,湖泊中,溪流中白魚,餐鰷魚等,它們可能由於習慣生活於水的上,中層干凈水域,所以對食物的色澤也偏向白色和淡色,以大變,小麥粉,玉米面為主配製的餌料均近似白色,引釣上述幾種魚效果極佳。高手們時常在本身不太白的粉料中添加點“白粉”,把餌料染成白色。在肥水,深水體垂釣中常能起到現奇制勝的效果。

綠色。以青草色為代表的草綠色,也許是草魚,鯿魚經常吃青草,菜葉,樹葉等緣故,因此它們特別偏愛此色,不少商品餌中均添加了海藻,水藻植物,使其餌與天然草綠色十分接近,加上它的天然青香,草魚,鯿魚見餌就有吞上鉤率明顯比其它色餌要高。

淡黃色。小米,玉米磨成的粉一般是淡黃色,以這類原料為主,經加工的商品餌市場上也已不斷出現。用這些餌在肥水和水色較渾濁的水區垂釣,魚兒在數米遠就能見到,刺激它們的索食興趣。淡黃色,黃色,黃色的餌也是鯽魚,草魚,鯿魚,喜愛之色。

總之按筆者的垂釣經驗,色澤這一餌料的物理性能的應用,也要因水,因魚,因地而宜,不同的水質,天氣,魚情,特別是平常魚吃的食物之“色”,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高手們能泡製出本處魚喜愛之色的餌,很快引魚“競吃”。也是制勝一著。

Ⅵ 掛餌料的正確方法

一般可以把粉制餌料搓成大米形、圓滾滾豆子形、兩頭尖的棗形、或者鴨梨形、還可以是球形。

大米形餌料主要用來釣淺水和渾水中的小型魚類,比如小鯽魚,使用方法是把米粒樣的餌料裝到鉤尖兒位置。搓成蠶豆、豌豆大小的餌料主要用來垂釣鯿魚、草魚、鯉魚等可以用沉墜釣法和懸墜釣法,餌料的位置要掛到魚鉤上。

(6)一正宗魚餌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如果水中的目標魚開口較小,不一定是大魚開口就一定大,比如鯉魚在遇到缺氧的時候其開口也小,這個時候掛的魚餌卻大了,那麼魚肯定是不會一口把餌料吸入口中的,會慢慢啄食餌料,進而造成一定的上下動作的漂相。

要根據目標魚來捏出不大不小的餌,讓魚能一口吸入。然後是不幹不濕的餌,濕度合適的餌,用手捏著能感覺到其韌性,揉搓著這種餌就好像揉搓一團肉或橡皮泥,能感覺出來魚吸之就會連同鉤線一並吸入。

Ⅶ 新手釣魚魚餌怎麼使用

如果你買的鯉里餌是腥香型的話,你可以加一些紅薯泥、蠶蛹粉等;如果你的鯉魚餌是香甜型的話,你可以加一些蜜糖和香類添加劑。花生麩(榨油後花生粉)+南北鯽魚料5:1正大顆粒飼料.麥麩.豆面一個土方法,用煮熟的芋頭來釣鯉魚你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方便的魚餌

Ⅷ 夜釣魚餌的製作及使用技巧是什麼

夜釣魚餌的製作及使用技巧是什麼?

夜釣餌料的配製:白天他們的餌料秘方一般都是以香甜味為主,而夜釣時,我們就可以大膽地在餌料中添加適當的葷腥味餌料了,大家知道,葷腥味的餌料入水後,穿透性比素餌快許多,能盡早誘魚進窩。就春冬時節我們所用的蚯蚓、紅蟲、血蟲等,這時候也能派上用場,魚口不好時,不妨試試,會接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佳時間

暮春:暮春夜釣最佳時間有2個,其一是18時至20時,到22時隨著水溫越來越低魚往往會潛進深水區,等魚適應水溫後又會再次回到淺水區尋食,這個時間大約在凌晨2時至4時,這時萬物沉靜,大魚警覺性低,最容易上大魚。夏天:夏天夜釣最佳時間有三個,其一是18時至20時,其二是22時至第二天0時,其三是凌晨2時至4時,其中18時至20時小魚相對來說多,22時至第二天0時小魚大魚參半,到了凌晨2時至4時基本上都是大鯽魚、大鯉魚在尋食。

