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蒸附片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蒸附片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04 17:17:40

❶ 白附片的功效作用和是食用方法

白附片是一種葯材。它的作用有很多,當你的皮膚不好的時候,可以用它。因為它有美白的作用。當你的臉上長粉刺和疙瘩的時候,你也可以用它來治療。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白附片的功效作用,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白附片的功效和作用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用於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萎,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

1.對蛋清性關節腫脹具有不同的抑製作用,其強度與葯物劑量呈正相關性。

2.強心和升壓作用:去甲烏葯鹼是附子中的強心成分之一,含量甚微。它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很強,能明顯增加離體蛙心。

3.對心率和心律失常的影響:去甲烏葯鹼能加速心率,對實驗性緩慢型心律失常有改善作用。

白附片的食用 方法 與食用配方

食用方法: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食用配方:①治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枚,乾薑三兩。(《傷寒論》四逆湯)

②治傷寒陰盛格陽,其人必躁熱而不欲飲水者:大附子一枚燒為灰,存性,為末;蜜水調服。(《傳家秘寶方》霹靂散)

③治陰毒傷寒,面青,四肢厥逆,腹痛身冷,一切冷氣:大附子三枚(炮裂,去皮臍)為末。每服三錢,薑汁半盞,冷酒半盞,調服。良久臍下如火暖為度。(《濟生方》回陽散)

④治傷寒已經轉下,又曾發汗,內外俱虛,邪氣未解,表證不見,身無大熱,晝日煩躁,不得眠睡,夜即安靜,不嘔不渴,脈候沉微者,宜服之。又治暴中風冷,久積痰水,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一切虛寒,並皆治之:乾薑(研粗末)一兩,附子(生,去皮臍,細切)一枚。上合勻。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局方》姜附湯)

白附片的對比區別

白附子與白附片

白附子與白附片是兩種不同的葯物,切忌混用!二者名稱相近,常易混淆, 但它們的功效迥異。

不同加工

白附片,是將附子剝去外皮、切片,在清水中漂至水呈乳白色,取出蒸過、曬干,或用硫黃薰白。而附子是烏頭的根,烏頭是劇毒中葯,將烏頭用膽馬水浸漂後用水煮熟而成附子。

不同功效

前者即白附子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和解毒散結的作用,臨床上用於風痰壅盛、口眼歪斜及瘰癧痰核;而後者白附片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的功效,臨床上用於亡陽症、陽虛症及痹痛。

白附片與黑附片

白附片與黑附片統稱為附片,附片(黑順片、白附片) 直接入葯。加工不同,但功效一樣。

不同加工

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凈,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剝去外皮,縱切成厚約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曬干,習稱“白附片”。

白附片 無外皮,黃白色,半透明,厚約0.3cm。

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別洗凈,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厚約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調色液使附片染成濃茶色,取出,蒸至出現油麵、光澤後,烘至半干,再曬干或繼續烘乾,習稱“黑順片”。

黑順片為縱切片,上寬下窄,長1.7~5cm,寬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黃色,油潤具光澤,半透明狀,並有縱向導管束。質硬而脆,斷面角質樣。氣微,味淡。

相同功效

兩者統稱為附片,附片(黑順片、白附片) 直接入葯。兩者都是附子的炮製加工品,在功效方面,兩則也相近,但稍有區別.。

【性味與歸經】 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

【功能與主治】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用於亡陽虛脫,肢冷脈微,心陽不足,胸痹心痛,虛寒吐瀉,脘腹冷痛,腎陽虛衰,陽痿宮冷,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

【用法與用量】 3~15g,先煎,久煎。 【注意】 孕婦慎用;不宜與半夏、瓜蔞、瓜萎子、瓜蔞皮、天花粉、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貯藏】 鹽附子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黑順片及白附片置乾燥處,防潮。

總的來講,附子具有回陽氣,通行十二經,能追復散失欲絕的元陽(腎陽)等功效。由於附子有大毒,常常炮製後入葯.其中,炮附子最常用,葯力足、效果快;淡附片葯力較和緩;黑附片與炮附子葯效差不多;白附片葯力稍小於以上幾種。另外還須強調,在中醫看來,白附子性偏上行,能祛風燥痰,偏用於頭面風痰之疾。黑附子正好相反.

