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機肥如何使用在各類蔬菜種植中
基肥(底肥)施用
基肥,一般叫底肥,是在播種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在翻耕時,將有機肥均勻施入,隨著翻地將肥料翻入土中,這種方法簡單,易操作,能夠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的目的,但於其均勻施入土壤,不能全部甚至大部分接觸根系從而被根系利用,因此,肥料利用率這勢必造成多餘的浪費,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其次也容易產生土壤障礙。因此該方法比適合於種植密度大的作物。
追肥施用
有機肥用作追施的方法有土壤深施和根外追肥兩種。土壤深施一般將有機肥施在根系密集層附近,施後覆土,以免造成養分揮發損失。根外追肥是將堆肥與10倍的水混合均勻,靜置後取其上清液,藉助噴霧器將肥料溶液噴灑在作物葉面,以供葉面吸收。
用作種肥
種肥的使用方法有多種,如拌種、浸種、條施、穴施等。拌種是用少量的清水,將有肥溶解或稀釋,噴灑在種子表面,邊噴邊拌,使肥料溶液均勻地沾在種子表面,陰干後播種的一種方法。浸種是把肥料溶液溶解或稀釋成一定濃度的溶液,按液種1:10的比例,把種子放入溶液中浸泡12~24h,使肥料液隨水滲入種皮,陰干後隨即播種。開溝或挖穴後將肥料施入耕層3~5cm的溝、穴中,再在肥帶附近播種,種肥距保持在3cm以上。用作種肥肥料要求養分釋放要快,不能過酸、過鹼,肥料本身對種子發芽無毒害作用,堆制後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是很好的種肥。
用作育苗肥
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分釋放均勻,養分全面,是育苗的理想肥料。一般以10%的發酵充分的發酵有機肥料加人一定量的草炭、蠅石或珍珠岩,用土混合均勻做育苗基質使用。
有機肥全層施肥與集中施肥
全層施入是將有機肥撒滿地表,通過耕地使有機肥施入全土層中,這種施肥方法在有機肥較多(每畝4000~6000kg)或者作物密度較大的情況下可以應用。集中施入土壤中就是通過開溝把堆肥施入作物的根系附近,這種施肥方法在肥料較少(每畝1500~3000kg)和土壤肥力比較低的情況下,值得採用。
❷ 玉米做有機肥的方法
1、把作物秸稈(如玉米稈)用粉碎機粉碎或用鍘草機切斷,一般長度以1-3厘米為宜(麥秸、稻草、樹葉、雜草、花生秧、豆秸等可直接使用發酵,但粉碎後發酵效果更佳)。
2、把粉碎或切斷後的秸稈用水澆濕、滲透,秸稈含水量一般掌握在70%左右。
3、用20公斤餅粉同1公斤菌種拌勻,用手均勻地把拌有菌種的餅粉撒在用水澆過的秸稈表面。用鐵鍬等工具翻拌一遍,堆成寬2米、高1.5米、長度不限的長條,用塑料布蓋嚴即可。
更多關於玉米做有機肥的方法,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20391c1616073750.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❸ 黃瓜有機肥使用方法
黃瓜追肥時有機肥和化肥是一起使用的:
1.有機肥和化肥配合使用
