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子線綁法
子線是台釣線組中劃分的稱謂,別稱子系、腦線、口線等,在台釣線組中魚線被八字環分成兩段,其中從竿稍到八字環這一段魚線稱作主線,從八字環到魚鉤這一段魚線則稱作子線,下面來看一看子線打結方法和綁法圖解吧!
2. 高手全面分析垂釣中如何使用子線
釣魚有生口、輕口、猾口和「打連發」之分。先不說是釣大魚還是小魚。在垂釣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因所釣的水域不同、肥淡不同和魚的吃口不同而給了我們不同的感覺:
長時間幾乎沒有人垂釣過的,我們稱之為「生口」;釣的多了,魚有過被掛、被釣(吃口不深而逃脫或者因為小被放生的),我們稱之為「輕口」;逃脫或被多次放生的,我們稱之為「猾口」,「猾口」比「生口」更加謹慎;而在垂釣過程中遇到魚群密度很大,而且魚吃起食來毫不遲疑,見餌就搶,中鉤率高,上魚快而多(在自然水域,不餵食,魚又有一定密度的水體中釣時這點表現的特別明顯)這就是「打連發」了,釣這樣的魚用硬而粗點的子線就是首選,針對鯽魚而言,一般用0.8(主線)配0.6號子線就最好不過的了。
但是要遇到輕口魚,首先為降低魚的警惕性,應該選用軟點的子線,但號數不能小,目的一是要便於魚吸食,提高中鉤率。二是一旦中鉤,就得牢牢掛住,不讓其再逃脫,防止逃脫時驚嚇了魚群,不利於後續垂釣。三是碰到大魚也能抗得住的沖擊,獲最佳效果。而釣滑口魚,子線要起到主要的作用,較軟而細的子線是首選,找底准確了,雙鉤落底,上鉤成直立、下鉤側躺,靈敏度正好,滑口魚雖然吸食謹慎,但它永遠也不知道軟子線會在它吸食快見鉤的時候會輕而易舉地入口中,無論它吸食哪個鉤餌,信號都會很快地傳遞到星漂上,被垂釣者捕捉到,准確地提竿上魚。
當然,釣滑口魚還要有對性地使用餌料,凡是用餌料垂釣次數多產生的滑口魚,應更換用蚯蚓垂釣為好,反之,是用蚯蚓垂釣產生的滑口魚則用餌料垂釣會有好的效果。但是不否認,一直用餌料垂釣的魚(是指精養塘),對餌料有一定的依賴性,可能對蚯蚓不太感興趣,那麼在垂釣時可以摻加些用於平時喂養的餌料(十分之二),也是垂釣滑口魚的好辦法。
3. 子線打結方法
子線打結方法如下:
打結工具為一把彎頭鑷子、鑷子頭用銼刀修尖、砂紙打磨光滑。
1、雙鉤綁好,比好鉤距對折。
子線是釣魚用具中(有時特指手竿線組)連接主線和魚鉤的一段漁線,又稱腳線、腦線或口線。
子線是指垂釣裝備中的一種,而且是一種必須要有的裝備。子線的選擇是非常的重要的,必須要和主線,以及魚竿相匹配,而且,線組搭配和具體的魚情,水情密切相關不可分割。合理的選擇子線,搭配線組,有利於降低由此造成的跑魚短線的現象。
子線的特點
子線有軟子線和硬子線之分,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用線的線性。子線線性型號的選用,和魚的大小以及魚情水情有關聯,子線線號不同,其所承受的拉力不同,自身的韌性和強度也各有不同。
無論怎樣,合格的子線,手摸起來都是非常的光滑的,彈性韌性好,不容易變形不容易扯斷,正常的子線除了這些特點之外,還有耐冷熱,耐磨的特點。
4. 綁子線的方法
綁子線的方法:
准備材料和工具:1根透明子線、魚鉤、筆芯、剪刀、尖口鉗。
具體操作如下:
1、綁魚鉤。首先將子線交叉重疊一部分,用左手捏住中間。其次用右手將魚鉤的鉤柄交給左手捏住。
