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讓自己的協調性更好
協調性訓練方法五例 靈敏協調素質是指人體在各種突然變換的條件下,迅速、正確、協調改變身體運動的能力,是人體的一種綜合素質,是體育鍛煉中不可缺少的身體素質之一。靈敏協調性的提高,對其他素質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學中我通過多種練習方式,每次課練習5分鍾的「課課練」手段,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學生體能以及自我鍛煉的能力,效果較好。介紹如下。一、單個動作系列重復練習法 1. 肩繞環:由直立雙臂上舉開始。一臂直臂向前、向下、向後、向上劃圓擺動,同時另一臂向後、向下、向前、向上劃圓擺動,均以肩關節為軸。依次進行。 2.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3.前後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但向前與後跳。 4.轉向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二、動作組合式練習法 1.立卧撐跳起轉體360° 由俯卧撐姿勢開始,雙腿屈膝抬大腿,成全蹲。起立後即刻雙腳蹬地全力、快速縱跳,雙臂積極上擺,在空中轉體360°。銜接下一個動作時要迅速屈膝下蹲,在雙手即將撐地的同時,雙腳向後伸蹬,成俯卧撐。連續進行。 2.全身波浪起 由雙腿左右稍開立開始。先做直腿體前屈,然後依次進行向前跪膝(收腹、含胸、低頭)、向前挺髖(收腹、含胸、低頭)、向前挺腹(含胸、低頭)、挺胸、抬頭,成反的「S」形波動,兩臂在體側劃圓,連續做。 3、身體不協調動作組合練習 上右步的同時右手上舉,上左步的同時左手上舉,右步後退右手叉腰,左步後退左手叉腰,變換節奏。三、條件刺激練習法1.變方向跑練習(1)做向前5米沖刺,接後退3米,左沖5米後右沖3米的練習。(2)在地上劃一邊長為10米的正方形,做順逆方向跑的連續練習。2.移動中的躲閃練習 用小體操墊設置障礙,練習者利用前滑步及左右滑步躲閃過小體操墊向前快速繞行前進。3.快速轉體練習 聽教師口令,做向前疾沖中突停,然後向後疾沖的練習。四、游戲練習法 1.追逐練習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一方任意先跑,另一方追逐,開始前保持3-5米間距,追上拍肩後交換練習。 2.推拉練習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站在直徑為2.5米圓圈內,雙方允許使用推拉辦法,一腳出圈者為負方。5-15次為一組,練習2-3組 3.觸摸練習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規定在一定的范圍內用手觸摸對方肩部,可以利用步法移動躲閃。五、持器械式練習法 1.練習者自然站立,由兩名以上同學手持排、籃球練習者投擲,練習者勁力躲閃,避免被投擲中。練習15-20秒為一組,重復3-5組。 2.練習者持網球或彈性球,距牆壁2米站立,向牆壁投擲網球或彈性球,待彈回時用手迅速接住,練習時雙腳要不停地前後左右移動,練習15-20秒為一組,重復3-5組。 總之,提高靈敏協調素質的訓練方法很多,盡可能豐富訓練手段,消除學生練習倦怠,以保證練習取得良好的效果。 這是我幫你查到的。
Ⅱ 如何提高身體協調性
協調性訓練方法五例
靈敏協調素質是指人體在各種突然變換的條件下,迅速、正確、協調改變身體運動的能力,是人體的一種綜合素質,是體育鍛煉中不可缺少的身體素質之一。靈敏協調性的提高,對其他素質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學中我通過多種練習方式,每次課練習5分鍾的「課課練」手段,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學生體能以及自我鍛煉的能力,效果較好。介紹如下。
一、單個動作系列重復練習法
1. 肩繞環:由直立雙臂上舉開始。一臂直臂向前、向下、向後、向上劃圓擺動,同時另一臂向後、向下、向前、向上劃圓擺動,均以肩關節為軸。依次進行。
2.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3.前後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但向前與後跳。
4.轉向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二、動作組合式練習法
1.立卧撐跳起轉體360°
由俯卧撐姿勢開始,雙腿屈膝抬大腿,成全蹲。起立後即刻雙腳蹬地全力、快速縱跳,雙臂積極上擺,在空中轉體360°。銜接下一個動作時要迅速屈膝下蹲,在雙手即將撐地的同時,雙腳向後伸蹬,成俯卧撐。連續進行。
2.全身波浪起
