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登山杖的正確使用
登山杖的正確使用方法如下:
1、平地及平緩的上坡,就跟平常走路一樣採取相同的節奏樣的動作。
2、右手臂在左腳向前同時順勢將登山杖往前帶。
3、頂住地面向後推,左手跟右手交互做一樣的動作。
4、手臂將登山杖的位置放在身體的前面,利用其支撐身體往上,減輕腿部壓力。
❷ 登山杖如何使用_用法介紹
夏季是登山的好時節,但是下山需要登山杖來確保安全和緩解腿上的壓力,那麼登山杖應該如何使用呢?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登山杖使用 方法
1、調整長度
登山杖一般是三節結構,有兩節是可以調節的,如果一節拉的過長,而另一節拉的很短的話,是不正確的,會對登山杖造成損害,很多人不知道這兩節各拉出多少才是正確的。
一般登山杖能拉伸出來的兩節上都有105到140的刻度,身高乘以0.66得出的數值就是手杖的合適高度,就將兩節都拉到相應的刻度上再固定,就是你需要的手杖長度了。
另一種方法就是手持登山杖站在地面上,手臂自然垂下,將前臂上舉到跟上臂成90,再將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或者將登山杖頭置於腋下5~8公分,然後將杖尖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為止,然後將登山杖的各節全部鎖緊,這就是你需要的長度。記住,調整時每節長度都不能超過該節最大調整長度。
2、使用腕帶
很多人以為登山杖腕帶的作用是讓登山杖不會離開自己的手腕而已,其實,腕帶的重要性不亞於登山杖本身。
我們在使用登山杖下坡時,登山杖所承受的沖擊力應該藉由腕帶傳導到我們的手臂上。在上坡時,手臂的推力藉由腕帶傳到登山杖,從而產生上坡的助力。
腕帶的正確使用方法是將腕帶拿起來,手從腕帶的下方穿入,將帶子壓在我們的手掌之中,然後再輕輕的抓住把手即可,透過腕帶來支撐登山杖,而不是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
3、需橡膠套
登山杖杖尖所用的橡膠套,它的作用不止是保護杖尖,比如走在堅硬的岩石、水泥、柏油路面上,使用橡膠套的效果要遠遠好於普通杖尖,既降低了杖尖磨損,又能提供更佳的彈性和摩擦力。
另外,有適合在冰面使用,配有鋒利鋼尖的冰地套,也有適合不同路面的多種健行套。
4、使用雙杖
登山杖主要有兩個作用:平衡和支撐。
陸生哺乳動物一般採用四肢著地的行走方式,分擔身體重量,而人進化為兩肢著地行走後,原來由四個受力點分擔的重量,現在由兩個點分擔,腿部的負重先天就增加了一倍,再加上背包的重量,長時間行走,腿部的負荷可想而知。
使用手杖可以增加受力點,降低腿部的負荷,但是如果只使用一支手杖,不論你把它擺在哪邊,支撐的力量都不是平衡的(試想一下三條腿的方桌),使用手杖一側降低的壓力會轉移到沒有使用的一側,反而會因為受力不均勻而增大受傷的可能性。
所以在歐美登山杖大多是成對銷售的,更有一些品牌設計了左右手不同的款式,適應兩手不同的抓握需要。而在國內由於對傳統拐棍的固有意識,以及對登山杖概念的認識不清,很多人在山地運動中依然使用一支登山杖,這是對登山杖使用的最大誤區。
5、避震系統
避震系統是在登山杖的內部設有彈簧,可以根據需要緩沖沖擊力,價格比沒有避震系統的登山杖昂貴。
根據正確的使用方式,上坡時利用登山杖往後推,下坡時利用登山杖與腿部同時承受身體向下的沖擊力量,此時需要避震系統來緩和沖擊力。可上坡時避震系統卻會削減掉向後的推力,也就是說要用更大推力才能達到跟一般登山杖相同的效果,此時避震系統反而成了不必要的裝置。
6、滑雪圈
滑雪圈可以防止登山杖陷入泥地中,不過登山穿越的環境多有荊棘灌木,滑雪圈反而會妨礙行動的便利性,所以要注意滑雪圈應該可以快速拆裝,才不會造成困擾。
戶外登山杖的作用
1、當你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前進的時候,登山杖可以保持你的身體平衡,避免一些摔倒或磕磕絆絆的發生。
2、過河的時候,登山杖等於你的身體又增加了支點了,有利於在湍急、濕滑的河流中保持平衡。
