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乒乓球的發球技巧
發球技巧是乒乓球技術中的一項重要技術,那麼乒乓球的發球方法技巧有哪些?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乒乓球的發球方法技巧,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乒乓球發球技巧
(一)正手發奔球
1、 特點:球速急、落點長、沖力大,發至對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對對方威脅較大。
2、 要點:①拋球不宜太高;②提高擊球瞬間的揮拍速度;③第一落點要靠近本方檯面的端線;④點與網同高或稍低於網。
(二)反手發急球與發急下旋球
1、 特點:球速快、弧線低,前沖大,迫使對方後退接球,有利於搶攻,常與發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 要點:①擊球點應在身體的左前側與網同高或比網稍低;②注意手腕抖動發力;③第一落點在本方台區的端線附近。
(三)發短球
1、 特點:擊球動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對方檯面後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對方不易發力搶拉、沖或搶攻。
2、 要點:①拋球不宜太高;②擊球時,手腕的力量大於前臂的力量;③發球的第一落點在球台,不要離網太近;④發球動作盡量與發長球相似,使對方不易判斷。
(四)正手發轉與不轉球
1、 特點:球速較慢,前沖力小,主要用相似發球動作,製造旋轉變化去迷惑對方,造成對方接發球失誤或為自己搶攻創造機會。
2、 要點:①拋球不宜太高;②發轉球時,拍面稍後抑,切球中下部;越是加轉球,越應注意手臂的前送動作;③發不轉球時,擊球瞬間減小拍面後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五)正手發左側上(下)旋球
1、 特點:左側上(下)旋轉力較強,對方擋球時向其右側上(下)方反彈,一般站在中線偏左或側身發球。
2、 要點:①發球時要收腹,擊球點不可遠離身體;②盡量加大由右向左揮動的幅度和弧線,以增強側旋強度。③發左側上旋時,擊球瞬間手腕快速內收,球拍從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④發左側下旋時,拍面稍後仰,球拍從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六) 反手發右側上(下)旋球
1、特點:右側上(下)旋球力強,對方擋住後,向其左側上(下)反彈。發球落點以左方斜線長球配合中右近網短球為佳。
2、要點:①注意收腹和轉腰動作;②充分利用手腕轉動配合前臂發力;③發右側上旋球時,擊球瞬間球拍從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個上勾動作;④發右側下旋球時,拍面稍後仰,擊球瞬間球拍從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下摩擦。
(七)下蹲發球
1、特點:下蹲發球屬於上手類發球,中國運動員早在50年代就開始使用。橫拍選手發下蹲球比直拍選手方便些,直拍選手發球時需變化握拍方法,即將食指移放到球拍的背面。下蹲發球可以發出左側旋和右側旋,在對方不適應的情況下,威脅很大,關鍵時候發出高質量的球,往往能直接得分。
2、要點:①注意拋球和揮拍擊球動作的配合,掌握好擊球時間。②發球要有質量,發球動作要利落,以防在還未完全站起時已被對方搶攻③發下蹲右側上、下旋球時,左腳稍前,身體略向右偏轉,揮拍路線為從左後方向右前方。拍觸球中部向右側上摩擦為右側上旋;從球中下部向右側下摩擦為右側下旋。④發下蹲左側上、下旋球時,站右中部向左上方位稍平,身體基本正對球台,揮拍路線為從右後方向左前方。拍觸球摩擦為左側上旋;從球中部向左下部摩擦為左側下旋。⑤發左(右)側上、下旋球時,要特別注意快速做半圓形摩擦球的動作。
(八)正手高拋發球
1、 特點:最顯著的特點是拋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時對拍的正壓力,發球速度快,沖力大,旋轉變化多,著台後拐彎飛行。但高拋發球動作復雜,有一定的難度。
2、 要點:①拋球勿離台及身體太遠。②擊球點與網同高或比網稍低,在近腰的中右處(15厘米)為好。③盡量加大向內擺動的幅度和弧線。④發左側上、下旋球與低拋發球同。⑤觸球後,附加一個向右前方的回收動作,可增加對方的判斷(結合發右側旋球,更有威力) 。
【拓展】乒乓球拉攻技巧
1、正手攻拉球時
為了早點回復基本姿勢,後續動作要小。
連續抽球攻擊是很重要的,腳步要是夠好,打球就會到位,反之,腳步都不動,擊球位置就不會好,這樣一來球就甭想抽好了。通常腳步移動的重心是由右腳往左腳移動,連帶使用腰,帶動前臂來擊球。如果只靠揮動前臂就想打出具有威力的球,是相當難的。
要打飛行中的球,保持最好的擊球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呢,我們打球時要提早墊步微調擊球位置,而且為了連續攻擊,擊球後也要盡速回復基本姿勢。
如果要擊球後盡速回復基本姿勢,那麼揮拍後的後續動作就不能太大。如果時間充足的話,擊球前的揮拍動作當然可以大,這樣故有利於加速,但是擊球後的後續動作就不應太大,這樣才能早點回復基本姿勢准備打下一球。此外,重心由右腳移到左腳之際,重心再回復平衡的時間要注意。
要產生球的威力,不能只靠前臂擺動,要用身體重心來擊球,而且擺速等等都是很重要的。
抽球動作完成時身體,要平衡,所以能很快回復擊球基本姿勢。
2、正手的側旋弧圈及前沖弧圈球。
打球前要讓對手看不出抽球的手法要使出正手側旋弧圈及滑板,而讓對手事先看不出是哪一種抽球,抽球的手法要隱蔽才好。
然而無論是上面的哪一種,只要擊球時自己的位置不夠好,就很容易造成失誤,所以通常都是在機會球時比較常用這兩種球路頂尖選手的抽球種類一定要有很多種才行。除了擊球點很早的前沖弧圈之外,還要有快慢弧圈的搭配,以擾亂對手的擊球節奏。如果能夠加強抽球旋轉的變化就更好了,這樣會讓對手擋球擋到發狂所以說,同樣的抽球動作,必須要能抽出側旋弧圈及滑板分攻對手的左右兩大角。
特別是在比賽的`後階段,對手因為慢慢熟悉我方的攻擊型態,往往愈來愈不怕了,這時候多用滑板及側旋弧圈增加抽球的變化性,是不可或缺的側旋弧圈:要打出側旋弧圈,握拍須稍微有點變化。擊球時拍面偏向身體,摩擦來球的外側,用姆指和食指的分力把球拍往身體內側急拉,揮拍的方向也是很重要的,揮拍的後續動作像是把球由外向內包起來一樣,這樣的球會很彎曲滑板:滑板的旋轉方向和側旋弧圈相反,使用滑板技巧時,姆指和食指要放鬆,其餘三指要稍加用點力,以免球拍握不穩。擊球時拍面朝外撇,像是汽車雨刷抹玻璃那樣的角度來「抹球」就對了。後續的動作讓球拍在面前晃過,動作切忌過大,而擊球的位置也極為重要,球須位於身體的斜前方,且要等球靠近身體時才擊球。
3、正手與反手的轉換。
要很經濟而提早移動,以取得適合的擊球位置。
正手和反手切換的練習,首須注意的是重心的位置及前傾姿勢的保持,移動時要保持身體放鬆,不是只有上半身動,而是由下半身帶動上半身來移動,如此才能保持較好的擊球位置。
在做正反手的切換練習時,通常與實際比賽時還是有距離,正手的來球就抽回去,反手來球則在頂點或是上升期以小幅度的後擺動作抽回,擊球之後很快就能回復基本姿勢。不只限於練習,實戰上也能應用出來正反手切換時的身體柔軟性,對手忽然來個不旋球時,身體的柔軟性要夠才能瞬間改變球拍角度以資因應,在練球時,要注意球的旋轉及路線變化,身體的移動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柔軟性。
4、反手發球後的反手抽球攻擊。
利用膝蓋的屈伸,手腕及手肘的快速揮動擊球反手抽球時,須注意身體重心,站位不要過於近台,球拍位置須高於檯面。也要針對對手回球的球性,調整揮拍的方向角度。
老普發球之後,對手切回來,他就用反手抽回去,如果是不很切的切球,就打球的上方,如果球切的很沈,就用膝蓋的力量把球往上揮,也就是說,應視來球的不同而改變揮拍的角度擅長反手抽球選手的共同特長在於很會利用膝蓋的屈伸力量。
