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肛瘺最常用的分類方法

肛瘺最常用的分類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14 11:02:24

㈠ 肛漏是什麼。原因症狀及治療

肛瘺是指肛門周圍的肉芽腫性管道,由內口、瘺管、外口三部分組成。內口常位於直腸下部或肛管,多為一個;外口在肛周皮膚上,可為一個或多個,經久不愈或間歇性反復發作,是常見的直腸肛管疾病之一,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多見於青壯年男性。
目錄

大部分肛瘺由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引起,因此內口多在齒狀線上肛竇處,膿腫自行破潰或切開引流處形成外口,位於肛周皮膚上。由於外口生長較快,膿腫常假性癒合,導致膿腫反復發作破潰或切開,形成多個瘺管和外口,使單純性肛瘺成為復雜性肛瘺。瘺管由反應性的緻密纖維組織包繞,近管腔處為炎性肉芽組織,後期腔內可上皮化。
結核、潰瘍性結腸炎、Crohn病等特異性炎症、惡性腫瘤、肛管外傷感染也可引起肛瘺,但較為少見。

2分型分期
肛瘺的分類方法很多,簡單介紹下面兩種:
1.按瘺管位置高低分類
(1)低位肛瘺 瘺管位於外括約肌深部以下。可分為低位單純性肛瘺(只有1個瘺管)和低位復雜性肛瘺(有多個瘺口和瘺管)。
(2)高位肛瘺 瘺管位於外括約肌深部以上。可分為高位單純性肛瘺(只有1個瘺管)和高位復雜性肛瘺(有多個瘺口和瘺管)。此種分類方法,臨床較為常用。
2.按瘺管與括約肌的關系分類
(1)肛管括約肌間型 約占肛瘺的70%,多因肛管周圍膿腫引起。瘺管位於內外括約肌之間,內口在齒狀線附近,外口大多在肛緣附近,為低位肛瘺。
(2)經肛管括約肌型 約佔25%,多因坐骨肛管間隙膿腫引起,可為低位或高位肛瘺。瘺管穿過外括約肌、坐骨直腸間隙,開口於肛周皮膚上。
(3)肛管括約肌上型 為高位肛瘺,較為少見,約佔4%,瘺管在括約肌間向上延伸,越過恥骨直腸肌,向下經坐骨直腸間隙穿透肛周皮膚。
(4)肛管括約肌外型 最少見,僅佔1%。多為骨盆直腸間隙膿腫合並坐骨肛管間隙膿腫的後果。瘺管自會陰部皮膚向上經坐骨直腸間隙和肛提肌,然後穿入盆腔或直腸。這類肛瘺常因外傷、腸道惡性腫瘤、Crohn病引起,治療較為困難。

3臨床表現
瘺外口流出少量膿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為主要症狀。較大的高位肛瘺,因瘺管位於括約肌外,不受括約肌控制,常有糞便及氣體排出。由於分泌物的刺激,使肛門部潮濕、瘙癢,有時形成濕疹。當外口癒合,瘺管中有膿腫形成時,可感到明顯疼痛,同時可伴有發熱、寒戰、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狀,膿腫穿破或切開引流後,症狀緩解。上述症狀的反復發作是瘺管的臨床特點。
檢查時在肛周皮膚上可見到單個或多個外口,呈紅色乳頭狀隆起,擠壓時有膿液或膿血性分泌物排出。外口的數目及與肛門的位置關系對診斷肛瘺很有幫助:外口數目越多,距離肛緣越遠,肛瘺越復雜。

4檢查
確定內口位置對明確肛瘺診斷非常重要。肛門指檢時在內口處有輕度壓痛,有時可捫到硬結樣內口及索樣瘺管。肛鏡下有時可發現內口,自外口探查肛瘺時有造成假性通道的可能,宜用軟質探針。以上方法不能肯定內口時,還可自外口注入亞甲藍溶液1~2ml,觀察填入肛管及直腸下端的白濕紗布條的染色部位,以判斷內口位置;碘油瘺管造影是臨床常規檢查方法。
對於復雜、多次手術的、病因不明的肛瘺患者,應做鋇灌腸或結腸鏡檢查,以排除Crohn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存在。

