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臘肉的淹制
第一步:買回肉後清洗干凈並晾乾水分。
第二步:把咸鹽和花椒粒拌在一起(也可不用花椒,跟據個人口味),撒到晾乾的肉上,用手揉搓均勻入味。
第三步:按老抽400ML,白高度酒200ML的比列,再放入適量白糖、雞精、味精少許,攪拌均勻,放入盆中。然後將揉搓好的鹹肉放入盆中塗抹均勻上色。
第四步:把塗抹好的肉連同剩在盆中的老抽湯汁一同導入到容器里進行腌制,腌制溫度大約在1度以上10度左右。
第五步:腌制十天左右將其撈出放在陰涼通風處風干,風干處溫度保持在14度以下,風干後隨時即可食用。
Ⅱ 怎樣腌制臘肉不壞
250克的鹽,八角茴香,香葉,我們要把鹽,八角茴香,香葉放到鍋里煸炒一場,等到炒香了以後放涼備用,把買回來的五花肉刮干凈了以後,千萬不要急著去清洗炒好的香料鹽放涼了以後放到一個干凈的盆子裡面放上,再撒上一層鹽,一層一層放好了以後再放到通風的地方,存放四天。
【拓展資料】
一、臘肉是中國腌肉的一種,主要流行於四川、湖南和廣東一帶,但在南方其他地區也有製作,由於通常是在農歷的臘月進行腌制,所以稱作「臘肉」。
二、形態:熏好的臘肉,表裡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發亮,色澤鮮艷,黃里透紅,吃起來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具有開胃、去寒、消食等功。湖北臘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點,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贊語。
三、特點:臘肉從鮮肉加工、製作到存放,肉質不變,長期保持香味,還有久放不壞的特點。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蠅不爬,經三伏而不變質,成為別具一格的地方風味食品。
四、臘肉分類
1.廣式臘肉以臘腩條最聞名,是以豬的肋條肉為原料經腌制、烘烤而成,具有選料嚴格、製作精細、色澤金黃、條形整齊、芬芳醇厚、甘香爽口等特點。
2.湖南臘肉,亦稱三湘臘肉,是選用皮薄、肉嫩、體重適宜的寧香臘肉豬為原料,經切條、配製輔料,腌漬、洗鹽、晾乾和熏制六道工序加工而成,其特點是皮色紅黃、脂肪似臘、肌肉棕紅、鹹淡適口、熏香濃郁、食之不膩。
3.四川臘肉,是將肉切成5cm寬的條狀,再經腌漬、洗晾、烘製而成,成品具有色紅似火、香氣濃郁、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等特點。
4.河南的蝴蝶臘豬頭,湖北的臘豬頭、臘雞、臘魚、臘鴨,廣西的臘豬肝,陝西的臘羊肉、臘驢肉,山西長治的臘驢肉,甘肅的臘牛肉等。
Ⅲ 廣西臘肉怎麼腌制
首先:選肉,腌制臘肉首選五花肉,買肉的時候為了便於後面的操作,一般我都叫賣肉的老闆嚴格按照我要的尺寸進行操作,一般切成一寸寬、七寸左右的長條,這樣的尺寸腌制時會更好地入味,而且吃的時候也正好是一頓的量,還要在每一塊肉的一頭肉皮上戳一個口,這樣有利於穿上繩子掛起來晾曬。
第二:炒輔料,准備300克的食鹽,一般情況下10斤的豬肉大約需要150克的食鹽,可以適當的多炒一點,但是抹鹽的時候還是按照肉量來加入,多餘的食鹽不要加進去。首先起鍋加鹽,炒出熱氣後,加入八角、砂仁、桂皮、花椒炒出香味後,關火晾涼備用。
