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棚的搭建方法
要點一:選址。與建造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較,無立柱蔬菜大棚選址同樣要求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光照條件優良。區別之處,無立柱蔬菜大棚的南北跨度以12米為宜,若過小,必然加大鋼架的拱度,鋼架拱度加大,反而不利於人工拉放草苫或給卷簾機上卷草苫增加難度。若超過12米,鋼架拱度小,會產生諸多不利影響,一是大棚棚面採光受影響,太陽光照入射量少,棚溫提高慢,蔬菜生長易受影響;二是鋼架拱度小,遇到大雪天氣,棚面積雪過多,易出險情;三是無立柱蔬菜大棚的跨度越大,對鋼架的承載力要求就越大,投入的建造成本也就高。
要點二:牆體的建造。實踐證明,無立柱蔬菜大棚對牆體的建造要求更高,這是因為其整個棚面均採用鋼架支撐,一般3—3.5米一架鋼架,鋼架上端通過後砌柱子與後牆相連,其總體的重量明顯比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竹竿骨架重量要重。因此,我們建議建棚戶,牆底先用推土機壓實(南北寬度要求在6-8米),以防地基下沉。然後,再用挖掘機上土,並且每上70厘米厚的鬆土,就用挖掘機來回滾壓2—3次。後牆的高度以4.5米為宜,最後把牆頂壓實。另外注意,用挖掘機切棚牆時,要有一定的傾斜度,上窄下寬,傾斜度在6-10度為宜。
要點三:上鋼架。為了提高無立柱蔬菜大棚的抗壓力,在建造時要求,棚內需添加兩排立柱,分別是後砌立柱 (也就有立柱蔬菜大棚中的第一排立柱)和前排立柱。建議菜農,在埋設立柱前,需先用挖掘機對棚底進行平整,然後再大水漫灌,以防埋好立柱時下沉。後砌立柱選用高5.5米的加重立柱 (下埋50厘米),前排立柱選用2米普通立柱即可。按照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立柱埋設方法,將這兩排立柱安裝好後,便可上鋼架。
其方法為:
1.在東西牆的中部(東西向)拉一條鋼絲,並打地錨,以此作為上鋼架的標准線。
2.需7—8個成年人合力將鋼架拉上預定位置,而後,一人用鐵絲將鋼架捆綁在標准線上,以防倒伏。
3.站在大棚後牆頂部的一人再將鋼架的上端捆綁在後砌柱子上,注意鐵絲頭要向下彎,以避免扎壞後屋面上的薄膜。而站在大棚前臉處的兩人,除了將鋼架固定在前排立柱上外,還應糾正好鋼架的上下方向,從而使鋼架保持上下一致。
要點四:拉棚面鋼絲。與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較,無立柱的蔬菜大棚要求棚面鋼絲更密集些,以增加其抗壓能力。專家提倡,大棚放風膜下的鋼絲排布距離為15厘米左右,因為白天大棚草苫捲起後,草苫均集中在該處,所以該處鋼絲間距比棚面鋼絲間距(20—30厘米)要小。注意:棚面上的所有鋼絲均要用鐵絲固定在每一鋼架上,以此來增強鋼架的牢固性。
另外,棚室的最南端要多拉一條鋼絲,以備方便安裝托膜竹。
要點五:上托膜竹。為增強棚面承載力,保護棚膜,托膜竹可選用實心竹竿,且每排上下各一根(竹竿粗頭朝外,細頭對接),棚室每間安裝5排托膜竹為宜。托膜竹的下端可通過兩根鋼絲將其夾住、固定,其它的部分應一一用鐵絲捆綁在棚面鋼絲上。
⑵ 農業保溫大棚建設多大
農業保溫大棚建設根據需要和土地面積選擇實際大小。
一、大棚的結構類型
