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豆蔻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豆蔻就是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乾燥成熟果實。這種豆蔻的功效和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下面就講講豆蔻的功效和作用。
拓展資料:白蔻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服用後會有「上火」症狀,有胃熱上火、習慣性便秘、皮膚瘙癢症、皮膚潰瘍、上呼吸道感染的人要嚴格禁用,否則會導致病情加重。臨床上,如果一次使用白蔻的量過大,可以理解為「作死」行為。因為食用量過大,可能會對導致中毒,以及眩暈、瞳孔散大、驚厥等現象。所以千萬不要多吃。
❷ 豆蔻的功效與作用,豆蔻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
豆蔻的功效與作用
辛、溫,歸肺、脾、胃經。化濕消痞,行氣溫中,開胃消食。用於濕濁中阻,不思飲食,濕溫初起,胸悶不飢,寒濕嘔逆,胸腹脹痛,食積不消。草豆蔻還可與花椒、八角和肉桂等葯材配合使用作為食品調味劑,可去除魚、肉等食品的異味。此外,草豆蔻莖桿韌性大、通透性能好,是上等編織材料,編織的坐墊冬暖夏涼,具有預防和治療坐瘡的功能。
❸ 豆蔻的功效和作用
豆蔻的功效和作用
豆蔻的功效和作用?豆蔻的種類是有很多的,其中豆蔻分為草豆蔻,白豆蔻和赤豆蔻這幾種,這種食物的營養是很豐富的,不僅可以驅寒除濕還能暖胃健脾,下面分享豆蔻的功效和作用?
豆蔻的功效與作用禁忌
1、豆蔻有一種香氣,營養很豐富,豆蔻所含的一些豆蔻素和樟腦、龍腦等,這些都是一些揮發油,所以說豆蔻可以祛除一些魚肉類的的腥膻和異味,可以讓人開口,增強食慾,對消化有好處。豆蔻對含有一些對腫瘤有很好的免疫功能的物質,可以把這些癌細胞去掉。
2、同時豆蔻還有很好的祛寒除濕作用,豆蔻可以暖胃健脾,同時豆蔻還有很好的止痛祛痰作用,豆蔻可以解毒。因為豆蔻有一種芳香的氣味,可以消除脹氣,可以止哎,化濕也可以健胃。也有很好的`解酒作用。
3、豆蔻可以治寒性霍亂,也可以用來治療郁熱胃痛,對於久瀉虛痢也是有好處的。豆蔻可以作為一般的菜來吃,如果是草豆蔻,哪就要研成末以後,直到主食熟了以後再加進去,而白豆蔻可以粉碎,也可以直接炒著來吃,特別的香。
豆汁是一種略帶酸味兒的液體,是以綠豆為主要原料,經發酵和熬以後得到的飲品,是老北京人最喜歡的一種早餐,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的是豆汁的功效和作用,同時也會讓大家了解豆汁的副作用有哪些,平時喜歡喝豆汁的人可以重點了解一下。
豆蔻的功效與作用
1、化濕行氣
豆蔻既可以化濕行氣,又能開胃消食。可以用來治療脾胃氣滯、濕阻中焦所引起的脘腹痞滿、不欲飲食、胸腹脹痛、食積不消化等症狀。
2、溫中止嘔
豆蔻辛散可入肺經而宣化濕邪,因此常用葯治療濕溫初起,胸悶不飢等不適。
3、開胃消食
都可以寬中行氣,溫中止嘔,尤其治療胃寒濕阻氣滯所導致的嘔吐最為適宜,可單用為末服,或配伍藿香、半夏等葯。亦可與砂仁、甘草等葯物研末服用,可用於治療小兒胃寒、吐奶不食等症。