3、上坡的時候,登山杖可以幫助你的腳助力,下坡時可以幫助減少膝部的震動,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4、走在有灌木叢的山路上時可能會有蛇,這時可以用登山杖在前面探路,起到打草驚蛇的作用。
5、雖然不是丐幫,但是有了登山杖,就等於你也有了一根打狗棒,逢村過寨的時候,你可以用它來對付野狗。
6、休息時可以用登山杖把地席支起來做一個簡易的遮陽棚來遮避太陽。
7、冬天的時候,經過有雪的低矮樹木時,可以用登山杖把樹枝上的雪打下來,這樣雪就不會掉在身上了。
8、有的登山杖還可以作為照相機的獨角架使用,在徒步的同時,如果你還有攝影的 愛好 ,這種登山杖是個不錯的選擇。
9、登山杖可以提高步行的穩定性,減輕腿部的負擔。根據研究,行走時使用登山杖可以減輕至少22%施予腿部和膝蓋等肌肉關節的力量,讓腿部感覺更舒服!同時使用兩支登山杖能夠提供較好的平衡性。
10、找不到樹干,它還可以做用防水布搭建雨棚的支桿。
登山杖的挑選方法
1、最好有兩根可以自由伸縮、攜帶方便、有防震功能的專業登山杖。
2、如果沒有買登山杖,可以就地取材地用樹枝、木棍代替。
3、操作容易。有些扭鎖的手杖需要狠大的力氣,在買之前,要調整看看,並且全力下壓以確定它不會崩斷,如果一定要拚命用力才能松開它,那就再找另一支吧!
4、繫上腕帶。在健行時繫上腕帶,能讓行於舒適的狀態,且來回擺盪手杖,如果腕帶會磨傷你的手腕,再繼續找。
看過登山杖如何使用的人還會看:
1. 登山杖腕帶使用方法
2. 登山拐杖有什麼用
3. 登山杖如何使用
4. 登山杖的正確使用方法
5. 登山杖怎樣選擇
❸ 登山杖是最受人們歡迎的一種登山時的輔助工具,應該如何正確使用登山杖
調整登山杖長度
手持登山杖站在平面上,先將登山杖全部旋松(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供參考),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為支點,將前臂抬起到跟上臂成90度,再將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或者將登山杖頂部置於腋下5~8公分,然後將杖尖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為止;最後將登山杖的支桿全部鎖緊。調整時不應該超過登山杖上所顯示的最大調整長度。
三節調整式的登山杖最強韌的狀態是在三節支桿長度相當的情況下,因此使用時不要只延伸其中一節支桿而不用另外一節支桿,或者超過支桿的警戒刻度,這樣會造成登山杖容易彎曲變形而無法使用!最好的使用方法是將另外兩節可延伸的支桿調整成相同的長度,這樣可以確保登山杖的支撐強度,也能增加登山杖的使用壽命。
較傾斜的陡坡動作和平常走路一樣,但是手臂要往前將登山杖的位置放在身體的前面,利用登山杖支撐身體往上,來減輕腿部的壓力,必要時可同時使用兩支登山杖來做爬升的動作,推身體往上的時候,手掌可放在杖的頂部加強推的力量。
下坡時由於沖擊力比較大,這就要利用登山杖來減輕腿部的負荷;登山杖的位置一定要放在身體前面,而且要比前腳先著地才能達到分擔力量的效果,此時身體一定會向前傾斜,這個動作並不是我們下坡的自然動作,因此要經常練習,同時要自己感覺登山杖要放多遠的位置才能達到減緩腿部壓力的效果,而且不會拖慢原來行進的速度和節奏。必要的時候,可以根據個人的感覺來增加登山杖的長度。
❹ 登山杖上面套在頭上的圓圈是干什麼的
那個叫雪欄,在有雪的地方用可以防止杖陷入雪裡太深。沒雪就當然不需要了,把它取下吧。
❺ 登山杖的正確使用方式
用對了登山杖,不僅能讓登山更加輕松,還能解決運動中膝蓋受力過重而手臂缺乏鍛煉的“偏科”問題。另一個要注意的是,如若使用不當,登山杖也會加重身體負擔。下面我給大家分享登山杖的正確用法。
正確使用登山杖
1.調整登山杖的長度
登山杖的長度是有講究的。一般三節式的登山杖有兩節是可以調整的,開始先將登山杖全部旋松,把近底端的支桿伸長到最大限制的長度,登山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以參考。
