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丙型肝炎基因檢測常用方法

丙型肝炎基因檢測常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04 08:28:22

⑴ 做什麼檢查能查出丙肝

一、實驗室檢查
(一)血常規 急性肝炎初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略高,一般不超過10×109/L,黃疸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低,淋巴細胞相對增多,偶可見異型淋巴細胞。重型肝炎時白細胞可升高,紅細胞下降,血紅蛋白下降。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進可有血小板、紅細胞、白細胞減少的「三少」現象。
(二)尿常規 尿膽紅素和尿膽原的檢測是早期發現肝炎的簡易有效方法,同時有助於黃疸的鑒別診斷。肝細胞性黃疸時兩者均陽性,溶血性黃疸時以原為主,梗阻性黃疸以尿膽紅素為主。深度黃疸或發熱患者,尿中除膽紅素陽性外,還可出現蛋白質、紅、白細胞或管型。
(三)肝功能檢查
1、血清酶測定 (1)丙氨酸氨酶(ALT,曾稱為谷丙氨酶GPT):是目前林裝上反映肝細胞功能的最常用指標。ALT在肝細胞損傷時釋放入血流。血清ALT升高,對肝病診斷的特異性比天冬氨酸氨酶(AST)高,因為其他臟器中ALT含量比AST低得多。急性肝炎時ALT明顯升高,AST/ALT常小於1,黃疸出現後ALT開始下降。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時ALT輕度或中度升高或反復異常,AST/ALT常大於1。比值越高,則預後愈差,病程中AST/ALT比值降低,提示未損及肝細胞線粒體,預後較佳。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現ALT快速下降,膽紅素不斷酶升高、膽分離現象,提示肝細胞大量壞死。(2)天冬氨酸轉氨酶(AST,曾稱為穀草轉氨酶GOT):此酶在心肌含量最高,依次為肝、骨骼肌、腎、胰。在肝臟,AST80%存在於肝細細胞線粒體中,僅20%在胞漿。在肝病時血清AST升高,與肝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當病變持久且較嚴重時,線粒體中AST釋放入血流,其值可明顯升高。急性肝炎時如果AST持續在高水平,有轉為慢性肝炎的可能。心肌其其他臟器細胞受損時,AST亦升高,應予以鑒別,以免此類疾病被肝炎症狀所掩蓋。(3)乳酸脫氫酶(LDH):肝病時可顯著升高,但肌病時亦可升高,須配合臨床加以鑒別。(4)Y谷氨醯胎酶(Y—GT):肝炎和肝癌患者可顯著升高,在膽管阻塞的情況下更明顯,YGT活性變化與肝病病理改變有良好的一致性。(5)膽鹼酯酶:由肝細胞合成,其活性降低提示肝細胞已有較明顯損傷,其值愈低,提示病情愈重。(6)鹼性磷酸酶(ALP或AKP):正常人血清中ALT主要來源於肝和骨組織,ALP測定主要用於肝病和骨病的臨床診斷。當肝內或肝外膽汁排泄受阻時,組織表達的ALP不能排出體而迴流入血,導致血清ALP活性升高。 2、血清蛋白 主要由比蛋白(A),α1、α2、β及Y球蛋白組成。前4種主要由肝細胞合成,Y球蛋白主要由漿細胞合成。在急性肝炎時,由於白蛋白半衰期較長,約21天,以及肝臟的代償功能,血清蛋白質和量可在正常范圍內。慢性肝炎中度以上、肝硬化、重型肝炎時出現白蛋白下降,Y球蛋白升高,白/球(A/G)比例下降甚至倒置。血清蛋白電泳分析則從另一角度來檢測白、球蛋白各成份的相對比值,起到相同的診斷作用。
3、膽紅素 急性或慢性黃疸型肝炎時血清膽紅素升高,活動性肝硬化亦可升高且消退緩慢,重型肝炎常超過171vmol/L。一般情況下,肝損程度與膽紅素含量呈正相關。直接膽紅素在總膽紅素中的比例尚可反映淤膽程度。
4、凝血酶原活動度(PTA) PTA高低與肝損程度成反比。<40%是診斷重型肝炎的重要依據,亦是判斷重型肝炎預後的敏感指標。
5、血氨 肝衰竭時氨的能力減退或喪失導致血氨升高,常見於重型肝炎。肝性腦病患者。
(四)其他生化指標檢測
1、電解質 重型肝炎常見低K+、低Na+、低CI-,亦可有低Ca2+、低Mg2+ 、低P2-等。肝腎綜合征時可出現高K+。
2、血糖 超過40%的重型肝炎患者有血糖降低。臨床上應注意低血糖昏迷與肝性腦病的鑒別。
