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們青光眼手術前要做哪些檢查
確診青光眼需要做的檢查主要包括:
1、裂隙燈檢查,檢查時有一束 裂隙狀的強光源照射到眼睛,通過顯微鏡的放大作用可以觀察到眼球 的結構,據此醫生可以了解是否出現青光眼的改變;
2、眼壓檢查: 眼壓增高是青光眼的重要危險因素,絕大多數青光眼患者也表現為眼 壓升高。
3、眼底檢查:青光眼主要損害的是視神經,視神經匯聚在 眼底,因此需要做眼底檢查,觀察視神經損害的嚴重程度。
4、視野 檢查可以直接了解視神經的功能,判斷視神經受損的程度。
5、前房 角檢查:青光眼有開角型和閉角型之分,所謂何種類型是要通過房角 檢查來明確的,只有有了正確的分類才能給予相應的正確治療。
⑵ 青光眼如何確診 知乎
青光眼的基本檢查法包括四方面:眼壓測量,房角評價,眼底視盤和神經纖維層判讀,視野判讀。本文將分別討論針對基層眼科醫師的四種基本檢查法目前在臨床應用方面存在的誤區和基層眼科需要重視並開展的工作。
1眼壓測量
眼壓是青光眼最基本的測量參數。大部分青光眼是由於眼壓升高導致視神經、視野出現特徵性損害的一組疾病,因此獲得較為准確的眼壓數值對於青光眼的診治非常重要。臨床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基層眼科醫師根據1次或2次患者的眼壓測量值高於正常值,即診斷為青光眼,並行手術治療,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不了解眼壓測量的基本原理以及不清楚如何解讀眼壓的測量結果。
目前眼壓計的設計原理均是根據Imbert-Fick原理設計的,這一原理假設眼球是一個理想的球體,角膜和鞏膜的物理特性一致,角膜本身不具有彈性,淚液無表面張力,給予眼球壓力時,眼球容積不會發生改變;此時給予眼球一個與眼內壓力平衡的外界壓力時,這一外界壓力即為眼內壓力。但在現實生活中,上述條件均不存在;因此,所有的眼壓計獲得的眼壓值和真實眼壓有一定差距。如果不理解眼壓測量的基本原理和不同眼壓計的優缺點,即易出現誤診。
目前臨床上應用的眼壓計主要分為兩種:壓陷式眼壓計和壓平式眼壓計。壓陷式眼壓計主要以schiotz眼壓計為代表,其特點為:操作簡單,易攜帶,價格低廉,患者卧位檢查;缺點為:誤差較大,測量時需接觸角膜,有感染的風險。schiotz眼壓計主要應用於偏遠地區,先天性青光眼或老年卧床患者。使用schiotz眼壓計減少誤差的關鍵是測量後應校正測量結果,相關表格可於《臨床青光眼學》查到。壓平眼壓計的主要代表為Goldmann眼壓計,Goldmann眼壓計是目前眼壓測量的「金標准」,是測量結果最接近於真實眼壓的測量設備。但其價格較貴,需要安裝在裂隙燈上,不易攜帶,學習曲線較長,測量時與角膜接觸,易損傷角膜。
Goldmann眼壓計的測量結果需根據角膜厚度進行校正。非接觸眼壓計是目前應用較多的一類眼壓計,其特點為:不接觸角膜,無感染風險,操作簡單,學習曲線短,容易掌握,其缺點為:價格昂貴,測量誤差有時較大,不易攜帶。
在基層醫院眼科具備schiotz眼壓計即可很好地開展工作。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眼壓測量單次結果並不能說明問題。由於眼壓和血壓等其他機體參數一樣,具有晝夜節律的改變,因此,在青光眼特別是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的診斷和治療隨訪中,24小時眼壓測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眼壓測量的結果還需同時結合眼底和視野改變,如果具有特徵性的青光眼眼底和視野改變,才能診斷為青光眼。
2房角檢查法
房角是眼內房水外引流出眼球的重要結構,房角組織的任何改變均可能造成眼壓的變化。房角鏡檢查是對房角結構進行觀察的重要手段。房角鏡不但可以判斷房角的關閉和開放,還可以觀察小梁網色素沉著、小梁網血管、小梁網上的炎性細胞等,因此,其在青光眼診斷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由於房角鏡檢查的學習曲線較長,同時近年UBM的廣泛應用,很多臨床醫師使用UBM檢查替代房角鏡檢查,不重視房角鏡的學習和使用,造成目前廣大基層眼科醫師甚至較大醫院的眼科醫師未能掌握房角鏡檢查法。UBM是利用高頻超聲對眼前節進行成像,觀察房角的開放程度和虹膜睫狀體的形態。由於UBM沒有改變房角的形態,可以被認為是房角的靜態檢查,同時UBM不能觀察到360°房角的關閉情況,只能獲得4個或8個房角切面圖,因此觀察范圍較房角鏡小,也不能觀察到小梁網色素沉著及小梁網新生血管等改變,並且對於房角貼附性關閉,UBM亦不能判斷,但利用房角鏡的動態檢查法即可鑒別。
