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餐具消毒的方法有哪幾種
餐具消毒的方法分為兩大類,即物理法和化學法。
物理法。
1、煮沸消毒:將洗滌潔凈的餐具置入沸水中,煮沸消毒2-5分鍾;
2、蒸汽消毒:將洗滌潔凈的餐具置入蒸汽櫃或箱中,使溫度升到100℃時,消毒5-10分鍾;用鍋加水煮沸後產生大量蒸氣消毒餐具,效果也很好,不會使餐具掛上水鹼,也是很好的消毒方法之一。
3、烤箱消毒:如紅外消毒櫃等,溫度一般在120℃左右,消毒15-20分鍾。
化學法:
1、浸泡消毒:用各種餐具消毒殺菌專用劑,按比例加入干凈清水浸泡,特別適合於不耐高溫的餐具。濃度要按規定要求,浸泡時間要充足,一般需15~30分鍾,浸泡後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最好用流動水沖洗,以確保不會有化學物質殘留。
2、紫外線消毒:在封閉空間門人,利用紫外線燈發出的紫外線,對餐具進行照射消毒。此方法能照射到的餐具表面消毒,適用於大量排列緊密的餐具消毒。
3、臭氧消毒:臭氧具有極強的氧化能力,能夠使細菌等微生物失去活性。在密閉空間內,利用紫外線燈產生的紫外線,把空間內的一部分氧氣轉化為臭氧,對密閉空間內放置的餐具進行消毒。臭氧消毒的消毒效率高,但時間相對較長。消毒完成後,需密封放置8~10小時後再打開消毒櫃使用,以保證其中的臭氧還原為普通氧氣。
Ⅱ 使用後的餐具,便器等物品如何消毒
在家庭里,正常人使用過的餐飲具、便器等物品,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很小,按常規做好清潔衛生即可,一般無需消毒。
對於飯店、餐館等公共餐飲餐飲場所的公用餐飲具,或傳染病(主要是消化道傳染病)病人使用過的餐飲具,必須進行消毒處理。消毒時,可採取開水煮沸或蒸煮10~15分鍾的方式,也可以使用84消毒液等浸泡消毒30分鍾(之後應用清水反復清洗,以將殘留的消毒劑除凈);或將餐飲具洗凈後放入餐具消毒櫃中進行消毒。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傳染病人的餐飲具,應做到單獨清洗、分開消毒。
對於賓館、招待所等公共服務場所的公用便器,以及傳染病(主要是消化道傳染病、直接接觸性傳染病等)病人使用過的便器,可以使用84消毒液、過氧乙酸等進行擦拭消毒。
Ⅲ 關於餐具消毒方法正確的有哪些
餐具在使用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表層會產生很多的細菌與微生物,這些會嚴重的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需要經常對餐具消毒,餐具消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高溫煮沸消毒,把清洗干凈的餐具放到開水中,煮沸2-5分鍾即可,高溫煮沸能夠很好地消滅餐具中殘留的微生物等,可以幫助餐具保持在一個干凈衛生的環境中,是比較簡單的消毒方法。
2、也可以把蒸鍋加水燒開,然後將洗干凈的餐具放到蒸鍋里蒸10分鍾左右,蒸汽的溫度是十分高的,可以有效地殺死餐具上可能殘留的細菌等。
3、可以把適量消毒劑加到水裡,然後把餐具放進去浸泡一段時間,最後用水沖洗干凈,一定要多沖洗幾遍,洗干凈再用。
4、還可以把餐具放到烤箱中加熱幾分鍾,通常溫度調在120度左右即可。
5、如果是醫院、餐廳等消毒量比較大的地方,通常會用專用的工業化學消毒液進行消毒,這種方法一般不太常見。
Ⅳ 如何正確對餐具消毒