4、健胃止嘔
豆蔻含有揮發油,能夠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可制止腸內異常發酵,祛除胃腸積氣,故而有良好的芳香健胃的作用,並能止嘔。揮發油對豚鼠實驗性結合,能夠增強小劑量鏈黴素作用。
5、豆蔻的毒副作用
豆蔻屬於較為安全的葯物,臨床上未見有不良的反應及中毒的報道,亦未見有動物毒性實驗的報道。
豆蔻的使用禁忌
豆蔻辛溫,陰虛內熱,或胃火偏盛,口乾口渴,大便燥結者忌食;乾燥綜合症及糖尿病人忌食。
豆蔻的禁忌人群
濕熱瀉痢及陰虛火旺者禁服豆蔻。
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們也要多注意生活的細節,平時飲食上也要做好改善,尤其是不同的季節和身體出現一些不同的狀況時飲食最為重要,了解了哪些人不適合吃豆蔻以後,我們就能更好的去食用豆蔻。
辛燥之性,能助熱耗氣,故火升作嘔者則不宜用。
禁忌人群
1、性味歸經
豆蔻,味辛,性溫,有香氣;歸肺、脾、胃經。
2、醫學經典
《開寶本草》、「化濕行氣,溫中止嘔。」
3、中醫辨證
豆蔻味辛性溫,其氣清芳。上行於肺以下氣止逆,中人脾胃以化濕溫中,為化濕行氣、溫中止嘔要葯。凡上中二焦的一切寒濕氣滯諸症,皆可使用。
4、現代研究
現代醫學葯理研究結果表明,豆蔻具有如下功效、
(1)蔻仁可促進胃液分泌,興奮腸蠕動,制止腸內異常發酵,驅除腸內積氣,並具有止嘔作用。
(2)用白豆蔻三分,分數次含於口中,緩緩細嚼,既助消化,又除口臭。
(3)果殼水煎劑對治賀氏痢疾桿菌有抑製作用。
豆蔻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中葯配伍禁忌、惡乾薑、藜蘆、白薇、芫花;畏萆薢。
豆蔻用葯禁忌
1、性味辛溫,主人肺脾胃之經,有溫散理氣之力,大量久服可以加重肺脾氣虛證者的病情。因此,肺氣腫、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忌大量內服豆蔻。
2、辛溫,性偏熱。故不宜用於火升熱盛,嘔吐反胃,熱性腹痛等症。症見陰虛津虧、血虛血熱者忌服。。
3、急性胃炎、急性腸炎、急性闌尾炎者忌大量內服豆蔻。
4、孕婦或產婦見陰虛、血虛證者忌用。
豆汁的功效和作用
1、提高免疫力
人們適量喝些豆汁能提高免疫力,因為豆汁中不但含有植物蛋白,還含有活性酶和多種微量元素,它對維持人體健康有極大好處,能有效提高人體免疫系統功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
2、預防老年痴呆
人們多喝豆汁還能預防老年痴呆,因為豆汁中含有豐富的磷脂和微量元素,這些物質能營養腦神經,而且能防止記憶力減退,對維持中老年人大腦功能穩定有極大好處,經常和導致能有效降低老年痴呆的發病率。
3、調節內分泌
女人適量喝些豆汁還能調節內分泌,因為豆汁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和大豆異黃酮,這些物質進入女人身體後能促進女人體內雌激素分泌,並能維持內分泌功能穩定,可防止女人出現內分泌功能紊亂,也能降低更年期綜合症的發病率。
4、減肥瘦身
