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術中胰島素使用方法

術中胰島素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06 20:22:35

Ⅰ 胰島素究竟要如何注射

1.注射胰島素前排氣。新筆芯第一次使用前必須要排氣,以確保只有胰島素被注入體內。首次安裝好筆芯後取下外針帽和內針帽,用手握住筆桿,針尖向上,輕彈注射筆數次,調劑量選擇環到4個單位,快推注射按鍵,重復2次,然後再選擇2個單位繼續排氣,重復此步驟直到發現1滴胰島素出現在針尖為止。使用中的筆芯如果每次都取下針頭,可參考上述辦法排氣。使用中的筆芯如果不取下針頭,則不必排氣。
2.注射胰島素前胰島素要充分混合均勻。如果使用的是混合胰島素或中效胰島素,應該將筆式注射器上下顛倒擺動至少10次,以確保筆芯內胰島素充分混合均勻。
3.每次打完胰島素後的針頭處理。諾和筆說明書要求每次打完都要把針頭拿下來,避免雜質進入筆芯內。但是實際上大多數人(包括我)都不會這么做,以期避免每次排氣時浪費胰島素。
4.注射胰島素的針頭的一次性使用問題。針頭一次性使用至少在現階段是不現實的,經濟上的負擔一般人承受不了。我現在是打完一支筆芯才更換針頭。實際上每個人的皮膚狀況是不一樣的,更換針頭應該自己根據自身情況決定,如果感覺到比以前疼痛,就提示針頭應該更換了。
5.打針出血的問題。打針後出血大多是因為扎到了毛細血管,這沒有太大關系,可以用無菌的棉簽按一會就好了。
6.注射胰島素的部位需要經常輪換。不同注射部位對胰島素的吸收速度不同,按照由快至慢的速度分為腹部、手臂上端以及外側、大腿前以及外側、臀部。注射短效胰島素R推薦注射在腹部;而注射中效胰島素N可注射在大腿前外側。
7.消毒問題。如果條件允許還是消毒為好。不論消毒與否,棉簽都是必須要准備的,打完針後進行按壓,可以避免葯液滲出和出血。
8.打針疼痛問題。使用酒精消毒時,一定要等酒精徹底揮發干後再注射,如果酒精未乾就注射,酒精從針眼被帶到皮下,就會引起疼痛;進針速度要快而果斷,可減少疼痛,一般是進針越慢,痛感越大;注射時捏起注射部位約3厘米寬的皮膚,感覺輕微疼痛後再注射,這樣既方便注射又能分散注射時引起的疼痛感。每個人的身體都有對疼痛比較敏感和不敏感的部位,但要注意不應只在不敏感的部位扎針。
9.葯液從針眼和針頭溢出問題。注射後要多停留一會兒,可以避免或者減少葯液從針眼和針頭溢出的情況,我一般停留30秒鍾左右。
10.使用中的胰島素存放問題。使用中的胰島素注射筆,我是不放入冰箱的。如果不取下針頭將注射筆放入冰箱,葯液會變涼收縮,有可能造成空氣或其他雜質進入筆芯內。如果筆放在冰箱內,一定要提前半小時拿出來,避免造成注射時不舒服。

