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感染性廢棄物的最常用的處置方法

感染性廢棄物的最常用的處置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10 07:40:52

Ⅰ 醫療廢棄物的分類和處置是什麼

醫療廢物的分類

1.感染性廢物: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廢棄的血液、血清;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廢品。

2.損傷性廢物:醫用針頭、縫合針;各類醫用銳器,如手術刀、備皮刀等;玻片、試管、安瓿等。

3.葯物性廢物: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的葯品包括:一般性葯品、免疫抑制劑,廢棄的疫苗、血液製品等。

醫療廢物收集、貯存工作流程

1.醫療廢物由產生部門的醫務人員分類入袋,感染性廢物→專用黃色包裝袋;損傷性廢物→防滲漏、耐刺的利器盒,盛裝至2/3時嚴密封口→貼上標簽,檢查完好,登記、簽名→保潔員從醫療廢物的產生地點將分類包裝的醫療廢物,沿指定的線路或專用電梯,採用專用的運送工具運送→醫療廢物暫存間。

凡病理性廢物中有血性或液體樣,且易於泄漏的廢物,務必單獨嚴格包裝好,如採用小袋包裝,加用兩層包裝袋,扎緊,帖上標志,註明產地、時間、名稱(用紅筆寫上病理性或血性廢物),單獨存放一處,便於運送人員的運送。

2.每天由大地維康處理中心專車運送,並做好記錄。

3.垃圾房在醫療廢物送離後每次均要進行消毒、清洗。

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建立醫療廢物的暫時貯存設施、設備,不得露天存放醫療廢物;醫療廢物暫時貯存的時間不得超過2天;醫療廢物的暫時貯存設施、設備應當定期消毒和清潔。

第十八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使用防滲漏、防遺撒的專用運送工具,按照本單位確定的內部醫療廢物運送時間、路線,將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至暫時貯存地點。運送工具使用後應當在醫療衛生機構內指定的地點及時消毒和清潔。

Ⅱ 感染性廢物的處理應遵循哪些原則

應該遵循如下原則:

1)感染性廢物的確定

負責管理感染性廢物的人員應該清楚本單位有哪些廢物種類以及何處產生,然後按照廢物管理條例,有效地實施廢物的處理。

2)感染性廢物分流

感染性廢物不應與一般固體廢物以及危險性廢物相混合,應根據廢物產生特點予以分流。此外,感染性廢物尚須分門別類,每種類型的廢物相應的方法處理。再者在本單位處理的廢物也要與運往別處處理的廢物分開。

3)包裝和貼標簽

用來包裝廢物的容器可以保護廢物處理人員、病人、工作人員以及其他無關人員免受感染性物質的損害和致病。選擇何種容器盛裝廢物應考慮廢物的種類、收集、轉運、儲藏以及處理方法。

(1)容器種類

塑料袋:用於不銳利、不受潮的感染性廢物,也可以襯在其他容器。高壓滅菌時,塑料袋不影響蒸氣滲透至廢物內。廢物處理、轉運、儲存時不易破裂、泄露、溢出。

其他材料:金屬、硬塑料、瓦楞紙、纖維板和玻璃等材料常用於製作盛裝廢物的容器。由這些材料製成的容器要比塑料袋堅固、持久,但也有各自的缺點。因此,選擇時要考慮廢物的類型、處理方法。有些不能透過蒸氣的容器,不適宜盛裝廢物進行高壓滅菌。

盛液體的容器:液體應該裝在密封良好的容器內,以免在運送、處理過程中泄露、溢出。容器不宜太大。裝廢液的容器外層最好有一層包裝。

放尖銳物的容器:裝碎玻璃、刀片、針頭、注射器等廢物的容器應該更為堅固、密封、以防被穿透、刺破。容器上應有幾個通風孔,高壓滅菌中便於蒸氣進入。

(2)貼標簽和做記號

為了便於識別裝感染性廢物的容器,貼標簽和做標記是必不可少的。往往用醒目的顏色、標簽和記號表示,紅色、桔黃色或桔紅色常用來表明生物危險性。標簽的另一個功能就是對傳染性廢物分門別類,以便明確用哪種方法處置。對於運往他處消毒處理的感染性廢物應標明廢物名稱、產生地點和聯系電話。

