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葯物劑量如何換算
用五毫升注射器配置,加五毫升生理鹽水,在抽取1.2ml出來就配成含量60mg的阿昔洛韋注射液了
❷ 請問怎麼記算葯的使用量
農葯用量有三種計算方法:
一是倍數法:用葯量等於兌水量除釋倍數,如50公斤水稀釋1000倍,是用葯50克。(ppm濃度也同樣計算)。
二是畝用制劑數量法:用葯量等於標簽推薦制劑用葯量。
三是畝用有效成分量,計算方法與畝用制劑量的方法相似,按標簽推薦有效成分量再除以葯劑濃度含量,得出制劑畝用量。
❸ 葯物換算劑量方法
葯物劑量計算常用方法是什麼?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醫學教育網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按體重計算
這是西醫最常用、最基本的計算方法。應以實際測量的體重為准或按公式計算獲得。每日/(次)劑量=病兒體重(kg)×每千克體重需要量。年齡愈小,每千克體重劑量相對稍大,年長兒按體重計算劑量超過成人劑量時,以成人劑量為限。
2.按體表面積計算
此法較按年齡、體重計算更為准確。近年來多主張按每平方米體表面積計算。小兒體表面積計算公式為:
體重<30kg小兒體表面積(平方米)=體重(kg)×0.035+0.1;
體重>30kg小兒體表面積(平方米)=[體重(kg)-30]×0.02+1.05
小兒劑量=小兒體表面積(平方米)×劑量/(平方米)。
3.按年齡計算
適用於劑量幅度大,不需要十分精確的葯物,如營養類葯物可按年齡計算,比較簡單易行。
4.按成人劑量折算
小兒劑量=成人劑量×小兒體重(kg)/50
此法僅用於未提供小兒劑量的葯物,所得劑量一般偏小,故不常用。
5.小兒中葯用量
新生兒用成人量的1/6,乳嬰兒為成人量的1/3,幼兒為成人量的1/2,學齡兒童為成人量的2/3或成人量。
葯物劑量換算,是臨床護士最常見、接觸最多的工作,但又是差錯、事故好發的環節,主要原因:1.搶救病人時所用的急救葯均為限劇葯(限劇葯是指毒性較強而又常用的劇葯),加上搶救工作緊張,更易出錯。2.我國現有的注射針劑濃度高,而嬰幼兒的用葯量極少(成人劑量的1/14—1/18),占每個安瓿的百分之幾,所以mg→ml的換算存在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使用強心甙、氨茶鹼、腎上腺素類等葯物,因治療量與中毒量很接近,換算與配葯過程中稍有疏漏易引起中毒、或達不到有效血葯濃度,後果不堪設想。
另外,在兒科臨床用葯中,嬰幼兒用葯量大大小於成年人,加上現在家長要求高,小兒病情變化快,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在短時間內得到治療,所以既准確又快速配液已成為對護理人員的一種考驗,我們護士在為嬰幼兒配葯時,必須做到計算準確,精確地抽吸葯液。
❹ 不同給葯方式的葯物劑量換算
答:不同葯物在胃液中的溶解性和被吸收程度是不同的,沒有通用的公式,你需要做一下試驗,也就是定量注射和口服相同劑量,計算血液中的葯物濃度各是多大,一種葯物都有特定的換算。不同的試驗動物也可能是不同的。
實驗動物用葯量的確定及計算方法
(一)動物給葯量的確定
觀察一種葯物對實驗動物的作用時,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給動物用多大的劑量較合適。劑量太小,作用不明顯,劑量太大,又可能引起動物中毒致死。可以按下述方法確定劑量:
1. 先用少量小鼠粗略地探索中毒劑量或致死劑量,然後用小於中毒量的劑量,或取致死量的若干分之一作為應用劑量,一般可取1/10~1/5。
2. 植物葯粗製劑的劑量多按生葯折算。
3. 化學葯品可參考化學結構相似的已知葯物, 特別是化學結構和作用都相似的劑量。
