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葯螳螂的功效與作用 中葯螳螂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1、螳螂功效:治小兒急驚風搐搦,又出箭鏃,生者能蝕疣目。記載於《綱目》。
2、螳螂功效:補心、緩肝,去風熱,定驚癇。入心而能泄熱氣,散瘀血。記載於《醫林纂要》 -中葯大辭典。
3、螳螂的作用:定驚止搐,解毒消腫。螳螂主要治療小兒驚癇抽搐,咽喉腫痛,疔腫惡瘡,腳氣。
4、內服:將本品做成丸劑或者散劑使用、散。外用:把葯磨成粉末,再用水沖後服用搐鼻、吹喉或調敷於患處。
Ⅱ 螳螂仔怎麼吃
做法為深秋至次春收集,除去雜質,蒸至蟲卵死後,屬乾燥,用時剪碎。螳螂籽能作百為葯物來吃,但不宜當作食物去吃。
螳螂籽的葯物名稱度是桑螵蛸,為螳螂科昆蟲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乾燥卵鞘。以上三種分知別習稱「團螵蛸」、「長螵蛸」及「黑螵蛸」。具有固精縮尿,補腎助陽道之功效。常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小專便白濁。
(2)鐵螳螂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螳螂的種類很多,現在已百知的種類就超過了兩千種,大多數的螳螂身體的顏色是根據周圍的環境決定的,大都為綠色,綠色的身體顏色與樹葉草叢很難分辨,因此,螳螂也度是一位優秀的獵手。
螳螂最有利的武器就是自己拿一對強有力的大鉗,發現獵物時,它會用大鉗一下鉗住獵物,然後用自己咀嚼式的口器慢慢的吞噬獵物。
不僅如此,螳螂天生兇猛好鬥,而且問有一定的領地意識。如果發現同類進入自己的領地,它會毫不猶豫地沖上去與之廝殺。
Ⅲ 螳螂的葯用價值和食用方法
中葯桑螵蛸是螳螂科昆蟲的卵鞘。桑螵蛸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8種為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還含有7種磷脂成分。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螳螂的葯用價值和食用方法的知識,歡迎閱讀。
桑螵蛸的功效:
桑螵蛸又叫蜱蛸、螵蛸、桑蛸、賴尿郎、螳螂蛋、螳螂殼、螳螂子,桑螵蛸有固精縮尿,補腎助陽的功效,桑螵蛸有治療遺精、早泄陽痿、遺尿、尿頻、小便失禁、白濁、帶下的作用,桑螵蛸用葯禁忌是陰虛火旺或膀胱有熱者慎服桑螵蛸,桑螵蛸得龍骨治泄精,桑螵蛸畏旋復花。
桑螵蛸的功效與作用
葯名:桑螵蛸
功效分類:收澀葯、補腎葯。
科屬分類:螳螂科。
別名:蜱蛸、 桑蛸、冒焦、螵蛸、致神、螳螂子、桑上螳螂窠、野狐鼻涕、賴尿郎、刀螂子、老鴰芯臍、螳螂蛋、尿唧唧、流尿狗、猴兒包、螳螂殼。
性味:味甘;咸;性平。
歸經:肝經;腎經;膀胱經。
功效:固精縮尿;補腎助陽。
主治:遺精;早泄;陽痿;遺尿;尿頻;小便失禁;白濁;帶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研末,3-5g;或入丸劑。外用:適量,研末撒或油調敷。
葯材基源:桑螵蛸為螳螂科動物大刀螂、南方刀螂、廣腹螳螂的卵鞘。
桑螵蛸炮製方法:
1、桑螵蛸:取原葯材,除去雜質,置蒸具骨蒸約1h,取出乾燥。蒸製品可消除生口致瀉作用。
2、鹽桑螵蛸:取凈桑螵蛸,加入鹽水拌勻,悶潤後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放涼。每桑螵蛸100gk,用食鹽2.5kg。鹽桑螵蛸可增強益腎固粗作用。
