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確證aids的常用方法

確證aids的常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30 15:41:25

㈠ 艾滋病檢測有哪些

目前檢測HIV的方法有100多種,可以分為抗體檢測和病毒檢測兩大類。
病毒檢測:包括細胞培養(病毒分離)、p24抗原檢測和病毒核酸檢測。早期對HIV的診斷主要是通過血清學試驗檢測抗HIV的抗體,間接地診斷HIV感染。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近年來分子生物學方法不斷被應用到HIV的檢測中,尤其核酸檢測已經成為了HIV實驗室診斷的發展方向,它可直接檢查HIV RNA,可在發現血清學變化之前檢測HIV感染,而且比P24抗原檢測方法更靈敏。
抗體檢測:HIV抗體一般在人感染後幾周逐漸出現,可延續至終生,血清學試驗分為初篩和確認試驗。最常用的初篩試驗和確認試驗分別是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和免疫印跡試驗(WB)。常規實驗方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免疫印跡試驗(WestBlot)、間接免疫熒光法(IFA)。快速檢測方法:明膠顆粒凝集試驗、斑點免疫結合試驗、P24抗原的檢測、分子生物學方法、RT?PCR檢測法、熒光實時PCR檢測技術、支鏈DNA(bDNA)、連接酶酶促鏈式反應(LCR)、核酸序列依賴性擴增(NASBA)、轉錄介導的擴增(TMA) 。
【病毒感染機制】
HIV病毒侵入人體後,其表面糖蛋白gp120與細胞表面受體蛋白CD4以高親和力結合,吸附到宿主細胞上;gp120再與宿主細胞表面輔助受體相互作用,使病毒與宿主細胞膜更接近;gp41產生一系列構象變化,其N端的融合肽片段插入宿主細胞膜,導致病毒包膜與細胞膜的最終融合,病毒RNA進入細胞。在HIV感染後,最先能夠監測到病毒RNA、然後是p24抗原,最後是抗體。常見的檢測如下:
1.血液檢查:
A) 血常規:常有紅細胞,血紅蛋白降低,呈輕度正色素、正細胞性貧血。白細胞常降至4.0×109/L以下。分類中性粒細胞增加,有核左移現象。少數表現為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明顯減少,多<1.0×109/L 。有漿細胞樣淋巴細胞和含空泡的單核細胞出現。血小板一般無變化,一旦有變化,血小板可明顯減少。
B) β2 -微球蛋白和新蝶呤(neopterin) 用放射免疫法(RIA)測定血清β2微球蛋白和新蝶呤。它們是被激活的巨噬細胞的產物,其血清水平的升高意味著免疫激活,具有與CD4 T細胞絕對計數、淋巴細胞百分率、CD4/CD8細胞比例下降同樣的臨床意義,即預示病情進展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2.免疫系統檢測:
(1)淋巴細胞亞群檢查:CD4 T細胞減少,CD4/CD8比例下降,正常人CD4/CD8之比為1.75~2.1,而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患者常<1.0。
(2)T細胞功能下降:遲發型變態反應性皮試陰性。體外非特異性有絲分裂原刺激時,淋巴細胞轉化降低。T細胞的細胞毒作用降低。T細胞產生白細胞介素-2和干擾素γ減少。
(3)B細胞功能失調:有不同程度的免疫球蛋白及免疫復合物升高。出現自身抗體,如產生RF、抗核抗體和抗淋巴細胞抗體等。
(4)自然殺傷細胞活性下降。
(5)淋巴結活檢:在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高發地區及高危人群中,對腹股溝以外部位的淋巴結腫大,特別是持續性頸部淋巴結腫大的人普遍進行淋巴結活檢是重要的措施,可見到淋巴結的反應性病變和腫瘤性病變等非特異的、但具有一定診斷價值的病理表現。有的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患者,表淺淋巴結消失,不易做活檢。

