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快速降血糖
定量吃飯。每次進食都會引起血糖波動。健康者餐後2小時血糖不超過7.8毫摩爾/升,而糖尿病患者超過11.1毫摩爾/升,甚至達到翻番,這是引發糖尿病並發症的主要原因。從飲食的種類、數量、間隔時間上養成一定的規律,能避免餐後血糖過高。
定點睡覺。從凌晨4時到上午9時,是人體血糖最容易升高的時段。如果早晨沒按時起床,一天的血糖規律就會被打亂。因此,晚上最好在10點之前上床,第二天早晨6點至8點之間起床,保證8小時左右的睡眠。
定時運動。空腹運動會使血糖驟然下降,很容易出現低血糖。因此,最好養成飯後1小時運動的習慣。
定期復查。只有上述生活習慣都規律了,再加上規律用葯,才能使血糖平穩,趨於正常狀態。既便如此,一部分糖友還是可能出現眼底、外周神經、腎臟、心血管等處的早期並發症,因此一定要定期去醫院復查。及時發現,盡早採取相應的治療。
另外下面這些食物也有輔助降低血糖的功能。
大豆:含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可降低血中膽 固醇。
花主:花生油有助於分解肝內膽固醇,降低血中膽固醇。
蘑菇:含有一種嘌呤衍生物,有明顯降血脂作用。
大蒜:含有揮發性辣昧素,可清除積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顯的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洋蔥:含有三烯丙基二硫化物及硫氨基酸,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生薑:含有油樹脂。可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
茶葉:降低膽固醇的效果明顯。
蜜桔:加速膽固醇的轉化,降低膽固醇和血脂含量。
酸奶:降低膽固醇的效果明顯。
⑵ 降糖葯的用法
糖尿病患者要堅持服葯,這樣才能有效控制血糖,那麼降糖葯要怎麼使用?讓我來告訴你吧!
降糖葯的使用方法
有不少糖尿病患者雖然服用降糖葯,但血糖控制並不理想,其原因多種多樣。患者在口服降糖葯物治療中注意以下問題。首先,不要頻繁更換葯物一些磺脲類降糖葯在體內有隨時間延長葯物作用逐漸增強的過程。一些患者不了解這一點,往往服用幾天或十幾天,見血糖、尿糖下降不滿意,即急於換葯。事實上,有些降糖葯服至半個月甚至1個月時才達到最大的降糖效用。
其次,同類葯物不要聯合使用每種降糖葯都有最大有效量,未用到這個最大有效劑量,不要輕易認為某種葯物無效。較合理的服葯方法為:根據血糖逐漸調整服降糖葯的劑量,服至該葯的最大有效劑量,血糖控制仍不滿意要及時聯合應用其他葯物,但不要同時應用兩種同類葯物。患者調整用葯時要咨詢醫生,不要自作主張。目前主張當一種降糖葯物用到中等劑量尚不能良好控制高血糖時,就要開始聯合兩種甚至三種口服降糖葯。如果用了兩種口服降糖葯仍不能控制高血糖,可聯合胰島素治療。
再者,降糖葯不是越貴越好葯物的價格與其療效並不成正比,不應以價格高低評價降糖效果。我們不應該說哪種葯好,而應該看哪種降糖葯更適合。因為對甲有效的葯物,不一定對乙也有效,有時對乙不但無效,甚至有害。
最後,糖友最好按體重年齡選降糖葯。對於重度肥胖者,應先降低體重,再根據血糖選用降糖葯。糖尿病降糖治療是長期的甚至終身的,患者不應自行停葯或者減少用葯量。如有特殊情況,要徵求醫生的意見。
降糖葯的種類
1、口服降糖葯
根據作用效果可以分為非促胰島素分泌劑和促胰島素分泌劑。非促胰島素分泌劑包括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及α -糖苷酶抑制劑。促胰島素分泌劑包括磺脲類、格列奈類及DDP-4抑制劑。臨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葯特點如下:
1.1、磺脲類
磺脲類葯物屬於促胰島素分泌劑,主要葯理作用是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體內的胰島素水平。磺脲類如果使用不當可以導致低血糖,特別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腎功能不全者,磺脲類葯物還可以導致體重增加。
1.2、格列奈類
格列奈類葯物為非磺脲類的胰島素促泌劑,主要通過刺激胰島素的早期分泌有效降低餐後血糖,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時間短的特點。格列奈類葯物可引發低血糖,但低血糖的發生頻率和程度較磺脲類葯物輕。
1.3、雙胍類
雙胍類葯物主要葯理作用是通過減少肝臟葡萄糖的輸出而降低血糖,目前臨床上使用的雙胍類葯物主要是鹽酸二甲雙胍。
1.4、噻唑烷二酮類
噻唑烷二酮類葯物主要通過促進靶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而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體重增加和水腫是噻唑烷二酮類葯物的常見副作用。