Ⅸ 餌料的使用技巧和配製方法

釣魚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俗話說“要想魚上岸,就拿糧食換”,這充分說明了餌料在釣魚過程中的重要性。“三年練竿,五年練餌”配製一款符合魚兒口味的餌料並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下面我教你餌料的使用技巧和配製方法,歡迎閱讀。

一、配餌公式

基礎餌+主攻餌(腥+香)+狀態餌+添加劑=釣餌

基礎餌

基礎餌是由多種純穀物、胚芽類、豆粕類等按照比例組成的本味型的單品餌餌料,如;超誘、顆粒粉、酵香型、穀物香型、底窩料等都屬於基礎餌。

顆粒飼料、超誘等穀物類餌料都可以當作基礎餌使用。

主攻餌(腥)

主攻餌腥是由多種動物屍體經過精心加工製作粉碎而成的充當動物蛋白質來添加到單品餌餌料中,通過不同的載體混合製成有腥味或者腥香味的單品餌餌料。很多商品餌料裡面添加蝦粉、蠶蛹粉、螺肉粉等,這都屬於腥味餌料。

主攻餌(香)

主攻餌香是由少部分基礎餌加上大量的復合型香味劑製成載體混合到單品餌餌料中,香味標准就是“濃香”,它的作用主要用於能夠帶動釣餌整體的統一味型。

鯽魚主攻餌,各種類型的鯽魚餌料

鯉魚主攻餌,各種類型的鯉魚餌料

狀態餌

狀態餌是由麩類、雪花粉、輕質狀態粉等原材料按照不同比例而製成的鬆散型、蛋白餌型、剝離型、連接型、霧化型等不同功效的餌料,它的作用是根據不同魚情的釣法和不同釣餌的作用而製作出的功效型單品餌餌料。

拉絲粉拉餌垂釣時使用,雪花粉增加餌料的霧化性,尺上、輕麩等都可以減輕餌料的比重增加餌料的霧化

添加劑

添加劑俗稱(小葯),小葯的組成是多種做樣,一般小葯組成是各種促食劑、誘食劑、香味劑等多種有針對性的添加劑製作而成,另一種是中葯配製,通過酒的侵泡方式,提取出中葯內在不同葯性機理味型,就能很好的刺激魚類的好食性,餌料中能夠合理添加小葯,釣餌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各種味型的釣魚小葯

二、魚餌搭配原則

1、注重顆粒餌和粉餌的搭配

實際垂釣中都知道一個簡單的道理:人對餌的感覺不能代替魚對餌的感覺;所以餌料配置時首先要樹立“以魚為本”這一理念;我們發現“誘魚、釣魚、留魚”是用餌之道的三個基本要素,在具體實踐中缺一不可,顆粒餌主要用於留魚,粉餌主要用於誘魚;

所以餌料搭配一定要考慮使用足夠的顆粒餌,這往往在釣事中容易被釣友所忽視,重粉餌輕顆粒餌是普遍現象;顆粒餌是指通過機械等工藝流程形成的顆粒狀飼料,也包括糧食類顆粒,競技釣中大家都想找到“本塘顆粒”(亦稱“原塘顆粒”),因為找到了“本塘顆粒”就等於找到了魚的美食和萬能餌,所以顆粒餌和粉餌的搭配是垂釣實踐中最為基礎的餌料搭配組合原則。

2、注重餌料比重的搭配

商品餌都有比重,開餌前要看清標識,一般情況下,浮釣用餌比重要輕,底釣用餌比重要重;但要注意一個問題,比重輕往往就是霧化好的餌,也就是說霧化好的餌比重都不重,我們知道,台釣用餌的最佳狀態是一餌完全卧底,另一餌輕觸底,假使我們用餌比重過重或過輕,調釣關系就很難掌握准確,要麼極鈍要麼極靈,漂象可能會紊亂,這樣一來魚的很多有效吃口就抓不住,因此,在使用比重大的餌料時就要用比重輕的餌進行適當調整。