大棚的組成是用竹木桿、水泥桿、輕型鋼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桿,拱桿及壓桿,覆蓋塑料薄膜而成為拱圓形的料棚。 塑料大棚一般覆蓋的面積為1-3畝,管理方便。但可進行多個棚大面積的覆蓋。由於棚體高大不便用草簾進行防寒,而在棚內用多層薄膜進行內防寒,棚內的溫度主要來自太陽輻射。主要生產季節是春、夏、秋。冬季氣溫在-15℃以上的地區可種植一些耐寒性強的作物,或用火爐進行臨時性補充加溫。因為其棚型比中、小棚高大,又不同於溫室的建築結構,故稱其為大棚。在我國北方旱區,春寒,凍土層深、風雪大,多採用跨度、高度較大的拱形圓棚。 大棚建造的形式有多種。其中單棟大棚的形式有拱圓形和屋脊形兩種。高度2.2-2.6米,寬度(跨度)10-15米,長度為45-66米,佔地面積為660平方米左右,便於管理有利生產。或屋脊形大棚相連接而成。單棟的跨度為4-12米,每棟佔地面積約為1畝,連棟後佔地為2-5畝,或10畝、幾十畝。連棟大棚覆蓋的面積大,土地利用充分,棚內溫度高,溫度穩定,緩沖力強,但因通風不好,往往造成棚內高溫、高濕危害或造成病害發生的條件,而且管理不便。因此連棟的數目 不宜過多,跨度不宜太大。 為了加強防寒保溫,提高大棚內夜間的溫度,減少夜間的熱輻射而採用多層薄膜覆蓋。多層覆蓋是在大棚內再覆蓋一層或幾層薄膜,進行內防寒,俗稱二層幕。白天將二層幕拉開受光,夜間再覆蓋嚴格保溫。二層幕與大棚薄膜之間隔,一般為30-50厘米。除兩層幕外,大棚內還可覆蓋小拱棚及地膜等,多層覆蓋使用的薄膜為0.1毫米厚度的聚乙烯薄膜,或厚度為0.06毫米的銀灰色反光膜,0.015毫米厚的聚乙烯地膜。或用豐收布(無紡布或稱不織布)其保溫效果如表4-2-1所示 : 表4-2-1大棚保溫幕的種類及效果 項目保溫幕種類減少熱損耗% 一層聚乙烯 聚氯乙烯 不織布 含鋁薄膜 鍍鋁薄膜30 35 25 45 50 二層聚乙烯 聚乙烯加含鋁或鍍鋁膜45 65 早春在大棚內加蓋小棚,棚溫可提高2-4℃,北京地區在覆蓋草簾的中棚內加蓋小棚,1月份於日出前觀測棚溫可提高5℃左右。使用多層薄膜覆蓋也獲得較好效果,如表4-2-2所示: 表4-2-2多層覆蓋的溫度效果 層數 溫度 日期平均最低氣溫10厘米平均地溫 單層雙層三層單層雙層三層。大棚覆蓋面積較大,空間大,熱效應較好,容易建造,且造價較低,是當前應用較廣的保護設施。可種植高秧支架的瓜、果、豆類等蔬菜。一般比露地可提早收獲20-40天,秋後可延長生長期25天左右。隨著工農業的發展和不斷的革新,新的大棚類型及覆蓋方式也將不斷出現,當前應用的大棚,依其建造所用的材料的不同,其棚型結構可分為竹木結構、鋼材結構和竹木、鋼材、水泥構件等多種材料的混合結構。由於大棚的迅速發展,目前國內已在應薄壁鋼管裝配式大棚。它是由工廠按標准規格進行商品生產,配套供應使用單位。生產的棚型規格有5.4米、6米、8米、及10米跨度,高度有2.4米,2.6米,2.8米及3.0米。這種棚型結構,具有一定的規格標准,結構合理、堅固耐用、裝卸方便、容易折遷換地。唯其造價較高,是當前推廣應用的棚型結構。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如結構不合理,規格無標准,采材不易,用料較多,施工質量低等問題,生產中經常造成棚體變形、倒塌、"跑棚"等事故。
二、覆蓋材料:
大棚覆蓋材料有以下幾種:
1、普通膜:以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為原料,膜厚0.1毫米,無色透明。使用壽命約為半年。
2、多功能長壽膜:是在聚乙烯吹塑過程中加入適量的防老化料和表面活性劑製成,使用壽命比普通膜長一倍,夜間棚溫比其他材料高1—2℃。而且膜不易結水滴,覆蓋效果好。
3、草被、草苫:用稻草紡織而成,保溫性能好,是夜間保溫材料。
4、聚乙烯高發泡軟片:是白色多氣泡的塑料軟片,寬1米、厚0.4—0.5厘米,質輕能捲起,保溫性與草被相近。
5、無紡布:為一種滌綸長絲,不經織紡的布狀物。分黑、白兩種,並有不同的密度和厚度,常用規格50克/?,除保溫外還常作遮陽網用。
6、遮陽網:一種塑料織絲網。常用的有黑色和銀灰色兩種,並有數種密度規格,遮光率各有不同。主要用於夏天遮陽防雨,也可作冬天保溫覆蓋用。