由雙腿左右稍開立開始。先做直腿體前屈,然後依次進行向前跪膝(收腹、含胸、低頭)、向前挺髖(收腹、含胸、低頭)、向前挺腹(含胸、低頭)、挺胸、抬頭,成反的「S」形波動,兩臂在體側劃圓,連續做。
3、身體不協調動作組合練習
上右步的同時右手上舉,上左步的同時左手上舉,右步後退右手叉腰,左步後退左手叉腰,變換節奏。
三、條件刺激練習法
1.變方向跑練習
(1)做向前5米沖刺,接後退3米,左沖5米後右沖3米的練習。
(2)在地上劃一邊長為10米的正方形,做順逆方向跑的連續練習。
2.移動中的躲閃練習
用小體操墊設置障礙,練習者利用前滑步及左右滑步躲閃過小體操墊向前快速繞行前進。
3.快速轉體練習
聽教師口令,做向前疾沖中突停,然後向後疾沖的練習。
四、游戲練習法
1.追逐練習
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一方任意先跑,另一方追逐,開始前保持3-5米間距,追上拍肩後交換練習。
2.推拉練習
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站在直徑為2.5米圓圈內,雙方允許使用推拉辦法,一腳出圈者為負方。5-15次為一組,練習2-3組
3.觸摸練習
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規定在一定的范圍內用手觸摸對方肩部,可以利用步法移動躲閃。
五、持器械式練習法
1.練習者自然站立,由兩名以上同學手持排、籃球練習者投擲,練習者勁力躲閃,避免被投擲中。練習15-20秒為一組,重復3-5組。
2.練習者持網球或彈性球,距牆壁2米站立,向牆壁投擲網球或彈性球,待彈回時用手迅速接住,練習時雙腳要不停地前後左右移動,練習15-20秒為一組,重復3-5組。
總之,提高靈敏協調素質的訓練方法很多,盡可能豐富訓練手段,消除學生練習倦怠,以保證練習取得良好的效果。
這是我幫你查到的。希望對你有用。
Ⅲ 怎麼提高身體協調性
靈敏協調素質是指人體在各種突然變換的條件下,迅速、正確、協調改變身體運動的能力,是人體的一種綜合素質,是體育鍛煉中不可缺少的身體素質之一。靈敏協調性的提高,對其他素質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介紹如下。
一、單個動作系列重復練習法
1. 肩繞環:由直立雙臂上舉開始。一臂直臂向前、向下、向後、向上劃圓擺動,同時另一臂向後、向下、向前、向上劃圓擺動,均以肩關節為軸。依次進行。
2.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3.前後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但向前與後跳。
4.轉向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二、動作組合式練習法
1.立卧撐跳起轉體360°
由俯卧撐姿勢開始,雙腿屈膝抬大腿,成全蹲。起立後即刻雙腳蹬地全力、快速縱跳,雙臂積極上擺,在空中轉體360°。銜接下一個動作時要迅速屈膝下蹲,在雙手即將撐地的同時,雙腳向後伸蹬,成俯卧撐。連續進行。
2.全身波浪起
由雙腿左右稍開立開始。先做直腿體前屈,然後依次進行向前跪膝(收腹、含胸、低頭)、向前挺髖(收腹、含胸、低頭)、向前挺腹(含胸、低頭)、挺胸、抬頭,成反的「S」形波動,兩臂在體側劃圓,連續做。
3、身體不協調動作組合練習
上右步的同時右手上舉,上左步的同時左手上舉,右步後退右手叉腰,左步後退左手叉腰,變換節奏。
三、條件刺激練習法
1.變方向跑練習
(1)做向前5米沖刺,接後退3米,左沖5米後右沖3米的練習。
(2)在地上劃一邊長為10米的正方形,做順逆方向跑的連續練習。
2.移動中的躲閃練習
用小體操墊設置障礙,練習者利用前滑步及左右滑步躲閃過小體操墊向前快速繞行前進。
3.快速轉體練習
聽教師口令,做向前疾沖中突停,然後向後疾沖的練習。
四、游戲練習法
1.追逐練習
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一方任意先跑,另一方追逐,開始前保持3-5米間距,追上拍肩後交換練習。
2.推拉練習
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站在直徑為2.5米圓圈內,雙方允許使用推拉辦法,一腳出圈者為負方。5-15次為一組,練習2-3組
3.觸摸練習
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規定在一定的范圍內用手觸摸對方肩部,可以利用步法移動躲閃。
五、持器械式練習法
1.練習者自然站立,由兩名以上同學手持排、籃球練習者投擲,練習者勁力躲閃,避免被投擲中。練習15-20秒為一組,重復3-5組。
2.練習者持網球或彈性球,距牆壁2米站立,向牆壁投擲網球或彈性球,待彈回時用手迅速接住,練習時雙腳要不停地前後左右移動,練習15-20秒為一組,重復3-5組。 總之,提高靈敏協調素質的訓練方法很多,盡可能豐富訓練手段,消除學生練習倦怠,以保證練習取得良好的效果。
能堅持下去就好!