可以採用煮沸消毒法,蒸汽消毒法,洗碗機消毒法或者消毒櫃消毒法進行消毒。不能只通過開水淋燙或者白酒擦拭的方法。
煮沸消毒法>將清洗干凈的碗筷放入沸水中,煮上5~10分鍾。需要注意的是,木質筷子受熱會彎曲變形,所以此類餐具不能用這種方式消毒。
蒸汽消毒法>將洗凈的碗筷放入蒸汽櫃或蒸汽箱中,使溫度升到100度時,消毒5~10分鍾左右。洗碗機消毒法與消毒櫃消毒法。>以上幾種常見的消毒方式,首選還是煮沸消毒法。
高溫消毒要真正達到預期效果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溫度,另一個是時間。一般來說,100℃沸水,要持續5分鍾以上,才可以殺死或滅活一部分細菌和微生物。常引起急性腹瀉的細菌多數要經過100℃高溫作用1-3分鍾,或80℃作用10分鍾才能死亡。
我們用熱水淋燙碗筷,靠水流只能夠沖刷走一部分細菌,但效果非常有限!有媒體做過試驗,用100℃開水對樣品進行淋燙後取樣,測試結果顯示,表面細菌數值為40RLU(相對光單位),相比淋燙之前表面細菌數值為46RLU,餐具在開水淋燙後,細菌數值下降很少,效果非常微弱。經過實驗結果對比發現,飯前用開水淋燙碗筷根本沒多大用,>這些都只是自我安慰!
還有些人喜歡用白酒來擦拭碗筷,以為這樣可以消毒。其實不然,因為醫學上用於消毒的酒精濃度為75%,濃度過低的酒精是不能起到殺菌的效果的!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65%以下。所以,使用白酒擦拭餐具,根本達不到消毒目的>。
煮沸消毒時需注意:
必須先將餐具徹底清洗干凈>。被消毒餐具需全部浸入水中>。物品不宜放置過多>,一般不超過容器的3/4。不透水的物品,如碗、盤等,應垂直放置,利於水的對流。水沸後開始計時,一般應煮沸5~10分鍾;對肝炎患者的物品,應煮沸30分鍾。連續煮沸過程中,不要再加入新的物品。>
Ⅳ 餐具消毒的6種方法
餐具消毒的方法有:消毒櫃、煮沸滅菌法、高壓鍋消毒等。
1、消毒櫃消毒
效果最好。目前有臭氧、紫外線、高溫消毒三種可選,需要餐具徹底清洗干凈,瀝干多餘的水分,或需用干凈的毛巾將水分擦乾,碼入消毒櫃,開啟消毒即可。消毒後的餐具可直接使用,無需再清洗。
化學消毒注意事項
1、所用消毒劑應在質量保證期內並在規定的溫度下儲存。
2、嚴格按照規定的濃度配製,固體消毒劑應充分溶解。
3、配製的消毒劑應定期更換,一般每4小時更換一次。
4、使用時,定期測量消毒劑的濃度,如果濃度低於要求,應立即更換。
5、保證消毒時間,一般餐具、工具消毒應在5min以上。
6、消毒物品應完全浸入消毒劑中。
7、餐具消毒前應清洗干凈,避免油污影響消毒效果。
8、消毒後,用清水沖洗消毒劑。
Ⅵ 常見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以餐具為例:
1、蒸汽消毒:將餐具清洗干凈,按照大小擺放到一個干凈的大籠屜上,蓋上蓋子,加火蒸。當水沸騰後,再繼續蒸20~30分鍾,再將餐具自然冷卻。使用餐具時一定不要被臟抹布污染,使得餐具再次成為傳染源。
2、煮沸消毒:將餐具洗干凈後,放入一個大的鍋中,加入自來水,水的深度要沒過餐具。加火煮沸,開鍋後繼續煮30分鍾,自然冷卻後,即可以使用。
3、洗碗機消毒:洗碗機是一種清洗、消毒一體機,方便實用。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嚴格按照消毒的時間和溫度進行,這樣才能保證消毒效果。
4、消毒櫃消毒:將餐具放入消毒櫃,運行15~20分鍾即可。
5、葯物消毒:不耐高溫的餐具,特別是啤酒具等會遇熱爆裂、變形等,可使用漂白粉、氯亞明、高錳酸鉀等消毒液浸泡。
