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用試劑測試食用油的酸價
1,移液管准確移取待測油品1ML,分別於三個三角燒瓶中。再分別移取15ML左右(2:1)乙醚——乙醇混合溶液於三角燒瓶中,再分別滴加三滴酚酞指示劑。
2,振盪三角燒瓶,用0.1N KOH溶液滴定至溶液變成微紅色為止。滴定過程中,多作幾次停止,仔細觀察溶液顏色。較好的方法是:待靜置20秒左右,觀察下層水溶液顏色較為准確,但是,靜置時間不宜過長。
3,判斷快接近終點的方法是:當油品顏色由黃色變成渾濁的清淡黃色時,此時,以滴為單位,慢滴邊判斷終點。
注意事項:
1,不可加水稀釋,以更好地觀察終點。本人做過N次實驗,發現酸值會隨加水的量逐步隨之增加。因為:生成的甲酯會因為更多的水水解而生成有機酸。(當然,KOH中的水溶液在公式計算時已經考慮在內了)有相反意見者敬請告之和更正!
2,盡量用KOH,而不用NaOH,因為雖然二者原理相同,但是,各位可以實驗,所測的值轉換後與KOH值相差甚大。具體原因不甚了解。
3,(2:1)乙醚——乙醇混合溶液,需做一空白實驗,這樣可以得到教好的准確性,當然,不作也可以,其實其誤差並不是很大的
Ⅱ 飼料中動物油用什麼來調酸價
一、食用植物油及食用動物油的酸價和過氧化值的快速測定
1、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於食用植物油及食用動物油的酸價和過氧化值的快速測定。
2、食用植物油及食用動物油的酸價和過氧化值的快速測定檢測試材:
酸價試紙(測試范圍0~5.0 mg KOH/g),過氧化值試紙(測試范圍0~50meq/kg)。
4、食用植物油及食用動物油的酸價和過氧化值的快速測定結果判定:
試紙顏色與色卡相同或相近以色卡標示值報告結果。如試紙顏色在兩色卡之間,則取兩者的中間值。國家食品衛生標准BG2716-2005對食用植物油酸價和過氧化值有一個統一的*限量標准,即植物原油酸價≤4mg KOH/g,食用植物油酸價≤3mg KOH/g;植物原油和食用植物油的過氧化值都要≤0.25g/100g(相當於19.7meq/Kg)。在國家其他標准中實行質量分級管理,詳見下面參考資料。
Ⅲ 求食用植物油的酸價和過氧化值的實驗方法
乳品企業食用植物油酸價和過氧化值快速檢測方法介紹 為了幫助乳品企業快速評價所選擇植物油是否符合國家衛生標准,現將植物油中的酸價和過氧化值兩項關鍵理化指標的快速檢測方法介紹給大家。希望有關企業能用國家標准檢測方法(酸鹼滴定法和氧化還原滴定法)與本方法進行一次對比後,判斷此方法與標准方法的極限誤差是否在±3σ(單次測量的不確定度)以內,如果這個關系式成立(370次測量有1次超出,即可信程度是99.73%),則完全可以使用此方法。本方法原理、檢驗試紙、檢驗注意事項、操作方法、判定結果如下: 1、作用原理利用食用植物油酸敗所產生的游離脂肪酸與試紙中的葯劑發生顯色反應,以此反應出油脂酸敗的程度。利用食用植物油氧化所產生的過氧化物與試紙中的葯劑發生顯色反應,以此反應出油脂被氧化的程度。 2、檢驗試紙 此試紙的商品名稱為食用油紙測速卡(簡稱測速卡)。這種試紙在專用商店能夠買到。當從包裝中取出試紙條後,應在10分鍾內使用,開逢後的試紙條要在1個月內使用完。酸價紙片上如帶有紅色痕跡、過氧化值紙片上如帶有灰色痕跡,則該紙片已被污染或已失效。 3、操作方法 取適量油樣於清潔、乾燥容器中。將含葯試紙端插入油樣中1~2秒,立即取出並開始計時。 酸價測試紙的反應計時時間為90±5秒。 過氧化值測試紙的反應計時時間按環境溫度而定,見下表。