猜你喜歡:

1. 白地瓜的功效與作用

2. 白糯米酒的功效與作用

3. 附子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項

4. 白附子的功效作用與葯用配方

5. 附子的功效與作用介紹

❷ 制附片的功效與作用

制附片的功效與作用

制附片的功效與作用,說起制附片很多人都知道,制附片是把烏頭塊根炮製以後得到的一種中葯材,是一種片狀物質,但很多人不知制附片的功效是什麼,以下分享制附片的功效與作用。

制附片的功效與作用1

制附片為烏頭的子根,經加工炮製後,成為制附片。葯性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功效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

臨床多用於:

1、亡陽證,本品能上助心陽,中溫脾陽,下補腎陽,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葯」,常與乾薑,甘草等同用;

2、陽虛證,本品辛甘溫煦,有峻補元陽,益火消陰之效,凡腎脾心諸臟陽氣衰弱者均可應用;

3、寒痹證,本品氣雄性悍,走而不守,能溫經通絡,逐經絡中風寒濕邪,故有較強的散寒止痛作用。

本品有毒,宜先煎一個小時以上,至口感無麻辣感為度。孕婦及陰虛陽亢者忌用。

制附片的功效與作用2

附片的功效與作用

附子是一種中葯。味道辛辣,甜,性熱,有毒。它具有補火助陽、止痛除濕的作用。對四肢及腹部寒冷引起的腹痛、嘔吐、腹瀉、水腫、陽痿有很好的`療效。還能增加人體血液循環,有效控制人體血壓。平時服葯時,必須控制葯物的劑量。內熱過多的人建議不要服用,因為烏頭熱容易加重內熱或引起便秘。

附子的作用和功效是什麼

附子是一種常見葯材,屬於中葯之一。別名烏頭、鐵花、五毒等。附子主要分布於中國: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區。附子具有抗心律失常、散寒止痛、抗炎、壯陽益氣、抗休克、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附子能治療的疾病有月經不調、瘡瘍、腳氣、腫痛等。因為附子含有毒性,如果需要服用附子,只能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制附片的功效與作用3

1、附片除臟腑沉寒,三陰厥逆,濕淫腹痛,胃寒蛔動;治經閉;補虛散壅。

2、附片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症堅積聚,血瘕,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制附片具有緩解疼痛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有止咳化痰祛風濕的效果。

3、附片補腎命火,逐風寒濕。

4、附片治三陰傷寒,陰毒寒疝,中寒中風,痰厥氣厥,柔痓癲癇,小兒慢驚,風濕麻痹,腫滿腳氣,頭風,腎厥頭痛,暴瀉脫陽,久痢脾泄,寒瘧瘴氣,久病嘔噦,反胃噎膈,癰疽不斂,久漏冷瘡。

合蔥涕,塞耳治聾。這樣的中葯材具有很好的緩解頭痛啊或是風濕疾病的效果,對於清熱解毒有一定的好處,還可以預防疾病。

5、附片補益陽氣:附子辛熱,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經,故凡陽氣不足之證均可用之,尤能補益腎陽。補腎陽常配肉桂。制附片可以有補氣血的作用,還可以補腎壯陽,對於腎不好的人群來說可以試試。

(2)蒸附片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禁 忌

孕婦慎用,不宜與半夏、瓜蔞、瓜萎子、瓜蔞皮、天花粉、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炮製方法

1、附片(黑順片、白附片) 直接入葯。

2、淡附片: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至鹽分漂盡。與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開後口嘗無麻舌感時,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曬干。(每l00kg鹽附子,用甘草5kg、黑豆l0kg。)

3、炮附片:取附片,照燙法用砂燙至鼓起並微變色。

❸ 附子的飲食禁忌_附子的功效與作用

附子在我國具有比較悠久以及廣泛的使用,科學的服用對身體的好處有很多。下面我為大家介紹附子的飲食禁忌,希望對你有用!