3、血漿膽固醇 60%—80%的血漿膽固醇來自肝臟。肝細胞嚴重損傷時,膽固醇在肝內合成減少,故血漿膽固醇明顯下降,膽固醇愈低,預後愈險惡。梗阻性黃疸時膽固醇升高。
4、補體 當肝細胞嚴重損害時,補體合成減少。臨床簡則CH50和C3補體對預後有評估作用。
5、甲胎蛋白(AFP) HBV和HCV感染與HCC的發生有明顯相關性,AFP含量的檢測是率選和早期診斷HCC的常規方法。肝炎活動、肝細胞癌變和肝細胞修復時,AFP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應進行動態觀察。急性重型肝炎AFP升高時,提示有肝細胞再生,為預後良好的標志。 6、膽汁酸 血清中膽汁含量很低,當肝炎活動時膽汁酸升高。由於肝臟對膽紅素和膽汁酸的運轉活動不同,檢測膽汁酸有助於鑒別膽汁淤積和高膽紅素血症。
(五)肝纖維化指標一些檢測項目已在臨床上應用,如3型較膠原體,4型膠原、層連蛋白、透明質酸、脯氨醯羥化酶等,對肝纖維化的診斷有一定參考價值,但缺乏特異性。
(六)病原學檢查 (1)抗HCV IgM和抗HCV IgG:HCV抗體不是保護性抗體,HCV感染的標志。HCV Igm陽性提示現症HCV感染,抗HCV IgG陽性提示現正感染或既往感染。抗HCV IgM的檢測受較多因素的影響,如球蛋白、RF等,穩定性不如抗HCV IgG。目前國內多用酶免疫試驗(EIA)檢測抗HCV IgG,試劑質量與國外第三代診斷試劑持平。抗HCV IgG低滴度提示病毒處於靜止,高滴度提示病毒復制活躍 (2)HCV RNA:HCV在血液中含量很少,分子雜交甚至一次性PCR均難以檢出HCV RNA,常採用套式PCR以提高檢出率。由於影響因素較多及技術要求較高易產生假陽性和假陰性,分析結果時應結合臨床做出正確判斷。HC RNA陽性是病毒感染和復制的直接標志。HCV RNA亦可定量,方法包括b五DNA探針技術、競爭PCR法、熒光定量法等,定量測定有助於了解病毒復製程度、抗病毒治療的選擇及療效評估等。對HCV RNA尚可進行基因分型,方法包括序列測定、PCR、酶切、探針雜交等,基因分型在流行病學和抗病毒治療等方法有一定意義,但不作為常規。
組織中HCV標志物的檢測基本同HBV,可檢測HCV抗原及HCV RNA,一般單位難開展此項目。
(七)影像學檢查 B型超聲有助於鑒別阻塞性黃疸、脂肪肝及肝內佔位性病變。對肝硬化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能夠反映肝臟表面變化,門靜脈、脾靜脈直徑,脾臟大小,膽囊異常變化,腹水等。彩色超聲尚未可觀察到血流變化。在重型肝炎中可動態觀察肝臟大小變化等。CT、MRI的應用價值基本同B超,但價格較昂貴,且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性,如應用增強劑,可加重病情。(八)肝組織病理檢查 是明確診斷、衡量炎症活動度、纖維化程度及評估療效的金標准。還可在肝組織中原位檢測病毒抗原或核酸,以助確定病毒復制狀態。
二、診斷
(一)流行病學資料 有輸血及血製品、靜脈吸毒、血液透析、多個性伴侶、懷孕或哺乳期母親HCV感染等病史的肝炎患者應懷疑丙型肝炎。
(二)臨床診斷
1、急性肝炎 起病較急,常有畏寒、發熱、乏力、頭痛、納差、惡心、嘔吐等急性感染或黃疸前期症狀。肝大質偏軟,ALT顯著升高。黃疸型肝炎血清膽紅素>17.1umol/L,尿膽紅素陽性。黃疸型肝炎的黃疸前期、黃疸期、恢復期三期經過明顯,病程6個月以內。
2、慢性肝炎 病程超過半年或發病日期不明確而有慢性肝炎症狀、體征、實驗室檢查改變者。常有乏力、厭油、肝區不適等症狀,可有肝病面容、肝掌、痴、胸前毛系血管擴張、肝大質偏硬、脾大等體征。根據病情輕重,實驗室指標改變(表3—1—2)綜合評定輕、中、重三度。
3、重型肝炎 主要有:極度疲乏;嚴重消化道症狀如頻繁嘔吐、呃逆;黃疸迅速加深出現膽酶分離現象;肝臟進行性縮小;出血傾向,PTA<40%,皮膚、粘膜出血;出現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腹水等嚴重並發症。急性黃疸肝炎病情迅速惡化,2周內出現Ⅱ度以上肝性腦病或其他重型肝炎表現者,為急性重型肝炎;15天至20周出現上述表現者為性肝炎病史。乏力,腹脹,尿少,肝掌,痴,脾大,腹水,腳腫,胃底食管下段靜脈曲張,白蛋白下降,A/G倒置等肝功能受損和門脈高壓表現。
(三)病原學診斷 丙型肝炎具備急、慢性肝炎臨床表現,抗HCV 陽性或HCV RNA 陽性,可診斷為丙型肝炎。無任何症狀和體征,肝功能和肝組織學正常者為無症狀HCV攜帶者。