環境溫度℃ 0—4 5—9 10—19 20—29 30—36 反應時間 90±5 75±5 60±5 50±5 40±5 當計時到達要求的反應時間,將試紙顏色與包裝盒上的比色板進行比較。 4、判定結果酸價紙片的測試范圍在0~5.0 mg KOH/g,過氧化值的測試范圍在0~50meq/Kg。 顏色相同色塊下的標記數值即為樣品的檢測值。如試紙顏色在兩色塊之間,則取兩者的中間值。 對現場監測超出國家規定酸價或過氧化值的樣品,應送實驗室做精密定量。 5、大豆色拉油酸價和過氧化值衛生標准 大豆油酸價(mg KOH/g)≤4.0 ;過氧化值(meq/Kg)≤10大豆磷脂(mg KOH/g)≤20.0 過氧化值(meq/Kg)≤50AA及DHA向生產廠家或代理商索要。鏈接地址: http://www.xbry.com/viewnykj.asp?id=373&cateid=2
Ⅳ 動植物油脂中酸值和酸價的有效檢驗方法標準是什麼
酸價(acid value)是指植物油中游離脂肪酸以氫氧化鉀標准溶液滴定,每克植物油所消耗氫氧化鉀標准溶液的毫克數,單位為mg KOH/g。它是對化合物(如脂肪酸)或混合物中的游離羧酸基團數量的計量標准,是油脂脂肪中游離脂肪酸含量的標志。酸價是評價食用油穩定性和加工工藝合理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油脂酸價的大小與製取油脂的原料、油脂製取加工工藝及油脂的貯運方法與條件等因素有關。油脂在貯存期間,由於微生物、水分、溫度、光照、脂肪酶等因素的作用發生緩慢水解,產生游離脂肪酸,其置於油中使酸價增大,貯存穩定性降低。酸價可作為油脂脂肪水解程度的指標,亦可作為酸敗程度的指標。酸價越小,即油脂質量越好,精煉程度和新鮮度越好。一般要求食用植物油的酸價不得>5 mg KOH/g,酸價略高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損害;但如果酸價過高,則會導致人體腸胃不適、腹瀉並損害肝臟,因此酸價測定結果的准確性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
Ⅳ 酸價的測定方法
GB/T一5530—2005規定了測定動植物油脂酸度的方法包括熱乙醇測定法、冷溶劑測定法和電位滴定法,其中熱乙醇測定法為參考標准法,冷溶劑法只適用於淺色油脂,電位滴定法是利用pH計判斷滴定終點,然後根據滴定所需氫氧化鉀的量計算油脂酸值。滴定法的優點是簡單、易行,無需特殊的儀器設備和化學試劑,但是該法具有如下的局限性:
(1)難以判別指示劑顏色的微弱變化而導致的測定誤差大,尤其是在顏色較深或渾濁的油脂中,個體間終點判斷差異增大;
(2)所需油脂樣品數量大,中和滴定所耗費時間長;
(3)檢測低酸價油脂時,其靈敏度和精確度較低;
(4)該法所需化學試劑與葯品多,需要繁瑣的溶液配製,酸鹼滴定程序,難以實現現場快速檢測的要求。
該法的原理是利用食用油酸敗所產生的游離脂肪酸與試紙上的葯劑發生顯色反應,然後根據試紙的顏色變化情況與標準的比色塊比較,從而確定食用油樣品酸敗的程度。
楊漓等開發了一種試紙比色快速法測定食用油酸價,該法利用食用油脂酸敗所產生的游離脂肪酸與試紙中的pH試劑發生顯色反應,試紙的顏色變化反映了食用油的酸價變化,但該試紙法存在穩定性差、誤差稍大的缺點,一般來說只適用於定性或半定量的檢測。所以還需要在提高酸價測試試紙的均勻性和穩定性方面進行研究和改進,提高其分析測試的精確度和穩定性,該法在食用油酸敗程度的快速檢測、現場檢測方面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Chen Man等用0.15%(w/w)酯酶於印℃恆溫水浴下酶解天然棕櫚油,配製成不同游離脂肪酸濃度梯度的棕櫚油,利用近紅外光譜掃描,由多元線性回歸創建校正模型,即可得出棕櫚油中游離脂肪酸含量此法測定速度較快,總分析時間為5min,環境溫和。