附子的飲食禁忌
第一:附子帶有一定的毒性

專家告訴我們,附子本身所含有的毒性並不小,所以在服用的時候一定要遵循科學的 方法 ,否則有可能小命不保。附子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就是烏頭鹼了,這種物質經過一定的加工之後毒性將會降低。

想要去除掉大量的附子毒性,那麼就需要將附子放在大約120攝氏度中的開水中煎煮四十分鍾,這樣毒性才能夠下降到身體所可以承受的程度。另外室溫以及寒冷天氣中的附子毒性也是不一樣的,一般情況下認為寒冷的溫度能夠降低附子中含有的毒性。

第二:附子中毒的症狀

一般情況下,服用附子中毒的第一步是神經中毒,這個時候身體出現了口舌發麻甚至是全身發麻的情況,並且精神上也感覺到頭暈頭痛以及神志不清的情況,嚴重者還有可能出現陣發性抽搐以及雙目失明,對健康非常的不利。消化系統中毒的症狀則表現為腹瀉腹痛、腸鳴以及惡心想吐等。循環系統中毒則是表現為血壓下降以及心率不正常的,甚至還有可能出現循環呼吸衰竭以及心率失常的情況,嚴重則會導致死亡。

如果身體出現附子中毒的情況應該如何解決呢?如果是比較早期的中毒,可以輸入葡萄糖水等,一定要注意觀察呼吸情況,同時保溫工作也需要進行。

第三:不適合服用附子的人群

懷孕期間的女性以及月經期間的女性都不適合服用附子。除此之外,體質屬於陰虛陽熱以及真假熱患者也不應該服用附子,避免不舒服症狀加重。如果你身體的肌膚出現了破潰的情況,也不應該服用附子。

第四:附子不能與這些東西同食

在服用附子的過程中,還應該適量的加入一些甘草以及乾薑,這樣能夠有效的降低毒性。不過千萬不能夠和麻黃以及白酒一起服用,否則附子的毒性將大大增強,不利於身體健康。

在將附子和其他中葯材一起搭配的時候,白芨、貝母、瓜萎、半夏以及惡蜈蚣、白蘞等葯材都不能夠加入,避免出現中毒。

第五:附子泡水的時候不應該加入冷水

附子在煎煮以及泡水的過程中都不能夠加入冷水,這也是很多人在生活中經常犯的附子泡水喝的錯誤。如果是含有附子的葯方,那麼應該將附子提前煎煮一兩個小時。將附子放入嘴巴中下口的咀嚼,如果沒有麻麻的感覺就說明附子可以和其他中葯材一起煎煮了。

另外,在煎煮附子的時候加入冷水不僅不能夠促進附子的煎煮,反而會增加這種中葯材的毒性,對身體非常的不利。

第六:如何避免附子中毒

附子不能夠直接服用生的,平時服用的葯材一定要選擇炮製之後的。除此之外,千萬不能夠胡亂在葯方中加入附子,一定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使用這種葯材。另外,生活中使用的附子含量不能夠超量,並且在使用之前應該提前煎煮兩三個小時。

生活中使用附子的時候應該根據情況加入適量的甘草或者是生薑,具有一定的解毒效果,不過千萬不能夠添加白蘞、半夏、惡蜈蚣這類型的葯材,避免損害身體健康。通過本篇 文章 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於附子泡水喝的禁忌已經具有一定的了解了,生活中一定要活學活用哦!
附子的功效與作用
1、附子具有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之功效。主治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寒濕痹痛等。

2、附子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輸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

3、附子有擴張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環作用。

4、附子對血壓的影響既有升壓又有降壓作用,與其所含成分有關。

5、附子回陽救這之功效主要是以強心抗休克作用為基礎。

6、附子有顯著的抗緩慢型心律失常作用。

7、附子煎劑對急性炎症模型有明顯抑製作用。
附子的葯用價值
【葯名】附子

【別名】附片、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

【入葯部分】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

【性味】辛甘,熱,有毒。

【歸經】入心、脾、腎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炮製品),回陽球逆可用18-3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切成薄片蓋在患處或穴位上,用艾炷炙之。內服宜制用,宜久煎;外用多用生品。