1.5、α-糖苷酶抑制劑
作用機制為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腸上部的吸收,降低餐後血糖,並通過對餐後糖負荷的改善而改善空腹血糖,適用於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後血糖升高的患者。
2、胰島素
胰島素制劑在臨床上的應用日趨廣泛,其分類和命名方式較為復雜,易導致概念混淆,使用不當。具體可參見下表(引自《2009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
3、GLP—1受體激動劑
是新一代降糖葯物,需皮下注射。
⑶ 你的降糖葯吃對了嗎:怎麼服用什麼時間吃吃法不對等於白吃
糖尿病是一類因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或相對不足而引起的漸進性糖、脂肪、蛋白質、水和電解質紊亂,且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的疾病,可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類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正確選擇降糖葯,合理使用降糖葯,對於控制血糖,減少和延緩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降糖葯大致分為 口服降糖葯 和 注射降糖葯 。
口服降糖葯:
1.胰島素促泌劑
胰島素促泌劑可以分為磺脲類以及格列奈類,主要通過促進胰島素分泌而發揮作用。
(1) 磺脲類促泌劑
代表葯物: 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齊特,格列美脲。
副作用:
低血糖及體重增加,個別患者會出現過敏反應、血細胞減少等。
使用過程中會發生繼發性失效。
注意事項:
由於這類葯物起效時間為30分鍾,所以服用時間應在餐前30分鍾。
但緩釋劑型和格列美脲,因作用時間長,每日早餐前或餐時口服一次即可,如格列齊特緩釋片。
老年人和輕中度腎功能不全者建議用短效磺脲類葯物。
(2)格列奈類:
代表葯物: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副作用 :
低血糖反應;胃腸道功能紊亂,腹瀉嘔吐是比較常見的不良反應。
個別病例出現肝酶輕度而短暫升高。較治療前的基礎體重會有所增加。
注意事項:
該類葯物模擬餐時胰島素分泌,可餐前餐時服用,能有效降低餐後高血糖且不容易發生低血糖,對體重影響小,輕中度腎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
但不能用於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不推薦用於妊娠期、哺乳期婦女以及兒童;重型肝炎、腎功能不全者也不推薦使用。
2.雙胍類
此類葯物不刺激胰島素分泌,它的作用主要是可以減輕胰島素抵抗,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有效降低血糖,此外,還可降低體重、血壓及血脂,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選葯。
代表葯物: 二甲雙胍。
副作用:
主要導致一些胃腸道不適症狀,如腹痛、腹瀉、惡心、嘔吐、便秘等胃腸道反應。
比較嚴重的不良反應是產生乳酸酸中毒。
注意事項:
為減輕其胃腸道副作用,一般建議進餐時或餐後立即服用。有嚴重心、肝、肺、腎功能不良的患者,不推薦使用此類葯物。
年齡在65歲以上者,經常大量飲酒或有大量長期飲酒經歷者也不宜使用此類葯物。
3.噻唑烷二酮類(胰島素增敏劑)
此類葯物主要用於增強胰島素敏感性,通過調節細胞的基因表達,提高機體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改善肝、脂肪細胞的胰島素抵抗,起到降糖作用。
代表葯物: 羅格列酮,吡格列酮。
副作用:
損害肝功能,水腫,增加體重,貧血,胃腸道不適,導致血脂升高。
有增加骨折和心力衰竭的風險,此外,吡格列酮有增加前列腺及胰腺癌的風險。
注意事項:
其服葯時間與進餐無關,所以每天1次在同一時間點服用即可,建議餐前或進餐時。
心功能Ⅲ級以上禁用。膀胱癌患者、有膀胱癌病史者避免使用吡格列酮。
4.α-糖苷酶抑制劑類
通過競爭水解碳水化合物的糖苷水解酶,減慢碳水化合物水解及產生葡萄糖的速度,並延緩葡萄糖的吸收,能降低病人的餐後血糖。
代表葯物: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副作用:
比較明顯的不適主要為腹脹、腹瀉、排氣多等消化道症狀,大多繼續服用不適感可耐受。
注意事項:
該類葯物需進餐時隨第一口飯嚼服,而且飲食中要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若一餐中不包含碳水化合物,則可能導致降糖效果差。
此外,患有嚴重的疝氣、腸梗阻和腸潰瘍等疾病的患者不能使用這類葯物。
不宜用於有胃腸功能紊亂者、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兒童。1型糖尿病不宜單獨使用此葯。
5.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
通過減少「腸促胰島激素」GLP-1在人體內的失活,來調節葡萄糖水平,此類葯物不易誘發低血糖和增加體重,是一類治療2型糖尿病的葯物。
代表葯物: 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利格列汀。
副作用:
主要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感染,如鼻咽炎,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低血糖等,皮膚相關的不良反應,包括皮膚乾燥、過敏反應,血管神經性水腫、肝酶升高、腹瀉、咳嗽、淋巴細胞絕對計數降低等。
注意事項:
不能用於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不推薦用於妊娠期、哺乳期婦女以及兒童。
6.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抑制劑( SGLT-2i)SGLT-2抑制劑
作用機制是通過糖苷配基與葡萄糖競爭性結合SGLT-2 蛋白,減少腎臟近曲小管對葡萄糖和鈉的重吸收,降低腎糖閾,增加尿糖、尿鈉和水分的排出以降低血糖和容量負荷,其降糖機制不依賴於胰島素。
代表葯物: 恩格列凈、達格列凈、卡 格 列 凈。
副作用: 明確的不良反應是泌尿生殖系統感染。
注射降糖葯:
1.胰島素及胰島素類似葯物
胰島素起效快,對不同類型糖尿病患者都有降糖作用。
胰島素可促進機體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促進葡萄糖酵解合成糖原並轉化為脂肪,抑製糖原分解為葡萄糖, 從而達到迅速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作用。
代表葯物:
副作用:
低血糖,局部或全身過敏,局部脂肪營養不良,視線模糊、體重增加等。
注意事項:
胰島素的使用需合理,不是所有糖尿病都需要長期使用胰島素。
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島β細胞功能大部分或全部喪失,體內胰島素的絕對缺乏,必須使用胰島素終身治療。
而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足量降糖葯治療後血糖控制仍不達標、合並急性並發症等情況下才應該使用胰島素,但這些情況下使用胰島素往往是暫時的,將這些急性狀態消除後可以考慮是否可改用口服葯物,建議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葯。
2.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 )
作用機制主要是刺激胰島β細胞葡萄糖介導的胰島素分泌,抑制胰島α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減少肝糖輸出,延緩胃內容物排空,抑制食慾及攝食,改善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代表葯物:
(1)利拉魯肽,列入國家基本葯物目錄,是目前心血管獲益方面證據強度最高的 GLP-1RA。
(2)度拉糖肽,周制劑,有心血管及腎臟獲益的證據。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目前尚沒有根治的葯物,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需要長期堅持飲食、運動、葯物的綜合治療。
通過 健康 的生活方式干預,血糖達標後可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適當減葯、停葯,但是不建議自行調葯或停葯。
如果一達標就停葯會造成血糖大幅波動,高血糖毒性給身體帶來的危害是遠遠高於葯物副作用的,因此不能擅自停葯。
參考文獻:
[1]楊曉娟.口服降糖葯物和胰島素的合理應用[J].中國醫葯指南,2016,14(33):286-287.
[2]劉樹成.口服降糖葯物的分類和特點[J].北方葯學,2015,12(12):127.
[3]趙亞芬.口服降糖葯的分類及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20):5-6.