3、炒桑螵蛸:取凈桑螵蛸,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棕黃色具有焦斑,取出,放涼。
4、酒桑螵蛸:取蒸過的凈難能可桑螵蛸,用酒噴灑均勻,微潤,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干,取出放涼。每次桑螵蛸100kg,用黃酒10kg。
桑螵蛸的作用:
桑螵蛸味甘、咸,性平,既補益又收澀,為補腎助陽、固精縮尿之良葯。凡腎虛陽衰、精氣失固所致的遺精滑精、遺尿、尿頻、陽痿不育,皆可選用,尤宜遺尿、尿頻。
1、若心腎不足,神思恍惚,前事易忘,尿頻遺尿,桑螵蛸可與養心安神之人參、菖蒲、遠志、龍骨、龜板等葯配伍,如《本草衍義》桑螵蛸散。
2、腎陽不足,下元虛冷,陽痿早泄,四肢酸痛者,桑螵蛸配仙靈脾、巴戟天、菟絲子、山黃肉,或與五味子、補骨脂、附子相伍,以溫腎助陽,如《楊氏家藏方》桑螵蛸丸。
3、桑螵蛸治底耳:桑螵蛸一個。慢火炙及八分熟,存性,細研,入麝香一字,為末。摻在耳內,每用半字。如有膿,先用綿包子拈去,次後摻葯末,入在耳內。(《 經驗 方》)
4、老人腎陽虛弱,尿頻或失禁,桑螵蛸配韭子、補骨脂、熟地黃等,以溫腎縮尿;
5、桑螵蛸用於腎虛遺精,早泄,陽痿,白濁,帶下。桑螵蛸治腎氣虛弱,精關不固,遺精滑泄者,配龍骨、五味子,以補腎固精;
6、桑螵蛸治木舌腫強:桑螵蛸(十二月者),炙黃,為散。每服半錢匕,萊菔汁調下。(《聖濟總錄》螵蛸散)
7、桑螵蛸治咽喉骨鯁:桑螵蛸,醋煎呷之。(《經驗良方》)
8、桑螵蛸治男婦疝瘕作痛:桑螵蛸一兩,小茴香一兩二錢。共為末。每服二錢,花椒湯調服。(《方脈正宗》)
9、桑螵蛸治聤耳:桑螵蛸一個,火上炙令焦黃色,研為細末,入麝香、輕粉各少許。先用綿展盡膿,干摻。(《百一選方》)
10、桑螵蛸治帶濁淋漓,耳痛,喉痹,瘕疝,骨鯁。《玉揪葯解》
11、桑螵蛸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數,補心氣: 桑螵蛸、遠志、菖蒲、龍骨、人參、獲神、當歸、龜甲(醋炙)各一兩。 為末。夜卧,人參湯調下二錢。 (《本草衍義》桑膘銷散)
12、桑螵蛸治咽喉骨鯁: 桑螵蛸,醋煎呷之。(《經驗良方》)
13、桑螵蛸治五淋澀痛不通:桑螵蛸(炒黃)三十枚。研末。車前子煎湯(調)服。(《方脈正宗》)
14、桑螵蛸治小便不通:桑螵蛸三十枚,黃芩一兩。上二物,以水一升煮,取四合頓服之。(《醫心方》引《小品方》雲解散)
15、桑螵蛸治男婦疝瘕作痛: 桑螵蛸一兩,小茴香一兩二錢。共為末。每服二錢,花椒湯調服。(《本草匯言》)
16、桑螵蛸治骨鯁:桑螵蛸掛干,為末吹之。(《丹溪治法心要》)
17、桑螵蛸得龍骨治泄精。畏旋復花。《本草經集注》
18、桑螵蛸補心氣,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數:桑螵蛸、遠志、菖蒲、龍骨、人參、茯神、當歸、龜甲(醋炙)各一兩。為末。夜卧,人參湯調下二錢。(《本草衍義》桑螵蛸散)
19、桑螵蛸治產後遺尿或尿數 桑螵蛸(炙)半兩, 龍骨一兩。為末。每米飲服二錢。 (《徐氏胎產方》)
20、小兒腎氣未充,膀胱失固,夜多遺尿,可單用桑嫖蛸炙黃研末服,或桑螵蛸配益智仁、煅龍骨煎服;
21、桑螵蛸主傷中,疝瘕,陰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閉腰痛,通五琳,利小便水道。《本經》又言通五淋,利小便水道,蓋取以泄下焦虛滯也。《本經》
22、桑螵蛸,肝腎命門葯也。功專收澀;故男子虛損,腎虛陽痿,夢中失精,遺溺白濁方多用之。陰虛多火人誤用,反助虛陽,多致浸赤莖痛,強中失精,不可不知。《本經逢原》
23、桑螵蛸治妊娠小便數不禁: 桑膘峭十二枚。搗為散。分作兩服,米欽下。(《產書方》
24、桑螵蛸主男子腎衰漏精,精自出,患虛冷者能止之。止小便利,火炮令熱,空心食之。虛而小便利,加而用。《葯性論》