Ⅱ 糖尿病病人怎麼打胰島素

糖尿病
和尿毒症一樣,糖尿病的保健養生必需從分析糖尿病成因著手,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找到去除疾病正確有效的方法。
糖尿病一直是一個很難醫治的疾病,得了這個病,只能利用胰島素的注射來控制血糖,這個方法主要來自於目前醫學界認為血糖失控是由於胰臟的功能出了問題所導致。和尿毒症的血液透析的治療相同,這個方法也是認定人體控制胰島素的功能已經喪失,而且不能恢復,因此放棄了治療而採用人工的替代方法。因此,這個方法不能治癒糖尿病是必然的結果。
如果我們從中醫的血氣理論來分析糖尿病的成因,便知道當人體的血氣在長期處於消耗大於生產的下降趨勢,也就是長期的血氣透支狀態時,人體就必需抽取身體儲存的養份來使用。這就是中醫常說的 「陰虛」 體質,這時使用儲存能量的透支情形,就稱之為 「火」。 所以中醫說到 「陰虛」 時,都會加上 「火重」 或 「火旺」 兩個字,就是這個道理。此時人體臟器內的血液會逐漸減少,骨頭中的骨髓也會日漸衰減。由於儲存的能量必定有用盡的時候,到了中醫所說的 「陰陽兩虛」 的狀態時,就是 「火」 也已用盡了。
當人體到了 「陰陽兩虛」 的狀態時,可以透支的能量均已用盡,只好開始抽取肌肉里的能量。這時人體會分泌一種物質,來分解肌肉以產生醣份,做為代用能源。由於分泌出來的醣立即被用掉,因此,在靜脈中的血液里並不會有剩餘的醣,也沒有多餘的糖從尿中排出,血糖不會發生異狀。在這個階段,進行血糖的檢查,並不會顯現糖尿病的症狀,主要的症狀是肌肉逐漸減少,原來應該有肌肉的部位,逐漸變成一團團松垮的爛肉。這種現象患者如果不注意,並不會發現,只感到愈來愈沒有力氣,通常都會將之歸咎於老化的自然原因。
這時,由於原來血氣透支來源的 「火」,已經用盡,因此,亢奮的精神狀態消失,體力大不如前。原來難以入眠的情形會得到改善,相反的身體變得很容易疲倦,睡眠會逐漸增加,患者還是很自然的將之歸咎於老化的原因,而沒有任何疾病來臨的警覺。
睡眠增加之後,血氣自然提升,造血量也跟著增加。人體依原來透支體力的狀態,分解肌肉所產生代用的醣份就有一部份形成了多餘的狀態,這個時候做血液檢查,就會發生血糖升高的症狀,人體會自動將這些多餘的醣份排出體外,因此尿中也會有醣,就成了糖尿病。

我們用一些假設性的數字來作推論,可以更清楚的說明這個問題。假設人體每天所需消耗的蛋白質(人體的正常能量假設為蛋白質)為100個單位,由於人體的吸收及睡眠問題,使人體只能生產50個單位,人體為了維持正常的運行功能,會生產一種物質來分解肌肉,產生50個單位的醣,用以代替不足的蛋白質,由於所有的醣生產出來後隨即用掉,沒有多餘的醣從靜脈中排放出去,因此在檢查時不會出現血糖太高的現象。
當人體下指令生產代用的醣份時,人體會自動調整各種內分泌,使人體較容易產生疲倦感來增加在造血時段的睡眠時間,這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措施,睡眠增加了,蛋白質的生產自然也就提高了。假設這時生產的蛋白質總數達到80個單位,只需要再補充20個單位的醣就夠了。但是人體的回饋系統不會因為短期的數值就進行調整,必需觀察一段時期,確定這種高量蛋白質的生產是一種常態現象,才會修正原來生產醣份的指令。因此,在這段為期幾個月的觀察期,人體仍然生產出50個單位的醣,其中的30個單位的醣就多了出來,人體會透過尿液將之排出體外。
這時如果到醫院檢查,就會查出血糖太高的現象,依照目前醫學界的標准,醫生很自然的判斷病人得了糖尿病,立即要求患者改變飲食習慣,限制患者的食物,減少患者養份的攝取。這時原來已經提高到80單位的蛋白質生產,由於缺乏營養,又開始下降了,一直下降到50單位的產量。這時人體的血糖又回復正常了。醫生認為患者又回復了健康,其實患者又從上升的血氣趨勢回到了下降的血氣趨勢,醫生的治療手段實際上中斷了人體的應變措施而不自知。

其實,此時的身體狀況已經過了最不好的時期,血氣正在漸漸增加,健康正在改善中。就算不使用任何葯物,只要繼續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並改善人體營養吸收的能力,過了一段時間,人體的血液總量增加了,血氣也從下降趨勢改為上升趨勢,不再有血氣透支的情形,人體不再需要分解肌肉來充當能量,血糖自然就會逐漸降低,最終回復到正常狀態。

