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毛筆墨盒墨汁怎麼用
如果用一得閣的話,就1:2對兌水。
或者1:3。效果不能太黏,要有點暈開的效果才好。
㈡ 寫字用一得閣的墨汁該怎樣使用
先倒上適量(依情況)墨汁,再倒上5~10清水,調勻,就可使用。相信我,我有個爺爺練書法!沒錯的!
㈢ 墨的使用方法
力勻而急緩適中:磨墨時用力過輕過重,太急太緩,墨汁皆必粗而不勻。用力過輕,速度太緩,浪費時間且墨浮;用力過重,速度過急,則墨粗而生沬,色亦無光。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指按推用力」,輕重有節,切莫太急。
濃度適中:這里要先澄清一下,即使是董其昌的淡筆,也是用濃墨寫的,差別是在蘸墨的多寡,而不是墨的濃淡。如果墨汁含水過多,筆一下到紙上便迅速擴散,形成一團團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墨團,怎麼有筆畫可言?但也別矯枉過正了,拿濃到像半凝果凍的墨來寫字也是很可怕的。還需記得用潔白紙,以濃墨為佳,若用有色紙,則可以稍淡。
隨磨隨用:用墨必需新磨,因墨汁若放置一日以上,膠與煤逐漸脫離,墨光既乏光彩,又不能持久,故以宿墨作書,極易褪色。而市面上所售的現成墨汁,有些膠重滯筆,有些則濃度太低,落紙極易化開,防腐劑又多,易損筆鋒,不宜採用。
儲放匣內:研墨完畢,即將墨取出,不可置放硯池,否則膠易黏著硯池,乾後不易取下,且可防潮濕變軟,兩敗俱傷。也不可以曝放陽光下,以免乾燥。所以最好還是放在匣內,即可防濕,又避免陽光直射,不染塵,是最好方法。
㈣ 墨的使用方法
墨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煙、松煙兩種,製成的墨稱油煙墨和松煙墨。油煙墨為桐油煙製成,墨色黑而有光澤,能顯出墨色濃淡的細致變化,宜畫山水畫;松煙墨黑而無光,多用於翎毛及人物的毛發,山水畫不宜用。挑選墨首先看其色,墨色發紫光的最好,黑色次之,青色又次之,呈灰色的劣墨不能用;然後聽其音,好墨扣擊時其聲音清響,研磨時聲音細膩,劣質的墨聲音重滯,研磨時有粗糙響聲。磨墨要用清水,用力均勻,按順時針方向轉慢磨,直到墨汁稠濃為止。作畫用墨要新鮮現磨,存放過久的墨稱為宿墨,宿墨中有濃縮後的渣滓,用不好有臟黯之。現在北京、天津等地生產的書畫墨汁(如一得閣),使用方便,已為許多書畫家所用,但墨汁中膠重,最好略加清水,再用墨錠研勻使用。墨色更佳。
㈤ 晨光速干墨汁怎麼用
放適當的水用毛筆調成墨汁。
用干墨盒的話,放適當的水用毛筆調成墨汁。你最好是用普裝的墨汁,中華墨汁或一得閣,但這兩種墨都比較稠要放適當的水。
速干墨汁指的是在普通墨汁中加入使用墨汁快速乾燥的化學品的墨汁,使用速干墨汁書寫的文字易於乾燥,更加方便人們的書寫。
㈥ 墨的使用保養方法有哪些
墨是與毛筆緊密配合的東西,二者可以說是缺一不可,因此墨的作用,值得重視。
1.墨的用法磨墨的方法是要用清水,若水中混有雜質,則磨出來的墨就不純了。至於加水,最先不宜過多,以免將墨浸軟,或墨汁四濺,以逐漸加入為宜。磨墨要用力平均,慢慢地磨研,磨到墨汁濃稠為止。用墨要新鮮現磨,磨好了而時間放得太久的墨稱為宿墨,宿墨一般是不可用的。但也有畫家喜用宿墨作畫,那隻是個別的。
墨的使用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墨正,柳公權有所謂的筆正,磨墨也是如此,心正墨亦正,墨若不正偏斜,既不雅觀,磨出的墨也不均勻。
