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三唑酮使用方法

三唑酮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02 13:00:04

㈠ 三唑酮500毫升兌多少水視頻

三唑酮使用方法

1、麥類黑穗病、銹病、白粉病、雲紋病等麥類黑穗病:100公斤種子拌有效成分30克(15%可濕性粉劑200克)的葯劑;對銹病、白粉病、雲紋病可在病害初發時,每畝用有效成分8.75克(25%乳油35克),嚴重時可用15克有效成分(若用25%乳油,則需60克)兌水75至100公斤噴霧。

2、玉米、高粱絲黑穗病防治玉米絲黑穗病:每100公斤種子用15%可濕性粉劑533克拌種。高粱絲黑穗病,每100公斤種子用15%可濕性粉劑266至400克拌種。

3、瓜類白粉病:大田用25%可濕性粉劑5000倍液噴霧1至2次,溫室用25%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1至2次。菜豆類銹病可在發病初期或再感染時,用25%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1至2次。

三唑酮,是一種高效、低毒、低殘留、持效期長、內吸性強的三唑類殺菌劑。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後,能在植物體內傳導。對銹病和白粉病具有預防、鏟除、治療等作用。對多種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圓斑病、麥類雲紋病、小麥葉枯病、鳳梨黑腐病、玉米絲黑穗病等均有效。對魚類及鳥類較安全。對蜜蜂和天敵無害。三唑酮的殺菌機制原理極為復雜,主要是抑制菌體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擾菌體附著孢及吸器的發育,菌絲的生長和孢子的形成。三唑酮對某些病菌在活體中活性很強,但離體效果很差。對菌絲的活性比對孢子強。三唑酮可以與許多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等現混現用。

劑型

5%、及15%、及25%可濕性粉劑;25%、及20%、及10%乳油;20%糊劑;25%膠懸劑;0.5%、及1%、及10%粉劑;15%煙霧劑。

適用范圍

對銹病、白粉病和黑穗病有特效,對玉米、高粱等黑穗病、玉米圓斑病,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㈡ 有機蔬菜可以打三唑酮嗎

三唑酮是農業上經常使用的一種菌劑,是一種、低毒、低殘留、持效期長、內吸性強的三唑類劑。

三唑酮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後,能在植物體內傳導。對銹病和白粉病具有預防、鏟除、、熏蒸等作用。對多種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圓斑病、麥類雲紋病、小麥葉枯 病、鳳梨黑腐病、玉米絲黑穗病等均有效。對魚類及鳥類較。對蜜蜂和天敵無害。

在蔬菜上使用三唑酮要控制用葯量,過量用葯會使蔬菜植株生長緩慢、株型矮化、葉片變小變厚、葉色深綠等不正常現象。

以下是蔬菜各種病害時的三唑酮用量:

(1)瓜類白粉病。在病害發生初期,三唑酮用量為畝用20%三唑酮乳油30~50毫升或15%可濕性粉劑45~60克,對水噴霧,一般年份施葯一次,病重年份隔15~20天再施葯一次。在溫室里用噴霧法防治時,用葯濃度過高,易引起瓜葉變脆。新疆在哈密瓜白粉病發生初期,畝用20%乳油50毫升,對水噴霧,葯效期可達30天以上,並可提高瓜的含糖量30%左右。

(2)蔬菜病害。對菜豆、豇豆、豌豆、辣椒白粉病,用15%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噴霧或用20%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溫室蔬菜白粉病用土壤處理法,每立方米土壤用15%可濕性粉劑10~15克拌和,作為種植用土,葯效期達2個月以上。

(3)防治豆類(菜豆、豇豆等)、辣椒的銹病,在發病初期,三唑酮用量為20%乳油1000~1 500倍液或25%可濕性粉劑2000~3 000倍液噴霧。

(4)防治黃瓜白絹病,在病害發生初期三唑酮用量為15%可濕性粉劑與200倍的細土拌勻後,撒在病株根莖處,防效明顯。

(5)防治水生蔬菜慈姑黑粉病、茭白銹病、魔芋白絹病,發病初期三唑酮用量為:噴灑15%可濕性粉劑150倍液,7~10天噴1次,一般共噴2~3次。

防治荸薺稈枯病,在發病初期畝用20%乳油50~100毫升,對水75千克噴霧,重點保護新生荸薺稈。對已發病或病情較重的田塊,畝用葯量增至150毫升,以利於控制病害的蔓延。