25、桑螵蛸壯陽固精:桑螵蛸有壯陽功效,較其他動物性壯陽葯物功效薄弱,葯性緩和;常服無燥熱之弊。如治性功能減退,配合巴戟天、肉蓯蓉、補骨脂、鹿茸。若性機能減退兼早泄,桑螵蛸配合金櫻子、白蓮須。
26、桑螵蛸治小便不通及胞轉: 桑螵蛸搗末,米飲服方寸匕,日三。(《產書方》)
27、桑螵蛸治小兒軟癤:桑螵蛸燒存性,研木,油調敷之。(《世醫得效方》)
28、桑螵蛸治小便白濁。《本草衍義》
29、桑螵蛸療男子虛損,五藏氣微,夢寐失精,遺溺。《別錄》
30、桑螵蛸治小兒軟癤: 桑螵蛸燒存性,研木,油調敷之。(《世醫得效方》)
31、桑螵蛸治兒童遺尿經久不愈,精神不振,疲乏無力,體質漸虛症:桑螵蛸配黃芪、升麻、蛤蚧,蜜製成丸,一日三次,每次六克。體質虛弱發育不良,桑螵蛸與鹿茸配合,鹿茸具有顯著強壯作用,能助兒童增進發育。桑螵蛸得鹿茸,則強身縮尿功效增倍。
32、桑螵蛸治吹奶疼痛不止,或時寒熱:桑螵蛸三枚(燒令斷煙),皂莢一寸(去黑皮,塗酥炙微黃,去子)。上同搗為末。用酒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普濟方》)
33、桑螵蛸治脊髓病變引起遺尿:急性脊髓炎自休剋期開始,由於炎症造成橫貫性損傷,除癱瘓之外,常見小便難以控制,病程較長,收效緩慢,治法當以壯陽強身為主。桑螵蛸加益智仁、肉桂、附子、補骨脂。此類葯對脊髓神經能增強反射功能。
34、桑螵蛸能縮尿止帶:螳螂及桑螵蛸桑螵蛸主要功效是縮尿,能治各種小便過多,失禁,遺尿,療效顯著。如老年人生理機能衰退,夜間小便次數多,尿色清白,不易解凈,時有腰酸腿軟,用桑螵蛸配肉桂、肉蓯蓉、益智仁,有溫補強身,收澀縮尿功效。神經系統疾患後遺症,小便失禁,用桑螵蛸治療亦有效。
35、桑螵蛸治遺精自濁,盜汗虛勞: 桑螵蛸(炙)、白龍骨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用鹽湯送下。 (《外台》)
36、桑螵蛸治男性不育症:桑螵蛸可作為輔助葯。不育症原因有精蟲數量減少,精蟲活動力減低,或精蟲畸型,桑螵蛸單味效力薄弱,復方配伍,輔助蛤蚧、肉蓯蓉、菟絲子、鹿尾,增強療效。丸劑較煎劑為佳。
37、桑螵蛸治小兒咽喉腫痛塞悶:桑樹上螳螂窠一兩(燒灰),馬勃半兩。上件葯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三歲以下每服煎犀角湯調下三丸,三歲以上漸漸加之。(《聖惠方》)
38、中氣不足加以黃芪、升麻;膀胱應冷,桑螵蛸可與縮泉丸同用;
39、若腎虛白濁,帶下清稀,腰痛如折,配芡實、金櫻子、補骨脂、胡桃肉,桑螵蛸或與朱氏萆解分清飲合用,以益腎止帶。用於腎虛遺尿,尿頻,小便失禁。
40、桑螵蛸治底耳: 桑螵蛸一個。慢火炙及八分熟,存性,細研,入麝香一字,為末。摻在耳內,每用半字。如有膿,先用綿包子拈去,次後摻葯末,入在耳內。(《經驗方》)
41、桑螵蛸治內臁:螵蛸一兩,枯礬五分。共為末。以椒、茶、鹽水洗凈敷之。(《萬氏秘傳外科心法》)
桑螵蛸的食用方法:
桑螵蛸湯
組成:桑螵蛸30枚(炙),鹿茸(炙)3兩,黃耆3兩,生薑4兩,人參2兩,牡蠣(熬)2兩,甘草(炙)2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2升半,分3次服。
主治:產後小便數。
桑螵蛸豬肚湯
功效:補腎縮尿。
材料:豬小肚2個,桑螵蛸15克,杜仲12克,淮山葯30克,生薑4片。
做法:
1、豬小肚割去殘留肥肉,用清水反復漂洗,再用鹽腌,洗凈,入開水中焯熟,備用;桑螵蛸、杜仲、淮山、生薑洗凈。
2、全部用料放加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約l一2小時,調味供用。
桑螵蛸田雞湯
功效:補腎氣,縮精液。適用於腎氣不足而致遺精、小便頻數、排尿無力、尿流速度減慢、尿量少、神疲乏力、腰酸耳鳴、舌淡稍胖苔白、脈沉細。膀胱濕熱所致的尿頻者忌飲用本湯。