二是力勻而急緩適中,磨墨時用力過輕過重,太急太緩,墨汁皆必粗而不勻。用力過輕,速度太緩,浪費時間且墨浮;用力過重,速度過急,則墨粗而生沬,色亦無光。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按推用力,輕重有節,切莫太急。
三是濃度適中,書畫作品中即使是淡筆,也是用濃墨寫的,差別是在蘸墨的多寡,而不是墨的濃淡。如果墨汁含水過多,筆一下到紙上便迅速擴散,形成一團團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墨團,怎麼有筆畫可言?但也別矯枉過正了,拿濃到像半凝果凍的墨來寫字也是很可怕的。還需記得用潔白紙,以濃墨為佳,若用有色紙,則可以稍淡。
四是隨磨隨用,用墨必需新磨,因墨汁若放置一日以上,膠與煤逐漸脫離,墨光既乏光彩,又不能持久,故以宿墨作書,極易褪色。而市面上所售的現成墨汁,有些膠重滯筆,有些則濃度太低,落紙極易化開,防腐劑又多,易損筆鋒,不宜採用。
五是儲放匣內,研墨完畢,即將墨取出,不可置放硯池,否則膠易黏著硯池,干後不易取下。也不可以曝放陽光下,以免乾燥。所以最好還是放在匣內,既可防濕,又避免陽光直射,不染塵,是最好的方法。
2.墨的保養墨的保養包括日常正確用墨的內容。磨墨時用水,磨墨用力的大小和方法都是有講究的。明朝沈繼孫《墨法要集》中說:凡是磨墨時用的水,必須採用滴水的辦法加水,不可以讓墨在硯中被水浸泡著磨。
水太多,墨在水中久了就會發脹受潮。不能磨快,快了會產生泡沫,泡沫很容易粘附在墨上,墨也因此會受潮並且又會因此受到塵埃黴菌的污染,使墨膠腐爛變質。受潮的墨,還會在干後爆裂。鑒於以上的原因,在磨完墨後,應該立刻用吸水紙將墨上余汁吸去,並揩拭乾凈
墨的保養是指收藏意義上保存,是一種長時期的保存,與日常正確使用略有不同。墨無論是用松煙,還是油煙,都是用調膠黏合在一起的,都是既怕受潮霉爛,又怕乾燥爆裂的。
因此防潮、防乾燥是長期存墨最重要的保養條件。新墨的保養,應該將新墨睡卧平放在盒子中,找通風陰涼的地方懸掛起來。每一塊墨都要用紙包起來封好,避免與潮濕空氣直接接觸。
墨錠變彎曲,是因為墨的放置方法不正確造成的,如果又受潮,墨錠就會彎曲得更快。墨錠變彎後不能用力扳、壓、敲,直接整形。
正確的補救方法,是用紙把墨包封好,將彎凸的一方向上,平放好,在上面壓上一本不太重的舊書,過些日子再加重,時日一久,墨就會矯正過來。
㈦ 墨水怎麼用
墨水
墨水是一種含有色素或染料的液體,墨水被用於書寫或繪畫。人們想到墨水一般首先想到鋼筆或毛筆的墨水,但實際上用得最多的是印刷用的墨水。
最早的墨水有使用金屬、胡桃殼或種子製作的染料或使用魚、章魚等海生動物的墨汁。中國的墨是碳墨。
用色素製造的墨水一般參有其它物質來防止色素被擦掉。這樣的墨水一般不滲入紙內,因此在印刷時使用的墨水可以降低印刷的成本。
用染料製造的墨水更強烈,但這樣的墨水一般是溶在水中的,它們滲入紙內,並可能滲到紙的背部,因此它們在印刷中有一定的技術障礙。因此這樣的墨水一般使用幹得非常快的溶液或在印刷時設法加速墨水的乾燥。其它的技術有使用比較硬的紙或使用特別的紙。
墨水的常用顏色有紅、黑的像墨水和藍黑三種。紅墨水一般用來批改作業,使用范圍較小。藍黑墨水顏色超白,很易褪色,書寫流暢,是人們學習和工作中書寫使用較為普遍的一種墨水。黑墨水以碳素墨水最為理想,黑墨水沒濃度,有光澤,寫在紙上黑白分明,十分醒目,用來寫鋼筆字或書寫鋼筆書法作品,效果最好。
墨水要使用同一牌號、同一顏色的,不能混用,否則,會引起化學反應,產生沉澱,不利書寫。每次書寫完之後,應及時套上筆帽,否則,筆尖上的墨水會被晾乾,再次書寫時下水就不暢如果要換一種墨水使用,應先將筆洗凈晾乾再灌注新的墨水。