4. 確定劑量後,如第一次用葯的作用不明顯,動物也沒有中毒的表現,可以加大劑量再次實驗。如出現中毒現象,作用也明顯,則應降低劑量再次實驗。在一般情況下,在適宜的劑量范圍內,葯物的作用常隨劑量的加大而增強。所以有條件時,最好同時用幾個劑量作實驗,以便迅速獲得關於葯物作用的較完整的資料。如實驗結果出現劑量與作用強度之間毫無規律時,則更應慎重分析。
5. 用大動物進行實驗時,防止動物中毒死亡,開始的劑量可採用鼠類的1/15~1/2,以後可根據動物的反應調整劑量。
6. 確定動物給葯劑量時,要考慮給葯動物的年齡大小和體質強弱。 一般說確定的給葯劑量是指成年動物的,如是幼齡動物,劑量應減小。如以狗為例:6 個月以上的狗給葯劑量為1份時,3~6個月的給1/2份, 45~89日的給1/4份,20~44日的給1/8 份,10~19日的給1/16份。
7. 確定動物給葯劑量時,要考慮因給葯途徑不同,所用劑量也不同。 以口服量為100時,皮下注射量為30~50,肌肉注射量為20~30,靜脈注射量為25。
(二)人與動物的用葯量換算方法
人與動物對同一葯物耐受性不同,一般動物的耐受性要比人大,單位體重的用葯量動物比人要高。必須將人的用葯量換算成動物的用葯量。一般可按下列比例換算:
人用葯量: 1
小鼠、大鼠: 50~100
兔、豚鼠: 15~20
狗、貓: 5~10
以上系按單位體重口服用葯量換算。如給葯途徑為靜脈、皮下、腹腔注射,換算比例應適當減小些。
針對您們的葯物胰島素來講,換算關系如下:
需要注射胰島素的劑量=[(小鼠血糖濃度l/dl-0.1)×10×體重(公斤)×0.6÷2].
(0.1為正常血糖數值; 乘以10是為了換算成1升體液內高出正常的糖量;乘以0.6是由於體液量為體重的60%;除以2 是指2克糖需用1單位胰島素。)
❺ 護士配葯劑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1、每日(次)劑量=患兒體重(kg) x每日(次)每千克體重所需葯量、患兒體重應按實際所測得值為准。若按體重計算結果超過成人劑量,則以成人量為限。
2、葯物劑量換算,是臨床護士最常見、接觸最多的工作,但又是差錯、事故好發的環節,主要原因:搶救病人時所用的急救葯均為限劇葯加上搶救工作緊張,更易出錯。
3、我國現有的注射針劑濃度高,而嬰幼兒的用葯量極少(成人劑量的1/14—1/18),占每個安瓿的百分之幾,所以mg→ml的換算存在一定的難度。
4、因治療量與中毒量很接近,換算與配葯過程中稍有疏漏易引起中毒、或達不到有效血葯濃度,後果不堪設想。
5、另外,在兒科臨床用葯中,嬰幼兒用葯量大大小於成年人,加上現在家長要求高,小兒病情變化快,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在短時間內得到治療。
6、所以既准確又快速配液已成為對護理人員的一種考驗,我們護士在為嬰幼兒配葯時,必須做到計算準確,精確地抽吸葯液。
❻ 老幼用葯劑量的如何折算
一般常用的葯物劑量,是指成年人的用量。而小兒身體發育尚未成熟,無論在葯物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還是對葯物的敏感性方面,均不同於成年人;老年人由於臟器組織等功能衰退,用葯後的代謝、排泄也明顯變慢,致使葯物在體內停留時間延長,易產生不良反應,乃至中毒。那麼,怎樣計算用量呢?目前小兒用約劑量計算方法有3種,現簡介如下:
小兒劑量的年齡計演算法
初生~1個月:成人用葯量的1/18~1/14
1~6個月:成人用葯量的1/14~1/7
6個月~1歲:成人用葯量的1/9~1/5
1歲一2歲:成人用葯量的1/5—1/4
2歲~4歲:成人用葯量的1,4~1/3
4歲~6歲:成人用葯量的1/3—2/5
6歲~9歲:成人用葯量的2,5~1/2
9歲~12歲:成人用葯量的1,2—2/3
此法簡便但粗略,僅適用於一般葯物。小兒劑量的體重計演算法
半歲以下小兒估計體重(千克)=月齡×0.6+3
6~12個月小兒估計體重(千克)=月齡×0.5+3
1歲以上小兒估計體重(千克)=實足年齡×2+8
