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的草莓得了炭疽病怎麼辦
草莓炭疽病,在溫度較高、濕度較高的情況下容易發病。該病是草莓育苗期主要病害之一,蔓延速度快,傳染性極強,是草莓苗死亡的主要原因。草莓炭疽病主要發生在匍匐抽生期與育苗期的6月~9月,在苗匍期和假苗植期至定植期發病最為嚴重,浸染的溫度為28~33,相對濕度為百分之九十以上,在草莓生長期很少發生。主要危害匍匐莖與葉柄、葉片、托葉、花。果實也可感染。發病初期,病斑水漬狀,呈橢圓形3至7毫米,之後,病斑變為黑色或褐色,邊緣紅棕色,葉片、匍匐莖上的病斑相對規則整齊,容易識別,匍匐莖、葉柄上的病斑可擴展成環形圈,上部委蔫枯死。預防治療:該病防治困難,預防是首要措施,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如:保交早生、早紅光等。避免匍匐地重茬(多年連種)。盡可能實施輪作制。注意清園,及時摘除病葉、病莖、老枯葉等病殘體並及時處理。可使用葯劑用百菌清六百倍的溶液噴3至5次,或百分之零點四等量式波爾多松液噴施兩次。噴施時期以匍匐莖抽生前較好。一般葯劑在草莓病發生前效果較好,在病發現後噴施則效果較低。一定要經常用葯物預防。在夏秋育苗期要每七天噴葯一次,在雨前雨後及時防止,在大風大雨後,及時噴葯或用噴壺噴灑,能達到淋洗葉片的病菌、淤泥、和土壤的病菌的殺菌作用。在葯劑的防止基礎上,結合矮壯調節劑噴施,在六至七月上旬子苗基本滿床時用多效唑噴施一至二次,控制旺長,促使子苗矮壯老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有效的控制炭疽病的發生。在植床上因遷苗摘葉斷根後易感染病菌,必須在疏除下部葉片後用葯劑浸根或噴灑的方法有效的防止病菌浸染。也可以用苯甲溴菌氰或啶氧菌脂。輪換用葯,噴葯結合灌根或者沖施。或者用咪鮮胺錳鹽加溴菌氰噴施並灌根可徹底根除草莓炭疽病!
Ⅱ 草莓炭疽病危害很大,草莓炭疽病症狀你有哪些了解呢
草莓炭疽病主要影響草莓的匍匐莖、葉柄和根冠。它也可以感染草莓的花和果實。草莓植株感染該病後出現萎蔫症狀,開始時1~2片嫩葉失去活力,下垂,傍晚恢復正常,以後病情進一步發展,植株迅速萎蔫,葉片發黃,直至死亡。草莓苗期病害主要表現在葉片上,然後植株逐漸萎焉枯死。
發病規律。草莓炭疽病是非常典型的高溫高濕病害,主要通過雨、水等條件傳播,一般在苗期和嫁接期發生較多,總是在匍匐莖處開始發病,入冬後在溫濕度適宜的條件下,在草莓幼苗萌發期開始侵害植株近地面的幼嫩部位,在9月7日---9月30日的高溫潮濕環境下傳播很快;特別是在大雨和大風條件下,極易暴發。在氣溫較高的年份,該病可持續到10月。
常見發病情況:塊狀草莓炭疽病比較適合的發病環境一般是90%以上的濕度和25-32度的溫度。連續留茬的地塊、氮肥過多的地塊、種植密度大的地塊、低窪積水的地塊、土壤粘重的地塊、土壤板結嚴重的地塊、通風透光差的地塊、植株瘦弱的地塊等,發病率較高且嚴重。
Ⅲ 草莓炭疽病影響草莓生長,要怎麼應對呢
草莓炭疽病是一種常見的病害,危害大,也是種植戶最頭疼的問題,因為控制不及時會導致草莓腐爛,影響草莓生長,要怎麼應對呢?
