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新麥烤箱蒸汽使用方法

新麥烤箱蒸汽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25 13:39:16

1. 新麥烤箱蒸汽怎麼使用

烤箱中系怎麼使用,你可以看一下他的說明書啊,說明書上都有顯示的,而且這個蒸汽烤箱特別的實用,基本上都是在一些正與或者是等麵包的時候都能夠用到,而且真的更有營養,而且不會上火。

2. 網易嚴選蒸汽烤箱怎麼用

使用方法
初次使用,通常新機器都塗抹防護油來保護內腔表層,因此會有輕微的氣味,初次使用就需要進行除味操作。1. 使用後部熱風功能,選擇230℃、15分鍾進行干烤。2. 然後在水箱中加滿水(混入25ML的醋或檸檬汁),使用高溫蒸功能115℃、選擇30分鍾。3. 打開門板,及時排走蒸汽即可。
日常保養方法:1. 烹飪完成後打開門板排出多餘蒸汽,待機器冷卻,再用抹布把內壁冷凝水擦乾。2. 烘烤油汁較多的食物,需要在烤盤上墊一層錫紙,下層放置接油盤,有效避免油汁滴落在蒸烤箱內部。3. 根據機器提醒進行除垢或開啟自清洗功能(一般周期為100小時)。

3. 蒸汽烤箱怎麼使用

(一)
首先介紹一下功能操作面板。
這款機器有蒸汽、頂部蒸烤組合、後部熱風蒸組合、後部熱風、頂部熱風、頂部燒烤、頂部單管熱風、頂部單管烤、發酵、保溫、解凍、消毒、自動菜單、預約、功能疊加等功能。
2
/7
首次使用操作:
通電後,機器會發痴「Bi」的一聲,所有按鍵及LED屏點亮1秒,開關鍵閃爍30秒後半亮。
3
/7
長按開關鍵3秒,「Bi"一聲,進入待機模式,可操作按鍵半亮顯示,LCD屏背光點亮、顯示時鍾圖標及時間,時鍾當前時間默認為:12:00;30S內無操作,則關機進入省電模式。LCD開機界面:
4
/7
調節時鍾:
在待機模式下,長按「預約/時間鍵」3秒進入時鍾設置界面,時鍾小時閃爍,按「調節加鍵」或「調節減鍵」設置小時,然後按「預約/時間鍵」確認並切換到分鍾設置,按「調節加鍵」或「調節減鍵」設置所需數值,最後按「預約/時間鍵」時鍾設置完成,時鍾以新的時鍾顯示。(註:時鍾一經調整即生效,若想更改必須重新設置。)
例如:調節時間為13時20分。
(1) 在待機狀態下,長按「預約/時間鍵」3秒;
5
/7
(2)小時位閃爍,按「調節加鍵」到小時位顯示13時,按「預約/時間鍵」確認;
6
/7
(3) 分鍾位閃爍,按「調節加鍵」到分鍾位顯示20時,按「預約/時間鍵」確認;
7
/7
(4)調節時鍾完畢。

4. 蒸汽烤箱S45ks

摘要 1.健康加熱

5. 如何使用…烤箱

烤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埃及時代,從利用太陽能蓄熱的岩石干燒開始,美索不達米亞的烤餅、薄煎餅,可見其烘烤方法是在翁下方加熱,將面團貼在翁內下方烘烤而成,再更進步之後,由翁中內建式移至外面的外建式烤窯,現代則是可連續烘烤的隧道式烤箱或烤盤式烤箱。

如前所述,麵包的定義「麵粉等穀物中添加水分製作面團,主要是利利用酵母菌的發酵能力使其發酵、烘烤而成的」。從攪拌至烘烤完成為止,以吐司麵包的直接揉和法,約需一個半小時,其最後製程就是烘焙。

經由烘焙,將白且濕潤的物質、不可食用的麵包面團,變化成有著誘人黃金烘烤色澤、 口感豐富的麵包。當然, 大前提是指直到最後發酵為止,面團狀態良好的情況,但烘焙製程是集所有製程之大成,烘焙更更是決定麵包最終價值的關鍵。

麵包的體積約二成、 香氣風味約七成是由這個階段的製程所產生,但此製程中最重要的烤箱,是生產能力的基準,因此所有其他設備,都要能順利與其搭配才最重要。如何有效地運用烤箱,也是決定該工廠生產效率的關鍵。