三、大棚搭建地點:
選擇向陽、避風、高燥、排水良好,沒有土壤傳染性病害的地方搭棚。
⑶ 一畝溫室大棚造價多少錢
一畝地的溫室大棚造價,根據各種配置的不同,建設用途不同價格差距其實挺大的,一般的薄膜溫室大棚採用鍍鋅鋼管加薄膜的每平方在30-50元左右,冬暖式的大棚每平方大約80-120左右帶著保溫被,連棟的溫室大棚各種配置帶著大約在120-200元左右,詳細的東西,需要看你的需求來詳細的做預算,你也可以先去我們的網站看下各種材料的棚的圖片,價格,建設用途,我們的案例等等,有什麼問題再隨時咨詢就好,希望對你有用。您網路下濰坊三禾農業就好
⑷ 怎樣搭小雞保溫棚
散養的棚舍搭建宜選在地勢平坦、水源方便、背風向陽、不積水的平地,旁邊有讓雞群棲息乘涼的樹林或果園,還要有一片比較開闊的地帶,種上優質適口的青草,讓雞自由啄食。棚舍一般長7~9米、寬4~5米、中間高1.7~1.8米、兩側高0.8~0.9米。三層覆蓋層由內向外分別用油氈、稻草、塑料薄膜。在棚頂的兩側及其一頭用沙土磚石把薄膜油氈壓住,棚的另一頭開一個便於飼養人員及雞群出入,便於通風換氣的出口。棚的主要支架要牢靠,棚舍內搭2~3層供雞只棲息的棲息架。棚舍的數量依據雞群放養數量來定。若不搭棲息架,為了保暖,地面應鋪設松軟、乾燥、長短粗細適中、新鮮無污染、吸水性強、厚3~5厘米的墊草,青乾草、稻草、鋸屑、谷殼、小刨花等均可混合使用。墊料使用前要曝曬,挑出發霉墊草。
⑸ 簡易大棚搭建方法 教你簡單搭大棚
1、竹木結構的大棚,也稱為簡易大棚,建造成本低,使用年限短,一般可使用2~3年。
2、水泥或塑材結構的大棚,是預先用混凝土或塑材製作拱形架,再進行安裝,成本較低,一般此類拱棚較沉重,不易移動,遮光率較高,生產上已經不多見。
3、鋼構式大棚,是目前應用最多的一種大棚,它採用經過加工的鋼管及配件聯結在一起。建造成本較高,使用年限較長,也便於更換地塊。是目前生產上主要推廣的大棚模式。
4、大棚的建造要依地塊而定,一般大棚可南北走向,也可東西走向,長度不限,寬度一般在8~12米。日光溫室大棚,一般要有後牆,東西走向。
5、日光溫室大棚一般是先建造牆體,東西走向,寬8~12米,長度60~100米為宜,高度3~4米左右。再安裝鋼架結構,再把後坡用水泥板或其它材料製作好,然後再覆蓋上大棚膜,用壓膜線固定,秋冬季還要再覆蓋保溫被,安裝卷簾機等。
6、一般的大中拱棚,根據地塊的長度和寬度建設,先將拱架安裝好,再覆上薄膜,用壓膜線或壓膜槽進行固定,底邊的薄膜用土壓好。
7、大棚根據生產季節,選留放風口的位置,一般以越冬生產的日光溫室大棚選在大棚的後坡前方位置留放風口;以春秋季生產為主的,一般選在最前方1.2~1.5米高的位置留放風口。大中拱棚一般在棚的兩側留放風口,聯棟建造的一般選在棚的頂部及兩側留放風口。
⑹ 養殖大棚保溫多少錢
養殖用的保溫大棚根據使用的材料不同,搭建價格從10~50元每平米不等,農膜加竹木結構最便宜,玻璃鋼架結構比較貴。
⑺ 大棚怎麼搭建
搭建大棚時要先准備好需要的工具,包括施工線,打孔機,白灰,等。根據場地確定好四個角,具體的朝向和規格,建議南北的長度在80米以內,東西寬8米。確定好之後盡快防線,間隔一米一個間距,並放出拱管的位置,之後打孔。打好安裝拱管,橫拉,卡簧卡槽,防蟲網,薄膜,最後裝門。
立柱可用圓木或鋼筋混凝土柱,埋土的深度為50一60厘米。中間兩行要高出地面,邊上兩行高出地面1米,立柱的項端自中兩行向東西兩邊逐漸降低,共埋六行。立柱之間的間距不大於2米,並垂直。然後用12一16毫米直徑的鋼筋彎成拱桿,把它們綁扎在東西向立柱的頂端,作為骨架。
(7)保溫棚搭建方法和圖片價格擴展閱讀:
扣膜時要盡量避免棚膜的機械損傷,特別是竹架大棚,在扣膜前應先把架表面突出的部分削平,或用舊布包紮好。用彈簧固定時,在卡槽處應加墊一層舊報紙。另外要注意避免新舊薄膜長期接觸,以免加速新膜的老化。在通風換氣時要小心操作。薄膜受凍或曝曬,會促進老化,
