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前臂傷常用的包紮方法螺旋反折法

前臂傷常用的包紮方法螺旋反折法

發布時間:2022-11-02 02:56:20

① 運動損傷中,常用的綳帶包紮技術有哪些

1、環形包紮法
這種運動綳帶包紮法用於肢體較小或圓柱形部位,如手、足、腕部及額部,亦用於各種包紮起始時。綳帶卷向上,用右手握住,將綳帶展開約8cm,左拇指將綳帶頭端固定需包紮部位,右手連續環形包紮局部,其卷數按需要而定,用絞布固定綳帶末端。
2、螺旋形包紮法
用於周徑近似均等的部位,如上臂、手指等。從遠端開始先環形包紮兩卷,再向近端呈30°角螺旋形纏繞,每卷重疊前一卷2/3,末端膠布固定。在急救缺乏綳帶或暫時固定夾板時每周綳帶不互相掩蓋,稱蛇形包紮法。
3、螺旋反折包紮法
這種運動綳帶包紮法用於周徑不等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開始先做二周環形包紮,再做螺旋包紮,然後以一手拇指按住卷帶上面正中處,另一手將卷帶自該點反折向下,蓋過前周1/3或2/3。每一次反折須整齊排列成一直線,但每次反折不應在傷口與骨隆突處。
4、「8」字形包紮法
用於肩、肘、腕、踝、等關節部位的包紮和固定鎖骨骨折。以肘關節為例,先在關節中部環形包紮2卷,綳帶先繞至關節上方,再經屈側繞到關節下方,過肢體背側繞至肢體屈側後再繞到關節上方,如此反復,呈「8」字連續在關節上下包紮,每卷與前一卷重疊2/3,最後在關節上方環形包紮2卷,膠布固定。
5、反回包紮法
用於頭頂、指端和肢體殘端,為一系列左右或前後反回包紮,將被包紮部位全部遮蓋後,再作環形包紮兩周。

② 環形包紮法,螺旋形包紮法,螺旋返折包紮法,8字包紮法各適應於什麼樣的損傷

環形包紮法

用於系部、掌部、趾部等小創口的包紮。方法:在患部把卷軸帶呈環形纏數周,每周蓋住前一周,最後將綳帶末端剪開打結或以膠布加以固定。
螺旋形包紮法

以螺旋形由下向上纏繞,每後一圈遮蓋前一圈的1/3~1/2。用於掌部、踞部及尾部等的包紮。
折轉包紮法

又稱螺旋迴反包紮。用於上粗下細徑圈不一致的部位,如前臂和小腿部。方法是由下向上作螺旋形包紮,每一圈均應向下回折,逐圈遮蓋上圈的1/3~1/2。
交叉包紮法
又稱「8」字形包紮。用於腕、附、球關節等部位,方便關節屈曲。包紮方法是在關節下萬作一環形帶,然後在關節前面斜向關節上方,作一周環形帶後再斜行經過關節前面至關節下方。如上操作至患部完全被包紮住,最後以環形帶結束

③ 傷員包紮方法有哪些

包紮是對震後外傷傷員進行現場應急處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時正確的包紮,可以達到壓迫止血、減少感染、保護傷口、減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夾板等目的。相反,錯誤的包紮可導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傷害、遺留後遺症等不良後果。

包紮傷口應了解有無內在損傷,在外傷急救現場,不能只顧包紮表面看得到的傷口而忽略其他內在的損傷。

同樣是肢體上的傷口,有沒有骨折,其包紮的方法就有所不同,有骨折時,包紮應考慮到骨折部位的正確固定;同樣是軀體上的傷口,如果發現內部臟器的損傷,如肝破裂、腹腔內出血、血胸等,則應優先考慮內臟損傷的救治,不能在表面傷口的包紮上耽誤時間;同樣是頭部的傷口,如顱腦損傷,不是簡單的包紮止血就完事了,還需要加強監護。對於頭部受砸打的傷員,即使自覺良好,也需觀察24小時。如出現頭脹、頭痛加重,甚至惡心、嘔吐,則表明存在顱內損傷,需要緊急救治。