4)感染性廢物的處理和搬運

轉運和處理廢物的目的是未來減少人們的感染,確保廢物最終得到妥善處理,其內容包括:

(1)維持廢物容器在處理和搬運過程的完整性;

(2)消毒收集廢物貨車和重復使用的廢物容器。

(2)感染性廢棄物的最常用的處置方法擴展閱讀:

感染性廢棄物處置的管理應符合國家和地方的相關法律規范要求;將操作、收集、運輸、處理及處置廢棄物的危險減至最小;將實驗廢棄物對環境的有害作用減至最小;實驗室廢棄物處理,所有感染性材料必須在實驗室內清除污染、高溫滅菌或以規定的方式包裹運至政府指定地點焚燒。

所有棄置的實驗室生物樣本、培養物和被污染的廢棄物在從實驗室取走之前,應使其達到生物學安全;從事實驗工作的所有人員,必須參加消防安全和生物安全知識培訓,合格後才能上崗。

廢棄物處理措施:

1、嚴格遵照程序進行

實驗結束後需嚴格按照程序對危險廢棄物進行處理,所有不需要的樣本、培養物和其它生物性材料丟棄前均應高溫滅菌處理,應棄置於專門設計的、專用的和有標記的用於處置污染物的容器內。

對實驗室廢水、廢氣的處置,應嚴格按政府環保部門的要求進行達標排放。

2、充滿量不能超過設計容量

污染廢棄物容器的充滿量不能超過其設計的容量,充滿後應包裹好,由專人負責送至科研基地垃圾站指定容器集中處理。

3、動物屍體即時處理

動物屍體應及時送至專用冰櫃冷凍,集中運至政府部門指定地點焚燒。

4、污染銳器集中處理

污染(感染性)銳器(針頭、手術刀、破碎玻璃等)應收集在耐扎容器內,按感染性物質消毒滅菌處理後置於專用銳器垃圾桶中處理。

5、重復使用的污染材料清洗應在高溫滅菌或消毒後進行

任何高壓滅菌後重復使用的污染(有潛在感染性)材料不應事先清洗,必要的清洗、修復須在高溫滅菌或消毒後進行。

6、廢棄物及容器不能放置在辦公區內

不允許積存和私自帶走垃圾和實驗廢棄物。普通廢棄物放置固定地點,由科研基地保潔人員統一收集到垃圾房轉運至政府許可的廢棄物處置場所進行無害化處置。

7、配備專業管理人員

實驗室管理人員應確保由經過培訓的人員使用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和設施處理危險廢棄物。廢棄物的處理和處置工作應由實驗室負責人監督執行,並進行工作備案、備查。

