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禽傳染病有哪些主要特徵
凡是由致病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潛伏期和臨床症狀,並能由病禽或其他途徑傳染給易感家禽,發生相同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的疫病,稱為傳染病。家禽的傳染病發生必須有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家禽。
(1)家禽傳染病的發展過程經歷4個階段
①潛伏期:從病原微生物進入家禽機體,到開始出現臨床症狀所經過的時間,稱為潛伏期。各種傳染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就是同一種傳染病的潛伏期也有很大的變動范圍。
②前驅期:指患病家禽表現一般性臨床症狀,而該病的特徵性症狀並不明顯,是發病的初期,如大多數傳染病表現體溫升高、精神異常、食慾減退等。
③發病期:指感染家禽發病後明顯表現該病特徵症狀的階段,這一時期是疾病發展的高峰階段。
④轉歸期:指患病家禽的臨床症狀逐漸消退、體內的病理變化逐漸減弱及正常生理機能逐漸恢復的階段。
(2)傳染病具有不同的流行形式
①散發性:發病家禽數量較少,在較長的時間內零星發生,如破傷風、散發性巴氏桿菌病等。
②地方流行性:發病家禽數量較多,但傳播范圍小,具有區域性特點。
③流行性:呈流行性發生的疾病,其傳播范圍廣、發病率高,如不加防治,可在短時間內傳播到廣大區域。這種疾病病原的毒力較強,能以多種方式傳播,家禽的易感性高。
④大流行性:傳染病流行范圍擴展到全國乃至幾個國家或大洲時,稱為大流行性,通常都是由傳染性很強的病毒引起,如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⑵ 蛋雞常見細菌和寄生蟲病有哪些如何診斷和防治
蛋雞常見的細菌病和寄生蟲病主要有白痢、大腸桿菌、葡萄球菌、支原體、麴黴菌、禽霍亂、球蟲病等。
1.白痢
(1)病原與流行特點 雞白痢:病原為沙門氏菌,革蘭氏染色陰性,為兩端稍圓的細長桿菌,無莢膜和芽孢,也無鞭毛,不能運動。對環境的抵抗力較強,在溫度5~8℃於木製飼槽上可生存65日,夏季在土壤中可生存20~35日,冬季可生存128~184日,在雞糞懸浮液可生存3個月以上,附著絨毛上的細菌可生存約1年。沾附於卵殼上的細菌經5天,在孵化器內經3天即可死亡。在20℃儲存的雞蛋黃內的細菌繁殖很快。
流行特點:不同品種的禽都具有感染性,易感程度與年齡、品種有關,雛雞流行最為廣泛,2周齡以內的雞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高。褐殼蛋雞比白殼蛋雞敏感。雞、火雞、鴨、雉雞、孔雀、鵪鶉、鴿、麻雀等均可自然感染。病雞和帶菌雞是主要傳染源,既可水平傳播,也可垂直傳播。病雛的排泄物及分泌物污染飼料、飲水和用具,可使同群雛受感染,感染雛多數死亡,但有一部分呈保菌狀態,到產蛋時又產出保菌蛋,形成反復感染,循環發病。交配時,公雞也可將病菌傳染給母雞。蒼蠅、麻雀也是傳染媒介。雛雞的飼養管理不良、溫度忽高忽低、飼料營養不全、長途運輸等,都可促使本病發生流行和死亡率增高。一向存在本病的雞場,雛雞的發病率在20%~40%左右,但新傳入發病的雞場,其發病率顯著增高,有時甚至高達100%,病死率也比老疫場高。
(2)症狀與剖檢 症狀:雛雞,由保菌蛋孵出的雛雞,大部分在7日之內死亡。同群感染雛雞,則在2~3周內死亡。病雛怕冷,常擠堆,翅下垂,精神萎靡,停食,嗜睡。排出白色糞便,常粘在尾部羽毛上,有時阻塞肛門,排便困難,甚至排不出糞便。排便時常發出尖叫,腹部膨大。肺部感染時,則表現呼吸困難。還會引起關節腫大,出現跛行。倖存的雛雞多為僵雞。成雞多無症狀而耐過。卵巢發病時,可引起產蛋降低,所產的帶菌蛋孵化率降低,孵出的感染雛雞成活率降低。有的也精神萎靡,食慾廢絕,縮脖,翅膀下垂,羽毛逆立,肉垂呈暗紫色,排稀糞。
病理變化:早期死亡的雛雞,肝臟腫大、充血或有條紋狀出血,膽囊腫大,含有大量膽汁。肺充血或出血。病程長的卵黃吸收不良,呈油脂樣或乾酪樣。在肝、肺、心臟、腸及肌胃上,有黃色壞死點或小結節,心肌上的結節增大時能使心臟顯著變形。盲腸部膨大,其內容物有乾酪樣阻塞。腎臟的色澤暗紅或蒼白,腎小管和輸尿管擴張,充滿尿酸鹽。
成年母雞常見卵巢皺縮、變形、變色,呈囊腫狀。急性或慢性心包炎。受侵害的卵泡有的落入腹腔,導致腹膜炎及腹水,腹腔器官粘連。公雞的睾丸萎縮、呈青灰色,輸精管內有乾酪樣物質充塞而膨大。有的肝臟顯著腫大,質地很脆,往往發生肝破裂,引起嚴重的內出血,造成病雞突然死亡。
(3)診斷與防治 診斷:根據流行特點、發病症狀和剖檢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進一部確診需做病原分離鑒定和血清學檢查。
預防:做好種雞的檢疫凈化工作,還要做好環境、飼料、飲水的衛生以及對種蛋、孵化過程中的消毒工作。葯物預防,可於雛雞出殼後按每立方米用福爾馬林14毫升、高錳酸鉀7克的用量,在出雛器中熏蒸15分鍾,1~2日齡用0.01%高錳酸鉀溶液飲水。雛雞還可用氟哌酸、慶大黴素和卡那黴素等葯物預防。或定期對雞群投餵乳酸菌等生物制劑,對預防雞白痢有很好作用。
治療:可用氟哌酸、慶大黴素和卡那黴素等治療。
2.大腸桿菌
(1)病原與流行特點 病原為大腸埃希菌,是健康畜禽腸道中的常在菌,分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兩大類。大腸桿菌病是一種條件性疾病,在衛生條件差、飼養管理不良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病。大腸桿菌對環境的抵抗力很強,附著在糞便、土壤、雞舍的塵埃或孵化器的絨毛、碎蛋皮等的大腸桿菌能長期存活。
流行特點:各種年齡的雞均可感染,以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腹膜炎、輸卵管炎、滑膜炎、大腸桿菌性肉芽腫和臍炎等為特徵,發病率和死亡率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有所不同,雛雞及4月齡以下的雞易感性高。不良的飼養管理、應激或並發其他病原感染都可成為大腸桿菌病的誘因。雛雞和青年雞多呈急性敗血症,而成年雞多呈亞急性氣囊炎和多發性漿膜炎。經蛋、呼吸道和經口傳染。
(2)症狀與剖檢 症狀:①大腸桿菌敗血症,病雞精神不振,採食減少,衰弱和死亡。腹部脹滿,排出黃綠色的稀便。纖維素性心包炎,氣囊混濁肥厚,有乾酪樣滲出物。肝包膜呈白色混濁,有纖維素性附著物,有時可見白色壞死斑。脾充血腫脹。
②種蛋孵化率降低,胚胎在孵化後期死亡,死胚增多。雛雞體弱,卵黃吸收不良,臍帶炎,排出白色、黃綠色或泥土樣的稀便。腹部膨滿,出生後2~3天死亡,一般6日齡過後死亡率降低。即使不死的雞,也發育遲緩。死胚和死亡雛雞的卵黃膜變薄,臍部腫脹發炎。4日齡以後感染常見心包炎。
③輸卵管炎時,輸卵管變薄,管內充滿惡臭乾酪樣物,阻塞輸卵管使排出的卵落到腹腔而引起腹膜炎。
④出血性腸炎,病雞羽毛粗亂,翅膀下垂,精神委頓,腹瀉。腸道的上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腸黏膜充血、增厚,嚴重者血管破裂出血,形成出血性腸炎。
⑤滑膜炎和關節炎,病雞跛行或呈伏卧姿勢,一個或多個腱鞘、關節發生腫大。
⑥肉芽腫時,沿腸道和肝臟發生結節性肉芽腫,似結核。
⑦全眼球炎、腦炎等。
(3)診斷與防治 診斷: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須作細菌分離、致病性試驗及血清學鑒定。繼發性大腸桿菌病的診斷,必須在原發病的基礎上分離出大腸桿菌。
預防:搞好環境衛生消毒工作,嚴格控制飼料、飲水的衛生和消毒,做好各種疫病的免疫。嚴格控制飼養密度,做好舍內通風換氣,定期進行帶雞消毒工作。避免種蛋沾染糞便,對種蛋和孵化過程嚴格消毒。定期對雞群投餵乳酸菌等生物制劑對預防大腸桿菌病有很好作用。用本場分離的致病性大腸桿菌製成油乳劑滅活苗免疫本場雞群對預防大腸桿菌病有一定作用。需進行兩次免疫,第一次為4周齡,第二次為18周齡。也可用於雛雞的免疫。
治療:可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葯物治療,常用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土黴素、復方新諾明等。但大腸桿菌容易對葯物產生抗葯性,最好進行葯物敏感試驗,選用敏感葯物進行治療。
3.葡萄球菌病
(1)病原與流行特點 病原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無鞭毛,不能運動。無芽孢,除少數菌株外一般不形成莢膜。革蘭氏染色為陽性。廣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土壤、空氣、水、飼料、物體表面以及雞的羽毛、皮膚、黏膜、腸道和糞便中。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強,在乾燥的膿汁或血液中,可生存2~3個月,對許多消毒葯有抵抗力。
流行特點:金黃色葡萄球菌可侵害各種禽,任何年齡的雞,甚至雞胚都可感染。其特徵是腱鞘、關節和滑液囊局部化膿、創傷感染、敗血症、臍炎和細菌性心內膜炎。雖然4~6周齡的雛雞極其敏感,但實際發病以40~60日齡的中雛最多。主要經皮膚和黏膜的創傷傳播,也可通過直接接觸和空氣傳播,雛雞也可通過臍帶感染。無明顯季節性。
(2)症狀與剖檢 症狀:①急性敗血症型:病雞精神沉鬱,呆立,不願活動,兩翅下垂。縮頸,眼半閉呈嗜眠狀態,羽毛粗亂無光澤,食慾減退或廢絕,部分雞下痢,糞便呈水樣,灰白色或黃綠色。胸腹部、大腿內側皮下水腫,有數量不等的血樣滲出液,外觀呈紫色或紫黑色,觸摸有波動感,局部羽毛極易脫落。皮膚破潰後流出褐色或紫紅色的液體,使周圍羽毛又濕又臟。部分雞的翅膀背側及腹面、翅尖、尾部、頭、臉、肉垂、背及腿部等部位出現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局部發炎,壞死或乾燥壞死或乾燥結痂(呈暗紫色)。多在2~5天內死亡,平均死亡率為5%~10%,少數急性暴發的病例死亡率可高達60%。
②慢性關節炎型,多個關節發生炎性腫脹,局部紫紅色或紫黑色,破潰後形成黑色的痂皮。腳墊刺傷引起的腫脹,雞發生跛行,不能站立,伏卧在水槽或食槽附近,多因採食困難,逐漸消瘦,最後衰竭死亡。
③臍炎型,病雛腹部膨大,臍孔發炎腫脹、潮濕,局部呈黃色或紫黑色,觸之質硬。患臍炎的病雛,一般在出殼的2~5天內死亡。
④眼型和肺型,頭腫大,眼瞼腫脹,有膿性分泌物。病久則眼球下陷,失明。肺型以肺部淤血、水腫和肺實質變化為特徵。
剖檢變化:①急性敗血症型,胸部、前腹部的羽毛脫落,皮膚呈紫黑色,水腫。皮下充血,有大量粉紅色或黃紅色膠凍樣滲出物。肝臟腫大,呈紫紅色或花斑樣的顏色,有出血點及白色壞死點。脾臟腫大,有壞死點。心包腔內有黃色混濁的滲出物。腸炎,腸內容物呈水樣。