黃瓜在根瓜幼果期至採收期應加重追肥,以促進其生長發育及果實膨大期對養分的需求。棚栽黃瓜追肥不要刨壟或開溝干施,必須隨水溝施,一般每次追肥量不要太多,平均每株黃瓜追1.5克為宜。在採摘黃瓜的高峰期,每澆一次水都要混入肥水,這樣既不產生肥害,又能獲得高產。當發現化瓜嚴重或畸形瓜多時,用磷酸二氫鉀50克兌水15千克,噴施葉面,3-5天一次。生產後期,根部衰老,可同時用尿素。
黃瓜追肥要點及注意事項
2.土壤較濕或高溫不施肥
在*壤濕的情況下施肥易引起雌花分化,出現畸形瓜,造成落葉、落花及化瓜等生理性病害,在高溫條件下施肥,植株葉片水分蒸發量大,會影響肥效發揮。此外,施肥時間以清晨或傍晚為宜。
3.看苗追肥,控制用量
黃瓜生長前期(一般定植後一個月內)*壤溫度還低,如施肥或澆水太多,就會發生「爛根」,這是由於根系活動能力較弱,不能充分吸收,造成*壤積水過多,空氣減少,使根部窒息而腐爛;地上部則表現為葉肉薄,葉色不鮮艷,並容易萎蔫。因此,黃瓜不能一次施肥、澆水過多,而應用「薄肥勤施、少量多餐」的追肥方法。
黃瓜追肥要點及注意事項
4.追施葉面肥
黃瓜不僅由根部從*壤中吸收營養元素,而且可以由葉面吸收礦質營養,以促進果實發育。一般是在生產中後期,發現葉片薄而黃時追氮肥,用尿素50克對水15千克充分攪拌溶化後噴施葉面,每5天-7天1次連續3次-5次,效果很好。當發現化瓜嚴重,瓜葉肥大,畸形瓜多時,用磷酸二氫鉀50克對水15千克攪拌溶化後噴施葉面3-5天噴1次,也能收到一定效果。
到生產後期,根部衰老,可同時用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各50克兌水15千克,再加入噴施寶半瓶,攪拌溶化後噴葉,可代替根部追肥,增加黃瓜抗病性,延遲衰老爭取高產。但一般情況不能把農葯任意加到化肥里同時噴灑,易產生葯害或葯物失效,需要同時噴灑時,可上午噴葯下午噴肥。
❹ 有機肥施肥的方法是怎樣的
基肥(底肥)施用
基肥,一般叫底肥,是在播種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在翻耕時,將有機肥均勻施入,隨著翻地將肥料翻入土中,這種方法簡單,易操作,能夠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的目的,但於其均勻施入土壤,不能全部甚至大部分接觸根系從而被根系利用,因此,肥料利用率這勢必造成多餘的浪費,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其次也容易產生土壤障礙。因此該方法比適合於種植密度大的作物。
追肥施用
有機肥用作追施的方法有土壤深施和根外追肥兩種。土壤深施一般將有機肥施在根系密集層附近,施後覆土,以免造成養分揮發損失。根外追肥是將堆肥與10倍的水混合均勻,靜置後取其上清液,藉助噴霧器將肥料溶液噴灑在作物葉面,以供葉面吸收。
用作種肥
種肥的使用方法有多種,如拌種、浸種、條施、穴施等。拌種是用少量的清水,將有肥溶解或稀釋,噴灑在種子表面,邊噴邊拌,使肥料溶液均勻地沾在種子表面,陰干後播種的一種方法。浸種是把肥料溶液溶解或稀釋成一定濃度的溶液,按液種1:10的比例,把種子放入溶液中浸泡12~24h,使肥料液隨水滲入種皮,陰干後隨即播種。開溝或挖穴後將肥料施入耕層3~5cm的溝、穴中,再在肥帶附近播種,種肥距保持在3cm以上。用作種肥肥料要求養分釋放要快,不能過酸、過鹼,肥料本身對種子發芽無毒害作用,堆制後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是很好的種肥。
用作育苗肥