㈧ 國畫用墨方法和技巧
國畫用墨方法和技巧
用墨總體之意是指使用水墨的方法和技巧,用墨之法有蘸墨法、調墨法和運墨法。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國畫用墨方法和技巧,歡迎閱讀。
一、蘸墨法是指作畫前用筆蘸墨的方法和技法。
蘸墨的方法有先蘸水後蘸墨或先蘸墨後蘸水之說,也有干蘸(枯筆蘸)、濕蘸(筆中帶水蘸)或先色後墨,先墨後色不同方法。蘸墨法看似簡單,但對用水用墨用色量的控制和先後蘸法程序的安排及用筆尖蘸墨還是用側鋒筆肚蘸墨其方法不同,用量不同,繪畫的效果就大不相同,蘸墨方法是決定創作中國山水畫效果的第一道關鍵工序,必須認真對待。
二、調墨法是指對墨色和墨的濃度進行調制的方法。
墨在硯台中研好或用瓶中的原墨汁倒在瓷盤中後,做畫都因太黑太稠不能直接使用,首先對墨汁進行調制,其方法有四種:第一是在原墨汁中少加點水調制一下,使墨色和墨的濃度降低,達到作畫可用為止;第二種方法是將原墨汁等量分別倒入幾個瓷盤之中,然後在各盤中加入不同量的水,調成具有不同墨色的汁,作畫時按墨色需要直接蘸用即可(此法稱為渾墨法或間墨法);第三種方法是在筆頭上調墨,即事先將筆頭蘸上少量清水,然後用筆尖蘸濃墨,再將筆卧倒在瓷盤中來回進行滾拉,略等一會,在筆頭上的墨與水混合滲化形成具有漸變的效果之後,可卧筆用順逆鋒法來使用(此法稱筆頭融墨法);第四種方法是紙上調墨法,即首先在紙上潑染局部或大部淡墨淡色,然後在半乾的墨上用不同濃墨或色進行積破並分多次渲染,求得需要的不同墨色效果。紙上調墨和調色法在創作山水畫時經常使用,效果極好。
三、運墨法它是將墨或色在紙上進行運作,求得墨形墨態和水墨效果的一種運墨方法。
平時講用墨其主要意思就是指運墨這種方法。運墨法與紙上調色法有似相同,但不是一回事,一個求色,一個求韻。運墨法包括「單運法」「互運法」和渲染法「三種。
1、單運法是將濃、淡、干、濕、焦、宿、各種墨或各種色中的每一種墨色都作為獨立的單體,每種單體再經用水調解運作形成具有多種變化的墨韻,這種單體用墨、用色並對其求韻的方法就叫單運法(用色就叫單色法)。
用單運法作畫叫單運畫法,其具體有濃墨法(重墨法)、淡墨法(渴墨法)、干墨法、濕墨法、焦墨法、潑墨法、宿墨法、單色法(單色分赤、橙、黃、綠、青藍、紫)。在墨色中黑的墨為濃墨,發灰色的墨為淡墨,墨中少水為干墨,水較多為濕墨,比濃墨水少為焦墨,用水較大進行潑寫作畫為潑墨,宿墨是指隔夜之墨。
用濃墨單獨作畫,墨要控制少用水,使墨色變化具有厚重深沉、深而不痴鈍的效果。用淡墨做畫,墨色不能發黑,要用得清秀淡遠,氣韻迷濛。用干墨作畫,墨中雖然水少,但畫面墨色不能用得太乾枯脊薄,有煩躁不安的味道。用濕墨作畫,墨中水不能用的太多,太多臃腫渾濁,要求畫面墨色有春雨酥潤、華滋掩映的.感覺。潑墨作畫,要有水墨淋漓、氣水恆流之勢。宿墨自身具有黑、乾和光亮特點,一般多用做提醒,宿墨多渣,作畫如用不好,易枯硬污濁,用得好倒有厚重沉穩之感。用單色意思同上。總之,單運法中的各種墨和色雖然看似使用較單一,但在畫面中墨和色的效果是十分豐富多彩、生氣十足的,它們都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2、互運法是指墨與墨、墨與水、墨與色、墨與濟(礬、膠、粉)等物質經過相互調解運作,取得各種多彩奇異的變化效果,這種方法就叫互運法。互運法中有「接法」(相碰法)、「積法」、「破法」、「混法」。