(6)防治馬鈴薯癌腫病,於70%植株出苗至齊苗期,用20%乳油1 500倍液澆灌;或於苗期、蕾期畝噴20%乳油2000倍液50~60千克。

㈢ 三唑酮可以用在魚塘里治理藍藻和鐵銹水嗎

三唑酮不可以用在魚塘里治理藍藻和鐵銹水。
三唑酮,是一種高效、低毒、低殘留、持效期長、內吸性強的三唑類殺菌劑。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後,能在植物體內傳導。對銹病和白粉病具有預防、鏟除、治療等作用。對多種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圓斑病、麥類雲紋病、小麥葉枯病、鳳梨黑腐病、玉米絲黑穗病等均有效。對魚類及鳥類較安全。對蜜蜂和天敵無害。三唑酮的殺菌機制原理極為復雜,主要是抑制菌體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擾菌體附著孢及吸器的發育,菌絲的生長和孢子的形成。三唑酮對某些病菌在活體中活性很強,但離體效果很差。對菌絲的活性比對孢子強。三唑酮可以與許多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等現混現用。
劑型
5%、及15%、及25%可濕性粉劑;25%、及20%、及10%乳油;20%糊劑;25%膠懸劑;0.5%、及1%、及10%粉劑;15%煙霧劑。
適用范圍
對銹病、白粉病和黑穗病有特效,對玉米、高粱等黑穗病、玉米圓斑病,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方法
1、麥類黑穗病、銹病、雲紋病等麥類黑穗病:100公斤種子拌有效成分30克(15%可濕性粉劑200克)的葯劑;對銹病、雲紋病可在病害初發時,每畝用有效成分8.75克(25%乳油35克),嚴重時可用15克有效成分(若用25%乳油,則需60克)兌水75至100公斤噴霧。
2、玉米、高粱絲黑穗病防治玉米絲黑穗病:每100公斤種子用15%可濕性粉劑533克拌種。高粱絲黑穗病,每100公斤種子用15%可濕性粉劑266至400克拌種。
3、瓜類白粉病:大田用25%可濕性粉劑5000倍液噴霧1至2次,溫室用25%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1至2次。菜豆類銹病可在發病初期或再感染時,用25%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1至2次。

㈣ 三唑酮的作用有哪些特點

三唑酮:1.理化性質:純品為無色結晶體,具有特殊氣味。原葯為白色至淺黃色固體,微溶於水,可溶於一般有機溶劑。對酸、鹼穩定。

2.作用特點:高效、低毒、低殘留、持效期長、內吸性強的三唑類殺菌劑。該葯被蔬菜植株吸收後,能在植株體內上下傳導,對白粉病、銹病具有鏟除、治療、熏蒸作用。

3.使用方法:瓜類白粉病用15%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在發病初期均勻噴霧1次;豆類銹病可用15%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病發始期均勻噴霧1次。

4.注意事項:若對種子拌葯處理,可能會延遲出苗1~2天,但不影響出苗率,不影響中期生長及後期產量。

㈤ 三唑酮能在甜瓜上使用嗎

唑類產品不建議使用於瓜類
甜瓜白粉病  主要危害葉片,也侵染葉柄、瓜蔓和瓜。葉片發病初在葉面上產生近圓形白色小霉點(即病原菌菌絲和分生孢子),後擴大成霉斑,條件適宜,霉斑迅速擴大,彼此連片,白粉狀物會布滿整個葉片,致葉片變脆,後期病斑上霉狀物變灰白色,其上長出黑色小粒點,即病菌的閉囊殼。發病重的,葉片出現不規則黃褐病斑,病斑連片致整個葉片褐色乾枯,但不脫落。葉柄、瓜蔓和瓜染病,亦產生白色粉斑,發展後,病部布滿白粉。 發病初期,可選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40%百可得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㈥ 三唑酮在無花果上的應用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5

