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黃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25 09:10:34

⑴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的養生保健功效主要有益氣、固本,斂汗、生肌、利水、消水腫等。
用於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黃芪益氣補中,生用固表托瘡。黃芪還有抗腫瘤、抗骨質疏鬆等作用。

取黃芪泡水飲用,可治身體睏倦,無力,氣短。取黃芪加防風、白術、甘草、生薑、大棗適量煎服,防治免疫功能低下,反復感冒。取黃芪配伍牡蠣、浮小麥、麻黃根,可治盜汗。
以黃芪配白術、防己、生薑、大棗,可治水腫。黃芪與黨參、白術、甘草、枳殼、升麻、柴胡同用,可治脫肛、子宮或內臟下垂。用黃芪配伍陳皮、麻仁、蜂蜜,可治老人或產後便秘,欲便不能。用黃芪加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既可治腹部冷痛、又可治關節、肌肉疼痛。
以黃芪加穿山甲、皂角刺、當歸、川芎、銀花、白芷,可治癰疽內膿已成而不破潰。取黃芪、生薏米、赤小豆、雞內金、陳皮,加糯米煮熟成粥食用,可治慢性腎炎、腎盂腎炎殘存浮腫。

⑵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的功效:黃芪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黃芪的作用:1.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2.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3.增強機體耐缺氧及應激能力,促進機體代謝和改善心功能。
4.有降壓的作用,調節血糖,可以作為糖尿病患者的輔助用葯,黃芪同時具有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5.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
6.具有氧化性。黃芪的化學成分有:膜莢黃芪含黃酮、皂甙類成分、黃酮類成分如芒柄花黃素
及其葡萄糖甙、
7.病弱體虛的人服用,可以增強體力,增強抵抗力,對病情恢復有一定的幫助。

黃芪食療價值: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春秋採挖,除去
須根、根頭,曬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味甘,性微溫。能補脾益氣,補肺固表,利尿消腫。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用途:用於脾胃氣虛;脾氣虛,中氣下陷,臟器下垂(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肺氣虛弱,咳喘短氣;氣虛自汗,易於感冒;氣虛水腫,小便不利;氣血不足,貧血萎黃,或肢體麻木,或瘡瘍、創作不易癒合;消渴(糖尿病)

食用禁忌:從體質上來說,黃芪最適合氣虛脾濕型的人,這種人往往身體虛胖,肌肉鬆軟,尤其是腹部肌肉鬆軟。而身體十分乾瘦結實的人則不宜。從身體狀況來說,感冒、經期都不要吃黃芪。從季節來說,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黃芪。為什麼感冒不能喝黃芪粥呢?因為黃芪是固表的,它幫助身體關閉大門,不讓外邪入侵。可是當身體已經感受外邪的時候,就會變成閉門留寇,把病邪關在體內,無從宣洩了。同理,春天是生發的季節,人體需要宣發,吃黃芪就不太適宜了。陰虛患者使用黃芪,必須配伍養陰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參、麥冬、天冬、玉竹等。濕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濕熱葯,如黃連、茵陳、黃芩等。熱毒熾盛的患者必須配伍清熱解毒葯,如黃連、梔子、大黃、敗醬草等。
西方最新研究的結果也證實,服用黃芪的時候,最好不要服用環磷醯(cyclophosphamide癌得星,安道生,是免疫抑制劑及抗腫瘤葯),否則互相會相剋。

食用方法:1、每天用黃芪1片,泡水喝。用黃芪1片,加枸杞子3粒,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2、取黃芪2片,煎湯。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燒粥,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也很有益。
3、還可以在燒肉、燒雞、燒鴨時,放一些黃芪,增加滋補作用,效果也不錯。

溫馨提示:黃芪泡水喝時,一定要剛燒開的開水,那樣才能夠泡出葯味,多次煮泡效果最好。煎煮效果更佳。

⑶ 黃芪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很多人對黃芪這種食物並不是很了解,是因為它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了解清楚食物的本質,特別適合養胃、養肺的人食用,以下是黃芪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1