綁子線的作用:
1、有利於保護主線。
細線的耐抗力比粗線差,即使斷了,也是損失一小段子線。若不用子線,斷的就是主線。主線斷了,整根線可能就報廢了,線上的浮漂、鉛墜也都沒有了。
2、是增加靈敏度
如冬天魚的口輕,需要細一點的線,那麼用細些子線軟些,再短些的子線更容易出口,浮漂顯示更靈敏。
5. 釣魚的子線是怎麼使用的
別小看子線的作用,子線在台釣中也是重要組成部分,想要有更多的魚獲,子線的長短、粗細、鉤尖距一定要保持合理的長度。在垂釣的過程中,要保證子線拉力的情況下,子線越軟越不容易出現擋口的現象,但太軟的子線在遛魚的過程中很容易扯斷,太硬的子線會影響魚的吃餌。所以子線的粗線一定要運用得當,尤其在野釣中或黑坑中,子線的好壞更是決定魚獲的多少。所以現在就來詳細說說,長短子線和鉤尖距的一些注意事項。
一、子線怎麼掛八字環
先從簡單的聊聊,子線掛在八字環上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子線末端打結,然後掛八字環,另外一種是末端不打結,至於哪種方法更好,不同釣友有不同意見。如下圖,AB兩種不同的鏈接方法,兩種方法有不同的優勢,A方法鏈接平滑順暢,由於沒有線結在八字環外面,快速提竿的時候不會出現快速旋轉的情況,所以適合提竿頻率比較高的釣法,B方法不少釣友會感覺更解釋。個人意見就是釣小魚,比如釣鯽魚使用A方法,釣大魚使用B方法。
二、子線的長短
子線的使用中最講究的就是子線的長短,原因在於子線的長短不同,在水中的運動時間和軌跡相差很大。子線長運動軌跡就大,相對來說下降速度就慢,而子線短相對來說下降速度就快。第二個不同就在於子線的長短會影響魚吃餌動作的傳遞,通常來說子線越長傳遞速度越慢,子線短則傳遞速度快。所以以上2個不同導致了不同魚情子線的長短使用也是不同的。想要過濾小口,抓實口,那就使用長子線,但是由於野釣環境中小魚多,長子線下降的太慢了,小魚很容易追上,會出現魚餌無法到底的情況,所以野釣中長子線也只有冬季會使用。而在黑坑或者養殖塘中,長子線的使用就比較多了。
短子線,甚至是超短的子線,都要配合特殊的台釣技巧使用,比如鉛墜到底,或者跑鉛釣法使用,這種釣法適合使用短子線,但是如果子線太長,導致鉛墜無法拉動,漂相就出不來。所以除了冬釣要釣頓之外,還是推薦短子線,短子線入了防止小魚鬧窩,還有一個特別的優點,就是釣大魚不容易出現搭橋的現象,這樣跑魚的幾率就會小很多。
三、鉤間距的學問
鉤間距也是判斷子線適不適合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來說正常的鉤間距保持在1.5個到2個魚鉤的大小即可。鉤間距如果太小,掛雙餌的時候餌團容易黏在一起,上餌也不方便。如果有特殊的魚情,需要改變鉤尖距大小,例如釣生口魚的時候,因為生口魚在水底吃餌沒那麼警惕,可以適量加大鉤尖距,增加兩個至三個魚鉤的距離,加大中雙尾的
6. 子線防纏繞打結方法
1、准備子線:材質及型號根據垂釣環境准備好,此外還需准備太空豆、八字環等工具。
2、結O型圈:在子線上結一個O型圈,並將一個大號太空豆從子線中間切開。
3、穿入太空豆:從八字環的底部將另一個太空豆穿入,再用細針將子線從另外一邊挑出來。觀察到八字環底部子線的線頭位置有半截太空豆就可以了,這樣不容易纏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