㈦ 三唑酮可不可以與硫酸鏈黴素混用

摘要 農用硫酸鏈黴素與抗生素農葯混用,避免和鹼性農葯、污水混合,否則易失效。 農用硫酸鏈黴素 理化性質 原葯為白色粉末,制劑為72%的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濕性粉劑。常溫下比較穩定,在高溫下長時間寄存及遇鹼易分化失效。對高等動物低毒。 防治目標 它為抗生素類殺菌劑,對多種花木的細菌性病害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對真菌導致的病害也有必定的防治效果。 使用方法 在發病前期,選用72%的農用硫酸鏈黴素4000倍至5000倍液噴灑或灌溉,每隔7天一次,接連2次至3次,可防治下列病害:鶴望蘭、菊花青枯病,月季根癌,香石竹細菌性枯萎病,百合立枯病,唐菖蒲細菌性球莖腐朽病,花葉芋細菌性塊莖腐朽病,馬蹄蓮、仙客來、君子蘭、虎尾蘭、喜林芋細菌性軟腐病,紫羅蘭細菌性腐朽病,天竺葵、報春花細菌性葉斑病,美人蕉細菌性芽腐病,桃花細菌性穿孔病,白鶴芋、花葉芋細菌性葉腐病。 注意事項 ①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 ②噴葯後8小時內如遇雨,要補噴一次葯液。 ③應將其儲藏於陰涼、通風、枯燥處。

㈧ 三唑酮的使用方法

1、麥類黑穗病、銹病、白粉病、雲紋病等 麥類黑穗病,100公斤種子拌有效成分30克(15%可濕性粉劑200克)的葯劑; 對銹病、白粉病、雲紋病可在病害初發時,每畝用有效成分8.75克(25%乳油35克),嚴重時可用15克有效成分(若用25%乳油,則需60克)兌水75-100公斤噴霧。
2、玉米、高粱絲黑穗病 防治玉米絲黑穗病,每100公斤種子用15%可濕性粉劑533克拌種。 高粱絲黑穗病,每100公斤種子用15%可濕性粉劑266-400克拌種。
3、瓜類白粉病 大田用25%可濕性粉劑5000倍液噴霧1-2次,溫室用25%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1-2次。 菜豆類銹病 可在發病初期或再感染時,用25%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1-2次。
三唑酮又叫粉銹寧、百里通,是第一個廣泛應用的三唑類殺菌劑。對白粉病、銹病和黑穗病有特效,因而得一美名:「粉銹寧」。
三唑酮在我國得到廣泛的應用,原葯和制劑生產廠家較多,開發的制劑種類也多,主要有15%、20%乳油,8%、10%、12%高滲乳油,12%增效乳油,10%、15%、25%可濕性粉劑,8%高滲可濕性粉劑,15%煙霧劑,以及眾多含三唑酮的復配殺菌劑和殺菌殺蟲劑、種衣劑。
三唑酮可以莖葉噴霧、處理種子、處理土壤等多種方式施用。
三唑酮是高效、持效期長的內吸性強的殺菌劑,具有預防、治療、鏟除、熏蒸作用,其作用機理主要是抑制病菌麥角街醇的合成,從而抑制菌絲生長和孢子形成。

閱讀全文

與三唑酮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測量方法技術的起源 瀏覽:361
崗位分析方法的選擇依據是 瀏覽:983
食用鑄鐵消除內應力最好的方法 瀏覽:516
測量透鏡焦距的方法哪個好 瀏覽:194
3x97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556
益節美國氨糖食用方法 瀏覽:559
飛利浦溫奶器使用方法 瀏覽:923
FDMS顆粒物測量方法 瀏覽:775
2015新君威後備箱進水解決方法 瀏覽:929
北京標桿企業調研方法有哪些 瀏覽:113
鉛筆生活技巧和方法 瀏覽:537
煙氣控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693
中葯分析驗證方法 瀏覽:917
解決代溝的有效方法 瀏覽:694
王伯彤比特訓練方法 瀏覽:88
腦袋上毛囊炎最好治療方法 瀏覽:232
炒股的股利計算方法 瀏覽:751
傳統生態學研究方法 瀏覽:444
認土鴨子的方法視頻 瀏覽:201
栽種豆角更簡便的方法 瀏覽: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