Ⅲ 醫療廢物垃圾你覺得最佳處理處置的辦法有哪些

醫療廢物包括五類: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葯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病理性廢物。
感染性廢物
1
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
被病人血液、體液、具有傳染性的排泄物污染的塑料、橡膠、棉、纖維及其他材質的廢物。
微生物實驗室廢棄的病原體培養基、標本、菌種、毒種保存液;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
隔離的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
正確收集方法
1、用黃色帶蓋醫療垃圾桶收集,並套專用黃色醫療垃圾袋。當容器3/4滿時,垃圾袋封口並貼上專用標識。
2、微生物實驗室的病原體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在產生地用壓力蒸汽滅菌後再按照感染性廢物收集。
3、廢棄的尿液、胸腹水、腦脊液等標本可直接排入有污水處理系統的下水道。
4、廢棄的血液、血清、糞便標本,及其他感染性廢物放入有醫療垃圾袋及帶蓋醫療垃圾桶內。
5、輸血袋應在輸血24小時後,單獨收集於黃色醫療垃圾袋。
6、隔離的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產生的廢物(含生活廢物)應用雙層黃色醫療垃圾袋密閉包裝。
損傷性廢物
2
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
廢棄的金屬類銳器,如醫用針頭、縫合針、針灸針、探針、穿剌針和各種導絲、鋼釘、手術鋸等。
廢棄的玻璃類銳器,如蓋玻片、載玻片、玻璃安瓿、破碎的玻璃試管。
廢棄的其他材質類銳器,如一次性鑷子、一次性探針、一次性使用塑料移液吸頭等。
正確收集方法
直接放入黃色醫療專用銳器盒。註:選擇合適規格的利器盒,裝滿3/4即封口轉運。
葯物性廢物
3
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葯品。
1、批量廢棄的一般性葯品,如:抗生素、非處方類葯品等。
2、廢棄的細胞毒性葯物和遺傳毒性葯物,包括:致癌性葯物,可疑致癌性葯物,免疫抑制劑。
3、廢棄的疫苗、血液製品等。
正確收集方法
批量的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葯品,應由葯學部按種類集中收集並登記後,退回生產廠家或交由危險廢物處置機構處置。
少量的葯物性廢物一包括廢棄的細胞毒性葯物和遺傳毒性葯物的葯瓶可以直接放入用以盛裝感染性廢物醫療垃圾袋及醫療垃圾桶,但應當在標簽上註明。
化學性廢物
4
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的化學物品。
1、醫學影像醫學實驗使用後的廢棄的化學試劑。廢棄的過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學消毒劑。
2、廢棄的含重金屬物質的器具、物品,如含汞血壓計、含汞溫度計,以及口腔科等使用後的含汞物品等。
正確收集方法
批量的廢化學試劑(如乙醇、甲醛、二甲苯等),應當交由專門的危險廢物處置機構處置。
批量的含汞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報廢時,應當交由專門危險廢物處置機構處置。
病理性廢物
5
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實驗室動物屍體等。
1、手術及其他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的人體組織、器官等。
2、醫學實驗動物的組織、屍體。
3、病理切片後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
4、傳染病、疑似傳染病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產婦的胎盤。
5、胎齡在16周以下,或胎重不足500克的死產胎兒。
正確收集方法
直接放入醫療垃圾袋及帶蓋醫療垃圾桶。
胎兒遺體、嬰兒遺體應依照《殯葬管理條例》規定,納入遺體管理。嚴禁將胎齡16周以上或胎重500g以上胎兒遺體、嬰兒遺體作為醫療廢物處置。
分娩後的胎盤歸產婦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胎盤。產婦在分娩前應與醫療機構辦理胎盤處理手續,並隨病史歸檔備查。
醫用非醫療廢物:
6
對人和環境無危害或危害程度很低,沒有被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和啡泄物污染,可以作為生活垃圾處置,或者進行規范的回收再利用。
如:患者使用的尿不濕紙尿褲、尿片、衛生巾、衛生紙等生活用品;B超耦合劑擦拭紙等;一次性的枕巾、無紡布、外包裝等;化學冰袋、鞋套、袖套、皮膚清潔巾、擦手巾;一般試劑、消毒劑的空瓶等。
註:對於實際操作中一些難以確認是否被污染的一次性使用器械或物品,仍應作為醫療廢物進行處置。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等部】聯合發布的《關於在醫療機構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7-30號)
正確收集方法
對於未被患者血液體液和排泄物等污染的輸液瓶/袋,應當去除輸液皮條和針頭後,單獨分類存放及回收。
存在下列情形的輸液瓶/袋,即使未被患者血液、體液和排泄物等污染,也不得納入可回收生活垃圾。
1、在傳染病區使用,或者用於傳染病患者、疑似傳染病患者以及採取隔離措施的其他患者的輸液瓶/袋,應當按照感染性醫療廢物處理。
2、輸液涉及使用細胞毒性葯物(如腫瘤化療葯物等)的輸液瓶/袋,應當按照葯物性醫療廢物處理。
3、輸液涉及使用麻醉類葯品、精神類葯品、易制毒葯品和放射性葯品的輸液瓶/袋,應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處理。