②慢性關節炎型,關節和滑膜發炎,關節腫大,滑膜增厚,關節內有漿液性、黏液性或纖維性滲出物。
③臍炎型,臍部發炎、腫脹,呈紫紅色或紫黑色,有暗紅色或黃色的滲出液。卵黃吸收不良,呈污黃色、污紅色或黑色,內容物稀薄、黏稠,呈豆腐渣狀。肝腫大,有出血點。膽囊腫大。
(3)診斷與防治 診斷:根據典型的病史、發病特點、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同時無其他的呼吸道病的存在等情況可以作出初步診斷。將滲出物抹片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如果發現革蘭氏陽性兩極著色的球桿菌,有的呈絲狀或多形態的小桿菌,可進一步懷疑本病。確診須進行細菌的分離培養和鑒定。為確定病原體的致病性,須進行動物試驗。
預防:避免雞只發生外傷。雞舍內的設備不能有任何尖銳的物體。斷喙、剪趾、免疫接種時要細心;做好消毒工作,定期用0.3%過氧乙酸進行雞舍的帶雞噴霧消毒,可以減少環境中的含菌量;加強飼養管理,適時通風,保持雞舍乾燥,雞群密度不宜過大;做好種蛋的消毒、孵化用具和孵化過程中的消毒工作,以減少胚胎感染和雛雞發病。
治療:葡萄球菌病一旦發生後,應立即進行確診,根據葯敏試驗結果選用敏感葯物進行治療。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葯物。
4.支原體病
(1)病原與流行特點 病原:對禽類有致病力的支原體有3種,雞敗血支原體、滑膜支原體和火雞支原體。支原體是缺少細胞壁的微小原核微生物。雞敗血支原體為0.25~0.5納米,滑膜支原體為0.2~0.4納米的球形及球桿狀菌體。需在特殊的人工培養基中才能生長。有致病力的支原體能凝集雞紅細胞,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不強,離體後迅速失去活力,一般消毒葯均能迅速殺滅。對熱的抵抗力弱,在20℃的雞糞中存活1~3天,45℃1小時、50℃20分鍾即可失去活力。在室溫下可保存6天。
流行特點:我國絕大多數養雞場的雞群都存在著支原體的感染,在正常情況下,不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一般發病率高、死亡率低。根據所處的環境因素不同,病的嚴重程度及病死率差異很大,一般死亡率10%~30%。本病可通過接觸傳染和經蛋傳染。可通過帶菌雞的咳嗽、噴嚏的飛沫傳染,也可通過污染的飼料、飲水傳播。病雞所產的蛋含有病原體,帶菌蛋孵出的雛雞帶有支原體。還可以通過交配傳染。單獨感染支原體的雞群,在正常的飼養管理條件下,常不表現症狀,呈隱性經過。如果再感染了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或傳染性鼻炎等或接種疫苗,都會誘發本病。雞舍通風不良、飼養密集過大、突然改換飼料,可成為該病的誘發因素。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寒冷季節多發。
(2)症狀與剖檢 症狀:慢性呼吸道病幼齡雞流鼻、咳嗽、竇炎、結膜炎及氣囊炎,呼吸道啰音,常有鼻涕堵塞鼻孔,頻頻甩頭,個別雞隻眼內有泡沫分泌物。生長停滯,單純性感染本病死亡率低,並發感染的死亡率達30%。產蛋雞感染多呈隱性經過,僅表現產蛋下降,孵化率下降。新孵出的雛雞增重受阻。此病常與大腸桿菌合並感染,出現發熱、下痢等症狀。傳染性滑膜炎病雞發病初期冠色蒼白,步態改變,表現輕微八字步,羽毛無光,離群,貧血,縮頭閉眼。發育不良,生長遲緩,冠下塌,有些病例的冠是藍白色的。關節周圍常有腫脹可達鴿卵大,胸部常有水泡,跗關節及足掌是主要感染部位。
病理變化:雞敗血支原體病變主要表現鼻道、氣管、支氣管及氣囊的卡他性炎症。氣囊壁增厚,氣囊內常有黏液性或乾酪樣滲出物。大腸桿菌混合感染時,可見纖維素性心包炎和肝周炎。還可見到肺炎及輸卵管炎。滑膜支原體病雞早期關節、腱鞘的滑膜內有黏稠、灰白色至黃色的滲出物。慢性病例滲出物為乾酪樣。肝、脾腫大,腎腫大、蒼白,呈斑駁狀。
(3)診斷與防治 診斷: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可以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須作病原分離鑒定和血清學試驗,常用快速血清平板凝集試驗和血凝抑制試驗對雞群進行監測。注意與禽流感、傳染性鼻炎、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黏膜型雞痘以及維生素缺乏症等的鑒別診斷。
預防:①加強雞舍環境衛生,經常清掃、消毒,注意通風換氣,及時接種疫苗,預防其他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避免應激等誘因,採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
②阻斷經蛋傳播,在選種蛋前1個月內對種雞按療程投予敏感葯物,減少種蛋內帶菌率;孵化前將種蛋先加溫到37℃,然後浸入2~4℃的抗生素(泰樂菌素或紅黴素每升400~1000毫克)溶液中,浸泡15~20分鍾,使抗生素吸入蛋內。將種蛋取出乾燥後進行孵化。
③建立無支原體病的種雞群是控制雞支原體病最根本的措施。採取綜合性防病凈化措施,種雞和育雛育成雞分開飼養,全場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採取各種手段阻斷經蛋傳播,對種雞群單獨飼養,定期投葯,嚴格消毒,定期檢疫,且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④疫苗接種。1~3日齡用敏感葯物防止雞群感染,7日齡用弱毒疫苗免疫,可使雞群得到良好保護。種雞群產蛋前注射油乳劑滅活苗,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經蛋傳播。
治療:雞敗血支原體對泰樂菌素、北里黴素、支原凈、紅黴素、四環素、土黴素、強力黴素、螺旋黴素、壯觀黴素、百病消等敏感,當發病時,可選用這些葯物治療。有條件的可進行葯物敏感試驗。拌料在第1周和第3周使用,全周用葯。泰樂菌素0.1%、紅黴素0.013%~0.025%、恩諾沙星飲水75毫克/升(前3天),50毫克/升(後3天),北里黴素0.033%~0.05%。金黴素、四環素、土黴素:250克/噸飼料。強力黴素0.01%~0.02%。也可用上述葯物飲水治療,但用量減半。
5.麴黴菌病
(1)病原與流行特點 病原:一般常見而且致病性最強的為煙麴黴菌。其孢子在自然界分布較廣,常污染飼料。此外,在混合感染的病例中,還有黃麴黴、黑麴黴、構巢麴黴、土麴黴和青黴菌等。煙麴黴屬於不完全菌綱麴菌科,為嗜熱真菌,適合於37~40℃的溫度。煙麴黴菌生長能力很強,對理化作用的抵抗力也很強,在滅菌的小米粒上,置於實驗室條件下,長達4年仍保持致病力。120℃乾熱1小時或在100℃沸水中煮5分鍾,才能使其失掉發芽能力。對一般消毒葯抵抗力較強,僅能致弱不能將其殺死。2%甲醛10分鍾、3%石炭酸1小時、3%苛性鈉3小時,方可使之致弱。
流行特點:多發生在1周齡以內,尤其是在1~4日齡左右的雛雞,呈急性流行過程,死亡率高達50%,慢性時死亡率不高。成年家禽患病者很少,而且主要是慢性型。發病幾乎都與生長黴菌的環境有關,常因飼料或墊料被麴黴菌污染,加之雞群密度過大、通風不良而誘發雛雞發病。初生雛雞的感染,是由於在孵化過程中污染了黴菌造成的。該病的特徵是呼吸困難,於肺和氣囊上出現廣泛炎症和黴菌結節。呈世界分布,我國也有該病存在,特別是南方多雨、潮濕地區,常常在雞群中暴發。
(2)症狀與剖檢 症狀:病雛食慾不振,精神委頓,羽毛松亂,呼吸困難,呼吸次數增加,張口呼吸。後期還可出現下痢症狀,病程一般在1周左右,死亡率可高達50%或以上。有的呆立或卧在角落處,伸頸張口喘氣。最終由於衰竭和痙攣而死亡。如果病原體侵害眼球,可使眼球發生灰白色混濁、角膜潰瘍等病變;如果腦部受到侵害,則出現斜頸、步行困難等神經症狀;脊髓受到侵害時,則出現麻痹症狀。成年雞感染後,其症狀與喉氣管炎患雞的表現類似,但無異常死亡,產蛋持續下降10%~20%。
病理變化:肺臟可見散在黃白色或灰白色小米粒大小的結節,有時氣囊壁上也可見大小不等的結節。嚴重病例,腹腔、漿膜、肝或其他部位表面有結節或圓形灰綠色斑塊。肺麴黴菌病時,在肺、氣囊、支氣管和氣管出現病灶,其他臟器也可能出現病變。1~5日齡的雛雞呈急性經過,見不到結節,只見有淤血。氣囊壁肥厚,有散在結節,有的成為大的丘狀隆起或黃白色圓盤狀。圓盤狀結節還可見於肝、脾、腎、卵巢的表面。圓盤狀結節表面,有時可見到帶藍色的菌絲附著。
(3)診斷與防治 診斷:1~4日齡的雛雞出現上述症狀和急性死亡時,支氣管發現栓塞和肺淤血、結節,可懷疑本病。如出現圓盤狀結節並附有菌絲,將其與乳酸酚(結晶石炭酸20毫升、乳酸20毫升、甘油40毫升、水20毫升)1滴混合後鏡檢,如發現有頂囊、梗子、孢子等,則可判定為麴黴菌病。然而要確定麴黴菌的種類,必須通過培養鑒定。
預防:①加強飼養管理,經常清洗飼槽和飲水器,避免孳生黴菌,加強通風,降低濕度;尤其在冬季密閉的雞舍中,應除去霉變的飼料和墊料,降低環境中黴菌孢子的含量。②不用發霉墊料,嚴禁飼喂霉敗飼料。③防止孵化器受黴菌污染。④發現禽舍被黴菌污染,須及時隔離病雛,清除墊草。用20%石灰乳徹底消毒,更換新墊料,並在飼料中加0.1%硫酸銅溶液。
治療:對病雞可試用碘化鉀口服治療,每升飲水中加碘化鉀5~10克,具有一定療效。制黴菌素對本病有一定療效,成雞用量為15~20毫克,雛雞3~5毫克,混於飼料喂服3~5天。另外,可用1∶2000~3000的硫酸銅溶液代替飲水,連飲2~3天,有治療作用。
6.禽霍亂
(1)病原與流行特點 病原:為多殺性巴氏桿菌,兩端鈍圓、中央微凸的短桿菌,革蘭氏染色陰性。不形成芽孢,無鞭毛,瑞氏染色,兩極著染,很像並列的兩個球菌。存在於病雞全身各組織、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少數慢性病例存在於病灶組織中,健康雞也可帶菌。本菌含有菌體抗原和莢膜抗原,分為許多血清型。本菌對外界的抵抗力較弱,一般的消毒葯均能殺滅,對多種抗生素和化學治療葯物敏感。
流行特點:一般呈散發性,鴨最易感,雞、鵝和火雞次之,野禽、野鳥和各種試驗動物均可感染致死。幼齡雞有抵抗力,16周齡以前很少發病,發病的高峰期在性成熟期,多呈散發形式。秋季、初冬易發本病,冬春次之,夏季極少發生。天氣驟變、冬季雞舍通風不良、雞群擁擠等不良因素,均能誘發本病。病禽和帶菌禽為本病的主要傳染來源。主要經呼吸道、消化道及創傷傳播,工作人員、飼料、病雞屍體均能散播本病。
(2)症狀與剖檢 症狀:①最急性型,常見於流行初期,以產蛋高的雞最常見。有時是夜間死亡,早晨發現。病死前無前驅症狀而死於舍內,有時見雞精神沉鬱、倒地掙扎、拍翅抽搐,迅速死亡。病程為幾分鍾到幾小時。
②急性型,病雞精神沉鬱,嗜睡,羽毛松亂,翅膀下垂,縮頸閉眼,頭縮在翅膀下,不願走動,離群呆立,並常有腹瀉,排灰白色、黃色或綠色稀糞。食慾下降,呼吸困難,鼻和口中流出混有泡沫的黏液。嚴重腹瀉,排出黃色、灰白或淡綠色稀糞。雞冠及肉髯變為青紫色,有的病雞肉髯腫脹,產蛋雞停止產蛋,病雞體溫升高到43~44℃,最後衰竭死亡,病程為0.5~3天。