3.其他 小便檢查常有蛋白尿。血中肌酸酐和尿素氮可升高。
4.病原學檢查
(1)HIV-1的病原學檢查:
A) HIV-1血清抗體的檢測:包括抗-gp120及抗-P24,大多數HIV-1感染者在3個月內血清抗體陽轉。因而,測定血清抗體是目前確定有無HIV感染的最簡便、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常用方法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間接免疫熒光測定(IFA),放射免疫試驗(RIA)等。一般多用ELISA法作初查,其靈敏性為99.5%。但由於它是用HIV-1作為抗原進行檢測,與淋巴細胞抗原有交叉抗體,可有假陽性出現。故對初查陽性者,再用硝酸纖維膜免疫印跡試驗(Westen blot,WB)確認。
硝酸纖維膜雜交試驗特異性強,假陽性率極低。其診斷標準是:如ELISA連續兩次陽性,且WB檢測出現p24,gp41,gp120或gp160條帶中任何兩條條帶陽性者,則可確認為HIV感染。如沒有兩條條帶陽性者,則只能診為「未定型」(indeterminate pattern)。這時可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其特異的病毒核酸,或繼續密切觀察,反復作上述檢測,以明確診斷。
B) 檢測病毒抗原:由於抗體出現晚於抗原,因而不能早期診斷。如果在抗HIV-1陽轉之前的窗口期篩選獻血員,就會出現假陰性,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因此,篩選獻血員最好加測病毒抗原。通常檢測P24,其靈敏性及特異性均較高。既有助於早期診斷,也可用於獻血員篩選、葯物療效考核等。
C) 檢測病毒核酸:在抗HIV-1陽轉之前的窗口期,還可用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技術檢測HIV RNA。此法靈敏度更高,檢測周期短,也有助於早期發現、獻血員篩選、葯物療效考核等。但操作必須十分小心,防止污染,以避免假陽性。
D) 病毒分離和培養:從患者的淋巴細胞、血液、精液及其他體液中均可分離出病毒,陽性率較高,反復多次分離陽性率可達100%。分離的病毒可用CD4 T細胞培養。但方法復雜,成本較高,一般只用於實驗室研究。分離或培養到HIV均為確診的依據。
(2)HIV-2的病原學檢查:血清學檢查發現約80%的HIV- 1和HIV-2感染之間存在交叉反應。故用於檢測HIV-1感染的ELISA和RIBA法難以確定HIV-2感染。特別是發生了HIV-l和HIV-2雙重感染時,使診斷更為困難。不過,HIV-2特異的ELISA及WB法葯盒現已有商品出售。在HIV-2流行區,可在檢測HIV-1的基礎上,先用HIV-2特異的ELISA葯盒區別HIV-1和HIV-2感染,再用HIV-2特異的WB法作確認試驗。在非流行區,當HIV-1試驗陽性或弱陽性,而WB法不明確或陰性,或臨床懷疑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而HIV-1試驗弱陽性、WB法陰性時,也要用HIV-2特異的ELISA葯盒檢測,以明確診斷。
近來為了節省時間和經費,大部分試劑盒廠家和血庫採用HIV-1和HIV-2抗體聯合測定。聯合測定的ELISA模式與HIV-1抗體測定相同,不同的是在包被固相載體時用HIV-1和HIV-2二種抗原的混合物替代單一的HIV-1抗原。
【並發症相關檢測】
本病極易並發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並常死於這些並發症。因此,對本病患者進行胸部及胃腸道X線檢查,及早作出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的診斷,對及時治療和延長患者的生命是十分重要的。
1.消化道X線檢查 胃腸道機會性感染主要的病原體是巨細胞病毒,惡性腫瘤仍以卡波齊肉瘤為常見。
(1)巨細胞病毒感染:巨細胞病毒可侵犯胃腸道的任何部位,但以結腸最為常見,個別病例可累及整個胃腸道。巨細胞病毒性食管炎或胃炎在X線片上表現為黏膜皺襞腫脹,小的充盈缺損及淺表潰瘍或糜爛等。巨細胞病毒性結腸炎病變有散在性及局灶性兩種。散在性者病變侵犯整個胃腸道,但程度不一。鋇灌腸示結腸袋形消失,腸腔輕度狹窄,腸黏膜可有肉芽腫、糜爛及淺表潰瘍等。節段性者以侵犯盲腸及末端回腸為主。X線造影顯示盲腸痙攣,黏膜皺襞不規則增厚及表淺的鵝口瘡樣潰瘍,但應與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的X線表現相鑒別。上述X線表現均為非特異性的,應結合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必要時應配合內鏡加活檢以確診。
(2)卡波齊肉瘤:卡波齊肉瘤可發生在胃腸道的任何部位。食管卡波齊肉瘤在X線片上顯示食管中段呈多發性腔內息肉樣病變。胃卡波齊肉瘤表現為胃遠端散在性、多發性無蒂的黏膜下缺損,輪廓光滑,直徑幾毫米至幾厘米。少數病變中央有鋇劑積聚,顯示「牛眼征」,在充氣擴張的胃內還可見不規則增厚的黏膜皺襞。十二指腸卡波齊肉瘤為球部內黏膜下結節或輕度斑片狀隆起。小腸卡波齊肉瘤為多發性結節伴中央潰瘍。結腸卡波齊肉瘤以直腸最明顯,表現為整個結腸黏膜下散在的結節狀充盈缺損,直徑幾毫米至幾厘米不等。較晚期患者結節融合和環形浸潤腸壁,使直腸狹窄和僵直。
2.胸部X線檢查 常見的機會性感染有卡氏肺孢菌肺炎,惡性腫瘤有卡波齊(Kaposi)肉瘤。
(1)卡氏肺孢菌肺炎:典型X線表現是:初起時兩肺先出現混合性肺泡及間質炎性改變,以肺門周圍散在性網狀結節樣間質浸潤為主,從肺門向外擴展。隨後在數日內病變進入肺泡,發展成肺泡性實變,在肺野內形成均勻斑片狀實變影,其間夾雜有廣泛性或局灶性肺氣腫或小段肺不張,以肺外圍最明顯。呈粗糙的或細顆粒狀的「毛玻璃樣」表現,病變可僅限於一個肺葉,也可彌漫分布。有時片狀陰影可融合成大片狀均勻緻密的浸潤影,呈向心性分布,與肺水腫的X線特徵很相似。也可在「毛玻璃樣」背景上出現結節狀病灶。在肺周圍還可有條狀陰影,有些則僅表現為粗結節陰影。但這些X線表現沒有特異性,確診需要反復經纖維支氣管鏡檢找到病原。不典型X線表現有:肺大葉性實變,可一葉也可多葉實變;肺空腔形成或胸腔積液;肺泡內滲出物亦可鈣化等。應注意與肺結核或肺部真菌感染相鑒別。胸內淋巴結增大,主要是位於縱隔、右氣管旁及兩側肺門的淋巴結增大。有的病例甚至無呼吸系統症狀出現,而僅於X線片上顯示胸內淋巴結增大,以後才被證實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此種X線表現強烈提示肺內有嚴重感染或腫瘤存在,需作纖維支氣管鏡或淋巴結活檢。
(2)卡波齊肉瘤:最常見的X線異常是肺間質浸潤,約占肺卡波齊肉瘤患者的80%。此外,可見肺野內直徑<1cm的、境界不清楚的多發性小結節影及明顯的條狀陰影。常伴有縱隔及肺門淋巴結增大,也可有胸腔積液。當X線表現不明顯時,CT檢查有助診斷。
艾滋病病應該如何鑒別?
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又具有下述任何一項者,可為實驗確診艾滋病病人。
(1)近期內(3-6個月)體重減輕10%以上,且持續發熱達38℃一個月以上;
(2)近期內(3-6個月)體重減輕10%以上,且持續腹瀉(每日達3-5次)一個月以上。
(3)卡氏肺囊蟲肺炎(PCR)
(4)卡波濟肉瘤KS。
(5)明顯的黴菌或其他條件致病感染。
2.若抗體陽性者體重減輕、發熱、腹瀉症狀接近上述第1項時,可為實驗確診艾滋病病人。
(1)CD4/CD8(輔助/抑制)淋巴細胞計數比值<1,CD4細胞計數下降;
(2)全身淋巴結腫大;
(3)長期腹瀉引起水電解質紊亂,神經系統的損傷引起智力下降、反應遲鈍、抑鬱、憂慮、類妄想狂精神病或痴呆。明顯的中樞神經系統佔位性病變的症狀和體征,出現痴呆,辯別能力喪失,或運動神經功能障礙。
需與下列疾病進行鑒別:
一、原發性免疫缺陷病。
二、 繼發性免疫缺陷病,皮質激素,化療,放療後引起或惡性腫瘤等繼發免疫疾病。
三、特發性CD4+T淋巴細胞減少症,酷似AIDS,但無HIV感染。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結締組織病,血液病等,AIDS有發熱、消瘦則需與上述疾病鑒別。
五、淋巴結腫大疾病:如KS,何傑金病,淋巴瘤,血液病。
六、假性艾滋病綜合征:AIDS恐怖症,英國同性戀中見到一些與艾滋病早期症狀類似的神經症狀群。
七、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腦損害可以是艾滋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需予鑒別。