1、強壯身體

黃芪泡水有增強體質的功效,科學家曾用實驗證明:服用黃芪水的動物,明顯比未服用黃芪水的動物體重增長快的多。中醫方面認為,日常多喝黃芪水,精神可以變得更好,氣短的情況也會逐漸消失,能夠有效的增強身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2、治療骨質疏鬆症

如果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那可以適當地選擇黃芪桂枝五物湯,這樣可以有效地治療下肢酸麻的情況。

3、防治慢性鼻炎

將黃芪和白術、防風一起煎水服用,能夠有效的治療虛汗、盜汗、過敏性鼻炎、哮喘、感冒等疾病,可以有效的防治慢性鼻炎。

4、增強心肌收縮力

喝黃芪水的好處,除了強壯身體之外,還包括了加強心肌收縮力,能夠有效的預防身體循環出現衰竭的情況。

5、治療脾氣虛症

喝黃芪水的好處有很多,其中還包括了防治脾氣虛證。常見的脾氣虛症主要表現為人體精神倦怠、氣短、痰多等等情況。將黃芪和黨參、白術、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即可。

6、治療胃炎

如果是患有實驗性胃炎,那麼日常多喝一些黃芪水,能夠有效減輕症狀,並且尿液中,蛋白定量也會出現下降的情況。

黃芪對於胃炎的.治療以及緩解胃病是有一定的好處的,若是患有胃炎,可常喝一些黃芪水。

7、防治高血壓

很多高血壓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現下半身浮腫的情況。喝黃芪水,能夠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腫、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8、緩解缺鐵性心臟病

如果患者患有缺鐵性心臟病,那麼每天取出50克的黃芪用水煎煮,然後將葯液分為三次服用。對身體恢復健康有著很好的作用。喝黃芪水還能有效的緩解心絞痛的情況。

9、對付糖尿病浮腫

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都有浮腫。面色蠟黃的情況,所以可以喝黃芪水,並且加上一些葛根效果更好;如果有出現下至潰瘍的情況,那麼再加上葛根、赤芍、丹參效果更好。

黃芪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2

黃芪的食用方法

黃芪泡水

方法同沏茶一般。取兩三片黃芪(5g到10g為宜、,用沸騰的開水沖泡,等待晾涼一點的時候就可以飲用了,這種方法是最簡單的,可以長期飲用,但是如果遇到身體不適,尤其是上火、濕熱的時候則不能飲用,以免會上火更加嚴重。

黃芪燉雞

1、取三黃雞一隻,適量料酒、香蔥、鹽、當歸、黃芪、枸杞、雞精。

2、將三黃雞洗干凈,切成小塊;香蔥打成小結的樣子。

3、把雞塊放在涼水中,加入適量的料酒,大火煮沸焯水。

4、取另外一個鍋,加入適量的涼水之後,用中火或者小火加熱。

5、雞塊煮沸之後,在冒水花的地方將雞塊家出來。

6、將雞塊放入步驟4中的鍋中。

7、放入當歸、黃芪、薑片、蔥結等,小伙慢燉一個小時。

8、放入枸杞,繼續慢燉5分鍾左右。

9、最後放入鹽和雞精調味。

黃芪桂枝五物湯

黃芪桂枝五物湯是一劑中醫古方,具有通絡活血、補氣溫經的作用。臨床上有治療關節酸痛、末梢神經炎、皮膚炎和中風後遺症的作用。黃芪桂枝五物湯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1、取9g黃芪、4個大棗、18g生薑、9g桂枝、9g芍葯。

2、在煎葯之前需要將葯材浸泡半小時。

3、浸泡過之後再煎,需要1個小時左右。

4、水量則以高出葯材表面為准。

5、不同的病症需要搭配不同的中葯,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此方如果治療頸椎病,可添加姜黃、當歸、桃仁、紅花、川芎;

此方如果治療肩周炎,可以添加姜黃、秦艽、羌活、靈仙、防風;

此方如要治療坐骨神經痛,可添加丹參、炙甘草、川牛夕、當歸、蜂蜜、草烏;

此方如要治療腦血栓,可添加地龍、當歸、桃仁、紅花、川芎;