第三:腌制,這時要注意一點,買回來的豬肉不要清洗,否則腌制的時候很容易腐敗,而且水汪汪的很不好操作,直接准備52度的白酒,全身抹上進行消毒殺菌增香。有些人會說,不清洗的豬肉我吃不下啊,那你洗後,一定要充分的控干水分。然後將炒好的輔料里加一點生抽,不僅可以延長臘肉的保鮮期,而且這樣腌制出的臘肉顏色也特別的好看,這是因為生抽本身就是一種天然的防腐劑,而在腌制臘肉的過程中,只要我們向肉中多放一點生抽,臘肉的保存時間就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延長。把調好的輔料均勻的抹在豬肉上,而且要細心的按摩,使豬肉能充分的吸收,然後將抹好食鹽的豬肉放入無水無油的干凈盆或者壇子里,將剩下的香料也加入進去,但是多餘的食鹽千萬不要倒進去;然後用蓋上蓋子腌制3天左右。
第四:倒缸,腌制的過程中,每一天的早晚要將下面的肉和上面的肉調換位置繼續腌制,這樣做的目的是腌制的更充分,這樣腌出的臘肉味道才會統一,而且也不會壞。
第五:三天後,腌制好後用繩子從戳好的洞中穿過紮好,用手提著豬肉放入90度左右的溫水中燙5秒鍾,這樣臘肉就不會太咸而且顏色會更好看;燙好後將豬肉掛於室外晾曬10天左右就可以吃了。
這樣腌制出的臘肉,肌肉呈鮮紅或暗紅色,脂肪透明或呈乳白色,肉身乾爽、結實、富有彈性,並且具有臘肉應有的臘肉風味。過年腌臘肉,直接抹鹽就錯了,教你腌臘肉方法,多加一味,那就是生抽,臘肉咸香又可口,而且臘肉不發霉,放的時間久。我是曉峰,如果您喜歡曉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吃貨峰子哦!
Ⅳ 臘肉做法及食用方法
臘肉可燉可炒,用臘肉做成的菜餚散發著臘肉特有的香氣,肥而不膩,口有餘香。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臘肉做法及食用方法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一、家制臘肉做法:
1、切條、腌制: 將肉切成長30厘米,寬3至5厘米的條,用竹扦扎些小眼,用經過炒燙晾至溫熱的花椒和鹽進行揉搓,搓後放入瓷盆,皮朝下肉朝上,一層層碼放,最上一層用重物壓住。每隔2天翻倒1次,腌10天後,改為每天翻倒1次,再腌4至5天,取出,用繩穿上,吊掛通風處晾至半干。
2、煙熏: 大鐵鍋內放鋸末,上架鐵箅子,把晾好的肉置其上,蓋上鍋蓋,然後燒火。當鋸末受熱冒煙時停火,肉熏上黃色,其水分已干即成。
3、蒸制、切片: 把制好的臘肉放入溫水泡軟,颳去黃面,並用軟刷刷去肉上的塵土,再用溫水洗凈,放入容器,上屜用旺火沸水足氣蒸約1小時。
4、下屜晾涼: 吊掛在屋外陽光下曬,開始每天曬1次,以後每隔2天曬1次,曬約2個月,即可成為色黃發乾的臘肉,切片裝盤食用。
二、臘肉的食用方法:
1、蒿炒臘肉
將300克臘肉用水清洗干凈,去皮,放入鍋中蒸半個小時左右,切成肉丁,然後將200克藜蒿去掉表皮洗凈,切成四厘米長的長條,然後將十克紅辣椒切成碎末,在鍋中放入50克油,用大火燒到六成熱,先下肥臘肉和蒸臘肉的原汁,炒幾下,再加入藜蒿根和干,經椒末煸炒,接著放入精鹽,繼續炒1分鍾,再下瘦臘肉合炒,淋入清水,燜2分鍾,待收干水,盛入盤中即成。
2、冬筍炒臘肉
將臘肉250g洗凈,上籠蒸熟取出,切成4cm長,3cm寬,0.3cm厚的片。冬筍75g先切梳子背形條,再切成0.3cm厚的片。50g青蒜洗凈切3cm長的段。炒鍋內放入熟豬油250g,燒至六成熟,下入臘肉、冬筍片煸炒,加入清湯稍燜收干水,放人青蒜、味精,再翻炒幾下,出鍋裝盤即成。
3、芋臘肉煲
臘肉250克、香芋100克、姜、蔥各10克。清水500克、鹽20克、味精10克、白糖5克、紹酒10克。 臘肉切厚片,香芋去皮切塊,姜切片,蔥切段。瓦煲注入清水,紹酒、生薑、臘肉放入火爐上用大火煲開,再改用小火煲40分鍾。加入香芋塊煲20分鍾,最後調入鹽、味精、白糖煲5分鍾,撒蔥花即可。
三、臘肉長毛了還能吃嗎?