反手抽球和正手抽球比起來,揮拍動作較小,但是,如果能善加利用下半身的屈伸力量,反手抽球的球速也可以像正手一樣快。對於飛過來的球,預先判斷球的來路並調整球拍角度,然後要一氣呵成地完成反手揮拍動作,以手肘為支點,加上手腕的力量,球勢才會銳不可當。擊球點並不是在很靠近身體之處,而是在身體前方,這個位置揮拍的速度才是最大的。
5、以停球開始的正手抽球戰術。
處理台上球時,為了保持靈敏的手感,身體應該盡量近球拍對於短發球的處理,身體必須保持接近球的狀態,所以打球時上半身應該要保持前傾的姿勢,這是非常重要的。
在接短球時,如果手伸直直的且離身體很遠,這樣手感不會好的,所以說,接短球時不是只有手往前伸,腳步也要踏出去,上半身須進入桌內,這樣處理球的球感才會好,這點很重要。
用停球接完發球後,對於過來的長切球,腳步應不急不徐地移動,心裡要想著盡快到位攻擊。即使對手切回的球很長而有點來不及,也不要急燥,保持正確的擊球位置是很重要的
6、反手快撥後的反手彈擊。
手腕、手肘的運用,使擊球時力量集中切記反手快撥後要盡快回復基本姿勢及基本擊球位置。所以要保持前傾姿勢維持重心。反手彈擊要記得揮拍要完全揮出去,手伸直好像要觸到球網似的,這個動作要做到這么完整才會有威力在於反手的攻擊力增強,尤其是兇狠的反手彈擊,不光是能彈對手的推球,連對手的抽球都常被他無情地快彈得手。
如果要躲他的反手攻擊,想把球送到他的正手,對不起,他嗜血的正手也在等著宰割來球呢!他這么「兩全其美」,讓對手很難打下去有威力的反手彈擊和其它反手攻擊手法的揮拍動作一樣,都是利用「先往內引拍,再往外揮擊」的瞬間爆發力,擊球前手腕先向內折曲,然後利用手腕的力量把球強烈撞擊出去。
② 乒乓球11個發球技巧
1、正手平擊發球
特點作用:速度一般,略帶上旋,是初學者最基本的發球方法,也是掌握其他復雜發球的基礎。對方容易回接, 便於銜接正手攻球或反手推撥的練習。
動作要領: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內旋,使拍面稍前傾,向右後方引拍。當球從高點下降至稍高於球網時, 擊球中上部向左前方發力。
初學者容易出現不拋球、台內擊球或犯規的合力發球。
2、反手平擊發球
特點作用:出球性質與正手平擊發球類似,但整個技術動作都與之差異很大,主要為日後掌握高質量的反手發球打下基礎。
動作要領: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外旋, 使拍面稍前傾, 向左後方引拍。當球從高點下降至稍高於球網時, 擊球中上部向右前方發力。
除學習正手平擊發球時的常見問題外,初學者還易用球拍向前下方切擊使球產生急下旋。
3、正手發右側上旋急長球(奔球)
特點作用:球速快、落點長、角度大、沖力強。球的飛行弧線低且向左偏斜,具有較強的右側上旋。如想有目的地與對方形成中、遠台相持球,或是迎戰擅長搓攻打法的`對手時,此種發球是很有效的。
動作要領: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內旋, 使拍面稍前傾, 前臂手腕自然下垂,肘關節高於前臂,向右後方引拍。當球從高點下降至近於網高時,擊球右側向右側上方摩擦,觸球一瞬間拇指壓拍,手腕從右後方向左上方抖動。
多至斜、直兩條線,要求角度盡量偏大,有時可配合至對方中路。
4、反手發急球
特點作用:比賽中為了牽制對方,偶爾使用一個反手急球,可以壓住對方反手,再突變正手,作為主要戰術的配合。
動作要領: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外旋, 使拍面稍前傾, 上臂自然靠近身體左側,向左後方引拍。球從高點下降至低於網高時,擊球左側中上部,觸球一瞬間前臂加速向右前上方橫擺,手腕控制球拍加力摩擦球,腰部配合向右轉動。
應與反手平擊發球相區別,反手急球著台後反彈弧線偏低。
5、正手發下旋加轉球與不轉球
特點作用:動作相似,旋轉差異大,常合稱為「轉不轉」發球。由於發球手法近似,能通過旋轉變化迷惑對方,從而直接得分或為第三板進攻創造機會。
動作要領: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外旋,直握拍手腕作伸,橫握拍手腕略向外展和伸,向右後上方引拍。發下旋加轉球,當球從高點下降至稍高於網或與網同高時,前臂加速向前下方發力,同時手腕作屈並內收,以球拍遠端(拍頭) 觸球,擊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
不轉發球與下旋加轉發球區別在於:手臂外旋幅度小,減少拍面後仰角度,以球拍中後部偏右的地方觸球,擊球中部或中下部,減少向下摩擦球的力量,近似將球向前推出,使作用力線接近球心,從而形成不轉球。加轉下旋發球的旋轉應盡可能強烈,發不轉球的假動作盡量逼真,如此才能突出旋轉的反差,發揮「轉不轉」發球的威力。
6、反手發下旋加轉球與不轉球
特點作用:相比於正手「轉不轉」 發球,更注重落點變化, 多為直、橫拍兩面攻打法的選手所採用。
動作要領: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內旋,直握拍手腕作屈,橫握拍手腕略向外展,使拍面稍後仰,向左後方引拍。發下旋加轉球,當球從高點下降至稍高於網或與網同高時,前臂加速向右前下方發力,同時直握拍手腕作伸,橫握拍手腕內收, 以球拍遠端(拍頭) 觸球,擊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反手不轉發球與下旋加轉發球的區別與正手「轉不轉」 發球類似。
發至對方正手位的短球多以不轉為主,發至反手位的長球則多以加轉為主。「轉不轉」 發球在落點上力求長短分明,切忌發出半長不短、旋轉反差不大的球。
7、側身正手發左側上(下) 旋球
特點作用:以旋轉變化為主,飛行弧線向右偏拐, 對方回球時易向發球方左側上(下) 反彈。由於以近似手法發出兩種不同的旋轉, 能起到迷惑對方的作用。
動作要領:左手將球向上拋起, 同時右臂向右上方引拍, 直握拍手腕作伸,橫握拍手腕作外展,腰部略向右轉動。當球從高點下降至接近網高時,前臂加速向左方揮擺,直握拍手腕作屈,橫握拍手腕作內收,腰部配合向左轉,擊球中部向左側上方摩擦,即為左側上旋球。左側下旋發球的動作方法與左側上旋發球大致相同,區別在於:引拍向右後上方, 手臂向左前下方揮擺,擊球中下部向左側下方向摩擦,觸球點略高於側上旋發球。
橫握拍的運動員用正手發左側上(下) 旋球時, 最好將握拍柄的3個手指松開,以增加手腕的靈活性。若對手接發球習慣保守,採用左側上旋發球較利於占據主動。
8、反手發右側上(下) 旋球
特點作用:以旋轉變化為主,飛行弧線向左偏拐, 對方回球時易向其左側上(下) 反彈。由於以近似手法發出兩種不同的旋轉,能起到迷惑對方的作用。
動作要領:左手將球向上拋起, 同時右臂向左後方引拍, 使拍面角度近於垂直,腰部略向左轉動。當球從高點下降至接近網高時,前臂加速向右上方揮擺,直握拍手腕作伸,橫握拍手腕作內收,腰部配合向右轉,擊球中部向右側上方摩擦,即為右側上旋球。右側下旋發球的動作方法與右側上旋發球大致相同,區別在於:引拍向左後上方,手臂向右前下方揮擺,擊球中下部向右側下方向摩擦,觸球點略高於發側上旋球。
橫握拍的運動員用反手發右側上(下) 旋轉球時,要加大上臂向右方揮擺的幅度。
9、反手發急下旋球
特點作用:球速較快並帶有下旋, 飛行弧線低而長, 對方用推、撥回接容易造成下網失誤,而用搓球回接又容易偏高。
動作要領: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稍作內旋,使拍面略後仰,向腹前上方引拍。當球從高點下降至稍低於網高時,前臂加速向前下方推切,手腕輔助發力,擊球中下部。此發球的特點是, 下旋與快速的結合。因此, 發此球時必須在保持一定旋轉的同時盡可能加快出球速度。
10、側身發正/反手高拋左側上/下 旋球
特點作用:除具有低拋正、反手側上(下) 旋球的特性外, 由於將球高拋達2~3m,利用了重力造成的球體加速度,所以能夠增大球與拍面接觸時的合力,提升出球的速度和旋轉。此外,高拋之後,球下落需時較長,改變了一般低拋發球的節奏。
動作要領:與低拋正手發左側上(下) 旋球和反手發右側上(下)旋球基本相同,但由於高拋球下落的時間長,因而可以加大引拍幅度,並更多地藉助腰部轉動輔助發力。