此方如要治療心絞痛,可添加三七粉、瓜殼、紅花、薤白。

⑷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用作增進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良葯,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
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黃芪食用方便,可煎湯,煎膏,浸酒,入菜餚等。

【黃芪的功效】
黃芪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用於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黃芪益氣補中,生用固表托瘡。

【黃芪的作用】
1.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
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2.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3.增強機體耐缺氧及應激能力,促進機體代謝和改善心功能。
4.有降壓的作用,調節血糖,可以作為糖尿病患者的輔助用葯,黃芪同時具有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5.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
6.具有氧化性。黃芪的化學成分有:膜莢黃芪含黃酮、皂甙類成分黃酮類成分如芒柄花黃素、羥基芒柄花黃素(毛蕊異黃酮)及其葡萄糖甙、2',3'-二羥基-7,4'-二甲氧基異黃酮、7,2'-
二羥基-3',4'-二甲氧基異黃烷及其葡萄糖甙、7,3'-二羥基-4',5'-
二甲氧基異黃烷、3-羥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及其葡萄糖甙等,其中有些成分具較強的抗氧化活性。
7.病弱體虛的人服用,可以增強體力,增強抵抗力,對病情恢復有一定的幫助。

【食用禁忌】
1、從體質上來說,黃芪最適合氣虛脾濕型的人,這種人往往身體虛胖,肌肉鬆軟,尤其是腹部肌肉鬆軟。而身體十分乾瘦結實的人則不宜。從身體狀況來說,感冒、經期都不要吃黃芪。
2、從季節來說,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黃芪。為什麼感冒不能喝黃芪粥呢?因為黃芪是固表的,它幫助身體關閉大門,不讓外邪入侵。可是當身體已經感受外邪的時候,就會變成閉門留寇,把病邪關在體內,無從宣洩了。

⑸ 大黃的作用與功效

大黃的作用與功效

大黃是很常見的一種中葯材,是中國的四大中葯之一。中葯大黃具有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等功效。大黃的功效與作用是很突出的。一起來看看大黃的作用與功效。

大黃的功效與作用

1、利膽作用

麻醉犬十二指腸給大黃煎劑,可使膽汁分泌增加,降低奧狄括約肌張力。麻醉大鼠十二指腸給大黃煎劑或水醇浸提制 劑,30分鍾內膽汁、胰液分泌量均增加,而胰澱粉酶活性則降低,大黃不僅促進膽汁分泌,並使膽紅素和膽汁酸含量增加。人服用大黃 煎劑15g,膽囊明顯增大 (B超測量) 。與動物實驗結果相符。

2、保肝作用

大黃對實驗性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損傷,SGPT升高達616.0U/100ml,正常對照組為289U /100ml,經大黃治療後,可使SGPT降至325.3U/100ml,肝細胞壞死程度、變性也比對照組輕。進一步研究發現,大黃能顯著逆轉四氯 化碳引起的肝組織脂肪浸潤及纖維化,微粒體腫脹,嵴明顯下降,粗面內質網破壞核糖體脫落。此外,還可恢復四氯化碳引起的單胺氧 化酶及琥珀酸脫氫酶活性減弱。表明大黃對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損傷確有預防和治療作用。體外實驗證明,大黃煎劑對乙肝抗原 (HBsAg) 有明顯的抑製作用,除去鞣質後作用減弱或消失,同時也證明大黃中意醌類和大黃素對HBsAg並無抑製作用。

3、抗菌

大黃的抗菌譜廣,敏感細菌有葡萄球菌 (白色、檸檬色、金黃色) 、溶血性鏈球菌 (甲、乙) 、草 分枝桿菌、枯草桿菌、痢疾桿菌、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和副傷寒桿菌、人型結核桿菌、淋病雙球菌、包皮垢球菌、炭疽桿菌, 尤以葡萄球菌、淋病雙球菌最敏感。抑菌有效成分中以大黃酸、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抗菌作用最強。大黃對腸內厭氧菌脆弱擬桿菌有抑 製作用,該菌可將復合型膽汁酸分解為游離型膽汁酸,增強了對粘膜的刺激性而導致膽囊炎。抗菌作用機制主要是對細菌細胞核酸和蛋 白質合成以及糖代謝的抑製作用。