兒童用葯劑量=兒童體重×成人劑量/60(成人平均體重千克),此法比上法較為准確,故應用較廣。
小兒劑量的體表面積計演算法
1.體重30千克以下的小兒體表面積=體重×0.035+0.1,用葯量=成人劑量×小兒體表面積÷117。
2.體重30千克以上的小兒,其體表面積可按體重每增加5千克,體表面積增加0.1平方米計算。
此法較為合理,適合於各年齡段,也包括成年人,但計算較復雜,尚有待於普及應用。
至於老年人的用葯劑量,常用年齡計演算法。如60~80歲,為成年人用葯量的1/2~4/5;80歲以上為成年人用葯量的1/2。
❼ 葯物計量中g和mg怎樣換算
1克(g)=1000毫克(mg)
葯物計量中常用的換算單位:
1、1mg(毫克)=1000μg(微克)
2、1μg(微克)=1000ng(納克)
3、1ng99(納克)=1000pg(皮克)
(7)常用葯物劑量換算方法有擴展閱讀
常用的換算單位:
1、面積
1平方公里(km²)= 100公頃(ha)= 247.1英畝(acre)= 0.386平方英里(mile²)
1平方米(m²)= 10.764平方英尺(ft²)
1公畝(are)= 100平方米(m²)
2、密度
1千克/立方米(kg/m³)= 0.001克/立方厘米(g/cm³)= 0.0624磅/立方英尺(lb/ft³)
1磅/立方英尺(lb/ft³)= 16.02千克/立方米(kg/m³)
1磅/立方英寸(lb/in³)= 27679.9千克/立方米(kg/m³)
3、力
1牛頓(N)=0.225磅力(lbf)= 0.102千克力(kgf)
1千克力(kgf)= 9.81牛(N)
1磅力(lbf)= 4.45牛頓(N)
❽ 獸葯計量單位有哪些如何換算
在畜禽疾病治療中,用葯劑量過大或過小都不能有效地達到治療的目的。葯物的含量、計量單位及其換算關系,對正確合理用葯、降低耐葯性、降低養鴨成本、減少或避免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具有重要意義。獸葯計量單位及使用計算方法有:
(1)獸葯的含量與標示量①獸葯的含量:是指葯物中所含有效成分的多少,一般採用化學、物理或生物測定方法來分析。含量測定是評價葯物質量的重要內容。例如:10%氟苯尼考注射液,即100毫升中含氟苯尼考10克。
②獸葯的標示量:是指該劑型單位劑量的制劑中規定的主葯含量。如土黴素片的標示量為0.25克。(2)獸葯含量的計量單位獸葯的種類繁多,劑型各不相同,因此,必須有一個統一的計算方法。目前,有關葯品的計量方法如下:
①以重量計量:主要用於粉劑和片劑等固體制劑,其表示法為1千克(kg)=1000克(g);1克(g)=1000毫克(mg);1毫克(mg)=1000微克(μg);1微克(μg)=1000納克(ng)。
②以容量計量:主要適用於注射劑等溶液制劑,其表示法為1升(L)=1000毫升(ml);1毫升(ml)=1厘米3(cm3)。
③以百分濃度計量:適用於固體和溶液制劑,溶液制劑表示每100毫升溶劑中含多少克葯物,例如,5%的葡萄糖溶液,表示在100毫升溶液中含有葡萄糖5克;粉劑、散劑等固體制劑則表示每100克制劑中含葯物多少克,例如,10%的環丙沙星散劑表示每100克散劑中含環丙沙星10克。
④以「單位」或「國際單位」計量:主要是用於某些抗生素、維生素、激素和抗毒素類生物製品的使用單位。
A.抗生素,抗生素多用國際單位(IU)表示,有時也以微克、毫克等重量單位表示,如青黴素G,1國際單位(IU)=0.6微克青黴素G鈉純結晶粉或0.625微克鉀鹽,80萬國際單位青黴素鈉應為0.48克;1毫克制黴菌素=3700單位(U),1毫克桿菌肽=40單位(U)。
B.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一般用國際單位(IU)表示,其他維生素則以重量單位表示。1國際單位(IU)維生素A=0.3微克維生素A醇=0.344微克維生素A醋酸酯;1國際單位(IU)維生素D=0.025微克結晶維生素D3的活性;1國際單位(IU)維生素E=1毫克DL-2生育酚醋酸酯。在實際應用中,維生素B1、維生素B2常用重量作單位。