Ahmed A1一Alawi等開發了一種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F1皿),快速准確測定食用油中游離脂肪酸的含量,該法的可重復性好,與傳統的滴定法具有良好的擬合性,雖然近紅外測定法具有諸多優點,但儀器價格昂貴,需要運用化學計量學方法建立標准樣品的光譜特徵與測定成分含量之間的數學模型,該法在食用油酸價的測定方面,應用文獻較少。 電位滴定法是一種經典的分析方法,具有設備簡單、操作簡便、精確度高等優點。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離子選擇電極的迅速發展為電位滴定提供了一批良好的指示電極,提高了靈敏度和選擇性。電位滴定法測定酸度或酸價的准確度比一般的滴定法高,對有色溶液、混濁溶液或沒有合適指示劑判斷終點的滴定分析較為適宜。
其測定原理是將指示電極(玻璃電極)和參比電極(甘汞電極)或復合電極插在油樣溶液中組成一個原電池,其電動勢大小與溶液的氫離子濃度大小有關。測定酸價時,在用標准鹼液滴定油樣溶液的過程中,用pH酸度計不斷測量溶液的mV值(或pH值),隨著滴定劑的加入,由於發生中和反應,游離脂肪酸濃度不斷減少,因而指示電極電位相應變化,等到滴定終點附近時,指示電極電位突躍,測得的mV(或pH值)產生突躍變化,那麼,由測得的mV值(或pH值)與滴定消耗鹼液的體積,作出滴定曲線,就可找出滴定終點對應的鹼液體積,計算出酸價值。
Ⅵ 怎麼測植物油酸價
4.1 酸價
4.1.1 原理
植物油中的游離脂肪酸用氫氧化鉀標准溶液滴定,每克植物油消耗氫氧化鉀的毫克數,稱為酸價。
4.1.2 試劑
4.1.2.1 乙醚-乙醇混合液:按乙醚-乙醇(2+1)混合。用氫氧化鉀溶液(3g/L)中和至酚酞指示液呈中性。
4.1.2.2 氫氧化鉀標准滴定溶液〔c(KOH)=0.05mol/L〕。
4.1.2.3 酚酞指示液:10g/L乙醇溶液。
4.1.3 分析步驟
准確稱取3.00~5.00g樣品,置於錐形瓶中,加入50mL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振搖使油溶解,必要時可置熱水中,溫熱促其溶解。冷至室溫,加入酚酞指示液2~3滴,以氫氧化鉀標准滴定溶液(0.05mol/L)滴定,至初現微紅色,且0.5min內不褪色為終點。
4.1.4 計算
X=V*c*56.11/m
式中:
X——試樣的酸價(以氫氧化鉀計),單位為毫克每克(mg/g);
V——試樣消耗氫氧化鉀標准滴定溶液體積,單位為毫升(mL);
c——氫氧化鉀標准滴定溶液的實際濃度,單位為摩爾每升(mol/L);
m——試樣質量,單位為克(g);
56.11——與1.0mL氫氧化鉀標准滴定溶液[c (KOH)=1.000mol/L]相當的氫氧化鉀毫克數。
結果的表述:報告算術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數。
4.1.5 允許差
相對相差≤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