㈡ 常用的艾滋病檢測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艾滋病檢測有:

  1. 抗體檢測:HIV-1/HIV-2抗體檢測是HIV 檢測的金標准。經篩查試驗(初篩和復檢)確證試驗兩步。初篩實驗室主要是採用酶聯免疫試驗、化學發光法或免疫熒光法試驗。確認實驗室進行復檢主要是檢測血清gp24及gp120抗體,靈敏度達99%,抗體初篩檢測結果還要用免疫蛋白印跡法檢測確認即確認試驗。

  2. 抗原檢測:抗HIVp24抗原單克隆抗體制備試劑,用酶聯免疫法測血清HIVp24抗原。有助於抗體產生窗口期和新生兒早期感染的診斷。

  3. 病毒載量測定:病毒載量的測定可了解疾病進展,提供病毒治療依據、評估治療效果、指導治療方案調整以及為早期診斷提供參考。可用熒光定量PCR擴增技術。

㈢ 如何檢測艾滋病 艾滋病自我檢測方法介紹

1、艾滋病實驗室檢測:

AIDS的實驗室檢測主要包括HIV抗體、HIV核酸、CD4+T淋巴細胞、HIV基因型耐葯檢測等。HIV1/2抗體檢測是HIV感染診斷的金標准;HIV核酸定量(病毒載量)檢測和CD4+T淋巴細胞計數是判斷疾病進展、臨床用葯、療效和預後的兩項重要指標;HIV基因型耐葯檢測可為高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HAART)方案的選擇和更換提供科學指導。

2、艾滋病自我檢測:

(1)首先要看自己是否有如下高危行為:性生活比較復雜、男同性戀者、吸毒或是與他人混用注射器、曾被感染有艾滋病毒的針頭或是血製品感染史、母親為艾滋病患者等。

(2)如有高危行為者,若是出現以下兩種或兩種以上情況,要引起高度警覺:近期體重驟降10%以上、慢性腹瀉或咳嗽長達一個月以上、持續或間歇發熱達一個月以上、全身可觸及有淋巴結腫大、反復出現帶狀皰疹或是慢性播散性單純皰疹感染、口咽部有念珠菌感染。

(3)抽血進行常規檢查,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同時白細胞計數減少提示有病毒感染。尿常規可見尿蛋白。

