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利用純音測聽鑒別傳導性聾和感音神經性聾
人耳聽聲音分為空氣傳導和骨傳導,正常耳廓搜集聲音然後經過外耳道、中耳一直到內耳就是空氣傳導的路徑,骨傳導就是聲音直接通過顱骨傳到內耳的方式,純音測聽是使用純音聽力計(聽力計)分別測度氣導和骨導,氣導檢測聽力下降而骨導測試正常的話,就是傳導性聾,如果氣骨導均有下降則是感音神經性聾。
❷ 聽力計是什麼,聽力計檢查介紹
聽力計是什麼?
純音聽力計是採用電聲學原理設計而成的一種醫用聲學儀器,可以產生不同頻率和強度的純音,以及用於測試中掩蔽效應所用的各種雜訊,是聽力評估的基本工具。
隨著聽力學研究和臨床工作的深入開展,純音聽力計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各種功能和用途的純音聽力計越來越多,如診斷聽力計、篩查型聽力計等。
按國家標准GB/T7341.1-1998規定臨床應用的聽力計分為Ⅰ型和Ⅱ型聽力計。
聽力計測試頻率范圍一般從0.125~8kHz,有些篩查型聽力計頻率范圍僅從0.5~4kHz,氣導最大輸出強度90~120dB,骨導最大輸出強度50~70dB。診斷型聽力計具備寬頻和窄帶雜訊,設有多種閾上功能測試。在使用聽力計時應閱讀說明書,了解其功能。
❸ 聽力損失測驗常用的幾種方法
腦血管疾病:如腦動脈硬化,高血壓等。頸椎動脈供血不足。顱腦外傷、腦震盪、腦腫瘤、先天性外耳畸形、遺傳性因素、爆震性及職業噪音性因素、外耳性疾病:如耳耵聹、外耳道異物等。松原助聽器告訴您聽力損失的構成原因和程度因人而異,從輕度、中度、中重度、極重度至深度弱聽及對於不同頻率的殘余聽力,都會對溝通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無論怎樣區分,弱聽都有可能會影響社交生活、學習及工作表現,甚至導致升學及就業困難。亦有研究指出,弱聽與情緒健康和生活質量也有密切的關系,弱聽會令人變得孤立,若不治理可引致憂郁、憂傷、多疑、焦慮等問題。1. 葯物或手術治療
某些(傳導性) 弱聽,可透過葯物或手術治療。建議一旦發現突發性弱聽情況,必須即時約見醫生或健康聽力顧問,及時診治和接受復康療程。延誤的診斷有可能令聽覺進一步被損壞。 2. 佩戴助聽器
如果葯物或手術治療不合適,則可嘗試佩戴適當的助聽器或使用輔助聽力儀器,以應付日常生活的需求。現今嶄新的高科技助聽器,以及專業的測試及驗配,使大多數的弱聽人士都能恢復理想的聽覺。要從助聽器獲得最大的效益,需要時間及耐心,所以弱聽人士必需抱著積極的態度及採取實際步驟來配戴助聽器,同時家庭、朋友及健康聽力顧問的支援都非常重要。 3. 選用輔助聽力儀器
助聽器並不能在任何環境中都得到最佳的聽力。輔助聽力儀器可以單獨使用或配合助聽器使用,令聽力達到更好的效果。輔助聽力儀器可分為四大類別︰一、無線調頻系統; 二、電話輔助裝置;三、生活輔助裝置四、娛樂輔助裝置。
❹ 純音測試最常用的方法是什麼
純音測試分為主觀測聽(如音叉檢查、純音聽力計檢查、言語測聽)和客觀測聽(聲導抗、耳聲發射、聽覺誘發電位)兩大類。
純音測試是利用電聲學原理,產生各種不同頻率和強度的純音,通過分別測試受檢耳的各頻率內聽閾強度,以判斷耳容聾的程度和類型,以及病變部位。
純音聽閾測聽是臨床聽力檢查中是一種既能定性又能定量的比較准確、最常用方法。它包括氣導聽閾和骨導聽閾測試。
❺ 什麼是純音聽力測試
純音聽閾測聽簡稱電測聽,是利用電聲學原理,產生各種不同頻率和強度的純音,通過分別測試受檢耳的各頻率聽閾強度,以判斷耳聾的程度和類型,以及病變部位。
純音聽閾測聽是臨床聽力檢查中是一種既能定性又能定量的比較准確、最常用方法。因屬於主觀測聽法,它的測試結果准確與否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測試環境、測試者的配合程度、聽力計的校準、檢查者的操作、外耳道情況等。
❻ 何謂純音聽閾測試法
聽閾是足以引起某耳聽覺的最小聲強值(以dB 為單位),是在規定條件下給一定次數的信號,受試者對其中50% 能做出剛能聽及反應時的聲級。人耳對不同頻率純音的聽閾不同。純音聽閾測試即是用純音聽力計來測定受試耳對一定范圍內不同頻率純音的聽閾。