建議,臘肉有黴菌滋生,就不能再吃,吃了可能會傷害肝臟。
臘肉,去除食物中的水分,細菌細胞沒有水自動死亡,是用鹽減少物體的水分,當鹽的濃度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可以使蛋白質變性,這樣就可以殺死一些細菌。
若才開始發霉,將發霉的部位切去,用溫水將臘肉洗凈,再用白酒洗一次,用微波爐或烘爐烘烤一下,或直接用微火烘乾。
之後用干凈紙包好再包幾層報紙放於裝有木炭或石灰的容器內保存,放在米缸保存也行。
待天氣好有太陽的時候常拿出來翻曬一下,就能保存很久了。當然,若有冰箱就不用那麼麻煩。臘肉時間放長了由於氣候原因是會長霉的,特別是夏天。用火熏烤一下然後後洗干凈,食用之前再用水煮一下,可以煮了吃炒了吃。
四、不宜多食的臘肉:
很多人喜歡食用臘肉,因為它的保質期長,味道可口,專業人士提醒,過多地攝取臘肉,會增加患膽結石的風險。
臘肉多為豬肉腌制而成,根據豬的不同部位,肥肉分量最少的裡脊肉,每百克也要含55毫克的膽固醇,而每百克肥豬肉更是含109毫克膽固醇。高含量的膽固醇會沉澱、聚集在膽汁中形成結石。此外,動物性脂肪不易為人體所吸收,過多食用臘肉會增加脂肪肝風險。
很多家庭買了臘肉不是即買即食,一般都要存放一段時間。為保持新鮮的口感,臘肉在加工和腌制的過程中都放入了大量的鹽。這些鹽會轉化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人體的致癌因素,很多愛吃腌肉的地區同時也是胃癌高發的地區。
對於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來說,貪食臘肉,血壓容易上升;患有痔瘡的人也要注意,臘肉的鹽分比較多,攝入後易增加靜脈網路的血壓,會讓痔瘡的痛楚變本加厲;腎病患者也忌諱吃太咸,臘肉最好能不碰就不碰。如果體內積聚了過量的鈉不能排出,就會導致水腫。
因此臘肉雖然味道很好,但有這么多的危害,各位朋友還是少吃為好,一周一次就夠了。
原料:
臘肉(肥瘦兼有才好吃)1塊 熏香乾1大塊 青辣椒 1個 紅辣椒 1個 生薑 1小塊 大蔥 1段 十三香 1小勺 紅油豆瓣 適量 食鹽 適量
香乾炒臘肉的步驟:
1. 所需基本原料。
2. 臘肉用刀充分刮凈表面,切成片狀,香乾也切成片狀。
3. 青紅辣椒切成塊狀,蔥和生薑切成絲。
4. 炒鍋放少量油,油熱後倒入臘肉煸炒至臘肥肉呈透明色。
5. 加入辣椒、蔥和生薑炒出香味。
6. 加入香乾翻炒均勻。
7. 加適量十三香。
8. 加一勺紅油豆瓣醬。
9. 嘗嘗鹹淡,如果少鹽就加少許,如果不缺便不用再加食鹽。
10. 翻炒約半分鍾即可關火裝盤。