(4)去醫院進行HIV-1抗體的檢測,ELISA測定法結果連續兩次為陽性者,再行WB法進行確診。

(5)從血液、單個核細胞及腦脊液中如果能夠分離出人免疫缺陷病毒者,可以作為判定感染艾滋病。

㈣ 艾滋病多久才能查出來

目前愛滋病檢測的常用方法有3種,一,PA法,這種方法相對用的比較少,准確度很高,費用也比較貴,一般在省市級的CDC才會使用.
二,酶聯法,使用最多,准確度和PA法基本相當,普及率最高.
三,金標法,使用也很多,准確度略低於以上兩種,優點是出結果的速度快,一般15~30分鍾就可以拿到結果.
如果懷疑感染了愛滋病,以目前的醫學條件,起碼要在3~4周後做第一次檢測才有意義.
以為一,二種檢測方法為標准,感染後可以檢測出的時間和檢出概率如下:
1周檢查出抗體的概率:22.6%
2周檢查出抗體的概率:53.775%
3周檢查出抗體的概率:84.1%
4周檢查出抗體的概率:98.4%
5周檢查出抗體的概率:99.45%
6周檢查出抗體的概率:99.994%
7周檢查出抗體的概率:99.99986%
8周檢查出抗體的概率:99.999999979%
第三種方法在以上時間內的檢出概率,也略低於前兩種.
但是實際上,採用前2種方法檢測的普通人群中,經4周檢測為沒有感染,後期又轉陽的人,全國記錄在案的只有數人.
6周檢測為陰,後又轉陽的人,全國只出現過一兩例,全世界也寥寥無幾.
8周檢測為陰,後又轉陽的,從未出現過.
注:以上概率和案例,只對普通人群適用,吸毒人群,近期內曾經接受過大量輸血者,近期接受過內臟移植等大型內臟手術者,長期服用抗病毒轉錄葯物者(包括治療肝炎等病毒疾病的葯物,比如拉夫米定等,不包括普通感冒葯,普通抗生素,期間服用過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消炎葯物不會影響檢測結果.)
目前國家公布的愛滋病檢測窗口期為3個月,但是實際上,此標準是1992年公布的,已經18年未改變,但是18年內,愛滋病檢測試劑已經獲得了很大的提高,以酶聯檢測試劑為例,1992年使用的是第2代酶聯檢測試劑,平均窗口期為45天,但是2003年後,全國范圍內已經全部至少採用第3代試劑,部分機構甚至已經使用第4代試劑,但是實際上,第3,4代試劑在使用上無明顯時間差異,4周內的檢測,4代試劑檢出率高於3代,4周後3代和4代基本持平,可是真正的檢測,只有4周後才會真正有意義.
如果你懷疑你感染了愛滋病病毒,那麼你可以在至少3~4周後去當地三甲醫院或者疾病控制中心做第一次檢測,第一次檢測可以排除大部分可能,也可以大大緩解心理壓力,3~4周前檢測基本無意義.
但是真正想讓自己放心,仍需要在6~8周再去做第2次檢測,如果第2次檢測結果仍然為陰,那麼恭喜你,你沒有被感染上病毒.
另外,90%以上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初期是沒有明顯症狀的,根據相關專家的結論,唯一可參考的愛滋病初期症狀是長時間的持續發燒,至少在37.5度以上,這個37.5度以上的意思就是……實際上大部分感染者持續發燒時候的體溫,是在38度以上的,而且會持續數天到一周以上,此外的任何症狀,並沒有意義。
有症狀的,不代表就感染了病毒,沒有症狀更不代表沒感染,所以最好的確定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去做血液檢測。

㈤ 艾滋的症狀還有檢測方法

從感染艾滋病病毒到發病有一個完整的自然過程,臨床上將這個過程分為四期:
急性感染期、潛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
不是每個感染者都會完整的出現四期表現,但每個疾病階段的患者在臨床上都可以見到。四個時期不同的臨床表現是一個漸進的和連貫的病程發展過程。
1、急性感染期 窗口期也在這個時間。HIV侵襲人體後對機體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應。病人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還會發生乏力、出汗、惡心、嘔吐、腹瀉、咽炎等。有的還出現急性無菌性腦膜炎,表現為頭痛、神經性症狀和腦膜刺激症。末梢血檢查,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淋巴細胞減少,單核細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時,症狀常較輕微,容易被忽略。在被感染2—6周後,血清HIV抗體可呈現陽性反應。此後,臨床上出現一個長短不等的、相對健康的、無症狀的潛伏期。

2、潛伏期 感染者可以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但潛伏期不是靜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續繁殖,具有強烈的破壞作用。潛伏期指的是從感染HIV開始,到出現艾滋病臨床症狀和體征的時間。艾滋病的平均潛伏期,現在認為是2-10年。這對早期發現病人及預防都造成很大困難。