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分釋放均勻,養分全面,是育苗的理想肥料。一般以10%的發酵充分的發酵有機肥料加人一定量的草炭、蠅石或珍珠岩,用土混合均勻做育苗基質使用。
有機肥全層施肥與集中施肥
全層施入是將有機肥撒滿地表,通過耕地使有機肥施入全土層中,這種施肥方法在有機肥較多(每畝4000~6000kg)或者作物密度較大的情況下可以應用。集中施入土壤中就是通過開溝把堆肥施入作物的根系附近,這種施肥方法在肥料較少(每畝1500~3000kg)和土壤肥力比較低的情況下,值得採用。
❺ 有機肥生產工藝流程,有機肥的使用方法
有機肥生產整個工藝流程可以簡單分為前處理、一次發酵、後處理3個過程。1、有機肥生產前處理階段:堆肥原料運到堆場後,經磅秤稱量,送到混合攪拌裝置,不能和廠內生產、生活有機廢水混合,必須用清水。2、有機肥生產一次發酵階段:將混合好後的原料用裝載機送入一次發酵車間,堆成發酵堆,2天左右進行翻堆,並補充水分和養分。3、有機肥生產後處理階段:進一步對堆肥成品進行篩分,篩下物根據水分含量高低分別進行處理。
一、有機肥生產工藝流程
有機肥生產整個工藝流程主要分為前處理、一次發酵、後處理3個過程。
1、有機肥生產前處理階段
(1)堆肥原料運到堆場後,經過磅秤稱量就可以送到混合攪拌裝置,堆肥原料不能和廠內生產、生活有機廢水混合,一定要使用清水。
(2)然後再加入有機生物發酵復合菌(每噸原料加1-2kg),並按原料成分(雞糞:木薯渣或菇渣:秸稈=6:2:2)粗調堆,有機肥料水分保持60%-65%、碳氮比為20-30,混合後進入下一工序。
(3)配料時一定要先將紅糖用水溶化,再加入有機肥發酵生物菌充分進行攪勻,然後再將稀釋液均勻潑灑在原材料上,並用攪拌機充分翻攪均勻。
2、有機肥生產一次發酵階段
(1)將混合好後的原料用裝載機送入一次發酵車間,將其堆成發酵堆,2天左右進行翻堆,並補充水分和養分。
(2)發酵溫度一定要控制在50-65°C(用手摸燙手),進行有氧發酵,一次發酵周期為8天,每天進一池原料出一池半成品。
(3)發酵好的半成品出料後,就可以准備進入下一工序。
3、有機肥生產後處理階段
(1)進一步對堆肥成品進行篩分,篩下物可以根據水分的含量高低進行處理。
(2)篩下物造粒後,可以送入烘乾機進行烘乾,按比例添加各種添加物後攪拌混合製成成品,進行分裝,入庫待售,篩上物返回粉碎工序進行回用。
二、有機肥的使用方法
1、撒施法
可以結合深耕工作或者是在播種時將肥料均勻撒施在根系集中分布的區域(以及經常保持濕潤狀態的土層中),這樣就能達到土肥相融的效果。
2、條狀溝施法
(1)該方法比較適合條播作物或葡萄、獼猴桃等果樹,施肥時可以先在土壤中開挖條狀溝,等肥料入土後再播種作物。
(2)或者在距離果樹5cm左右的地方開挖土溝,然後再進行施肥。
3、環狀溝施法
該方法比較適合用於蘋果樹、桃樹、柑桔樹等幼年果樹,施肥時可在距離樹干20-30cm的地方圍繞樹干開一個環狀溝,然後再將有機肥施入溝內,施肥後再覆蓋土壤即可。
4、放射狀溝施法
該方法比較適合用於蘋果樹、桃樹、柑桔樹等成年果樹,施肥時可在距離樹干30cm的地方向四周開出4-5個長度為50cm左右的土溝,然後再將有機肥施入溝內,施肥後再覆蓋土壤即可。
5、穴施法
(1)該方法比較適合對點播作物或移栽作物使用,比如玉米、棉花、西紅柿等,施肥時可以將肥料直接施入播種穴或移栽穴,然後再進行播種或移栽即可。
(2)如果是在苗床、綠化地域和保護地中使用,則要先讓肥料和表層土壤充分混勻,然後再將其鋪平才能開始進行植苗或播種。