5治療
肛瘺不能自愈。不治療會反復發作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因此必須手術治療。治療原則是將瘺管切開,形成敞開的創面,促使癒合。手術方式很多,手術應根據內口位置的高低、瘺管與肛門括約肌的關系來選擇。手術的關鍵是盡量減少肛門括約肌的損傷,防止肛門失禁,同時避免肛瘺的復發。
1.瘺管切開術
是將瘺管全部切開開放,靠肉芽組織生長使傷口癒合的方法。適用於低位肛瘺,因瘺管在外括約肌深部以下,切開後只損傷外括約肌皮下部和淺部,不會出現術後肛門失禁。
2.掛線療法
是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蝕作用的葯線的機械性壓迫作用,緩慢切開肛瘺的方法。此法還具有操作簡單、出血少、換葯方便,在橡皮筋脫落前不會發生皮膚切口黏合等優點。
3.肛瘺切除術
切開瘺管並將瘺管壁全部切除至健康組織,創面不予縫合;若創面較大,可部分縫合,部分敞開,填入油紗布,使創面由底向外生長至癒合。適用於低位單純性肛瘺。

㈡ 肛瘺的分類

肛瘺按病源分,為化膿性肛瘺和結核性肛瘺。按病變程度分:單純性肛瘺,復雜性肛瘺,馬蹄形肛瘺。史教授分類法:皮下或粘膜下肛瘺,內外括約肌間肛瘺,肛提肌上,下肛瘺。
1、瘺管與括約肌的關系分類
①肛管括約肌間型:約占肛瘺的70%,多因肛管周圍膿腫引起。瘺管位於內外括約肌之間,內口在齒狀線附近,外口大多在肛緣附近,為低位肛瘺。
②經肛管括約肌型:約佔25%,多因坐骨肛管間隙膿腫引起,可為低位或高位肛瘺。瘺管穿過外括約肌、坐骨直腸間隙,開口於肛周皮膚上。
③肛管括約肌上型:為高位肛痿,較為少見,約佔4%。
④肛管括約肌外型:最少見.僅佔1%。這類肛瘺常因外傷、腸道惡性腫瘤、Crohn病引起。治療較為困難。
2、按瘺管位置高低分類
①低位肛瘺:瘺管位於外括約肌深部以下。可分為低位單純性肛瘺(只有一個瘺管)和低位復雜性肛瘺(有多個痿口和瘺管)。
②高位肛瘺:瘺管位於外括約肌深部以上。可分為高位單純性肛瘺(只有一個瘺管)和高位復雜性肛瘺(有多個瘺口和瘺臂)。此種分類方法,臨床較為常用。
以上就是關於肛瘺的分類,常以肛瘺的病理性質、高低位、單純性、復雜性來綜合命名。目前肛瘺的分類方法雖然很多,但均有其不完善之處,至今尚無公認的統一分類方法。

㈢ 肛瘺有哪些種類

如何區分肛瘺,常見肛瘺有五大類
1、按病變程度分類:單純性肛瘺:只有一條瘺管,內外口直通的肛瘺。復雜性肛瘺:瘺管和外口在兩條或兩個以上,但內口可以是一個或多個的肛瘺。
2、按病變的深淺分類:低位肛瘺:瘺管管道位於外括約肌深層以下的肛瘺。高位肛瘺:瘺管管道位於外括約肌深層或恥骨直腸肌以上,內口在齒線或齒線以上的肛瘺。
3、按內、外口分類:內盲瘺:只有內口而無外口的肛瘺。外盲瘺:只有外口而無內口的肛瘺。內外瘺:內口、外口和瘺道均存在,臨床上最多見。
4、按病理分類:化膿性肛瘺:臨床較常見。局部紅腫熱痛較明顯,膿液粘黃稠,味惡臭。結核性肛瘺:臨床較少見。多有結核病史,局部紅腫熱痛水明顯,膿液稀薄,色白。
5、肛瘺常見的分類方法包括按病變的部位分類:皮下瘺:瘺道位於肛門周圍皮下,多由於肛裂感染引起。粘膜下瘺:瘺道位於直腸粘膜下,多由於直腸粘膜損傷,或痔注射術後局部感染所致。內外括約肌間瘺:可分為低位肌間肛瘺和高位肌間肛瘺。坐骨直腸窩(肛提肌下)肛瘺:由坐骨直腸窩膿腫發展而來。骨盆直腸窩(肛提肌上)肛瘺:由骨盆直腸窩膿腫發展而來。
如何預防肛瘺
1、要保持肛門清潔:
養成便後洗凈局部或每日早晚清洗肛門的習慣,保持肛門清潔。
2、檢查輕柔:
做肛門常規檢查時,要輕柔,切忌暴力,以免損傷肛門。同時,大便干結需作灌腸時,也應注意,不要造成肛門損傷。
3、及早治療全身疾病:
像糖尿病等患者,應盡早治療全身疾病,才能控制由此而帶來或加重的肛門感染。
4、飲食要潔凈:
不潔飲食,可導致腹瀉,極易造成肛門腺感染,引起肛瘺。
5、定時排便:
要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防止大便干結,損傷肛管皮膚,造成感染。