人們適量喝些豆汁還能減肥瘦身,因為豆汁是一種低脂低熱量的健康飲品,它能滿足人體對多種營養的需要,也能加快人體內脂肪的消耗,可防止脂肪在人體內過量堆積,經常喝豆汁能預防肥胖也能減肥瘦身。
喝豆汁的副作用
咱們適量喝些豆汁對於身體有諸多好處,但也有一些壞處存在,特別是那些夜尿頻多和腎虧的人,在喝了豆汁後,會讓這些不適症狀加重,另外豆汁還是一種性質微寒的飲品,生活中那些脾胃虛寒的人在喝了豆汁後容易出現腹部疼痛。
豆蔻
別名:圓豆蔻、白豆蔻、紫蔻、十開蔻、原豆蔻、扣米
禁忌人群:陰虛內熱、胃火偏盛、口乾口渴、大便燥結者、乾燥綜合症及糖尿病人忌食。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適宜脾胃氣滯,食慾欠香,不思納谷,胸悶腹脹,噯氣反胃,舌苔厚膩者。
豆蔻的基本介紹
豆蔻,為多年生草本,生於山溝陰濕處,我國多栽培於樹蔭下。海南、雲南、廣西有栽培,原產於印度尼西亞。豆蔻有草豆蔻、白豆蔻、紅豆蔻等幾種。它們都可作為菜餚、肉製品及醬腌菜的調味料食用。夏、秋二季採收,曬至九成干,或用水略燙,曬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種子團,曬干。
冠「豆蔻」之名的調味料有3種。豆蔻與草豆蔻都屬土產,分別是兩種姜科植物的種子,惟有肉豆蔻是舶來品,原產東南亞,是常綠喬木的果仁。豆蔻,又名白豆蔻,氣味苦香,味道辛涼微苦,烹調中可去異味、增辛香,常用於鹵水以及火鍋等;草豆蔻,也是一種香辛調味料,可去膻腥味、怪味,為菜餚提香。在烹飪中可與豆蔻同用或代用。
豆蔻的功效與作用
1、開胃消食
辛,溫。歸肺、脾、胃經。化濕消痞,行氣溫中,開胃消食。用於濕濁中阻,不思飲食,濕溫初起,胸悶不飢,寒濕嘔逆,胸腹脹痛,食積不消。
2、除異味
草豆蔻還可與花椒、八角和肉桂等葯材配合使用作為食品調味劑,可去除魚、肉等食品的異味。
3、治療坐瘡
此外,草豆蔻莖桿韌性大、通透性能好,是上等編織材料,編織的坐墊冬暖夏涼,具有預防和治療坐瘡的功能。
豆蔻的選購
為類球形的種子團,直徑1.5~2.7cm。表麵灰褐色,中間有黃白色的隔膜,將種子團分成3瓣,每瓣有種子多數,粘連緊密,種子團略光滑。種子為卵圓狀多面體,長3~5mm,直徑約3mm,外被淡棕色膜質假種皮,種背為1條縱溝,一端有種臍;質硬,將種子沿種背縱剖兩瓣縱斷面觀呈斜心形,種皮沿種脊向內伸入部分約占整個表面積的1/2;胚乳灰白色。氣香,味辛、微苦。
豆蔻的存儲
乾燥、陰涼處。
❹ 豆蔻功效和作用
豆蔻《中國葯典》收載的草葯,草葯來源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乾燥成熟果實。那麼大家知道豆蔻有什麼功效呢?下面我給大家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吧。
中葯里也有“豆蔻”,以“豆蔻”為名的中葯有四味,即肉豆蔻、草豆蔻、白豆蔻和紅豆蔻。四種豆蔻均富含揮發油,具芳香之氣,性溫而作用於中焦,辛,溫。歸肺、脾、胃經。現代研究認為豆蔻的功效與作用還包括: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制止腸內異常發酵,祛除胃腸積氣,有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並能止嘔,為臨床常用的幫助消化、促進胃腸動力葯。因其名稱相近,功用類同,臨床應用大致相同稍有區分,現分別介紹如下。