初學者往往難於掌握准確的擊球時間, 容易出現漏球。為此,拋球時左臂的肘部要貼近身體左側,主要靠前臂向上用力拋球,並控制好手臂的引拍動作節奏
11、下蹲發球
特點作用:以旋轉變化為主,多為橫拍運動員所採用。屬於上手類發球,其摩擦球的部位和方向與下手類發球不同,所以發出的旋轉球越網落到對方檯面時,反彈方向也不同於一般的下手類發球。當今的乒乓球比賽中下蹲發球已很少見,所以偶爾使用往往會令對手感到不適應,尤其關鍵時刻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下蹲發球時自身的重心起伏過大,還原較慢,對下一板擊球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動作要領:
① 下蹲發正手右側上旋球。左腳稍前或兩腳平行開立, 身體向右偏斜。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做下蹲姿勢,右臂上舉比肩高,手腕外展,拍面方向略向左偏斜。當球從高點下降至與網同高或稍高於網時,前臂加速從左向右前方揮動,手腕同時作內收,擊球中部向右側上部摩擦。
② 下蹲發正手右側下旋球。動作方法與下蹲發右側上旋球大致相同, 區別在於:擊球時間在球從高點下降至高於網時,球拍要比球高,擊球中下部向右側下方摩擦,前臂從左向右前下方揮動。
③ 下蹲發反手左側上旋球。兩腳平行開立,身體正對球台。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做下蹲姿勢,右臂向右下方引拍,手腕作外展。當球從高點下降至與網同高或稍高於網時,前臂加速從右下方向左前上方揮動,手腕同時作內收,擊球中部向左側上方摩擦。
④ 下蹲發反手左側下旋球。動作方法與下蹲發左側上旋球大致相同, 區別在於:擊球時間在球從高點下降至略高於網時,球拍要比球高,擊球的中下部向左側下方摩擦,前臂從右向左前下方揮動。
③ 8種常用的乒乓球發球技術
用發球技術有哪些?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8種常用的乒乓球發球技術,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種常用的乒乓球發球技巧
一、正手發奔球
1. 特點:球速急、落點長、沖力大,發至對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對對方威脅較大
2. 要點:①拋球不宜太高;②提高擊球瞬間的揮拍速度;③第一落點要靠近本方檯面的端線;④點與網同高或稍低於網。
二、發短球
1. 特點:擊球動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對方檯面後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對方不易發力搶拉、沖或搶攻。
2. 要點:①拋球不宜太高;②擊球時,手腕的力量大於前臂的力量;③發球的第一落點在球台,不要離網太近;④發球動作盡量與發長球相似,使對方不易判斷。
三、正手發左側上(下)旋球
1. 特點:左側上(下)旋轉力較強,對方擋球時向其右側上(下)方反彈,一般站在中線偏左或側身發球。
2. 要點:①發球時要收腹,擊球點不可遠離身體;②盡量加大由右向左揮動的幅度和弧線,以增強側旋強度。③發左側上旋時,擊球瞬間手腕快速內收,球拍從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④發左側下旋時,拍面稍後仰,球拍從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四、反手發右側上(下)旋球
1. 特點:右側上(下)旋球力強,對方擋住後,向其左側上(下)反彈。發球落點以左方斜線長球配合中右近網短球為佳。
2. 要點:①注意收腹和轉腰動作;②充分利用手腕轉動配合前臂發力;③發右側上下旋球時,擊球瞬間球拍從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個上勾動作;④發右側旋球時,拍面稍後仰,擊球瞬間球拍從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下摩擦。
五、反手發急球與發急下旋球
1. 特點:球速快、弧線低,前沖大,迫使對方後退接球,有利於搶攻,常與發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 要點:①擊球點應在身體的左前側與網同高或比網稍低;②注意手腕抖動發力;③第一落點在本方台區的端線附近。
六、正手發轉與不轉球
1. 特點:球速較慢,前沖力小,主要用相似發球動作,製造旋轉變化去迷惑對方,造成對方接發球失誤或為自己搶攻創造機會。
2. 要點:①拋球不宜太高;②發轉球時,拍面稍後抑,切球中下部;越是加轉球,越應注意手臂的前送動作;③發不轉球時,擊球瞬間減小拍面後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七、正手高拋發球
1. 特點:最顯著的特點是拋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時對拍的正壓力,發球速度快,沖力大,旋轉變化多,著台後拐彎飛行。但高拋發球動作復雜,有一定的難度。
2. 要點:①拋球勿離台及身體太遠。②擊球點與網同高或比網稍低,在近腰的中右處(15厘米)為好。③盡量加大向內擺動的幅度和弧線。④發左側上、下旋球與低拋發球同。⑤觸球後,附加一個向右前方的回收動作,可增加對方的判斷(結合發右側旋球,更有威力)。
八、下蹲發球
1. 特點:下蹲發球屬於上手類發球,我國運動員早在50年代就開始使用。橫拍選手發下蹲球比直拍選手方便些,直拍選手發球時需變化握拍方法,即將食指移放到球拍的背面。下蹲發球可以發出左側旋和右側旋,在對方不適應的情況下,威脅很大,關鍵時候發出高質量的球,往往能直接得分。
2. 要點:①注意拋球和揮拍擊球動作的配合,掌握好擊球時間。②發球要有質量,發球動作要利落,以防在還未完全站起時已被對方搶攻③發下蹲右側上、下旋球時,左腳稍前,身體略向右偏轉,揮拍路線為從左後方向右前方。
拍觸球中部向右側上摩擦為右側上旋;從球中下部向右側下摩擦為右側下旋。④發下蹲左側上、下旋球時,站右中部向左上方位稍平,身體基本正對球台,揮拍路線為從右後方向左前方。拍觸球摩擦為左側上旋;從球中部向左下部摩擦為左側下旋。⑤發左(右)側上、下旋球時,要特別注意快速做半圓形摩擦球的動作。
怎樣提高乒乓球發球質量
發球套路:
正手下旋發球。它是較為常用的一種發球
現在把業余比賽中較為因為業余中會挑這種下旋球的常用的套路介紹一下:
1、正手側身位發加轉下旋短球(這里短球強調不出台)
這種發球的第一個落點是正手小三角,也就是發直線的下旋短球,因為業余中會挑這種下旋球的人很少,所以他們一般會選取兩種接發球的方式來應對第一種是搓長到底線,正手位或中路,甚至是從正手大角或邊線出去的球,選擇搓直線的較少,這是可以通過對對手板型的觀察來預判出對方的回球路線,然後提前移動,這時對方搓過來的球一般不會太轉,因為如果他刻意去加旋轉又不會控制弧線,會下網,之後自己就可以用正手沖一板下旋,之後轉入強勢相持(自己主動)或直接得分第二種回球情況是對方擺短,把這種發球的回接落點控制在台內對業余選手也不算一項很難的技術,但是對方上來擺短時,中心已經向前、向右移了(對手是右手,自己也是右手),這是我們要對對方回球的質量進行預判,如果對方只是輕輕托回來,那麼這個球的旋轉不會很強,我們可以將球撇或挑到對方的反手,注意是反手,因為這樣對方很難很快調整回去,再回球的質量也不會高,我們就可以發動進攻,或者對自己的技術有信心,可以直接上手,擰或者台內拉。第二種質量是對方擺一板轉的,我們無法發動有力進攻時,可以將球快搓到對方反手底線,或快擺至對方反手小三角,理由同上。
一、生膠發球
生膠發球的兩個優點:
1、發轉與不轉球差異大,使對手判斷不清旋轉,製造對方失誤或本方的機會。
2、落點和弧線怪,落在對方球台時弧線長且發“飄”,對手判斷失誤。比賽時如果配合生膠發球一定能夠起收到意外效果。563發轉球時摩擦越薄,球旋轉越強。生膠發長球時,速度要快,落點離球台底線近。對手不易後退,判斷容易失誤。
二、生膠接發球