聽閾提高是聽力下降的同義詞。純音聽力計是利用電聲學原理設計而成,能發出各種不同頻率的純音,范圍為125 ~ 10000Hz,其強度可加以調節。通過純音聽力計檢查不僅可以了解受試耳的聽敏度,估計聽覺損害的程度,並可初步判斷耳聾的類型和病變部位,且能記錄存檔,前後比較。
純音聽閾測試包括氣導聽閾及骨導聽閾測試兩種,一般先測試氣導,然後測骨導。測試前,先向受試者說明檢查方法,請受試者在聽到測試聲時,無論其強弱,立即以規定的動作表示之。檢查者從1000Hz 開始, 以後按2000Hz,3000Hz,4000Hz,6000Hz,8000Hz,250Hz,500Hz 順序進行,最後再對1000Hz 復查一次。
正式測試前先選擇聽力正常或聽力較好之耳做熟悉試驗。以1000Hz 40dB 的測試聲刺激受試耳,此時該耳若能聽到測試聲,則進入下一步驟;否則,以10dB 一檔逐次增加測試聲聲級,直到受試者表示聽及為止。將測試聲完全衰減,然後再漸次增加其聲級,直至受試者表示已聽及測試聲。中斷測試聲1 ~ 2 秒鍾,然後以同一聲級試之,記錄受試者的反應。若受試者的數次反應均與測試聲發放的聲級及時間一致,說明受試者已熟悉檢查方法,記錄此時的聲級,然後進行正式測試。
聽閾測試的標准手法有上升法和升降法兩種。
上升法為開始測試時,所用測試聲的聲級應比上述「熟悉試驗」
中受試耳剛能聽及的聲級降低10dB。當受試者表示能聽到測試聲時,以10dB 一檔逐次下降,直至受試耳不再聽及為度。以5dB 為一檔逐漸增加聲級,至受試者剛能聽及。將聲級降低10dB,若此時不能聽及,則以5dB 為一檔逐次增強,至受試耳剛能聽及測試聲,記錄此時的聲級。如此以「降10(dB)升5(dB)」規則反復測試5 次,如在此5 次測試中受試者有3 次在同一聲級做出反應,即可確定該聲級為受試耳之聽閾,將此記錄於純音聽閾圖上。
升降法與上升法基本相同,但以升5(dB)降5(dB)法反復測試3 次,3 次所測聲級之均值為聽閾。
測骨導時,將骨導耳機置於受試耳乳突區,測試步驟和方法與氣導相同。
❼ 配助聽器純音測聽常見問題和對策
檢測聽力的方法有很多,有行為測聽、純音測聽、聲導抗測試、腦干誘發電位測聽、聲場測試、耳聲發射測試等等。純音測聽需要使用純音聽力計來進行,是判斷耳聾性質及程度比較准確而常用的方法,屬於主觀測聽法的一種。純音聽力計利用電聲學原理,通過電子振盪裝置和放大線路產生各種不同頻率和強度的純音,經過耳機傳輸給被測者,以分別測試出被測者各頻率(一般是125赫茲、250赫茲、500赫茲、1000赫茲、2000赫茲、4000赫茲、8000赫茲)可聽到的至小的聲音。記錄評估後,得出被測試者的聽閾。使用純音測聽的方法對測試者進行檢測,特別是對學齡期聾生進行檢測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幾年來,我先後做過近千人次的純音測聽,這里就純音聽力檢測時的一些常見問題和解決辦法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純音測聽的常見問題
每一位給學生做純音測聽的老師都希望得到至准確的測試結果,一則可以為學生驗配助聽器提供幫助,二則可以為教育教學提供參考,但並不是每一次測試都可以得到滿意的結果。有過純音測試經驗的老師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
1、剛想給一個孩子介紹測試中的注意事項,你還沒開口,他就告訴你:「知道了,知道了,以前就作過。」一副很不耐煩,無所不知的樣子。你以為他掌握了測試的注意事項,但測試時他卻不得要領,耽誤很多時間,而且連你也懷疑測試結果的准確性。
2、從發音的清晰度來看,學生甲的聽力應該好於學生乙,但測試結果有時恰恰相反。
3、測試過程中,有時小的聲音都有反應了,但大的聲音卻沒有表示。
4、測試過程中,你給了一個比較大的聲音,一般來說不會有什麼問題,但個別學生說很難受,耳朵很痛。
5、測試結果,有的學生聽力好的讓人不敢相信,幾乎是正常聽力,而你又很清楚他的聽力絕對沒有這么好。或者恰恰相反,有的學生聽力差的讓人不敢相信,而你又很清楚他的聽力絕
對沒有這么差。
還有許多的問題,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只是提出一些常見的問題,和大家共同探討。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