肉 豆 蔻
肉豆蔻,又名玉果、肉果等,首載於《葯性論》。為肉豆蔻科常綠高大喬木肉豆蔻的成熟種子。其性味辛溫,入脾、胃、大腸經,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之功,尤以“溫澀”見長。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氣滯或脾(腎)陽虛所致的久瀉、五更瀉、脘腹脹痛、食少嘔吐等症。
草 豆 蔻
草豆蔻,始載於《雷公炮炙論》。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豆蔻的乾燥成熟種子。和白豆蔻有同樣性味與歸經,具健脾燥濕、溫中行氣之功,尤以“溫燥”見長。主要用於治療寒濕阻滯脾胃或脾胃虛弱所致的胸脘滿悶、嘔逆、腹瀉腹痛等症。
白 豆 蔻
白豆蔻,又名紫豆蔻、白蔻仁,始載於《本草拾遺》。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乾燥成熟果實。其性味辛溫,入肺、脾、胃經,有化濕溫中、行氣止嘔之功,尤以“溫化”見長。常用於治療濕阻脾胃、氣機失調或脾胃虛寒所致胸脘脹滿、不思飲食、反胃嘔吐、舌苔濁膩等症。
紅 豆 蔻
紅豆蔻,首載於《開寶本草》。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乾燥成熟果實,外表呈紅棕色。其性味辛溫,有溫中散寒、醒脾燥濕、解酒消食之功,尤以“溫里”見長。常用於治療脘腹冷痛、泄瀉以及飲酒過多所致的嘔吐等症。
對濕阻氣滯,豆蔻可與蒼術、半夏、陳皮等同用。用於氣滯胸悶之症,豆蔻可配厚朴、枳殼等同用。用於濕溫初起,如屬熱盛者可配黃芩、連翹、竹葉等同用;濕重者可合淡滲利濕之品如滑石、苡仁、通草等同用。用治胃寒嘔惡,常合半夏、藿香、生薑等同用。治小兒胃寒吐乳,可配砂仁、甘草共研細末,常滲口中。 宜:脾胃氣滯,食慾欠香,不思納谷,胸悶腹脹,噯氣反胃,舌苔厚膩者宜食。
《本草綱目》言:“豆蔻治病,取其辛熱浮散,能主太陰、陽明,除寒燥濕,開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嵐煙瘴,飲啖酸咸,脾胃常多寒濕郁滯之病。故食料必用,與之相宜。然過多亦能助脾熱,傷肺損目”,故陰虛內熱,或胃火偏盛,口乾口渴,大便燥結者忌食;乾燥綜合症及糖尿病人忌食,使用豆蔻亦不可過量。
用法:3~6g,入煎劑宜後下。
炮製: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1、用於脾虛濕阻氣滯之胸腹虛脹,食少無力:與黃芪、白術、人參等同用,如白豆蔻丸。(《聖惠方》)
2、用於治療濕溫初起,胸悶不飢:與薏苡仁、苦杏仁等同用。(《溫病條辨》)
❺ 中葯豆蔻的功效
豆蔻又有名字草豆蔻和草果。雖然指的是一樣東西,但還是有一點不同的。豆蔻用仁,功效很多。它性辛、溫、澀、無毒。你所說的治胃病就可以用,可以調中補胃,健脾消食,去客寒,心與胃痛。而它的花性辛、熱、無毒,可以調中補胃氣,去酒毒。
❻ 中葯豆蒄仁功效
性味:辛,熱。
歸經:歸肺經、脾經、胃經。
功能:散寒燥濕,解酒毒,化濕消痞,行氣溫中,開胃消食。