生膠接發球用一個“難”字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1、拍形
對於不太轉的下旋球,立起拍子90-100度左右。遇強烈的下旋發球時,只能仰起拍子搓擺落點。對於上旋球,拍形保持60度。對於不轉球拍形保持80度左右。
2、發力方向
對於下旋球,發力以向前為主,少許向上摩擦抵消下旋。對於上旋球,應向前下方發力。對於不轉球,最好加一點向前的摩擦。
3、發力大小
對於下旋球,發力小一點保證不失誤。對於上旋球,越發力越好控制,但不要發死力,保證力量通過底板傳遞到球即可。對於不轉球,控制為主,發6分力就行。
4、回球落點
生膠接發球後,回長球落點要盡量長,角度大,破壞對手的發球搶攻戰術,為自己進攻創造條件。
三、相持球 相持技術是生膠打法又一個障礙。
生膠以擊打為主,要利用生膠回球速度快特點,把對手調動起來,以己之長克敵之短。在相持時一般不要退台,保持與球抬0、6米左右,否則生膠的威力就要打折扣。
1、控制落點
落點打長,讓對手在移動中擊球。
2、變換節奏、積極相持
相持時要主動變線,低質量的來球一定要彈打,轉換快,減少相持回合。
3、盡量用正手要解決戰斗。
四、關於防守
由於膠皮的問題,防守是生膠難點之三,但可以通過提高技術來彌補不足。
1、防禦弧圈球。生膠對付弧圈球是有一定優勢的。 A、防禦加轉弧圈
遇強烈旋轉的弧圈球時,壓拍形,借力向前快帶,也可用前臂和手腕“吸”一板;遇旋轉弱的弧圈球時,可用生膠的看家絕活——彈擊,擊球點在上升後期,用前臂向前下方發力彈擊,回球特別沉,弧線又低又直,體現力量克服旋轉的原理。 B、防禦前沖弧圈 拍形不要壓得太大,保持80度左右,身體不能離台太近。因為前沖力大,速度快,回球應控制落點,以借力或減力回球為主,破壞對方連續拉沖。 C、防禦側拐弧圈球 要點:提前做到落點的預判,拍形微微後仰,抵消來球的下沉力量,借力還擊。
防禦弧圈球,要拿出“視死如歸”的精神,出手果斷。在一局球中,你彈、打他幾個弧圈,對手就要“慌”了。
2、對攻球、突擊球的防守
攻球和突擊球速度快,旋轉弱,落點長。防守時,要即使調整站位,注意退台,不要出現球撞拍的現象。回擊時,調整拍形不象防弧圈時前傾大,能加中等力量合力彈擊,回球下沉,造成對手失誤。
總之,生膠防守時要保持積極的態勢,回防時的落點要盡量調動對手,破壞對手站位,讓對手在運動中擊球,降低對方連續進攻的質量或者失誤,同時為自己進攻創造機會。
五、關於進攻
打大球讓對方的回球的旋轉和速度有所下降,為生膠的打法擴大了生存空間。
1、彈打技術——生膠的絕技
越發力彈打,回球的弧線越平直,且沉,象下旋球似的。彈打要注意兩點: A、控制擊球點 除了象國家隊教練說的在一個半網高時擊球外。也可以在來球的上升後期擊球,此時借力比在高點期借力更大,回球更有威脅。 B、發力彈打
手一定要握緊球拍,小臂向前發力,手腕固定。
2、生膠拉球
對業余選手來說,生膠拉球比較難。
對一般的下旋或不轉的球可以拉一板,改變回球節奏來得分或爭取主動。控制拍形不要象反膠壓得狠,要立起球拍,向前上發力拉。
拉過去的球有幾個特點,旋轉弱,落台弧線比反膠拉出的上旋球高一些,對手判斷容易失誤或連續進攻。
掌握原理
首先應該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識,例如影響球速的動量定理,影響球旋轉的力矩的概念等。
影響球速的主要因素在於指向球心的分力,影響改分力的大小一是合力的大小二是合力與指向球心的夾角大小,所以提高發球時的球速主要取決與運動員給予該球的合力以及多撞擊乒乓球以減小此夾角的大小。
影響旋轉的主要因素在於力矩,乒乓球的角加速度與力矩成正比,而力矩又分別取決於作用力與力臂的乘積。所以在擊球時,在擊球力量不變且在保證球拍與球具有必要的摩擦角度的前提下盡可能使力的作用線遠離球心(即增加力臂)。
通過原理有抽象變具體
如果上面的的理論講的太難於理解,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易了解的動作來提高發球的質量。
1、在擊球過程中注意調節好撞擊球的角度,在擊球力量不變的前提下,撞擊球角度越小速度越大,撞擊球角度越大旋轉越強。
2、增加力臂,在擊球力量及角度相同的情況下,增加力臂有利於增加球的旋轉性和球的速度。為了增加力臂往往在發球時使用拍頭部位發球,相反如果想發一些旋轉較小的球則盡量使用靠近拍柄的拍面發球。
3、增加擊球力量,由上面的原理可知,力量是速度與旋轉的源泉,所以平時可多練習下臂力。
練球方法
1、練多球苦練。練球時分別練速度為主發球和旋轉為主發球。練速度為主的球時應以准確性為主,可以在對方檯子上放一個乒乓球,在練習過程中試試發球時能否撞到該球,練旋轉應主攻下旋球,練下旋球時乒乓球盡量能夠自旋轉不出台。
2、同一動作多種效果。發球時除了速度、旋轉和落點之外,更重要的是隱蔽性,能夠做到用不轉的動作發出強旋轉,用強旋轉的動作發出不轉或是速度較快的奔球,這需要提高手腕的爆發力以及身體的整體協調性。
3、發球提高小口訣。先長後短,先快後准,轉與不轉,虛實結合。
乒乓球發球時的注意事項
若想提高發球的質量首先要了解決定發球質量的三個因素:速度、旋轉、落點。我們通過對三個因素的分析從而詳細了解在發球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一、旋轉
乒乓球的魅力所在其主要原因在於旋轉的變化,通過球拍與球的摩擦部位與擊球方向的不同可以產生多變的旋轉,很多球友吃發球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對旋轉的判斷不準。採用同一個動作去接落點相似的不轉球和下旋球,如果接下旋球剛好過網,接不轉球時必定冒高。
旋轉的不同主要取決於觸球的部位以及發力方向。摩擦球的底部且發力方向向前此時發出的球具有下旋性質。若要發出球具有側旋,則需要摩擦球的中部且發力方向向前。在發球時為了更好的發出所需要旋轉的球需要調整持拍方式,若要發下旋球,則盡量將球拍放平,若發側旋或上旋時盡量將球拍立起。
旋轉的強弱主要取決於球拍與球的摩擦和瞬間發力的力度。加強摩擦是製造旋轉的關鍵,摩擦又分為薄摩擦與厚摩擦,薄摩擦球拍與球的接觸面積較小,而厚摩擦接觸面積較大,使用相同力度,薄摩擦發出來的球其旋轉更強烈一些。有些球友使用薄摩擦發下旋球時要麼發出的球旋轉不夠要麼出現下網的情況,其主要原因在於瞬間發力力度不夠,在擊球的瞬間要注意快速擊球。
發球時旋轉並非越轉的越好,其最主要的目的在於讓對方判斷不好旋轉。例如在對戰中,剛開始採用台內下旋發球,對方使用搓球將球回到台內,不高不低,若此時採用同一動作發不轉球,若對方還採用剛才的動作,球很容易出界或冒高,此時便達到了占據主動的目的。在發球時一味的追求旋轉的強弱倒不如注重旋轉的變化,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不可能指望著發球直接得分。
二、速度
在發球時速度與旋轉始終是一種魚與熊掌的關系,二者有時往往不可兼得。其主要原因在於加大發球速度需要球拍與球撞擊成分大些,而旋轉則需要減少球拍與球的撞擊成分而增大摩擦成分。
球速的快慢主要取決於揮拍的速度、球拍撞擊球的瞬間爆發力以及撞擊摩擦比例。在與基本功較好的弧圈球選手對戰時,只要出台的球一般都能被拉回來,所以急長球只能作為一種輔助發球。但在與基本功不好或是打顆粒的球友時對戰時,可以增加球的速度。
三、落點
在發球時落點通常要掌握長短結合、左右結合的特點。若是一味的發長球,對方在接發球時便會離台遠一些直接起板。此時若增加一個短球,對方上步接球很可能夠不到球或是接球出界。
落點的選擇主要是觀察對方在接發球時的站位。若站位偏正手,可以採用發其正手上旋球;若站位離台較近,可採用發長球;若站位離台較遠,則採用發短球。總之,發球時一定要注意對方的站位選擇合適的發球落點。
發球是一門技術要求極高的技術動作,有些球友不太注重發球的技術從而在比賽的開始便失去了主動性,通過分析影響發球的三個因素希望給廣大發球不好的球友們提供一定得幫助。
橫拍反手快帶弧圈球技術
橫拍選手在接發球中,如果遇到對方發到反手位的上旋長球我們可以使用撥球的方式快速的將球回擊過去,但如果來球為反手側下旋長球或是下旋長球使用撥球難度較大,此時需要使用快帶球方式,在此向球友們介紹接反手位下旋長球的技術。