Ⅳ 怎麼練協調性
建議打打羽毛球,這樣有利於協調性和靈敏度的訓練。
在進行靈敏素質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柔韌素質和協調性的練習。因為羽毛球運動是上下肢同時運動的一個項目,完成各種擊球動作需要全身的協調配合,配合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擊球動作及質量。
柔韌素質是指人體關節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能力。羽毛球運動員協調性的培養,除了自身條件外,可安排各種器械以及各種增長韌帶的伸張練習,重點放在肩關節、膝關節及腰腹部。
常用的訓練方法:肩繞環、反拉肩、側拉肩、跑姿壓肩,雙手互握振臂、體前屈、體後屈、弓步壓腿、側壓腿、腰繞環、腰部屈伸,行進間正、側、後踢腿,前踢腿胯下擊掌,縱劈腿,各種花樣跳繩、游泳活動等。
柔韌素質訓練的基本要求:
1.掌握柔韌素質發展的最佳程度,以完成羽毛球各項技術要求為限,不必達到最大程度;
2.處理好柔韌素質與力量素質的關系,強調肌肉的彈性,保持肌肉的收縮力量;
3.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協調好拉伸力量的強度、重復次數、練習時間等有關因素的關系,不可用力過猛;
4.運用主動柔韌性訓練與被動柔韌性訓練的指標差進行檢測;
5.柔韌訓練要堅持不懈,經常進行;
6.注意柔韌性與溫度、時間以及疲勞的關系。
羽毛球運動員要打出高水平,必須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體力,而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體力,必須經過系統的全面的身體訓練和專項身體訓練才能取得。
還有:
身體的協調能力,代表人體不同部位協同配合完成身體活動的能
力,是肌肉神經系統、時間感覺、空間感覺、以及環境觀察與適
應調整能力的綜合表現。因此,一個人的智力、心理特徵、基本
運動素質、以及觀察是否敏銳等,都顯著影響協調能力的整體表
現。
一般來說,漸進式的協同練習(由單一肌群或關節的活動,演進
到多肌群或多關節參與的活動)、對稱性的變換練習(交替採用
左右手、身體方向的變
換、肢體配合的變換、活動速率的變換
、力量大小的變換等)、難度改變的練習等,都是養成身體協調
能力的有效方法。
Ⅳ 如何提高身體協調性
協調性訓練方法五例
靈敏協調素質是指人體在各種突然變換的條件下,迅速、正確、協調改變身體運動的能力,是人體的一種綜合素質,是體育鍛煉中不可缺少的身體素質之一。靈敏協調性的提高,對其他素質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學中我通過多種練習方式,每次課練習5分鍾的「課課練」手段,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學生體能以及自我鍛煉的能力,效果較好。介紹如下。
一、單個動作系列重復練習法
1. 肩繞環:由直立雙臂上舉開始。一臂直臂向前、向下、向後、向上劃圓擺動,同時另一臂向後、向下、向前、向上劃圓擺動,均以肩關節為軸。依次進行。
2.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3.前後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但向前與後跳。
4.轉向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二、動作組合式練習法
1.立卧撐跳起轉體360°
由俯卧撐姿勢開始,雙腿屈膝抬大腿,成全蹲。起立後即刻雙腳蹬地全力、快速縱跳,雙臂積極上擺,在空中轉體360°。銜接下一個動作時要迅速屈膝下蹲,在雙手即將撐地的同時,雙腳向後伸蹬,成俯卧撐。連續進行。
2.全身波浪起
由雙腿左右稍開立開始。先做直腿體前屈,然後依次進行向前跪膝(收腹、含胸、低頭)、向前挺髖(收腹、含胸、低頭)、向前挺腹(含胸、低頭)、挺胸、抬頭,成反的「S」形波動,兩臂在體側劃圓,連續做。
3、身體不協調動作組合練習
上右步的同時右手上舉,上左步的同時左手上舉,右步後退右手叉腰,左步後退左手叉腰,變換節奏。
三、條件刺激練習法
1.變方向跑練習
(1)做向前5米沖刺,接後退3米,左沖5米後右沖3米的練習。
(2)在地上劃一邊長為10米的正方形,做順逆方向跑的連續練習。
2.移動中的躲閃練習
用小體操墊設置障礙,練習者利用前滑步及左右滑步躲閃過小體操墊向前快速繞行前進。
3.快速轉體練習
聽教師口令,做向前疾沖中突停,然後向後疾沖的練習。
四、游戲練習法
1.追逐練習
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一方任意先跑,另一方追逐,開始前保持3-5米間距,追上拍肩後交換練習。
2.推拉練習