③慢性型,常發生於流行的後期,以慢性肺炎、慢性呼吸道炎和慢性胃腸炎多見。病雞日趨消瘦,冠髯蒼白,腿關節腫脹而跛行,呼吸困難,腹瀉,最後消瘦而死亡或恢復後成為帶菌者。病程在1個月以上,生長發育受阻和產蛋長期不能恢復。
病變:①最急性型,無特殊病變,偶爾在心外膜有少許出血點。②急性型,急性的心外膜和心冠脂肪有明顯的出血點。肺充血、出血,肝腫大、質脆,呈棕色或黃棕色,有許多灰白色、針尖大的壞死點。十二指腸出血性炎症嚴重。產蛋雞的成熟卵泡鬆弛,未成熟的卵泡和卵巢的間質常充血,有時在腹腔中發現破裂的卵黃物質。③慢性型,可見肺及呼吸道出現有多量黏性分泌物,肺硬變;關節腫大、變形,有炎性滲出物和乾酪樣壞死;卵巢出血或卵巢周圍有堅實、黃色乾酪樣物質等。
(3)診斷與防治 診斷:根據雞、鴨、鵝互相傳染的流行病學特點和肥壯及高產的雞,發病快、死亡快以及排灰色或綠色稀糞的臨床特徵,肝臟表面有許多白色壞死點的剖檢特徵可以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須進行實驗室診斷。注意與新城疫的鑒別診斷。
防治:①在常發生地區,對60日齡以上雞進行禽霍亂蜂膠霍亂滅活苗肌肉注射,6個月後應進行二次免疫。
②加強飼養管理,消除應激因素,注意平時在飼料或飲水中經常添加微生態制劑。
③對發病雞群應選擇敏感抗生素。本菌易產生耐葯性,所以有必要進行葯敏試驗。本病容易復發,隔3~5天後應再次投葯,然後在飼料或飲水中添補微生態制劑以恢復腸道正常菌群,使雞群完全恢復健康狀態。
7.球蟲病
(1)病原與流行特點 病原:為艾美耳球蟲,包括柔嫩艾美耳球蟲、毒害艾美耳球蟲、堆型艾美耳球蟲、巨型艾美耳球蟲、哈氏艾美耳球蟲、和緩艾美耳球蟲和早熟艾美耳球蟲。前兩種的致病力較強。艾美耳屬的球蟲其特徵是在卵囊內胚孢子細胞形成4個孢子囊,每個孢子囊內含有2個子孢子。球蟲的卵囊抵抗力非常強,在土壤中可以保持生活力達4~9個月,當氣溫在22~30℃時一般只需要18~26小時,就可能成為感染性卵囊。卵囊對高溫和乾燥的抵抗力較弱。雞球蟲的發育要經過3個階段: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階段是在腸黏膜上皮樣細胞內進行的,孢子生殖階段是在體外形成孢子囊和孢子,而成為感染性球蟲卵。
流行特點:主要發生於3月齡以內的雞,尤其是15~45日齡以內的幼雛最易感染,11日齡以下的幼雛很少發生球蟲病。流行季節與外界環境條件和飼養管理對球蟲病的發生有很大關系,以5~8月份為最多。當飼養密度過高、濕熱、潮濕、通風不良、飼料中缺少維生素A和維生素K、衛生條件差,都能促進本病的發生。病雞是主要傳染源,被帶蟲雞污染過的飼料、飲水、土壤或用具等,都有卵存在。人及其衣服、用具等可以成為機械性傳播者。蒼蠅、甲蟲、蟑螂、鼠類和野鳥都可成為機械傳播媒介。感染途徑主要是吃了感染性卵囊。
(2)症狀與剖檢 症狀:①急性型,病程多為2~3周,多見於雛雞。精神委頓,嗜睡,被毛松亂,閉目縮頭,呆立,喜歡擠在一起,嗉囔充滿液體,便血,下痢,肛周羽毛因排泄物污染而粘連。盲腸感染球蟲,則糞便呈棕紅色,以後變成血便。雛雞死亡率高達100%。可視黏膜、冠、髯蒼白。後期昏迷,兩腳外翻、僵直或痙攣。②慢性型,多見於2~4個月齡的雛雞或成雞,無明顯症狀,表現為厭食、少動、消瘦、生長緩慢、腳翅輕癱,偶有間歇性下痢。病程較長,拖至數周或數月。病雞逐漸消瘦,產蛋減少,間歇性下痢,但較少死亡。
病理變化:消瘦,黏膜和雞冠蒼白或發青。泄殖腔周圍羽毛被糞便污染,往往帶有血液。病變一般集中在腸道,其他器官病變不明顯。不同種類的球蟲侵害所造成的病變程度和部位亦不同。柔嫩艾美耳球蟲主要侵害盲腸,表現為腸管擴張,腸壁鬆弛、增厚、壞死,有淡白色斑點,黏膜上有多量白色斑點,腸壁及腸腔內有凝固的血液,使腸管外觀呈淡紅色。巨型艾美耳球蟲損害小腸中段,表現為腸管擴張,腸壁增厚,腸內容物淡灰色、淡褐色,呈黏液性,偶有很小的血塊。堆形艾美耳球蟲在十二指腸上皮表層發育,而且同階段的蟲體聚集的一起,出現大量淡灰白色的斑點,有時匯集成帶狀。布氏艾美耳球蟲侵害小腸後段與盲腸結合部位,表現為上皮樣細胞脫落,黏膜出血,有針尖狀出血及灰白色斑點。哈氏艾美耳球蟲主要損害十二指腸和小腸前段,特徵變化是腸壁上出現針頭大的紅色圓形出血點。
(3)診斷與防治 診斷:根據症狀和流行病學資料,多發生在溫暖季節,以3周齡至1.5月齡的雛雞易感,發病率和死亡率高,病雛衰弱和消瘦,雞冠和黏膜蒼白,泄殖腔周圍羽毛被糞便所粘連,血痢等可初步診斷為球蟲病。確診可用顯微鏡檢查糞便或腸內病灶刮下物,可發現大量卵囊及裂殖體、裂殖子和年幼配子等。在糞便中查不到卵囊時,不足以排除球蟲病,因為往往在糞便中出現卵囊以前雞就發病或死亡了。
預防與治療:①做好雞舍的衛生消毒工作,保持雞舍乾燥和通風良好,雞糞應發酵處理。幼雞與成年雞應分開飼養,以減少感染的機會。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和飼養密度。②本病流行季節,投喂維生素A、維生素K以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提高抗體水平。③葯物預防與治療,可於10~45日齡用葯物進行預防,常用的抗球蟲葯有氯苯胍、球痢靈、敵菌凈磺胺合劑、三安球蟲粉、克球粉、地克珠利、球蟲凈、氨丙啉等。可選擇任何一種。氨丙啉預防量為每千克飼料添加40~250毫克,連喂7天,以後將濃度減半,再用14日。治療量為每千克飼料添加500毫克,連用7天,以後減為250毫克,連喂10天。磺胺二甲氧嘧啶預防量為飼料或飲水中加入0.05%,連用6天;治療量為預防量加倍混飼或飲水,連續3~7天。氯苯胍每噸飼料加入35克,混勻,連喂1~2個月。磺胺喹惡啉以間斷投葯治療為佳,0.1%混飼,連用2~3天,停3天再用0.05%混飼2天。速丹(常山酮)用量為每千克飼料3毫克濃度混料。泰滅凈按0.1%濃度混料,連用5天。鹽黴素按0.007%混入飼料,預防從15日齡開始,連續投葯30~45天。地克珠利,0.02~0.05毫升/升的濃度飲水,連服5~7天,效果顯著。
⑶ 禽流感有什麼症狀
發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 ·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 ·有些患者可見眼結膜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 ·一些患者胸部X線還會顯示單側或雙側肺炎,少數患者伴胸腔積液 ·大多數患者治癒後良好,病程短,恢復快,且不留後遺症 ·少數患者特別是年齡較大、治療過遲的患者病情會迅速發展成進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胸腔積液 -如何預防禽流感 - 避免接觸染病的禽類,如雞、鴨。 - 避免與禽流感患者接觸。 - 避免食用活的或未經煮熟的雞鴨。 - 在疫區的人員要戴口罩。 - 勤洗手;避免接觸自己的眼鼻口。 - 發現有類似流感症狀要及時就診。
⑷ 傳染病監測的內容和措施有哪些
1,內容:(1)病例個案調查。在出入境人員中發現傳染病時,要做好詳細的個案調查,而且要調查發病的原因,控制新病例出現。
(2)現場調查。當出入境人員中有傳染病發生時,檢疫醫生應深入現場了解人員中是否有新的病例發生,以及周圍環境對病例的影響因素。
(3)國際間傳染病健康體檢。可掌握傳染病在出入境人群中的發生情況;
例如利用糞便檢查,可監測腸道傳染病隱性感染情況,又如利用血清流行病學方法檢測艾滋病、流行性出血熱、流感抗體水平,利用血塗片檢測蕪疾等。
(4)葯物和生物製品應用調查。對去往高症病區或霍亂流行區的人員可以由
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發放預防葯物,作好登記,以便歸國後調查發病情況,以及霍亂菌苗接種和黃熱病疫苗接種後免疫持續時間和人群免疫水平,以便評價其效果。
環境調查包括對水、食品等有關因素的調查。在國境口岸必須加強對出入境交通工具和國境口岸食品衛生或飲水衛生管理,才能控制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6)發病率調查。出入境人員中檢疫傳染病或監測傳染病發病情況調查分析,以便提出檢疫措施。
(7)死亡率調查。出入境人員特別是出國勞務人員中近年來因感染傳染病而死亡的趨勢有所增多,為此出人境檢驗檢疫機構應當了解出入境人員死亡情況和原因,為今後出國勞務人員有針對性提供健康咨詢和衛生防護。
2,措施:
一、病原學檢查
1、病原體的直接檢出:許多傳染病可通過顯微鏡或肉眼檢出病原體而明確診斷,如從血液或骨髓塗片中檢出瘧原蟲、利什曼原蟲、微絲蚴、回歸熱螺旋體等;從大便塗片中檢出各種寄生蟲卵及阿米巴原蟲等;從腦脊液離心沉澱的墨汁塗片中檢出新型隱球菌等;肉眼觀察糞便中的絛蟲節片和從糞便孵出的血吸蟲毛蚴等。
2、病原體分離:細菌、螺旋體和真菌可用人工培養基分離培養,如傷寒桿菌、志賀桿菌、霍亂弧菌、鉤端螺旋體和新型隱球菌等。立克次體需經動物接種或細胞培養才能分離出來,如斑疹傷寒、恙蟲病等。病毒分離一般需細胞培養,如登革熱、脊髓灰質炎等。用以分離病原體的檢材可採用血液、尿、便、腦脊液、痰、脊髓和皮疹吸出液。
3、特異性抗原檢測:可較快地提供病原體存在的證據,其診斷意義較抗體檢測更為可靠。常用方法有凝集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酶免疫測定(EIA)、熒光抗體技術(FAT)、放射免疫測定(RIA )、流式細胞檢測(FCM)等,必要時可作核酸定量檢測、基因晶元技術檢查。
4、特異性核酸檢測:可用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如放射性核素或生物素標記的探針作DNA印跡法或RNA印跡法,或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或反轉錄PCR(RT-PCR)檢測病原體的核酸。必要時還可作原位聚合酶鏈反應(PCR)。
二、特異性抗體檢測
在傳染病的早期,特異性抗體在血清中往往尚未出現或滴度很低,而在恢復期或後期抗體滴度有顯著升高,故在急性期及恢復期雙份血清檢測其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或滴度升高4倍以上有重要診斷意義。特異性IGM抗體的檢出有助於現存或近期感染的診斷。蛋白印跡法(WB)(又稱免疫印跡法)的特異性和靈敏度都很高。常用於艾滋病的確定性診斷。
措施:
⑸ 禽病防治500問的圖書目錄
一、禽病的有關基礎知識與綜合防治
(一)禽病的預防與控制
1.怎樣修建一個有利於禽群健康的禽舍?
2.怎樣實行科學的飼養管理,增強禽群「抗病力」?
3.用哪些方法檢查禽類疾病?
4.為什麼育雛期是禽群發病和死亡率最高時期?怎樣預防與控制禽群發生傳染病?
5.飲水、糞便、病程、神經症狀和運動障礙等的變化,顯示可能發生哪些疾病?
6.呼吸系統、冠、肉髯、頭、眼、喙、口腔、羽毛、腳等變化,顯示可能發生哪些疾病?
7.皮膚、翱骨、肌肉、腹腔、氣囊膜等變化,顯示可能發生哪些疾病?