上述現象都是在純音聽力測試中的常見問題,每一位測試者都或多或少的碰到過,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首先必須分析一下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問題一的出現,是聾孩子的好勝心理造成的。他們很喜歡表現自己,一看到熟悉的事物(也許是部分熟悉),馬上就告訴你,覺得這樣比別的聾孩子見多識廣,很有面子。不管現在進行的測試和以前是否完全一樣,也不管以前的要求是否和現在一樣。學齡期的孩子基本上都有過多次多種方法的聽力檢測經驗,但孩子們區別不出來,認為都是戴著耳機,都是一樣的,這就造成了上面的問題。問題二的出現,有幾種原因,一是他們的聽力曲線不一樣、語言訓練的效果不一樣,造成了一種假象,讓你認為清晰度好的學生聽力也好;二是學生甲不十分了解測試的要求,在聽到很小聲音的時候沒有表示,直到很大的聲音時才作出反應,造成測試出的聽閾不準確;三是你的測試被學生乙發現了規律,他利用發現的規律得出了虛假的聽閾;四是你的測試環境不夠安靜,一些噪音影響了測試的准確性。
問題三的出現,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學生不夠專心,經常走神,而聽閾是能聽到的至小的聲音,所以學生全神貫注的時候,可以聽到很小的聲音並作出反應,而走神的時候,就聽不到了;二是你給的聲音間斷性不明確,學生以為是一個聲音,已經表示過了,不需要再反應了。問題四的出現,是因為有一種現象叫做「重振」,也就是通常說的「小聲聽不到,大聲受不了」。很多感音神經性聾的患者都有這種現象,在測試中要特別小心,不要讓被測試者感到害怕。
問題五的出現,有幾種原因,一是因為學生抓住了你的測試規律,並沒有聽到聲音,只是憑借著規律來作出反應,而你以為是真實的聽力,所以出現了你意想
不到的結果;二是學生不夠專心,或者外界的噪音太大,使孩子不能判斷;三是個別學生正處於感冒期,影響了測試結果。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測試的儀器出現問題,測試環境不夠理想,測試者的經驗不夠,不能准確判斷反應是否准確等,都是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在此只是列舉了一些主要的原因。
三、解決問題的辦法
出現了一些問題,也分析了出現問題的原因,如何解決或者預防這些問題呢?每一位測試者都有自己的辦法,現在我把自己解決問題的一些辦法總結出來,供大家參考。
1、測試前一定要給學生講清楚測試的注意事項,千萬不要被學生「知道了」的假象所迷惑。要先給他聽一下純音是一種什麼樣的聲音,讓他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特別要強調清楚「只要聽到聲音就給反應,哪怕很小的聲音」。
2、你給學生的測試音千萬不要有任何規律,如果給孩子抓到規律,你的測試一定是失敗的,不準確的。你給的測試音在時間、間隔、長短等方面一定要有區別,而且要有意識的給出一些短音,判斷孩子是否真的聽到。
3、測試環境盡可能的符合標准,如果沒有好的環境,可以考慮在比較安靜的時間進行,可以提高准確性。
4、要注意學生的身心反應,是否身體不適或者心情不好,都會影響到測試的准確性。
5、還要注意多給學生以鼓勵,讓他們明白自己是可以做的很好,不要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否則得出的結果可能會不正確。
以上的對策或方法都是要注意的,但至主要的還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不斷積累經驗,善於總結,這樣就可以不斷提高測試的准確性。
❽ 純音聽閾測試的具體內容
1.測聽的基本要求
純音聽力計是利用電子學原理設計而成的,能發生各種不同頻率的純音並可調節其強度。其設計必須符合iec聽力計所規定的要求和國際標准化組織(is0)對純音聽力計和純音骨導聽力計所規定的標准零級。臨床用於純音聽閾測定的聽力計可按測試工作的需要分為手控聽力計、自動描記聽力計和微機控制聽力計。臨床用的聽力計應有125、250、500、1000、2000、4000、6000、8000赫等頻率的氣導輸出和250、500、1000、2000、4000赫等頻率的骨導輸出。氣導耳機和骨導振動器輸出的聽力級應包括-10分貝至下圖中所規定的范圍.