1)接法:墨與墨相接就叫墨接法(墨接法有濃與濃接,濃與淡接,淡與淡接)。墨與水接叫接水法。墨與色接或色與色接叫接色法(接色法中有濃淡色和不同濃淡色各種色相接法)。墨與濟接叫接濟法(濟要用水濟)。2)積法:墨與墨兩種墨相疊,在第一遍墨干後再加墨的方法叫積墨法。墨與水相疊叫積水法。墨與色相疊叫積色法。墨與濟相疊叫積濟法。積法有干筆積、濕筆積、墨半干時積、干後積和多遍積。具體做法可用點積、線積、面積、潑積、皴擦積。也可在淡色、礬水、豆漿、醋水、洗衣粉等濟漬上積墨積色。用積法作畫一般是由淺到深達到蒼秀厚重、沉實華磁的效果為止。積法注意異黑灰和無明顯韻律變化的不足。3)破法:是墨與墨二種墨相疊,在第一遍墨沒干就疊第二遍墨為破墨法。同樣墨與色相疊為破色法(先色後墨)。墨與水相疊為水破法(先墨後水)。用水較大相疊為沖水法。墨與濟相疊為濟破法(先墨後濟)。破墨法有濃破淡,淡破濃,濕破干,干破濕。用破的技法要恰當掌握好墨、水、色、濟之間的干濕程度,太濕容易滲化太快,潤化過多,出現浮煙賬墨、臃腫無骨的感覺,太干又不易滲化,容易形成乾枯不潤、刻板無味的樣子,干濕恰當才會取得最佳效果。4)混法:有墨與墨混(濃淡混),墨與水混,墨與色混,色與色混,色與濟混。混法運作會產生不同濃度、濕度和色相不同變化。經混合後的墨、水、色、濟可直接用來作畫,也可再與墨、色、水相蘸相積相破,會取得特殊效果。
運墨法是創作中國山水畫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一定要運用自如或有所創造,才能創作出好的山水畫作品。運墨法要以水為氣,以墨色為形,墨非水不醒,墨非運不透,這才能化漬為韻。運墨要連貫、呼應,顧盼,有態,用時深時淺、時穩時顯、時連時斷運動的墨色體現出強悍、雄偉、煙霧迷漫、婆娑多姿和空曠浩渺、水波滾動的景象,在水暈墨彰的氣勢中展現出詩和音樂一樣的旋律美、形態美。
3、渲染法就是用淡墨水、淡色水對畫面局部或全部進行層層染的方法。經染後的畫面更具有層次感、空間感、厚重感,能使畫面和畫中景物產生蒼蒙、混融、空曠淡雅、水氣十足和空靈迷離的效果。染常用的方法大體有渲染、積染、烘染、檫染、滃染等。渲染是對畫面、畫中景物進行總體或局部分層進行多遍刷染的方法。積染是在第一遍用墨干後多次疊加墨的一種染法。烘染是在景物輪廓周圍染墨色。背染是在畫的背面染墨或染色,可染多遍,有厚重感為止。檫染就是渴筆側鋒不見筆跡的快擦,使畫面有蒼茫、厚重、沉實、乾裂的效果。滃染是是將紙噴濕後再進行渲染的方法。這種滃染法可使畫面取得雲煙四起、一片朦朧之景觀。
用墨墨色分濃淡干濕焦黑白五顏六色,用墨技法有蘸、調、積、破、混、潑、染之法,更十分講究活、凈、結、老、嫩、乾枯、虛實、節韻、和意境,這些講究是用墨要求的最高標准和生命。墨活則生,潔凈才能活潑,嫩墨鮮艷明快,能產生潤掩生動的氣韻。老墨墨色蒼茫,能產生乾枯峭拔的效果。濃墨取厚,淡墨取雅,濕墨滋潤,潤能取艷,干墨枯燥,燥能取險,虛得空靈,空靈能產生幽靜神秘感。虛實乾枯濃淡潤澤相雜,才能更好的表現出距離、空間、幽遠和水墨流益的情趣和美的意境。總之,用墨講的是色法、方法、技巧、效果,追求的是變、運、呼應、節韻、情趣和意境,體現的是哲理、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要求的是畫面效果和形式內容的統一。用墨是創作中國山水畫的重要方法,用墨與用筆是創作中國山水畫十分重要的兩個方面內容。對它們的了解、研究、掌握、運用是創作出好作品的重要保證。
㈨ 墨的正確使用方法
導語:墨是書寫書法的必要工具,如何正確使用墨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墨的使用應注意以下幾點:
墨正
柳公權有所謂的「筆正」,磨墨也是如此,心正墨亦正,墨若不正偏斜,既不雅觀,磨出的墨也不均勻。
力勻而急緩適中
磨墨時用力過輕過重,太急太緩,墨汁皆必粗而不勻。用力過輕,速度太緩,浪費時間且墨浮;用力過重,速度過急,則墨粗而生沬,色亦無光。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指按推用力」,輕重有節,切莫太急。
濃度適中
書畫作品中即使是淡筆,也是用濃墨寫的,差別是在蘸墨的多寡,而不是墨的濃淡。如果墨汁含水過多,筆一下到紙上便迅速擴散,形成一團團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墨團,怎麼有筆畫可言?但也別矯枉過正了,拿濃到像半凝果凍的墨來寫字也是很可怕的。還需記得用潔白紙,以濃墨為佳,若用有色紙,則可以稍淡。
隨磨隨用
用墨必需新磨,因墨汁若放置一日以上,膠與煤逐漸脫離,墨光既乏光彩,又不能持久,故以宿墨作書,極易褪色。而市面上所售的現成墨汁,有些膠重滯筆,有些則濃度太低,落紙極易化開,防腐劑又多,易損筆鋒,不宜採用。
儲放匣內
研墨完畢,即將墨取出,不可置放硯池,否則膠易黏著硯池,乾後不易取下,且可防潮濕變軟,兩敗俱傷。也不可以曝放陽光下,以免乾燥。所以最好還是放在匣內,即可防濕,又避免陽光直射,不染塵,是最好方法。
為什麼墨跡不容易被洗掉?
如果你的衣服沾上了一般的污跡,你可以用水洗。如果衣服沾上了油跡,你可以用汽油來洗。
然而對於墨跡來說,水和汽油都起不了作用。因為碳不會溶解在水裡,更不會溶解在汽油里,還沒有找到一種可以溶劑,能使碳溶解。
那麼,肥皂能不能把衣服上的墨跡洗掉呢?
也不能。因為墨跡里的碳粒非常細,它牢牢地吸附在布的纖維上,不會像灰塵一樣很容易就洗掉的。
難道沒有辦法洗掉衣服上的墨跡嗎?
辦法是有的。如果衣服上剛剛沾上了墨汁,你應該立刻把它浸在水裡,馬上動手來搓洗。只要洗得快,是有可能洗掉的。
為什麼飯粒可以把墨跡洗掉呢?
因為飯粒在搓洗的時候,飯粒里的已經煮熟的澱粉會搓成又稠又黏的漿,這種漿會依附著在布的.纖維上的微細碳粒黏在一起。所以只要用水再沖洗一下,就很容易的把墨跡去掉了。
如果墨跡幹了,那就不容易洗掉了。因為這個時候,細小的碳粒已經牢牢的吸附在布的纖維上了,澱粉搓成的漿已經不能跟細小的碳粒粘在一起了。
㈩ 如果保存沒有用完的墨汁
1、用不完的墨水不要再倒回去,可以另外倒入一個瓶中,防止污染墨水。
2、如果沒有專門裝墨的容器,就是倒在杯子或者碗裡面的,那麼可以找一個能將杯口或者碗口遮蓋嚴實的蓋子,同樣也能保存幾天的時間,在這段期間記得將多餘的墨汁使用完。
3、現在市面上有一種墨硯,將墨汁倒進裡面,如果寫完之後還有多餘的墨汁,可以將墨硯蓋好,然後等下次要用的時候打開就可以繼續寫,這種能保存大概2~3天,也不會邊干變質。
(10)墨汁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墨汁的使用和保養方法:
1、因為墨汁的濃度較大,所以在使用時可根據作品風格取出部分墨汁適量加水,加水後的墨汁千萬不要再倒入瓶內,否則會造成瓶內墨汁變質。
2、書寫完作品後要放置24小時晾乾,讓墨固定下來,以免托裱時跑墨。
3、冬季凝凍是傳統墨汁的特性,所以應在高於10℃的室內存放。如果凝凍,可以用溫水浸泡瓶身即可融化,質量如初。
4、千萬別將墨汁沾在衣服上,否則很難徹底清洗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