圖片本內容僅供 健康 知識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醫生診斷,不屬於醫學診療建議,也不代表本平台觀點,僅供參考請謹慎閱讀。未經本平台和相關權利人書面許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轉載或引用。若本內容存在任何疏漏,請盡快與本平台聯系,可發送信息至【[email protected]】,我們將及時處理。
⑷ 格列美脲的用法用量
初始劑量為1mg,qd,早餐含服最好,根據血糖監測結果,每1~2周按1,2,3,4,6mg遞增,個別患者最大劑量可用至8mg。
用量一般應視血糖水平而定,應使用獲得血糖滿意控制的最小劑量。根據定期血糖、尿糖監測結果確定初始劑量及維持劑量,監測血糖、尿糖還有助確定該葯是否出現原發或繼發失效。
初始劑量及劑量調整 :初始劑量為1 mg,一天一次。若需要,可以增加每天的劑量。建議根據血糖監測結果,逐漸增加劑量,如:每1-2個星期按以下步驟增加劑量:1 mg-2 mg-3 mg-4 mg-6 mg,僅個別病人需用至8 mg。糖尿病得到良好控制的病人,一般每天劑量為1-4 mg,僅少數病人每天劑量大於6 mg。
服葯時間 :根據病人的生活方式確定其服葯時間。一般一天一次頓服即可,建議於早餐之前服用,若不吃早餐,則於第一次正餐之前服用。尤其注意,服葯後不要忘記進餐。
後續劑量調整 :隨著糖尿病症狀的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的增加,本葯的需要量也應逐漸減少,為避免低血糖發生,應及時減少葯量,甚至停用。本葯的治療一般需長期進行。
從其他口服降糖葯改為本葯 :本葯與其他口服降糖葯沒有確切的劑量關系。當用本葯代替其它口服降糖葯時,建議起始劑量為每天1 mg,即使正在使用最大劑量的其它口服降糖葯時也應如此。本葯劑量的增加應該遵照上述「初始劑量及劑量調整方法」的要求去做。考慮到以前降糖葯的效力及持續作用時間,需要中斷一下治療,以避免葯物累加作用而引起低血糖。
⑸ 降血糖的方法有哪些
快速降血糖的方法:射胰島素,胰島素是公認的降血糖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使用得當會把血糖控製得很平穩,但如果使用不當,會導致血糖劇烈波動。
以下日常食物有輔助降血糖作用:
1、玉米2、黑米3、魔芋4、黃瓜5、韭菜6、西紅柿7、蘆筍8、海帶9、豆腐10、木耳
以下成分對輔助降血糖有一定的作用:
1、魚油
2、吡啶甲酸鉻
每日1.2g的吡啶甲酸鉻對輔助降血糖有輔助作用。
三: 高理血糖飲食原則:
1、飲食要清淡2、限制食鹽量3、戒煙戒酒
4、飲食應節制: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要暴飲暴食,吃飯以八分飽為宜。
⑹ 有哪些中草葯是降血糖的
微信(hddyph)深度交流如何降糖,平衡血糖的相關問題,歡迎深度溝通交流,學習!
下列中草葯既具有抗衰老作用,又具有降血糖作用,在糖尿病的防治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現介紹如下:
1.女貞子
女貞子為補陰類抗衰老中草葯。女貞子味甘苦,性涼,歸肝,腎經,有明目、補益肝腎、清虛熱之功效。中醫認為,女貞子能養陰氣,平陰火,治虛汗,止消渴,久服去百病而輕身不老。
現代中葯葯理學研究表明,女貞子含有機酸類、甙類、萜類、甾類、糖類、磷脂類、多種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女貞子具有降低血糖、降低血脂、保肝、增加冠脈血流量、預防和消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減輕斑塊厚度、促進肝細胞再生等作用。
對於糖尿病患者,形體消瘦,口燥咽干者,可用女貞子20克,五味子10克,西洋參5克,有益氣養陰,生津止渴之功效。服用方法為將三味中葯水煎代茶飲。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泄瀉及陽虛者忌用。本品易發霉,要注意密閉保存。
⑺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要做到哪幾點呢
導致糖尿病發生的原因比較多,遺傳和環境因素以及不良生活習慣等均可導致糖尿病的發生。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好血糖,才能避免後期出現其他的並發症,而血糖的控制要從飲食、葯物、運動等方面入手,採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控制血糖的升高,保證身體的健康穩定。有效幫助血糖穩定不升高的方法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糖尿病如何控制血糖?