重要觀念:人體是一個具有高度智能的機構,它能夠針對各種不同的身體狀態,採取應變措施來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行,多數慢性病都是人體正採取應變措施時的狀態。然而,傳統健康檢查時所訂定的依據指針,並未考慮這些應變時的人體本能機制,而將這些應變所產生的現象認定系為人體的臟器發生故障所致。

目前醫學界認為糖尿病是患者飲食不當所引起的,主觀的認定糖尿病就是患者喜歡吃糖或長期飲食過量所引起的。因此,一旦診斷出了糖尿病,就開始限制患者的飲食。患者原來的吸收問題沒有解決,加上飲食的限制,使營養不足的問題更加嚴重。
在現代醫學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邏輯里,當身體出現容易疲倦的病態後,到醫院檢查發現血液和小便中的醣份太多時,就立即認定是患者吃多了糖。其實此醣非彼糖,血液中的醣分並不完全是吃進去的糖。這個觀點也完全低估了人體的智能,把人體想像成一根腸子通到底,吃多了糖,就排出了糖,完全忽略了人體是一個復雜的化學工廠。
根據我們的經驗,當人體缺少某種營養時,會自動改變人的口味。喜歡吃糖的人很可能是身體的能量大幅不足,糖是最容易在人體內轉化成能量的食物,因此人體就會轉化人體的口味,使其喜歡吃糖。就算吃得太多了,人體也會自動將其排出體外。
現代醫學利用控制患者的飲食,降低能量的攝取,來維持表面上血糖的穩定;實際上人體由於能量不足,仍在繼續分解肌肉,血氣能量持續下降,健康狀況繼續惡化。患者雖然依照醫生的指示,嚴格控制飲食,以維持穩定正常的血糖指數,但是血氣能量仍然不斷的下降,各種後續的症狀陸續發生,當血液不足以供給腿部時,就出現腿功能異常,發黑,最終鋸掉;當血液不足以供給眼部時,就出現失明的症狀;最終走向死亡。
醫學界有許多科學家投入於解決糖尿病問題的研究工作中,但是幾乎所有的研究都集中在找出可以控制血糖的葯,卻由於缺乏中醫的概念,沒有進行血糖升高的整體醫理研究。