橫板快帶弧圈球的技術動作與拉球動作類似,與拉球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動作幅度、擊球時間和擊球力度的不同。由於快帶弧圈主要處理來球較為突然的長下旋球,使得這項技術具有動作較小、速度較快的特點,它要求在拉球過程中瞬間,抓住來球的上升期運用前臂和手腕的力量去擊球。
要完成一個完整的反手快帶弧圈球需要注意以下注意事項:
1、站位
反手快帶弧圈球是一項防禦的被動技術,此項技術的使用一般是由於發球方發現己方站位較近選擇發長下旋發球時使用的一種接發球技術,站位選擇的目的主要是選擇何種回球線路,若察覺對方要側身強攻,站位時應正對球台,這樣可以快帶出直線球,否則站位時可以偏側身位選擇斜線快帶。
2、引拍
由於來球較快,引拍時不可幅度過大也不可過小,過大容易造成球被頂住的感覺,引拍過小會造成摩擦球不充分下網現象,在擊球時將球拍引拍至左腹部即可,手腕微曲,拍面前傾。由於要克服下旋的旋轉需要增大球拍與球的摩擦力,在引拍過程中需要將重心放低,其主要動作是身體前傾臀部後撅。
猜你喜歡:
1. 乒乓球常用的八種發球技術
2. 乒乓球11種發球技術介紹
3. 兵乓球發球技術大全
4. 乒乓球常用技巧 乒乓球必備技巧方法
5. 乒乓球下旋球發球的練習方法
④ 乒乓球發球技巧
1、正手發下旋球
正手發下旋球一般而言下旋一般都較強,發下旋球時主要注意球路的長短,最常用的路線為對方正手小三角、反手小三角、近網中路以及反手位底線。為了增加球的旋轉站位時盡量與球台底線水平,拋球後前臂加速向左前下方發力,拍面放平,擊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盡量擦球要薄。
旋轉較強的下旋球第一落點應選擇在近網處,如果要發對方反手位底線下旋球第一落點應選擇遠網處。拍放平,猛發力,發力要靠腕和臂,這是發正手下旋的訣竅。
2、正手高拋發球
高拋發球的主要特點是發球時球拋的比較高。這樣發球的優點有三。一是可以增加球拍對球的正壓力,通過球由高空落下形成一定的速度,在球拍觸球時可以給於球盡量大的合力。二是可以給對方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礙,高拋發球的最高境界是將球拋棄後目視對方,根據對方的站位來選擇自己發球的落點以及旋轉速度。三是打亂對方的接球節奏。
3、正手長短球結合
發球的長短主要取決於第一弧線和第二弧線的長短,在第一弧線不變的情況下,第二弧線越長,落點越遠,即發出的球就長;第二弧線越短,落點越近,即發出的球就短。影響球長短的主要因素在於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以及作用點。作用力大小相同的情況下,方向越指向球心第二弧線越長。大小和方向相同的情況下,作用點在拍頭的球要比作用點靠近拍柄的球的球第二弧線要長。
4、正手發左側上(下)旋球
這種發球是最常用的一種發球,因為無論是拿拍方式還是站位方式,這種發球是最舒服的一種發球。在發左側上旋和左側下旋球時,在觸球之前動作都大致相同,一般為戰位左半台,左腳稍前,左手掌心托球至於身體前方,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外旋,手腕外展,拍面立起向右上方引拍。
當球從高點下降至胸部前側時,前臂加速向左方揮,腰部配合向左轉。當球落至小腹部觸球,發側上旋時觸球中上部向左前方摩擦,發側下旋時擊球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5、正手發轉與不轉球
發轉球或不轉球其精髓在於動作相同,但球出台後球轉不轉還是比較好判斷的,其主要體現在路線長短上,線路越短球越不轉。發球時一般常發轉球,不轉球為輔助發球,多用於搶攻。
如何練習發球
1:首先發球需要一定的時間保證,考慮到玩球時間較緊迫的球友們,建議大家把發球放在訓練前10分鍾,替代部分熱身時間,或者在訓練結束後發上10分鍾,讓身體緩沖恢復一下。這樣的練習發球方法一舉兩得,但需要一定的持久性。
2:發球動作固定訓練,發球講究如何在觸球時用上足夠的能量去作用球,先拿正手發球來說,球友們通常注意球拍觸球時的摩擦較多,而忽略了身體隨著球拋起來後向持拍手方的轉動,簡單來講就是隨著球的向上拋起,身體要同時完成重心交換。
手臂的作用此時主要是隨著身體自然打開一些,前臂活動范圍大於大臂,為觸球時的加速度准備好足夠的加速距離。由於球台的阻礙,大家發球通常會因為怕碰到手或者拍子,而自然的改變了發球動作,這樣不利於發球的動作固定訓練,所以需要藉助非球台練習方法。無需球台,用身體對球台的自然感應高度,進行徒手拋球,轉體,模擬觸球訓練。盡快掌握基本發球動作要領。註:反手發球發力原理跟正手發球類似,但拋球後需要向拋球手方轉體完成還原動作。
3:發球板型訓練,發球的板型是指發球觸球一瞬間時的板型。好的發球需要具備一定的「欺騙性」讓對手不容易清楚看到球板觸球時的板型,所以不能單純的發上旋就豎板,發下旋就亮板。要巧妙的增加觸球時的出手速度進行有效掩護自己發球的真實意圖。
如果能做到出手瞬間有一定速度,動作前期板型基本一致並發出至少2種不同旋轉發球,那麼發球板型的訓練也就有了一定的收獲。
4:發球觸球點訓練,總體來講發球到這一步,說明已經具備了不錯的發球基本功。這部分屬於比較細小的技術環節,但運用好的球友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觸球點簡單分為觸球中部的`奔長球或拱長球,觸球中下部的側上旋或不轉,觸球底部的側下旋和下旋三個基本部分,首先需要明確球拍觸球的部位,通過不斷的體會,最終體現在發球質量本身。
5:發球手腕和手指配合訓練,前面講到觸球點後,接下來緊接著就是對手腕和手指的體會和強化訓練,由於每個人手腕手指力量有不同,所以首先要因人而異,自然力量小一些的球友不要追求瞬間的極致旋轉,多用巧勁和身體手臂傳輸到手腕手指的力量摩擦球。力道大一些的要多去體會手腕放鬆到手指瞬間加速轉動球板的用力竅門。避免由於動作過早發力造成觸球時力量過於僵化,作用不到球上。總體來說,這部分的技術屬於發球技術的核心區域,從前面依次講下來到這一步,整個發球的基本動作才算完成。
如何掌握發球搶攻的基本技術要領
1:發球搶攻的訓練可以是循序顧進的,首先可以規定單二旋轉的發球接固定范圍起板,作為精進該項技術的第一築發二種或套球後搶攻,只限制接發球的落點而不限制其方法(可用攻、拉、搓、撇等技術接),可提高發球者在一定位置上對各種不同接去的球都能搶攻的能力,當然為了達到盡快熟練掌握該技術,可以任有條件的地方用多球單練的方式加強訓練。建議最好能根據地身技術掌握情況,做到每次發完球後「還原判斷一啟動一交換重心一完成擊球」等幾片步驟。避免急於求成,反而影響了技術提高。
2:由於發球的多樣化,所以同時產生了相對應的接發球方法,建議大家能體會出些規律來,發一種或一套球後搶攻,只限制接發球的方法而不限制落點:要求判斷好對方接發球的落點,迅速移步後搶攻。找到提前啟動擊球的竅門。比如發完長球後的主動拉攻,發完下旋短球後,對方一般規律都是回短或搓長(顆粒膠會根據膠粒的長短有反旋轉)這時候練習的時候就要盡量把注意力放在回接下旋球和起下旋球上。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持拍手一側的腳在處理對方回接短球時要及時向前跨出,並保持重心穩定,為下一板球創造良好的擊球條件。
3:當大家同時具備了幾種發球技術以局通過前面提到的循序漸進法,逐漸掌握發球搶攻的旋轉和線路規律,接發球方不限制接發球的方法和落點:對發球搶攻者要求更高,不僅步法要移動,而且能搶攻各種不同性能的球。這就是綜合訓練了也就是專業球員通常所說的「發搶」訓練。這時候的訓練可以是帶有模擬記分形式的,為的是盡快適應比賽節奏,並可以逐漸的把第一發球和第發球的戰術配合更清晰化。
4:發球搶攻是「藝高人膽大」的技術。要具備好的心理素質和過硬的基本功。這同候的綜合全面練習將不限制發球的種類、落點,旋轉對接發球亦同樣限制。可鍛煉與考查發球搶攻的實戰能力。並模擬關鍵比分去練習發球搶攻訓練,會更有效的使球友們感受到,壓力下如何使用這項技術得分。在上述練習中,還應注意培養與提高合理處理球意識和技術,即發球後的第一板無法搶攻(對方接發球好習慣搶攻套路被對手控制住了)這是不應急干盲目搶攻,而應合理地先控制一醫(如對方反手不擅攻,則可主動給其反手大角度長球、逼對手勉強回球)然後自己爭下次再搶或、養成這樣的良好習慣後,比賽中才會避免出現過多的無謂失誤,或者說打順了對誰都不怕,打不順跟誰都不好打!