4、抗腫瘤作用

腹腔注射大黃酸、大黃素對小鼠黑色素瘤有較強抑製作用,大黃酸對艾氏腹水癌也有抑製作用,對肉瘤S180和艾氏癌 皮下型無明顯作用,大黃素對乳腺癌也有抑製作用,其作用機制主要是抑制癌細胞的氧化和脫氫。大黃酸對癌細胞的酵解也有抑製作用。

5、抗炎作用

大黃對多種動物實驗性炎症有明顯的抑製作用。給小鼠灌胃大黃煎劑能顯著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郭急性滲出性炎症。同 時對大鼠甲醛性、蛋清性足蹠腫脹、小鼠和大鼠的棉球肉芽腫增生,均有抑製作用。但酒燉大黃和大黃炭的'作用較弱,可能是由於酒燉 使有效成分流失而大黃炭使有效成分破壞之故。大黃抗炎作用可能是使花生四烯酸代謝途徑內環氧化酶通道受阻,增加羥基花生四烯酸 的生成,而活躍脂化酶通路,達到抗炎作用。實驗研究表明,大黃抗炎作用不是通過垂體—腎上腺素系統,因為切除腎上腺並不影響其 抗炎作用,相反抗炎的同時,並不降低腎上腺中抗壞血酸的含量,而且大黃煎劑不能延長切除腎上腺的未成年大鼠的生存時間和對抗切 除一側腎上腺後致對側腎上腺代償性肥大。故大黃無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6、止血作用

大黃用於止血,已有悠久的歷史,尤其近年來發現應用大黃治療消化道出血療效確切。各種動物實驗均證明大黃可明顯縮 短出血和凝血時間,其止血有效成分是大黃酚、大黃素甲醚、α-兒茶精和沒食子酸等。它們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改善脆性,興奮胃腸道 的局部血管,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顯著增加纖維蛋白原活性,降低抗凝血因子Ⅲ的活性,升高α2巨球蛋白含量,競爭性地抑制纖溶酶 和纖溶酶原活化素哎活力。沒食子酸尚可降低纖溶活性。此外,還可增杖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聚集能力,使出血和凝血時間明顯縮短。

7、降脂作用

對於實驗性高膽固醇血症,大黃醇或水提取物可明顯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石油醚提取物則無效。

8、利尿作用

家兔灌服大黃素、大黃酸30mg/kg,2—4小時後,尿量、排鈉和排鉀量達最高峰,比對照經明顯增多。蘆薈大黃素和大 黃酚的作用較弱。大貴素、大黃酸和蘆薈大黃素對免腎髓質Na+、K+-ATP酶有較強的競爭性抑製作用。

9、對尿素氮的影響

大鼠餵食含0.75%腺哼Ⅲ飼料造成慢性腎功能不全模型,腹腔注射雅黃水提取物的生理鹽水溶液可明顯降低血尿 素氮和肌酐量,說明大黃對氮質血症有良好效果。其作用機制一方面大黃可使腸道吸收的氨基氮減少,另一方面大黃可抑制體蛋白的分 解,從而使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降低。用二氯化汞皮下注射造成豚鼠急性中毒性腎炎模型,灌服大黃水浸劑可使尿素氮降低。

大黃的食用方法

加工炮製

1、凈制除去雜質,洗凈。

2、切制洗凈,潤透、切厚片、或塊晾乾。大小個分開,略浸,撈出,淋潤至透,切厚片或小方塊,晾乾或低溫乾燥。加水稍浸泡、潤透,切成1.5—5毫米厚的片,曬干或晾乾。取大用低溫烘脆,磨成細粉,過篩即可。

服用方法:

內服:煎湯,3-12g;瀉下通便,宜後下,不可久煎;或用開水泡漬後取汁飲;研末,0.5-2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洗、塗。煎液亦可作灌腸用。