5、葯物。在過去的兩年裡,葯物測試表明,咪鮮胺是預防這種疾病的最佳葯物。但這些葯物只能用於預防,發病後噴灑效果很低。所以一定要做好定期的農葯預防,夏秋苗期每隔一周噴灑一次,雨前雨後及時防治,尤其是雨後及時噴灑農葯,具有浸出葉芽、污泥漿、土壤殺菌的作用。在化學控制的基礎上,可用矮壯調節劑噴灑。掌握在高溫前(即6月底至7月初),在幼苗基本長滿苗床時噴施多效唑100mg/L 1 ~ 2次,以控制徒長,促進幼苗短壯健康,提高植株的抗病性,有效控制炭疽病的發生。
症狀:該病主要發生在匍匐莖抽生期與育苗期,生長結果期很少發生。該病主要危害匍匐莖與葉柄,葉片、托葉、花、果實也可感染。發病初期,病斑水漬狀,呈紡錘形或橢圓形,3~7毫米,後病斑變為黑色,或中央褐色、邊緣紅棕色。
葉片、匍匐莖上的病斑相對規則整齊,很易識別。匍匐莖、葉柄上的病斑可擴展成環形圈,其上部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該病葯劑防治很困難,預防是主要措施。應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如寶交早生、豐香、早紅光等。避免苗圃地多年連作,盡可能實施輪作制。注意清園,及時摘除病葉、病莖、枯老葉等帶病殘體,並妥善處理。葯劑可用百菌清600倍液噴3~5次,或0.4%等量式波爾多液2 次,噴灑時期以匍匐莖抽生前最好。
Ⅳ 草莓爆發了炭疽病,到底怎樣治療更有效呢
預防和治療要一起,尤其是大的風雨過後,一定要用葯防治。
草莓炭疽病的預防保護用葯,效果好活性強的有這些:咪鮮胺、代森聯,代森鋅,丙森鋅,代森錳鋅,福美雙等。
草莓炭疽病的治療用葯有:25%吡唑醚菌酯1500倍、45%咪鮮胺800倍、健達(42.4%唑醚.氟醯胺)2000倍、10%苯咪甲環唑1500倍、25%嘧菌酯1500倍、25%溴菌晴1000倍等這些都是廣譜性葯劑,對草莓炭疽都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在病害發生期每5-7天噴一次,連續2-3次進行防治。打葯時要多打水、噴勻噴透。葯液要噴淋到莖稈基部為好。
生物農葯中生菌素、多抗黴素、枯草芽孢桿菌、多黏類芽孢桿菌等對該病也有一定防效。
為提高防治效果不產生抗葯性,葯劑不要連續使用,幾種葯劑輪換使用。
Ⅵ 草莓炭疽病圖片及防治特效葯
在草莓苗匍匐莖抽生期開始預防,7天左右用一次青枯立克,在雨前和病害高發期前復配大蒜油和化學葯。青枯立克是中(草)葯制劑,有殺菌和營養的作用,在殺菌的同時修復傷口,促進傷口癒合,減少菌源入侵;提前開啟作物的次生代謝途徑,提高作物抗病能力;能營養復壯株體,提高葉片葉綠素含量,葉片油綠,提高產量和抗逆性。
已經發病的,要提高青枯立克的濃度用葯,同時復配大蒜油和當地常用化學葯。青枯立克高濃度用、縮短間隔期用、連續用,即可提高濃度到80-150倍,連續打3次,每次間隔2-3天。中(草)葯制劑沒有抗葯性,可連續用葯,不同於普通的化學葯,連用累積效果更好。
草莓定植前,可用奧農樂配合有機肥一起施入土壤,奧農樂是土壤調理劑,由8種有益菌、20味中草葯、礦物質和海藻組成。通過提高葉片中葉綠素含量達到營養復壯、提質增產的效果,通過提高作物體內的酶活性達到提高免疫力、抗逆性的作用。
多種有益微生物可有效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氣性,提高土壤中有機質的利用率,通過生物菌的固氮、固碳功能為作物補充營養。作物健壯了,抗逆性就強,後期病害發生的概率就低,包括炭疽病。
Ⅶ 草莓炭疽病症狀及防治方法是怎樣的
症狀:該病主要發生在匍匐莖抽生期與育苗期,生長結果期很少發生
Ⅷ 如何防治草莓炭疽病
症狀:該病主要發生在匍匐莖抽生期與育苗期,生長結果期很少發生。該病主要危害匍匐莖與葉柄,葉片、托葉、花、果實也可感染。發病初期,病斑水漬狀,呈紡錘形或橢圓形,3~7毫米,後病斑變為黑色,或中央褐色、邊緣紅棕色。