(1)烘焙的方法

烤箱的使用方法,當然會因烘烤的成品而不不同,會因麵包配方、面團重量、整型方法以及期待的口感等, 而有所變化。若以烘烤吐司麵包為例,①固定溫度②前半高溫、後半適溫③前半低溫、後半適溫④ 高溫短時間⑤低溫長時間…等,各式各樣的方法都有,哪種較好眾說紛紜,無法一概而論。一般而言,製作方型吐司麵包,前半會盡可能地使用高溫,後半以較低的溫度來烘烤。其他主要以電力為熱源時,分上火和下火進行烘烤是常見的作法,就是前半下火較強,中間上、下火都強,後段上 火下火皆弱的方法。

(2)烤箱的溫度和濕度

烤箱的理想溫度,是爐內膨脹能在最初25~30%的時間內完成,接下來35~40%的時間開始呈色,待面團固定,最後30~40%是表層外 皮形成,完成褐變反應的溫度。但LEAN類配方或發酵過度的面團,適當高溫烘焙, 而RICH類或發酵不足的面團則適合低溫烘焙。烘焙時烤箱內的溫度和濕度的平衡非常重要,兩者平衡良好時,可以有以下的結果。

①調整使面團表面均質,表層外皮呈現平順光滑狀。②輔助熱傳導。③引起對流、攪拌。④因面團表面的蒸汽冷凝而延緩了面團表皮的乾燥緊縮。⑤冷凝於面團表面的水分氣化時,因面團搶奪了氣化熱(539卡路里),使得面團溫度升 高,延緩表層外皮的形成,有助烤箱內的延展。⑥因麵粉的糊化,使得表層外皮產生光澤,因梅納反應使得表層外 皮產生良好的烘烤色澤。德國麵包、法國麵包理所當然地都會運用蒸氣進行烘焙,但其實只是在用量的差異,對所有麵包烘焙都應該是必需的。蒸氣量, 大約是在面團表面形成薄薄水霧層(凝結)的程度,最恰到好處。蒸氣的溫度過高時,面團表面不會出現冷凝效果,對於面團表面的濕潤效果也較少。蒸氣分成Wet、Soft、Light、Hard等4種,這個順序是依其壓力及溫度高低而來。烘焙麵包時,濕蒸氣Wet Steam最適用,壓力為0.25kg/cm2、溫度104℃的蒸氣,在飽和狀態下,由上方以1~2m/秒的速度噴出,是最適當。

(3)因烘焙造成的不良成品

所有的製程都沒有失敗地進行是最理想的狀態,即使失敗,除了烘焙之外,都能夠在下個階段的製程中修正補救,但只有烘焙製程無法重新進行或修正,所以最需要集中精神來進行。像是僅學會攪拌,絕不不會被認為可以獨當一面,但若烘焙完全沒有問題,就會被認定是可以獨挑大樑的人材了。

以下列舉幾個因烘焙造成不良成品的例子。

①溫度過高時,麵包的容積變 小,燒減率也變小。此外,表層外皮的顏色深濃, 口感過度濕潤。糕點麵包則容易產生烘烤不均、表層外皮與柔軟內側剝離的狀況。②溫度過低時,容積變大,燒減率也變大。烘烤 色澤淡且缺乏光澤,表層外皮厚且口感粗糙, 風味不佳。③內部蒸氣過多時,雖然烤箱內的延展良好,但容易烘烤出表層外皮厚且表面產生水泡的麵包。④內部蒸氣太少時,表層外皮龜裂,且容易易與柔軟內側產生剝離狀況。成為烘烤色澤淡且不不具光澤的麵包。與溫度過高時有類似的表相。其他,應注意的事項:⑤放入烤箱前的面團麵筋組織是延展狀態,因此必須避免強烈撞擊(特別是最後發酵過度時)。⑥使用隧道式烤箱,箱內未正式烘烤,在開始下一個烘烤作業前,必須先放 入空模,或是裝有水或砂粒的模型,使其中蒸氣充滿的同時能先吸收多餘的熱量。如果輕忽了這個作業,可能前端的成品會有烤色過深,或呈現烘烤過度的顏色及形狀。⑦放入烤箱前,面團乾燥或接觸冷空氣、霧氣時,會烘烤出表面出現白點的麵包⑧在注入蒸氣的烤箱內放 入刷塗蛋液的面團時,烘烤色澤會變得模糊不明。⑨麵包烘焙完成前,若在烤箱內受到沖擊,麵包正中央會出現白色輪狀。

