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插胃管術的操作方法
安置好患者的體位,一般取平卧位。清醒的患者先要做好解釋告知工作,讓患者知道你在做什麼,取得患者的配合。
下面就是戴手套,打開胃管的包裝,取出胃管,檢查胃管是否通暢的。
接下來就是將胃管妥善的放在手裡,用石蠟油潤滑一下胃管的前端。然後進行長度的測量了(患者發際至劍突的距離)。左手拇指和食指需要緊扣在記號的地方,不放鬆。
胃管潤滑好後,下面就是進行插胃管的操作了,右手持胃管的前端,從患者的一側鼻腔插入,再送入胃管喉部的時候囑患者進行吞咽的動作,使得胃管順利的進入食管,右手快速的將胃管送到胃部(左手做記號的地方)。
然後就是進行檢查胃管是否在胃裡。簡單的方法就是講胃管末端浸入有水的碗里,查看有無氣泡冒出,沒有就代表胃管在胃內了。(有3種檢查方法,我這里就說這一個方法吧,干臨床的應該都知道怎麼檢查胃管是否在胃裡)
最後一步就是固定胃管了,然後再安置好患者,處理用物,並做好記錄。
B. 拔管的三個要領是什麼
拔管的三個要領是1.撥管和人體皮膚都要清洗干凈衛生。2.撥管的位置要找准,療效才會更好。3.撥管時間要掌握好不要對皮膚造成傷害。
C. 胃管的使用
插管時擺好病人體位,清潔並潤滑鼻腔.將病人的頭向後仰將胃管與鼻孔呈60°角插入,繼續插入至鼻咽部;將胃管插至15CM(會咽部)時,沿著胃管外壁滴注l一2ML滅菌石蠟油,將患者頭部托起,使其下頜緊貼胸壁,以增加咽喉部弧度,便於胃管沿後壁滑行,順利通過咽喉部進入食管.此時囑患者邊吞咽邊將胃管緩緩插至所需長度後固定.之後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胃管插入成功後,需將胃管妥善固定.方法為:
在鼻孔處先用一長約3cm的膠布條環繞胃管2圈作一標記,再在其上用一6-7cm的膠布交叉固定鼻翼部,然後用備好的長約50-60cm的布帶子(帶子寬1.5cm)在鼻孔處環繞胃管打一結(打結時勿影響胃管引流),然後將帶子兩側繞過患者頭部.在一側系一活結,以起到加強固定胃管的作用.
除掌握整個過程外,最好到醫院見習護士的操作,以保證插管安全和成功,防止出現病人黏膜損傷,聲帶破損等後遺症.
D. 胃管最新固定方法哪個電視台在播喬家的四個兒女
兩點固定法、浙江衛視。
1、胃管使用醫用膠帶固定,最新的固定方法是兩點固定法,要注意選用合適的膠帶,固定位置等,在正確置入胃管後,需要使用膠帶固定。
2、2021年8月17日《喬家的四個女兒》起在浙江衛視首播,浙江衛視電視台是很不錯的電視平台。
E. 插胃管的操作方法
插胃管的操作方法是:
先放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
用石蠟油潤滑胃管前段。
沿一側鼻孔緩慢插入到咽喉部(14--16cm處),囑病人做吞咽動作,同時將胃管送下。
插入深度為45--55cm(相當於病人發際到劍突的長度),然後用膠布固定胃管於鼻翼處。
注意事項:
注意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
抽: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抽吸,如有胃液抽出,表示已插入胃內。
聽:用注射器從胃管內注入少量空氣,同時置聽診器於胃部聽診,如有氣過水聲,表示胃管已插入胃內。
看:將胃管末端置於盛水碗內應無氣體逸出,如有氣泡連續逸出且與呼吸一致,表示誤入氣管內。
證實胃管在胃內後,將胃管末端折疊用紗布包好,用夾子夾住,置病人枕旁備用。
F. 鼻飼法的方法