3、注重餌料的味型搭配

“尊重魚的味型”是餌料配置的精要核心之處,“腥香甜酸臭”等是前人總結出來的淡水魚類最為喜歡的幾種主要味型,其中,腥香搭配是垂釣中最為常見的餌料搭檔,因為腥和香幾乎涵蓋了餌料中所有原料的氣味特徵;“季節和對象魚的偏口嗜好”是考慮味型搭配的兩大主要因素,釣什麼魚用什麼味型的餌,喂什麼味型的餌料,用什麼味型的釣餌;大致要掌握主要味型在季節中的不同使用原則即可,一般情況而言“冬春主腥味,秋主香味,夏主清淡味”。

4、注重主攻餌和輔助餌的搭配

開餌時要根據魚情來選擇主餌和輔餌,盲目選用餌料和想當然地開餌是釣不到魚的;魚事前,要根據所釣對象魚確定主攻餌,在主攻餌確定後再確定與其相適應的輔助餌料,實踐中一般按照“主攻餌料+基礎餌料+狀態餌料”的公式來進行具體配置,主攻餌側重對象魚的主食性和味型,基礎餌側重對象魚在吃口上的廣譜性,狀態餌側重餌料狀態的調整和對象魚的最佳適口性。

5、注重餌水比的搭配

精確餌水比非常重要,過稀附鉤性差,過干霧化性差,開餌時,一定要根據釣場的水情和釣棚的水深,計算好霧化時間,嚴格按照餌水比一次性開出,切不可稀了加餌,幹了加水,這樣才能開出最佳狀態的餌料。

6、注重按魚的適口性搭配

“魚情決定餌料搭配”是一個成熟釣手應當遵循的基本用餌之道,也是垂釣活動中開餌搭配應當考慮解決的首要問題;餌料的硬軟度和黏度以及鉤餌的大小是考慮適口性的幾大主要因素,既要追求餌料的霧化性,又要追求餌料的附鉤性,既不能太硬,又不能太軟,魚喜歡什麼就搭配什麼,不是魚去適應餌料,而是餌料去適應魚,不迷信餌料,但卻要順應魚的口味,設法投其所好,道理非常簡單,“一方水土養一方魚”,這永遠都是不變之道。

三、餌料的狀態

主要有四點:霧化,融散,持鉤性,和比重

霧化

就是指餌料入水後在運行的過程中,餌料中的細小顆粒脫離餌團主體,逐漸融散於水,並在魚鉤的運動軌跡中形成一道自上而下霧狀帶的現象。不同的魚情適用不同的霧化狀態,競技比賽釣手對霧化情有獨鍾,在賽場上主釣對象為鯽魚時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霧化狀態最佳的拉餌,並讓餌料在水的中上層霧化,這是由魚的密度所決定的。

但在野釣與競技釣對霧化的要求截然不同,野釣魚稀,水面上的雜魚多,過度霧化有時會適得其反。拉餌雖然有優勢,但也有不足,不少人釣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太看重霧化。拉餌把魚的泳層攪亂了,假口自然就多,不中魚在情理之中,有搓餌,始終將魚控制在水的底層,魚聚多了吃口自然就多。

霧化是需要的但不是萬能的,他的優點更多的體現在誘魚的層面。在釣鯽魚技術上,我們不能否認霧化的作用,但也必須認識魚餌霧化的利弊,正確把握尺度,切勿濫用,必須根據所釣水深、對象魚、釣法來合理選擇使用霧化,這樣才能釣有所獲,否則也會適得其反。

融散

是指餌料到位後在水的作用下,餌料中的成分由外到內逐層脫落的現象。霧化和融散是相輔相成的,從表面上看兩者都是餌料中的部分成分脫離餌團的現象兩者好象是一回事,其實是有區別的。霧化主要表現在餌料由上而下的運動過程中,融散現象主要是在餌料到位靜止後出現。