⑤ 五種常用乒乓球正手發球技術
五種常用乒乓球正手發球技術
為了能夠在發球局多得分,准備好幾套發球的套路是理所應當的,當然最好選擇不同的乒乓球發球技術結合自己的技術特點。以下是我帶來的五種常用乒乓球正手發球技術,一起看看吧。
一、正手發下旋球
1.正手發下旋球一般而言下旋一般都較強,發下旋球時主要注意球路的長短,最常用的路線為對方正手小三角、反手小三角、近網中路以及反手位底線。
2.為了增加球的旋轉站位時盡量與球台底線水平,拋球後前臂加速向左前下方發力,拍面放平,擊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盡量擦球要薄。
3.旋轉較強的下旋球第一落點應選擇在近網處,如果要發對方反手位底線下旋球第一落點應選擇遠網處。
4.拍放平,猛發力,發力要靠腕和臂,這是發正手下旋的訣竅。
二、正手高拋發球
1.高拋發球的主要特點是發球時球拋的比較高。
2.加球拍對球的正壓力,通過球由高空落下形成一定的速度,在球拍觸球時可以給於球盡量大的合力。
3.給對方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礙,高拋發球的最高境界是將球拋棄後目視對方,根據對方的站位來選擇自己發球的落點以及旋轉速度。
4.對方的接球節奏。
三、正手長短球結合
1.的長短主要取決於第一弧線和第二弧線的長短,在第一弧線不變的情況下,第二弧線越長,落點越遠,即發出的球就長。
2.弧線越短,落點越近,即發出的球就短。影響球長短的主要因素在於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以及作用點。
3.力大小相同的情況下,方向越指向球心第二弧線越長。
4.和方向相同的情況下,作用點在拍頭的球要比作用點靠近拍柄的球的球第二弧線要長。
四、正手發左側上(下)旋球
1.發球是最常用的一種發球,因為無論是拿拍方式還是站位方式,這種發球是最舒服的一種發球。
2.左側上旋和左側下旋球時,在觸球之前動作都大致相同,一般為戰位左半台,左腳稍前,左手掌心托球至於身體前方,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外旋,手腕外展,拍面立起向右上方引拍。
3.從高點下降至胸部前側時,前臂加速向左方揮,腰部配合向左轉。
4.落至小腹部觸球,發側上旋時觸球中上部向左前方摩擦,發側下旋時擊球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五、正手發轉與不轉球
發轉球或不轉球其精髓在於動作相同,但球出台後球轉不轉還是比較好判斷的,其主要體現在路線長短上,線路越短球越不轉。發球時一般常發轉球,不轉球為輔助發球,多用於搶攻。
⑥ 乒乓球的發球戰術有哪些
乒乓球是我們的國球,很多人休閑的時候都喜歡約上三兩好友去殺兩局,好的發球技術往往會讓對手措不及防。那麼兵乓球的發球技術都有哪些?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乒乓球的發球戰術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乒乓球的發球戰術
(一)正手發奔球
(1)特點
球速急、落點長、沖力大,發至對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對對方威脅較大。
(2)要點
①拋球不宜太高
②提高擊球瞬間的揮拍速度
③第一落點要靠近本方檯面的端線
④擊球點與網同高或稍低於網。
(二)反手發急球與發急下旋球
(1)特點
球速快、弧線低,前沖大,迫使對方後退接球,有利於搶攻,常與發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要點
①擊球點應在身體的左前側與網同高或比網稍低
②注意手腕的抖動發力
③第一落點在本方台區的端線附近。
(三)發短球
(1)特點
擊球動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對方檯面後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對方不易發力搶拉、沖或搶攻。
(2)要點
①拋球不宜太高
②擊球時,手腕的力量大於前臂的力量
③發球的第一落點在球台中區,不要離網太近
④發球動作盡可能與發長球相似,使對方不易判斷。
(四)正手發轉與不轉球
(1)特點
球速較慢,前沖力小,主要用相似的發球動作,製造旋轉變化去迷惑對方,造成對方接發球失誤或為自己搶攻創造機會。
(2)要點
①拋球不宜太高
②發轉球時,拍面稍後抑,切球的中下部;越是加轉球,越應注意手臂的前送動作
③發不轉球時,擊球瞬間減小拍面後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兵乓球接發球技術
接發球的判斷 判斷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接發球的方式和接發球的成敗。為了判斷發球的旋轉性質、旋轉強度及來球線路落點,應利用各種信息進行綜合分析。
1、 觀察對方發球前的引拍方向。
2、 就對方發球時的站位決定自己接發球的站位。
3、 觀察發球時揮臂的動作幅度和手腕用力大小,判斷球的落點長短和旋轉強弱。
4、 記住不同性能球拍的顏色及各自的性能。
5、 觀察球拍觸球瞬間摩擦球的方向,判斷球的旋轉性質。
6、 根據球在空中的飛行弧線判斷旋轉。
7、 根據發球的第一落點判斷來球的長短。
8、 根據手感判斷來球的旋轉。
接發球技術的具體運用
1、 接下旋長球 用搓球、削球、提拉球回接,搓或削時多向前用力。
2、 接上旋轉(奔球) 正反手攻球或推擋回接,拍面適當前傾,擊球的中上部,調節好向前的力量。
3、 接近網短球 用快搓、快點或台內突擊回接,主要靠手腕和前臂的力量。
4、 接不同性能球拍的發球 長膠、生膠、防弧膠的發球基本屬不轉球,用相應的方法回接。
5、 接轉與不轉接 在判斷不準的情況下可輕輕地托一板或撇一板,但要注意弧線和落點。
6、 接高拋發球 如球著台後拐彎的程度大,應向拐彎方向提前引拍。
7、 接左側上下旋球 可採用攻球和推擋(搓球或拉球)回接,拍面稍前傾(後仰並略向左偏斜,擊球偏右中上(中下)部位,以抵消來球的左側上(下)旋力。
8、 接右側下、下球 可採用攻球或推擋(搓球或拉球)回擊,拍面稍前傾(後仰)並向右偏斜,擊球偏左中上(中下)部位;回接要點和方法與接左側上、下旋球相同。
猜你喜歡:
1. 乒乓球發球技術
2. 乒乓球常用的八種發球技術有哪些
3. 乒乓球主要戰術介紹
4. 如何運用乒乓球的戰術
5. 乒乓球比賽中的7大基本戰術
⑦ 各種乒乓球發球方法
發球方法1.正手平擊發球
(1)特點作用:速度一般,略帶上旋,是初學者最基本的發球方法,也是掌握其他復雜發球的基礎。對方容易回接, 便於銜接正手攻球或反手推撥的練習。
(2)動作要領: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內旋,使拍面稍前傾,向右後方引拍。當球從高點下降至稍高於球網時, 擊球中上部向左前方發力。
(3)注意事項:初學者容易出現不拋球、台內擊球或犯規的合力發球。
發球方法2.反手平擊發球
(1) 特點作用:出球性質與正手平擊發球類似,但整個技術動作都與之差異很大,主要為日後掌握高質量的反手發球打下基礎。