1)備齊用物攜至病人床邊。對神志清醒者做好心理護理,講清治療的意義和注意事項,進行精神安慰與鼓勵,消除病人的緊張恐懼情緒,使病人能積極主動配合操作。
2)協助神志清醒的患者取平卧位,頜下鋪治療巾,清潔鼻腔。
3)戴無菌手套,用液體石蠟紗布潤滑胃管前段約15-20cm,一手用紗布托持胃管,另一手用鑷子夾住胃管,沿一側鼻孔輕輕插入至咽喉時(約14-16cm處)病人可能出現惡心反應。及時與患者溝通,指導患者做吞咽動作,同時將胃管緩慢插入。如發生嗆咳、呼吸困難、紫紺等情況,表示誤入氣管,應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後重插。插入不暢時可將胃管抽回一小段,再向前推進。
4)胃管插入長度在《基礎護理學》中的測量方法是從病人鼻尖至耳垂再至劍突的長度(或發際至劍突的長度),成人約為45-55cm。在臨床應用時,認為用此方法置管時胃管前端僅達到胃賁門或胃體部,不易吸出胃內容物。通過臨床多次試驗,採用眉心——臍的體表測量法,胃管即可到達胃體、胃竇部,可有效地觀察胃內容物或進行胃腸內營養支持。
5)昏迷病人因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為提高插管的成功率,臨床採用雙枕墊頭快速插管法,即將兩枕墊於患者頭下,使其下頜盡量貼近胸骨柄,置胃管入鼻腔後雙手快速插管,使管端沿食管後壁滑行至胃內,此方法適用於昏迷不能合作者,快速有效,可減輕對咽喉部粘膜的刺激。
6)置管到預定長度時,可用抽吸胃液法或用聽診器在胃部聽氣過水聲等方法確定胃管在胃內。
7)用膠布粘貼法固定胃管於鼻翼或頰部。由於病人鼻部出汗或分泌油脂、病人翻身活動等,膠布都有可能脫落,從而導致胃管脫出。我病區的固定方法是使用兩根小線穿過胃管,系於患者的耳後,定期觀察患者耳後皮膚情況。 1)鼻飼前:腦血管意外患者由於咳嗽、吞咽反射低下及賁門括約肌處於開放狀態胃液易返流而造成誤吸,甚至合並肺炎。鼻飼前應將床頭抬高30-35度,可避免進食過程中及進食後的嗆咳、返流、嘔吐等情況,減少肺炎的發生。
2)鼻飼法:回抽有胃液時,觀察有無消化道出血或胃瀦留(如血性、咖啡色胃液或空腹胃液大於1000ml),此時應停止鼻飼,待症狀好轉後再行鼻飼。如無異常可緩慢注入少量溫開水,然後再灌注鼻飼葯物或流食。葯物應將葯片研碎,溶解後灌入。鼻飼速度應緩慢,並隨時觀察病人的反應。
3)鼻飼後:用溫水20ml沖洗胃管,避免食物殘留在胃管內發酵或變質,引起病人胃腸炎或堵塞管腔。將胃管末端蓋帽固定,並用紗布包好,皮筋系緊,用安全別針固定於枕旁。保持半卧位30-60分鍾後再恢復平卧位。
4)整理床單位,清理用物,將注射器洗凈後放入治療碗內,蓋紗布備用。
5)根據醫囑記錄病人反應及鼻飼量。 用於患者停止鼻飼或長期鼻飼需要更換胃管時。
1)准備換葯碗至病人床前,做好患者心理護理,以取得配合。
2)將彎盤置於患者頜下,揭去固定物。
3)戴無菌手套,用紗布包裹鼻孔處的胃管,指導患者做深呼吸,待慢慢呼氣時輕柔地一次性完成拔管動作,紗布包裹胃管置於彎盤內。昏迷病人拔管到咽喉處時返折胃管快速拔出,以免液體滴入氣管。
4)清潔患者口鼻、面部,擦去膠布痕跡,協助患者漱口,取舒適卧位,整理床單位,清理用物。
5)護理記錄單及時記錄拔管時間和病人反應。
6)如為更換胃管的患者,應於夜間末次鼻飼後拔出胃管,次日清晨鼻飼前從另一側鼻孔置管。
G. 插胃管術的操作方法
安置好患者的體位,一般取平卧位。清醒的患者先要做好解釋告知工作,讓患者知道你在做什麼,取得患者的配合。
下面就是戴手套,打開胃管的包裝,取出胃管,檢查胃管是否通暢的。
接下來就是將胃管妥善的放在手裡,用石蠟油潤滑一下胃管的前端。然後進行長度的測量了(患者發際至劍突的距離)。左手拇指和食指需要緊扣在記號的地方,不放鬆。