葉片、匍匐莖上的病斑相對規則整齊,很易識別。匍匐莖、葉柄上的病斑可擴展成環形圈,其上部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該病葯劑防治很困難,預防是主要措施。應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如寶交早生、豐香、早紅光等。避免苗圃地多年連作,盡可能實施輪作制。注意清園,及時摘除病葉、病莖、枯老葉等帶病殘體,並妥善處理。葯劑可用百菌清600倍液噴3~5次,或0.4%等量式波爾多液2 次,噴灑時期以匍匐莖抽生前最好。
Ⅸ 請問草莓炭疽如何防治
炭疽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以急性、發熱、敗血為特徵,牛易發,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夏季多雨季節和洪泛地區最易發生。
病原
本病的病原為炭疽桿菌。菌體粗大,為革蘭氏陽性菌,呈長鏈或短鏈狀排列,菌體兩端平齊,呈竹節狀。
牛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外傷、黏膜或昆蟲叮咬等多種途徑感染,但主要是通過被污染的飼料、飲水,由消化道侵入感染。在發生過炭疽的地區,炭疽桿菌芽孢在土壤中可以生存數月至數年。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天然孔道流出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病菌,是危險的傳染源,因此本病的屍體應嚴禁焚燒或深埋,禁止剖檢,必要時應嚴密消毒後進行屍檢。
症狀
潛伏期1~3天,有的長達14天。根據臨床症狀和病程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最急性
病畜突然倒地,像抽風一樣昏迷不醒,呼吸困難,從嘴和鼻流出泡沫,有時泡沫帶血,可視黏膜藍紫色,天然孔道流出煤焦油樣血液,舌頭變成黑紫色,常在1小時左右死亡。最急性型炭疽多見於流行初期。
(2)急性
病牛發熱,體溫升高到40~42℃,並伴發寒戰、食慾減退,最後出現瘤胃臌氣,反芻停止,先便秘後腹瀉,糞便帶血,或伴有腹痛症狀。尿暗黃色,有時混有血液。可視黏膜呈藍紫色,間有小出血點,呼吸極度困難。一般1~2天死亡,死亡率可達80%。
(3)亞急性
病牛症狀與急性相似,僅病情緩和些,往往在其頸下、胸前、肩胛、腹下、等處發生腫脹,初期硬固有熱痛,逐漸變冷而無痛感。
(4)慢性型
為數甚少,僅表現進行性消瘦,並長達2~3個月。
診斷及治療
為防止屍體內的炭疽桿菌形成芽孢,污染土壤形成永久性疫源地,在一般情況下對炭疽病牛禁止解剖,故確診應以細菌學檢驗和血清學診斷為基礎。病牛屍體迅速腐敗、膨脹,屍僵不全,天然孔出血,血液不易凝固,呈煤焦油樣,皮下及漿膜下有出血性膠樣浸潤,脾臟明顯腫大、松軟,呈黑紅色。
治療可用以下方法:
(1)牛每次皮下或靜脈注射抗炭疽血清100~250毫升。
(2)每千克體重肌肉注射青黴素100萬~300萬國際單位,每日注射4次,連用3天可見效。
(3)如能結合用抗炭疽血清效果更好。也可選用其他抗生素或磺胺類葯物。
預防措施
(1)炭疽桿菌在適宜的溫度下能在體外形成芽孢,在形成芽孢前抵抗力不強,一般的常用消毒葯都能在短時間內將其殺死,在腐敗環境中很快死亡;形成芽孢後具有很強的抵抗力,在土壤中能存活數十年,在皮毛和水中能存活4~5年,煮沸需15~25分鍾才能殺死,但碘溶液、過氧乙酸、高錳酸鉀及漂白粉對芽孢的殺傷力較強,所以臨床上常用10%漂白粉、0.1%碘溶液、0.5%過氧乙酸作為消毒劑。
(2)炭疽常發地區在春季或秋季要進行預防注射,可用炭疽芽孢Ⅱ號苗,大小牛一律皮下注射1毫升或皮內注射0.2毫升。注射14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一年。
(3)可用無毒炭疽芽孢苗,一歲以上牛皮下注射1毫升,1歲以下小牛0.5毫升,注射後14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一年。
(4)發生炭疽後要立即封鎖,禁止家畜外運、外出,禁止畜產品運出,嚴禁解剖炭疽和可疑炭疽病屍,屍體要深埋,最好焚毀。疫點內的牛先用青黴素預防,7天後再接種炭疽芽孢苗。疫區周圍的健康牛也要緊急接種炭疽芽孢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