3、艾滋病前期 潛伏期後開始出現與艾滋病有關的症狀和體征,直至發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時間。這個時期,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關綜合症」、「淋巴結病相關綜合症」、「持續性泛發性淋巴結病」、「艾滋病前綜合症」等。這時,病人已具備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點,即細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狀較輕而已。主要的臨床表現有: A.淋巴結腫大 此期最主要的臨床表現之一。主要是淺表淋巴結腫大。發生的部位多見於頭頸部、腋窩、腹股溝、頸後、耳前、耳後、股淋巴結、頜下淋巴結等。一般至少有兩處以上的部位,有的多達十幾處。腫大的淋巴結對一般治療無反應,常持續腫大超過半年以上。約30%的病人臨床上只有淺表淋巴結腫大,而無其他全身症狀。 B.全身症狀 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適,肌肉疼痛等症狀。約50%的病人有疲倦無力及周期性低熱,常持續數月。夜間盜汗,1月內多於5次。約1/3的病人體重減輕10%以上,這種體重減輕不能單純用發熱解釋,補充足夠的熱量也不能控制這種體重減輕。有的病人頭痛、抑鬱或焦慮,有的出現感覺神經末梢病變,可能與病毒侵犯神經系統有關,有的可出現反應性精神紊亂。3/4的病人可出現脾腫大。 C、各種感染 此期除了上述的淺表淋巴結腫大和全身症狀外,患者經常出現各種特殊性或復發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復感染會加速病情的發展,使疾病進入典型的艾滋病期。約有半數病人有比較嚴重的腳癬,通常是單側的,對局部治療缺乏有效的反應,病人的腋窩和腹股溝部位常發生葡萄球菌感染大皰性膿庖瘡,病人的肛周、生殖器、負重部位和口腔黏膜常發生尖銳濕疣和尋常疣病毒感染。口唇單純皰疹和胸部帶狀皰疹的發生率也較正常人群明顯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當常見,主要表現為口腔黏膜糜爛、充血、有乳酪狀覆蓋物。 其他常見的感染有非鏈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竇炎和腸道寄生蟲感染。許多病人排便次數增多,變稀、帶有黏液。可能與直腸炎及多種病原微生物對腸道的侵襲有關。此外,口腔可出現毛狀白斑,毛狀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診斷艾滋病的重要線索。

4、典型的艾滋病期 有的學者稱其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終階段。此期具有三個基本特點: 嚴重的細胞免疫缺陷 發生各種致命性機會性感染。 發生各種惡性腫瘤。 艾滋病的終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潰,病人出現各種嚴重的綜合病症,直至死亡。

確診艾滋病不能光靠臨床表現,最重要的根據是檢查者的血液檢測是否為陽性結果,所以懷疑自身感染HIV後應當及時到當地的衛生檢疫部門做檢查,千萬不要自己亂下診斷。

這個網不錯~~

㈥ aids檢測技術有哪些並簡述其臨床意義

摘要 第一、應用艾滋病第三代試劑檢測,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檢測方法,是艾滋病特異性抗體檢測,最快可以在感染後三周檢測出來,絕大部分人在感染後3-12周可以檢測出抗體,所以抗體檢測的排除時間是高危後12周,約三個月左右;