因此,在對傷者明顯可見的傷口進行包紮之前,一定要了解有沒有其他部位的損傷,特別要注意是否存在比較隱蔽的內臟損傷。在有出血的情況下,外傷包紮的實施必須以止血為前提。如不及時給予止血,則可能造成嚴重失血、休克,甚至危及生命。針對動脈出血和靜脈出血的不同情況,採取指壓止血法和止血帶止血法等臨時措施進行臨時止血處理,然後送往醫療點或是等待救護人員前來救治。

包紮材料以綳帶、三角巾最為多見。在現場急救時,如沒有專用的綳帶和三角巾,可將衣物、床單、手巾等物撕成布條來代替綳帶,也可將衣物、床單裁成三角巾。綳帶包紮一般用於固定肢體、關節,或固定敷料、夾板等:三角巾包紮主要用於包紮、懸吊受傷肢體等。

綳帶的包紮方法有環形法、螺旋形法、螺旋反折法、蛇形法、8字形法和回返法幾種。

1.環形法:通常用於包紮手腕部及粗細大致相等的部位,如胸部、腹部。將綳帶做環形重疊纏繞,第一圈做環繞時稍呈斜形,第二圈、第三圈以環形纏繞壓住第一圈,在綳帶末端剪出兩個布條,對繞肢體後打結。

2.螺旋形法:適用於前臂、手指、軀乾等處。多用於粗細大致相等且大面積受傷的肢體的包紮。使綳帶螺旋向上,每圈應壓在前一圈的1/2處。

3.螺旋反折法:多用於前臂、大小腿。由下而上,先做螺旋狀纏繞,待到漸粗的地方,每圈把綳帶反折一下,蓋住前一圈的1/3~2/3處。

4.蛇形法:多用於夾板之間的固定。將綳帶環形纏繞數圈後,以一定間隔斜行纏繞,在末端按環形纏繞後打結。

5.「8字形」法:多用於肩、髂、膝、髁等處的包紮。本包紮法是將綳帶一圈向上,再一圈向下,每圈在正面和前一圈相交叉,並壓蓋在前一圈的1/2處。

6.回返法:該法多用於頭和斷肢端。用綳帶多次來回反折。第一圈常從中央開始,接著各圈一左一右進行纏繞,直至將傷口全部包住,用環形纏繞將所反折的各端包紮固定。

三角巾主要根據包紮部位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包紮方法。

1.面部包紮法:在三角巾的頂角打一個結,然後把頂角放在頭頂部,三角巾的中心部分包住面部,在耳、眼、鼻及嘴的地方剪洞,把左右底角拉到頸後交叉,再繞到前額打結。

2.頭部包紮法:將三角巾底邊的正中點放在前額,兩底角繞到腦後,交叉後經耳繞到額部拉緊打結,最後將頂角嵌入底邊,向上反折後打結固定。

3.腹部包紮法:將三角巾底邊橫放於上腹部,兩底角拉向後方緊貼腰部打結,頂角朝下,在頂角處接一小帶,將頂角從兩腿之間拉向臀部,與在腰部打結後的底角再打結固定。

4.手部包紮法:將手掌放於三角巾中央,頂角折回蓋於手背上,兩底角左右包繞手背呈交叉狀,並將頂角反折於交叉處,然後兩底角再回繞腕部一周壓住頂角打結。

5.足部包紮法:將腳放於三角巾中央,提起頂角折回蓋於足背上,將一側底角提起折向足的另一側,繞踝關節一周與頂角打結,然後提起另一側底角繞踝關節一周,再與另一底角打結。

除了掌握綳帶、三角巾的包紮使用方法外,了解一些特別傷口的包紮方法和包紮禁忌,對於挽救震後傷員的生命,防止錯誤包紮導致傷口感染和肢體壞死的情況發生,有著很現實的意義。