2.測試前的准備
對病人進行耳科檢查,去除耵聹栓塞和眼鏡、頭飾、助聽器等,告訴受試者怎樣做出反應,只要聽到很輕微的純音就立即做出反應(手按信號燈或伸出手指表示),聽不到聲音立即停止反應,一次測一耳,兩耳分別測。
3.純音氣導聽聞測定
手控聽力計測聽有上升法和升降法兩種操作方式。測試音持續1-2秒,每次給聲音間隔應是不規則的,每次間隔不得短於給聲的持續時間。
具體步驟如下:一般先用1000赫測試音40分貝hl給受試耳,如無反應,則以10分貝一檔加大測試音,直到受試者做出反應。把測試音降到-10分貝,然後再逐漸增加聲壓到做出反應,在能做出正確反應後,聲壓降低10分貝給聲,如聽不到則5分貝一檔加大聲壓級,直到做出反應,上升法在受試者做出反應後,降低10分貝,然後再5分貝一檔的遞增反復5次,其中在同一聽力級作出反應的即為聽聞級。升降法則是在受試者做出反應後,再增加5分貝,然後5分貝一檔的遞降,直至不做出反應再降低5分貝,給聲並5分貝一檔地遞增,如此反復上升和下降各3次,將3次聽到的聲音作出反應的最小分貝數加以平均,即得聽閾級,測試下一個頻率,可在剛測得的聽閾下10分貝開始,如此依次測完各應測頻率,如法測另一耳。一般先檢查聽力較好耳,然後再查較聾耳。測試頻率的次序是按1000赫、2000赫、3000赫、4000赫、6000赫、8000赫、1000赫、125赫、250赫、500赫、進行的,在復測1000赫聽閾時,其結果如與第一次測聽的結果相差10分貝以上時,應依次重復測各頻率,直至兩次測試結果相差不超過5分貝為止,若倍頻程間的聽閾差別在20分貝以上,則需加測半倍頻程。整個測試過程應限於20分鍾以內完成。若雙側氣導相差達40分貝,則應掩蔽較佳耳。掩蔽雜訊一般用窄帶雜訊,其必須具備一定強度,太強會產生過度掩蔽,掩蔽雜訊必須與所要測試耳的聽閾相適應。那麼什麼情況下需加掩蔽呢?