1、降糖葯物的正確使用
糖尿病患者需要正確合理的服用降糖葯來控制血糖,特別是糖尿病嚴重的患者,光是控制飲食效果並不明顯,要堅持使用胰島素等降糖類的葯物,但需要在醫生的建議下來使用,最好是定期的去醫院檢查身體的情況。
2、飲食的控制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管理特別的重要,不合理飲食很容易容易導致血糖急速升高。患者每天的飲食要控製糖分的攝入,少吃南瓜、紅薯等含糖較多的食物,還有奶油蛋糕、飲料等也要注意合理食用,水果也要少吃。飲食的控制是需要長期堅持的,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要拒絕,盡量的清淡飲,比如多食用粗纖維食物,但是要注意飲食上營養的均衡搭配。
糖尿病患者病情輕微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飲食與運動來控制血糖,其實是不需要用葯治療的。但是病情嚴重,血糖總是波動的情況,還是需要在醫生的建議下合理的使用降糖葯,當然飲食控制與堅持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
⑻ 靜脈輸液降血糖用什麼葯
降血糖的葯物比較多,具體患者使用什麼葯,要根據具體的情況檢查肝、腎功能,由醫生綜合評定。降糖葯物常用的有:一、磺脲類促泌劑,包括長效促泌劑和短效促泌劑,分別有亞莫利和糖適平;二、雙胍類及糖苷酶抑制劑,就是常用的二甲雙胍和拜糖平。二甲雙胍能抑制肝糖原的輸出,增加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拜糖平是糖苷酶抑制劑,減少葡萄糖的吸收;三、胰島素增敏劑,如吡格列酮,使胰島素有擴大的效果;四、DPP-4抑制劑,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雙相作用使得降糖更加平穩,常用的有西格列汀、利格列汀;五、減少腎小管對葡萄糖重吸收的葯物,如達格列凈。具體應用哪一類葯物是單用還是聯合用葯,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作出參考意見。
⑼ 求助求助,求降血糖的方法
降血糖有效方法
1、增加活動量
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加強鍛煉一般都會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即使是很簡單的運動,如每天步行20分鍾,只要能堅持下去,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減輕體重。研究證實,經過合理的運動鍛煉,糖尿病患者確實可以減少降糖葯的用量,甚至可以完全脫離葯物治療。
4、水果:按照每150-200g帶皮橘子、梨、蘋果等可以換成25g主食適當選用。但如果食後血糖升高,則最好將血糖控制好以後在適量選用。紅棗、香蕉、柿子、紅果等含糖量較高的水果或乾果應限量使用。
5、烹調用動植物油以及花生、核桃等硬果類:應限量食用。大約15粒花生米或30粒瓜子及2個核桃就相當於10g油脂。由於動物油中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酸,因此提倡盡量使用植物油。但植物油仍然含較高熱量,也需限量使用。
6、酒類:每克酒精產熱7kcal。注射胰島素和口服磺脲類降糖葯的患者空腹飲用容易引起低血糖。
⑽ 誰能告訴我,胰島素降血糖,怎麼注射,具體位置嗎
與口服降糖葯相比,胰島素的降糖效果肯定而持久,不存在口服降糖葯經常出現的葯物失效問題,對肝腎沒有毒副作用,更重要是有利於保護和改善患者的胰島功能。注射部位可以是大腿,手臂比較易注射易吸收的部位,湖南省*軍*糖*尿病醫院為您解答:早期應用胰島素已成為當今糖尿病治療的一大趨勢,越來越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主動接受胰島素治療。但是,胰島素的使用也存在許多關乎治療成敗的細節問題,對此,接受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不可不知
第一種方案: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島素。此方案適用於糖尿病早期,此期病人基礎胰島素分泌尚可,主要表現為餐後胰島素分泌不足(即胰島貯備功能不足),因此,空腹血糖大致正常,餐後血糖明顯增高。
第二種方案:口服降糖葯與胰島素,即白天口服降糖葯,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島素。此方案適用於胰島功能輕度受損的糖尿病患者,其優點是能有效地克服「黎明現象」,使整個夜間特別是空腹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由此使白天口服降糖葯的作用得到加強,從而保證全天血糖的良好控制。
第三種方案:胰島素替代治療,即停用一切胰島素促泌劑,主要依靠胰島素來控制全天的血糖。常用的方案有:分別於早、晚餐前注射預混胰島素,也可以在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島素,於睡前(或者是早、晚餐前)注射中效胰島素。替代治療方案主要適用於胰島功能完全衰竭、口服降糖葯失效的糖尿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