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玉米制種田的花期預測中講到:生長錐比較法具體是怎麼做的越詳細越好!
玉米制種花期能否相遇是制種成敗的關鍵,也是決定製種產量和質量的重要因素。根據我多年玉米制種經驗,將花期預測與調控的方法介紹如下:
一、標葉調查法
在制種田裡,根據雙親的總葉片數,選擇有代表性的父母本各3~5點,每點各選典型株10株,定期標葉調查父母本的葉片數。其方法是:每隔5片葉做1次葉標,或每出1片葉做1次標記。第1次作葉標要及時准確,切忌多記或者少記。根據雙親葉片出現的多少,預測其發育快慢,觀察雙親是否協調。一般情況下,母本已出的葉片數保持比父本多1.5~2.0片,表示雙親能夠良好相遇。
二、剝葉檢查法
在雙親拔節後,選有代表性的植株剝出未出葉片數,根據未出葉片數來測定雙親花期是否相遇。若母本未出葉片比父本未出葉片少1.5~2.0片,表明花期相遇良好;如超過2.0片或少於1.5片,則有可能相遇不好。用該法在大喇叭口期檢查准確度很高。
三、查副葉脈法
在大喇叭口期觀察10株的展開葉單側副葉脈,求出平均值,如平均值為12條再減去系數2,該展開葉則為第10片展開葉(也稱完全葉)。如此查雙親父母本葉差在1.5~2.0片時為花期相遇。
四、幼穗分化查看法
拔節孕穗期,在制種田選擇有代表性的特點,每點取有代表性的父母本植株3~5株,剝去葉片,檢查幼穗大小。如果母本的幼穗分化早於父本一個時期,即預示花期相遇良好,否則就可能不遇。
五、生長錐解剖比較法
玉米制種田進入大喇叭口期後,在有代表性的地塊設點,多次觀察並解剖父母本的生長錐,直觀了解穗的發育狀況。如果母本生長錐在1厘米范圍以內即相當於父本的2~3倍時,可認定花期相遇。
② 胚芽是什麼
植物的胚胎包括胚根、胚芽、胚軸、子葉(或者胚乳) 子葉是給植物提供營養的 再植物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退化 有的植物還分單子葉和雙子葉 還有的乾脆就沒有 就只有胚乳 胚芽將來會發育成植物的芽
③ 小麥春季葉片發黃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
原因:
1、小麥播種時間比較的晚,麥田普遍種植數量較多,導致部分小麥密度過大,直接影響小麥的光合作用,養分供應不足導致葉片發黃。
2、小麥的下部葉子在冷凍後出現變黃的現象。
3、肥料和水不足導致葉子發黃。
4、葯物中毒,除草劑是引起小麥幼苗中毒的主要葯物。
防治:
1、根據情況加強肥水的管理,如果底肥比較的充足,可以年後進行澆水,田地土壤不要太干,中耕和鋤地應是促進小麥幼苗生長的主要方法。如果底肥不足,年後又沒有澆水的話,田地嚴重的乾旱,應及時進行加強肥水的管理。
2、澆水前應施肥,大多以速效肥料為主,如碳酸氫銨和硫酸銨,尿素不適合在低溫下進行施用,適當的增加鉀肥,可以有效的促進小麥幼苗的正常生長。
3、在小麥返青拔節前,可以使用一些調節劑來幫助小麥生根壯苗,防止倒伏。
4、注意害蟲控制。
(3)生長錐使用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小麥春季管理注意事項:
1、鎮壓鋤劃結合,增溫保墒促苗早發。對於沙土地、土壤有裂縫的麥田、播後未鎮壓且土壤疏鬆的麥田,可進行鎮壓,起到彌補裂縫、踏實土壤、提墒保墒增溫的作用。