大黃辨真偽

大黃又名將軍、黃良,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葯用大黃的根莖。每年9—10月間選擇生長3年以上的植株,挖取根莖,切除莖葉、支根,颳去粗皮及頂芽,風干、烘乾或切片曬干即可入葯。其性寒,味苦,具有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的功效,用於治療實熱便秘、譫語發狂、食積痞滿、痢疾初起、里急後重、瘀停經閉、症瘕積聚、時行熱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陽黃、水腫、淋濁、溲赤、痛瘍腫毒、疔瘡、燙火傷等症,是非常常用的一味中葯。

大黃的品種較多,大體可分為北大黃和南大黃兩大類,北大黃為掌葉大黃和唐古特大黃乾燥的根莖,主要有西寧大黃和銓水大黃;南大黃又名四川大黃、馬蹄大黃,為葯用大黃乾燥的根莖,這兩大類均載入《葯典》。市場上大黃的偽品較多,均為同科植物,如藏邊大黃、河套大黃、華北大黃、天山大黃、信州大黃、土大黃等等,這些品種未入《葯典》,不可做為大黃葯用。

;

⑹ 黃皮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皮在我國多個地方均有種植,分甜黃皮、酸黃皮和苦黃皮三種種。也正因為這種差異,導致了它們在食用方法和功效上的差異。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黃皮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你有幫助。

黃皮的功效與作用
1 在給人體補充大量養分的同時,還能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的干擾。

2 健胃消食。黃皮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質,如抗壞血酸、多種氨基酸等,能提高人體胃液的酸度,刺激胃液分泌。所含酚類,能調節氣機,防治因氣滯而導致的腹脹等症狀。

3 痰平喘:黃皮果中所含的黃皮新肉桂酚胺A、黃皮新肉桂酚胺B、黃皮新肉桂酚胺c、黃皮新肉桂酚胺D以及酚類,多種氨基酸,黃酮甙等,不僅可以調節氣機,還能收斂肺氣。同時,還有緩解平滑肌的痙攣,起到化痰平喘的功效。

除此之外,黃皮還有生津止渴、順氣鎮咳的功效,並且苦味偏重的黃皮,效果尤其明顯。苦味的黃皮還有強心作用,能鬆弛胸腹肌肉緊張。

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用之時,必須是連皮帶核的放入口中慢嚼,才能使得黃皮的功效和作用發揮到最大。
黃皮的食用方法
1 直接吃黃皮:正確的吃法應該是將果肉、果皮、果核一並放入口中嚼碎,並連渣帶汁的吞下,不僅能消火降暑,還有治療消化不良、胃脹氣的功效。

2 將黃皮熬成果醬:黃皮去籽,果肉與果皮一同打碎,加入冰糖,熬成果醬,不僅酸甜可口,還能止咳。

3 黃皮泡蜂蜜:黃皮洗凈,然後掰成三四塊,把核丟掉,放到杯子里沖開水,放點蜂蜜或者白糖,那味道沒得說,點贊指數絕對高到爆棚。

4 黃皮浸蜂蜜。黃皮浸蜂蜜有很好的止咳作用的。還可以將新鮮的黃皮蒸熟曬干去核,然後浸在純蜂蜜(冬蜜),比例按沖茶的份量,等出味了就可以服用了。

5 拌鹽吃。這是海南人的吃法,將黃皮洗凈,擠開果肉放入碟中,撒上少許鹽拌著吃,冰凍後食用口感更佳。
黃皮的適宜人群
1 消化不良的人群。在黃皮盛行的季節,將其連皮帶核,細嚼慢咽,能夠緩解胸腹脹氣,心肺悶滯的狀態。如果是有疝氣病症患者,在病痛發生時,按照這個方法食用效果會更佳。

2 體內水分缺乏水分的人群。夏季外出遊玩之時,暑氣從四面八方襲來,人體會感覺到特別熱燥,這時候吃上一些黃皮,尤其是帶苦味的黃皮,不但能生津止渴,還有預防中暑的作用。