(3)或者直接將肥料鋪平在地表,然後再進行植苗或播種。
❻ 有機肥料製作方法
1、乾草製作:將乾草、菜葉、土壤混合後堆放製作。2、咖啡渣製作:將咖啡渣和土壤混合後裝袋密封發酵。3、香蕉皮製作:將香蕉皮和土壤混合發酵。4、草木灰製作:草木灰冷卻後混入土壤。5、蛋殼製作:蛋殼研磨成粉後撒入土壤。
1、乾草製作
首先將蛋殼清清洗干凈,研磨成粉後撒入土壤中,混合均勻即可。
6、蚯蚓分解
蚯蚓作為生態系統的分解者,能夠將菜葉、果皮、乾草、落葉食入腹中,並排出營養豐富的分解物,屬於有機肥的一種。
❼ 有機肥使用方法_有機肥怎麼使用
機肥料與化學肥料一樣,品種萬千,養分含量也相差甚遠,需根據土壤狀況,栽種作物與有機肥的肥性狀況合理施用。為此,下面我整理了有機肥使用方以供大家閱讀。
有機肥使用 方法
1、全層施肥。在翻地前將有機肥料撒在地表,隨著翻地將肥料全面翻入土壤中。這種施肥方法簡單,省力。肥料施用均勻,但肥料利用率低。目前,這種方法適用於用量大、養分含量低的精製農家肥的施用。
2、集中施肥。腐熟程度高的有機肥(如商品有機肥)一般採用在定植穴內施用或挖溝施用的方法,將其集中施在作物根系部位,可充分發揮其肥效。
3、追肥施用。腐熟程度高的有機肥(如沼氣肥)速效養分含量高,可作追肥施用。
4、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配合施用。有機肥料與無機肥料優缺點各異,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證明,單施有機肥料或無機肥料,都不能適時、適量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只有兩者配合施用,才能充分發揮各自的優點,兩者取長補短,互相補充,緩急相濟,充分發揮肥料的增產潛力,達到高產優質和培肥改良土壤的雙重效果。
有機肥的氮磷鉀的不同功效
與瓜果蔬菜生長最密切相關的三種元素就屬氮磷鉀了,不同蔬菜、不同時期對這三種元素的需求也是有講究的,了解掌握這些元素肥的使用方法是種菜必要知識哦。
先來看一下這三種元素的不同功效,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氮長葉壯秧、磷生根促花、鉀提升果品質量。
氮肥能夠促進植物細胞的分裂和增長,加速葉面生長,從而有更多的葉面積用來進行光合作用,促進整個植株的健壯成長。氮肥適用用葉莖類蔬菜整個生長周期以及瓜果類前期施用,但瓜果類在中後期應控制氮肥,以免果實貪青,不利於成熟。
磷肥能夠促進植物苗期根系的生長、以瓜果的花芽分化,此外還能夠加強蔬菜的抗寒能力以及提高產量和質量。磷肥適合當基肥施於土壤,特別適用於番茄類的蔬菜,能夠增加番茄的抗病能力,促進番茄開花及座果。
鉀肥能夠改善作物產品品質、薯類和糖料作物澱粉和糖分含量、調整水果的糖酸比,增加其維生素C的含量、改善果菜的形狀、大小、色澤和風味,增強其耐貯性。
有機肥與氮磷鉀的對應關系
再看一下常見幾種有機肥與氮磷鉀的對應關系:
含氮肥較多的有機肥:香油渣子、豆餅,施用方法:泡水沖施。
含磷肥較多的有機肥:骨粉的磷含量在20%以上,是一種很好的遲效性磷肥,可摻入培養土中作基肥使用,。
含鉀較多的有機肥:草木灰主要成份是鉀和磷,其中鉀的成分最高,草木灰中的鉀為水溶性,使用方法可以泡水沖施,也可以當作葉面肥噴施。
❽ 有機肥怎麼使用
有機肥是以畜禽糞便動植物殘體為原料經過高溫發酵製成的肥料,對於土壤改良和促進化肥吸收很有效果。今天我們說說使用有機肥的注意事項!