㈦ 艾滋病哪些方法能查出

我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員,按照《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2004)
5.1.2 篩查方法
5.1.2.1 常用的篩查方法是酶聯免疫試驗(ELISA)
目前國內外主要使用第三代(雙抗原夾心法)試劑,少數使用第二代試劑。血源篩查仍以第三代ELISA為主,國際上有些國家和地區已將線性免疫酶測定(第四代ELISA試劑)用於血源篩查。第四代ELISA試劑是最近發展起來的HIV抗原抗體聯合測定試劑,可同時檢測P24抗原和抗HIV-1/2抗體。與第三代抗HIV-1/2試劑相比,檢出時間提前了4~9.1d。其優點在於能同時檢測抗原抗體,降低血源篩查的殘余危險度。
5.1.2.2 快速檢測(RT)及其它檢測
隨著對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進展,及對無症狀HIV感染者提供自願咨詢檢測(VCT)的迫切需求,簡便、快速的HIV檢測方法被廣泛應用。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明膠顆粒凝集試驗(PA):PA是HIV血清抗體檢測的一種簡便方法,是將HIV抗原致敏明膠顆粒作為載體,與待檢樣品作用,混勻後保溫(一般為室溫)。當待檢樣品含有HIV抗體時,經抗原致敏的明膠顆粒與抗體發生抗原-抗體反應,根據明膠顆粒在孔中的凝集情況判讀結果。PA試劑有兩種,HIV-1和HIV-2抗原共同致敏的PA試劑(AFD HIV-1/2 PA),已經我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SFDA)注冊批准;HIV-1、HIV-2抗原分別致敏的PA試劑(SERODIA-HIV-1/2)可初步區分HIV-1型和HIV-2型,目前我國尚未引進。
(2)斑點EIA或稱斑點ELISA(dot-EIA):以硝酸纖維膜為載體,將HIV抗原滴在膜上成點狀,即為固相抗原。加血清樣品作用,以後步驟同ELISA。陽性結果在膜上抗原部位顯示出有色斑點。反應時間在10 min以內,使用抗原量少。
(3)斑點免疫膠體金(或膠體硒)快速試驗:與斑點EIA相似,也是以硝酸纖維膜為載體。區別在於不用酶標記抗體,而代之以紅色的膠體金(或膠體硒)A蛋白,用滲濾法作為洗滌方法。試劑穩定,可室溫長期保存。試驗時不需任何設備,迅速、簡便、特異性較好,敏感性約相當於中度敏感的ELISA,適用於應急檢測、門診急診個體檢測。目前已有在國內被SFDA批准注冊的國外進口試劑和國內產品。一般可在1030min內判讀結果。
(4)艾滋病唾液檢測卡:在硝酸纖維膜上包被人工合成的HIVgp41/gp36蛋白抗原,可同時檢測含在唾液中的HIV-1/HIV-2抗體,原理為酶免疫間接法。主要檢測唾液中的HIV IgA與IgG抗體,敏感性特異性與ELISA相近,可避免靜脈穿刺。但樣品預處理時間長且售價較高。以唾液為樣品測定HIV抗體的ELISA、免疫印跡法(WB)試劑已經美國FDA批准。
(5)其它快速篩查試驗方法:家庭HIV檢測(Home Access System)等。
5.1.2.3 尿液HIV抗體檢測
1996年美國FDA首次批准HIV-1尿液ELISA試劑,我國也正在研製尿液HIV抗體檢測試劑。主要適用於靜脈注射毒品(IDUs)人群和其它高危人群的大面積流行病學調查、監測。篩查陽性者仍需采血做確認試驗才能確定。
5.1.3 篩查試驗
根據檢測目的選用符合要求的篩查試劑對樣品進行初篩和重復檢測(復檢)。
5.1.3.1 初篩試驗:以第三代ELISA(雙抗原夾心法)為例。
(1)實驗准備:試驗開始前將試劑和樣品放置在室溫(1823℃), 按實驗室SOP做好試劑准備。
磷酸鹽緩沖液:若液體內有結晶,應放置在37℃直至溶解,用蒸餾水1:25稀釋濃縮液,4℃保存2周。
TMB底物液:使用前配製,TMB液和過氧化脲液等量混勻。
1M硫酸終止液:85 ml蒸餾水中加入5 ml濃硫酸。
備好試劑盒、待檢樣品和外部對照質控血清後,按試劑盒說明書以及質控和安全防護要求進行篩查檢測。
(2)實驗操作
①裝好所需使用數目的孔條,每孔均加入100μl樣品稀釋液。設3個陰性對照孔,1個HIV-1陽性對照孔,若需要可再設1個HIV-2陽性對照孔。
②每孔加入50μl待檢樣品及對照(對照要後加),未用孔用樣品稀釋液加滿以溶解結合物球,以免堵塞洗板機孔。可震搖15S,37±2℃孵育60±5min。
③置洗板機上洗滌6遍(用洗液將反應孔完全加滿,靜置3060S,共洗滌6遍,洗完後孔上方及底部不應殘存液體,禁止在濾紙上拍干)。
④每孔加入100μl底物液,勿攪動,室溫避光孵育30±2min。
⑤每孔加入100μl 1M硫酸終止反應,充分混勻。
⑥在2h內置於酶標儀讀數,單波長450nm,或雙波長450/630nm測OD值。
(3)實驗結果
①陰性對照(NC),HIV-1陽性對照(PC1),HIV-2陽性對照(PC2)
NC 必須<0.25方可用,排除NC≥0.25的值,計算NC平均值。
NC界限范圍:0.6倍NC均值<NC<1.4倍NC均值。
②符合以下條件的實驗成立:
兩個以上的NC可用。
PC1-NC均值 ≥ 0.4,PC2-NC均值 ≥ 0.4
③Cut off值 = 陰性對照均值 + 0.100
小於Cut off為陰性,大於或等於Cut off為陽性
(4)報告:對呈陰性反應的樣品,可由實施檢測的實驗室出具HIV抗體陰性報告;對呈陽性反應的樣品,須進行復檢,不能出陽性報告。
5.1.3.2 復檢試驗:對初篩呈陽性反應的樣品用原有試劑和另外一種不同原理或不同廠家的篩查試劑重復檢測。如兩種試劑復測均呈陰性反應,則報告HIV抗體陰性;如均呈陽性反應,或一陰一陽,需送艾滋病確認實驗室進行確認
5.1.4 初篩試驗結果的報告
對HIV抗體篩查試驗,呈陰性反應者可出具「HIV抗體陰性」報告(可用附表1);對初篩試驗呈陽性反應者不能出陽性報告,可出具「HIV抗體待復查」報告(附表1)。
5.1.5 初篩試驗呈陽性反應樣品的轉送
如需送上級實驗室進行復測或確認,需要填寫「HIV抗體復測送檢單」(附表2),經1名檢驗人員和1名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審核簽字。送當地艾滋病篩查中心實驗室,再轉送艾滋病確認實驗室,或在本實驗室復檢後直接送確認實驗室。
5.1.6 對篩查陰性和陽性者,均需做好檢測後咨詢。
5.2 HIV抗體確認試驗
5.2.1 確認試驗的試劑
必須是經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注冊批准、在有效期內的試劑。
5.2.2 確認試驗方法
包括免疫印跡試驗(WB)、條帶免疫試驗(LIATEK HIVⅢ)、放射免疫沉澱試驗(RIPA)及免疫熒光試驗(IFA)。國內常用的確認試驗方法是WB。
5.2.3 確認檢測流程
有HIV-1/2混合型和單一的HIV-1或HIV-2型。先用HIV-1/2混合型試劑進行檢測,如果呈陰性反應,則報告HIV抗體陰性;如果呈陽性反應,則報告HIV-1抗體陽性;如果不滿足陽性標准,則判為HIV抗體檢測結果不確定。如果出現HIV-2型的特異性指示條帶,需用HIV-2型免疫印跡試劑再做HIV-2的抗體確認試驗,呈陰性反應,報告HIV-2抗體陰性;呈陽性反應則報告HIV-2抗體血清學陽性,並將樣品送國家參比實驗室進行核酸序列分析
5.2.5 確認試驗結果的判定
下面是我國使用WB確認HIV感染的判定標准和判定結果的基本原則。在實際工作中還應參照所用試劑盒說明書綜合判定,遇疑難情況應報上級實驗室解決。
5.2.5.1 HIV-1抗體陽性(+)
至少有2條env帶(gp41和gp160/gp120)出現,或至少1條env帶和p24帶同時出現。
5.2.5.2 HIV-2抗體血清學陽性(+)
同時符合以下2條標准可判為HIV-2抗體血清學陽性:
(1)符合WHO陽性判定標准,即出現至少2條env帶(gp36和gp140/ gp105)。
(2)符合試劑盒提供的陽性判定標准。
5.2.5.3 HIV抗體陰性(-)
無HIV抗體特異帶出現。
5.2.5.4 HIV抗體不確定(±)
出現HIV抗體特異帶,但不足以判定陽性。