腹部傷包紮時,可以用濕潤布條潤濕病人嘴唇和舌部,會使病人感覺好受許多;如果傷員腸子流出腹腔,要保護好,並保持潤濕。不要企圖把它復位,這會為營救後的手術帶來麻煩。如果沒有內臟器官外露,應將傷口清洗包紮好。腹部內臟發生溢出,包紮時傷員應取仰卧位,屈曲下肢,使腹部放鬆,以降低腹腔內的壓力。先蓋上干凈的敷料保護好脫出的內臟,再用厚敷料或寬腰帶圍在脫出的內臟周圍(也可用干凈的碗罩住),然後進行包紮。

如果胸腔受傷穿孔形成開放性氣胸,吸氣時胸腔擴展,空氣會進入傷口,引發肺功能衰竭,這是胸部傷引起的最大危險之一。這時應及時用手掌捂住傷口,阻止吸氣時空氣進入,應盡快封閉胸壁創口,使開放性氣胸變為閉合性氣胸。讓傷員仰卧,頭和肩膀傾向受傷的一邊。用多層紗布或棉花做墊,用綳帶加壓包紮;或者利用塑料片或鋁箔堵塞傷口,用三角巾包紮好。

頭部受傷很可能會傷及腦部,傷口也可能會影響正常呼吸和飲食。要確保舌根不會抵住喉管,使得呼吸通暢,必須除去義齒或已脫落的碎牙,控制住流血。清醒病人可以坐卧。昏迷病人如果頸部和脊椎無傷,必須按照恢復位側卧。如果腦組織發生膨出,則要用無菌紗布覆蓋膨出的腦組織,然後用紗布折成圓圈放在腦組織周圍(也可用干凈的瓷碗扣住),以三角巾或綳帶輕輕包紮固定。

另外,在包紮傷口時要特別注意,要使用干凈無污染的布料進行包紮;動作要迅速准確,不能加重傷員的疼痛、出血或傷口污染;包紮不宜太緊或太松,太緊會影響血液循環,太松會使敷料脫落或移動;包紮四肢時,指(趾)端最好暴露在外面,以便觀察血液流通情況;用三角巾包紮時,角要拉緊,包紮要貼實,打結要牢固;打結處不要位於傷口上或背部,以免加重疼痛。

④ 常用急救包紮法

包紮可不是捆粽子,更不是做木乃伊。包紮是為了保護傷口,減少感染,固定敷料夾板,挾托受傷的肢體,減輕病人痛苦。下面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急救包紮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常用急救包紮法一:

環形包紮法

適用部位:用於包紮手腕、胸、腹部等粗細大致相等的部位,各種綳帶包紮法的起始和終了也都採用這種纏法

包紮 方法 :將綳帶作環形重疊纏繞,每一圈均將上一圈的綳帶完全覆蓋,為防止綳帶滑脫,可將第一圈綳帶斜置,環繞第二或第三圈時將斜出圈外的綳帶角反扎到圈內角重疊環繞固定。

四肢螺旋包紮法

適用部位:用於包紮粗細基本相同的部位,如上臂等

包紮方法:包紮四肢時,先將綳帶環形包紮兩圈,再以一定間隔的向上或向下螺旋狀環繞肢體,每旋繞一圈將上一圈綳帶覆蓋1/3或2/3,直到完全覆蓋傷口,末端用膠帶固定。此法常用於固定四肢夾板和敷料。

螺旋反折包紮法

適用部位:包紮粗細差別較大的前臂、小腿時,為防止綳帶滑脫,多用包紮較牢固的螺旋反折法

包紮方法:與螺旋包紮法基本相同,只是每圈必須反扎綳帶一次,反扎時用左手拇指按住反扎處,右手將綳帶反折向下拉緊繞纏肢體。每一次反折須整齊排成一直線,但綳帶反扎處要注意避開傷口和骨突起處。