(1)受試耳的氣導聽閾比非測試耳骨導聽閾差40分貝以上時,測氣導聽閾應在非測試耳加雜訊掩蔽。
(2)臨床上受試耳有氣骨導差距大於10分貝時,測骨導聽閾應加掩蔽。
4.骨導純音聽閾測定
骨導聽閾測定是用骨導振動器置於乳突或額部測得的聽閾。為避免軟組織傳導,骨導振動器不能接觸耳廓。測試骨導時非測耳都應加掩蔽。骨導聽閾測試操作方法同氣導測試方法。從1000赫開始測試,先測高頻,再測低頻,不必檢查125赫,因為此頻率會產生強烈的振動感而測出完全錯誤的聽閾。
5.聽閾測定結果的記錄和分析
聽力圖可以用表或固的形式表示。聽力圖應清楚地標明聽力計的種類和型號及其標准零級。通常以橫坐標代表頻率,縱坐標代表聽力級。下因為國內統一符號標准。
純音測聽的目的之一是評定受試耳的聽敏度,怎樣把純音測聽結果來評定聽力障礙或聽力殘疾的程度,目前尚無統一標准,但國內外多以500赫、1000赫、2000赫、4000赫的純音的平均聽聞級計算。國際標准化組織(iso)1999--1975(e)對語言聽力障礙的定義是:如500赫、1000赫、2000赫、4000赫的平均永久性聽聞級比is0389相應(頻率)的平均值差25分貝以上即為聽力障礙。iso/dis1999-2將聽力障礙的定義改為:聽閾從正常變壞。而增加聽力殘疾的定義:足以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個人效率的聽力障礙所導致的不便。常以在低背景雜訊中聽懂會話的能力來表示。目前,國內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對聽力障礙的分級分別如下:純音聽閾測試氣導聽力圖反映受試耳對各測試頻率的聽敏度,骨導聽閾則反映受試者耳蝸以上的功能,骨導聽閾級和氣導聽閾級之間的差(氣骨間距)則反映外耳、中耳傳音結構的問題。最大限度的傳音性聽力損失為60分貝一70分貝,戴tdh39mx41/ar壓耳式耳機,給純音至60分貝一70分貝時正常耳蝸即能聽到經顱骨振動的聲音。故純音測定須注意掩蔽問題。
傳導性耳聾純音聽力圖表現為骨導正常或接近正常,氣導平坦型下降或低頻聽力損失較重(不超過60分貝)呈上升型,氣骨有間距但不大於60分貝。
感音神經性耳聾純音聽力圖表現為氣骨導同時下降,兩條曲線相差不大於10分貝。一般高頻聽力損失較重聽力曲線以陡降型多見。骨導聽閡可能超過聽力計最大程度,故損傷較重的頻率查不出骨導。
混合性耳聾純音聽力圖表現為兼有傳導性耳聾和感音神經性耳聾的聽力曲線特點,部分可表現為低頻以傳導性聾為主的特點,而高頻段氣骨導曲線呈一致性下降。
純音聽聞測定是臨床最常見的行為測試法,其准確程度依靠醫患之問配合的好壞。故要求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准確判斷受試者的反應信號,力求使測試結果准確、可靠真實。
❾ 純音電測聽 報告單 誰能解釋一下 謝謝
純音測聽 測試基本原則:先作氣導測聽,並先測氣導聽閾較佳耳的骨導,骨導測聽時非測試耳都應加掩蔽。
1、純音氣導聽閾測聽:
(1)給測試音持續1-2秒/次,給聲之間的間隔時間應是不規則的,但每次間隔不得短於給聲的持續時間。
(2)第一步:升降法:先用1000Hz 40dBHL讓受測試者熟悉,無反應則以10dB一檔加大測試音,直到作出反應,把測試音降-10dB,而後再逐漸增加到作出反應,間隔1-2秒後再在這同一聽力級上給測試音,如再次作出反應,即可開始測聽;上升法:熟悉測試音後降10dB給聲,聽不到則5dB一檔加大聲級,直到反應。
(3)第二步:升降法:作出反應後,再加5dB,然後5dB一檔地遞降,直至無反應,再降5dB,再5dB一檔地遞增,如此反復升降3次,將3次聽到聲音作出反應的最小數加以平均,即得聽閾級;上升法:作出反應,降10dB,然後再5dB一檔遞增,反復5次給聲,其中在同一聽力級作出反應的即為聽力閾級。
(4)第三步:測試下一頻率,可在剛測得的聽閾下10dB開始,如此依次完成各應測頻率。
(5)第四步:用同法測另一耳。
(6)測試頻率的順序為:1000、2000、3000、4000、6000、8000、1000、500、250Hz,在復制1000Hz時,結果與第一次差10dB以上時,應依次復測各頻率,直到誤差在5dB以。整個過程限於20分鍾內完成(或中間調整休息幾分鍾)。