2、科學防治早春雜草、病害。首先,在小麥起身期至拔節前根據雜草群落種類,選用對路除草劑,搞好雜草化學除治。其次,返青至拔節期是紋枯病、全蝕病、根腐病等病害的侵染擴展高峰期,在化學除草時可以採取除草劑、殺菌劑混配用葯進行防治。
3、因地因苗制宜,巧用肥水促控措施。針對今年苗情特點,在春一水時間掌握上應適當推遲。同時,結合澆水畝施純氮7~8公斤,底肥不足的施氮量可適當增加,反之可適當減少。
4、增強防災意識,預防倒春寒危害。今春氣溫回升快,氣溫波動頻繁,應做好倒春寒的預防和補救工作。
④ 生長錐的簡介
1 生長錐 (growth cone,vegetative cone)
[1]由S.RamonyCajal(1890)在保溫第三天的雞胚中發現並命名的。是指在神經索頂端部分的圓錐形突起構造,在脊椎動物胚的中樞神經或者神經節伸長的神經細胞中常常可以看到。從生長錐上能生出進行波狀運動的扇形膜狀物,或者絲狀的假足突起(microspike)。對培養神經細胞所觀察到的情況是:絲狀假足長10—20微米、直徑約0.3微米,從一個生長錐上能長出1—30根突起,以每分鍾6—10微米的速度不斷地反復進行伸長與收縮,並具有與其他不同種組織接觸而附著的性質。在生長錐的細微結構中包括有滑面內質網、液胞、神經細絲、微小管以及在周緣部位由直徑約5纖米的微纖絲構成的特殊網狀構造。這種網狀構造一起伸入到偽足中,並認為這是偽足運動的原動力。一般認為主長錐具有識別方向與目標的機能,但其機制尚不清楚。[2]根和莖頂端相當於頂端分生組織的部分。等於生長點。莖的生長點往往呈錐形,故又稱生長錐。
[2]( 考試名詞解釋用) 位於軸突的尖端,呈扁平掌形結構,是神經軸突生長的執行單元。向外部突出絲狀偽足,在內部的微管、微絲構成的動力骨架支撐下進行生長。膜表面富含不同的感覺器和黏接分子,感受環境中適宜的生長方向,從而決定軸突生長導向。
⑤ 樹木生長錐的用法
將生長錐鑽入樹木適當部位(測年齡最好在樹基部),到達取樣深度後,插入探桿(針)卡緊樣芯,倒轉1-2轉,拔出探桿(針),樣芯則夾於探桿(針)中,然後退出生長錐。
⑥ 生長點的科學含義及延伸
根和莖的頂端分生組織又叫生長點或生長錐,植物學一般稱之為分生區。根據其來源,分生區又分為原生分生組織(promeristem)和初生分生組織(primary meristem) 。
根的生長點為根冠所覆蓋。莖的生長點有葉原基和幼葉保護著,往往呈錐形,故又名「生長錐」也叫「頂端分生組織」。頂端分生組織存在於根、莖或其分支的頂端,由短徑或近等徑的胚性細胞構成,生長點的細胞排列緊密,一般無細胞間隙,細胞壁薄,由果膠質、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等構成,細胞核相對較大,細胞質豐富,有較多的細胞器和較發達的膜系統。滲透壓高,通常缺乏貯藏物質和晶體,無液泡和質體分化,或只有液泡或前體存在,一般能長期保持分裂能力,活動的結果可以使植物體不斷伸長。頂端分生組織分裂出的細胞,一部份繼續保持分裂能力,一部分將來逐漸在生理上和形態上發生分化,形成各種成熟組織。莖的頂端分生組織的活動是形成新葉和葉芽的基礎,而當植物生長發育到一定階段時,將進入生殖生長,莖先端分生組織發生一系列細胞學變化,轉向花或花序的分化 。
由自然科學的含義引申而來,泛指與某一事物聯系較緊密的,由此事物生發出來的,有明顯傳承或依附關系的事物。例如,某某理論的生長點,哲學的生長點,數學教育的生長點等等。
⑦ 古樹的樹齡是怎麼測出來的