㈣ 知道肛瘺有什麼具體的分類嗎

肛瘺有很多種類型,由於分類方法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常見的分類方法有以下幾種: (1)按病變程度分類: 單純性肛瘺:只有一條瘺管,內外口直通的肛瘺。 復雜性肛瘺:瘺管和外口在兩條或兩個以上,但內口可以是一個或多個的肛瘺。(2)按病變的深淺分類: 低位肛瘺:瘺管管道位於外括約肌深層以下的肛瘺。 高位肛瘺:瘺管管道位於外括約肌深層或恥骨直腸肌以上,內口在齒線或齒線以上的肛瘺。 (3)按內、外口分類: 內盲瘺:只有內口而無外口的肛瘺。 外盲瘺:只有外口而無內口的肛瘺。 內外瘺:內口、外口和瘺道均存在,臨床上最多見。 (4)按病理分類: 化膿性肛瘺:臨床較常見。局部紅腫熱痛較明顯,膿液粘黃稠,味惡臭。 結核性肛瘺:臨床較少見。多有結核病史,局部紅腫熱痛水明顯,膿液稀薄,色白。 (5)按病變的部位分類: 皮下瘺:瘺道位於肛門周圍皮下,多由於肛裂感染引起。 粘膜下瘺:瘺道位於直腸粘膜下,多由於直腸粘膜損傷,或痔注射術後局部感染所致。 內外括約肌間瘺:可分為低位肌間肛瘺和高位肌間肛瘺。 坐骨直腸窩(肛提肌下)肛瘺:由坐骨直腸窩膿腫發展而來。 骨盆直腸窩(肛提肌上)肛瘺:由骨盆直腸窩膿腫發展而來。

㈤ 肛瘺的分類

肛瘺按病源分,為化膿性肛瘺和結核性肛瘺。按病變程度分:單純性肛瘺,復雜性肛瘺,馬蹄形肛瘺。史教授分類法:皮下或粘膜下肛瘺,內外括約肌間肛瘺,肛提肌上,下肛瘺。
1、瘺管與括約肌的關系分類
①肛管括約肌間型:約占肛瘺的70%,多因肛管周圍膿腫引起。瘺管位於內外括約肌之間,內口在齒狀線附近,外口大多在肛緣附近,為低位肛瘺。
②經肛管括約肌型:約佔25%,多因坐骨肛管間隙膿腫引起,可為低位或高位肛瘺。瘺管穿過外括約肌、坐骨直腸間隙,開口於肛周皮膚上。
③肛管括約肌上型:為高位肛痿,較為少見,約佔4%。
④肛管括約肌外型:最少見.僅佔1%。這類肛瘺常因外傷、腸道惡性腫瘤、Crohn病引起。治療較為困難。
2、按瘺管位置高低分類
①低位肛瘺:瘺管位於外括約肌深部以下。可分為低位單純性肛瘺(只有一個瘺管)和低位復雜性肛瘺(有多個痿口和瘺管)。
②高位肛瘺:瘺管位於外括約肌深部以上。可分為高位單純性肛瘺(只有一個瘺管)和高位復雜性肛瘺(有多個瘺口和瘺臂)。此種分類方法,臨床較為常用。
以上就是關於肛瘺的分類,常以肛瘺的病理性質、高低位、單純性、復雜性來綜合命名。目前肛瘺的分類方法雖然很多,但均有其不完善之處,至今尚無公認的統一分類方法。