8.心、肝、脾、膽曩、胰臟等變化,顯示可能發生哪些疾病?
9.食道、嗦囊、腺胃、肌胃、小腸、盲腸、泄殖腔等變化,顯示可能發生哪些疾病?
10.喉、氣管、支氣管、肺、腎、卵巢、輸卵管、法氏囊、腦、四肢等變化,顯示可能發生哪些疾病?
11.一個雞場的免疫程序應依據什麼來確定?
12.種雞場多種疫病的免疫程序應如何制定和實施為好?
13.雞群免疫接種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14.家禽的各種免疫方法有哪些具體要求?
15.家禽常用疫苗在免疫途徑上應如何選擇與應用?
16.四種不同用苗方法疫苗稀釋時應加多少水?
17.常用的雞新城疫疫苗有哪幾種?各有什麼優缺點?
18.怎樣做好家禽傳染病的定期免疫接種?
19.飲水免疫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家禽發生傳染病時應採取哪些應急措施?
21.使用高免卵黃抗體時應注意什麼問題?
22.為什麼有些雞場的雞病不能有效地控制?
23.怎樣掌握家禽用葯時間?
24.禽類的群體給葯以什麼方式為最佳?
25.家禽的味覺、嗅覺與用葯有什麼關系?
26.禽類消化道的酸鹼、結構對葯物的使用有哪些選擇性?
27.產蛋禽應忌用哪些葯物?
28.由於禽體內缺乏某些代謝酶,對某些葯物會產生什麼影響?
29.哪些葯物直接影響家禽的葯物排泄?
30.對家禽的熱應激選用什麼葯物較好?
31.用左旋咪唑進行飲水添加,對家禽的免疫接種效果有些什麼作用?
32.使用抗生素葯物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33.使用磺胺類葯物和呋喃類葯物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34.使用磺胺類葯應遵循什麼原則?
35.怎樣正確掌握雞鴨服葯的方法?
36.小蘇打在蕎雞業中應用能起到什麼作用?
37.選用葯物時應首先了解哪些葯物的特性?
38.使用氯黴素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39.為什麼青黴素與四環素不宜同時應用?
40.中草葯飼料添加劑在養雞業中能起到什麼作用?
41.家禽常用葯物的名稱及其簡要說明有哪些?
42.目前各地臨床上在廣泛應用的氟喹諾酮類廣譜抗菌新葯有哪些?
43.防治禽霍亂的有效葯劑——菌剋星怎樣使用?
44.要合理使用葯物,必須反對哪些錯誤做法?
45.濫用、亂用葯物會帶來哪些危害?
46.如何做到合理使用葯物?葯物會引起哪些不良反應?
47.預防雞的常見病如何用葯為好?
48.禽用的疫(菌)苗有哪幾類?有何特點?何為聯合疫苗與多價疫苗?
49.禽常用的生物製品有哪些?
(二)家禽飼養的消毒衛生
50.怎樣保持禽舍內外清潔衛生?
51.什麼叫消毒?有哪幾種?消毒的對象是什麼?
52.常用的化學消毒刑有哪些?
53.當前市上有哪些新型消毒制劑?
54.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哪幾方面?
55.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幾種?具體應如何進行?
56.常見消毒對象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57.雞舍消毒應做到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58.什麼叫雞體噴霧消毒技術?
59.雞體噴霧消毒有哪些優點?
60.為了確保帶雞消毒的效果,在具體方法上有哪些要求?
61.雞舍的一般衛生消毒程序應該怎樣?
62.帶雞消毒防制雞傳染病的方法好不好?
二、雞病的防治
(一)雞的病毒性疾病
63.雞新城疫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為什麼叫雞新城疫?
64.什麼叫歐洲雞瘟?它和亞洲雞瘟(雞新城疫)有什麼不同?
65.雞新城疫在臨床上有哪些典型症狀?
66.雞新城疫在剖檢上有哪些典型的病理變化?
67.診斷雞新城疫有哪些可靠的方法?
68.雞新城疫在防制上有哪四條重要措施?
69.雞新城疫在防制上有哪六種疫苗?
70.防制雞新城疫有哪四種免疫方法?
71.怎樣使用雞新城疫I系苗作飲水免疫?
72.大、小雞為何要使用不同的雞新城疫疫苗?
73.雞新城疫的最佳免疫程序是怎樣的?
74.使用克隆化N79型雞新城瘦弱毒疫苗預防雞新城疫好不好?
75.為什麼免疫後的雞仍然會發生雞新城疫?
76.群雞一旦發生雞新城疫應採取哪些應急措施?
77.群雞一旦發生雞新城疫該怎樣使用I系或I系苗?
78.雞新城疫與禽霍亂、雞白痢、雞傳染性喉氣管炎、雛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雞傳染性鼻炎、禽腦脊髓炎六種雞傳染病如何區別?
79.雞新城疫與禽霍亂同時發生該怎麼辦?
80.雞新城疫的發生有哪些新的特點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81.不同齡期雞只發生非典型新城疫肘有哪些不同的表現?
82.雞痘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83.雞痘有哪三種病型的臨床特徵?
84.預防雞痘有什麼可靠辦法?
85.雞痘發生後有哪些確切有效的治療方法?
86.用雞新城疫疫苗治療雞痘療效怎樣?
87.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怎樣發生與流行的?
88.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在臨床上有哪些特徵?
89.當前防制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有什麼可靠方法?
90.雞傳染性喉氣管炎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91.雞傳染性喉氣管炎在臨床上有哪些症狀?
92.雞傳染性喉氣管炎在臨床診斷上依據什麼?
93.雞傳染性喉氣管炎在治療上有哪些方法?
94.雞傳染性喉氣管炎在預防上有哪些方法?
95.雞馬立克氏病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96.雞馬立克氏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97.雞馬立克氏病平時應怎樣防制?
98.雞群一旦發生馬立克氏病應採取哪些措施?
99.為什麼說防止早期感染是控制馬立克氏病的關鍵?
100.經雞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接種過的雞為什麼還會發病?
101.用馬立克氏病疫苗對雛雞兩次免疫的效果如何?
102.什麼叫做雞傳染性法氏囊病?
103.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104.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有哪些症狀和病理特徵?
105.雞傳染性法氏囊病和雞新城疫有哪些主要區別?
106.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確切診斷有什麼辦法?
107.目前對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防制有哪些辦法?
108.旦發生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應採取哪些應急措施?
109.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有什麼最新治療技術?
110.經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的雞群,仍會發生本病的原因有哪些?
111.為什麼說控制環境,降低威脅是控制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一個主要環節?
112.對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為什麼要採取多次免疫?
113.為什麼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預防應有合理的免疫程序?
114.雞傳染性法氏囊病和新城疫二聯高免卵黃抗體液如何制備?
115.什麼叫雞淋巴白血病?
116.雞淋巴白血病的主要病變是什麼?
117.雞淋巴白血病與雞馬立克氏病在臨床上如何鑒別?
118.雞淋巴白血病在防制上應採取哪些措施?
119.雞傳染性腦脊髓炎是怎樣發生的?有哪些主要症狀?
120.雞傳染性腦脊髓炎應該怎樣防制?
121.禽流感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122.禽流感有哪些症狀和病變?
123.禽流感應怎樣防制?
124.什麼叫雞傳染性矮小綜合症?其主要症狀是什麼?
125.雞傳染性矮小綜合症應如何防制?
126.什麼叫雞病毒性關節炎?有哪些臨床症狀?
127.雞病毒性關節炎有哪些主要病變?應如何防制?
128.雞包涵體肝炎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129.雞包涵體肝炎有什麼主要症狀和病理變化?如何防制?
130.雞傳染性貧血是一種什麼病?有哪些症狀?如何防制?
131.什麼叫雞傳染性腺胃炎?有何症狀和防制方法?
132.什麼叫雞的藍翅病?
133.雞產蛋下降綜合症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應如何防制?
134.哪些病毒性禽病會引起肝臟的病變或異常?
(二)雞的細菌性疾病
135.禽霍亂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136.禽霍亂有哪些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
137.平時應該怎樣預防禽霍亂?用哪種疫苗較好?
138.發生禽霍亂應採取哪些治療方法?該如何消毒?
139.雞白痢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140.雞白痢在臨床上有哪些症狀和病理變化?
141.雛雞的腦型雞白痢是怎樣的?
142.雛雞的肺型雞白痢有哪些病症表現?
143.雞白痢應該怎樣預防?
144.治療雞白痢的葯物怎樣選用?
145.為了搞好雞白痢病凈化,種雞場應採取哪些有效措施?
146.雞大腸桿菌病是怎樣發生與流行的?
147.雞大腸桿菌病有些什麼症狀和病變?
148.雞大腸桿菌病有哪些可靠的治療葯物?
149.雞腦型大腸桿菌病有什麼症狀?如何防治?
150.什麼叫雞弧菌性肝炎?應如何防治?
151.什麼叫雞潰瘍性腸炎?應如何防治?
152.雞潰瘍性腸炎與類似本病的有關雞病有哪些區別?
153.雞壞死性腸炎有什麼症狀?如何防治?
154.禽空腸彎麴菌病是一種什麼病?應如何防治?
155.養雞專業盧為什麼必須嚴防雞空腸彎麴菌病?
156.雞副大腸桿菌病有哪些主要症狀與病變?
157.雞副大腸桿菌病應怎樣防治?
158.雞傳染性鼻炎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159.雞傳染性鼻炎有哪些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如何治療?
160.如何有效地防治雞傳染性鼻炎的發生?
161.雞的呼吸道疾病怎樣鑒別?
162.治療雞呼吸道疾病有哪些有效葯物?
163.雞葡萄球菌病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164.雞葡萄球菌病有哪些臨床症狀?
165.雞葡萄球菌病應該如何防治?
166.雞綠膿桿菌病應當怎樣防治?
167.雞鏈球菌病是怎樣發生和傳播的?
168.雞鏈球菌病有哪些症狀和病變?
169.雞鏈球菌病應該怎樣防治?
170.雞結核病有哪些臨床症狀和病變?
171.診斷雞結核病有哪些可靠辦法?
172.雞群發生雞結核病應該採取哪些防制措施?
173.禽丹毒病是怎麼回事?
174.禽丹毒病應如何防治?
175.禽副傷寒有什麼症狀和病理變化?該如何防治?
176.什麼叫雛雞臍炎病?該如何防治?
177.雞卵黃性腹膜炎應怎樣預防?
178.如何正確認識雞的下痢?應該採取哪些不同措施?
179.雞腹水症與大腸桿菌合並症是怎麼回事?
180.怎樣防治雞肝變性綜合症?
181.哪些細菌性禽病會引起肝臟的病變或異常?
(三)雞的霉形體病與真菌病
182.什麼叫雞慢性呼吸道病?是怎樣發生和傳播的?
183.雞慢性呼吸道病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184.雞慢性呼吸道病有哪些主要症狀和病理變化?應如何防治?
185.肉雞發生慢性呼吸遵病與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的原因是什麼?
186.肉雞慢性呼吸道病與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的症狀和病變如何?
187.如何防治肉雞慢性呼吸道病與大腸桿菌病的混合感染?
188.為什麼慢性呼吸道病陽性雞群需要長期用葯?
189.雞「喘咳症」的病因是什麼?
190.雞「喘咳症」應採取哪些防制措施?
191.雞傳染性滑膜炎是怎樣發生的?
192.雞傳染性滑膜炎有哪些臨床症狀?怎樣防治?
193.雞麴黴菌病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194.雞麴黴菌病有哪些症狀與病變?
195.雞麴黴菌病的診斷有什麼可靠辦法?
196.雞麴黴菌病應該怎樣防治?
197.什麼是雞冠癬病?它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198.雞冠癬病有哪些病變特徵?應怎樣防治?
(四)雞的寄生蟲病
199.雞球蟲病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200.雞球蟲病有哪些症狀與病變?
201.平時應該怎樣舫治雞球蟲病?
202.防治雞球蟲病應該注意什麼?
203.雞住白細胞原蟲病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204.雞住白細胞原蟲病有哪些症狀和病變?
205.診斷雞住白細胞原蟲病有什麼可靠辦法?
206.一旦發生雞住白細胞原蟲病應該怎樣防治?
207.什麼叫組織滴蟲病?它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208.雞組織滴蟲病主要有哪些症狀與病變?
209.雞組織滴蟲病應該怎樣防治?
210.雞蛔蟲病是怎樣發生的?