糖尿病不是一個終身性的疾病,甚至可以說糖尿病不是一個病,他是人體為了自救而設立的一套應變措施。當人體每天的支出大於收入時。人體為了生存下去,就產生了一套正常人體沒有的機制。那就是把人體的肌肉蛋白分解成糖份來補充能量的不足,人體是不會做任何傷害自己的事情的。由於分解出來的糖份都消耗掉了,所以已經有這套特殊機制的人在一般情況下也是查不出來的。人體為什麼會收入低於支出,是沒有食物,還是吃了卻沒有吸收?是吃了沒有得到吸收,人體為什麼會吸收不到足夠的營養,是膽汁分泌不良。當人體長年累月吸收的營養不足以供人體造血的需要,供人體生存的需要時,在這種不得已的情況下人體才會設立這樣一套機制來自救。當有一天人體自身的收入與支出改變了,不僅能收支平衡,而且是收入大於支出時,換一句話來講就是人體自己吸收的營養多了,也就是吸收的蛋白夠了,人體當然是用蛋白,而糖份就成了多餘的東西。日積月累血里的糖比例就升高。也就是通常說的血糖高了。血里的糖份高了人體為什麼不回收,人體應該有能力處理這一件事。問題是當人體能力下坡時,也即當人體吸收的蛋白不夠時,人體造的血也是越來越不夠的,而人體的生命氣機會同步下降,人體的許多功能都會隨之停下來,胰臟的工作一定會停下來,當初根本沒有糖份需要回收。現在雖然蛋白比以前多了,血也比以前多了,生命的氣機比以前活躍了,但那是一個百廢待興的階段,胰臟的工作能力尚未恢復,人體還不可能回收糖份,這套機制的撤消也要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程序。
那麼血糖的升高會不會讓人體造成中毒現象,這里有二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會,另一種是不會。這二種不同的患者,西醫能否分辨我不知道,但所有的中醫都是能夠分辨的。當人體的蛋白吸收增加時,人體造的血會逐步多起來,每天造好的血是在人體外循環的,也就是在人體的體表的,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手背,手臂的血管變化看到這一現象。當人體在外循環的血累計到一定量時,人體會把血抽調到內臟,那時,你會看到原來手背手臂上的血管變細了。而血進了哪一個臟,人體一定會有相應的反映。如血進了人體的右葉肝,因為右葉肝與肺的關系密切,所以人體不僅有肝熱的症狀,還有肺熱的症狀,就易口渴,多飲。當人體的血是進了左葉的肝臟,與胃的關系密切,就胃口大開,能吃,善飢。肝與腎是母子關系,子能令母實,會使小便增加,另一方面,人體的能力剛開始回升,要進行大規模的自修復也是不可能的,但清除人體能力不夠時堆積的垃圾是完全可以的,脂肪就是人體的垃圾,它是通過小便排出去的。上述情況是好事,人們只不過不了解而已,古代也有消渴這一病,只要解決三消,也就好了。現在有了檢查血糖這么一件事,似乎問題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因為血糖問題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解決。西醫為什麼要把糖尿病定位在終身疾病這個位置,這有可能是西方醫學解決不了,也有可能是財團的利益所在,所有的研究都要花費大量的經費,而研究人員絕大部分應該是沒有錢的,財團出錢讓你研究,當然有一個投資回報率,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有點效,但必須長期服葯,這才能讓老闆們滿意。但這絕不可能是最好的醫學,不可能是最符合廣大患者利益的醫學。

Ⅲ 胰島素的使用指征

1、有二種方法使用胰島素,第一種是用注射器,每天注射3至4次,可打在手臂或肚子上;第二種是使用胰島素泵進行注射,這種方法目前在國外被廣泛使用,但由於泵的價格偏高,所以在國內也是部分患者在使用大約3---7萬吧,好處是只要根據本人的具體條件進行設置,在不知不覺中就注射好了。有利於外出和融入社會及私密性,使用也方便。
2、胰島素可分不同的種類:長效和短效的,這些最好不要自己擅自決定,最好是聽醫生的。
3、不是所有的糖尿病人都必須打針的,有些2型病人就是吃葯沒有必要注射胰島素,所以還是要聽醫生的。

Ⅳ 胰島素正確的使用方法

據《健康報》報道,胰島素是人體胰島B細胞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此外還具有擴張血管、抗血小板凝集、抗炎、抗動脈粥樣硬化及保護心臟等作用。注射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常用 方法 ,但是很多患者由於使用不當而影響了治療效果。要得到理想的療效,需注意以下幾點:

胰島素正確的使用方法一、 注射胰島素盡量不選取大腿、手臂等需要劇烈活動的部位,以免造成低血糖。

胰島素正確的使用方法二、 確定吃飯的時間後,再注射胰島素。短效胰島素、預混胰島素需餐前30分鍾皮下注射,胰島素類似物則需要餐前,甚至餐後即刻注射。

胰島素正確的使用方法三、 調整胰島素劑量或更換胰島素品種,在最初的兩周內需密切監測血糖。

胰島素正確的使用方法四、 重症糖尿病患者在清晨沒有注射胰島素時不要進行活動,以防發生酮症酸中毒。

胰島素正確的使用方法五、 在胰島素葯效發揮最強的時刻,以及注射胰島素後吃飯前,黃昏或夜間都盡量不要進行活動,以防發生低血糖暈厥。

胰島素正確的使用方法六、 開始使用胰島素應從小劑量開始,以防低血糖的發生。

胰島素正確的使用方法七、 感到心慌、出汗等不適時,應及時測血糖。如為低血糖,可以立即吃些糖果。

胰島素正確的使用方法八、 外出活動時應隨身攜帶糖果或含糖飲料,一旦發生低血糖時,應立即食用並停止活動。

胰島素正確的使用方法九、 做一張救助卡,註明您的姓名、病情、診斷情況、家庭聯絡方式,以及主治醫生的聯絡電話等信息,並隨身攜帶。

Ⅳ 關於胰島素的使用

一、胰島素的注射方法:有兩種,靜脈點滴和皮下注射,靜脈點滴用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性高滲性昏迷病人。皮下注射用於各類糖尿病人日常治療。方法有:1、超長效胰島素類似物或中效重組人胰島素每天一次注射;2、預混胰島素(30R、50R)早餐前和晚餐前二次注射;3、早餐前和中餐前短效胰島素注射,晚餐前預混胰島素注射,每天三次。4、每天四次,即三餐前短效胰島素注射,睡前中效胰島素注射。5、24小時連續輸注(胰島素泵注射胰島素)。
二、口服降糖葯物降糖效果不良時,一般採用在原服葯的基礎睡前或晨起注射中效胰島素或超長效胰島素類似物10-12u,效果較好。如完全採用胰島素替代治療,一般採用每天2-4次注射法,注射次數、量要根據病人血糖、體重和有無並發症決定。
三、短效胰島素注射後30分鍾起效,超短效胰島素類似物注射後5分鍾起效,因此短效胰島素和超短效胰島素類似物注射後不進食會出現低血糖反應,一般不常用。

Ⅵ 怎樣使用胰島素

胰島素的使用方法:

三 胰島素用法的調整:

⒈ 劑量的調整:原則是先調整飲食及體力活動,血糖穩定後再調胰島素。

⑴ 四次和四段尿糖半定量是調整胰島素用量的最好指標,1個(+)加2U。

⑵ 每次的日加減總量不宜過大,一般不超過 8U,1型患者在血糖接近滿意時對胰島素較敏感,應更加謹慎。

⑶ 每次調整後,一般應觀察 3~5 日。

⑷ 尿糖陰性、血糖偏低者應及時減量。

⒉ 注射次數的調整:以利於控制血糖為主。

⑴ 開始時應先用短效胰島素多次注射,控制滿意後,再改用或加用中效或加用長效胰島素。單獨使用長效胰島素則療效不佳。

⑵ 改為短效+中效的方法:可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常用比例為1:1左右,中效可略多。

⑶ 加用長效:將兩次短效胰島素之和,按長效:短效=1:2~4的比例改為混合胰島素,長效不宜超過短效的1/2,晚睡前長效用量一般不超過8U。

如早12U、午8U可改為:短效 + 中效為10U+10U,早餐前用。

或短效 + 長效為16U+4U,15U+5U,或為14U+6U早餐前用。

使用混合胰島素時應先抽取短效。

⒊ 品種的調整:關鍵在於使用技巧。從普通胰島素改為高純品、從豬胰島素改為人胰島素以及從國產胰島素改為進口胰島素時,可能需要適當減少劑量。

⒋ 調整注射部位:應輪流使用不同部位。對於多數人來說,前臂及腹壁比臀部及股前吸收快。有硬結或脂肪萎縮處不易吸取胰島素,應避免使用。

⒌注射時間的調整:短效者一般在餐前15~30 分鍾注射。中效如單獨使用,應在餐前 30~60 分注射。對有黎明現象的患者,早餐前胰島素注射應早,最好不晚於早6:30。

⒍ 注射器具的調整:器具包括籃芯玻璃注射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胰島素筆和胰島素泵,目前前三種用得較多。

Ⅶ 胰島素的正確注射方法

注射前先要弄清胰島素的含量

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島素時,首先要了解應該注射多少胰島素。

一般每瓶10毫升的胰島素注射液含胰島素400單位,即每1毫升注射液中含有40單位胰島素。但也有每瓶3毫升含300單位胰島素的。因此,注射前一定要弄清楚您所用的注射液每毫升中含多少胰島素,以免因為抽吸劑量錯誤導致誤打,造成患者低血糖或高血糖。