然後手持登山杖站在平面上,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為支點,將前臂抬起到跟上臂成90度,再將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或者將登山杖頂部置於腋下5-8厘米,然後將杖尖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為止;最後將登山杖的支桿全部鎖緊。
另一隻尚未調整的登山杖比對鎖定長度的登山杖調整到相同長度即可。調整登山杖時不應該超過登山杖上所顯示的最大調整長度,在購買登山杖時可先做長度調整以確定是否買到合適長度的登山杖。
2.腕帶的使用
一般人使用登山杖時都是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以為腕帶的作用只是讓登山杖不會離開自己的手腕而已。但這種握法是錯誤的,只會讓手部肌肉更容易疲勞。
正確使用登山杖,應該把腕帶拿起來,從腕帶的下方穿入,將帶子壓在我們的虎口部位,然後再輕輕地抓住把手即可,透過腕帶來支撐登山杖,而不是緊緊地抓著把手施力。
這樣,下坡時,登山杖所承受的沖擊力可以通過腕帶傳導到我們的手臂上;同樣,上坡時,手臂的推力藉由腕帶傳到登山杖產生上坡的助力。腕帶的重要性可是不亞於登山杖本身的強度。
登山杖的操作方式
1.平地及平緩的上坡
就跟平常走路一樣採取相同的節奏,右手臂在左腳向前同時順勢將登山杖往前帶,但是杖尖不要超過身體前面,然後頂住地面向後推,左手跟右手交互做一樣的動作。
2.較傾斜的陡坡
動作和平常走路一樣,但是手臂要往前將登山杖的位置放在身體的前面,利用登山杖支撐身體往上,來減輕腿部的壓力,必要時候可以同時利用兩只登山杖來做爬升的動作,推身體往上的時候,手掌可以放在登山杖的頂部加強推的力量。
3.下坡
❻ 登山杖使用說明
孫悟空有根金箍棒,可大可小,幫他降妖除魔。
野人也有對「金箍棒」,可長可短,上坡能加速下坡當剎車,對延長戶外生涯功不可沒。
集多重功能於一身的登山杖——越野沒有可不行。
對越野跑愛好者而言,登山杖就像是隨身帶了兩棵樹,一路相隨,幫你克服各種前進障礙。
剛開始越野登山的新人往往雙腿走天下,對登山杖不屑一顧。一旦受傷,方才理解「四條腿」行走帶來的便利。
你,真的了解登山杖嗎?
一對登山杖可不僅讓你看上去「更專業」,在山地運動中,登山杖的積極意義不容小覷。在一項針對馬拉松的研究中,是否使用登山杖被列為影響損傷率的直接因素之一,
登山杖的選購
市面上有碳纖維登山杖、鋁合金登山杖等登山杖,碳纖維登山杖比較輕,但錦佬教練建議大家購買性價比更高的鋁合金登山杖,比較耐用。
登山杖適用於所有情境嗎? —— 登山杖的積極意義毋庸置疑,但使用與否仍要視情況而定:
如果是輕裝徒步,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決定是否使用登山杖;
在高海拔攀登、重裝徒步和長距離越野跑中,登山杖必不可少;
在非常崎嶇的地方,收起登山杖,放低重心趴下來手腳並用會更安全。
徒步時使用登山杖有以下益處:
步長增加, 提高行走速度 ;
增強穩定性,緩解疲勞, 使長距行走更舒服 ;
增加牽引力, 保持身體平衡 ,防止摔倒;
分擔腿部、膝關節、腳踝和足部的壓力。長遠而言 保護膝蓋 ,無形中延長了戶外壽命。有研究表明,
登山杖還可以避免越野跑過程中手部充血。
六大部分,缺一不可—— 現代登山杖起源於阿爾卑斯山地運動,同野性的斯堪地那維亞文化密不可分。直到20世紀70年代,登山杖才從滑雪運動中的雪杖脫離,自成一派,應用於各種山地戶外運動。現代登山杖由六部分組成:
腕帶 :將手臂的力量傳導至登山杖上,減少手掌用力從而緩解疲勞。最好是一條完整的帶子且不可有卡扣,否則行走時反復摩擦皮膚容易引起水泡。
手柄 :手握住的部位,材質以 軟木 抓握感最佳,橡膠、泡棉、塑料次之。
杖桿 :登山杖的核心部位,通常為 碳纖維 (輕但易折)或 鋁合金 (結實但笨重)材質。按節數可分為三節(標准)、四節(超短)、二節(較長)、一節(不易攜帶)這四種登山杖。
鎖扣 :用於固定登山杖相鄰的杖桿,主要有 外鎖 (鎖定方便,長度可調)和 內鎖 (內部膨脹鎖定,輕便)兩種方式。
帳托 :靠近杖尖的塑料碗狀環形物,通常有 泥托 和 雪托 兩種。杖托並非簡單裝飾,在分擔受力、保護杖尖方面發揮著作用。
杖尖及其保護套 :登山杖接觸地面的部分是杖尖,以堅硬的 金屬 或 合金材料 最為常見。行走在堅硬的岩石、水泥路面,使用橡膠套可以降低杖尖的磨損,同時增加彈力,防止刮擦。
你的登山杖用對了嗎?