持鉤性

是指釣餌在魚鉤上的附著能力和持續時間。餌料黏度大持鉤性就強,黏度小持鉤性就弱。不同狀態的餌料有著不同附著能力和持續時間。餌料的霧化作用更多地體現在誘魚的層面上。而持鉤性則表現在釣魚的行為上。誘釣合一,就是說既不能否認霧化的作用,更不能否定餌料的持鉤性,因此,在掌握餌料霧化的基礎上,合理應用是基本要求,一味強調霧化而忽略餌料的持鉤性也是失誤。

比重

是指餌料在入水下落過程中速度的快慢。下落速度快,餌料比重就大,所壓浮標的示目就多,反之則輕,所壓浮標目數就少。這是有由魚餌所用的材料決定的,也與對水量的多少有關。釣手友必須根據所釣魚種的大小,釣法,魚情水情將不同比重的餌料互相進行搭配來達到調整餌料比重的要求,這點也不容忽視。

四、配製魚餌基本原則

1、主次分明的原則

餌料的配製有許多原料可以選用,也常是數種原料的混合。但並不是原料的種類越多越好。有了麥麩,就不要糠粉了;有了香精就不要加芝麻油,應以一兩種原料為主料,再加些輔料就行了。例如,以粉狀的麥麩、豆粉和顆粒狀小米、碎米為主料,然後再加些有氣味的蒜汁、葯酒為輔料即可,而且應該主次分明,盡量做到少而精。通常的做法是,或以粉類物質為主以顆粒狀物質為輔,或以顆粒狀物質為主以粉類物質為輔。

2、吃不了、吃不飽、不想跑

這也是配製誘餌的一個重要原則。這是我的一位朋友,在十多年前對我說的。其意思是指配製的誘餌使魚不能吃完、吃凈,也不能吃飽,可又捨不得離開。若是一次投的誘餌量過大,魚吃飽了,就對釣餌不感興趣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配製餌料時常常用粉末狀物質,如麥麩、小米的原因。小米體積極小,一粒一粒的散落水底,魚怎麼也吃不飽,可又不願離開。這也要求釣魚人在投放誘餌時要掌握一定的量,不能一次投放太多。應該在投了第一次以後,等適當的時間繼續投放,而且投放量更小,窩內始終有誘餌,可是始終都是那麼一小團,這樣才能真正起到誘魚的作用。

3、虛實兼備

氣味,我們叫它虛的餌料,然而是必不可少的;粉末狀的餌料,也可以稱之為虛的,因為在水中霧化開以後很分散。實的是指顆粒狀、塊狀物質,如米粒、飯粒、餅塊等。虛的物質起到把魚吸引過來的作用,實的物質是可以供魚食用的,不過骨頭類也是靠它的氣味來誘魚。配製誘餌虛實兼備是經驗之談。單純使用小米、玉米糝當然也可以誘魚,但是在小米中加些酒、中葯液、蜂蜜類物質,其誘魚效果會更好。酒、中葯液、蜂蜜也屬於虛的范疇。

4、隨機應變、靈活運用

配製誘餌或使用釣餌都應該遵循隨機應變、靈活運用的原則。餌料中的成分可以酌情增添或減少,靈活運用,其根據就是水情、魚情。養魚場的魚吃慣了主人喂得飼料,釣這里的魚應以該處的魚飼料為主,適當加些自備的餌料。

5、以一種氣味為主

無論是釣餌還是誘餌,其中的氣味十分重要,因為魚的嗅覺十分靈敏,其程度是人的500倍。魚若發現了自己喜歡的氣味會循著氣味的來源方位游過去,游過去以後才會發現餌料。魚類較喜歡的氣味有芳香味、甜味、腥味、酸味,因魚種的不同,習慣的氣味也不同。

根據魚的這一生理特徵,為了投其所好,在配製餌料時應注重氣味的選擇。在調配餌料的氣味時應突出一種氣味,不能將多種氣味混合,結果出現怪味或無味,這樣反而弄巧成拙,白白浪費餌料。

氣味的濃淡也應注意一個”度“,並非越濃越刺激越好,就是想味和甜味使用也是如此,過於濃烈的氣味魚是不喜歡的。氣味的濃淡往往與氣候、水溫、水質都有關系,水質較好,水中食物豐富的水域,餌料的氣味應該淡一些。若水質清澈,或是在寒冷的季節釣魚,餌料的氣味應該濃一些。