Ⅳ 簡述生物廢棄物的處置原則及方法

或多或少的危險廢棄物。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每年的危險廢棄物產生量為3.3億噸,如果隨意丟棄會對我們生活環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這便需要我們對其進行專業的處置,處置後的產物還可以進行利用。處置的方式和目的不用,產生的效益也不同。什麼是處置、什麼是利用,該如何判定?可以參考以下幾個依據。



1、依據有害成分的固化目的


在對危險廢棄物進行處置時,有時會選擇將廢棄物的有害成分固定在產品中而達到解毒的目的。

①如果目的在於解毒、消除危害,而不是為了生產產品,就屬於處置。

②如果目的是將廢棄物作為產品的一種直接原料或替代原料,缺少這種原料無法形成產品,則屬於利用。

例如,將含六價鉻廢渣添加到玻璃原料中作玻璃著色劑,高溫下將鉻固定在玻璃體中解毒,將少量工業危險廢棄物摻入到水泥窯原料中解毒,石棉粉塵或纖維廢物固定在陶瓷產品中,這都是處置;而利用釩渣生產釩鐵合金,廢渣中的釩是作為釩鐵合金中釩的必須來源,或者唯一來源,這則屬於利用。

2、依據有害化學成分的轉化目的

許多廢棄物是由於含有害化學成分而成為危險廢物的,但化學成分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發生變化,通過這種變化可實現降低或消除廢物對環境或健康的危害。

(1)危險廢棄物的焚燒實質上是將有毒有害的化學成分在高溫下轉化為無毒無害的氣體而排放,故是一種最終消除危害的方法,這種通過焚燒使化學成分轉化的形式也有不同的轉化目的。

①如果焚燒危險廢棄物主要目的在於解毒、消除危害,而不是為了回收熱能,一般則視為危險廢棄物處置。

②如果是將危險廢棄物焚燒後,在降低其毒性和危害性的條件下,還充分利用焚燒廢棄物產生的能量,則屬於利用。

(2)廢酸廢鹼中和處理後的排放實際上也是通過化學轉化達到去除危害的目的的一種處置形式。但是,必須注意,危險廢棄物的化學轉化處置過程應盡量減少二次污染。

3、依據使用生物處理方法的原因

危險廢棄物的處理方法中,生物處理方法也是比較常見的。經處理後的危險廢棄物也有不同的使用目的。以液態或污泥廢物在土壤中的處理為例。

①將液態或污泥廢物在土壤中進行處理,是利用土壤中的多種微生物將廢棄物進行生物分解,從而消除危害,這是一種處置方式。土壤處置方式受到土壤容量的限制,廢物濃度高、數量大、施加時間長,此時容易導致土壤污染。

②利用土壤中的多種微生物將廢棄物進行生物分解後,將廢棄物作為農業肥料施加到土壤中進行利用,這便屬於利用形式。

又如,高濃度有機廢液加入到活性污泥水處理設施中進行處理,實際上也是生物處置形式。

4、結語

最後,需要再提一下廢棄物的最終填埋處理,這是一種處置形式,填埋的目的是埋藏或改變危險廢棄物的特性,或將危險廢棄物隔離起來,使其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威脅降到最低程度。填埋適用於處置不能回收利用其有用組分、不能回收利用其能量