“8”字形包紮法

適用部位:用於屈曲的關節,如肩、髖、膝關節部位的包紮和固定鎖骨骨折

包紮方法:在關節彎曲處上下兩方,一圈向上一圈向下成“8”字形來回纏繞,每一圈在彎曲處與前一圈相交,同時根據情況與前一圈重疊或壓蓋1/2。

頭頂帽式包紮法

適用部位:用於頭部外傷

包紮方法:將三角巾的底邊向內折疊約兩指寬,干放在前額眉上,頂角向後拉蓋頭頂,將兩底邊沿兩耳上方往後干拉至枕部下方,左右交又壓住頂角繞至前額打結固定。

燕尾巾肩部包紮術

適用部位:用於肩部外傷

包紮方法:單肩包紮時,將三角巾折成燕尾式放在傷側,向後的角稍大於向前的角,兩底角在傷側腋下打結,兩燕尾角於頸部交叉,至健側腋下打結。包紮雙肩時,則將三角巾折疊成兩尾角等大的雙燕尾巾,夾角朝上,對准頸後正中,左右雙燕尾由前向後分別包繞肩部到腋下,在腋後結固定。

常用急救包紮法二:

胸部包紮法

適用部位:用於前胸部外傷

包紮方法:將三角巾的頂角置於傷側肩上,兩底邊在胸前橫拉至背部打結固定,後再與頂角打結固定。

下腹部包紮法

適用部位:用於腹部外傷

包紮方法:將三角巾頂角朝下,底邊橫放腹部,兩底角在腰後打結固定,頂角從兩腿間拉至腰後與底角打結固定。

臀部包紮法

適用部位:用於臀部外傷

包紮方法:將三角巾頂角蓋住臀部,頂角系帶在褲袋底處圍繞住,下側底角上翻至對側腰部和另一底角在健側髂上打結固定。

手、足部包紮法

適用部位:用於手、足外傷

包紮方法:包紮時要將指(趾)分開。將三角巾底邊橫放在腕(踝)部,手掌(足底)向下放在三角巾中央,將頂角反折蓋住手(足)背,兩底角交又壓住頂角繞肢體一圈,反折頂角後打結固定。

⑤ 外傷包紮有哪幾種技巧

傷口是細菌侵入人體的入口。如果受傷礦工傷口被污染,就可能引起化膿感染,氣性壞疽及破傷風等病症,嚴重損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受傷以後,在井下無法手術的條件下,必須先進行包紮。

包紮的材料有橡皮膏、綳帶、三角巾等。現場沒有上述包紮材料時,可用手帕、毛巾、衣服等代用。

根據傷員不同部位的傷情,現場常採用的簡易包紮方法有;螺旋式包紮法、螺旋反折包紮法、「8」字環形包紮法等。

螺旋式包紮通常先做環形纏繞開頭的一端,再斜向上繞,每圈蓋住前圈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此法適用於四肢、胸背、腰部等處。

螺旋反折包紮先用環形法包紮開頭一端,再斜旋上升纏繞,每圈反折一次。此法適用小腿、前臂等處。

「8」字環形包紮是一圈向上,一圈向下,成「8」字形來回包紮,每圈在中間和前圈相交,並根據需要與前圈重疊或壓蓋一半。此法適用於關節部件。

出血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動脈出血,血液是鮮紅的,隨心臟跳動的頻數從傷口向外噴射,速度很快,危害性很大;二是靜脈出血,血液是暗紅或紫紅色的,徐緩均勻地從傷口流出;三是毛細血管出血,血液是紅色的,像水珠樣地從傷口流出,多能自身凝固止血。

較大的動脈血管損傷,出血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因此,對於這種傷員,首先要爭分奪秒、准確有效地進行止血,然後再採取其他急救處理措施,類似這種出血情況,可用加壓包紮法止血。

加壓包紮止血是最常用的有效止血方法,適用於全身各部位。操作方法是用消毒紗布或干凈毛巾、布料蓋住傷口,再用綳帶、三角巾或布帶加壓纏緊,並將肢體抬高。也可在肢體的彎曲處加墊,然後用綳帶纏好。