浸泡時一定要注意葯液必須沒過餐具;葯液濃度要按規定要求,普通餐具用0.5%的漂白粉澄清液;肝炎病人的餐具要用3%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時間要充足,一般需15~30分鍾;浸泡後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最好用流動水沖洗。
6、臭氧消毒:這種殺毒方式在今年上半年「非典」期間曾經獨領風騷,它主要是採用一個能迅速產生大量臭氧的汽車專用消毒機進行消毒。臭氧是一種具有廣泛性的、高效的快速殺菌劑,它可以殺滅多種病菌、病毒及微生物。
與化學消毒不同,由於利用臭氧消毒殺菌,一般不殘存有害物質,不會對汽車造成第二次污染,因為臭氧殺菌消毒後很快就分解成氧氣,對人體有益無害。
7、離子殺毒:這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車內空氣清新方法,主要是通過購買車載氧吧釋放離子達到車內空氣清新的目的。優點是使用簡單,基本不用動手,缺點也比較明顯,空氣凈化過程緩慢,殺毒不徹底。
8、光觸媒:光觸媒是最近才興起的一種新的殺毒方法,它的工作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二氧化鈦這種光的催化劑,見光產生正、負電子,其中正電子與空氣中的水分子結合產生具有氧化分解能力的氫氧自由基,
而負電子則與空氣中的氧結合成活性氧,二者均具有強大的殺毒殺菌能力,對於汽車車廂內常見的甲醛、氨、苯等有機化合物具有分解作用,同時還可以清除車廂內的浮游細菌。
9、通過氣體形態祛除甲醛的全新方法——氣觸媒,它的主要成分是滅菌消毒劑二氧化氯(ClO2),能夠降解甲醛、苯系物、TVOC、氨等有毒氣體,同時有效殺滅各種細菌及病毒,降解各類致臭物質,脫臭祛異味。
據了解,這種氣觸媒最大的特點就是能以其獨有的氣體形態,實現比較理想的環境治理效果。且無殘留無二次污染,對人體無害無毒副作用。
10、活性炭是一種非常優良的吸附劑,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的雙重特性,可以有選擇地吸附空氣中的各種物質,以達到消毒除臭等目的。活性炭在吸附飽和後要更換,約每三個月更換一次。
Ⅶ 餐具消毒方法有哪些
餐具消毒方法有:沸水消毒法、消毒櫃消毒法、浸泡消毒法、紫外線消毒、蒸汽消毒。
1、沸水消毒法:這是最為普通的消毒方法,家家戶戶都能做到,具體有兩種做法,大家視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一是把餐具放入煮鍋,用沸水煮上幾分鍾即可。二是在用餐前,把餐具放在一個容器中,用沸水浸泡。
2、消毒櫃消毒法:家中有消毒櫃的朋友進行餐具消毒工作時就容易很多了,只需將洗干凈的餐具放入紅外新消毒櫃中,把溫度調至120℃,等待15分鍾左右即可。
3、浸泡消毒法:並不是所有的餐具都能耐高溫的,像玻璃製品在高溫的情況就會爆裂,這時大家可以採用浸泡消毒法,即按比例調合漂白粉、氯亞明和高錳酸鉀等消毒液即可對玻璃餐具進行浸泡消毒,消毒完畢後一定要記住二次清潔。
4、紫外線消毒:在封閉空間門人,利用紫外線燈發出的紫外線,對餐具進行照射消毒。此方法能照射到的餐具表面消毒,適用於大量排列緊密的餐具消毒。
5、蒸汽消毒:將洗滌潔凈的餐具置入蒸汽櫃或箱中,使溫度升到100℃時,消毒5-10分鍾;用鍋加水煮沸後產生大量蒸氣消毒餐具,效果也很好,不會使餐具掛上水鹼,也是很好的消毒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