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粘度的單位是什麼
粘度單位是「泊」和「斯」
運動粘度單位:1泊=0.1Pa.S=100mPa.s=100厘泊=100cP
動力粘度單位:1斯=cm2/s=100mm2/S=100厘斯=100cSt
粘滯系數除了因材料而異之外還比較敏感的依賴溫度,液體的粘滯系數隨著溫度升高而減少,氣體則反之,大體上按正比於 的規律增長.在國際單位制中粘滯系數的單位為帕秒(Pas)在CGS單位制中為泊(poise)符號為P 。
應用
在研究大分子溶液的粘度時要注意到結構粘度的影響,常採用下列幾種粘度的概念。
增比粘度:表示溶液粘度增加的百分數,ηsp無單位。
比粘濃度:表示增加一個單位濃度時,增比粘度的增加值。其數值隨濃度而變。單位是濃度的倒數。
特性粘度:表示在濃度趨於零的情況下單個大分子對溶液粘度的貢獻,其值與大分子在溶液中的形態,及相對分子質量有關。
② 油品粘度有哪些表示方法
粘度測定有:動力粘度、運動粘度和條件粘度三種測定方法。
(1)動力粘度:ηt是二液體層相距1厘米,其面積各為1(平方厘米)相對移動速度為1厘米/秒時所產生的阻力,單位為克/里米·秒。1克/厘米·秒=1泊一般:工業上動力粘度單位用泊來表示。
(2)運動粘度:在溫度t℃時,運動粘度用符號γ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運動粘度單位為斯,即每秒平方米(m2/s),實際測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單位為每秒平方毫米(即 1cst=1mm2/s)。運動粘度廣泛用於測定噴氣燃料油、柴油、潤滑油等液體石油產品深色石油產品、使用後的潤滑油、原油等的粘度,運動粘度的測定採用逆流法
(3)條件粘度:指採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計所測得的以條件單位表示的粘度,各國通常用的條件粘度有以下三種:
①恩氏粘度又叫思格勒(Engler)粘度。是一定量的試樣,在規定溫度(如:50℃、80℃、100℃)下,從恩氏粘度計流出200毫升試樣所需的時間與蒸餾水在20℃流出相同體積所需要的時間(秒)之比。溫度tº時,恩氏粘度用符號Et表示,恩氏粘度的單位為條件度。
②賽氏粘度,即賽波特(sagbolt)粘度。是一定量的試樣,在規定溫度(如100ºF、F210ºF或122ºF等)下從賽氏粘度計流出200毫升所需的秒數,以「秒」單位。賽氏粘度又分為賽氏通用粘度和賽氏重油粘度(或賽氏弗羅(Furol)粘度)兩種。
③雷氏粘度即雷德烏德(Redwood)粘度。是一定量的試樣,在規定溫度下,從雷氏度計流出50毫升所需的秒數,以「秒」為單位。雷氏粘度又分為雷氏1號(Rt表示)和雷氏2號(用RAt表示)兩種。
上述三種條件粘度測定法,在歐美各國常用,我國除採用恩氏粘度計測定深色潤滑油及殘渣油外,其餘兩種粘度計很少使用。三種條件粘度表示方法和單位各不相同,但它們之間的關系可通過圖表進行換算。同時恩氏粘度與運動粘度也可換算,這樣就方便靈活得多了。
③ 液體粘度單位都有哪些
粘度的國際單位是帕斯卡·秒Pa·s和毫帕mPa·s,還有一個單位叫泊P和厘泊cP.