五、配製釣餌注意事項

1、顏色

魚的視力弱,為了盡快讓魚發現釣餌,必須首先考慮釣餌的顏色。我們知道,成品餌也是很注重顏色的,都是鮮亮的白色、紅色、金黃色,沒有灰暗的顏色。我們配製釣餌也應突出這幾種顏色,如有的釣友用白麵粉加維生素,使餌料成為金黃色,此法是可取的。總之,釣餌的顏色應比誘餌的顏色更加鮮明。

2、體積的大小

也就是餌團的大小。有人用極小的餌料掛在鉤尖上,據說釣魚效果也不錯,但大多數釣者還是用較大的餌團。面團餌要包住鉤柄,蚯蚓餌也要穿滿整個魚鉤。餌團的大小應與浮漂的浮力相匹配。因為浮漂都是事先調試好的,餌團過小過大,都會影響浮漂的信號。另外,還應考慮魚種,不同的魚,嘴的大小也不相同,嘴的大小也不相同,若釣鯽魚,餌團則應小;釣大型魚,餌團應大。

3、軟硬度

餌團過軟過硬都不行。過軟了,經不起水泡浪擊;過硬了,鉤尖不容易掛魚嘴。軟硬度應近似魚的耳垂那樣。

軟硬度還應考慮水的深淺、風浪情況。有風浪時宜硬一些,無風浪時可以軟一些。水淺水面小宜軟,水深宜硬一些。魚密度高,可軟一些,魚密度小,餌團在水中浸泡的時間長,宜硬一些。

4、動態

若是用動物類的釣餌,不應把小動物拍死使用,要用活的不用死。讓蚯蚓、泥鰍、螞蚱等小動物在水中能夠蠕動,使之產生較大的吸引力,易被魚發現。魚也有吃活不吃死的習性,尤其是鯽魚更是如此。即便是用素餌垂釣,在特定環境下也要適時逗魚,以引起魚的注意。

六、拉餌、搓餌開餌手法以及拉餌搓餌技巧

拉餌的開餌手法,把各種餌料以及拉絲粉等混合在一塊後倒入水中,或者把水倒入餌料中一樣的效果

Ⅹ 釣魚魚餌如何使用

魚餌是釣魚的關鍵物品,好的魚餌能夠使魚更容易上鉤,那麼魚餌應該如何選用呢?下面就讓我來告訴你釣魚魚餌如何使用。

魚餌的選用:

在我們釣魚人隊伍里有一句俗話:“三分釣技七分餌料”,它說明餌料在整個釣魚活動中起到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於是,不少的釣友千方百計地通過各種手段搜尋“祖傳秘方”,配製“絕殺餌”,購買進口餌料,但通過一段時期的使用,效果往往並沒有像他們所期望的那樣好,即使自己陷入很茫然的狀態時也渾然不知緣由。就我幾十年的用餌經歷體會到,餌料不分貴賤,關鍵是要能“對症”,要能有針對性地靈活用餌。

用餌隨季節而變

魚類是變溫性動物,冬季魚類為了抵禦嚴寒,生理上需要大量攝入含高蛋白高脂肪的餌料,這種需求一般要延續到仲春及產卵過後的高溫時節。這段時間用餌我們應該多選擇如:蚯蚓、紅蟲、蛆蟲、蝦肉或含以上營養成分的商品等葷腥類餌料,上鉤的機率較用面餌等素食要大的多。但是,到入夏過後,隨著水溫的升高,魚類的生理機能發生了較大變化,它們對含高蛋白、大卡量較高的餌料需求逐步下降,開始喜歡覓食如:面團、米飯、嫩草葉、玉米粒等素食類餌料,尤其是個體較大的成年魚類,偏素的食性更明顯。