胃管潤滑好後,下面就是進行插胃管的操作了,右手持胃管的前端,從患者的一側鼻腔插入,再送入胃管喉部的時候囑患者進行吞咽的動作,使得胃管順利的進入食管,右手快速的將胃管送到胃部(左手做記號的地方)。
然後就是進行檢查胃管是否在胃裡。簡單的方法就是講胃管末端浸入有水的碗里,查看有無氣泡冒出,沒有就代表胃管在胃內了。(有3種檢查方法,我這里就說這一個方法吧,干臨床的應該都知道怎麼檢查胃管是否在胃裡)
最後一步就是固定胃管了,然後再安置好患者,處理用物,並做好記錄。
H. 為什麼要插胃管插胃管難受嗎什麼時候可以拔除胃管
1. 為什麼要插胃管?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經由咽部,通過食管到達胃部,多是用來抽胃液,也可以用來往胃裡注入液體提供給患者必須的食物和營養,護理時應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脫出,導致誤吸。
有些病人合並應激性潰瘍、腸梗阻,就需要插胃管將胃內的胃液、出血、氣體抽出來,是治病的一種手段。有些不能進食的患者,或者經口進食營養不良的患者,插胃管後可能多喂一些食物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有利於疾病恢復。
3. 插胃管後什麼時候能拔掉?
留置胃管一般建議每個月更換一次,以免胃管被胃酸老化、堵塞、斷裂、感染。在病人恢復經口進食,且經口進食量可以滿足日常需要量的時候就可以拔除胃管了。
留置胃管有時候是為了救命,所以在必要時,家屬不需要猶豫不定是否插胃管,插胃管是一種救命的方法,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要顧慮太多。
I. 插胃管的操作方法是什麼
插胃管的操作方法是:
先放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
用石蠟油潤滑胃管前段。
沿一側鼻孔緩慢插入到咽喉部(14--16cm處),囑病人做吞咽動作,同時將胃管送下。
插入深度為45--55cm(相當於病人發際到劍突的長度),然後用膠布固定胃管於鼻翼處。
注意事項:
注意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
抽: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抽吸,如有胃液抽出,表示已插入胃內。
聽:用注射器從胃管內注入少量空氣,同時置聽診器於胃部聽診,如有氣過水聲,表示胃管已插入胃內。
看:將胃管末端置於盛水碗內應無氣體逸出,如有氣泡連續逸出且與呼吸一致,表示誤入氣管內。
證實胃管在胃內後,將胃管末端折疊用紗布包好,用夾子夾住,置病人枕旁備用。
J. 怎麼固定胃管
您好
建議;將棉線彈力皮筋材質的固定帶,連接左掛耳繩和右掛耳繩,在固定帶的前表面沿水平方向固定有一根膠條,利用膠條將胃管固定在鼻部下方即可.結果 全新的鼻胃管固定貼設計,通過固定帶前表面沿水平方向的固定膠條,簡便的固定胃管,有效代替了傳統的膠布固定.特別是需要同時放置吸氧管和鼻飼管,護士操作固定十分簡便,患者的面部也顯得比較美觀和整齊.松緊度舒適的彈力棉繩固定在患者耳部,不受壓不過敏.沽面也較方便,遇到分泌物等污染時方便更換,操作簡便.結論 通過簡單的創新設計達到了有效固定鼻胃管,規范監控留置胃管的護理安全,患者感覺舒適,面部外觀相對整潔美觀,有效提升留置胃管的護理質量的目的.
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