要學會使用不同種類的注射器

一般注射胰島素用的注射器有兩種,一種為1毫升容量的普通注射器,也就是國產注射器。這種注射器上標注的刻度標識為「ml」(毫升),病人要根據所用的胰島素注射液含量進行單位換算。另一種注射器是注射胰島素專用的,也就是美國生產的「BD」針。這種注射器是按每毫升注射液含40單位胰島素製作的,病人如果使用的是這種注射器,則不用再進行胰島素單位換算。

選擇胰島素注射部位很重要

適合注射胰島素的部位很多,通常有腹壁、雙上臂外側、臀部及大腿外側等。在不同部位注射胰島素人體的吸收是不同的。在腹壁注射吸收最快,雙上臂外側次之,臀部及大腿外側吸收慢些。所以,長期在大腿外側注射胰島素的病人,偶爾改在腹壁注射,就有可能發生低血糖。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還會使局部皮膚吸收胰島素的能力下降。一旦出現皮下脂肪營養不良,更會影響胰島素的吸收。如果病人的雙上臂及腹壁兩側都出現了皮下脂肪營養不良現象,病人的血糖控制就會不理想。所以,注意保持注射部位的皮膚健康,按正確的方法注射胰島素是非常重要的。

胰島素的注射方法

●注射前半小時應將胰島素從冰箱中取出,待葯液溫度接近室溫時再注射。

●注射前操作者一定要洗手,並准備好胰島素葯瓶、注射器和酒精棉球等注射所需要的用品。

●注射短效胰島素時,應先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液瓶蓋,然後用注射器吸取與所需胰島素注射液等量的空氣注入胰島素瓶內,左手再將胰島素葯瓶倒轉,右手持注射器抽吸胰島素。

●如果注射中效或長效胰島素,應將胰島素注射液瓶平放在手心中,用雙手夾住葯瓶,來回滾動十下左右,使瓶內葯液充分混勻,再按上述方法進行。

●自行混合兩種劑型胰島素時,必須按上面的步驟先抽短效胰島素,再抽中效或長效胰島素。如果把中效或長效胰島素混入短效胰島素瓶內,這瓶胰島素就不能再繼續使用了。

●選好注射部位後,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膚,待酒精幹後,用一隻手將注射部位的皮膚捏起約1寸左右,另一隻手將針頭的一半以45度角刺入注射部位,推注葯液,然後放鬆提起的皮膚。針頭要在皮下停留10秒鍾左右拔出,不要按揉注射部位。

●雖然腹壁(肚臍周圍10厘米內不能注射)、雙上臂外側、臀部及大腿外側都是胰島素注射的適合部位,但最好的部位是腹壁。即使這樣,也不要在同一部位同一點上注射次數過多,各部位要交替使用,以避免出現皮下脂肪營養不良現象。