Ⅳ 院內感染:感染性廢物的處理原則

從醫療廢物的產生;分類收集;警示標記;密閉包裝與運輸、貯存、無害化處置的整個流程實行全過程嚴格控制。 1 、醫療廢物的定義: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 包括:( 1 )感染性廢物( 2 )病理性廢物( 3 )損傷性廢物( 4 )葯物性廢物( 5 )化學性廢物 2 、實驗室中的廢棄物:主要為感染性廢棄物 包括:( 1 )實驗室培養物、可能為污染源的送檢標本(如血液,各種體液,排泄物); ( 2 )在標本採集時與感染病人有接觸的組織(棉簽)等物品; ( 3 )沾有人的組織或液體的銳器(如針頭、輸液器、解剖刀、小刀子、刀片、剪刀和碎玻璃等廢棄物),在醫療廢物中占的比重較大,是最為主要的醫療廢物之一。

Ⅵ 誰有實驗室廢棄物處理的方法啊越全面越好

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

一、實驗室一般化學廢棄物(化學廢液)的處理

實驗室化學廢液產量大,處理任務重,是三廢處理中的重要環節。廢液處理必須分類收集、安全存放,嚴禁隨意排放。在廢液桶上將廢棄物的詳細情況,如廢棄物的成份、含量、性質、收集日期、負責人等信息填寫在廢液收集單上,貼上標簽,由專職人員定期交由學校回收處理。

二、實驗室氣體廢棄物(廢氣)的處理

1、對少量的有毒氣體可通過通風設備(通風櫥或通風管道)經稀釋後排至室外,通風管道應有一定高度,使排出的氣體易被空氣稀釋。

2、大量的有毒氣體必須經過處理如吸收處理或與氧充分燃燒,然後才能排到室外,如氮、硫、磷等酸性氧化物氣體,可用導管通入鹼液中,使其被吸收後排出。

3、對於生物安全櫃、超凈工作台、紫外燈等採用紫外臭氧殺菌的設備,由於臭氧分解的半衰期為20~50min,因此消毒結束後,需關閉紫外燈至少半個小時以上再進行無菌操作實驗。

三、實驗室固體廢氣物(廢渣)的處理

對固體廢棄物的處理,同廢液處理類似,需根據其性質進行分類收集處理,禁止隨意混合存放。其中,需特別的注意事項如下:

1、存放實驗廢棄物必須使用標記有「醫療廢物」的專用黃色塑料袋,存放生活垃圾必須使用黑色塑料袋。

2、使用過的微生物、細胞等培養材料的固體廢棄物,如:培養基、培養瓶、培養皿、培養板等需經過有效的消毒處理(如高壓蒸汽滅菌30min、或有效氯溶液浸泡2-6h)後方可丟棄或清洗。

3、鑒於溴化乙錠(EB)的強誘變性,研究院不鼓勵使用EB染料,建議選用毒性小的新型替代染料(如熒光染料、花箐類染料等)。如果一定要使用EB,則EB污染過的廢棄物嚴禁隨意丟棄,必須經過有效的凈化處理(如使用專業的EB清除劑或採用活性炭吸附、氧化使其失活等方法)。

(6)感染性廢棄物的最常用的處置方法擴展閱讀:

化學廢棄物按污染物形態分類

(1)廢水。實驗室產生的廢水包括多餘的樣品、標准曲線及樣品分析殘液、失效的貯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滌水等。幾乎所有的常規分析項目都不同程度存在著廢水污染問題。這些廢水中成分包羅萬象,包括最常見的有機物、重金屬離子和有害微生物等及相對少見的氰化物、細菌毒素、各種農葯殘留、葯物殘留等。

(2)廢氣。實驗室產生的廢氣包括試劑和樣品的揮發物、分析過程中間產物、泄漏和排空的標准氣和載氣等。通常實驗室中直接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實驗都要求在通風櫥內進行,這固然是保證室內空氣質量、保護分析人員健康安全的有效辦法,但是月直接污染了環境空氣。實驗室廢氣包括酸霧、甲醛、苯系物、各種有機溶劑等常見污染物和汞蒸汽、光氣等較少遇到的污染物。

