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辛追夫人》嘴巴為什麼是打開的
這是自然現象,人在死後全身上下的神經便會壞死,身體肌肉逐漸變得軟癱,也會造成嘴巴合不上。
據說辛追夫人不是正常死亡,通過屍體解剖在她的腹部發現大量的甜瓜子,專家猜測辛追夫人可能是食用大量的甜瓜造成 膽絞痛,誘發冠心病突然死亡的。辛追(前217-前168年),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她的兒子利豨。
辛追是1972年長沙馬王堆漢墓1號的墓主。辛追墓位於長沙市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辛追遺體,型體完整,渾身盈潤,肌膚遮蓋完整,體毛尚在,指、趾紋理清楚,身體肌肉也有彈性,一部分關節能夠活動,是全世界保存最佳的濕屍。
詳細介紹:
辛追的遺體出土時,渾身裹著二十層絲綢衣服,半身泡浸在略呈紅色的溶液里。因為被衣物層層包裹,而且考古人員對兩千多年前的遺體未抱希望,也沒什麼保護措施,加上包裹著的衣物太厚,所以經過一星期左右才剝離完畢。
直到察覺辛追活靈活現的遺體時,到場人員莫不觸目興嘆,但一星期的時間已惡化了遺體的保存情況,後來經醫生的解剖檢驗,女屍外形依然完整,並且內臟器官也是完整的。遺體的皮下結締組織也有彈性。股部動脈的顏色,幾乎跟剛死去一樣。
B. 辛追夫人嘴巴為什麼是打開的
辛追夫人嘴巴是打開的是因為這是自然現象。人在死後全身上下的神經便會壞死,身體肌肉逐漸變得軟癱,也會造成嘴巴合不上。據說辛追夫人不是正常死亡,通過屍體解剖在她的腹部發現大量的甜瓜子,專家猜測辛追夫人可能是食用大量的甜瓜造成絞痛,誘發突然死亡的。
辛追夫人人物概況
辛追夫人是1972年1月16日在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漢墓一號墓內棺出土的一具死了兩千多年,卻依舊沒有腐爛的女屍,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發現的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完整女屍,辛追夫人的發現可謂是震驚了世界,因而還得了一個美譽東方睡美人。
辛追夫人剛出土的時候,就像剛剛死去的新屍,全身的皮膚依舊柔軟,皮膚呈現出來的是淡淡的褐黃色。除了她死後肚子里的腐敗菌形成強大的氣壓造成了眼珠子是凸出來的、舌頭向外吐著、直腸脫落等身體表面的變形外。
C. 有關 辛追的具體資料
辛追的資料:
「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馬王堆女屍2000多年不腐,我們能不能爭取再保存200年不腐?」本月15日,中南大學馬王堆漢墓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羅學港教授向本報記者介紹這段往事時唏噓不已。
如今,距離馬王堆女屍辛追出土已經過去了30多年,最近得出的全面檢測結果表明,30年來對辛追的保存方法是成功的。科研工作者在繼續研究新的保存方法的同時,經過長時間對發現女屍當時的神奇紅色棺液的分析檢測,已經初步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
羅學港是湘雅醫學院人體解剖學和神經生物學系主任。他和千年女屍的「相識」源於一次偶然。
1972年馬王堆在湖南出土轟動一時,當時負責對女屍進行保存研究的是羅學港的一位老師,由他一直和湖南博物館等單位合作,2002年湖南博物館要搬遷,其中,要把辛追老太太整體搬家。但是老先生已經過世,人們擔心在搬家的過程中,2000多歲高齡的辛追老太太有可能會散架。
老太太的「身體狀況」究竟能不能適應搬家的一路顛簸?如果可以搬必須拿出科學數據。為了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主管部門把解剖學專家羅學港請到了現場。羅教授主要提了一個要求:了解保存女屍30年來的所有檔案,以便「心中有數」。隨後羅學港領導的課題組對這具古屍進行了她出土以來的首次非常細致的全身「體驗」。前不久,體檢結果已經向社會公布。
羅學港介紹,對女屍詳細的體檢結果表明,總體情況較好,尤其是皮膚纖維的保持情況出乎人們意料的好,「我用手觸摸了辛追的皮膚,依然很有彈性。」他說。這證明30年以來的保存方法是成功的。但是由於主要防腐配方還沒有解密,不便透露。