材料:田雞1隻(約90克),桑螵蛸(也可用金櫻子代)9克,山萸肉30克,巴戟天10克,枸杞子15克。
做法:
1、田雞洗凈,去頭、皮及腸雜,切塊;橐螵蛸、山萸肉、巴戟天、枸杞子洗凈。
2、把各用料一齊放人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2小時,加食鹽調味即可。佐餐食用,每日1——3次,每次150——200毫升。
桑螵蛸丸
組成:桑螵蛸30克(微炒) 菟絲子15克(湯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熟乾地黃60克 山茱萸22克 黃連30克(去須)
用法:上葯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腹時,煎大麥飲下30丸。
功效:補腎攝精,瀉火解毒。
主治:腎水不足,熱毒熾盛,致成痟腎,小便白濁,久不愈。
黃芪桑螵蛸雞
功效:培元補腎,固腎止尿。用於小兒腎氣不固、下元虛 冷造成的遺尿症。
材料:黃芪20克,10克,雞500克,姜5克,料酒10 毫升,蔥、鹽各10克。
做法:
1、將雞肉洗凈切成4厘米長、3厘米寬的小塊;姜拍松;蔥切 段;黃芪潤透切片;桑螵蛸洗凈備用。
2、將雞肉、料酒、鹽、姜、蔥和葯物同放人燉鍋內,加水 1000毫升,燉煮45分鍾即成。
用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桑螵蛸芡實雞腎湯
功效:固腎縮尿。
材料:雞腎6個,桑螺蛸15克,雞內金10克,芡實30克,紅棗4粒。
做法:
1、取鮮雞腎,割去肥油,撕出雞內金,用鹽腌過,以清水洗凈,另雞內金颳去污物,洗凈;桑螵蛸、芡實洗凈;紅棗去核,洗凈。
2、把全部用料放人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約2小時,調味供用。
桑螵蛸酒調散
組成:當歸、甘草、大黃、赤芍葯、菊花、蒼術、桑螵蛸、羌活、麻黃、茺蔚子各等分。
加減:如熱甚,加大黃、朴消。
用法用量:上用水煎,食後加酒溫服;或為末,每服3錢,溫酒調下。
主治:眼紅痛,有血翳,壅腫。
桑螵蛸煲豬小肚湯
功效:治腎虛的人易神疲乏力、腰膝酸軟,以至小便頻頻或夜尿繁多,能補腎壯陽、性澀收斂,固精關而止遺泄。
材料:桑螵蛸15克、杜仲12克、淮山30克(以上各葯在中葯店有售)、豬小肚2個、生薑4片。
做法:
1、各葯材洗凈,稍浸泡;
2、豬小肚割去殘留肥肉,用清水漂洗,再用食鹽洗擦,洗凈,放入滾水焯熟,再洗凈。
3、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
4、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2——3人用。
益智仁桑螵蛸燉豬小肚
功效:補腎壯陽、性澀收斂,固精關而止遺泄
材料:糯米250克、桑螵蛸30克、益智仁5克、黑豆30克、豬脬200克、鹽5克、味精2克。
做法:
1、將豬小肚洗凈;
2、糯米洗凈裝入豬小肚內,用繩扎緊,用針扎些孔備用;
3、黑豆、益智仁、桑螵蛸洗凈備用;
4、鍋里放適量清水,投入豬小肚、黑豆、桑螵蛸、益智仁,用文火燉至豬小肚熟;
5、放入適量食鹽,少許味精稍煮片刻,調味去葯。
桑螵蛸散1
組成:桑螵蛸 遠志 石菖蒲 人參 茯神 當歸 龍骨 龜版(醋炙)各30克
用法:上葯研末。每服6克,人參湯調下,夜卧服。
功效:補腎養心,澀精止遺。
主治:心腎兩虛,小便頻數,如稠米泔,心神恍惚,健忘食少,或溺後遺瀝不盡,或睡中遺尿,或夢遺失精,舌淡苔白,脈細弱者。
桑螵蛸散2
方名:桑螵蛸散(收濇之劑)
組成:桑螵蛸、龍骨、龜板、當歸、人參、石菖蒲、茯神、遠志
主治:治小便數而欠。能安神魂,補心氣,療健忘。