毛細血管和靜脈出血,一般用紗布、綳帶包紮好傷口,就可以止血。

⑥ 簡述急救包紮的動作規范

1. 頭部帽式包紮法:將三角巾的底邊向內折疊約兩指寬,干放在前額眉上,頂角向後拉蓋頭頂,將兩底邊沿兩耳上方往後干拉至枕部下方,左右交又壓住頂角繞至前額打結固定(見圖18)。
2. 頭、耳部風帽式包紮法:將三角巾頂角打一個結,置於前額中央,頭部套入風帽內,向下拉緊兩底角,再將底邊向外反扎2--3指寬的邊,左右交又包繞兜住下頜,繞至枕後打結固定(見圖
19 ) 。
3. 三角巾眼部包紮法: 包紮單眼時,將三角巾折疊成四指寬的帶狀,斜置於傷側眼部,從傷側耳下繞至枕後,經健側耳上拉至前額與另一端交叉反折繞頭一周,於健側耳上端才丁結固定,包紮雙眼時,將帶狀三角巾的中央置於枕部,兩底角分別經耳下拉向眼部,在鼻樑處左右交又各包一隻眼,成「8」字形經兩耳上方在枕部交又後繞至下領處打結固定。
4、三角巾胸部包紮法:將三角巾的頂角置於傷側肩上,兩底邊在胸前橫拉至背部打結固定,後再與頂角才丁結固定
5、三角巾下腹部包紮法:將三角巾頂角朝下,底邊橫放腹部,兩底角在腰後打結固定,頂角內兩腿間拉至腰後與底角打結固定
6、燕尾巾肩部包紮法:單肩包紮時,將三角巾折成約80度夾角的燕尾巾,夾角朝上,向後的一角壓住向前的角,放於傷側肩部,燕尾底邊繞上臂在腋前方打結固定,將燕尾兩角分別經胸、背部拉到對側腋下打結固定,包紮雙肩時,則將三角巾折疊成兩尾角等大的雙燕尾巾,夾角朝上,對准頸後正中,左右雙燕尾由前向後分別包繞肩部到腋下,在腋後結固定
7、三角巾手、足部包紮法:包紮膝、肘部時,將三角巾扎疊成比傷
口稍寬的帶狀,斜放傷邯,兩端壓住上下兩邊繞肢體一周,在肢體內側或內側打結固定,包紮手、足時,將三角巾底邊橫放在腕(踝)部,手掌(足底)向下放在三角巾中央,將頂角反折蓋住手(足)背,兩底角交又壓住頂角繞肢體一圈,反折頂角後打結固定
8、三角巾臀部包紮法:將三角巾頂角朝下放在傷側腰部,一底角包繞大腿)根部與頂角寸丁結,另一底角提起圍腰與底邊打結固定
9、綳帶手腕、胸、腹部環形包紮法:包紮手腕、胸、腹部等粗細大致相等的部位時,可將綳帶作環形重疊纏繞,每一環均將上一環的綳帶完全復蓋,為防止綳帶滑脫,可將第一圈綳帶斜置,環繞第二或第三圈時將斜出圈外的綳帶角反扎到圈內角重疊環繞固定
10、綳帶四肢螺旋包紮法:包紮四肢時,將綳帶作一定間隔的向上
或向下螺旋狀環繞肢體,每旋繞一圈將上一圈綳帶覆蓋1/3或2/3。此法常用於固定四肢夾板和敷料。
11、綳帶螺旋反折包紮法: 包紮粗細差別較大的前臂、小腿時,為防止綳帶滑脫,多用包紮較牢固的螺旋反折法,此法與螺旋包紮法子法基本相同,只是每圈必須反扎綳帶一次,反扎時用左手拇指按住反扎處,右手將綳帶反折向下拉緊繞纏肢體,但綳帶反扎處要注意避開傷口和骨突起處

⑦ 螺旋反折包紮法

創口的包紮方法是比較多的,每一種包紮方法是對於病況開展實際操作的,例如螺旋式翻折包紮法是用以腿圍類似的位置,一般是捆紮手指頭及其手臂,我們需要才可以遠側開展環狀捆紮,隨後向近端展現30度螺旋式盤繞,並且每卷要重合前一卷的3分2,最終將尾部用膠帶固定不動就可以進行螺旋式翻折包紮法。

環狀包紮法。用以身體較小或圓柱型位置,如手、足、手腕及額部,亦用以各種各樣捆紮起止時。紗布卷往上,用左手握緊,將紗布進行約8cm,左大拇指將紗布首端固定不動需捆紮位置,左手持續環狀捆紮部分,其卷數按需要而定,用絞布固定不動紗布尾端。

⑧ 運動綳帶怎麼綁實施運動綳帶包紮的規則

運動綳帶怎麼綁?