此時作釣,我們就要順應魚類的喜好,改葷腥類為素食類餌料,滿足魚類的生理需求以求提高上鉤率。當到了深秋以後水溫快速降低,魚類又開始逐步恢復喜食葷腥餌料的習慣,魚類一年四季的這種食性變化如此循環往復,我們在用餌方面也要隨著魚類的口味走,以變用變地用餌,方能立於不敗之地。如果我們不能根據魚類得這些喜好選餌用餌,即使你的餌料在名貴,品牌再響也起不到應有的效果,收獲也不會理想。

用餌隨水質而變

我們垂釣的水域有肥水(包括工業輕度污染)與瘦水之分,它們的酸鹼度、富營養化程度分別左右著魚類的耐氧性、活動、覓食習慣及食慾等方面,特別是在魚類覓食的餌料種類上有著很大的區別,我們要針對不同水質里魚類的不同覓食習慣,選擇不同的餌料類別,以求效果的最大化。

肥水中由於浮游生物、藻類較多,滋生了很多的小魚小蝦,魚類的食源豐富因而飢餓程度很低,因此,魚類對於餌料的質量、種類也較挑剔。我們在釣肥水魚的時候,就要力爭餌料的少而精,既要防止將魚喂飽又要喚起它的覓食慾望,這就要我們做到針對性地用餌,在餌料的質量、味型、狀態上下工夫。冬季寒冷時節小魚鬧鉤較少,應選擇大腥大香或主腥的餌料,夏季由於肥水裡小魚小蝦鬧鉤厲害,應多用素餌降低小魚騷擾,再結合天氣、氣壓、風力等因素,及時總結肥水魚的活動特徵,效果會得到不少提高。

在瘦水水域里,由於其水體里的天然餌料貧瘠,裡面的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及小魚、小蝦較少,魚類常處於飢餓或半飢餓的狀態,魚類的食慾很強,這樣,我們相對於肥水用餌就要輕松多了,餌料的種類可以多樣化,一年四季都可以用葷腥餌料,相比較而言,在瘦水裡用腥香餌料的效果及幾率要多些。

用餌隨魚種而變

我們常釣的魚類根據習性大致可分為素食性、雜食性和葷食性三種,它們的覓食習性基本上是受遺傳基因所決定。素食類的代表如:鰱魚、鱅魚,雜食類的代表如:鯽魚、鯉魚,草魚,葷食類的代表如:黑魚、桂魚。鰱魚、鱅魚喜歡吃浮游生物(藻類)及人工霧化餌、鯽魚、鯉魚、草魚兼容素食性與葷食性,既吃澡類、嫩草葉,也吃蚯蚓、紅蟲等葷腥餌料,而黑魚和桂魚等則只喜食動物性葷腥餌料,如小魚、小蝦、蚯蚓等。我們在用餌之前就要了解各種魚類的覓食習性,有針對性的去選擇使用餌料。舉例說,你想釣鰱魚、鱅魚就要用霧化好的藻類或霧化好的餌料、或有酸、臭味的面餌,而不能用小魚小蝦。同理,你要釣桂魚、黑魚、鯰魚等就不要使用面團、米飯等素食,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釣什麼魚用什麼餌”。

用餌隨“規格”而變

魚類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其對餌料的營養成分需求是不同的。我們垂釣常遇到的現象是:小魚嗜葷腥大魚喜素香。在常溫狀態下,一般100克以內個體的小鯽魚多喜歡覓食含蚯蚓粉、蠶蛹粉或魚骨粉類葷腥餌料,而超過150-200克以上鯽魚則多喜食含玉米、大米、花生等經膨化或炒制的植物餌料。就營養成分看,腥葷餌料含動物蛋白質較多,而素香類餌料主要成分為植物蛋白。了解這些,對於我們在垂釣不同個體的魚類時,在購買或自己配製餌料的類別上有著指導作用,從而可以節省餌料成本和垂釣時間.