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站在直徑為2.5米圓圈內,雙方允許使用推拉辦法,一腳出圈者為負方。5-15次為一組,練習2-3組
3.觸摸練習
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規定在一定的范圍內用手觸摸對方肩部,可以利用步法移動躲閃。
五、持器械式練習法
1.練習者自然站立,由兩名以上同學手持排、籃球練習者投擲,練習者勁力躲閃,避免被投擲中。練習15-20秒為一組,重復3-5組。
2.練習者持網球或彈性球,距牆壁2米站立,向牆壁投擲網球或彈性球,待彈回時用手迅速接住,練習時雙腳要不停地前後左右移動,練習15-20秒為一組,重復3-5組。
總之,提高靈敏協調素質的訓練方法很多,盡可能豐富訓練手段,消除學生練習倦怠,以保證練習取得良好的效果。
這是我幫你查到的。希望對你有用。
Ⅵ 怎樣提高身體協調性
提高身體協調性的辦法有很多,比如拳擊運動,跳繩運動,但我認為跳繩是協調性的,最好運動,建議身體協調性差的人們,多練習一些跳繩的動作,身體的協調性會快速增加的,堅持鍛煉很關鍵
Ⅶ 怎麼訓練協調性
協調性訓練有以下九種方法:
1、不習慣動作之各種身體練習;
2、反向完成動作;
3、改變已習慣動作速度與節奏;
4、以游戲方式完成復雜動作;
5、要求創造性改變完成動作方式;
6、采不習慣組合動作,使已掌握動作更加復雜化練習;
7、改變動作空間范圍;
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環境做各種較復雜練習;
9、適時用信號或有條件刺激以使運動員做改變動作之各種練習。
協調能力是以身體素質平衡發展為基礎,它可使已具備的速度、力量、耐力、技術有機的溶合,使達到最優的效果。與神經系統發育的完善程度密切相關,協調意味著經濟和節省能量,青少年早期訓練中應最優先發展的能力。
一、協調性概述
定義:人體在運動中流暢、准確、協調地完成動作的能力。
協調性,嚴格說來不能作為一種素質,它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表現。在運動中主動肌、協同肌、對抗肌、支持肌的相互配合,使能夠最經濟地完成動作。
二、協調性的組成因素
1. 分化能力:肌肉清晰地感覺時間、空間和力度的能力;
2. 結合能力:將各節動作精密妥善地連接能力;
3.定位能力:感知位置關系(人我、物我)並做出感應動作的能力;
4. 平衡能力:保持平衡或在喪失平衡之後盡快回復的能力;
5. 節奏能力:正確地再現動作的節奏或模仿表現動作節奏的能力;
6. 反應能力:感知狀況變化並做出切換動作以適應狀況變化的能力;
Ⅷ 如何鍛煉協調性
鍛煉身體的協調性的方法很多如:踢毽、跳繩、做廣播操、健美操、打拳等都有利於身體的協調發展,不妨選一樣練一練。 調性訓練處方 協調性訓練處方之安排,由於它是一種強化訓練,所以在准備期與鍛鍊期中必須打好基礎,在調 整期與比賽期中就沒有專項的協調性訓練。訓練強 度70%頻率以每星期三次如下: 1.縱跳 2.前後跳 3.側跳 4.方形跳 5.轉向 跳6.跳躍轉向 7.側向交叉步 8.手腳反向動作 9.站蹲撐地 協調性訓練在於要求速度與時間和動作之配合下完成。 協調性和韌性訓練 在進行靈敏素質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柔韌素質和協調性的練習。因為網球運動是上下肢同時運動的一個項目,完成各種擊球動作需要全身的協調配合,配合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擊球動作及質量。 柔韌素質是指人體關節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能力。網球運動員協調性的培養,除了自身條件外,可安排各種器械、體*以及各種增長韌帶的伸張練習,重點放在肩關節、膝關節及腰腹部。 常用的訓練方法:肩繞環、反拉肩、側拉肩、跑姿壓肩,雙手互握振臂、體前屈、體後屈、弓步壓腿、側壓腿、腰繞環、腰部屈伸,行進間正、側、後踢腿,前踢腿胯下擊掌,縱劈腿,各種花樣跳繩、游泳活動等。 柔韌素質訓練的基本要求: 1.掌握柔韌素質發展的最佳程度,以完成網球各項技術要求為限,不必達到最大程度; 2.處理好柔韌素質與力量素質的關系,強調肌肉的彈性,保持肌肉的收縮力量; 3.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協調好拉伸力量的強度、重復次數、練習時間等有關因素的關系,不可用力過猛; 4.運用主動柔韌性訓練與被動柔韌性訓練的指標差進行檢測; 5.柔韌訓練要堅持不懈,經常進行; 6.注意柔韌性與溫度、時間以及疲勞的關系。 網球運動員要打出高水平,必須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體力,而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體力,必須經過系統的全面的身體訓練和專項身體訓練才能取得。 