⑵ 基因檢測是用什麼方法最准確的是哪一種

基因檢測有很多種方法,最常見的有PCR擴增法和探針雜交法。這兩種方法都比較准確,靈敏度也很高。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PCR擴增法,靈敏度極高,准確度也有保證。

⑶ 丙型肝炎病毒rna定量標準是多少

丙肝是一種由丙肝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丙肝病毒是丙肝患者發病和傳染的根源,當患者體內丙肝病毒超出一定范圍時,就會加重對肝臟的損傷,加劇患者病情,促使患者病情向著肝硬化和肝癌的方向發展,所以丙肝患者需要定期檢查丙肝病毒RNA定量檢查,明確體內丙肝病毒的數量,是否查出正常值范圍,對明確患者病情和治療提供科學依據,那?丙肝患者體內丙肝病毒的高低,主要是要看丙肝病毒RNA定量檢查的結果。丙肝病毒RNA定量檢查是丙肝早期診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丙肝病毒RNA定量檢查的正常范圍根據實驗時檢測儀器、方法以及試劑的不同因而也有所不同。目前檢測丙肝病毒的定量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是核酸提取方法,試劑檢測,熒光pcr檢測,其中熒光pcr雙通道檢測系統檢測結果最為精密,已經是目前很多正規肝病醫院都在採用的一種技術,相對來說不會出現漏診和誤診現象;而熒光pcr雙通道檢測系統檢測的丙肝病毒定量值單位為拷貝/ml,一般其正常是小於等於102,一般情況下認為超過102拷貝/ml,就說明感染了丙肝病毒,而以IU/毫升為單位的定量檢測值為10的三次方,如果超過10的三次方就說明感染了丙肝病毒(丙肝病毒RNA檢查有什麼意義)。丙肝病毒是一種隱匿性強,並且危害性也強的病毒,當確診感染了丙肝之後,大多數丙肝患者都處於急性感染時期或者慢性時期,臨床數據發現如果半年之內,患者病情沒有得到有效治癒,很大程度上都會發展為肝硬化、肝癌狀態,後果相當嚴重。所以,檢查發現得了丙肝之後,一定要及時有效的到專業肝病醫院進行治療。

⑷ 丙肝的起因及HCVRNA檢測方法是什麼

至於丙肝其發生的機理,目前尚不明確。但實驗研究表明:丙肝的肝臟病變部位有多數單核細胞浸潤,發生炎症和壞死,這和HBV引起的肝臟病變相似。同時,感染HCV後,也和HBV感染一樣容易發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 這就說明,HCV感染引起的肝臟病變也和HBV感染相似,主要由病毒誘發人體免疫反應導致對肝細胞的兔疫損傷。而通過輸血和應用血製品引起的傳播也已確定無疑。此外,針刺、濫用注射葯物、紋身、糞口途徑、母嬰垂直傳播,以及唾液、飛沫、接吻和性接觸等水平傳播,也是引起丙型肝炎的可能原因。 因此,凡接受輸血及血製品者;注射(尤其是靜脈注射)、吸毒者;血液透析及腎移植病入;丙型肝炎家庭內接觸者,尤其配偶;有不正當性行為或同性戀者;丙肝孕婦所生嬰兒等,均是丙型肝炎的易感入群。此外,醫務人員、實驗室工作人員、處理血或血製品者,其丙肝的發病率也較高。 丙肝的HCVRNA檢測 方法:定性:HCVRNA檢測。採用逆轉錄PCR技術,已成為確診丙型肝炎和初步評估干擾素治療效果的重要手段。 定量:HCVRNA檢測。常用的有兩種方法,即目標基因擴增法,包括PCR定時檢查和信號擴增法,如bDNA檢測。商品化的試劑盒Roche檢測法是標准化的PCR定量檢測,能檢測的HCV最小數量為每毫升小於1000個拷貝。同一個標本進行重復檢測時,標准差為±0.311,可信度為95%。該方法既可作為確診和准確判斷丙型肝炎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也可以進行 HCV基因型的檢查。其准確性和精確程度遠遠優於 HCVRNA定性檢測。 想直接電話咨詢的客戶,不收取任何費用,24小時服務。 由權威專家為你解答體檢相關問題,根據你的情況給予專業的個性化指導意見。

閱讀全文

與丙型肝炎基因檢測常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古代陶瓷快速降溫的方法 瀏覽:413
什麼方法能快速開車 瀏覽:69
嬰兒吐奶用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737
水泥牆石材背景牆安裝方法 瀏覽:446
兩相電機如何調整接線方法 瀏覽:48
老式塑料管連接方法 瀏覽:516
城市宣傳欄的測量方法 瀏覽:764
玻璃推拉門地滑軌道安裝方法 瀏覽:983
去狗皮的正確方法 瀏覽:521
狀態粉使用方法 瀏覽:20
皮卡車如何找30公分邊線最笨方法 瀏覽:99
交通安全方法有哪些 瀏覽:664
新飛電壓力鍋使用方法 瀏覽:113
快速查詢個人徵信的方法 瀏覽:807
男士冬天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瀏覽:732
農業產品研究方法 瀏覽:18
馴服蜥蜴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6
淘寶鑽展怎麼操作干貨方法推薦 瀏覽:74
臨床上最廣泛的研究方法 瀏覽:469
避孕方法有哪些怎麼上環 瀏覽: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