綜上所述,房角鏡檢查是UBM不能替代的,同時房角鏡價格低廉,易攜帶,適合基層醫院使用。UBM的優點為能夠判斷房角關閉的機制,同時還能夠觀察虹膜後的結構,為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下一步治療提供指導建議。房角鏡和UBM在臨床上是互補關系,由於UBM價格較昂貴,在基層醫院眼科,掌握房角鏡檢查法即可滿足對青光眼的診斷。
3眼底視盤和神經纖維層觀察
青光眼特徵性眼底視盤和神經纖維層改變是青光眼診斷的核心。最近的美國視覺與眼科研究協會(ARVO)會議上世界青光眼協會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共識已將特徵性眼底視盤和神經纖維層改變作為青光眼診斷的唯一要點。這也是基層眼科醫師診斷青光眼的難點之一。青光眼特徵性眼底視盤和神經纖維層改變包括杯盤比擴大、盤沿切跡、盤沿線狀出血、神經纖維層楔狀缺損等。使用直接檢眼鏡觀察眼底,放大倍數大,但沒有立體感,對於視杯邊緣的判斷較為困難。目前建議使用裂隙燈前置鏡觀察視盤,除可獲得清晰的立體圖像外,對視杯邊緣、血管走行、盤沿切跡的判斷均優於直接檢眼鏡。前置鏡價格低廉,藉助裂隙燈即可使用,簡單方便,適合基層眼科醫師使用;唯一的缺點是成像為倒像,初學者需要一定的時間學習掌握。
4視野判讀
青光眼特徵性視野改變是青光眼診斷的標准之一。目前常用的視野為電腦靜態視野,主要評價30°范圍內視網膜光敏感度的變化。視野判讀存在的問題在於很多臨床醫師主要根據視野結果中的灰度圖判斷視野損害的嚴重程度,灰度圖是根據視野的原始數據圖產生的,其中白內障、玻璃體混濁等屈光間質的因素會影響灰度圖的結果,因此單純根據灰度圖判斷青光眼視野損害程度存在誤差。對視野的判讀首先應閱讀視野質量控制參數,判讀視野結果的質量是否可信,這些參數包括固視丟失、假陽性和假陰性。
如結果可信,方可進行下一步判讀,如結果不可信,需患者重新復查視野。當質量控制參數顯示結果可信後,需要關注的是模式偏差概率圖中的監測點的光敏感度下降的概率,同時還應關注半側視野比較參數、平均光敏感度變異和模式偏差變異,根據上述結果判讀視野是否正常,是否屬於青光眼視野改變。
⑶ 青光眼的檢查主要有那幾種類型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組以視乳頭萎縮及凹陷、視野缺損及視力下降為共同特徵的疾病,病理性眼壓增高、視神經供血不足是其發病的原發危險因素,視神經對壓力損害的耐受性也與青光眼的發生和發展有關。在房水循環途徑中任何一環發生阻礙,均可導致眼壓升高而引起的病理改變,但也有部分患者呈現正常眼壓青光眼。青光眼是導致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總人群發病率為1%,45歲以後為2%。臨床上根據病因、房角、眼壓描記等情況將青光眼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先天性三大類。
繼發性青光眼是由於某些眼病或全身疾病干擾了正常的房水循環而引起的,如眼外傷所致的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睫狀體炎繼發性青光眼、糖皮質激素性青光眼等,其致病原因均較為明確。先天性青光眼是由於胚胎發育異常、房角結構先天變異所致。
青光眼的基本檢查項目
(1)眼壓 正常眼壓范圍在10~21毫米汞柱,若眼壓超過21毫米汞柱,或雙眼壓差值大於5毫米汞柱,或24小時眼壓差值超過8毫米汞柱,則為病理性眼壓升高。測量眼壓的方法有多種,目前公認Goldmann壓平眼壓准確性相對最好。
(2)房角 通過房角鏡檢查直接觀察房角的開放或關閉,從而區分開角型和閉角型青光眼。
(3)視野 視野檢查是診治和隨訪青光眼治療效果的最重要的檢查之一,包括中心視野和周邊視野檢查。