可以透露的是,30年前採用的是當時最好的配方,保存方法的核心理念是模擬古屍出土環境,也就是「恆溫、恆濕、相對無菌」。恆溫是0到4攝氏度,恆濕是70%到80%之間,無菌是因為在考古發掘時發現棺材密封很好,所以後來的保存一直採用棺材內不留空氣的方法,並且把女屍用特製的防腐固定液泡起來。
「30年保存成這樣,真不容易。」「不變是相對的,變是絕對的。」羅說。
所謂「變」,主要是女屍細胞上的改變,骨組織裡面的鈣離子不可避免地隨著時間流失。為了避免搬家時可能的碰撞讓這具千年古屍解體,他們又往棺液里注入了中和液,緩解「骨質疏鬆」症狀,經過X光透視之後,羅學港認為:辛追身體可以適應搬家。
給辛追搬家顯然找搬家公司解決不了問題。雖然直線距離不過500米,但是搬家當日各方如臨大敵,由於「科學搬家」措施得當,辛追成功搬家。湖南博物館在搬的過程中還請上海有經驗的老師傅順便給辛追換了副新棺材,讓老太太換個舒服的地方繼續「睡覺」。
神秘紅色棺液讓辛追2000多年不腐
在馬王堆女屍出土的時候,棺材裡注滿了一種紅色的棺液。科學家們相信,這種液體是使辛追2000多年來不腐的「神液」。
羅學港告訴記者,經過化驗可以證實,紅色棺液成分復雜,之所以是紅色,是因為摻加了硃砂,硃砂的化學成分對人體是有害的,其中含有砷和汞,棺液中還檢測出了許多中葯的成分,這些東西泡在一起就成了深紅色。可以肯定,這種紅色液體具有殺菌作用,可以保證屍體不腐。
紅色棺液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機汞,也就是水銀。專家推測,辛追生前可能有服用丹葯的習慣。在古代中國,煉丹術是人們追求長生的主要方式之一,而煉出的丹葯,本身都含有汞等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當時人們意識不到,但是汞對於細菌卻有殺滅作用。所以,雖然辛追生前濫服丹葯沒能長壽,身後卻陰差陽錯,丹葯的毒性卻使得她的屍骨長久保存下來。
羅學港介紹,在紅色棺液中還發現了一些中葯的成分。據介紹,在陪葬品里,人們發現了大量的中草葯,從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古人能夠配製防腐葯水的觀點。「這些化學物質的結合,是古屍保存的基本原因。」羅學港說。
為什麼當時比辛追地位高的人沒有保留下屍骨,而辛追卻可以?這起碼說明這種防腐葯水的配方是一個偶然因素形成的。羅學港認為,辛追2000年不腐「充滿了偶然性」。除採取了得當的防腐措施之外,當時的環境一定非常乾燥,有利於保存,而且棺木密封很好,和外界空氣隔絕避免了細菌對屍體的侵蝕,再者,馬王堆墓一直沒有被盜。地質條件加上人為因素,使得辛追的屍體奇跡般保存下來。
科研人員加強了對辛追的檢測,利用更新的防腐措施讓她「延年益壽」
「我個人認為,如果不是因為考古把辛追挖出來,在那樣一個恆定的環境中,女屍再有一個2000年也應該可以繼續保存。」羅學港說。
但是現在面臨的挑戰是,屍體保存環境已經發生了改變,怎樣才能繼續保持好屍體?怎麼才能完成周總理的囑托滿足國人的厚望,讓馬王堆女屍繼續保存下去呢?羅學港坦言:壓力很大。
在給辛追搬家時,30年來使用的固定液已經首次全部換掉,現在保存仍然是採用以福爾馬林為主的固定防腐液。保護液的配方還包括甲醛、乙醇、甘油等。羅學港介紹說,目前雖然女屍保存尚好,但是隨著時間流逝,體檢中也發現了許多問題,主要是屍體的細胞結構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由於固定液的PH值偏酸,使得骨頭的鈣離子流失很多,由於骨組織只有有機質,而沒有無機質,時間長了,骨頭就有可能變成「面條」,辛追也就只剩下一張皮。他認為,一個需要解決的重要任務是防止女屍體的蛋白質加速降解,以及讓細胞結構保持穩定。目前他們採用的辦法是加入緩沖液,中和固定液的酸鹼度。
羅學港介紹說,目前辛追棺材中早已經不是當初出土時的紅色棺液,保存的液體經過了蒸餾水的稀釋都是無色透明的。30年來,由於浸泡,辛追的皮膚有些發白。他們將不定期為辛追更換棺液。其保存環境也一直模擬發現時的環境:恆溫是0到4攝氏度,恆濕是70%到80%之間,為了保證相對無菌,還要不定期給辛追進行紫外燈照射消毒,殺死細菌。
除此之外還加強了檢測,其中包括對固定液的濃度、PH值、離子、氨基酸含量的檢測,科研人員還會從形態上取材料檢測,隨時觀察辛追的變化。