2、加掩蔽測聽閾:
(1)第一步:不加掩蔽受試耳聽閾,於非測試耳給相當於該耳聽閾級的有效掩蔽級的窄帶噪音,逐檔加大噪音直至聽不到測試音,或超過測試等級。
(2)第二步:如噪音級和測試音相等時仍能聽到純音,則這一純音即為聽閾級,如純音被掩蔽,則增加純音級直至再聽到純音。
(3)第三步:加5dB噪音,如聽不到測試音,加大測試音直至能聽到,重復這一步驟,直至連續兩次加5dB噪音,而純音不需加大仍可聽到,這一在加了10dB仍能聽到的純音級就是聽閾級。注意:有過渡掩蔽(噪音傳至受試耳)的可能。即當非測試耳給的掩蔽雜訊超過耳間衰減級時,就可傳至測試耳的耳蝸,使本來測試耳聽到的信號不再能聽到。
3、骨導純音聽閾測定:
測試骨導聽閾時,應在測試耳不堵耳(不戴氣導耳機)是測聽,非測試耳則可用戴氣導耳機方式加雜訊掩蔽。另外,骨導振動器應避免接觸耳廓,否則通過振動耳廓,可把聲傳至外耳道。
(1) 第一步:受試耳戴好骨導耳機(部位在耳廓後方的乳突部位),對側耳戴氣導耳機,先不加掩蔽雜訊測骨導聽閾。
(2) 第二步:於非測試耳加相當於該耳氣導聽閾級的有效掩蔽級的噪音,逐步加大雜訊至聽不到純音,或雜訊級超過測試音。
(3) 第三步:如雜訊級比測試音高40dB仍能聽到純音,則這一純音級即為骨導聽閾級,如純音被掩蔽,則加大雜訊直至又能聽到純音。
(4) 第四步:增加5dB噪音級,如測試音聽不到了,則加大純音,直到加至重新聽到純音,重復這一步驟,直至連續兩次增加5dB雜訊,純音保持不變仍能聽到純音。
在測試中,需注意隨時和受試者交流,觀察患者的狀態,保證行為測試的准確性。
聽閾是足以引起某耳聽覺的最小聲強值(以分貝為單位),是在規定條件下給一定次數的信號,受試者對其中50%能作出剛能聽及反應時的聲級。人耳對不同頻率純音的聽閾不同。純音聽閾測試即是用純音聽力計來測定受試耳對一定范圍內不同頻率純音的聽閾。聽閾提高是聽力下降的同義詞。純音聽力計是利用電聲學原理設計而成,能發出各種不同頻率的純音,范圍為125~10000赫,其強度可加以調節。通過純音聽力計檢查不僅可以了解受試耳的聽敏度,估計聽覺損害的程度,還可初步判斷耳聾的類型和病變部位,且能記錄存檔,進行前後比較。
純音聽閾測試包括氣導聽閾和骨導聽閾測試兩種:一般先測試氣導,然後測骨導。測試前,先向受試者說明檢查方法,請受試者在聽到測試聲時,無論其強弱,立即以規定的動作表示之。檢查從1000赫開始,以後按2000赫、3000赫、4000赫、6000赫、8000赫、125赫、250赫、500赫順序進行,最後再對1000赫復查一次。正式測試前先選擇聽力正常或聽力較好之耳做熟悉試驗:①以1000赫40分貝的測試聲刺激受試耳,此時該耳若能聽到測試聲,則進入下一步驟;否則以5分貝一檔逐次增加測試聲聲級,直到受試者表示聽及為止。②將測試聲完全衰減,然後再漸次增加其聲級,直至受試者表示已聽及測試聲。③中斷1~2秒,然後以同一聲級試之,記錄受試者的反應。若受試者的數次反應均與測試聲發放的聲級及時間一致,說明受試者已熟悉檢查方法,記錄經時的聲級,然後進行正式測試。
聽閾測試的標准手法有上升法和升降法兩種。上升法為:①開始測試時,所用測試聲的聲級應比上述「熟悉試驗」中受試耳剛聽能聽及的聲級降低5分貝。當受試者表示能聽到測試聲時,以10分貝一檔逐次下降,直至受試耳不再聽及為度。②以5分貝為一檔逐漸增加聲級,至受試者剛能聽及。③將聲級降低10分貝,若此時不能聽及,則以5分貝為一檔逐次增強,至受試耳剛能聽及測試聲,記錄此時的聲級。如此以「降10(分貝)升5(分貝)」規則反復測試5次,如在此5次測試中受試者有3次在同一聲級作出反應,即可確定該聲級為受試耳之聽閾,將此記錄與純音聽閾圖上。升降法與上升法基本相同,但以升5(分貝)降5(分貝)法反復測試3次,3次所測聲級之均值為聽閾。測骨導時,將骨導耳機置於受試耳乳突區,測試步驟和方法與氣導相同。
進行聽力檢查時,會讓您聽一系列不同的聲音,這些聲音的頻率和響度都不相同,聽力檢測師會記錄下哪些聲音您聽得見,哪些聲音您聽不見,以確定每一隻耳朵的聽力損失程度和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