香乾炒臘肉做法小貼士
1、在切臘肉之前,一定要把表面處理干凈。用刀刮會比較給力。
2、炒臘肉的話,最好肥肉兼備,這樣炒出來的菜才夠香。
3、因為臘肉本身含有鹽分,而且豆瓣醬里鹽分也是比較重的,所以在放完豆瓣醬後一定要嘗一嘗鹹淡再決定要不要補加食鹽。
4、不是很喜歡吃辣的朋友可以用青紅柿椒代替辣椒,這樣顏色和味道都能顧及。
5、此道菜趁熱食用味道會更正宗。
6、從營養和健康的角度看,臘肉對很多人,特別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朋友而言,實在不是一種合適的食物。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也應禁食。
原料:蒜苔400克、臘肉60克、干尖椒適量、油40克、鹽1小勺、雞精半小勺、胡椒粉適量、陴縣豆瓣1勺
做法:
1.蒜苔掐去尾部,切成一寸長左右的段,洗凈濾干水分;
2.臘肉切片,干尖椒剪好備用;
3.炒鍋置於火上,不要放油,大火燒辣;
4.倒入蒜苔,開大火,不停的翻炒,如果家裡用的是比較薄皮的'精鐵鍋之類的,請改成中火,因為那種鍋大火容易炒黑炒糊,注意翻炒到蒜苔的表面水分完全蒸發,蒜苔體本身稍有些變軟,表面起皺但還沒有焦,綠色的部分顏色變深,白色的部分顏色變黃的時候就可以了;
5.將炒好的蒜苔盛起,重新開火,鍋內倒入油,下入干尖椒和臘肉,小火煸至臘肉呈透明狀態;
6.改大火,下入蒜苗,翻炒兩分鍾,讓蒜苔充分吸引油脂;
7.加入鹽、雞精、胡椒、豆瓣,加一點點水,翻炒均勻;
8.至水分收干即可起鍋裝盤。
原料
熟臘肉250克,芹菜200克,花生油50克,鹽2克,味精1克,料酒10克,鮮湯適量。
美食做法
1、將熟臘肉去皮,切成長方片;芹菜去葉,擇洗干凈,切成段;
2、將鍋架在火上,放油燒至七成熱,先下入臘肉片快速煸炒,邊炒邊淋少許鮮湯,炒出香味後烹入料酒,下入芹菜後再同炒幾下,見芹菜轉綠即放鹽和味精拌勻,出鍋裝盤即成。
美食特色
柔軟脆嫩,香濃味鮮。
注意事項
這道菜一定要大火炒制。
臘肉在南方吃的比較廣泛,在北京冬季吃臘腸比較多。臘肉的製作是要求在特殊的季節和氣候下才能製作,做好的臘肉吃法有很多,蒸臘肉是比較簡單的一種烹飪方式。
臘肉在烹調之前,一定要先用溫水洗凈,以洗去表面的浮塵、黴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或是臘肉切片,放入淡鹽水中浸泡一會,可以稀釋出臘肉的一些鹽分。吃臘肉時可以將臘肉先煮後蒸,讓水分緩慢地滲入肉的組織中。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讓干癟的臘肉變得滋潤起來,另一方面還可以去除臘肉上過多的鹽分。