(3)固體廢物。實驗室產生的固體廢物包括多餘樣品、分析產物、消耗或破損的實驗用品(如玻璃器皿、紗布)、殘留或失效的化學試劑等。這些固體廢物成分復雜,涵蓋各類化學、生物污染物,尤其是不少過期失效的化學試劑,處理稍有不慎,很容易導致嚴重的污染事故。

Ⅶ 醫療廢棄物的分類和處置是什麼

醫療廢棄物的分類是:

1、感染性廢物: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廢棄的血液、血清;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廢品。

2、損傷性廢物:醫用針頭、縫合針;各類醫用銳器,如手術刀、備皮刀等;玻片、試管、安瓿等。

3、葯物性廢物: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的葯品包括:一般性葯品、免疫抑制劑,廢棄的疫苗、血液製品等。

4、化學性廢物:影像、實驗室廢棄的化學試劑;廢棄的化學消毒劑;廢棄的汞血壓計、汞溫度計。

5、病理性廢物: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實驗動物屍體等。

醫療廢棄物的處置方法:

一、衛生填埋法

衛生填埋法是將垃圾埋入地下,通過微生物長期的分解作用,使之分解為無害的物質。醫療廢物的填埋系統如果沒有防滲措施,各種有毒物質、病原體、放射性物質等會隨雨水滲入土壤,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危及人類健康。

因此,衛生填埋場需經過科學的選址,並用粘土、高密度聚乙烯等材料鋪設防滲層,還必須設置填埋氣的收集和輸出管道,所以採用填埋處理法必須非常慎重,一定按有關規定對醫療廢物進行嚴格的預處理。

二、高溫焚燒法

焚燒處理是一個深度氧化的化學過程,在高溫火焰的作用下,焚燒設備內的醫療廢物經過烘乾、引燃、焚燒三個階段將其轉化成殘渣和氣體,醫療廢物中的傳染源和有害物質在焚燒過程中可以被有效破壞。

焚燒技術適用於各種傳染性醫療廢物,焚燒時要求焚燒爐內有較高而穩定的爐溫,良好的氧氣混合工況,足夠的氣體停留時問等條件,同時需要對最終排放的煙氣和殘渣進行無害化處置。

三、高壓蒸汽滅菌法

壓力蒸汽滅菌處理方法的原理是醫療廢物在高溫、高壓的工藝條件下運行20min以上,壓力蒸汽穿透物體內部,使微生物的蛋白質凝固變性而被殺死。

Ⅷ 醫療廢棄物的分類和處置方法是什麼

一.醫療廢物的分類

1.感染性廢物: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廢棄的血液、血清;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廢品。

2.損傷性廢物:醫用針頭、縫合針;各類醫用銳器,如手術刀、備皮刀等;玻片、試管、安瓿等。

3.葯物性廢物: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的葯品包括:一般性葯品、免疫抑制劑,廢棄的疫苗、血液製品等。

4.化學性廢物:影像、實驗室廢棄的化學試劑;廢棄的化學消毒劑;廢棄的汞血壓計、汞溫度計。

5.病理性廢物: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實驗動物。

二.醫療廢物收集、貯存工作流程

1.醫療廢物由產生部門的醫務人員分類入袋,感染性廢物→專用黃色包裝袋;損傷性廢物→防滲漏、耐刺的利器盒,盛裝至2/3時嚴密封口→貼上標簽,檢查完好,登記、簽名→保潔員從醫療廢物的產生地點將分類包裝的醫療廢物,沿指定的線路或專用電梯,採用專用的運送工具運送→醫療廢物暫存間。

凡病理性廢物中有血性或液體樣,且易於泄漏的廢物,務必單獨嚴格包裝好,如採用小袋包裝,加用兩層包裝袋,扎緊,帖上標志,註明產地、時間、名稱(用紅筆寫上病理性或血性廢物),單獨存放一處,便於運送人員的運送。