(2) 動作要領: 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外旋, 使拍面稍前傾, 向左後方引拍。當球從高點下降至稍高於球網時, 擊球中上部向右前方發力。
(3) 注意事項:除學習正手平擊發球時的常見問題外,初學者還易用球拍向前下方切擊使球產生急下旋。
發球方法3.正手發右側上旋急長球(奔球)
(1) 特點作用:球速快、落點長、角度大、沖力強。球的飛行弧線低且向左偏斜,具有較強的右側上旋。如想有目的地與對方形成中、遠台相持球,或是迎戰擅長搓攻打法的對手時,此種發球是很有效的。
(2) 動作要領: 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內旋, 使拍面稍前傾, 前臂手腕自然下垂,肘關節高於前臂,向右後方引拍。當球從高點下降至近於網高時,擊球右側向右側上方摩擦,觸球一瞬間拇指壓拍,手腕從右後方向左上方抖動。
注意事項: 多至斜、直兩條線,要求角度盡量偏大,有時可配合至對方中路。
發球方法4.反手發急球
(1) 特點作用: 比賽中為了牽制對方,偶爾使用一個反手急球,可以壓住對方反手,再突變正手,作為主要戰術的配合。
(2) 動作要領: 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外旋, 使拍面稍前傾, 上臂自然靠近身體左側,向左後方引拍。球從高點下降至低於網高時,擊球左側中上部,觸球一瞬間前臂加速向右前上方橫擺,手腕控制球拍加力摩擦球,腰部配合向右轉動。
(3) 注意事項: 應與反手平擊發球相區別,反手急球著台後反彈弧線偏低。
發球方法5.正手發下旋加轉球與不轉球
(1) 特點作用:動作相似,旋轉差異大,常合稱為「轉不轉」發球。由於發球手法近似,能通過旋轉變化迷惑對方,從而直接得分或為第三板進攻創造機會。
(2) 動作要領: 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外旋,直握拍手腕作伸,橫握拍手腕略向外展和伸,向右後上方引拍。發下旋加轉球,當球從高點下降至稍高於網或與網同高時,前臂加速向前下方發力,同時手腕作屈並內收,以球拍遠端(拍頭) 觸球,擊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
不轉發球與下旋加轉發球區別在於:手臂外旋幅度小,減少拍面後仰角度,以球拍中後部偏右的地方觸球,擊球中部或中下部,減少向下摩擦球的力量,近似將球向前推出,使作用力線接近球心,從而形成不轉球。
⑧ 乒乓球怎麼發好球
乒乓球怎麼發好球
一、注意發球動作要符合規則:
發球動作只有兩部分組成:
(1)一隻手的上拋動作:上拋高度大於等於16cm,上拋動作要在球台端線外、高於檯面且需垂直上拋;
(2)另一隻手的揮拍動作:若按照新規則,要高於檯面,並且要使兩側居中的裁判和對方運動員的視線,能看清動作。
二、注意發球的針對性:
知已知彼,百戰百勝。發球前,應盡可能地了解對方的基本情況和特點,基本情況主要有:
(1)是直拍還是橫拍;
(2)是左手還是右手;
(3)是亞洲選手還是歐美選手;
(4)是生膠還是半長膠;
(5)是反膠還是正膠;
(6)是近台快攻打法還是削攻打法;
(7)是初次見面還是熟手。
對上述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通過熱身、錄像、報導等,了解對方的特長,了解對方發球、擊球、落點規律和球路。
三、注意發球直接得分:
通過學習研究各種螺旋發球,練就最拿手的發球和絕招發球,如練發擦邊球、回頭槌、近網邊線球,在發球的開局,直接得分。在開局和中局,就爭取主動,把比分拉開,這在「十一分制」 中,顯得格外重要;
四、注意為發球搶攻做准備:
總體上來說,發球為搶攻做准備的宗旨:就是用各種方法提高發球的質量,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使對方回球質量不高,從而為搶攻創造了條件。
具體說來,應注意下面幾點:
(1)利用對方的漏洞、和弱點,在落點、旋轉、力量、曲線上不斷地變化,從而提高發球的質量,創造搶攻的機會;
(2)研究發球的規律,在發球時,就大體上可以預測對方回球的線路,從而提高搶攻成功的概率。
(3)利用組合發球的威力,調動對方。如發近網、短而轉的球,組合發底線,左、右、近身、長而急的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利用旋轉的組合,如發近網轉和不轉的球,及發近網側下旋球和「左爆沖側上螺旋球」 ,把球發到對方左邊線。這樣旋轉的組合,使對方感到難於適應,從而控制了比賽的節奏,使攻球頻頻得分。
五、注意發球的力量:
談到發球的力量,特別是發球加力,人們常會聯想到加力的後果:不是球飛出界,就是球彈跳太高。但是實際上,發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轉、又低、落點好;發加力長球,球又長、又急、又轉、落在左右邊角上,正是體現了乒乓球的藝術性、和技術性。它不僅在實踐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論上也是正確的。只要我們在加力時,控制好撞擊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適當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時的螺旋線的長度、減少磨擦厚度、適當延長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時間,就可以達到上述效果。
六、注意發球的旋轉:
乒乓球旋轉的多樣性和由此產生的曲線的豐富性,在所有的球類運動中是獨一無二的。那麼如何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旋轉,特別是動作相似而性質不同的旋轉呢?主要應注意如下幾條:
(1)用球拍不同部位擊球和磨擦球,發出不同旋轉的球。如用拍面下側與拍面上側擊球和磨擦球,就可以發出相應時的轉與不轉球;
(2)用螺旋線引拍,如果在不同階段和不同方向擊球和磨擦球,會產生不同旋轉。下螺旋線方向觸球會產生下螺旋;上螺旋線方向觸球會產生上螺旋;
(3)用手腕發力方式不同,產生不同的旋轉:如果是彈擊發力,則不太轉,如果是上螺旋線形摩擦發力,則是上螺旋式旋轉;
(4)適當增加海綿厚度,增強球拍粘性,可以增強乒乓球的旋轉。特別是在使用大球以後,這個問題顯得更加重要;
(5)增加合力作用在球拍上的時間和距離:如在發加轉螺旋球時:應用靠近拍面右側的部位摩擦球;如在發不轉螺旋球時:應用靠近拍面左側的部位摩擦球;
(6)動作適當加大,加快擺速,並切得薄:這樣在擺速方向遠離球心的條件下,擺速越快,擊球力量就越大,球拍摩擦球的力量也就加大了,因此球的旋轉就得到加強;
七、注意發球的變化:
發球變化莫測,常使對方不知所措。但是我們常會看到:在比賽中,包括一些大賽中,有些運動員,從頭到尾,只用一種或二種發球。發球單調,落點也單調,常使對方較快就適應,而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因此多准備幾套發球,如正手、反手、側身發球、上螺旋、下螺旋、長螺旋、短螺旋等等,充分發揮發球階段主動時機,努力做到:六結合+組合,並在發球時就准備好幾套發球搶攻的路線,常會使我們處於不敗之地!