三,盡量作底肥深耕後施用。改進施肥方法,一是盡量將有機肥深施或蓋入土裡,避免地表撒施肥料現象,減少肥料的流失浪費和環境污染;二是作物苗期基肥要深施或早施,尤其是要嚴格控製作物苗期氮肥的施用量;三是要按作物生長營養需求規律來施肥,一般生長期短的作物可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像生長期長的棉花栽培施肥,應該分前後期來施用,即「前輕、後重」來合理施入,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產量效果。
❾ 基肥為什麼要以有機肥為主,採用什麼方法使用最好
追肥對於基肥而言,是對基肥的不足而採用補充的施肥方式,因此基肥是土壤施肥的基礎,土壤施肥的目的除了補充植物每年從土壤中帶走的礦質元素外,重要的是通過施肥提高土壤的肥力,為植物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肥力是土壤最根本的特徵,是土壤可供礦質營養、保水保肥的能力,而有機肥正是提高土壤肥力最好的、最全面的肥料品種,它不僅能補充植物所需要的各種礦質元素,而且能增加土壤中腐殖質的含量。腐殖質可使土壤形成大量的團粒結構,一個團粒結構就是一個小的肥水貯藏庫,土壤的團粒結構越多,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越高。腐殖質中的腐殖酸可中和土壤中的鹼,變不溶的礦質營養為可溶的礦質營養,利於根系吸收,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有利於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由此可見,有機肥是不可替代的優質肥料。各種有機肥的養分含量見表5。
表5 常用有機肥的養分含量我國耕地有機質含量普遍偏低,一般群眾認為的好地,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僅在1%左右,而發達國家土壤有機質含量在3%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是限制果品產量和質量的重要因素。有機肥是人畜糞便和動植物殘體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經發酵而成的富含有機質的優質肥料,含有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各種營養元素、維生素、生物活性物質及各種有益微生物,是全面生產有機食品最好的天然肥料。生產無公害的優質果品,在施肥上必須以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為主,盡量減少化肥的施用,不施或少施化肥。目前農村隨著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農戶養牲畜的減少,有機肥源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保證有充足的有機肥源,要大力提倡發展畜牧業,實現農、林、牧互相結合,綜合發展,使資源優化配置,合理利用,形成以牧養農林,以林促農、牧,以農養林、牧的良性循環。為做到物盡其用,幫助農民千方百計增收,應提倡建設生態家園,即通過沼氣池的發酵將人畜糞便轉化為沼氣,用作做飯照明的燃料,節省下的柴草供牲畜飼料,餘下的沼液沼渣是生產無公害果品的上等有機肥料。筆者調查一個四口人之家,養牲畜產出的糞便供一個沼氣池發酵用料,可滿足做飯照明用氣,每年節約燃料費300多元,用沼渣、沼液為果樹施肥可提高果品的產量和品質,減少病蟲害及化肥投入,僅此一項每667米2可增收200~300元,飼養牲畜每年可增收3000元左右,僅此一項每年可增收3600多元。通過沼氣池的轉化,使資源得到更進一步地利用,環境充分地凈化,農村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生態家園建設」是我國廣大農村的發展方向。
基肥的使用方法一般採取環狀溝施、放射狀溝施,與地面撒施結合運用效果較好。2003年在調查金絲小棗裂果原因時發現,凡是多年施肥連續採用地面撒施的地塊,金絲小棗的根系大部分集中在20厘米左右的土層內,抗旱、耐澇、抗寒的能力減弱,而多年採用深溝施肥的地塊,根系大部分集中在40厘米左右的土層中,抗旱、耐澇、抗寒的能力好於根系分布淺的棗樹,表現為連續多日不降雨的情況下,根系分布淺的棗樹葉片中午萎蔫的時間遠多於根系深的棗樹,且果實裂果的趨勢也高於根系深的棗樹。
環狀溝施:是在樹冠投影的外圍向內挖深40~60厘米,寬40厘米左右環狀溝,將有機肥與陽土拌勻撒入溝內,上面覆蓋挖出的陰土。逐年外擴,直到兩樹連通時改為放射狀溝施。也可採用條狀溝施,即第一年在樹冠投影的外圍向內挖南北向溝,第二年在樹冠投影的外圍向內挖東西向溝,兩年完成一環,其技術要求同環狀溝施,此種方法省工,也可用機械挖溝,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放射狀溝施:在樹盤內以樹干為中心距樹干30厘米左右處向四周挖四條放射溝,溝由淺入深到樹冠投影處溝深40~60厘米,溝寬40厘米左右,施肥方法同環狀溝施,第二年在第一年施肥溝一側繼續挖溝施肥,直至互相連通後,再採用地面撒施。
地面撒施:將有機肥撒在樹盤表面,然後深翻20厘米左右,將有機肥翻入土層內可連續使用1~2年再採用溝施。上述3種方法交替使用,達到深翻和施肥的共同目的,土壤的活土層不斷得到擴大,土壤的理化性能和肥力均得到提高,使根系各個部分均衡生長,擴大了吸收面積,有利於果樹生長發育。採用溝施方法應注意保護根系,避免傷害1厘米以上的粗根,因粗根分生能力遠不如細根、毛根,過多傷害粗根對根系生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