2.每天由大地維康處理中心專車運送,並做好記錄。

3.垃圾房在醫療廢物送離後每次均要進行消毒、清洗。

Ⅸ 醫廢分類及處置是什麼

醫廢的分類

1、感染性廢物:可攜帶病原微生物具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例如病人的血液、體液、排泄物等。

2、病理性廢物:診療過程當中所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實驗動物屍體。

3、損傷性廢物:能刺傷或割傷人體的廢棄醫用銳器,例如針頭、手術刀等。

4、葯物性廢物:過期、淘汰或被污染的廢棄葯品。

5、化學性廢物:具毒性、腐蝕性的廢棄化學物品。

醫療垃圾的處理方法

1、高溫焚燒法

醫療垃圾在一定溫度和充足的氧氣條件下,可以完全燃燒成灰燼。在高溫火焰作用下,焚燒設備內的醫療垃圾經過烘乾、引燃、焚燒三個階段將其轉化成殘渣和氣體,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質在焚燒過程中也因高溫而被有效破壞。焚燒法適用於各種傳染性醫療垃圾,是醫療垃圾處理領域的主流技術。

2、熱解處理法

熱解法是利用垃圾中有機物的熱不穩定性,將醫療垃圾中有機成分在無氧或貧氧的條件下高溫加熱,用熱能使化合物的化合鍵斷裂,使大分子量的有機物轉變為可燃性氣體、液體燃料和焦炭的過程。

這種處理技術與焚燒法相比溫度較低,無明火燃燒過程,重金屬等大都保持在殘渣之中,可回收大量的熱能,較好地解決了醫療垃圾焚燒處理技術的最大難題。

3、滅菌消毒法

滅菌消毒處理方法較多,可採取高溫高壓蒸汽滅菌法、化學消毒法、微波消毒法等。主要是通過高溫、高壓、化學試劑、一定頻率或波長的微波等技術,破壞微生物及病毒的生存環境,降低醫療垃圾對人體健康及環境危害的程度。

Ⅹ 大家救命啊!!傳染病的終末消毒和廢棄物怎麼處理啊

我是學護理專業的學生,個人認為處置方法如下:
⒈肝炎、炭疽、破傷風等廢氣物最好集中以燃燒法徹底焚毀不可流通。
⒉如不可丟棄的器械、物品,可高壓蒸汽滅菌徹底滅菌(手術室器械等常用),如不耐高壓、高熱、潮濕的儀器、物品可選擇化學高效滅菌劑浸泡或熏蒸等處置。
⒊枕芯、被服等可循環使用的生活接觸物品,在病人出院(或死亡)後送清潔室專門滅菌處理。
⒋具體情況根據芽孢、病菌耐性(耐壓、耐熱等)不同選擇不同方法處置,切不可一概而論。滅菌要徹底,防止交叉感染。

閱讀全文

與感染性廢棄物的最常用的處置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一天瘦一斤的最快方法 瀏覽:209
紙巾折小白兔的方法視頻 瀏覽:56
基金技巧和方法 瀏覽:504
安神助眠的簡單方法 瀏覽:737
針灸研究方法免費下載 瀏覽:318
三星a8無響應解決方法 瀏覽:873
春天釣蝦的正確方法 瀏覽:395
手機來電錄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90
隔膜泵使用方法 瀏覽:229
顛病大發作治療方法 瀏覽:820
祛痘膏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184
回收舊手機的方法 瀏覽:279
版稅的計算方法 瀏覽:74
燒傷時正確的急救方法 瀏覽:11
DNA大片段突變的檢測方法 瀏覽:259
autocad2009的安裝及激活方法 瀏覽:955
用化學方法鑒別正丁基氯 瀏覽:326
樂視手機話筒設置方法 瀏覽:550
怎麼才能治療黑眼圈的方法 瀏覽:892
三種常用的交接棒方法 瀏覽: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