「目前總體來說是一邊觀察研究,一邊保護。我們能做的只能如此。」羅學港說。「很多人對馬王堆的保存給予厚望,但是環境變了,對保存增加了更大的難度,我們將盡心盡力,讓老太太『延年益壽』。」
D. 辛追夫人嘴巴裡面含的是什麼
辛追夫人嘴巴裡面沒有含什麼。
辛追夫人舌頭外吐,可能是因為當初剛出土的時候碰到了空氣,空氣進入屍體裡面,把舌頭擠壓了出來。
辛追夫人栩栩如生,不是吹牛,也不是虛假宣傳,而是事實,但沒想到後來變化如此之大,於是媒體只能被看到辛追夫人的後來人進行群嘲了,當然現在他們就不敢報道說是栩栩如生了,人們也不會相信了不是,總而言之,一切都是考古技術的問題,相信未來當技術發展起來,我們能直接看到剛剛出土時嶄新的他們。
馬王堆漢墓辛追夫人不腐之謎:
早在棺木打開之初,考古隊員們就發現古屍浸泡在一種散發異味的茶色液體中。而在整個墓室的其他部分,考古人員並沒有看到水的存在,這說明這些棺液並非是地下水滲入。
專家對這種液體進行了化學檢測,結果令人震驚。液體中除了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外,竟然含有乙醇、乙酸、汞、沉積物等殺菌物質。乙醇就是今天醫學中常用的殺菌葯物酒精。
早在20世紀人們對屍體的腐爛就有了科學的認識。人體的腐爛主要是由外來的腐敗細菌和自身的蛋白質酶造成的。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馬王堆古墓的棺液竟然對這兩種東西都有抑製作用。難道西漢的古人已經能夠配置防腐葯水了嗎?雖然中國中醫葯學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但是人們還從未見到過古人配置的防腐葯物。
專家們在全面研究古墓殘留物後對古屍不腐的原因得出了一個完整的分析。在20米封土之下,存放了2100多年的古墓白膏泥和木炭形成了對古墓的密封和恆濕條件。顯然這個古墓具備了現代防腐技術所要求的全部條件,密封恆濕、無光照和缺氧。這位漢代貴婦下葬之後,由於密封的原因,需要氧氣生存的細菌很快就缺氧死亡,而不需要氧氣的細菌漸漸的因為沒有養分而死亡。
漢代貴婦在短時間內結束了腐爛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在此後兩千多年裡都停滯了。不知道是因為巧合還是古人的別具深意。這些棺液和密封恆濕、無光照、缺氧等完美無缺的條件同時出現,於是產生這位傳奇的不朽女屍。
人們對未知的探索慾望並未伴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有所減少。馬王堆的考古發現不僅讓我們見識到了兩千多年前的科學發展水平,更將促使我們努力探索古代科技謎題。
E. 辛追夫人嘴巴為什麼是打開的
因為人在死後全身的神經就會壞死,全身肌肉開始變得軟癱,也會導致嘴巴合不上。
據說辛追夫人不是正常死亡,通過屍體解剖在她的腹部發現大量的甜瓜子,專家猜測辛追夫人可能是食用大量的甜瓜導致膽絞痛,誘發冠心病突然死亡的。
辛追介紹
辛追(前217-前168年),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她的兒子利豨。辛追是1972年長沙馬王堆漢墓1號的墓主。
辛追墓位於長沙市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辛追遺體,形體完整,全身潤澤,皮膚覆蓋完整,毛發尚在,指、趾紋路清晰,肌肉尚有彈性,部分關節可以活動,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濕屍。2019年,有學者認為辛追本名為「避」,「辛追」可能是誤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辛追夫人
F. 辛追夫人嘴巴為什麼是打開的
可能是疼痛,據說辛追夫人不是正常死亡,通過屍體解剖在她的腹部發現大量的甜瓜子,專家猜測辛追夫人可能是食用大量的甜瓜導致膽絞痛,誘發冠心病突然死亡的。
在馬王堆出土的三座墓地中,最受關注的就是辛追夫人的墓地,除了兩千年不腐爛之外,我們從出土照片來看辛追夫人的嘴巴一直張開,舌頭也露出來,非常恐怖。
也有可能是自然現象。人在死後全身的神經就會壞死,全身肌肉開始變得軟癱,也會導致嘴巴合不上。
文化價值:
幾輩子也研究不完的馬王堆漢墓一共出土了各類文物數千件。因為保存完好,極盡精細繁縟,錦綉燦爛,充分展示了西漢時中國人民的智慧。喻燕姣是省博物館馬王堆漢墓研究第一業務主管。她說,光馬王堆的帛書就夠研究的。當時的外國人說,以前總聽說中國很古老,怎麼個古老法不知道。看了馬王堆出土的東西後明白了。
馬王堆所展示的一切讓人們感到新奇、震驚,比如說,一般人心目中的西漢初期的社會狀態是司馬遷在史記中描述的中央政府實行「休養生息」,全國上下非常節儉。但是從長沙王家的奢侈情況看來,事實也未盡然。王侯貴族家還是充分「享受了生活」的。
馬王堆出土文物種類繁多,涉及到政治、歷史、醫葯、地理、天文、文學、藝術、哲學等方面,很多是開創性的發現。比如以前人們不知道漢服是什麼樣,文藝作品特別是電視電影中出現了很多差錯。香港著名導演李翰祥在看過馬王堆的文物展覽後說,原來漢代服飾是這樣的,以後我拍電影就要按這個搞。
G. 辛追夫人腸胃內的瓜是屬於本地瓜還是外來品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5
H. 馬王堆出土的辛追奶奶,千年屍身不腐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辛追於公元前217年出生,那時正值秦始皇統治時期。後嫁與了漢朝劉邦統治時期的長沙國的丞相軑侯利蒼,據說辛追為漢朝劉邦統治時期長沙國臨湘侯辛夷的女兒,她在公元前168年去世,活了50歲。考古人員在1972年發現辛追夫人所在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她出土時全身濕潤有彈性,部分關節是可以活動,幾乎和鮮屍相似,要知道辛追夫人生活的那個年代距離考古人員發現墓葬已經有兩千餘年了,當時辛追夫人出土後震驚世界,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歷史這么悠久的濕屍。
畢竟古人視死如生,他們都非常希望自己的屍身不腐,從目前發掘出來的古墓來看古人們都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讓自己的屍身不腐,例如比辛追夫人身份還高貴的王侯穿的金縷玉衣等等,但不管怎麼樣他們的屍身都沒有像辛追夫人那樣鮮活,所以我認為辛追夫人的屍身能夠這么鮮活完整的保存下來應該是一個偶然事件,可能是湊巧某幾種條件都達到了。
I. 辛追夫人嘴巴為什麼是打開的
辛追夫人嘴巴是打開的:因為人在死後全身的神經就會壞死,全身肌肉開始變得軟癱,也會導致嘴巴合不上。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辛追夫人的嘴巴一直張著,其實這是自然現象。人在死後全身的神經就會壞死,全身肌肉開始變得軟癱,也會導致嘴巴合不上。
據說辛追夫人不是正常死亡,通過屍體解剖在她的腹部發現大量的甜瓜子,專家猜測辛追夫人可能是食用大量的甜瓜導致膽絞痛,誘發冠心病突然死亡的。
辛追夫人不是正常死亡,通過屍體解剖在她的腹部發現大量的甜瓜子,專家猜測辛追夫人可能是食用大量的甜瓜造成 膽絞痛,誘發冠心病突然死亡的。辛追(前217-前168年),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她的兒子利豨。
辛追是1972年長沙馬王堆漢墓1號的墓主。辛追墓位於長沙市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辛追遺體,型體完整,渾身盈潤,肌膚遮蓋完整,體毛尚在,指、趾紋理清楚,身體肌肉也有彈性,一部分關節能夠活動,是全世界保存最佳的濕屍。2019年,有學者認為辛追本名為「避」,「辛追」可能是誤讀。
J. 馬王堆辛追和海昏侯劉賀,為何人之將死、大啖香瓜
馬王堆漢墓發現的辛追夫人以及最近大火的南昌海昏侯大墓發現的劉賀,二人遺骸檢測當中都發現二人在死前吃了大量香瓜,香瓜子都在二人的體內都有殘留,可以斷定二人都死於香瓜成熟的夏秋季節。他們遺體中殘留的這種香瓜子,其實就是一種薄皮甜瓜的籽兒,這種薄皮甜瓜大規模種植就是在漢代。那麼二人的死亡跟他們吃甜瓜是否有直接關系呢?
從文獻記載看,劉賀此人雖然年輕,但是身體非常不好,臉色發黑證明肝不好,腿腳不便證明他有心腦血管疾病。再者,他是一個北方人,到了南方適應不了潮濕炎熱的氣候,體內容易細菌滋生,所以很有可能是他大量食用香瓜之後引發了急性腸胃炎進而導致心腦血管爆裂,導致其死亡,所以可以說他的死亡跟香瓜也脫不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