性能良好的登山杖有其合理的設計,應正確使用。
腕帶佩戴方法—— 很多人錯誤的靠用力抓住手柄分擔壓力,徒步時間一長手部酸痛,叫苦不迭。腕帶絕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它是登山杖的軟連接,起著承重作用。
杖桿高度因情境而定—— 身高不同,登山杖的規格也不盡相同,選擇時最好可以試戴。
登山杖「能伸能縮」的設計為不同地形而生,合理利用登山杖的不同高度有助於行走效率的提高:
需要注意,在調節長度時不要超過杖桿「 MAX 」或「 STOP 」極限位置。
正確姿勢—— 不同地形的杖桿使用也有區別:
平地&緩坡 :
1、抬頭挺胸,杖尖始終在身體後方,反向交替揮動杖桿,不要順拐。
2.注意登山杖始終放在腳旁邊,不要放得太前或太後。
3.注意登山杖要平行,不要外八!
陡坡 :雙杖支撐能提供更為穩定的支點,減輕雙膝壓力。
上坡時
上陡坡使用小步高頻的方式進行,上坡要快就使用前腳掌著地的方式,要穩就用全腳掌
上特別陡的坡,注意先插穩登山杖,再蹬腳,然後再插杖,再蹬腳。
下坡時,手掌可以包在手柄上,先下仗再下腳,仗穩了再下腳
剛入門的小夥伴可以側身下。
對於很滑的路面,可以側身下並用登山杖做剎車。
注意:踩顏色相對較淺的地方比較不滑
在熟悉登山杖使用後,下坡時可以同時下腳和仗,但還是要注意做好三角支撐。
樓梯 :
上樓梯
下樓梯
累了也可側身下
過河 :雙杖在前作支撐前進。
杖托和保護套的合理使用—— 杖托是為了防止登山杖扎入土壤中太深而難以拔出或陷入岩石縫隙中扭斷杖桿。通常越松軟、越不穩定的路面,越需要受力面積大的杖托。
杖尖保護套用於堅硬路面 ;在水泥地或平整的岩石上行走,戴上杖尖保護套可以防滑,在保護杖尖的同時避免戳傷人或物。而行走在松軟路面應取下保護套。
泥托用於松軟路面 ;在沙地、草地等軟路面行走時,尖銳的杖尖容易陷進路中,再拔出很費力氣;而走在碎石路等硬路面,如果沒有杖托,登山杖陷入亂石夾縫很容易發生斷裂,因此泥托不要輕易取下。
勤保養,延長使用壽命
拆分—— 通常購買登山杖會有說明,不同類型登山杖拆分方法略有不同,保養時要將每段都拆分,最好根據說明進行,將連接處逆時針旋轉或按扣拆分。
圖示為按扣拆分。
清潔—— 用沾水的小刷子或布子擦去杖上的灰塵和殘留物。
晾乾—— 用干布將登山杖擦拭乾凈,並放於背光通風處充分晾乾。待完全晾乾後按次序重新組裝即可。
特別注意:
不要使用潤滑油 ;因為這樣會使登山杖變得很滑,容易發生危險。此外底潤滑油後內鎖可能出現鎖不緊的情況。
避免用水直接沖刷杖桿 ;這樣做不僅會使晾曬時間大大增長,一旦殘留水汽很容易發生氧化產生銹漬,給之後的調節帶來不便。
一杖多用,讓你大開眼界
登山杖在戶外環境中遠不止幫助行走和跑步那麼簡單。在越來越提倡輕量化的今天,登山杖可以身兼數職,一物多用。
發揮支撐作用—— 兩根杖可以代替衣架、擔架、三腳架等物品。
做帳篷支撐桿,做臨時防雨棚,做相機支架,晾曬衣服,同防潮墊等搭建急救行軍床或擔架
發揮護理作用—— 長距行走勞累時可以休息倚靠,放鬆肌肉。
做癢癢撓,拉伸肌肉
發揮防衛作用—— 一杖在手,無懼危險,比如遇到猛獸時可作為武器進行驅趕。
驅蛇、做捅破蜘蛛網等開路工具
Tips
Q:杖尖朝向?