(4)藉由沖擊力道的品質改良法

在過去,剛出爐的麵包或蛋糕,須避免強烈撞擊、應仔細保管的作法,被視為是常識。也就是大家開始認為必須要防止麵包或蛋糕,在烘焙完成時發生的凹陷現象,像是烘焙後的縮小凹陷、側面彎曲凹陷等狀況。但在1974年,由日清制粉技術群發表的烘焙成品的品質改良法,卻顛覆了這個常識。方法其實 非常簡單,就是給予烘焙完成的成品沖擊而已。由上向下掉落、敲叩,無論什麼方式都可以。就是趁著剛出爐之際,密封在柔軟內側中蛋白質或澱粉薄膜當中的高溫氣體、 水蒸氣、空氣,都開始收縮之前,藉由外部的沖擊,使氣泡膜產生龜裂。借著成品中高溫氣體與低溫的外部空氣置換,使吐司麵包等氣泡孔洞更細致,並防止其側 面彎曲凹陷。發揮在蛋糕類的效果更甚於麵包。

(5)烘焙的目的

烘焙的目的,簡約成以下五項:①因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 乙醇氣化,形成麵包的體積。②澱粉糊化,製作成容易消化的麵包。③烘烤出表層外皮的烘烤色澤,提升 風味及香氣。④終止麵包酵母產生氣體,同時使各種酵素作用停止。⑤蒸發澱粉糊化後的剩餘水分,製作出口感良好的麵包。

(6)烘焙反應的主要原因

在烤箱內,面團變化成麵包的過程,稱為「烘焙反應」,雖然還有很多部分尚未探究出來,但只要對這個反應能多一點理解,在麵包製作上就有很重要的助益。

(a)澱粉:澱粉占麵粉的七~八成,藉由烘焙使其成為糊化狀態,對於麵包的物理構造及老化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熱、 水、澱粉酶的作用、健全澱粉與損傷澱粉的比例,對於吸水、 二次加工性、糊化狀態、烘烤 色澤、成品率等等有很深的關系。

(b)蛋白質:存在於面團中氣泡內部的加壓狀態下,製作優質麵包時,形成具有彈力和延展性的麵筋組織,以期能確保地保持住二氧化碳。在發酵製程中,澱粉粒子間有麵筋組織的連結、包覆,當面團製作完成後,在烤箱中急速產生熱膨脹,麵筋組織就成為支撐住膨脹的⻣架。面團溫度上升超過75℃時,蛋白質會產生熱變性,相反地因澱粉的糊化使其作為支撐⻣架,從麵筋組織轉至糊化澱粉上。

(c)酵素作用:面團中α蛋白酶的主要作用在損傷澱粉上,但健全澱粉粉因熱和水同時作用被糊化後,也同樣會受到α蛋白酶的作用。穀物中α蛋白酶的最適溫度是60~70℃,超過80~85℃時,就會失去其活性了。另一方面,微菌中的α蛋白酶,最適溫度約50℃作用,到了60℃就會失去活性。因此,澱粉的糊化約從60℃開始,微菌中的α蛋白酶作用會明顯地受到限制。烘焙初期,特別是在放入烤箱後的7~8分鍾,是必須快速進行烤箱內延展的時間,因此α蛋白酶對澱粉產生的作用就非常的重要。α蛋白酶因其來源,依細菌、麥芽、微菌之順序,耐熱性越低。面團中所含的酵素都是微菌類時,耐熱性低就會影響到烤箱內的延展。

(d)面團中的水分,一本來說都是43~48%,烘焙中會產生兩個重⼤的變化。其一是面團內的自由水與保持在蛋白質內的水分,約在60℃作用時,因澱粉糊化而開始移動。這就是面團轉移成麵包的基本變化。另一個則以吐司麵包而言,約8~12%的水分會從面團表面蒸發。這是從放入烤箱的瞬間開始,不僅在烘焙製程時,連冷卻時也是。表層部分當表層外皮開始形成,就是水分減少,溫度超過100℃時。這是從表層以內10mm的現象,更內側的部分,即使水分移動也與呈色無關。表層外皮的形成,是麵包最後構造的形成,是呈色也是香氣的形成。這個香氣,在烘焙完成後與水分的移動相反,會滲透至內部,與柔軟內側的發酵氣味相溶,形成麵包獨特的味道。對酵素作用來說,水、雖然是必須的,但除了表層外皮之外,相較於水分不足,因熱而使得酵素失去活性的影響更大。