【注意事項】陰虛陽盛,真熱假寒及孕婦均禁服。本品辛熱燥烈,凡陰虛陽亢及孕婦忌用。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因有毒,內服須經炮製。若內服過量,或炮製、煎煮方法不當,可引起中毒。
附子的葯用附方
1、治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枚,乾薑三兩。(《傷寒論》四逆湯)

2、治嘔逆翻胃:大附子一個,生薑一個(細銼)。煮研如麵糊,米飲下。(《 經驗 方》)

3、治一切厥心痛,小腸膀胱痛,不可止者:附子一兩(炮),鬱金、橘紅各一兩。上為末,醋麵糊為丸,如酸棗大,以硃砂為衣。每服一丸,男子酒下,婦人醋湯下。(《宣明淪方》辰砂一粒丹)

4、治休息痢及赤白痢: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雞子二枚(去黃取白)。上二味,先將附子搗羅為末,以雞子白和為丸,如梧桐子大。一時傾入沸湯內,煮數沸濾出,分作兩眼,米飲下,空心、日午各一服。(《聖濟總錄》附子丸)

5、治臟寒脾泄,及老人中氣不足,久泄不止:肉豆蔻二兩(煨熱),大附子(去皮臍)一兩五錢。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蓮肉煎湯下。(《綱目》)

6、治脾虛受濕發腫,一切虛腫:大附子十枚(生,削去皮,破四塊),赤小豆半升,藏附子於中,慢火煮附子透熟軟,去豆,焙乾附子碾末,以薏苡仁粉打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冬瓜湯或蘿卜湯下。(《朱氏集驗醫方》)

7、治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詠沉者: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術四兩,芍葯三兩。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傷寒論》附子湯)

8、治氣虛頭痛:大附子一枚,全蠍二枚(去毒),鍾乳粉二(三)錢半。上用附子剜去心,安全蠍在附於內,卻以全附為末,同鍾乳粉面少許,水和作劑,包裹煨令熟,並為細末,蔥涎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同椒鹽湯下。一作散,蔥茶湯下。(《澹寮方》蠍附丸)

9、治頭痛:附子(炮)、石膏(煅)等分。為末,入腦、麝少許,茶酒下半錢。(《傳家秘寶方》)

10、治經侯不調,血臟冷痛:當歸、附子(炮)各等分。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八分,空腹溫服。(《簡易方論》小溫經湯)

11、治吐血:生地黃一斤(凈洗,細研取汁,其滓再入好酒少許,又取汁令盡),附子一兩(炮,去皮臍,切片子,入地黃汁內,用銀器熬成膏,取出附子焙乾)。上以山葯三兩為末,以地黃膏子和成劑,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空心服。(《朱氏集驗醫方》地黃丸)

12、治小便不通,兩尺脈俱沉微,用淋閉通滑之劑不效者:附子一兩(重炮,去皮,鹽水內浸良久),澤瀉(不蛀者)一兩。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燈心七莖,煎服。(《普濟方》附子散)
附子的食用方法
1、附子粥

材料:制附子10克,炮姜15克,粳米100克。

做法:二葯研為細末,每次用5克,與粳米加水煮粥食。亦可將二葯減半,煎水取汁,入粳米煮粥。

功效:源於《聖惠方》。本方以附子溫里散寒、止痛,炮姜溫中散寒、止瀉。用於里寒腹痛、腹瀉,大便表稀。

2、附片薏苡粥

材料:制附片10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

做法:附片煎取汁,入薏苡仁、粳米,加水煮至粥熟。分2次食。

功效:本方以附片散寒止痛,用薏苡仁除濕舒筋。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四肢拘攣。

附子理中丸

【成份】附子(制)、黨參、白術(炒)、乾薑、甘草。輔料為蜂蜜。

【性狀】本品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氣微,味微甜而辛辣。

【功能主治】溫中健脾。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

【規格】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禁忌】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孕婦慎用,哺乳期婦女、 兒童 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猜你喜歡:

1. 附子的飲食禁忌

2. 附子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3. 附子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項

4. 附子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5. 附子的養生功效

6. 附子的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❹ 制附片的功效與作用

1、附片除臟腑沉寒,三陰厥逆,濕淫腹痛,胃寒蛔動;治經閉;補虛散壅。

2、附片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症堅積聚,血瘕,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制附片具有緩解疼痛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有止咳化痰祛風濕的效果。

3、附片補腎命火,逐風寒濕。

4、附片治三陰傷寒,陰毒寒疝,中寒中風,痰厥氣厥,柔痓癲癇,小兒慢驚,風濕麻痹,腫滿腳氣,頭風,腎厥頭痛,暴瀉脫陽,久痢脾泄,寒瘧瘴氣,久病嘔噦,反胃噎膈,癰疽不斂,久漏冷瘡。

合蔥涕,塞耳治聾。這樣的中葯材具有很好的緩解頭痛啊或是風濕疾病的效果,對於清熱解毒有一定的好處,還可以預防疾病。

5、附片補益陽氣:附子辛熱,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經,故凡陽氣不足之證均可用之,尤能補益腎陽。補腎陽常配肉桂。制附片可以有補氣血的作用,還可以補腎壯陽,對於腎虛的人群來說可以試試。

(4)蒸附片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禁 忌

孕婦慎用,不宜與半夏、瓜蔞、瓜萎子、瓜蔞皮、天花粉、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炮製方法

1、附片(黑順片、白附片) 直接入葯。

2、淡附片: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至鹽分漂盡。與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開後口嘗無麻舌感時,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曬干。(每l00kg鹽附子,用甘草5kg、黑豆l0kg。)

3、炮附片:取附片,照燙法用砂燙至鼓起並微變色。

❺ 白附片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你好,白附片,是將附子剝去外皮、切片,在清水中漂至水呈乳白色,取出蒸過、曬干,或用硫黃薰白。是大溫熱之葯,有回陽救逆、溫腎助陽、祛寒止痛的功效,用於腎陽不足、畏寒肢冷、風寒濕痹等症。由於附子有大毒,常常炮製後入葯.其中,炮附子最常用,葯力足、效果快;淡附片葯力較和緩;黑附片與炮附子葯效差不多;白附片葯力稍小於以上幾種。另外還須強調,在中醫看來,白附子性偏上行,能祛風燥痰,偏用於頭面風痰之疾。黑附子正好相反。望能幫助到你。

❻ 附子的功效與作用

附子的功效與作用

附子的功效與作用,任何食物都有其特別的功效和作用,每種食材都有適宜人群和禁忌人群,入葯的食材都需要更加註意,補血益氣這種食材是首選,下面是附子的功效與作用。希望下文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附子的功效與作用1

附子的作用:

1、強心:能興奮迷走神經中樞而增強心肌收縮力,通過其強心作用,改善全身循環功能,從而救治心血管功能不全。有效成分為非生物鹼成分,煎煮後一般不破壞,仍保留強心作用。

2、鎮痛:烏頭鹼的分解物,作用於人體後,對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有麻痹作用,對黏膜及皮膚感覺神經末梢先興奮後麻痹,故有一定的鎮痛作用。烏頭鹼及次烏頭鹼均有局麻作用。

3、抗炎:對實驗性關節炎(甲醛性和蛋清性)有明顯的消炎作用。

4、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熟附片的煎劑能顯著降低大鼠腎上腺內抗壞血酸的'含量,增加尿中17-酮類固醇的排泄,減少末梢血液中嗜酸性白細胞數。

5、對某些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的患者,附子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附子的禁忌:

附子不宜與半夏、瓜蔞、天花粉、貝母、白蘞、白及同用。且需要根據自己的詳細情況用葯,適當用量,過猶不及;

因附子含有毒性成分烏頭鹼,主要對心肌、迷走神經、末梢神經有興奮麻痹作用,中毒症狀如舌尖麻木、肢體麻木,有蟻走感,頭暈、視力模糊,惡心,嘔吐等,最嚴重至危及生命。

附子的功效與作用2

白附子的美容功效:

白附子白芷美白祛斑面膜

成分:白芷10克,白附子10克。

製作:將兩味中葯共研細末,加水和蜂蜜適量調和。

用法:將其敷面,20分鍾後洗凈。

功效:有祛斑、消斑、增白作用,適用於面部色素沉著或有黃褐斑的女性。

白附子的功效:

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用於中風痰壅、口眼歪斜、語言澀謇、痰厥頭痛、偏正頭痛、喉痹咽痛、破傷風症;外治瘰疲痰核、毒蛇咬傷。

用法:內服:煎湯,3-6g;研末服0.5-1g,宜炮製後用。外用:適量,搗爛敷;或研末調敷。

注意事項:血虛生風、內熱生驚及孕婦禁服。

白附子的作用

1、中葯白附子具有消除面部黑色素作用。用白附子研末於睡前洗臉並以白蜜塗於紙上貼面上,則面部黑色素斑可漸消退,《本草經疏》載:白附子「性燥而升,風葯中陽草也,風性升騰,辛濕善散,故能主面上百病而行葯勢也。」

2、現代研究:葯理研究顯示,白附子具有鈣通道阻滯,減慢心率,顯著抗炎等作用。現代臨床用於治療癲癇,腦血栓和不明原因頭痛等。

❼ 附子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附子,中葯名,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附子具有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之功效。那麼附子還有哪些功效?下面我給大家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吧。

附子的功效與作用

1、附子具有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之功效。主治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寒濕痹痛等。

2、附子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輸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

3、附子有擴張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環作用。

4、附子對血壓的影響既有升壓又有降壓作用,與其所含成分有關。

5、附子回陽救這之功效主要是以強心抗休克作用為基礎。

6、附子有顯著的抗緩慢型心律失常作用。

附子的食用方法

1、附子粥

材料:制附子10克,炮姜15克,粳米100克。

做法:二葯研為細末,每次用5克,與粳米加水煮粥食。亦可將二葯減半,煎水取汁,入粳米煮粥。

功效:源於《聖惠方》。本方以附子溫里散寒、止痛,炮姜溫中散寒、止瀉。用於里寒腹痛、腹瀉,大便表稀。

2、附片薏苡粥

材料:制附片10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

做法:附片煎取汁,入薏苡仁、粳米,加水煮至粥熟。分2次食。

功效:本方以附片散寒止痛,用薏苡仁除濕舒筋。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四肢拘攣。

附子的葯用價值

【葯名】附子

【別名】附片、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

【入葯部分】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

【性味】辛甘,熱,有毒。

【歸經】入心、脾、腎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炮製品),回陽球逆可用18-3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切成薄片蓋在患處或穴位上,用艾炷炙之。內服宜制用,宜久煎;外用多用生品。

❽ 附子應該怎樣炙才能去除它的毒性

附子有毒,需炮製(炙)才能去除毒性。附子的現代炮製方法有:

一、鹽附子:選擇個大、均勻的泥附子,洗凈,浸入膽巴水(食用湖鹽的水)溶液中。再加食鹽,繼續浸泡,每日取出曬晾,並逐漸延長曬晾時間。直至附子表面出現大量的結晶鹽粒(鹽霜)、體質變硬為止。

二、淡附片: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至鹽分漂盡。與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開後口嘗無麻舌感時,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乾燥。篩去碎屑。配方為:鹽附子每100kg,用甘草5kg、黑豆10kg。

三、白附片: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凈,浸入食用湖鹽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剝去外皮,縱切成厚約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曬干。

四、黑順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別洗凈,浸入食用湖鹽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厚約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調色板把附子染成濃茶色,取出。蒸至出現油麵、光澤後,烘至半干,再曬干或繼續烘乾。

五、炮附片:取凈河砂,置炒制容器內,用武火加熱,炒至靈活狀態,加入凈附片,不斷翻炒,炒至鼓起並微變色,取出,篩去砂,攤晾。

六、泥附子:6月下旬至8月上旬採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即為「泥附子」。

(8)蒸附片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附子炙的作用與功效:

一、附子能止瀉,消腫,祛風濕,回陽補火,散寒止痛。

二、附子主治:用於亡陽虛脫之肢冷脈微、陽痿、寒濕痹痛、寒滯痛經、陰疽等等疾病。

三、現代研究表明,附子具有增強心肌收縮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輸出量和增加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四、附子具有擴張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

五、附子具有增強心臟和心臟功能。抗休克,具有明顯的抗緩慢性心律失常作用。

❾ 附片的功效與作用

核心功效

治腎陽不足、治風濕骨痛

附片簡介

附片一般指附子,中葯名。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採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

功效作用

1、治腎陽不足,附片對人類的腎陽不足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特別是對腎陽不足引發的腹痛、腹瀉以及陽痿等症,治療效果最為明顯,治療時可以把附片這種中葯材與熟地、肉桂以及山萸肉等中葯材的一起搭配使用,這樣會讓它的治療效果更加出色。

2、治風濕骨痛,附片對人類的風濕骨痛有很好的治療功效,它能消腫止痛,也能通經活絡,更能祛風除溫,平時出現風濕骨痛以後可以把附近片與桂枝等中葯材搭配使用,能起到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能讓人們風濕骨痛的症狀很快減輕。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適宜。

禁忌人群

孕婦及陰虛陽亢、實熱證者忌用。

不宜同食

與附片葯效相反或者有副作用的葯物, 吃了附片之後,不要再吃與附片葯效相反或者有副作用的葯物,比如瓜蔞、川貝、白及等,這些葯物會干擾 附片 的葯性,對於治療疾病沒有好處。

食用方法

1、燉羊肉

將附片用紗布袋裝好扎口;羊肉用清水洗凈,放入沸水鍋內,加姜、蔥煮至斷紅色;將羊肉撈出剔骨,切成3厘米見方塊,再入清水中浸漂去血水;骨頭拍斷,姜拍松,蔥纏成團;燉鍋內加入清水,置於大火上,將羊肉、生薑、蔥、料酒、葯包放入湯內,先用大火燒沸,再用文火燉至羊肉酥爛;加入鹽、味精、胡椒粉即成。

2、燒烏雞

將附片(必須買制過的,沒有制的毒性太大)洗凈後置於燉杯中煮2小時;將烏雞宰殺後,去毛,內臟及爪,斬成4厘米見方的塊;姜切成片,蔥切段;將炒鍋置於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待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薑片、蔥段爆香;再放入烏雞塊,加鹽、醬油、附片炒勻;加入400毫升高湯,用文火煮45分鍾即成。

❿ 附片的食用方法

您好!附片,屬溫里葯,性味大辛、大熱,有毒。有回陽救逆,溫補脾腎,散寒止痛;大辛大熱,溫陽逐寒之功效。具體情況請聽從臨床醫生的正確診療就好啦。請不要亂服用葯品等。謝謝!

閱讀全文

與蒸附片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益節美國氨糖食用方法 瀏覽:559
飛利浦溫奶器使用方法 瀏覽:923
FDMS顆粒物測量方法 瀏覽:775
2015新君威後備箱進水解決方法 瀏覽:929
北京標桿企業調研方法有哪些 瀏覽:113
鉛筆生活技巧和方法 瀏覽:537
煙氣控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693
中葯分析驗證方法 瀏覽:917
解決代溝的有效方法 瀏覽:693
王伯彤比特訓練方法 瀏覽:87
腦袋上毛囊炎最好治療方法 瀏覽:231
炒股的股利計算方法 瀏覽:751
傳統生態學研究方法 瀏覽:443
認土鴨子的方法視頻 瀏覽:201
栽種豆角更簡便的方法 瀏覽:64
六字訣快速練習方法 瀏覽:857
獲得金屬單質常用的方法 瀏覽:319
用什麼方法止癢好 瀏覽:635
瘦肚子後背運動方法視頻 瀏覽:189
冬天怎麼除甲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