(4)視盤 通過眼底鏡、裂隙燈前置鏡或眼底照相的方法,觀察「杯盤比C/D」的大小、盤沿有無切跡、視盤有無出血、視網膜神經纖維層有無缺損等。
⑷ 青光眼的檢查
對於青光眼有一些基本的檢查項目,比如眼壓,正常眼壓范圍應該在十到21毫米汞柱之間,如果眼壓超過21毫米汞柱,或者是雙眼壓差大於5毫米汞柱時,或24小時眼壓差值超過8毫米汞柱,考慮就是病理性的眼壓升高,所以測量眼壓的方法有很多種,目前准確的測量是非常關鍵的。
第二個檢查項目就是房角情況,通過房角鏡檢查直接觀察房角的開放或者關閉,從而區分開角型和閉角型青光眼。
第三就是視野檢查,視野檢查是診斷和隨訪青光眼治療效果的最重要的檢查之一,主要包括中心視野和周邊視野的檢查。
第四項檢查就是視盤檢查,通過眼底鏡,裂隙燈,前置鏡或者眼底照相等一系列方法,觀察杯盤比CD的大小,盤延有無接近,接盤是有無出血,視網膜神經纖維層有無缺損等等這一系列情況。
⑸ 青光眼的檢查有哪些
(1)眼壓:眼壓計用於測量眼壓。先麻醉眼睛,眼壓計通過壓陷眼球外壁所需的壓力來決定眼內壓。
正常眼壓的范圍是12~22mmHg,「mmHg」指的是「毫米汞柱」,是測定眼壓的一種單位。
一般壓力大於22mmHg表示眼內壓增高。也有少數病例眼壓在正常范圍也發生了青光眼。有時需多次檢查眼內壓或長期觀察才能確診青光眼。
(2)檢眼鏡(一種檢查眼底的儀器)檢查:眼底鏡用於檢查眼睛的內部。如果有必要,先用眼液擴瞳,然後在暗房內用一末端帶有小光源的儀器即眼底鏡檢查。
打開眼底鏡光源,眼底鏡可擴大倍數進行觀察,醫生通過瞳孔檢查視神經的形態和顏色。視神經呈「杯狀」或無正常的粉紅色則應引起注意。
有時醫生採用一種特製的透鏡觀察前房和外引流通道、即前房角鏡檢查。
(3)視野檢查:青光眼可引起周邊視野缺失或在視野中出現暗點。
為了發現有無暗點,醫生會讓受檢者注視正前方的一個點,以檢查受檢者能否看見視野其他部位出現的光點(視野檢查),視野可採用視野屏和視標進行檢查,也可採用自動閃現光點的計算機視野計檢查。
青光眼患者的治療有賴於准確的診斷。
青光眼的診斷與其他疾病一樣,需要結合病史,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對可疑患者,首先應測量眼壓。眼壓大於3.20kPa(24mmHg)為病理性高眼壓,但一次眼壓偏高不能診斷青光眼,同樣,一次眼壓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
眼壓在一日內呈周期性波動。日眼壓波動大於1.07kPa(8mmHg)為病理性眼壓。
正常人雙眼眼壓接近,如雙眼壓差大於0.67kPa(5mmHg)也為病理性眼壓。
下一步檢查眼底,觀察視盤改變。青光眼的視盤改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常表現為:病理性陷凹,目前普遍採用陷凹與視盤直徑的比值(C/D)表示陷凹大小。
C/D大於0.6或雙眼C/D差大於0.2為異常;視盤沿變薄,常伴有盤沿的寬窄不均和切跡,表示盤沿視神經纖維數量減少;視盤血管改變,表現為視盤邊緣出血,血管架空,視盤血管鼻側移位和視網膜中央動脈搏動。
此外,眼底檢查還可觀察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缺損,由於它可出現在視野缺損前,被認為是早期診斷指征之一。
視野檢查對青光眼的診斷也有重要價值。因為視野的缺損反映了視神經的損傷。
臨床常見視野缺損類型有:視閾值普遍降低、弓形缺損、鼻側階梯、垂直階梯、顳側扇形缺損、中心及顳側島狀視野。
通過上述檢查,我們可以診斷青光眼的有無,但還未能確定青光眼的類型。
要將青光眼分類,還應檢查前房角,房角開放者為開角型青光眼,反之則為閉角型青光眼。
通過房角檢查,如果青光眼分類診斷仍有困難,可查房水流暢系數(C值)。
C值小於0.1為病理性,壓暢比(Po/C)大於150為病理性,主要見於開角型青光眼。
但需注意,閉角型青光眼反復發作後C值及壓暢比也可異常。
另外,對一些疑似青光眼可選一些激發試驗,以輔助診斷。
繼發性青光眼的診斷,首先應有眼部或全身病變,當然還有高眼壓和視神經損傷。
通過房角鏡檢查,了解造成高眼壓的原因是房角關閉還是小梁濾過功能障礙,以診斷是繼發性開角型青光眼抑或閉角型青光眼。
通過上述檢查,我們就可以大致確定青光眼及其分型,從而採取正確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