(e)熱由烤箱對面團散發出的傳導熱,雖然主要是由輻射(放射)而出,但會從面團表面傳導至內部。因面團內部的網狀結構,使熱不易傳導,所以面團內部與外部的溫度上升曲線,有顯著的差異。面團各部位的時間與溫度變化①在烤箱內面團溫度上升有三個模式,初期階段是緩緩升、中期是急劇上升、後期又回復緩慢上升。②表面和表面以內3mm的位置,與其他部分的溫度上升模式不同。③除了了前半停滯期的傾斜不同之外,中間上升曲線與面團內所有的位置,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這與後面會說明的酵素作用有重要的關系。

(7)烘焙反應的主要變化:(a)面團構造的變化面團溫度上升時,澱粉也開始糊化,分成第一次糊化(60℃左右)、第二次糊化(75℃左右)、第三次糊化(85~100℃)等三個階段完成。一般認為要使澱粉完全糊化,必須要其3倍的、水量。但面團中存在的水分,幾乎只與澱粉等量,不足以使其完全糊化。因此,在面團中澱粉的膨脹,、雖然足夠使雙折射消失,但澱粉粒子仍保持其原狀。 與澱粉膨脹之同時,蛋白、質的凝固約從70℃開始。由於澱粉為了膨脹而吸收水分,故而促進了麵筋組織的凝固。

(b)表層外皮的形成與呈色相較於內部耗損,表層外皮的水分耗損量更大上許多,相較於內部能保持住40~45%的水分,表層外皮僅能保持在20%以下,最外側部分的水分甚至在10%以下。面團的pH值5.0~5.5、溫度在160℃以上時,梅納反應的進行顯著。外層變硬、變脆弱且呈色之現象,稱為表皮形成,但這個現象是由於面團表面因水分蒸發的熱量,不是損耗而是被面團大量吸收後,才開始形成的。褐色的表層外皮所沒有的麵包香氣,是由麵包發酵生成的,酒精、有機酸、酯類、醛類、酮體類等而形成,但烘烤完成時的麵包香氣,主要還是來自梅納反應所產生。表層外皮的外部,在153~157℃時,會生成糊精,對於光澤有很大的幫助,也會引起糖類的焦糖化,以及與胺基酸的梅納反應。其反應速度會因面團pH值和各因子的平衡而有所不同,發酵過度的面團會烘烤成略白的烤色,原因就是面團pH值低,殘糖量不足所致,即使是速成法,只要氧化劑使用過多,也一樣無法烘焙出烘烤色澤。

(c)體積的增大面團放入熱烤箱時,或許大家會認為在烤箱內延展的階段下,很快地就會形成表層外皮,但實際上,烤箱內的蒸氣接觸到冷麵團(32℃),會在面團表面形成薄薄的水霧,而延緩了表層外皮的形成,使得麵包在烤箱內延展(容積)變大。此薄膜狀的水,會因烤箱內輻射熱而氣化,氣化時必須的熱源(水1g、25℃時需要583kcal;水1g、100℃時需要540kcal)就來自於面團表面,再加上發酵生成的酒精也會隨著蒸發而奪走周圍的熱源,抑制了面團表面溫度的上升。也因這些原因,烤箱內初期面團表面溫度上升,會比我們所預想的更緩慢。這個時期大約占完成烘焙時間的1/4或1/3。在面團內部,麵包酵母的動作仍在持續,隨著面團溫度上升,氣體的產生量也更更大。再加上已產生氣體的熱膨脹,及溶於面團水分中的二氧化碳之游離所產生的膨脹,還有面團中水蒸氣和空氣的膨脹。而麵筋組織的軟化與澱粉的糊化更有助於體積的增大。

(d)水分的分布和移動在適當的烘烤時間內,存在於麵包內部的水分幾乎是均勻的,面團當中也是。由Marston和Wannan的報告,可看出麵包各部分的水分量。這是山型麵包以230℃烘烤時,烘焙22分鍾、30分鍾、38分鍾後,各別放置10分鍾冷卻後測得的結果。並且在麵包取出烤箱時,會引發水分的急速移動,所以麵包表面的水蒸氣持續蒸發,有助於麵包冷卻。

(8)烘焙過程中產生的物理性、化學性及生化性的反應

(a)物理理性反應:①從最後發酵至放入烤箱的面團,其狀態的不同,正是在於面團表面薄膜水霧的形成。②溶於面團水分中的氣體會游離、並溢出。③會產生面團中所含酒精等低沸點物質的蒸發,氣體的熱膨脹以及水分的蒸發。