古樹是綠色活化石,是歷史的見證。保護古樹是每個有責任的人都應該做的事情,那麼我們見到的古樹的樹齡是如何測出來呢?主要有以下有幾個方法:
1,文獻追蹤、訪談、實地勘測調查估測法
古樹的樹齡鑒定是有先後順序的,通常是首先採用文獻追蹤法,通過查閱地方誌、族譜、歷史名人游記和其它歷史文獻資料,以獲取相關的書面證據,推測出樹木的年齡。結合實地考察和走訪當地的老年人等,來推測樹木的大致年齡來預估樹齡。
然後結合古樹的外觀情況,比如生長狀況,外觀老化程度、樹種的生物學特性等進行相關的測量,綜合分析後,推斷其樹齡。
基因
6,針測儀測定法
這種方法也是對古樹有損傷的鑒定樹齡的方法,將針測儀的鑽刺針,鑽入古樹,通過測量樹木的鑽入阻抗,儀器會輸出古樹生長狀況波形圖,由此來鑒定樹木的年齡。
很多情況下可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用一種或者多種鑒定方法來對古樹進行樹齡測定,古樹很有意義,對研究很多領域都有非常重要的科學價值。因此大家一定要好好保護古樹。
⑧ 草莓是短日照植物,如何通過假植促進草莓花芽分化
草莓花芽生理分化階段,一般在入秋後,氣溫在15~20℃時,開始從生理上分化花芽,通俗地說,也就是花芽分化前的物質准備階段。草莓對溫度有嚴格的要求,主要受平均氣溫的影響,草莓花芽分化適宜的溫度是10-20度。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花芽分化。
⑨ 樹干鑽孔取樣
瑞典Haglof 樹木生長錐
簡介:
樹木生長錐是用來了解樹木年齡、樹木生長量及分析時廣泛使用的儀器。它通過鑽取樹木木芯樣本,在不破壞樹木正常生長的情況下,從而分析確定樹木生長速率、樹木年齡、樹木生長堅實程度以及營養物質運移等相關科目。
組成:本產品由套筒、錐體、抽芯器組成。 品牌: 瑞典Haglof
規格:
取樣芯直徑
4.3mm 5.15mm 10mm 12mm
長度范圍
100mm~1000mm 100mm~1000mm 300,400,500,1000mm 300,450,800mm
型號說明:
例如:CO100-42生長錐代表100mm長度,4.3mm取樣芯直徑和2螺紋
CO100-43生長錐代表100mm長度,4.3mm取樣芯直徑和3螺紋
CO100-52生長錐代表100mm長度,5.15mm取樣芯直徑和2螺紋
CO300-12生長錐代表300mm長度,12mm取樣芯直徑
特點:
採用國際先進技術標准,選用優質合金鋼材,先進的熱處理工藝和精細加工而製成,具有重量輕、質量好、取樣方便、完整、平直光滑等優點。200次以上疲勞實驗,依然完整無損
① 採用高質量瑞典鋼(具有聚四氟乙烯塗層)製成,強度高,耐用。
② 規格齊全
③ 安裝使用簡單方便
使用方法
在樹木約胸高1.3米處,將組裝好的生長錐朝樹干中心水平旋入,插入探桿卡緊樣芯,到達中心後反方向旋轉一圈,拔出探桿,樣芯則夾於探桿中,然後退出生長錐。通過觀看木芯的色層分布就可分析出樹木的相關生長數據資料。
維護與保養
用後擦凈,並在錐筒和探桿上塗少許防銹油。
注意事項
1. 按操作方法使用;
2. 若鑽入死節,應退出錐筒另鑽一處,切忌猛拉硬板,以防扳斷或板彎錐筒;
3. 鑽入樹干後,停留時間不宜過長,以防卡死在樹干中。
如需此類生長錐請我北京傑斯曼科技有限公司聯系!現貨供應價格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