211.防治雞蛔蟲病有哪些可靠葯物?
212.雞絛蟲病是怎樣發生的?可用哪些葯物防治?
213.什麼叫雞異利線蟲病?如何防治?
214.什麼叫雞毛細線蟲病?如何防治?
215.雞回飾帶線蟲病是怎麼一回事?
216.怎樣防治雞前殖吸蟲病?
217.雞寄生肌胄線蟲怎麼辦?
218.雞虱應如何防治?
219.什麼叫雞蟎蟲?它是怎樣寄生的?
220.舫治雞蟎病有哪些有效葯物?
221.禽類的哪些寄生蟲病會引起肝臟的病變或異常?
(五)雞的代謝病與中毒病
222.什麼叫營養代謝病?造成營養代謝病的原因是什麼?
223.雞蛋白質缺乏症的發生和防治辦法是什麼?
224.維生素對家禽的營養起什麼作用?分為哪兩大類?
225.各種維生素對家禽有什麼功能?在每千克飼料中其大致的需要量是多少?
226.雞維生素A缺乏症是怎樣發生的?有哪些症狀與病變?
227.雞維生素A缺乏症應該怎樣防治?
228.雞維生寨D缺乏症是怎樣發生的?有哪些症狀與病變?
229.雞維生寨D缺乏症應如何防治?
230.雞維生寨E缺乏症有哪些主要症狀與病變?
231.雞維生素E缺乏症應如何防治?
232.雞維生素K缺乏症應如何防治?
233.什麼叫維生素B族缺乏症?
234.雞維生素B1缺乏症是怎樣發生的?有哪些症狀與病變?
235.雞維生素B1缺乏症應該怎樣防治?
236.雞維生素B2缺乏症是怎樣發生的?有哪些症狀與病變?
237.雞維生素B2缺乏症應該怎樣防治?
238.雞泛酸缺乏症有哪些症狀?如何防治?
239.雞生物素缺乏症是怎樣的?如何防治?
240.雞維生素B6缺乏時會有哪些症狀?
241.煙酸對家禽的營養起哪些作用?缺乏時會有哪些症狀?
242.雞葉酸缺乏症有哪些症狀?應該怎樣防治?
243.雞維生素B12缺乏症有哪些症狀?應該怎樣防治?
244.膽鹼對家禽的營養起哪些作用?缺乏時會有哪些症狀?
245.維生素C對家禽的營養起哪些作用?
246.礦物質對禽體有什麼功能與影響?
247.什麼叫家禽的必需微量元素?添加時應注意什麼?
248.硒及其化合物在蕎禽業中有哪些具體應用?
249.雞缺硒症是一種什麼病?
250.雞缺硒症在臨床上有哪些症狀和病理變化?
251.防治雞缺硒症應採取哪些技術措施?
252.產蛋雞缺硒怎麼辦?
253.雞缺錳症如何防治?
254.雞缺鋅症如何防治?
255.雞硫缺乏症如何防治?
256.盲目用葯會不會引起雛雞葯物中毒?
257.雞常見的中毒性疾病總的來講應如何防治?
258.雞有哪些常見的葯物和飼料(源性)中毒性疾病?
259.人葯「感冒通」為什麼會引起雛雞中毒?
260.雞磺胺類葯物中毒是怎樣發生的?
261.雞磺胺類葯物中毒有何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該如何防治?
262.雞呋喃類葯物中毒是怎樣發生的?有哪些症狀?
263.雞呋喃類葯物中毒應如何防治?
264.雞食鹽中毒有哪些症狀?如何防治?
265.什麼是有機磷農葯中毒?它是怎樣發生的?
266.雞群有機磷農葯中毒發生後有哪些症狀?應如何防治?
267.雞磷化鋅中毒是怎麼一回事?
268.雞磷化鋅中毒有哪些症狀?應如何防治?
269.雞氨氣中毒是怎麼一回事?
270.雞一氧化碳中毒是怎樣發生的?應如何防治?
271.雞棉籽餅中毒應該怎樣防治?
272.怎樣防止母雞生「橡皮蛋」?
273.雞黃曲霍毒素中毒是怎樣發生的?
274.雞黃麴黴毒素中毒有哪些症狀?應怎樣防治?
275.鏈黴素對雞有哪些毒性反應?
276.雞高錳酸鉀中毒應怎樣防治?
277.橡皮會使雞中毒嗎?
278.為什麼雞吃了喹乙醇會中毒?
279.雞喹乙醇中毒有什麼症狀?如何防治?
280.雛雞甲醛中毒是怎樣的?如何防治?
281.雛雞高氟飼料中毒是怎樣的?如何防治?
282.雛雞暴飲引起水中毒是怎樣的?如何防治?
283.為什麼雞馬杜拉黴素會引起中毒?
284.雞馬杜拉黴素中毒有哪些症狀和病變?如何防治?
285.雛雞氯黴素中毒是怎樣的?如何治療?
286.雞左旋咪唑中毒是怎樣的?
287.產蛋雞氯苯胍中毒是怎樣的?
288.雞亞硝酸鹽也會中毒嗎?
289.哪些中毒和普通禽病會引起肝臟的病變或異常?
(六)雞的普通病
290.雞軟腳病是怎麼一回事?
291.什麼叫雞痛風病?其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292.雞痛風病有哪些症狀?應如何控制與治療?
293.為什麼會發生肉仔雞腹水症?
294.肉仔雞腹水症應如何防治?
295.為什麼蛋雞也會發生腹水症?
296.肉用仔雞非傳染性出血症是怎樣的?如何防治?
297.肉雞營養性腿軟症有哪些表現?什麼原因?
298.怎樣防治肉雞營養性腿軟症?
299.雞軟嗉病是怎樣發生的?有什麼症狀與病變?
300.雞軟嗉病應該怎樣防治?
301.雞硬嗉病是怎樣發生的?有哪些症狀?
302.發生雞硬嗉病應如何防治?
303.什麼叫雞啄食癖?
304.雞啄食癖的原因是什麼?
305.雞啄食癖應該如何防治?
306.雞產蛋不下症(蛋秘症)如何防治?
307.雞脫肛怎麼辦?
308.什麼原因引起雞飢餓綜合症?
309.雞飢餓綜合症有什麼表現?應如何防治?
310.雞腦軟化症應如何防治?
311.如何防治初產母雞癱瘓症?
312.什麼叫應激綜合症?應怎樣預防?
313.造成雞應激綜合症的原因是什麼?
314.雞龍骨囊腫病如何識別和防治?
315.雞肌胃糜爛病是怎樣發生的?
316.雞肌胃糜爛病有何病症?怎樣防治?
317.什麼叫禽腺胃粘膜炎?如何防治?
318.什麼叫禽肌胃表膜炎?如何防治?
319.什麼叫雞輸卵管炎與泄殖腔炎?如何治療?
320.如何防治蛋雞籠養疲勞症?
321.什麼叫肉雞猝死綜合症?有何症狀與病變?怎樣防治?
322.什麼叫雞的圓心病?
(七)其他有關雞病防治技術
323.為防止種蛋傳染雞病,種蛋應怎樣進行消毒?
324.雞舍墊砂有哪些好處?
325.雞場內有什麼好的除臭法?
326.有哪些方法可用來催醒懶孵雞?
327.什麼叫雛雞軟腳綜合症?
328.造成雛雞軟腳綜合症的傳染性因素有哪些?有哪些病症表現?
329.造成雛雞軟腳綜合症的中毒及其他因素有哪些?有哪些病症表現?
330.什麼叫籠養雞脂肪肝綜合症?如何防治?
331.籠養雞營養代謝病主要有哪些?
332.肉種雞的冠髯為什麼會發紺?
333.肉種雞冠髯發紺的具體原因有哪些?
334.雛雞誤食鋸末(木屑)為什麼會發生死亡?
335.什麼叫雞熱應激?
336.雞熱應激應採取哪些防制對策?
337.當前防止家禽中署有什麼新法和新葯?
三、鴨病的防治
(一)鴨的病毒性傳染病
338.鴨瘟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339.鴨瘟有哪些臨床症狀?典型病鴨的臨床特點有哪些表現?
340.確診鴨瘟在剖檢上應有哪些特徵性病理變化?
341.鴨瘟與鴨霍亂應如何區別診斷?
342.鴨瘟平時應該怎樣預防?
343.一旦發生鴨瘟應採取哪些緊急措施?
344.當前對鴨瘟的治療有哪些方法?
345.雛鴨病毒性肝炎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346.雛鴨病毒性肝炎有哪些症狀和病變?
347.雛鴨病毒性肝炎應如何鑒別診斷?
348.一旦發生雛鴨病毒性肝炎應怎樣預防?
349.雛鴨病毒性肝炎應如何治療?
350.防制雛鴨病毒性肝炎的高免卵黃(抗體)液是怎樣製作的?
351.什麼叫番鴨細小病毒病?有什麼主要症狀和病理變化?
352.番鴨細小病毒病應如何防制?
353.雛番鴨小鵝瘟是怎樣發生的?應如何防制?
354.雛番鴨三種常見病毒病如何鑒別與防制?
355.肉鴨發生雞新城疫病是怎樣的?該怎麼辦?
356.什麼叫鴨腺病毒感染?有何症狀?如何舫制?
357.雛鴨流行性感冒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358.雛鴨流行性感冒有哪些症狀?應如何防制?
359.鴨傳染性法氏囊病是怎樣發生的?
360.鴨傳染性法氏囊病有哪些症狀和病變?應如何防制?
(二)鴨的細菌性傳染病
361.鴨霍亂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362.鴨霍亂有哪些症狀和病變?應怎樣預防?
363.鴨霍亂發生時應採取哪些防治措施?
364.鴨副傷寒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365.鴨副傷寒在臨床上有哪些症狀和病變?
366.鴨副傷寒應該怎樣防治?
367.什麼叫鴨念珠菌病?如何進行防治?
368.鴨犬腸桿菌病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369.鴨大腸桿菌病有哪些症狀和病變?
370.鴨大腸桿菌病應怎樣防治?
371.什麼叫鴨衣原體病?它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372.鴨衣原體病有哪些病症?應怎樣防治?
373.鴨肉毒梭菌中毒病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374.鴨肉毒梭菌中毒病有哪些病症?如何確診?怎樣防治?
375.鴨結核病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376.鴨結核病有哪些症狀與病變?如何確診?怎樣防制?
377.鴨葡萄球菌病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有哪些病症?
378.鴨葡萄球菌病應如何防治?
379.鴨鏈球菌病怎樣防治?
380.鴨李氏桿菌病怎樣防治?
381.鴨丹毒病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應如何防治?
382.雛鴨慢性呼吸道病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
383.雛鴨慢性呼吸遒病有哪些臨床症狀和病變?應怎樣防治?
384.什麼叫鴨麴黴菌病?應如何防治?
385.什麼叫鴨傳染性漿膜炎?有何病症?
386.鴨傳染性漿膜炎應如何防治?
387.什麼叫肉鴨嗜水氣單胞菌病?
388.蛋鴨的呼吸道病是怎樣的?如何防治?
389.什麼叫鴨「胰腺炎症」?
(三)鴨的寄生蟲病
390.鴨球蟲病主要有哪些症狀與病變?如何防治?
391.鴨鳥蛇線蟲病(鴨腮絲蟲病)是怎樣的?如何防治?
392.怎樣防治鴨棘口吸蟲病?
393.如何防治鴨虱?
394.鴨棘頭蟲病是怎樣發生的?應如何防治?
395.鴨絛蟲病應該怎樣防治?
396.鴨毛滴蟲病是怎樣發生的?有哪些病症?如何防治?
397.什麼叫鴨住肉孢子蟲病?
398.鴨前殖吸蟲病是怎樣發生的?應該怎樣防治?
399.鴨後睾吸蟲病是怎樣發生的?如何防治?
400.鴨東方杯葉吸蟲病是怎樣的?如何防治?
(四)鴨的中毒病與普通病
401.鴨子的中毒病應如何綜合診斷?
402.發生鴨子中毒時應遵循哪些解救原則?
403.鴨棉籽餅中毒應該怎樣防治?
404.鴨爛麻水中毒是怎樣發生的?應怎樣防治?
405.雛鴨呋喃類葯(痢特靈)中毒有什麼症狀?應如何防治?
406.鴨食鹽中毒是怎樣發生的?應該怎樣防治?
407.鴨有機磷農葯中毒是怎樣發生的?有哪些臨床症狀?如何防治?