Ⅷ 正確打胰島素方法

注射胰島素要注意的細節
隨著糖尿病治療理念的更新,如今應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由於糖尿病是一種需要長期治療的終身性疾病,除非有嚴重的急慢性並發症患者必須住院治療外,平時病友的胰島素治療大都是由醫生提出的治療方案,病人在家中自己注射。所以,作為糖尿病患者和家屬,必須了解和掌握胰島素的使用方法以及有關注意事項。
1.注射前要先確認所用胰島素的規格 在胰島素治療時,一定要了解您所用的胰島素注射液的濃度規格,以免因為抽吸劑量錯誤導致誤打,造成患者低血糖或高血糖。一般來說,瓶裝胰島素的規格是400U(單位)/10毫升,即每1毫升注射液中含有40單位胰島素;胰島素筆芯的規格是300U/3毫升,即每1毫升注射液中含有100單位胰島素。
注意:千萬不能將瓶裝的胰島素抽到胰島素筆芯中使用,胰島素筆芯也只能用胰島素筆注射。
2.針管式注射器的使用細則
(1)注意無菌操作 注射前操作者一定要洗手,並准備好胰島素葯瓶、注射器和酒精棉球等注射所需要的用品。
(2)正確抽取胰島素 應先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液瓶蓋,然後用注射器吸取所需胰島素注射液等量的空氣注入胰島素瓶內,左手再將胰島素葯瓶倒轉,右手持注射器抽取胰島素。
(3)長、短效胰島素抽取順序不得顛倒 自行混合兩種劑型胰島素時,必須先抽短效胰島素,再抽中效或長效胰島素。如果把中效或長效胰島素混入短效胰島素瓶內,這瓶短效胰島素就不能再繼續使用了。
(4)注射方法 選好注射部位後,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膚,待酒精幹後,用一隻手將注射部位的皮膚捏起約1寸左右,另一隻手持注射器以45度角刺入注射部位,推注葯液,然後放鬆提起的皮膚。針頭要在皮下停留6-7秒鍾再拔出,不要按揉注射部位。
3.如何使用胰島素筆 胰島素筆是目前臨床應用最普遍的一種胰島素注射器,具有注射劑量准確、操作簡單、攜帶保管方便的特點,特別適用於糖尿病病友自我注射,深受病友歡迎。但每種胰島素筆均有專用的配套筆芯,不可混用。
(1)安裝筆芯:安裝前檢查筆芯是否完整,有無裂縫,如有破損應更換。扭開筆芯架,裝入筆芯,用75%酒精消毒筆芯前端橡皮膜,取出針頭,打開包裝,順時針旋緊針頭,摘去針頭保護帽。
(2)排氣:每次更換胰島素筆芯都要進行本操作。將顯示零單位劑量調節旋鈕撥至1單位,針尖向上直立,手指輕彈筆芯架數次,使空氣聚集在上部後,按壓注射鍵,至有一滴胰島素從針頭溢出,即表示驅動桿已與筆芯完全接觸且筆芯內氣泡已排盡。否則須重復進行此操作。
(3)劑量選擇:旋轉劑量調節旋鈕,調至所需注射單位數。
(4)注射方法:注射部位常規消毒,左手拇指、食指可捏起腹部脂肪層,右手握筆垂直快速進針,右拇指按注射鍵注射,注射完畢後繼續在皮下停留6-7秒,再順著進針方向快速拔針。
4.如何判斷胰島素是否失效 短效胰島素、長效胰島素類似物為無色、澄清溶液,一旦混濁或液體變黃就不能使用;中長效胰島素或預混胰島素一般呈均勻的乳白色混懸液,一旦出現團塊狀沉澱物,不能搖勻則不能使用。另外,過了保質期的胰島素不得繼續使用。

希望對您有幫助並希望您能採納!
更多請參考:唐人blog————一個糖尿病專業網站,有更多糖尿病知識會幫到您。

閱讀全文

與術中胰島素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快速查詢個人徵信的方法 瀏覽:804
男士冬天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瀏覽:729
農業產品研究方法 瀏覽:15
馴服蜥蜴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2
淘寶鑽展怎麼操作干貨方法推薦 瀏覽:72
臨床上最廣泛的研究方法 瀏覽:467
避孕方法有哪些怎麼上環 瀏覽:868
電熱板安裝方法 瀏覽:170
中醫治療絲狀疣的方法 瀏覽:711
正確梳頭的方法免費學 瀏覽:89
斜齒輪的計算方法 瀏覽:331
如何寫好行草方法 瀏覽:495
食用方法可以分為什麼和什麼 瀏覽:166
老伴按摩床使用方法 瀏覽:853
原始蜂蜜怎麼食用方法 瀏覽:18
研究方法名詞解釋333 瀏覽:506
腿部伸展機使用方法 瀏覽:109
健腹輪訓練正確方法 瀏覽:782
qq同步助手簡訊功能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29
風險識別分析方法培訓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