註:①HIV-1抗體特異帶包括:env帶:gp160/gp120、gp41;gag帶:p55、p24、p17(或p18);pol帶:p66(或p65)、p51、p31。②HIV-2抗體特異條帶包括:env帶:gp140/gp105、gp36;gag帶:p56、p26、p16;pol帶:p68、p53、p34。(由於使用的毒株不同,HIV-2 env帶也可為gp125/gp80、gp36)。
5.2.5 HIV抗體確認試驗結果報告
確認試驗由確認實驗室根據檢測結果出具「HIV抗體確認檢測報告單」(附表3),報告HIV抗體陽性(+)、HIV抗體陰性(-)及HIV抗體不確定(±)。
5.2.5.1 符合HIV-1抗體陽性判斷標准,報告「HIV-1抗體陽性(+)」,並按規定做好檢測後咨詢、保密和疫情報告工作。
5.2.5.2 符合HIV抗體陰性判斷標准,報告「HIV抗體陰性(-)」。如果近期有高危行為,如性亂、注射毒品等,或有急性流感樣症狀等情況,為排除因「窗口期」而出現的假陰性結果,建議高危行為後3個月時再做抗體檢測。也可進行HIV-1 P24抗原或HIV核酸檢測,作為輔助診斷。
5.2.5.3 符合HIV抗體不確定判斷標准,報告「HIV抗體不確定(±)」,在備注中應註明「3個月後復檢」,同時進行以下處理:
(1) 隨訪復檢:每3個月隨訪復檢1次,連續2次,共6個月。如果檢測時暴露時間已超過3個月,則在3個月後隨訪1次即可。將前後2份樣品同時檢測,仍呈不確定或陰性則報告HIV抗體陰性,如果在隨訪期間發生帶型進展,符合HIV抗體陽性判定標准則報告HIV-1或HIV-2抗體陽性。
(2) 必要時可做HIV-1 P24抗原或HIV核酸測定,但檢測結果只能作為輔助診斷依據,確認報告要依據血清學隨訪結果。
5.2.6 發出確認報告的同時要做好檢測後咨詢。
5.2.7 HIV抗體確認報告由1名具有高級衛生技術職稱的人員復核簽字,按原送檢程序反饋。如確認對象戶口不屬於本轄區,確認報告應同時抄送HIV感染者戶口所在地的省艾滋病確認中心實驗室。其它系統確認的地方人員(包括本地和外地),也應及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艾滋病確認中心實驗室報告。
5.2.8 省艾滋病確認中心實驗室難以確認的樣品,送國家艾滋病參比實驗室確認。同一受檢對象的樣品在不同實驗室得到不一致的確認結果時,由國家艾滋病參比實驗室和艾滋病確認實驗室審評及技術指導專家組予以仲裁。

㈧ 通過哪六點,能夠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艾滋病

現在的社會正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隨著科技的發展從前許多不能被看好的病已經被醫生們成功的攻克了,但是現在依然還是有著我們無能為力的病症存在,就像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癌症,和艾滋病。

艾滋病的起源

艾滋病毒檢測是判斷你是否感染的最權威的方法。一般來說,要做兩次。有些人第一次查艾滋就覺得天塌下來了,這是不正確的。有時候醫學數據會蒙蔽我們的眼睛,等第二次檢查的時候發現自己沒有被感染,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檢查一定要保持冷靜,直到最後不要放棄希望。