至於臘肉要蒸多久能熟,一般要看臘肉的厚度與做法,一般臘肉中的肥肉變成透明就可以了。
蒸臘肉的做法:
一、清蒸臘肉
原料:五花臘肉500克、雞粉8克、糖10克、蔥花10克、豆豉5克、清雞湯適量。
做法:將臘肉清洗干凈,鍋內放水煮熟。將煮好的臘肉改切成片,擺入盤中,加入調料,上籠蒸40分鍾左右取出,撒上蔥花即可。
二、豉椒蒸臘肉
原料:臘肉約480克,原粒豆豉2湯匙,紅辣椒1~2隻,油1湯匙,芫菜少許。
做法:臘肉用熱水洗凈,蒸約1小時,取出切厚片,排入扣碗內。豆鼓洗凈,搗爛,紅辣椒去籽,切碎。燒熱油,炒豆鼓紅辣椒,全部放在臘肉上,隔水蒸片刻,取出上碟,完成裝飾。
三、荷香蒸臘肉
原料:臘肉150克、荷葉1張、姜、蔥各10克。花生油15克、味精10克、麻油5克。
做法:臘肉洗凈切片,荷葉洗凈擺入碟內,再把臘肉擺入荷葉上,姜切米,蔥切花。蒸鍋燒開水,放入擺好的臘肉,用中火蒸20分鍾拿出。撒上姜米、蔥花,燒開油,淋入原料上即成。
材料
臘肉300克 青蒜苗4根 花椒10粒 生薑1塊 老抽2滴 魔廚高湯(雞精也行)半茶匙
做法
①將腌肉刮洗干凈後,用大量清水浸泡一夜。
②炒之前,把泡過的腌肉再用水洗凈後,放入鍋內加上花椒粒煮至斷生。
③蒜苗洗凈後將梗和葉分別切成馬耳朵形,生薑切絲。
④把煮好的肉切成薄片。
⑤凈鍋燒熱(要完全乾掉水分),放入肉片,以中小火煎出油。
⑥放入姜絲和2滴老抽炒香。
⑦加入青蒜苗梗翻炒斷生。
⑧加入雞精翻炒均勻。
⑨最後放入蒜葉大火翻炒斷生後關火。
⑩裝盤即成。
西芹百合草莓炒臘肉
原料:四川臘肉、西芹、百合、草莓適量
製作:
1、臘肉切成片,西芹去筋切成片,百合瓣開洗凈,草莓切成片
2、鍋中放水燒開,加西芹、百合過一下油水,臘肉也過一下開水
3、鍋中放2勺油,燒至溫油,臘肉放鍋中過一下
4、炒鍋中留底油,放入蒜茸、薑片起鍋,把主配料同放鍋中一起翻炒,加鹽、味精、糖、水澱粉淋芡即可。
特色:口味感鮮、色澤鮮艷,草莓可用菠蘿等水果代替,味道略有不同。
藜蒿炒臘肉
原料:臘肉、藜蒿根、熟豬油、精鹽、干紅椒等
製作:
1、臘肉用溫水洗凈,剔去皮,盛入瓦缽內,上籠蒸30 分鍾取出,將肥、瘦肉分別切成5 厘米長、0.7 厘米寬、0.3 厘米厚的條。藜蒿根用刀颳去表皮,洗凈後,切成4 厘米長的條,干椒切成細末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豬油,燒至六成熱,先下肥臘肉和蒸臘肉的原汁,炒幾下,再加入藜蒿根和干紅椒未煽炒,接著放入精鹽,繼續炒1 分鍾,然後下瘦臘肉合炒,淋入清水,燜2 分鍾,待收干水,盛入盤中即成。 ...