運動綳帶的綁法有很多,主要有:環形包紮法,螺旋形包紮法,螺旋反折包紮法,八字形包紮法和反回包紮法;這幾種方法主要是針對於不同的包紮部位來使用的。

環形包紮法用於肢體較小或圓柱形部位,如手、足、腕部及額部,亦用於各種包紮起始時;螺旋形包紮法用於周徑近似均等的部位,如上臂、手指等;螺旋反折包紮法用於周徑不等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八字形包紮法用於肩、肘、腕、踝、等關節部位的包紮和固定鎖骨骨折;反回包紮法 用於頭頂、指端和肢體殘端。

實施運動綳帶包紮的規則

1、患肢擱置適應位置,使患者於包紮過程中能保持肢體舒適,減少病人痛苦。

2、患肢包紮須在功能位置。

3、包紮時要掌握綳帶卷,避免落下。綳帶卷且須平貼於包紮部位。

4、包紮時每周的壓力要均等,且不可太輕,以免脫落;亦不可太緊,以免發生循環障礙。

5、除急性出血、開放性創傷或骨折病人外,包紮前必須使局部清潔乾燥。

⑨ 環形包紮法,螺旋形包紮法,螺旋返折包紮法,8字包紮法各適應於什麼樣的損傷

⑩ 常見的綳帶包紮法有幾種

用綳帶包紮傷口,目的是固定蓋在傷口上的紗布,固定骨折或挫傷,並有壓迫止血的作用,還可以保護患處.
操作要領
1.環形法:此法多用於手腕部,肢體粗細相等的部位.首先將綳帶作環形重疊纏繞.第一圈環繞稍作斜狀;第二、三圈作環形,並將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壓於環形圈內,最後用粘膏將帶尾固定,也可將帶尾剪成兩個頭,然後打結.
2.蛇形法:此法多用於夾板之固定.先將綳帶按環形法纏繞數圈.按綳帶之寬度作間隔斜著上纏或下纏.
3.螺旋形法;此法多用於肢體粗細相同處.先按環形法纏繞數圈.上纏每圈蓋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呈螺旋形.
4.螺旋反折法:此法應用肢體粗細不等處.先按環形法纏繞.待纏到漸粗處,將每圈綳帶反折,蓋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依此由下而上地纏繞.
注意事項
1.打好綳帶的要領是,不要過緊,也不能過松.不然會引起血液循環不良或松得固定不住紗布.如果沒經驗,打好綳帶後,看看身體遠端有沒有變涼,有沒有浮腫等情況.
2.打結時,不要在傷口上方,也不要在身體背後,免得睡覺時壓住不舒服.
3.在沒有綳帶而必須急救的情況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單(撕成窄條),長筒尼龍襪子等代替綳帶包紮.

閱讀全文

與前臂傷常用的包紮方法螺旋反折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焦油含量檢測方法 瀏覽:289
草酸用什麼方法能夠去掉 瀏覽:224
紅參原液的使用方法 瀏覽:1002
用電腦鍵盤關機操作方法 瀏覽:741
牛皮癬運動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503
噴霧香水使用方法 瀏覽:682
戒除美沙酮的最佳方法 瀏覽:12
大池過濾器安裝方法 瀏覽:507
測量方法技術的起源 瀏覽:362
崗位分析方法的選擇依據是 瀏覽:983
食用鑄鐵消除內應力最好的方法 瀏覽:517
測量透鏡焦距的方法哪個好 瀏覽:194
3x97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557
益節美國氨糖食用方法 瀏覽:561
飛利浦溫奶器使用方法 瀏覽:925
FDMS顆粒物測量方法 瀏覽:777
2015新君威後備箱進水解決方法 瀏覽:931
北京標桿企業調研方法有哪些 瀏覽:115
鉛筆生活技巧和方法 瀏覽:539
煙氣控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