408.鴨黃曲晷毒素中毒是怎樣發生的?有哪些症狀和病變?如何防治?
409.鴨氨基甲酸酯類農葯中毒應怎樣防治?
410.鴨磺胺類葯物中毒是怎樣的?如何防治?
411.鴨亞硝酸鹽中毒如何防治?
412.蛋鴨發生氨水中毒是怎樣的?
413.鴨喹乙醇中毒是怎樣的?如何防治?
414.雛肉鴨氟中毒是怎樣的?應如何防治?
415.鴨誤食刺毛蟲如何治療?
416.雛鴨軟腳病如何防治?
417.鴨惡癖是怎樣發生的?有什麼症狀?如何防治?
418.鴨中暑怎麼辦?
419.鴨皮下氣腫病是怎樣發生的?應如何防治?
420.什麼叫鴨大肝病?有什麼症狀和病變?
421.雛鴨為什麼會發生白眼病?
422.肉鴨腹水症是怎樣的?如何防治?
423.鴨發生光過敏症是怎樣的?
424.鴨發生應激反應怎麼辦?
(五)鴨的其他疾病防治技術
425.鴨常見的維生素缺乏症有哪些?有何病症?如何防治?
426.鴨缺鈣症和缺硒症應怎樣防治?
427.什麼叫產蛋鴨脂肪肝綜合症?
428.什麼叫鴨陰莖垂脫?如何防治?
429.野鴨疾病平時應怎樣防治?
430.胚眙病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431.鴨營養性胚胎病有哪幾種?應怎樣預防?
432.鴨傳染性胚胎病常見的有哪些病變?該如何防制?
433.鴨種蛋在孵化過程中由於哪些原因會引起胚眙病?
434.孵化措施不當會引起哪些胚胎病?
435.各種胚胎病應怎樣預防?
四、鵝病的防治
(一)鵝的傳染病
436.小鵝瘟病是怎樣的?有何症狀和病變?怎樣防制?
437.小鵝瘟疫苗是怎樣製作的?
438.抗小鵝瘟血清與蛋黃抗體是怎樣製作的?
439.鵝的鴨瘟病是怎樣的?應如何防制?
440.雛鵝病毒性肝炎是怎樣的?應如何防制?
441.鵝傳染性法氏囊病如何防治?
442.鵝流行性感冒是怎樣的?應如何防治?
443.鵝蛋子瘟(卵黃性腹膜炎)是怎樣的?應如何防治?
444.鵝巴氏桿菌病(禽霍亂)是怎樣的?應如何防治?
445.鵝大腸桿菌病是怎樣的?應如何防治?
446.雛鵝腫頭症是一種什麼病?應如何防治?
447.鵝副傷寒是怎樣的?如何防治?
448.雛鵝麴黴菌病是怎樣的?應如何防治?
449.鵝念珠菌病應如何診斷和防治?
450.鵝泄殖腔炎怎樣防治?
451.怎樣防治雛鵝痢疾?
452.什麼叫種鵝「大肝病」?如何預防?
453.鵝傳染性鼻竇炎是怎樣發生和流行的?應如何防治?
(二)鵝的普通病
454.雛鵝軟腳病應如何防治?
455.什麼叫鵝翻翅病?應如何防治?
456.為什麼公鵝發生生殖器官疾病的比較多?如何防治?
457.鵝腳趾膿腫(趾瘤病)如何防治?
(三)鵝的寄生蟲病
458.鵝的球蟲病是怎樣的?應如何防治?
459.鵝矛形劍帶繰蟲病是怎樣的?應如何防治?
460.鵝嗜眼吸蟲病是怎樣發生的?應採取哪些治療措施?
461.如何防治鵝前殖吸蟲病?
462.鵝裂口線蟲病是怎樣的?應如何防治?
463.怎樣防治鵝虱?
(四)鵝的中毒病與代謝病
464.鵝有機磷中毒怎麼辦?
465.鵝痢特靈中毒應怎樣防治?
466.鵝霉爛球菜葉中毒怎麼辦?
467.鵝食鹽中毒是怎樣的?
468.鵝馬杜拉黴素中毒是怎樣的?如何防治?
⑹ 常用的動物檢疫方法有哪幾種
法律分析:1、 流行病學調查;
2、病理檢查;
3、病源檢查;
4、免疫學檢查;
5、臨床檢查 。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動物防疫活動的管理,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促進養殖業發展,保護人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動物防疫及其監督管理活動。
進出境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第三條 本法所稱動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飼養、合法捕獲的其他動物。
本法所稱動物產品,是指動物的肉、生皮、原毛、絨、臟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頭、角、筋以及可能傳播動物疫病的奶、蛋等。
本法所稱動物疫病,是指動物傳染病、寄生蟲病。
本法所稱動物防疫,是指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撲滅和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
⑺ 人畜共患病的診斷方法有哪些
答:人畜共患病的診斷方法主要有流行病學調查、病原學診斷和免疫血清學診斷等方法。流行病學調查主要是根據臨床症狀、疾病的感染途徑、流行特徵和疫情監測結果進行診斷;病原學診斷主要是採集標本進行病原體檢查;免疫血清學診斷是利用抗原和特異性抗體的反應進行診斷,如凝集反應、沉澱反應、瓊脂擴散實驗、中和實驗等。
⑻ 大雉雞的常見疾病防治
雞新城疫是雞的一種急性、烈性傳染病,也是大雉雞的長發病之一,染病後傳播很快,死亡率高。
【病原】
本病的病原體是屬於副黏病毒科的一種病毒,主要存在於病雞的氣囊,器官滲出物,腦、脾、肺以及各種分泌物和排泄物中。該病毒的抵抗力較弱,日光暴曬、煮沸及腐敗環境條件下容易被殺死。如加熱60℃經30分鍾,70℃時2分鍾,100℃時幾秒鍾即可被殺死。但對陰暗、潮濕、寒冷等環境條件抵抗力較強。常用小毒葯物有2%~4%的氫氧化鈉溶液,3%來蘇兒等鹼性消毒葯。抗生素及磺胺類葯物對病毒無效,
【流行病學】
本病可侵染各年齡段和品種的雞,火雞、鵪鶉雞野鳥對本病也易感。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尤以春秋兩季度多發。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病雞。感染雞的扣、鼻分泌物和糞便、羽毛均帶毒,通過污染飼料、飲水、墊料、用具、地面等環境引起傳染。此外,人、野禽、老叔、昆蟲等也能機械地傳播病毒。
本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消化道進食和呼吸道進入。此外,通過眼結膜、創傷、交尾也有可能感染。
【臨床症狀】
本病的臨床症狀表現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個類型。
1.最急性型此型多見於雛大雉和流行初期。常突然發病,無特異症狀而迅速死亡,往往前一天晚上活動飲食如 常,翌晨發現死亡。
2.急性型 表現呼吸困難,精神萎頓,食慾減退或消失,提問升高至44℃以上,縮頸低頭,兩翼下垂,眼圈發紫,嗉囊充滿液體或氣體,按壓嗉囊或將大雉倒提,有刺鼻臭酸液體由口腔流出。常見下痢,糞便呈黃色、灰色或綠色,2~5天死亡。
3.慢性型 發病初期同急性型,後轉為神經症狀,出現頭向後背或兩側扭轉,轉圈,有的向後倒退、步態不穩或突然跌倒,兩翼麻痹,有時頭地不,病程7~20天。
【病理剖檢】
最急性型剖檢無明顯變化,或僅在胸骨內面及心外膜有出血點。急性型表現為特徵性敗血性變化,消化道黏膜散布有大小不等出血點,並有壞死和炎性變化,腺胃和肌胃交界處有條紋狀初學,肌胃角質層下有米粒大小的出血斑,壞死和潰瘍。腹腔內脂肪和心臟冠狀溝脂肪有明顯的針尖大小的出血點。喉頭和氣管黏膜也有出血,肺部有時可見淤血或水腫。
【預防】
目前國內對雞新城疫的治療尚無特效葯物,預防和控制本病的根本措施是預防接種。因此,要定期進行雞新城疫的免疫接種。 禽巴氏桿菌病是一種家禽和野禽的接觸性傳染病,又名禽霍亂、禽出血性敗血症。本病常呈現敗血性病變,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病原】
本病的病原體是一種革蘭氏陰性小桿菌,稱為多殺性巴士桿菌(禽型),呈卵圓形或短棒狀,用美藍、石炭酸一品紅或姬姆薩法染色,菌體的兩端著色特別深,呈明顯的兩極性。
巴士桿菌的抵抗力較弱,在乾燥的環境中2~3天內死亡,在60℃溫水中10分鍾左右被殺死;在血液和糞便中能生存10天左右,在冷水中能保持半個月左右的活力,在腐敗屍體中可存活3個月。對消毒葯劑抵抗力不強,用5%生石灰、1%漂白粉、50%酒精溶液1分鍾即可將其殺死;用3%來蘇兒個1%石炭酸溶液幾分鍾可殺死。
【流行病學】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多為散發性,有的也呈流行性。除大雉雞感染外,各種家禽和多種野鳥也能感染。
本病的主要傳染來源是引進了帶菌大雉雞,它們經常地或間歇地排出病原體,污染周圍環境成為傳染源。巴士桿菌在自然界分布也很廣泛,是一種條件病原菌,在健康雞的呼吸道中平時就有這種菌存在,並不發病。一般遇到飼養管理不良,內寄生蟲病,長途運輸,天氣突變等情況時,雞體抵抗力減弱,能促使本病的發生和流行。
病雉和帶菌雉的排泄物和分泌中都含有大量的病原菌,當這些帶菌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了飼料、飲水、用具和場地時,可藉此擴散病原,傳播疾病。人、畜、昆蟲、野鳥等都是本病的傳播媒介。
本病的主要傳染途徑是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膚創傷,消化道的傳染主要是通過吃進或飲入被污染的飼料和飲水。呼吸道傳染是直接吸入病雞排出的飛沫和污染的空氣。
【臨床症狀】
因流行時期不同而異。
1.最急性型即本病流行的初期,這時細菌的毒力很強,雞往往不出現明顯症狀而突然死亡。
2 .急性型病雞閉眼不動,羽毛蓬鬆,翅膀下垂,臉變青紫色,表現異常口渴,上呼吸道力有黏液積聚,有 黃色或灰白色下痢,肛門周圍的羽毛被糞便粘連,經1~3天死亡。
3 .慢性型病雞消瘦,精神萎靡,黏膜蒼白,有的關節腫脹化膿,發生跛行,有的可能拖延幾周後死亡。
【病理剖檢】
最急性型的病雉,死後常看不到明顯的病理變化,急性死亡的病雉,口腔和鼻孔內充滿黏液。腹部內臟淤血,顏色變深。心包積液,心臟表現及冠狀溝脂肪處有點狀初學。肝臟腫大,質脆,呈灰綠色或棕色,剛臟表現有針尖大至米粒大的壞死點。十二指腸明顯充血,內容物有血液或黃色黏液。慢性病例鼻腔和上呼吸道有黏稠的分泌物或纖維素性凝塊,卵巢和腹膜均有炎症,有關節腫大病變。
由於最急性型和慢性型病例沒有特徵性臨床症狀和剖檢變化,最可靠的診斷方法是取病雉心血、肝、脾做成塗片,用美藍和革蘭氏染色,顯微鏡檢查,如發現兩極著染的小桿菌,再結合流行情況、臨床症狀及剖檢變化可以確診。
【治療】
用0.5%~1%的磺胺噻唑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拌料餵食,在1~2天後死亡顯著減少,3~4天後疫情基本穩定下來。每千克體重用青黴素2萬~3萬單位加上鏈黴素5萬單位一起肌肉注射,每日二次,次日可減少死亡,連用兩天死亡基本停止。也可用喹乙醇,按5毫克/千克體重,在飼料中添加,每日2次,為預防治療後疾病復發,可在停葯後進行預防接種。
【預防】
可接種禽霍亂氫氧化鋁甲醛菌苗,每隻肌注0.5毫升,免疫期3~6個月,但免疫力不太好。在易發本病的飼養階段和雨季、氣候突變或大雉群有下痢症狀時,可於飼料中加入喹乙醇或抗生素類葯物,如土黴素,四環素等,能預防禽霍亂的發生。此外,還要注意飼養場的環境衛生,建立良好的隔離消毒制度。
⑼ 散養家禽常見的細菌性疾病主要有哪些如何防治
家禽細菌性疾病主要有禽霍亂、大腸桿菌病、沙門氏桿菌病、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病、支原體病等。主要預防措施如下:
(1)加強飼養管理,增強禽體的抗病能力。
(2)執行「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
(3)做好禽舍的通風換氣。
(4)注意禽舍的日常消毒和環境衛生清潔。
(5)進行糞便與墊料的無害化處理。
(6)保持墊料乾燥、清潔。
(7)嚴格對種蛋、孵化器等進行消毒。
(8)及時正確處理病禽和死禽。
(9)嚴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種各種疫苗,減少繼發性疾病的發生。
(10)應勤觀察家禽的表現,如果發現家禽出現患病症狀,迅速請獸醫進行診斷。如果確診家禽患禽霍亂、大腸桿菌病、沙門氏桿菌等細菌性傳染病,應隔離病禽,加強日常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並按照獸醫的處方或建議為家禽投放葯物,進行治療。
⑽ 三方圓能測禽流感嗎。怎樣預防禽流感啊。
據說他們公司有測禽流感的試劑。
禽流感預防手冊
面對世界范圍流行的禽流感,作為普通市民的我們,怎
樣才能
預防禽流感、消毒措施該如何做、什麼樣的禽蛋才能吃……
我們都想知道得一清二楚。而只有對禽流感有了科學認知,
才能更好地防範它、擊敗它。為幫助讀者深入了解禽流感的
預防知識,今日本報特刊發———禽流感預防手冊
了解禽流感
■禽流感及分類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一種禽類(家禽和野禽)傳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後可以表
現為輕度的呼吸道症狀、消化道症狀,死亡率較低;或表現
為較嚴重的全身性、出血性、敗血性症狀,死亡率較高。這
種症狀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病毒的毒力所決定的。