3 痰多或者有“痰喘”的人群。在晚上臨睡之時連皮帶核嚼上幾個,能夠更好的入睡,不會因為痰氣積滯而無法入眠,對治療痰疾有一定的療效。

倘若不是在黃皮盛產的季節里想吃黃皮,或者是用它來緩解這些病症,可以到中葯店購買黃皮核,放入瓷碟中,在飯上蒸軟,嚼食。

另外,黃皮還有消風腫,去疳積的作用,其種子還可治疝氣、蜈蚣咬傷和小兒頭瘡。因此,無論是身體有這些疾病還是身體健康的人群,都應該多吃黃皮。

在黃皮的三個種類中,甜黃皮最可口也最討人喜歡,酸、苦黃皮解暑消渴功效較甜黃皮要好一些,苦黃皮葯用功效最好。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食用。

猜你喜歡:

1. 開心果吃白衣好還是黃衣好

2. 黃柏的作用與功效

3. 黃柏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4. 黃柏的功效與副作用

5. 吃百香果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⑺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中醫看病的時候總是會說到“氣虛”這個詞,而很多人其實都不明白中醫說的氣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氣虛的人就身體不好了呢?其實中醫的氣指的就是器官活動時候給我們身體帶來的影響,器官活動健康就能給我們身體帶來很好的防禦,而氣虛的人可以服用下面這個葯材。

它就是溫和味道發甘的黃芪,功效就是利尿和補氣,有典籍記載黃芪還是補葯裡面最好的食材。除了中醫之外現代營養學分析了黃芪的成分之後都認為它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它含有葉酸、黃酮類、單糖等等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好處的元素,而且對中老年人的疾病特別有療效。

那麼除了一般用黃芪來煮湯這種吃法之外,我們還可以怎麼吃呢。

第一種最簡單的就是取少數黃芪干嚼,不但味道不難吃還會吃到有一種豆類的香味。

第二種就是取片狀黃芪5-10可,沖泡10分鍾後就可以當成黃芪茶來飲用,而且還可以反復泡很多次。

第三種,其實黃芪還可以喝黨參、粳米、大棗一起用來煮粥,黨參和黃芪要先煎一下,然後把其它兩種材料一起熬煮就可以了。

而黃芪這么好我們就要更加學會分辨優劣黃芪的辦法,因為市面上假冒偽劣的黃芪非常多,我們第一個可以觀察,一般黃芪都是黃色的圓錐型物體,表皮有皺紋而且有韌性,如果看不出來還可以拿一點來嚼一下,如果有都豆類的腥味而且味道發甘就應該是真的黃芪了。

⑻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⑼ 大黃怎樣吃的正確食用方法和功效作用

大黃是多種蓼科大黃屬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稱,也是中葯材的名稱。那你知道大黃怎樣吃嗎?本文是大黃怎樣吃,大黃的功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大黃的簡介
在中國地區的文獻里,“大黃”指的往往是馬蹄大黃。在中國,大黃主要作葯用,但在歐洲及中東,他們的大黃往往指另外幾個作食用的大黃屬品種,莖紅色。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發芽前採挖。除去細根,颳去外皮,切瓣或段,繩穿成串乾燥或直接乾燥。中葯大黃具有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大黃的食用處理方法

1、加工炮製:

1.1、凈制除去雜質,洗凈。

1.2、切制洗凈,潤透、切厚片、或塊晾乾。大小個分開,略浸,撈出,淋潤至透,切厚片或小方塊,晾乾或低溫乾燥。加水稍浸泡、潤透,切成1.5—5毫米厚的片,曬干或晾乾。取大黃片用低溫烘脆,磨成細粉,過篩即可。

2、服用方法:

2.1、內服:煎湯,3-12g;瀉下通便,宜後下,不可久煎;或用開水泡漬後取汁飲;研末,0.5-2g;或入丸、散。

2.2、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洗、塗。煎液亦可作灌腸用。
大黃的吃法(做法)大全
1、治療口腔炎、口唇潰瘍及毛囊炎等

用生大黃3~8錢,煎取150~500毫升(每劑最多使用2天),供漱口、濕熱敷及洗滌用,每天4~6次。治療前先清洗局部,除凈分泌物。本法對於一般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口腔炎、口唇潰瘍、皮膚毛囊炎及頭部癤腫等炎性疾患均有效,局部培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轉陰日數亦比較迅速。