㈨ 艾滋病檢測項目包括哪些

艾滋病檢測項目包括哪些

AIDS的實驗室檢測主要包括HIV抗體、HIV核酸、CD4+T淋巴細胞、HIV基因型耐葯檢測等。HIV1/2抗體檢測是HIV感染診斷的金標准;HIV核酸定量(病毒載量)檢測和CD4+T淋巴細胞計數是判斷疾病進展、臨床用葯、療效和預後的兩項重要指標;HIV基因型耐葯檢測可為高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HAART)方案的選擇和更換提供科學指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艾滋病檢測項目的`知識,歡迎閱讀。

01抗體檢測

主要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和免疫熒光試驗(IFA)。ELISA用去污劑裂解HⅣ或感染細胞液提取物作抗原,IFA用感染細胞塗片作抗原進行抗體檢測,如果發現陽性標本應重復一次。為防止假陽性,可做Westernblot(WB,蛋白印跡法)進一步確證。

WB法是用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將HⅣ蛋白進行分離,再經傳移電泳將不同蛋白條帶轉移於硝酸纖維膜上,加入病人血清孵育後,用抗人球蛋白酶標抗體染色,就能測出針對不同結構蛋白抗體,如抗gp120、gp41、P24抗體,特異性較高。

快速檢測法,也稱為金標法,也是抗體檢測的一種方法,根據免疫層析法的原理,用於HⅣ抗體檢測的定性檢測。

02抗原檢測

用ELISA檢測P24抗原,在HⅣ感染早期尚未出現抗體時,血中就有該抗原存在.由於P24量太少,陽性率通常較低。現有用解離免疫復合物法或濃縮P24抗原,來提高敏感性。

03核酸檢測

用PCR法(聚合酶鏈式反應法)檢測HⅣ基因,具有快速、高效、敏感和特異等優點,目前該法已被應用於HⅣ感染早期診斷及艾滋病的研究中。

04病毒分離

常用方法為共培養法,即用正常人外周血液分離單個核細胞,加PHA(聚羥基脂肪酸脂)刺激並培養後,加入病人單個核細胞診斷及艾滋病的研究中。

05檢測試紙檢測

艾滋病檢測試紙條是使用膠體金免疫層析科技研發的新一代檢測試劑。它可檢測血清或血漿標本中的HⅣ-1/2特有性抗體。所有操作時間約是15分鍾,操作簡便、迅速、准確、自帶質控對照。適合各大醫院,疾控中心篩查。

其中第五種方法還適合個人檢測

艾滋病檢測試紙

1、適用者:臨床檢驗、無償獻血現場篩查等。

2、目的:快速方便准確的確診是否感染HIV。

3、操作時間:約15分鍾。

4、優點:簡便、迅速、准確、自帶質控對照。

試紙分類

常見有兩種,一種是血檢試紙,一種是唾液試紙。

血檢試紙一般有雅培、艾康、金豪萬泰等,其中雅培是較好的艾滋病試紙。唾液檢測試紙有一種美國艾威爾的的唾液檢測試紙。

正規艾滋病檢測試紙生產批號均可以國家食品葯物監督管理局查詢。

作用效果

因為高危人群艾滋病檢測注重隱私保護,所以艾滋病檢測試紙自測成了高危人群比較接受的檢測方式。而值得提醒的是,雖然網購試紙可以完全匿名購買,保護自己的隱私,但沒有醫護人員的專業操作和對個人情況的分析和疾病宣導,就算自檢結果出來後,自己還是會對試紙的准確性產生懷疑。那倒不如到疾控中心檢測,除了提供免費檢測服務外,還提供專業咨詢服務。

目前艾滋病檢測試紙也是一種先進的艾滋病抗體檢測技術,准確情況下,5~15分鍾即可出現檢測結果,單次艾滋病檢測結果的准確率高達95%以上。

;

㈩ 懷疑自己得了艾滋病怎麼確診

首先可以先做常規檢查,艾滋病患者往往貧血,白細胞數目減少,尿液檢查有尿蛋白。但不能因為這三項都有就確診艾滋病,應該做更一步的檢查。
如果有問題再做HIV檢測是判斷自己是否染病的最權威方法。一般來說要做兩次,有人第一次檢查出來是HIV就覺得天都塌下來了,這是不正確的。有時候醫學數據會蒙蔽我們的雙眼,等到第二次檢查就發現原來自己未曾感染,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檢查一定要保持淡定,不到最後不放棄希望。

閱讀全文

與確證aids的常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醫學全景拼接常用方法 瀏覽:681
哪些數學方法幫你解決了問題 瀏覽:852
卷簾百葉窗免打孔安裝的方法 瀏覽:715
自拍桿拍手機的方法 瀏覽:550
bod5分析方法名稱 瀏覽:255
小米5無線顯示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45
燉汆悶屬於什麼加熱方法 瀏覽:209
激光方法治療胃息肉有沒有傷口 瀏覽:571
一個人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211
魚缸除油膜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40
咳嗽小便失禁鍛煉方法 瀏覽:904
簡單做魚方法 瀏覽:104
大小臉自我矯正方法圖片集 瀏覽:80
從台賬中快速抓取數據的方法 瀏覽:785
高血壓的剁遼方法有哪些 瀏覽:95
幼兒心理發展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瀏覽:51
商業研究方法和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瀏覽:248
帆布包變黃有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786
輕感冒怎麼辦速效方法 瀏覽:10
焦油含量檢測方法 瀏覽: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