鋼管在夏天經太陽曝曬,溫度可上升到60—70℃,從而加速薄膜老化破碎。 薄膜使用過程中,難免有破孔,要及時用粘合劑或膠帶粘補。環境特點與調控大棚因有塑料薄膜覆蓋,形成了相對封閉與露地不同的特殊小氣候。進行蔬菜大棚栽培,必須掌握大棚內環境的特點,並採取調控措施。
⑻ 土磚溫室大棚造價保溫大棚怎樣建
(一)大棚建造場地的選擇
要選在背風、向陽、土質肥沃、便於排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造。棚內最好有自來水設備。
(二)大棚的面積
從光、溫、水、肥、氣、保苗等因素綜合考慮,南方地區單棟式大棚面積,以400平方米較為有利
(三)天棚的寬瘦
叉稱跨度。從栽培管理和建棚用材兩個方面考慮,要求盡可能做到方便和牢固耐用。
(四)大棚的高度
大棚的中高和兩側的肩高,直接影響結構的強度、採光、保溫、管理操作的性能。竹木結構多柱式大棚,多為人工操作通風,中高有L 8米,最高不能超過2.2米,肩高約1米。
(五)大棚的長度
我國機械化程度較低,施肥、定植、產品搬運都是人力完成,所以,盡量避免棚過長,以降低人力負擔,一般以40「60米長較為合適。
(六)棚間距離
集中連片建造大棚,又是單棟式結構時,兩棚之間要保持2 米以上距離,前後兩排距離要保持4米以上
(七)大棚抗風、雪力的設計
失棚的雪荷載能力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棚體曲率小,積雪不容易自然滑落,勢必加重負荷,甚至把棚壓趴。
(八)大棚的方向
指單棟式大棚東西向延長還是南北向延長,主要從光照強度考慮。
(九)大棚的通風
主要是調節柵內氣體成分和調整溫度、濕度。大棚寬度l0 米以上,多採用3道通風口,即留中縫和兩道邊縫。中縫在大棚中部最高位置。邊縫在大棚兩側的肩部,離地面.l~1.2米高的地方。
⑼ 養花暖棚建造方法 冬季搭建溫室暖棚養花的方法
1、塑料棚
在院落較窄的條件下,可在向南的平房前面建一個長約15米、寬4米左右的塑料棚。製作方法是:用厚約1厘米、寬約4厘米的竹片,相距50厘米插成竹弓子,上面嚴密覆蓋塑料薄膜。白天接受日光照曬,濕度可達25℃左右,夜間要覆蓋紙被保溫(上下兩面用廢水泥袋或牛皮紙,中間加7層廢報紙),用拉繩將下端竹片捆牢,以防大風吹翻。這種塑料棚不加爐火,溫度一般可保持不低於0℃,可存放冬季最低溫度不得低於0℃的花木越冬,如月季、石榴、無花果、夾竹桃、金橘、牡丹、桂花等。如需要放置喜中溫的花卉,可從10月下旬至來年4月初,安裝一個有煙囪的蜂窩煤爐,溫度可保持不低於10℃。
2、半地下式簡易小溫室
在庭院里選背風向陽地方,做成寬3米-4米、長7米左右、高0.6米的小溫室。具體作法:先在兩邊挖出50厘米深的溝,再按花盆大小由兩邊向中央挖成梯坎,最低處是走道。在上部搭起一個人字形架,高於地面60厘米。屋頂分內外兩層,層間相距約15厘米-20厘米,每層綳上一層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封嚴,壓實,以免被風刮開。在東側開一小門,若溫度過高可以打開一條縫進行通風散熱。這種小溫室冬季可以保持在5℃以上。一般適合中溫的花卉,如含笑、茉莉、梔子、扶桑、迎春、梅花、碧桃等都能在此安全過冬。在一些冬季嚴寒地區,三九天前後,需加蓋一層紙保溫或裝一個有煙囪的煤球爐。
3、塑料小棚
利用向南平房或樓房陽台的窗前,用竹弓子紮成塑料小棚(陽台上建竹弓子,下頭可以頂在陽台轉欄下部),夜晚覆蓋紙被保溫,溫度可保持3℃-5℃左右。
4、室內窗前小溫室
用木條等物釘成一個長約140厘米、寬30厘米、高65厘米的長方形木框,外表包嚴塑料薄膜。將小溫室框安裝在窗前,底座與暖氣頂部平齊。放入花盆後,用衣夾將門簾夾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