2、治療燙傷

先取陳石灰10斤除凈雜質,過篩,投入鍋內用文火炒松,再投人大黃片5斤,共同拌炒,俟石灰炒至帶桃紅色、大黃炒至灰黑色時,即出鍋篩去石灰;將大黃攤開冷卻後研成細粉備用。用時先以生理鹽水清洗創面,而後撒布大黃粉。如有水泡應刺破;撥開表皮,排凈泡液後再撒葯粉。如僅見局部紅腫,則可用麻油或桐油將大黃粉調成糊狀塗患處。換葯時如發現傷處潰爛,應拭去膿液、膿痴後再撒葯粉。在夏季可行暴露療法。共治療415例,均獲顯著效果,且療程短,無副作用,愈後無疤痕。
哪些人不能吃大黃、大黃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大黃

脾胃虛寒、血虛氣弱、婦女胎前、產後、月經期及哺乳期的患者均忌用。

2、大黃的適用人群

大黃的適用人群包括: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治實熱便秘,譫語發托,食積痞滿,痢疾初起,里急後重,瘀停經閉,症瘕積聚,時行熱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陽黃,水腫,淋濁,溲亦,癰瘍腫毒,疔瘡,湯火傷。

3、大黃的食用禁忌

脾胃虛寒、血虛氣弱、婦女胎前、產後、月經期及哺乳期均忌用。

猜你喜歡:

1. 中葯大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2. 中葯大黃的功效與作用

3. 大黃的用法用量

4. 大黃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⑽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力大功宏,使用面廣,從古至今,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得到了很多醫家的論證。如《神農本草經》明確記載,黃芪可治小兒百病。梁代《神農本草經集注》提出黃芪有活血和止渴作用。
金元時代《湯液本草》提出黃芪補腎臟元氣。清代《本經逢原》提出黃芪瀉陰火,止表虛自汗。近代《醫學衷中參西錄》及《本草正義》指出黃芪不僅補氣,兼能升氣。總而言之,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所獲贊譽頗多,其功效主要分為三類,即補氣要葯,氣中血葯,瘡家聖葯三個方面。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較多,如黃芪當歸補血湯,黃芪大補元氣,以裕生血之源,輔以當歸益血和營,以使陽生陰長,氣旺血生,因而該方益氣養血功效較為顯著,只是煎熬製作稍嫌麻煩。
另外黃芪飲片泡水、黃芪顆粒等也是市場上常見的食用方式,但這兩種方式因是生黃芪製成,因而更偏於托毒斂瘡,補氣血功效較弱,適合於瘡瘍潰後,久不癒合者,有利於生肌收口。
經煉蜜炮製的蜜炙黃芪則更長於滋補,而且蜜炙後口感更好,如揚子江葯業的黃
芪精口服
液是蜜炙黃芪經獨特工藝提取而成,完整的析出了有效成分多糖和皂苷,保證了葯效的有效吸收,因而增長了滋補的功效——黃芪泡水只能利用三四成功效,而且該葯服用方便。

閱讀全文

與黃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智遠一戶通使用方法 瀏覽:822
駕駛避免剮蹭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34
胸上縫的訓練方法 瀏覽:106
太原公交乘車碼使用方法 瀏覽:944
三星手機撥號快捷鍵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28
如何辨別鑽石好壞的方法 瀏覽:431
hdlc檢測方法 瀏覽:670
水培石斛蘭的種植方法 瀏覽:426
乾式變壓器項目研究試驗方法 瀏覽:386
青春期偏頭疼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66
瓷磚成型缺陷解決方法 瀏覽:392
一歲半亞麻籽油的食用方法 瀏覽:28
蟲害處理方法哪裡找 瀏覽:416
決戰平安京有哪些方法登錄 瀏覽:578
小腿劃傷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478
如何測量磷酸鹽的方法 瀏覽:976
平穩序列檢測方法 瀏覽:919
不打針治療咳嗽的方法 瀏覽:280
毛利潤30利潤計算方法 瀏覽:4
後束三角肌的鍛煉方法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