關於柔韌性的修練 一、關於正壓腿 在壓腿的幾種方法里,正壓腿是基礎,也是習練者感到吃力的方法。初練者常存在以下問題:低頭、彎腰,急於用頭碰腳,胸部和腿之間出現一個大空兒,還有的站不穩,像要後倒似的,甚至出現腿部韌帶受傷。要解決以上問題,壓腿時可注意以下幾點: 1、規范動作,分步進行 (1)初練時,不宜做強度很大的練習。把腿放在與腰同高的物體上,髖部後坐,臀部要平,支撐腿與地面 垂直,膝部挺直,被壓腿腳尖向上並有意識地向回勾扣,上身用力向前移動,使被壓腿成一直線。腳 尖回勾有利於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上身前移可拉長軀干,特別是脊椎。一條腿壓幾分鍾後, 再換另一腿。幾天之後,腿部肌肉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時,可進行下一步。 (2)被壓腿及支撐腿均挺直,雙手按壓被壓腿膝部,收髖使身體盡量向前俯壓,以增強膝關節後之窩肌的 伸展性。 (3)雙手按被壓腿膝部,髖部後坐,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 練習; (4)雙手由下抱握被壓腿小腿,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以胸部貼膝蓋。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5)被壓腿與支撐腿挺直,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以額頭碰腳尖。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6)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用嘴觸腳尖。此步完成後,進行下一步。 (7)雙手搬住腳掌,依上法,用下齶碰腳尖。此步成後,說明正壓腿已成。 只有這樣一步一步地練習,使軀干與腿部形成一一對應,如腹部與大腿、胸與膝、頭與腳尖依次對應接觸,才可避免軀干與腿之間出現的空兒。 2、由輕到重,由低到高 壓腿時,身體對腿部韌帶、肌腱、肌肉施加壓力。初練時,用力要輕,當練習一段時間後可逐漸加重壓力;如果一開始就施以重力,也許能堅持一二天,恐怕第三四天連走路也難了。腿放的高度應由低到高。將腿放至與腰同高,壓到下頜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胸同高的物體上;再練至下頜下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肩同高的物體上,直至把腳放在與頭高的物體上。 3、先拉後壓,由近及遠 初練壓腿,因其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伸展性差,猛然用力拉長,不僅徒勞無功,還會使韌帶受傷。因此初練時,應先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及脊椎,然後施以振壓;振壓也要一下一下地進行,不可急於求成。壓腿時還要注意軀干與腿部的接觸是由近及遠的,軀干與腿相應部位的接觸順序是:軀干:腹部—胸部—頭部腿部:大腿—膝蓋—腳尖,不要一開始就毫無顧忌地用頭硬碰腳尖。 4、要意志堅強,持之以恆 進行腿部柔韌性練習,的確枯燥乏味,尤其是練到一定程度,還會有腿、髖部酸痛的感覺,這是練習者出現的類似長跑運動員一樣的「疲勞期」,此時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堅強的意志,有苦恆之心,不可停歇。因腿功柔韌素質與腿功其它素質比較起來,容易發展,也容易消退。此時應善於自我調整,適當減輕下壓力度、幅度,減少壓腿時間,或是進行踢腿練習,與壓踢結合等。只要堅持下去,酸痛的感覺會逐漸消失的,那時你會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而興奮的。 5、壓前要做好准備活動 練習前,可做一些腰、胯、膝、踝關節、腿部肌肉的准備活動。因為肌肉、韌帶的伸展性與肌肉的溫度有關,通過准備活動,可提高肌肉的溫暖,降低肌肉內部的粘滯性,有利於腿之柔韌性練習。 二、關於正踢腿 踢腿是腿功柔韌性訓練最為重要的一步,它可以鞏固壓腿、劈腿、吊腿的效果,也為實戰腿法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踢腿時常出現的問題有:1、重心不穩,甚至摔倒;2、支撐腿腳跟抬起或支撐腿膝部彎曲;3、彎腰凸背。解決上述問題,踢腿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起腿要輕 腿將要踢起時,要迅速地將身體重心移到另一腿上,使將要踢起的腿部肌肉放鬆,這樣才會起腿輕,踢腿快如風。為防止摔倒,也可背靠牆或肋木練習。 