(b)化學性反應①從這個時間點開始,澱粉開始第一次糊化,隨著溫度升高而依序有第二次、第三次糊化。另一方面,麵筋組織因水分被澱粉奪去,在74℃左右開始產生熱凝固。②隨著烘焙製程的進行,表面部分超過160℃時,糖與胺基酸會產生梅納反應,形成類黑精。③與此前後,糖類的分解聚合而形成焦糖,澱粉部分會變化成糊精。

(c)生化性反應

溫度升高至60℃左右時,酵素作用會變得活躍,增加揮發性物質,使面團柔軟。亦即是麵筋組織會因蛋白酶而軟化,澱粉會因澱粉酶而液化、糖化,使面團整體變得得柔軟,有助於烤箱內的延展。這些反應,是烘焙反應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在此應注意的是,在面團階段麵筋組織是面團的⻣架,而經過烘焙這項製程後,成為骨架的物質,變成糊化的澱粉,也正是面團成為麵包的變化。

6. 蒸汽機的使用方法

1、加水時確保水高度沒過進水口,且未超過托物盤。

2、消毒物品平整地放置於托物盤上,切勿一邊重一邊輕。

2、消毒進行中,若有水蒸氣從進水口處溢出,證明水位過低,應立即關閉水溫控制器,拔掉插頭,檢查水位,在調節水位後再進行消毒。

4、拔掉插頭的時候切記保持手上和插頭上面乾燥,防止觸電。

5、關閉機體後,等溫度下降後再打開蓋子防止燙傷。

(6)新麥烤箱蒸汽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蒸汽機的作用原理:

利用電能轉化為熱能,將常溫液態水瞬間轉化為100℃左右的高溫蒸汽,以高溫蒸汽為消毒介質,對放置在相對密閉空間內的公共餐具(主要是飯碗、湯碗、茶杯、湯勺、筷子五件)進行持續性的高溫蒸汽加註,使餐具表面溫度上升到100℃左右,從而快速殺滅附著在餐具表面的細菌和病毒,以實現滅菌消毒目的的消毒機。

100度高溫蒸汽對所有的細菌病毒都能起到明顯的滅殺作用,常見的:大腸桿菌、乙肝病毒、流感病毒等,都能在最短時間內被殺滅。

7. 蒸汽烤箱怎麼用

蒸烤箱到手後,面對各種功能和組合鍵,怎麼正確的使用與保養呢?收藏再讀,讓你輕松成為玩機高手!

初次使用

通常新機器都塗抹防護油來保護內腔表層,因此會有輕微的氣味,初次使用就需要進行除味操作。

1. 使用後部熱風功能,選擇230℃、15分鍾進行干烤。

2. 然後在水箱中加滿水(混入25ML的醋或檸檬汁),使用高溫蒸功能115℃、選擇30分鍾。

3. 打開門板,及時排走蒸汽即可。

操作技巧

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型號在使用方法上都會有區別,因此這里收集整理了一份蒸烤箱使用視頻集錦。

獲取方法:私信回復「蒸烤箱」

日常保養

1. 烹飪完成後打開門板排出多餘蒸汽,待機器冷卻,再用抹布把內壁冷凝水擦乾。

2. 烘烤油汁較多的食物,需要在烤盤上墊一層錫紙,下層放置接油盤,有效避免油汁滴落在蒸烤箱內部。

3. 根據機器提醒進行除垢或開啟自清洗功能(一般周期為100小時)

結語

在日常使用中,正確的操作和及時的清潔保養,能大大延長蒸烤箱的產品壽命!

閱讀全文

與新麥烤箱蒸汽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胸上縫的訓練方法 瀏覽:105
太原公交乘車碼使用方法 瀏覽:944
三星手機撥號快捷鍵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28
如何辨別鑽石好壞的方法 瀏覽:431
hdlc檢測方法 瀏覽:670
水培石斛蘭的種植方法 瀏覽:426
乾式變壓器項目研究試驗方法 瀏覽:386
青春期偏頭疼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66
瓷磚成型缺陷解決方法 瀏覽:392
一歲半亞麻籽油的食用方法 瀏覽:28
蟲害處理方法哪裡找 瀏覽:416
決戰平安京有哪些方法登錄 瀏覽:578
小腿劃傷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478
如何測量磷酸鹽的方法 瀏覽:976
平穩序列檢測方法 瀏覽:919
不打針治療咳嗽的方法 瀏覽:280
毛利潤30利潤計算方法 瀏覽:4
後束三角肌的鍛煉方法 瀏覽:56
游戲流量包使用方法 瀏覽:934
木工做酒格的計算方法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