主治:用於濕濁中阻,不思飲食,濕溫初起,胸悶不飢,寒濕嘔逆,胸腹脹痛,食積不消。
用法用量:3~6g,入煎劑宜後下。
禁忌:陰虛內熱,或胃火偏盛,口乾口渴,大便燥結者忌食;乾燥綜合症及糖尿病人忌食。
~《綱目》豆蔻治病,取其辛熱浮散,能入太陰、陽明,除寒燥濕,開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嵐煙瘴,飲啖酸咸,脾胃常多寒濕郁滯之病,故食料必用,與之相宜。然過多亦能助脾熱,傷肺損目。
❼ 寇仁的功效及作用
作用有:化濕、行氣、溫中、止嘔。
性狀:辛,溫。歸肺,脾,胃經。可治胃痛腹脹、噫氣反胃等症。
烹調用途:作調味料,可去異味,增香辛。用於配製各種鹵湯及供製鹵豬肉、燒雞之用。亦為咖喱粉原料之一。
白蔻仁是中葯中的芳香化濕葯,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種子。果皮及花也可葯用,主產於越南、泰國、緬甸等地,秋季果實成熟時採下,除去枝梗,曬干或用硫磺熏過,用時去果皮或連皮打碎生用。
(7)豆蔻仁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成分:
有d-龍腦、d-樟腦、葎草烯及其環氧化物、1,8-桉葉素、a-及r- 松油烯、a-及B-蒎烯、桃金娘醛、葛縷酮、松油烯-4-醇、香檜烯等。
成熟時期: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下,除去枝梗,曬干或用硫磺熏過,用時去果皮或連皮打碎生用。
產地:
主產於越南、泰國、緬甸,雲南、廣東、廣西等。
注意事項
因其辛香溫燥,故陰虛血燥者禁用。
火郁所致之嘔吐、反胃、腹痛等症均忌用。
❽ 豆蔻的功效與作用
豆蔻的功效與作用
豆蔻的功效與作用,豆蔻是一種中葯材,運用歷史悠久,在中葯中它當屬下氣解毒的翹楚,食物的禁忌是一定要了解清楚的,了解它本身才能夠利用好它的功效,下面我帶你了解它,豆蔻的功效與作用。
豆蔻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作用方面,豆蔻所含的豆蔻素、樟腦、龍腦等揮發油,能祛除魚肉的腥膻異味,令人開胃口、增食慾並促進消化。豆蔻的提取物可增強機體對腫瘤的免疫功能,破壞癌細胞外圍防護因子,使癌組織容易被損害。中醫認為它能祛寒除濕、暖胃健脾、止痛祛痰、下氣解毒。白豆蔻能芳香化濁、消脹行氣、化濕健胃、止嘔醒脾;赤豆蔻則能助消化、解酒醉、濕中下氣、消食固腸。
豆蔻分草豆蔻、白豆蔻、赤豆蔻幾種。草豆蔻又名草果,辛辣芳香,性質溫和;白豆蔻又稱白蔻、蔻仁,具有油性,辣而香氣柔和;赤豆蔻也叫玉果、肉豆蔻,顏色深紅,有辣味和濃烈的香氣。
豆蔻的.營養成分主要富含揮發油(豆蔻素、樟腦、龍腦等),香氣濃郁。
豆蔻還有以下幾種食療的功效與作用:
1、治寒性霍亂:肉豆蔻6克,將肉豆蔻研為細末,以溫水送服,每日2次。
2、治郁熱胃痛:草豆蔻、梔子各30克,薑汁適量。將草豆蔻和梔子共研細末,以薑汁糊成丸。每次服5克,每日2次,米湯送服。
3、治久瀉虛痢:肉豆蔻、吳茱萸各30克,小米60克,蜂蜜適量。前三料炒焦,研細,加蜂蜜煉成丸。每次服6克,每日2次,溫水送服。
在食用豆蔻的方面,根據豆蔻的類別不同也有一些不同的飲食禁忌。草豆蔻用時須研碎成末狀,待主料加熱後放入;白豆蔻可粉碎但不可炒用,否則將失去或減弱其特有的芳香美味;赤豆蔻可直接放入燉的鍋中。