1cP=1mPa·s 100cP=1P 1000mPa·s=1Pa·s
粘度的度量方法分為絕對粘度和相對粘度兩大類。絕對粘度分為動力粘度和運動粘度兩種;相對粘度有恩氏粘度、賽氏粘度和雷氏粘度等幾種表示方法
④ 什麼是液體的黏性常用的黏度表示方法有哪幾種
液體流動時內磨擦力的量度叫粘度,粘度值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粘度一般有5種表示方式,即動力粘度、運動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賽氏粘度。
動力粘度:表示液體在一定剪切應力下流動時內磨擦力的量度,其值為加於流動液體的剪切應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我國法定計量單位中以帕斯·秒(Pa·s)為單位。習慣用厘泊(cp)為單位,1cp=10-3Pa·s。
運動粘度:表示液體在重力作用下流動時內磨擦力的量度,其值為相同溫度下液體的動力粘度與其密度之比,在我國法定計量單位中以m2/s為單位。習慣用厘廝(cst),1cst=1mm2/s。
恩氏粘度:在規定條件下,一定體積的試樣從恩格勒粘度計的小孔流出200mL時所需要的時間(s)與該粘度計測定水的值之比,以OEt表示。
雷氏粘度:在規定條件下,一定體積的試樣從雷德烏德粘度計流出50mL試樣所需要量的時間,以s為單位。
賽氏粘度:在規定條件下,一定體積的試樣從賽波特粘度計流出所需要的時間,以s為單位。賽氏粘度分為賽氏通用粘度(以SSU表示)和賽氏重油粘度(以SSF表示)。
⑤ 粘度符號用什麼表示能具體講講嗎
粘度符號用η表示。
黏度系數(簡稱黏度)η的物理意義: 在相距單位距離的兩液層中, 使單位面積液層維持單位速度差所需的切線力。其單位在厘米·克·秒(c·g·s)制中為泊(g·cm-1·s-1),在SI制中為帕斯卡·秒(Pa·s或kg·m-1·s-1),1泊=0.1帕·秒。
粘度隨溫度的不同而有顯著變化,但通常隨壓力的不同發生的變化較小。液體粘度隨著溫度升高而減小,氣體粘度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對於溶液,常用相對粘度μr表示溶液粘度μ和溶劑粘度μ之比。
(5)常用的黏度表示方法有什麼擴展閱讀
黏度又稱黏滯系數,量度流體黏滯性大小的物理量。流體中相距dx的兩平行液層,由於內摩擦,使垂直於流動方向的液層間存在速度梯度dv/dx,當速度梯度為1個單位,相鄰流層接觸面S上所產生的黏滯力F(亦稱內摩擦力)即黏度,以η表示:η=(F/S)/(dv/dx),單位:Pa·s。
其大小與物質的組成有關,質點間相互作用力愈大,黏度愈大。組成不變時,固體和液體的黏度隨溫度的上升而降低(氣體與此相反),其關系可粗略地用式:η=η0Exp(E/KT)表示,式中η0為常數,E為激活能,K為波爾茲曼常數,T為絕對溫度。
⑥ 什麼是液體的粘性常用的粘度表示方法有哪幾種45
粘度的表示方法有三種:
①絕對粘度η,其單位(量綱)為帕·秒——Pa-s,1Pa-s=1N-SAIl20
②運動粘度ν,這是液體的絕對粘度與其密度的比值。
運動粘度的單位為m²/s,因該單位太大,故實際中習慣用厘斯cSt(1cSt=10-2cm²/,1m²/s=106cSt=104St(斯,1St=1cm²/s)。
③相對粘度(條件粘度)。我國、前蘇聯、德國採用的是恩氏粘度E;美國用賽氏粘度SSU;英國用雷氏粘度"R(或Re·1)。
在不同的測量溫度下,相對粘度(恩氏粘度)的數值是不同的。工業上常以20℃、50℃及100℃作為測量恩氏粘度的標准溫度,相應粘度以符號。E20、。E50、。E100來表示。在液壓傳動中,一般以50℃作為測量的標准溫度。相應的粘度以。E50表示。
粘度選擇的總原則是:高壓、高溫、低速情況下,應選用粘度較大的液壓油。因為這種情況下泄漏對系統的影響較大,粘度大可適當減少這些影響;在低壓、低溫、高速情況下,應選用較低粘度的液壓油,因為這時泄漏對系統的影響相對減小,而液體的內摩擦阻力影響較大。另外,在一般環境溫度t<30℃的情況下,油液的粘度主要根據壓力來選擇:低壓、油液粘度偏低;高壓,油液粘度偏高。
⑦ 粘度的表示方法通常有哪幾種各種粘度的單位和換算關系是什麼
黏度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種,學術上使用兩種:運動黏度和動力黏度.另外在各行業的實際應用中,還有很多黏度表示方法,比如漏斗黏度,恩式黏度,等等.
運動黏度和動力黏度的換算只適用於牛頓流體,運動黏度乘以比重即為動力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