A:永遠朝下,切勿杖尖沖人。
即使累了拖著杖桿行走也不可以將其翹起,一旦後方隊友不慎摔倒,很容易被尖銳的杖尖傷到,釀成事故。
Q:可以拉人嗎?
A:絕對不可以用登山杖拉人。
表面光滑的登山杖對手掌可能出汗的被拉者很不友好。拉人時除了拉力增大,還會產生一定角度的扭力,而幾乎所有登山杖的手柄處都是膠水黏合,且節與節之間的連接部分的特殊設計使抗拉的強度要遠低於扛壓的強度。
Q: 使用雙杖佔用雙手很不方便,可以只用單杖嗎?
A: 建議使用雙杖而非單杖。
重裝時必須雙杖,因為單杖只能起到支點作用,且會造成左右不平衡,時間一久可能對雙膝造成負面影響。
Q:如何避免登山杖斷裂?
A:除了攜帶杖托,在使用中還應避免側向力量沖擊。
尤其碳纖維杖桿,屬脆性材料。縱向使用無礙,但側面踩踏容易斷裂。
❼ 登山杖怎麼用
登山杖怎麼用
大家知道關於爬山的登山杖怎麼用嗎?很多人都喜歡到戶外去爬山去鍛煉身體和呼吸新鮮的空氣,在爬山的時候會經常用到登山杖,可是很對人不知道該怎麼樣用,下面我為大家分享關於登山杖怎麼用的方法。
首先我們要根據自己的身高來合理的調節登山杖:在調整登山杖時不應該超過登山杖上所顯示的最大調整長度。一般三節式的登山杖有兩節是可以調整的,開始先將登山杖全部旋松。手持登山杖站在平面上調整登山杖的長度,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為支點,將前臂上舉到跟上臂成90。,再將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調整到接觸地面;或者將登山杖頭置於腋下5~8公分,然後將杖尖下向調整到接觸地面為止。
一般人使用登山杖時都是緊緊地抓著登山杖的把手施力,以為腕帶的作用只是讓登山杖不會離開自己的`手腕而已,實際上腕帶還具有借力和轉移的作用,我們在使用登山杖下坡時,登山杖所承受的沖擊力應該藉由腕帶傳導到我們的手臂上;在上坡時,手臂的推力藉由腕帶傳到登山杖產生上坡的助力,所以我們的手腕穿過腕帶時不應該直接從腕帶上方伸進去抓住把手,而是應該把腕帶拿起來,從腕帶的下方穿入,將帶子壓在我們的手掌之中,然後再輕輕的抓住把手即可。
不同場合的登山杖選擇
戶外登山、徒步穿越,可以選擇三節或四節的登山杖,手柄最好選擇直柄的,材質可以考慮鋁合金支桿、碳纖維支桿。平地/場地健行,可以選擇斜柄的專業健走杖,材質可以考慮碳纖維支桿、鋁合金支桿。健走杖的腕帶與普通登山杖不同,是採用全掌式腕帶,可以充分配合擺臂角度發力。比較專業的健走杖有:rebornsun魯濱遜、Wildview/迪為這兩種,目前三節式的碳纖維手杖方便攜帶,比較受大家的喜愛。休閑登山/日常使用,兩節、三節、四節的登山杖均可以,主要看攜帶的需要。材質可以選用鋁合金支桿、碳纖維支桿、木質支桿。
為什麼要用登山杖
1、登山杖,象滑雪杖一樣,可以讓你的雙手推動你向前或向上。不管是走在平地還是攀爬陡峭的山路,登山杖都能幫助你提高平均速度。
2、登山杖可以減少對你的腿、膝蓋、腳踝和腳的沖擊,尤其是你在下山時。
3、登山杖可以幫你趕走戶外的一些討厭的東西。它們可以推開帶刺的黑莓,打走路上的蜘蛛網,這讓你舒服多了。
4、走路時使用登山杖可以讓你建立和保持一種恆定的節奏,這能加快你的速度。尤其在非技術地形,平地時,表現更明顯。