2、踢時要快 腿由下至上快速向面部擺動,這里有一個加速的過程。踢時髖部要後坐,腿上擺有寸勁。剛剛練習踢腿時,必須保持動作的規范性,寧可踢得剛過胸也不把支撐腿的腿跟抬起或膝部彎曲,或是彎腰凸背用頭去迎碰腳尖,這些均說明腿的柔韌性訓練不到位,韌帶還沒有拉開。只要堅持壓踢結合,常練不輟,定會達到腳碰前額的。 3、落腿應穩 初練者往往踢起腿剛落地,就踢另一腿,從而出現出腿笨重、身體歪斜的現象。這是因為踢出的腿剛落地時,身體的重心還在原支撐腿上,腿下落時轉移重心,勢必出現上述現象。正確的做法是等腿落實後,身體重心轉換已畢再踢出另一腿。其實這樣練習也有利於實戰中連環腿法的應用。 運動要能夠提升能力並避免傷害,熱身與拉筋就好像武俠小說裡面的基礎內 功一樣,必須是持之以恆而扎實的;但是,許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 掌握不到要領;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因此,為了拉筋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 並確保安全,以下的原則是必須遵守的∶ 1.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 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 的機會。 2.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 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3.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而運動後一 身疲倦,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須再 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 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4.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 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 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 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 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5.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 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 靠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 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在某一些極限動 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 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 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 "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 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每一個人,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 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便之成為習慣;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 樣,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 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 的不存僥幸,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 良好的柔韌性不會妨礙生長,而且有利於生長。保護骨骼肌肉,有效預防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