豆蔻是什麼
豆蔻有草豆蔻、白豆蔻、紅豆蔻幾種。草豆蔻又名草果,辛辣芳香,性質溫和;白豆蔻又稱白蔻、蔻仁,皮色黃白,具有油性,辣而香氣柔和;紅豆蔻也叫玉果、肉豆蔻,顏色深紅,有辣味和濃烈的香氣。它們都可作為菜餚、肉製品及醬腌菜的調味料食用。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瓜哇白豆蔻的乾燥成熟果實。又名白豆蔻。主產於泰國、柬埔寨、越南,我國雲南、廣東、廣西等地亦有栽培;按產地不同分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於秋季果實由綠色轉成黃綠色時採收,曬干生用,用時搗碎。
豆蔻葯理作用
1、草豆蔻煎劑對豚鼠離體腸管低濃度興奮,高於1%濃度及揮發油飽和水溶液則均呈抑製作用。
2、用巴甫洛夫小胃試驗,草豆蔻10%水浸液60-80ml灌入主胃,測小胃分泌情況,結果對胃總酸排出量無影響而顯著升高胃蛋白酶的活性。
1979年,ItokawaH等報道,草豆蔻種子的乙醇抽提物對小鼠腹水肉瘤180幾無拮抗作用。
1980年李在琉等報道,通過具有三通巴甫洛夫小胃狗進行慢性葯理實驗,草豆蔻浸出液對總酸排出量無明顯的影響,但使胃蛋白酶活力明顯升高。
豆蔻生活應用
調味料:冠「豆蔻」之名的調味料有3種。豆蔻與草豆蔻都屬土產,分別是兩種姜科植物的種子,惟有肉豆蔻是舶來品,原產東南亞,是常綠喬木的果仁。豆蔻,又名白豆蔻,氣味苦香,味道辛涼微苦,烹調中可去異味、增辛香,常用於鹵水以及火鍋等;草豆蔻,也是一種香辛調味料,可去膻腥味、怪味,為菜餚提香。在烹飪中可與豆蔻同用或代用。
❾ 豆蔻仁有什麼葯用
蔻仁味辛,葯性溫。歸肺、脾、胃經。
功能化濕消痞、開胃消食、行氣溫中。用於濕濁中阻、不思飲食、食積不消、胸悶不飢、濕溫初起、寒濕嘔逆、胸腹脹痛。 注意:陰虛血燥而無寒濕者忌服。 附方: 1、治胃口寒作吐及作痛者:白豆蔻仁三錢。為末,酒送下。(《赤水玄珠》白豆蔻散) 2、治胃氣冷,吃飯即欲得吐:白豆蔻子三枚,搗,篩,更研細,好酒一盞,微溫調之,並飲三、兩盞。 3、治脾胃氣不和,止脾泄瀉痢:白豆蔻二兩(用仁,一半生一半熟),枳殼半斤(去瓤,以漿水煮軟,麩炒令香止),肉桂二兩(去皮),橘皮二兩(去瓤,炒,切細),訶子二兩(去核,半生半熟),當歸二兩(洗)。上六味,杵為末,每服-錢,水一中盞。姜、棗同煎至七分,稍溫服。如要丸,用好棗,漿水煮,去皮核,細研,為丸如桐子大。以姜擘破,炒令黑色,入水煎湯,下十五丸。 4、治氣膈脾胃,全不進食:白豆蔻仁、縮砂各二兩,陳米一升(淘洗,略燕過,銚內炒),丁香半兩(不見火)。上為細末,棗肉為丸,如小赤豆大。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米飲下 5、治妊娠嘔吐:白豆蔻一錢,竹茹三錢,大棗三枚,鮮姜一錢。將生薑搗碎取汁,前三葯煎取一茶杯(約50~60毫升)過濾,沖薑汁服。 6、治小兒吐乳胃寒者:白豆蔻仁十四個,縮砂仁十四個,生甘草二錢,炙甘草二錢,為末,常摻入兒口中。 7、治嘔吐噦:白蔻、藿香、半夏、陳皮、生薑。水煎服。 8、治產後呃逆:白豆蔻、丁香各半兩。研細,桃仁湯服一錢,少頃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