根據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將禽流感分
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無致病性禽流感。禽
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亞型,由H5和H7亞型毒株(以H5N1和
H7N7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稱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
最近國內外由H5N1亞型引起的禽流感即為高致病性禽流感,
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禽流感潛伏期可達21天
禽流感的潛伏期從數小時至數天,最長可達21天。潛伏
期的長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病毒量、
禽體的抵抗力、日齡大小和品種、飼養管理情況、營養狀況、
環境衛生及應激因素的影響。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潛伏期短,
發病急劇,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潛伏期內有傳染的可能
性。
■禽流感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禽流感的傳播有病禽與健康禽直接接觸和病毒污染物間
接接觸兩種。禽流感病毒存在於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
吸道和禽體臟器組織中。因此,病毒可隨眼、鼻、口腔分泌
物及糞便排出體外,含病毒的分泌物、糞便、死禽屍體污染
的任何物體,如飼料、飲水、禽舍、空氣、籠具、飼養管理
用具、運輸車輛、昆蟲以及各種攜帶病毒的鳥類等均可機械
性傳播。健康禽可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發病。禽
流感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候鳥(如野鴨)的遷徙可將禽
流感病毒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通過污染的環境
(如水源)等可造成禽群的感染和發病。帶有禽流感病毒的
禽群和禽產品的流通可以造成禽流感的傳播。 ■高致病
性禽流感有什麼表現
高致病性禽流感無特定臨床症狀,表現為突然發病,在
短時間內可見食慾廢絕、體溫驟升、精神高度沉鬱,雞冠與
肉垂水腫、發紺,伴隨著大批死亡,數天內死亡率可達
90 以上。雞新城疫與禽流感有明顯的區別,其病原是
兩種完全不同的病毒。禽流感病毒是正黏病毒科,新城疫病
毒是副黏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感染在早期可見典型臨床症狀:
潛伏期較長,有呼吸道症狀,下痢,食慾減退,精神委頓,
後期出現神經症狀。在目前養殖條件下,新城疫疫苗免疫雞
群不會發生典型的新城疫,感染雞群一般表現為輕微的呼吸
道症狀、神經症狀和產蛋雞群的產蛋下降,死亡率很低。
■疫情的發生與家禽的性別無關
許多家禽都可感染發病,但以雞、火雞、鴨和鵝多見,
以火雞和雞最為易感,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鴨和鵝等水
禽的易感性較低,但可帶毒或隱性感染,有時也會造成大批
死亡。各種品種、不同日齡的雞和火雞都可感染發病死亡,
而對於水禽如雛鴨、雛鵝其死亡率較高。尚未發現高致病性
禽流感的發生與家禽性別有關。
■疫情為什麼多發生於冬春季節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節多
發。主要原因是:
第一,禽流感病毒對溫度比較敏感,隨著環境溫度的升
高,病毒存活時間縮短。另外,夏秋時節光照強度相對更高,
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病毒有很強的殺滅作用。
夏秋時節禽舍通風強度遠遠高於冬春季,良好的通風可
以大大減少雞舍環境中病毒的數量。因此,病毒侵入雞體內
的機會和數量就明顯減少,感染幾率下降。同時,良好的通
風也減少了不良氣體對雞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對維持呼吸道
黏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義。
■高致病性禽流感會經蛋傳播嗎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間的傳播主要依靠水平傳播,
如空氣、糞便、飼料和飲水等;目前的證據表明高致病性禽
流感不會經蛋傳播。但也有實驗表明,實驗感染雞的蛋中含
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傳播的可能性。感染和
發病雞群的種蛋不能用作孵化。
■水禽也會感染禽流感嗎
水禽不僅已成為對禽流感病毒高度易感的自然感染發病、
死亡的禽類,且可橫向傳染陸生禽類而成為其發生禽流感的
傳染源。
■禽流感病毒抵抗力有多強
總的來說,禽流感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不強,對高
溫、紫外線、各種消毒葯敏感,容易被殺死。病毒在70攝氏
度經幾分鍾即能被滅活。一般消毒葯能很快殺死病毒,但存
在於有機物如糞便、鼻液、淚水、唾液、屍體中的病毒能存
活很長時間。嚴重污染的糞便是控制禽流感的主要問題,特
別要強調的是禽流感病毒可在自然環境,尤其是涼爽和潮濕
的條件下存活很長時間,如糞便中和鼻腔分泌物中的病毒,
其傳染性在4攝氏度可保持30 35天,20攝氏度為7天。
病毒在污染的水源中,在低溫條件下可長期存活,一旦健康
雞與病禽糞便污染的環境和水源接觸,便可引起發病。
■禽流感與其他動物流感的關系
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危及人和禽類的傳染性疾
病,其病原流感病毒屬於RNA病毒的正黏病毒科,分為A、B、
C三個型。其中A型流感病毒多發於禽類,一些亞型也可感染
其他動物及人類。B型和C型流感病毒則分別見於對海豹和豬
的感染。A型流感病毒可感染各種動物,包括人及豬、馬、各
種海洋哺乳動物及禽類。在水禽特別是鴨、鵝體內存在著
15種血凝素(HA)亞型,9種神經氨酸酶(NA)亞型的A型流
感病毒。流感病毒可在水禽的消化道中繁殖。因此,在感染
水禽的糞便中含有高濃度的病毒,並通過污染的水源,由糞
便——口的途徑傳播流動病毒。嚴密預防與控制
預防
■如何預防高致病性禽流感
對禽流感的預防必須採取綜合性預防措施。養殖場應遠
離居民區、集貿市場、交通要道以及其他動物生產場所和相
關設施等;不從疫區引進種蛋和種禽;對過往車輛以及場區
周圍的環境,孵化廳、孵化器,雞舍籠具,工作人員的衣帽
和鞋等進行嚴格的消毒;採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杜絕鳥
類與家禽的接觸;在養殖場中應專門設置供工作人員出入的
通道,對工作人員及其常規防護物品應進行可靠的清洗及消
毒;嚴禁一切外來人員進入或參觀動物養殖區。在受高致病
性禽流感威脅的地區應在當地獸醫衛生管理部門的指導下進
行疫苗的免疫接種,定期進行血清檢測以保證疫苗的免疫預
防效果確實可靠。
■有疫苗預防高致病性禽流感
我國已經成功研製出用於預防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苗。非疫區的養殖場應該及時接種
疫苗,從而達到防止禽流感發生的目的。
■要加強禽的飼養管理
加強飼養管理是預防所有動物傳染病的前提條件,只有
在良好的飼養管理下才能保證家禽處於最佳的生長狀態並具
備良好的抗病能力。從禽流感預防角度來說,必須將飼養管
理和疾病預防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考慮,通過採取嚴格的管理
措施,如養殖場舍的隔離、環境消毒、控制人員和物品的流
動等,防止禽群受到其他疾病的危害。
■孵化廠和育雛室如何預防
首先,應做好孵化廠的設計。應該做到從進蛋室開始,
雞蛋裝盤、孵化、出雛、等候室和1日齡雛裝運室到運輸車載
運區應是單行交通路線。每個孵化室必須有利於徹底清洗和
消毒,通風系統應該能夠防止被污染的空氣和塵埃重新循環。
第二,做好種蛋的收撿和及時消毒工作。種雞產蛋後要
定時收集,並及時清除表面的污染物,淘汰污染嚴重和有裂
紋的蛋。
第三,入孵前做好孵化器、孵化用蛋盤、種蛋和出雛器
的清洗消毒工作。
第四,對運雛車輛和設備要進行徹底消毒,防止交叉感
染。第五,在當地獸醫衛生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對種雞進行
免疫接種,同時對雛雞也進行疫苗的免疫接種。
■非疫區養殖戶如何預防
養殖戶應該嚴格執行獸醫衛生防疫的有關法律法規,不
從疫區引進種蛋和種禽,對過往車輛以及場區周圍的環境,
孵化廳、孵化器,雞舍籠具,工作人員的衣帽和鞋等進行嚴
格的消毒。凈化水源採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杜絕鳥類與
家禽的接觸。對雞群及時進行疫苗的接種及抗體的檢測,從
而防止禽流感的發生。
■家庭飼養注意什麼
應注意禽舍的清潔衛生,定期對禽舍進行消毒,自覺接
受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監測。在禽流感受威脅區內,應給雞、
鴨注射有效的疫苗。一旦發現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應
立即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並對疫點採取封鎖隔離
措施,防止疫情擴散。
■家禽不應與豬一起混養
家禽不應與豬一起混養,因為家禽的流感病毒可以感染
給豬,而人的流感病毒也能傳染給豬。由於流感病毒具有8個
不同的核酸片斷,當這兩種不同的病毒粒子共同感染一個細
胞時,其核酸片斷存在發生重新組合與排列而產生新型流感
病毒粒子的可能性,如果這種新型流感病毒粒子對人類造成
感染,將會造成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另外,雞也不宜與鴨、鵝等水禽混養,因為水禽中各種
亞型的流感病毒的攜帶率很高,有的不表現任何臨床症狀,
從而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
■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是關鍵
飼養方式與禽流感的發生和控制關系密切,良好的飼養
管理條件是預防禽流感的關鍵。
要避免雞和水禽混養,因為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儲
存宿主之一,可以攜帶病毒而不一定發病,但可以通過糞便
排出病毒,污染水源或環境。這些病毒可能感染同時飼養的
雞和其他家禽而導致其發病。
放牧或放養的家禽因為比較容易接觸其他禽類、候鳥或
者被這些野生動物污染過的環境、飼料和飲水,感染禽流感
的幾率大大增加。
集約化飼養的家禽由於環境隔離條件較好、人員和物流
控制嚴格,加上良好的獸醫衛生防疫措施,因此感染禽流感
的機會少,一旦發生也能夠迅速採取控制措施。
消毒
■疫區如何消毒
流感病毒可以隨感染發病禽的糞便和鼻腔分泌物排出而
污染禽舍、籠具、墊料等。流動病毒對消毒劑及熱比較敏感。
對污染的禽舍進行消毒時,必須先用去污劑清洗以除去污物,
再用次氯酸鈉溶液消毒,最後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熏蒸消
毒。鐵制籠具也可採用火焰消毒。由於糞便中含病毒量很高,
因此,在處理時要特別注意。糞便和墊料應通過掩埋和生物
發酵方法來進行處理,對處理糞便和墊料所使用的工具要用
火鹼水或其他消毒劑浸泡消毒。
■哪些消毒劑能有效殺滅病毒
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環境中存活能力較差,只要消毒措施
得當,養禽生產實踐中常用的消毒劑,如醛類、含氯消毒劑、
酚類、氧化劑、鹼類等均能殺死環境中的病毒。場舍環境采
用下列消毒劑效果比較好:
(1)醛類消毒劑有甲醛、聚甲醛等,其中以甲醛的熏蒸
消毒最為常用。密閉的圈舍可按每立方米7 21克高錳酸
鉀加入14 42毫升福爾馬林進行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時,
室溫一般不應低於15攝氏度,相對濕度應為60 80 ,
可先在容器中加入高錳酸鉀後再加入福爾馬林溶液,密閉門
窗7小時以上便可達到消毒目的,然後敞開門窗通風換氣,消
除殘余的氣味。
(2)含氯消毒劑消毒效果取決於有效氯的含量,含量越
高,消毒能力越強,包括無機含氯消毒劑和有機含氯消毒劑。