㈥ 肛瘺分為幾種

肛瘺一般是由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破潰,經久不愈而形成。

肛瘺一般由原發性內口、瘺管和繼發性外口組成。內口大多位於齒線附近,外口位肛門周圍皮膚上。臨床將肛瘺分為內瘺與外瘺、單純性與復雜性肛瘺、高位與低位肛瘺。本病的特徵是肛門周圍膿腫破潰,流膿經久不愈。

㈦ 肛瘺手術有幾種,哪種比較好

肛瘺手術法:
1.瘺管切開術:適用於單純性低位肛瘺,是將瘺管全部切開開放.靠肉芽組織生長使傷口癒合的方法
2.肛瘺切除術: 一般適用於低位單純性肛瘺
3.掛線療法 :適用於距肛緣3-5cm內,有內、外口的低位單純性肛瘺、高位單純性肛瘺或作為復雜性肛瘺切開、復雜肛瘺切除術的輔助治療。掛線療法是復雜性肛瘺手術中最常用、最普遍的方法。掛線是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蝕作用的葯線的機械性壓迫作用,緩慢切開肛瘺的方法。
另外肛瘺術後要做好肛門周圍清潔。以免細菌等再次污染傷口。

㈧ 肛管直腸瘺的分類

1.按瘺管位置高低此種分類方法,臨床較為常用。(1)低位肛瘺瘺管位於外括約肌深部以下。可分為低位單純性肛瘺(只有1個瘺管)和低位復雜性肛瘺(有多個瘺口和瘺管)。(2)高位肛瘺瘺管位於外括約肌深部以上。可分為高位單純性肛瘺(只有1個瘺管)和高位復雜性肛瘺(有多個瘺口和瘺管)。2.按瘺管與括約肌的關系(1)肛管括約肌間型約占肛瘺的70%,多因肛管周圍膿腫引起。瘺管位於內外括約肌之間,內口在齒狀線附近,外口大多在肛緣附近,為低位肛瘺。(2)經肛管括約肌型約佔25%,多因坐骨肛管間隙膿腫引起,可為低位或高位肛瘺。瘺管穿過外括約肌、坐骨直腸間隙,開口於肛周皮膚上。(3)肛管括約肌上型為高位肛瘺,較為少見,約佔4%,瘺管在括約肌間向上延伸,越過恥骨直腸肌,向下經坐骨直腸間隙穿透肛周皮膚。(4)肛管括約肌外型最少見,僅佔1%。多為骨盆直腸間隙膿腫合並坐骨肛管間隙膿腫的後果。瘺管自會陰部皮膚向上經坐骨直腸間隙和肛提肌,然後穿入盆腔或直腸。這類肛瘺常因外傷、腸道惡性腫瘤、Crohn病引起,治療較為困難。