C.激素與酶,在飼料中添加酶制劑,常用酶活性單位(FIU)表示,用含有的活性單位去換算用量。激素用國際單位(IU)表示,各種激素1國際單位摺合國際標准制劑的重量為黃體酮1毫克、絨毛膜促性腺素0.1毫克、垂體激素0.5毫克、促乳激素0.1毫克。
D.抗毒素,通常以能中和100單位毒素的量,作為1個抗毒素單位。(3)常用獸葯劑量表示法①畜禽個體給葯每千克體重×毫克表示法:即每千克體重畜禽應用葯物的質量,如環丙沙星注射液的劑量為:一次量,雞每千克體重10毫克肌內注射,一天2次,連用2~3天。應用時應根據個體的重量,計算出總的用葯量,如體重為2千克的雞,1次注射20毫克。
②毫克/只(頭):有時畜禽的個體給葯其劑量也用毫克/只(頭)來表示,即每隻(頭)畜禽應用葯物的1次量。
③百分濃度(%):以飼料或水為100,所含葯物為百分之幾,即稱百分濃度。如強力黴素0.04%拌料,即為100克飼料中含強力黴素0.04克,或0.02%飲水,100毫升水中含葯0.02克,也即為4克葯物/10千克飼料或2克葯物/10升水。(4)常用獸葯劑量計算方法在獸葯使用劑量計算過程中,必須先弄清葯物含量的重量、容量,國際單位與毫克之間的換算,千萬不要混淆,下面舉例說明。
①某養豬戶利用環丙沙星治療豬下痢,使用環丙沙星注射液,劑量為每千克體重2.5毫克,葯物規格含量2.5%,10毫升(含0.25克)。如55千克的豬,則需葯量為:2.5×55=137.5毫克。計算該注射液中環丙沙星含量為25毫克/毫升,需該注射劑的體積是137.5/25=5.5毫升。55千克的豬應注射5.5毫升環丙沙星。
②某養雞戶在治療大腸桿菌病時,使用10%的氟苯尼考粉。已知100克拌200千克飼料,如500隻雞,每隻雞採食量是0.25千克,則按說明書計算需要葯物重量為:500×0.25×100/200=62.5克。即稱10%的氟苯尼考粉62.5克,與125千克飼料充分混合均勻,直接飼喂。也可根據說明書直接按100克葯拌飼料200千克。
③某養豬戶利用過氧乙酸溶液進行豬舍消毒,一般用過氧乙酸濃度為0.3%~0.5%,而市售的過氧乙酸濃度為20%。具體配製方法如下:如噴霧器容積為25升,要配0.3%的溶液需要100%的過氧乙酸的體積是25×0.3%=0.075升。市售的過氧乙酸是20%,所以配製時,所需20%過氧乙酸的體積應為0.075×100/20=0.375升。0.3%過氧乙酸溶液配製,按25升計算,取濃度為20%過氧乙酸0.375升,與25升水混合均勻即成。
④國際單位與毫克的換算,一般抗生素1毫克約等於1000國際單位,即10毫克等於1萬國際單位。如治療雞大腸桿菌病時,使用慶大黴素,其規格2毫升/支(含8萬國際單位)。若用其飲水,使用劑量為每千克體重10毫克,而制劑含量標注為8萬國際單位。在實踐中,可以1萬國際單位換算成10毫克,1支慶大黴素(2毫升含8萬國際單位),可供體重1千克的雞8隻飲水用。
❾ 兒科常用的用葯換算公式有哪些
粗略計算是小孩體重x1除以50乘於成人劑量就是兒童用葯劑量,其他的參看說明書,每種葯使用不同
❿ 科學計算安全用葯劑量的計算方法
(1)按寶寶的體重計算劑量。
這種方法比較准確,先計算出嬰幼兒的體重,然後根據劑量計算公式估算出相應的使用劑量,如果知道實際體重則更好。
①1~6個月的寶寶:體重(千克)=出生體重(千克)+月齡×06②7~12個月的寶寶:體重(千克)=出生體重(千克)+6×06+(月齡-6)×05③2~12歲兒童:體重(千克)=年齡×2+8嬰幼兒用葯劑量=[成人劑量×2×小兒體重(千克)]/100體重(千克)
④據年齡按成人劑量折算。
這種方法較粗略,沒有考慮到個體體重的差異,只適合一般葯物的使用。
⑤出生1個月為成人劑量的1/10~1/8、6個月為1/8~1/6、12個月為1/6~1/4、4歲為1/3、8歲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