八、注意發球的創新:
不斷提高發球質量,不斷創造新的發球,是乒乓球運動發展的需要,也是乒乓球運動富有生命活力的體現。在一種高質量新的發球面前,由於對方對它陌生,頭腦中尚未建立條件反射。因此在擊球時,感到不協調、不順手,甚至束手無策,這樣就導致發球直接得分,或間接得分,這就充分顯示了新發球的巨大威力。最近,筆者研究發一種「左爆沖側上螺旋球」 ,把球加力、加速、加螺旋,從本方左中端線,發到對方左邊線,在對付橫拍,特別是對付直拍和直拍長膠及削球手,收到很好的效果。
【拓展內容】
乒乓球怎麼發最快的球
1、強化步法移動
大家知道,步法能否到位,直接影響能否發出力並連續擊球,直接影響擊球時間。只有合理快速的步法移動,加上較強的判斷力,才能很准確地擊到球,才能製造速度。擊球時必須是先動腳後出手。要讓步法快速移動,關鍵是提高腿部的爆發力和快速的重心轉換能力。我們在練習步法時,特別要注重自己重心的快速轉換和步法的第二次起動練習。
2、加強擊球爆發力
在乒乓球項目中,力量與速度是相互結合的,力量能夠產生速度,力量是加快速度的根本,力量的大小也需要藉助速度來體現當施加在球上的力量足夠大,令球產生很強的反彈力時,球速也會相應加快。使對方判斷不出來球的方向直接失誤;或使對方出現反應延遲,錯過最佳擊球時機,導致擊球後出現失誤。
3、選擇最佳擊球時間
正確的擊球時間能夠加快速度。但是業余球友很容易陷入這樣的誤區,認為只擊球的上升期可以提高速度。這種擊球方式並不能有效地提高球速。因為它缺少節奏變化,而且當手臂發力較多時,回球容易出界,而發力較小時,球速又會偏慢。最佳擊球時間在打球實踐中應用最多的應該是「上升晚期」、「高點期」、「下降早期」,需要根據不同的來球,配合自己的比賽節奏不斷調整。同時可以利用對方的球速。 對方的球速慢,你可以加大動作,有利於擊球力量,同時能保證在上升期擊球;對方的球速快,你必須減小動作,保證上升期擊球或高點期擊球。
4、加快銜接,打開落點
加快銜接即快速連續擊球,是連續速度的體現。若步法到位,要想連續快速地擊球,關鍵在於提高動作的還原速度,加強動作的協調性,並相對減小動作的幅度。線路和落點的變化能體現速度效果:我們在打球時,如果對手是同一個節奏、同一個線路、同一個落點,即使是很快速度的球,我們也很容易還擊。因此,這種速度其實是體現不出速度效果的,只有與不斷變換的線路和落點相結合,才能體現出速度的最佳效果。
5、降低弧線
弧線也是乒乓球的五大要素之一,弧線低能縮短球在空中飛行的距離,從而間接加快球的飛行速度。在進攻技術中,這種差別或許不是那麼明顯,但在發球、削球、搓球上就比較明顯了。
乒乓球三種常用的發球技術
一、正手發奔球
1、 特點:球速急、落點長、沖力大,發至對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對對方威脅較大
2、 要點:①拋球不宜太高; ②提高擊球瞬間的揮拍速度;③第一落點要靠近本方檯面的端線;④點與網同高或稍低於網。
二、發短球
1、 特點:擊球動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對方檯面後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對方不易發力搶拉、沖或搶攻。
2、 要點:①拋球不宜太高; ②擊球時,手腕的力量大於前臂的力量; ③發球的第一落點在球台,不要離網太近;④發球動作盡量與發長球相似,使對方不易判斷。
三、正手發左側上(下)旋球
1、 特點:左側上(下)旋轉力較強,對方擋球時向其右側上(下)方反彈,一般站在中線偏左或側身發球。
2、 要點:①發球時要收腹,擊球點不可遠離身體;②盡量加大由右向左揮動的幅度和弧線,以增強側旋強度。③發左側上旋時,擊球瞬間手腕快速內收,球拍從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 ④發左側下旋時,拍面稍後仰,球拍從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六種常見的乒乓球發球方法:
第一就是奔球,奔球的拋球位置不要太高,要低一些,要盡可能提高揮拍速度,保證較長的落點。
第二就是短球,手腕的力量要大一些,第一落點不要離網太近。
第三就是正手發左旋球,發球的重點是讓球有較強的旋轉和方向,靠手腕的內收來完成球的摩擦;
第四就是反手右旋球,手腕上要有一個上勾動作,拍面稍後仰。
第五就是反手發急球,急球的重點是速度快、前沖力比較大,弧線很低,壓迫對手進行後撤身。
第六就是高拋球,注意的重點是球的起拋點要高,下落時進行正手摩擦旋轉,球路變化多端,發好的話可以帶有拐彎弧線。
⑨ 乒乓球運動中的發球方法
乒乓球運動中的發球方法
發球是乒乓球教學的關鍵環節,乒乓球的發球主要受到發球者的掌控,而乒乓球發球不對發球者做出任何限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乒乓球發球的難度。下面我為您收集整理了乒乓球運動中的發球方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乒乓球運動中的發球方法
1、高低之分
高低之分主要是發球拋球的高度。拋球較高,球自由落體下降產生一定速度,當球拍觸及球時,使得球與球拍的壓力增大,從而可以發出速度較快、旋轉較強的發球。除此之外高拋發球還可以擾亂對方接發球的節奏,在比賽中可以適當增加高拋發球。但高拋發球由於球在空中有一定的飛行時間,造成對方有充足的時間去准備,所以為了突出發球的突然性可以使用較低的拋球動作發球,但拋球的高度應不低於16厘米。
2、正反之分
所謂正反之分就是正手發球還是反手發球。正手發球的特點主要是可以藉助腰部的力量使得球盡可能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旋轉,但球落點的變化有所欠缺,落點一般位於對方的反手位,發到反手位的主要目的在於限制對方直接搶攻。反手發球的特點主要是多變的落點,通過手腕還可以發出較強的類似於正手逆向發球旋轉相同的旋轉發球。
3、長短之分
在發球時應掌握長短之分,長球有利於發球搶攻,短球有利於台內控制。如果台內球較好則盡量使用發短球,反之則發長球。在發球時首先看好對方站位,若站位較遠則盡量發短球,站位較近則宜發長球。
4、轉與不轉之分
乒乓球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其旋轉,但由於發球時身體未能完全發力,使得發球的旋轉未能達到極致,發球時若想得到較強的旋轉,手腕的發力至關重要。如果說旋轉強烈的發球可以使得對方吃發球,那麼偶爾發些不轉的發球可以使得己方獲得更多的主動權。比方在比賽中一直發下旋,偶爾發個不轉球會讓對方回球冒高,這樣可以直接使用扣殺回擊。
5、擺布上下之分
球的旋轉有方向之分,常見的旋轉有上旋、下旋、側上旋、側下旋、側旋、逆向旋轉、逆向側上旋和逆向側上旋之分。在發球時一定要注意發球旋轉性質的變化,最難能可貴的是使用同一種發球動作可以發出不同性質的發球。若對方習慣使用搓球接發球則盡量使用上旋發球,若對方習慣直接起板應盡量發些強下旋或強側下旋。
;⑩ 乒乓球常用的發球技術
橫拍正手轉與不轉發球
引拍:當球拋起後,持拍手向後上方引拍,拍面適當後仰,手腕、手臂適當放鬆,利於發力。
揮拍擊球:當球下降到適當位置(擊球點高,發球的弧線會高,擊球點低,發球不會過網),持拍手迅速用力由後上向前下方揮拍。擊球後,使轉與不轉兩種發球的動作要近似。
還原:發球後要控制動作幅度,並注意還原。
直拍正手側上、側下發球
引拍:引拍時,球拍向上引,同時腰後轉,拋球手抬起。
揮拍擊球:球拍向前下方揮動,腿和腰腹用力帶動手臂,拍觸球時,手臂和手腕發力。觸擊球後,可使手腕做外展的假動作。側上旋發球的拍面略微立起,在球拍橫向揮動中,摩擦球的中部;側下旋發球的拍面略後仰,在球拍向側下方揮動中,摩擦球的中下部。
還原:控制結束動作,利於還原。
直拍反手側上、下旋發球
引拍:拋球時,拍向後上方引,手腕稍外展,球拍適當後仰,同時腰後轉,左腳稍抬起,重心移至右腳。
揮拍擊球:擊球時,以轉腰、身體重心向左腳回轉帶動手臂、手腕發力。發側上旋球時,擊球點在球拍向前下揮轉向橫側上方揮動之前;側下旋發球時,擊球點在球拍向前下揮動開始時。
還原:發球後,迅速還原。
正手平擊
速度慢,力量輕,技術易掌握。
引拍:拋球時,向後上方引拍,球拍拍面略向前傾。
揮拍擊球:球拍向前下方揮動,擊球的.中部略偏上。
還原:擊球後迅速還原。
直拍正手奔球
引拍:拋球時,拍向後引,球拍稍橫立起。身體重心移至右腳。
揮拍擊球:擊球時,球拍立起,向前方稍下快速揮動,用球拍擊球的中部,擊球點要比較低,以降低弧線;盡量使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台的底線處,以便發出長球。
還原:擊球後,盡可能停住隨勢動作。
橫拍正手奔球
引拍:拋球時,持拍手向後方引拍,拍面稍前傾,手與手腕適當放鬆,腰稍向右轉。
揮拍擊球:用腰帶手發力向前揮,觸球瞬間再變化球拍發直、斜兩線的角度,提高隱蔽性。觸球時手腕有彈擊球的動作,重心由右腳向左腳移動,球拍繼續向前揮,重心落至左腳。擊球點要比較低,以降低弧線;盡量使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台的底線處,以便發出長球。
還原:注意動作還原。
直拍反手奔球
引拍:拋球的同時,球拍向後方引,並帶動腰向左側轉動,拍面與地面垂直,手腕適當放鬆。身體重心在右腳。
揮排擊球:球拍向前揮動並加速。觸球瞬間變化發球線路的球拍角度。充分運用手腕的彈擊力量。擊球點要比較低,以降低弧線;盡量使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台的低線處,以便發出長球。
還原:揮拍時調整身體的重心和姿勢,注意還原。
直拍正手轉與不轉發球
引拍:拋球適當想後上方(應避免垂直拋球),這樣可以借上球由向後下方落下來的力。同時向後上方引拍,使拍面後仰,手腕適當外展。腰向後轉。
揮拍擊球:以腰帶臂後向前下方揮動,觸球時拍面後仰,手腕加力,身體微向前壓,充分運用身體的發力。
還原:發球後,揮拍動作盡可能停住,以利於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