㈨ 肛瘺的分類

目前治療肛瘺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手術,而肛瘺的分類又對選擇手術方式關系極大。因此,准確地對肛瘺進行分類就顯得十分重要,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肛瘺的分類方法很多,有按內、外口分類;按瘺道與肛門括約肌關系分類;按瘺道形狀分類;按瘺道深、淺、分支分類;按病理、病因分類等等,以上各種分類方法,都為臨床所採用。但使用比較普遍的還是按瘺道深、淺、分支分類方法。現在全國已制定出統一的分類方法、具有較強的科學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現將各種分類方法介紹如下。(一)按內、外口分類
1、內外全瘺:內口在肛竇,外口在肛門外,借一瘺道使內、外白相通。
2、內半瘺:只有內口、瘺道,無外口。
3、外半瘺:只有外口、瘺道,無內口。
4、內全瘺,瘺道的兩個開口均在齒線上,借一瘺道相通。此種瘺道多是粘膜下瘺。
5.外全瘺:瘺道的兩個開口均在肛門皮膚上,借一瘺道相通。此種瘺道多是皮下瘺。(二)按瘺道與肛門括約肌關系分類
1、淺肌間瘺:內口在肛竇,外口在肛門外,瘺道在肛門外括約肌淺層與皮下層之間通過。
2、深肌間瘺:內口在肛竇,外口在肛門外,瘺道在肛門外括約肌淺層與深層之間通過。
3、肌外瘺:內口在肛竇,外口在肛門外,瘺道在肛門外括約肌皮下層與肛門皮下間通過。
4、肌內瘺:內口在直腸粘膜上,外口在肛竇,瘺道在肛門內括約肌與直腸粘膜下層之間通過。
5、肛提肌上瘺:內口在肛竇,外口在肛門外,瘺道穿過肛提肌,通過骨盆直腸間隙。(三)按瘺道形狀分類
1、直瘺;管道垂直,內、外口相對,形成一條直線。
2、彎曲瘺:管道行徑彎曲,內、外口不相對。
3、馬蹄形瘺
(1)前馬蹄形瘺:內口多在肛管前正中偏向兩側的肛竇,外口多在肛門橫線之前的會陰左右兩側,兩田瘺道圍繞肛門前半圈與內口相通。
(2)後馬蹄形瘺:內口多在肛管後正中或稍偏向左右兩側的肛竇,外口多在肛門橫線之後左右兩側,兩側瘺道圍繞肛門後半圈與內口相通。(四)按瘺道深、淺、分支分類
1、低位單純性肛瘺;只有一瘺管,並通過外括約肌深部以下,內口在肛竇附近。
2、低位復雜性肛瘺:瘺管在外括約肌深部以下,外口和瘺道有二個以上者,內口在肛竇部位。
3、高位單純性肛瘺:僅有一個瘺道,瘺管穿過括約肌深部以上,內口位於肛竇部位。
4、高位復雜性肛瘺:有二個以上外口及瘺管有分支,其主管通過外括約肌深部以上,有一個或二個以上內口。(五)按病因、病理分類
1、非特異性肛瘺(即化膿性肛瘺):是最常見的肛瘺,一般多為大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感染,局部紅、腫、熱、痛明顯,膿液多呈黃色,質粘稠。
2、特異性肛瘺:又可分為結核性和放線茵性肛瘺,前者是結核桿菌感染,後者是放線茵感染。此類肛瘺局部紅、腫、熱、痛不明顯,膿液多稀薄,呈乾酪樣分泌物流出,或混有均勻的米粒大小的硫磺色腰粒。(六)全國統一的分類標准
1、低位單純性肛瘺;只有條管道,且位於肛管直腸環以下。
2、低位復雜性肛瘺:具兩條以上管道,位於肛管直腸環以下,且有兩個以上外口或內口。
3、高位單純性肛瘺:只有一條管道,穿越肛管直楊環或位於其上。
4、高位復雜性肛瘺:管道有兩條以上,位於肛管直腸環以上,且有兩個以上外口或內口。

閱讀全文

與肛瘺最常用的分類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洗砂機使用方法 瀏覽:960
手機上恢復視力的方法有用嗎 瀏覽:807
比例尺兩種計算方法 瀏覽:848
創造與魔法新手快速刷經驗方法 瀏覽:615
蘋果主頁按鈕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
如何成為牛人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373
思力華的使用方法 瀏覽:764
扒胎機的使用方法教程 瀏覽:39
最簡單的查找器製作方法 瀏覽:656
latoja使用方法 瀏覽:484
故事啟發的教學方法 瀏覽:575
都有哪些種植的方法 瀏覽:550
企業分析法是選股的方法嗎 瀏覽:111
Wto分析方法內容 瀏覽:745
圖解題的方法和步驟 瀏覽:404
破壁孢子粉的鑒別方法 瀏覽:255
腘伸肌鍛煉方法 瀏覽:393
嬰兒拉肚子的鑒別方法 瀏覽:262
如何培養正氣的方法 瀏覽:566
oppo的ip地址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