5、增加的2個支點可以顯著的增加你在非常滑的路面的抓地力,比如泥地、雪地或碎石路面。
6、登山杖可以幫助你在一些困難地形保持平衡,比如穿過河流。
7、登山杖可以當作探針,來發現一些你眼睛無法看到的信息。它們可以用來探明水坑、正在融化的雪橋、流沙等的情況。
8、登山杖可以減輕一些你的負重。
❽ 登山杖外鎖使用方法
大家買了登山杖回來之後,知道怎麼使用外鎖嗎?下面我為大家介紹登山杖外鎖使用方法,歡迎大家參閱。
登山杖外鎖使用方法
外鎖登山杖又稱QUICK LOCK 快鎖, SPEED LOCK 速鎖2011年LEKI樣本顯示,他是第一個通過GS認證的外鎖,GS要求鎖緊力度58公斤。
外鎖因其使用便捷,原理簡單,易於維修等原因被大眾接受,盡管外鎖的鎖緊峰值力度由於工藝原因目前尚無法超過內鎖,但是其峰值壓力之後的持續抗壓性表現的非常優越,有“越挫越勇”之勢!
現在,我結合自己這幾年使用和開發外鎖的一點經驗,以BD,LEKI,MBC及其其他OEM工廠的外鎖為例,說一說外鎖使用的幾個注意點:
第一,外鎖登山杖買到手,不是馬上能用的,需要自己擰動外部螺絲,調整到合適的扳手扭力和鎖緊度,一般情況下,60公斤的人,能夠靜止下壓不潰縮,其鎖緊力就算是符合GS的要求了。螺絲切忌擰的過緊,否則扳手扭力過大,扳動費勁,而且,容易損壞扳手等塑料件;
第二,鎖緊使用,也和內鎖一樣,需要不定時的檢查鎖緊度,因為鎖緊螺絲有可能慢慢松開;
第三,長期不適用,鎖緊要打開,一直處於鎖緊狀態,塑膠件長期處於拉緊,容易開裂,變形;
第四,外鎖也容易上灰,每次使用完,清理灰塵,沙粒
第五,登山杖最細一節通常都有錐度,錐度開始的部分就不能鎖緊,這個我想大家都能理解。
第六,外鎖件容易受外部環境溫度變化而熱脹冷縮,需要適時調整鎖緊度
第七,外鎖杖在打濕,結冰狀態下,依然有鎖緊力,解凍時切忌用開水,需要用溫水慢慢解凍
登山杖鎖緊使用技巧3點
1.行走中養成不定期檢查鎖緊,再緊一把的習慣------安全第一!多種情況都可能出現解鎖的情況,就好比瀑降前,每次必須檢查一遍繩索,從頭捏到尾。
2.鎖緊鎖不緊時;如果表現為不斷空轉的現象,很可能是鎖緊件啟動摩擦不足,零時的解決辦法可以是:拔出鎖緊,掰開一點塑膠件角度,或輕微打磨表面,但這是權宜之計,建議更換塑膠膨脹件。 長期磨損會導致塑膠膨脹件外徑變小,啟動摩擦降低。 如果解鎖後繼續空轉,也可能使鎖緊滑塊偏離初始位,此時,需要拔出鎖緊件,將滑塊調整到初始位置。
3.手上有汗水時,旋緊鎖緊的扭力會大幅度下降,(據不完全統計,一般一個歐洲成年男子在18MM直徑的鋁合金管上,能施加3.6-4N/M的扭矩。歐洲女子大約在2.5-3.6n/m左右;亞洲男子可施加2.5-3.8n/m,女子:2.5n/m左右),建議擦乾手汗,或者使用有摩擦力的衣服包裹住扭緊鎖緊。也可握住袖套,手柄,杖尖等不易打滑且直徑更大的部位鎖緊。
登山杖鎖緊使用的注意點
1.務必不要超過STOP,超過STOP別斷或者別彎鎖緊是維修率最高的故障,而且非常容易鑒定。
2.登山杖使用後需要進行保養,特別是鎖緊件清潔,乾燥非常總要。鎖緊部件有時可能因為磨損,潮濕,寒冷,沙粒等多種原因導致無法鎖緊。使用前後的保養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