用餌隨“偏口”而變

現在,隨著商業化理念的普及,很多的地方出現了專為我們釣魚愛好者開辟的垂釣中心、商業化運作的水庫、塘口,在這樣的環境里塘主經常投放飼料喂魚,魚類老是吃一種餌料慢慢地會形成一種偏口習慣,對於外來的其它餌料的氣味、狀態短期內不願接受,給我們的用餌帶來了一定的局限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在用餌時候就應該迎合它們的喜好,用塘主喂養的餌料來釣,或在自己的餌料里摻入一定量的原塘餌料,這樣將會大大提高上鉤率。

曾經隨喜歡釣“黑坑”的朋友到魚塘垂釣,見他們每到一處塘口大多先詢問喂料情況,或到喂料點(塘主大多有固定的喂魚地方)觀察灑落的餌料種類,然後再決定用什麼類型的餌料,見他們釣績常比別人的好,甚至有的塘主用雞糞喂魚他們也跟著在餌料里摻入,令我不得不佩服他們的用餌之道。

用餌隨魚情而變

我們在強調用餌種類(味型)要有針對性的同時,也不能忽視餌料狀態的針對性,如果沒有根據魚情用好餌料的狀態也會影響垂釣的效果。我們在垂釣中經常會遇到不同的魚情,生口、猾口、快口、慢口、底層、上浮的等,特別是我們在台釣鯽魚的時候,餌料的狀態尤為重要。這里講的餌料的狀態主要指餌料的軟硬、大小、霧化、比重等等,那麼,要根據魚情來針對性用好餌料的狀態並達到最佳效果,筆者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深入了解所用餌料的性能及調配方法、比例、所需的時間等,才能為開出理想狀態的餌料打下基礎。

開出好狀態的餌料。我們目前所用的商品餌料不少都有反水現象,要保持餌料狀態的持久性,我們必須重視、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在此建議:(1)在餌料里摻入適量麩素類系列餌料;(2)用溫開水開餌;(3)一次少開一點餌料,一般夠用2小時左右即可,用完了再開發現反水了就拋棄;(4)在溫度高的季節,為了使餌料保持狀態,應該避免太陽暴曬和水分揮發過快,可以用濕毛巾遮陽。

釣不同的深度用不同的狀態。當魚群的泳層較淺需要釣浮的時候,所用的餌料應達到快速霧化散落的狀態,餌料的比重要輕或在購買的中性餌料里,加入適量的雪花粉來改善餌料的比重,而要達到快速霧化狀態餌料就要鬆散,以“拉餌”垂釣為好。在釣底的時候,為了保持餌料在快速到底的過程中而不散落,要加入適量的拉絲粉(小麥蛋白),以增強餌料的附鉤性,也可以用“搓餌”方式加以輔助。

釣魚的過程就是個應變的過程,選餌用餌更是如此。餌料不分貴賤適者為佳,關鍵的是我們否能靈活地結合水情、魚情季節等因素來針對性地使用好餌料,而要做到這些,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學習、探索、及時總結成功經驗,既要不斷學慣用餌的理論知識,更要勤出釣多實戰,只有這樣才能盡快提升用餌水平。

看過釣魚魚餌如何使用的人會看:

1. 垂釣養殖鯰魚的方法有哪些

2. 流水中傳統釣魚的方法

3. 傳統釣魚方法

4. 夏季釣魚方法

5. 野釣鯽魚的方法

閱讀全文

與一正宗魚餌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破壁孢子粉的鑒別方法 瀏覽:254
腘伸肌鍛煉方法 瀏覽:391
嬰兒拉肚子的鑒別方法 瀏覽:260
如何培養正氣的方法 瀏覽:564
oppo的ip地址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82
思維方法特點是什麼 瀏覽:9
簡單萬用表使用方法完整視頻教程 瀏覽:863
兒童痣治療方法 瀏覽:487
研究方法調查問卷教學 瀏覽:399
fema安全分析方法 瀏覽:306
孩子快速入睡的方法 瀏覽:798
搜派風水機使用方法 瀏覽:695
豬肉價格下跌的解決方法 瀏覽:937
泉州學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瀏覽:965
神經源性膀胱工傷治療方法 瀏覽:969
如何選擇設計特殊雜質檢查方法 瀏覽:16
電纜線接線方法視頻 瀏覽:779
湖南煙熏肉食用方法 瀏覽:314
釣具的連接方法 瀏覽:135
細胞增生的治療方法 瀏覽: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