歸經:此足少陰手足太陰葯
方義:
(1)虛則便數,故以螵蛸,龍骨固之。
(2)熱則便欠,故以當歸,龜板滋之。
(3)人參補心氣;菖蒲開心竅;茯苓能通心氣於腎;遠志能通腎氣於心;並能清心解熱。 心者小腸之合也,心補則小腸不虛,心清則小腸不熱也。
煎服法:等分為末,臨卧服二錢,人參湯下。
現代應用:現代常加減用於治療神經衰弱,子宮外脫病症。
加減法:
1、如果滑精、健忘失眠明顯者,應加入酸棗仁10 五味子8 沙苑子10
2、用於治療子宮外脫時,應加入升麻10 柴胡8 黃芪24
桑螵蛸散3
組成:桑螵蛸30枚(炒) 鹿茸 牡蠣粉 甘草各60克 黃耆15克
用法:上葯研為細末。每服3克,空腹時用姜湯調下。
功效:補腎益氣,固脬止遺。
主治:婦人下焦虛冷,肺氣不足,小便頻數,亦治男子肺腎兩虛之遺精。方歌:桑螵蛸散當歸參,菖蒲遠志配茯神,龍骨龜甲同入內,潛陽縮尿補心腎。
方義:本方治證由心腎兩虛,水火不交而致。腎藏精,與膀胱相表裡,腎虛不攝則膀胱失約,而見小便頻數,或尿如米泔色,甚至遺尿;腎虛精關不固,則致遺精滑泄。心藏神,心氣不足,神失所養,且腎精不足,不能上通於心,故見心神恍惚,健忘;舌淡苔白,脈細弱,均為心腎不足之象。諸症皆由腎虛不攝,心氣不足而起,治宜調補心腎,固精止遺之法。
加減桑螵蛸散
組成:桑螵蛸30枚(酥炙) 鹿茸1對(酥炙) 黃耆90克(蜜酒炙) 麥門冬(去心)75克 五味子1.5克 補骨脂(鹽、酒炒) 厚杜仲(鹽、酒炒)各90克
用法:上葯為散。每服9克,空腹時羊腎煎湯調服,並用紅酒細嚼羊腎。或以羊腎湯泛為丸,空腹時用酒送下9克。
主治:陽氣虛弱,小便頻數,或遺溺。
桑螵蛸高梁粥
功效:健脾補腎、止遺尿。適用於腎氣不足而致遺精、腰痛、小兒遺尿、小便頻繁等病症。
材料:桑螵蛸20g,高粱米50--100g。
做法:將桑螵蛸用清水煎熬3次,過濾後收集汁液500毫升,將高粱米淘洗干凈,放入鍋中,滲入桑螵蛸的汁,置火上煮成粥,至高粱米煮爛即可。
桑螵蛸豬膀胱湯
功效:對腎虛遺尿者食療效果較佳。
材料:豬膀胱1個,黃芪15克,升麻6克,桑螵蛸10克,益智仁10克,山葯30克,鹽適量。
做法:豬膀胱洗凈後,將黃芪,升麻,桑螵蛸,益智仁,山葯裝入豬膀胱內,扎緊口,放入鍋內加水500克毫升,鹽共熟,待豬膀胱煮至熟爛後去渣,早,晚食用,每日1劑。
黃芪白術蒸乳鴿
功效:補脾肺,暖下元,用於小兒遺尿症。
材料:桑螵蛸24克,覆盆子12克,黃芪、益智仁、白術、 金櫻子、烏葯各9克,升麻3克,乳鴿2隻,料酒10毫升,蔥10克, 姜、鹽各5克。
做法:
1、將乳鴿宰殺後,清除羽毛及內臟,洗凈;姜拍松;蔥切段。
2、葯物裝人紗布袋中,放人鍋內,加水500毫升,煎煮25分 鍾,除去葯包。把葯汁與乳鴿、蔥、姜、料酒、鹽同放人蒸盆 內。置蒸籠內武火大汽蒸40分鍾即成。
用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註:(陰虛火旺或膀胱有熱者慎服桑螵蛸,桑螵蛸得龍骨治泄精,桑螵蛸畏旋復花。 )
油炸螳螂蟲
主料:活螳螂150克,鹽水,花生油
製法:1將螳螂放入透空氣的容器內餓食兩天,使其排完糞便,內臟洗凈,放鍋內,加鹽水文火煮至僵直,撈出瀝水。2油鍋燒至五成熱,投螳螂炸至金黃色撈出裝盤即成。
按:油炸螳螂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蛋白質、卵磷脂、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等 營養 成分。《醫林纂要》載“補心,去風熱,定驚瘋”民間用來治療驚病、咽喉腫痛等病。
Ⅳ 螳螂吃了怎麼功效
螳螂有鎮靜消炎的作用,功效是定驚止搐;解毒消腫。主小兒驚癇抽搐;咽喉腫痛;疔腫惡瘡;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