可用5 漂白粉溶液噴灑於動物圈舍、籠架、飼槽及車輛
等進行消毒。次氯酸殺毒迅速且無殘留物和氣味,因此常用
於食品廠、肉聯廠設備和工作檯面等物品的消毒。
(3)鹼類制劑主要有氫氧化鈉等,消毒用的氫氧化鈉制
劑大部分是含有94 氫氧化鈉的粗製鹼液,使用時常加
熱配成1 2 的水溶液,用於消毒被病毒污染的雞舍地
面、牆壁、運動場和污染物等,也用於屠宰場、食品廠等地
面以及運輸車船等物品的消毒。噴灑6 12小時後用清水
沖洗干凈。
禽流感何時首次發生
1878年首次報道了義大利雞群暴發的一種嚴重的疾病,當
時稱為雞瘟。1955年,才證實這種雞瘟病毒實際上就是A型禽
流感病毒。已證實禽流感病毒廣泛分布於世界范圍內的許多
家禽(包括火雞、雞、珍珠雞、石雞、鵪鶉、鷓鴣、鴕鳥、
雉、鵝和鴨等)和野禽(包括鴨、鵝、磯鷸、三趾鷸、燕鷗、
天鵝、鸌、鷺、海鳩、海鸚和鷗等)。國外報道,已發現帶
毒的鳥類達88種。鼠類不能自然感染流感病毒。
歷史上禽流感造成的危害
在有記載的禽病史上,禽流感是一種毀滅性的疾病,每
一次嚴重的暴發都給養禽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在美
洲、歐洲、亞洲、非洲、澳大利亞等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
都曾發生過本病。20世紀90年代以前,處理
■怎樣無害化處理撲殺的家禽
因為被撲殺的家禽體內可能含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如果不將這些病原根除,讓病禽擴散流入市場,勢必造成高
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傳播擴散,同時可能危害消費者的健康。
為了保證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使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必須對
撲殺的家禽做焚燒深埋後的無害化處理。
■疫點外撲殺范圍為何是三公里
我國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點周圍半徑3公里范圍劃為疫區,
因為疫點周圍半徑3公里范圍內的禽是最易受到感染的,為了
保證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能夠得到完全徹底撲滅,將疫點及
其周圍3公里的家禽及其糞便、污水等污染源造成的病原傳播。
這是控制烈性傳染病的最有效的做法,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如何處理被污染的廢棄物
對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的廢棄物,要按規定做無害化處理。
能焚燒的地方,必須採取焚燒的方式處理;不能焚燒的,則
採取深埋的方式處理。同時對所處環境做徹底消毒。
隔離
■為什麼要隔離封鎖疫區
盡快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區進行隔離封鎖,以限制禽類、
人員和運輸車輛等的流動,從而阻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從
疫區向非疫區傳播,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大,減少因高致病
性禽流感所帶來的重大經濟損失和國際影響。
■解除封鎖的時間要多長
禽流感的最長潛伏期為21天,在潛伏期內的任何時間,
都有可能出現新的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只有在一個潛伏期
以上的時期內沒有新的感染個例,才能證明沒有禽流感病毒
存在。因此,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疫區的封鎖在撲殺
了最後一隻家禽後經過至少一個潛伏期以上的時間才能解除。
■撲滅一次暴發疫情的標准
撲滅一次暴發疫情的標準是:對暴發疫情的地區的最後
病例採取撲殺措施和徹底消毒後,至少21天無新的禽流感病
例出現,表明該地區的暴發疫情已被撲滅。
監測
■為什麼要對候鳥進行疫情監測
禽流感病毒能感染許多種野生鳥類,特別是遷徙的水禽。
已有證據表明,候鳥往往是禽流感病原傳播的真正來源。因
此,加強對候鳥的疫情監測,對尋找禽流感疫源是非常有用
的。這次亞洲地區禽流感大面積、多國家同時暴發與候鳥的
遷徙散毒不無關系。■為什麼要追蹤疫源
因為及時徹底對消滅疫源是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關鍵。
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應及時上報疫情,盡快找到疫源點,就
能在較短時間內對疫點進行封鎖,對家禽進行撲殺,可有效
防止禽流感疫情的擴散和蔓延。 ■推薦免疫方案
一旦疫情發生,必須對疫區周圍5公里范圍內的所有易感
禽類實施疫苗緊急免疫接種,同時,在疫區周圍應建立免疫
隔離帶。疫苗接種只用於尚未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健
康雞群,種雞群和商品蛋雞群一般應進行2次。
鑒定方法
■診斷方法和程序有哪些
(1)流行病學禽流感病毒主要通過患禽間(包括與患禽
接觸的器具)的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感染。此外,帶毒的飛
鳥或水禽常常成為傳染源,引起家禽大批地發病和死亡。
(2)臨床症狀禽流感的潛伏期從幾小時到3天不等,潛
伏期的長短依賴於感染病毒的毒力和劑量、感染途徑、被感
染禽的種別和禽體的狀態。急性感染的禽流感無特定臨床症
狀,在短時間內可見食慾廢絕,體溫驟升,呼吸道症狀,下
痢,後期出現神經症狀。伴隨大量死亡。
(3)病理變化禽流感的病理變化因感染毒株毒力的強弱、
病程長短和禽種的不同而變化不一。主要表現為頭腫,肉髯、
冠出血,小腿和趾部皮下出血、水腫,腺胃乳頭出血及輸卵
管炎等。
(4)病原學診斷———病毒分離需由國家規定實驗室完
成。
(5)血清學診斷
對禽流感的診斷,實驗室病毒的分離、鑒定,以及致病
性試驗都耗時較長,花費也較高,只有極少數的實驗室能進
行此項檢查,在收到檢查樣品後不能在較短時間(48小時)
內做出確診,確診滯後於現場採取措施的要求。禽流感這類
疫病的確診越快、越早,損失就越小。當疑有禽流感發生時,
應及時上報疫情,以求得有關專家及時診斷是十分重要的。
■禽流感的鑒別診斷
由於禽流感感染引起的流行特點、症狀及病理變化與某
些禽的傳染病相似,必須及時做出鑒別診斷,如雞新城疫、
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鼻炎、支原體病、衣原體病、產蛋
下降綜合征等;特別是某些疾病的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使
病情更為復雜,給論斷帶來困難或容易發生誤診。因此,類
症鑒別診斷十分重要。
首先是與新城疫的鑒別診斷。禽流感與雞新城疫的流行
特點、症狀、病變很相似,一般來說,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潛
伏期和病程比國內目前發生的新城疫為短,新城疫病雞的呼
吸困難,嗉囊和口中的積液,呼吸困難時的咕咕叫聲,典型
的神經症狀等各種表現、常規的典型病變,都較禽流感明顯
和具有特徵性,加之,現場新城疫的緊急免疫效果等,都與
禽流感不同。但有的也無明顯的不同,兩病的准確鑒別診斷,
只能依靠實驗室的診斷,最簡便、實用的方法是病毒分離和
血凝抑制試驗(HI)。新城疫抗血清抑制不了禽流感病毒的
血凝作用,反之亦然。
禽流感與其他幾種疫病的鑒別,根據流行特點、症狀、
病理剖檢和實驗室檢查(病原學、血清學)等綜合分析,是
可以區別開的。同樣,繼發或並發細菌病或病毒病時,通過
病原分離和某些檢測方法便可確定。不必「談禽色變」
■對普通市民有危害嗎
一般情況下,普通市民接觸不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
因為市場上銷售的禽類和禽類製品是經過獸醫衛生部門嚴格
的檢驗和檢疫,病禽和不合格禽類製品不會進入市場流通。
所以說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直接對普通市民構成威脅。另一
方面,禽類和禽類製品都是經過水煮或燒烤等處理加工後供
大家食用。在這樣的加工處理過程中,病毒被完全破壞和滅
活,不再具有感染性。
■與病禽有過接觸怎麼辦
首先不要恐慌,因為畢竟家禽將病傳染給人的幾率很低,
在我國疫情發生地,衛生部門已經對與病禽密切接觸的人員
進行了醫學檢查和觀察,尚未發現人員感染。但若與高致病
性禽流感病禽有過接觸,如果出現感冒樣症狀,應當馬上去
醫院就診,積極配合醫生診斷與治療。
■吃禽肉蛋、穿羽絨服安全嗎
經過多年的科學研究,已經有了控制禽流感的有效方法。
流行病學調查證明禽流感為水平傳播,切斷它的傳播途徑,
就可控制該病的蔓延。該病毒對高溫比較敏感,60
70攝氏度,2至10分鍾就可以將其滅活。禽肉蛋煮熟煮透後,
病毒可被完全殺死。目前尚未發現因吃禽肉、雞蛋受到感染
的病例,人們大可不必「談禽色變」。
目前,我國各地檢疫部門已採取緊急防範措施,所以正
規市場上經過檢疫的家禽可以放心食用。關鍵是要煮熟煮透,
特別是煎雞蛋一定要煎透,避免蛋黃不熟。如果食用未經檢
疫或來自疫情暴發區的家禽,則不排除染病風險。
穿羽絨服、蓋羽絨被以及接觸相關製品,是肯定不會傳
染禽流感的。因為羽絨製品通常經過消毒、高溫等多個物理、
化學環節處理、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農業部公布了哪些預防措施
在國家制定的「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和「高致病性
禽流感應急預案」中,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預防、控制、撲
滅等都制定了嚴格的措施和程序。包括:疫情報告、疫情診
斷、疫點疫區的隔離封鎖、撲殺、消毒、緊急免疫接種、緊
急應急體系、經費的來源和保證等。一旦發生疫情,國家啟
動緊急應急系統,疫情將很快得到控制和消滅。
■疫區農戶要配合政府工作
高致病性禽流感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定為A類傳
染病,我國規定為一類動物傳染病。一旦發生疑似高致病性
禽流感,根據我國的動物防疫的有關法規對疑似病禽實行隔
離、封鎖,並進一步確診。當確認為高致病性禽流感後,要
立即封鎖疫區,對病禽進行撲殺,環境進行徹底消毒,目的
在於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在政府採取措施的同時,農戶應
該積極地配合,雖然會給農戶造成一定的損失,但應以大局
為重,防止疫情的蔓延與擴散。同時各級人民政府一定要把
政府發放的補償金落實到每個農戶手中。
■養殖戶不可自行處理疑似病例
國家已有明確規定,對疫點所有禽及禽類產品必須在動
物防疫監督機構的監督下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所有可能
受到污染的物品也必須進行消毒和無害化處理。另外疫區的
封鎖、環境消毒控制、疫情的確認都只能由當地政府及畜牧
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養殖戶隨意宰殺,如果對血液、
廢棄物和污染的水不進行處理或處理不當將會造成嚴重的環
境污染和病原傳播擴散。
■疫區養殖戶如何獲得補償
對發生疫情的地區,國家對養殖戶實行經濟補償政策。
主要是對直接撲殺並經核實的禽類及銷毀的產品,按照國家
制定的相關政策進行補償。
稿件來源:全國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揮部辦公室
暴發了8次禽流感,分別為蘇格蘭H5N1
(1959)、英國H7N3 1967 、澳大利亞
H7N7(1975)、英國H5N2(1979)、冰島H5N8(1983)、美
國H5N2 1983 、美國H7N7 1985 、冰
島H5N1 1991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又暴發
了4次禽流感,分別為澳大利亞H7N3和H7N7,巴基斯坦H7N3、
墨西哥H5N2、義大利H7N1
。1994年在墨西哥暴發的禽流感比1983年美國賓夕法尼
亞州暴發的禽流感更復雜、更令人難忘。墨西哥在
1981 1982年進行全國范圍內的家禽血清學調查,未發
現禽流感病毒的感染,在1994年5月發現了低致病力H5N2的流
行,1995年1月突然變成高致病力毒株,並在普埃布拉州和克
雷塔羅州流行,隨後波及12個州。為了控制疫情,淘汰了
1800萬只雞,封鎖了3200萬只雞,對1 3億只雞緊急接
種疫苗,直接經濟損失達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