臘肉的營養價值
臘肉是指肉經腌制後再經過烘烤(日光下曝曬)過程所成的加工品。臘肉的防腐能力強,能延長保存時間,並增添特有的風味,這是與鹹肉的主要區別。過去臘肉都是在農歷臘月也就是12月份的時候加工製作而成的,所以也被人們稱之為臘肉。它的營養價值是非常豐富的。熏好的臘肉,表裡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發亮,色澤鮮艷,黃里透紅,吃起來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不僅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而且具有開胃、去寒、消食等功能。陝南臘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點,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贊語。
臘肉蒸、煮後可直接食用,或和其他干鮮蔬菜同炒;西餐中一般用作多種菜餚的配料。
臘肉的食用功效有:臘肉性味咸甘平,健脾開胃。
臘肉的營養價值主要有:
1、 臘肉中磷、鉀、鈉的含量豐富,還含有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元素;
2、臘肉選用新鮮的帶皮五花肉,分割成塊,用鹽和少量亞硝酸鈉或硝酸鈉、黑胡椒、丁香、香葉、茴香等香料腌漬,再經風干或熏制而成, 具有開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臘肉的飲食宜忌
臘肉這種既美味有有營養的食材,對於一般人來說都是可以食用的,但是也有其不適宜的人群,老年人忌食;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禁食。
如果暫時放開「口感」,從營養和健康的角度看,臘肉對很多人,特別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朋友而言,實在不是一種合適的食物。
首先,臘肉的脂肪含量非常高。從重量上看,100克臘肉中脂肪含量高達50%;不僅如此,臘肉還含有相當數量的膽固醇――每100克含膽固醇123毫克,比豬肉要高50%!很多證據表明,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正是導致高血脂的「危險因素」。其次,臘肉營養損失多。在製作過程中,肉中很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幾乎喪失殆盡,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等含量均為零。可以說,臘肉是一種「雙重營養失衡」的食物。這種雙重失衡對健康的不利影響也可能「雪上加霜」。第三,臘肉的含鹽量較高。100克臘肉的鈉含量近800毫克,超過一般豬肉平均量的十幾倍。長期大量進食臘肉無形中造成鹽分攝入過多,可能加重或導致血壓增高或波動。
臘肉因為是腌制食品,裡面含有大量鹽,所以不能每頓都吃;這樣超過人體每天攝入的最大鹽量; 所以當作調節生活的一個菜譜; 當然可以先採用蒸煮或者多次蒸煮,盡量降低裡面肉的鹽的含量,也就可以多吃了;與此同時也能享受臘肉的淳樸香味了。 ...
臘肉的選購保存
臘肉的選購方式與保存方式主要有哪些呢?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臘肉的各種小知識吧!
選購保存
若臘肉色澤鮮明,肌肉呈鮮紅或暗紅色,脂肪透明或呈乳白色,肉身乾爽、結實、富有彈性,並且具有臘肉應有的腌臘風味,就是優質臘肉。反之,若肉色灰暗無光、脂肪發黃、有霉斑、肉鬆軟、無彈性,帶有黏液,有酸敗味或其它異味,則是變質的或次品。
購買時要選外表乾爽,沒有異味或酸味,肉色鮮明的;如果瘦肉部分呈現黑色,肥肉呈現深黃色,表示已經超過保質期,不宜購買。
保存方式
臘肉作為肉製品,並非長久不壞,冬至以後,大寒以前製作的臘肉保存得最久且不易變味。臘肉在常溫下保存,農歷三月以前味道是最正宗的時候,隨著氣溫的升高,臘肉雖然肉質不變,但味會變得刺喉。所以農歷三月以後,臘肉就不能在常溫下保存了。最好的保存辦法就是將臘肉洗凈,用保鮮膜包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這樣就可以長久保存,即使三年五年也不會變味。
臘肉不宜放置過長時間
一般冬季溫度較低、濕度也不大,如果打算兩星期內吃完,而室內氣溫又低於攝氏20度、濕度低於60%,便可以不用放進冰箱,只要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便可。如果需要長時間保存,可先將臘味進一步烤乾、曬干,用保鮮袋按一次食用份量封裝,放於冰箱冷凍室內儲存,一般可存放六個月。但盡管如此,還是建議大家盡早食用。由於臘肉需要乾燥的環境,因此不適合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冷藏室中常有蔬菜水果等食物,濕度較大,容易導致臘味霉變。臘味如果只是表面出現少許霉變,可以用溫水擦乾凈後放通風處晾曬;如果霉變較多,就不建議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