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8種給土壤消毒方法
1、葯劑消毒法。簡單的操作步驟是:(1)清潔棚室。在上茬結束後,將所有植株殘體清出溫室大棚,深埋或焚燒。(2)深翻土壤。在土壤墒情適合時深翻,深度約35厘米以上,並將大土塊拍打細碎。(3)用葯。可用的葯劑很多。如可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土壤施1.5克,可防止根腐病、莖腐病、葉枯病和灰斑病等病害;也可用濃度為2%左右的酒精(用水調和)噴灑在土壤上,然後用塑料薄膜覆蓋1-2個星期;或是每平方米土壤用等量式波爾多液2.5千克噴灑,對黑斑病、斑點病、灰霉病、褐斑病和炭疽病等效果明顯。
也可以採用熏蒸的方法對溫室大棚進行葯劑消毒,常用的熏蒸劑有:棉隆、氯化苦等葯劑。熏蒸法是用土壤注射器或土壤消毒機將熏蒸劑注入土壤中,並及時在土壤表面覆蓋薄膜等物,以便熏蒸劑的有毒氣體在土壤中擴散,從而達到殺死病菌的目的。葯劑消毒法雖然使用普遍,但長期使用,會破壞土壤結構,造成環境污染,地力下降,因此應該謹慎對待,最好結合其他措施進行土壤消毒。
2、太陽能消毒法。太陽能消毒法是最廉價也最環保的方法。此法是利用夏季(7-8月間)的高溫,藉助太陽能殺死病蟲害。消毒時,先消除前茬病株殘體並徹底清潔溫室,再對土壤進行深翻(先施有機肥,每畝使用2袋嘉美紅利),隨後灌大水,然後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全面覆蓋溫室土壤,再在太陽下密閉暴曬15-25天,使10厘米土壤內土溫高達50-60℃以上,可有效預防枯萎病、青枯病、軟腐病等土傳病害,同時高溫也能殺死線蟲及其他蟲卵。但該方法的缺陷是:消毒的有效土層僅為地表下10-15厘米,對根系較深的作物防病效果較差。
3、熱水消毒法。此法是利用鍋爐等設備把水加熱至75℃以上,然後將熱水澆灌到土壤中,使土溫升高來進行消毒。消毒前應該多施些有機肥,後深翻土壤,並把土壤整平,接著在地面上鋪設滴灌管,用質量較好的塑料薄膜封嚴地面,之後通入熱水。給水量因土質、外界溫度、栽培作物的種類不同而不同。一般地,消毒范圍在地下0-20厘米時,1平方米土壤灌熱水100千克;消毒范圍在0-30厘米時,1平方米土壤灌熱水200千克。此法對防治土傳病害、線蟲和雜草效果顯著,效果達95%以上。同時這種方法還有不受季節影響、可隨時進行的好處。
❷ 8種給土壤消毒方法
1、輻射消毒
以穿透力和能量極強的射線,如鈷60的γ射線來滅菌消毒。
2、化學物質消毒
以活性很強的氧化劑或烷化劑,如環氧乙烷、氧化丙烯、甲醛和活性氯等滅菌,消毒後,應使葯劑充分散發,去除殘毒。
3、葯劑消毒
在播種前後將葯劑施入土壤中,目的是防止種子帶病和土傳病的蔓延。 主要施葯方法如下:
(1)噴淋或澆灌法。將葯劑用清水稀釋成一定濃度,用噴霧噴淋於土壤表層,或直接灌溉到土壤中,使葯液滲入土壤深層,殺死土中病菌。噴淋施葯處理土壤適宜於大田、育苗營養土、草坪更新等。澆灌法施葯適用於果樹、瓜類、茄果類作物的灌溉和各種作物苗床消毒,常用消毒劑有綠亨1號、2號等,防治苗期病害,效果顯著。
(2)毒土法。先將葯劑配成毒土,然後施用。毒土的配製方法是將農葯(乳油、可濕性粉劑)與具有一定濕度的細土按比例混勻製成。毒土的施用方法有溝施、穴施和撒施。
❸ 植物外植體消毒有哪些方法
①莖尖、莖段及葉片等的消毒 消毒前先對植物組織進行修整,去掉不需要的部分,然後用自來水沖洗。對於一些表面不光滑或長有絨毛的材料,可用洗滌劑清洗,必要時用毛刷充分刷洗,硬質材料可用刀刮。
消毒時在超凈台上操作,先用70%酒精浸泡10~30s,以無菌水沖洗2~3次,然後按材料的老、嫩和枝條的堅實程度,分別採用2%次氯酸鈉浸泡10~15min或用0.1%升汞浸5~10min。消毒時要不斷攪動,使植物材料與消毒劑充分地接觸。若材料有絨毛,最好在消毒液中加入幾滴Tween-20,最後用無菌水沖洗3~5次。
②果實及種子的消毒
先用自來水沖洗10~20min,再用酒精迅速漂洗一下。果實用2%次氯酸鈉浸10min,後用無菌水沖洗2~3次。種子則先用10%次氯酸鈉浸泡20~30min,難以消毒的可用0.1%升汞消毒5~10min。對於種皮太硬的種子,也可預先去掉種皮,再用4%次氯酸鈉浸泡8~10min。
使用高溫消毒的方式給土壤殺菌,其原理就是利用極高溫,起到消除殺死土壤中的有害物質,給土壤充分的消毒,這樣消毒後對植物根系的生長非常關鍵,且操作方式也有很多種,一般情況下可以將土壤直接倒入容器中,用微波爐加熱10分鍾左右,起到消毒的效果。
此外,花友們還可以將土壤放入蒸籠或者高壓鍋中,這樣高溫消毒最少要半小時左右,才能達到徹底消毒、殺菌的目的,如果覺得將土壤放入以上的高壓鍋、蒸籠裡面有點過於奢侈,也可以使用最直接的方式,找一個鐵鍋將土壤裝進去,底部生火以後進行高溫翻炒半小時即可。
❹ 土壤消毒的方法有哪些
(1)葯劑消毒法在播種前後將葯劑施入土壤中,目的是防止種子帶菌和土傳病害的蔓延。主要施葯方法如下:
1)噴淋或澆灌法:將葯劑用清水稀釋成一定濃度,用噴霧器噴淋於土壤表層,或直接灌到土壤中,使葯液滲入土壤深層,殺死土中病菌。噴淋施葯處理土壤適用於大田、育苗營養土等。常用消毒劑有綠亨1號、綠亨2號等,防治苗期病害,效果顯著。
2)硫黃消毒法:將硝石灰、硫黃、鋸末充分拌勻,具體用量硝石灰100千克/公頃、硫黃2~3千克/公頃、鋸末500~750千克/公頃,均勻撒在土壤表面,用鐵鍬或釘耙深翻混合,再用大水灌透,覆蓋塑料薄膜,並將薄膜四周用土壓實蓋嚴,保持10天左右。此法最好在夏季使用,有利於提高土壤溫度,達到充分殺滅土壤中病蟲的目的。
(2)物理消毒法1)太陽能消毒:方法是在溫室或田間作物採收後,連根拔除田間老株,多施有機肥料,然後把地翻平整好,在7~8月份,氣溫達35℃以上時,用透明吸熱薄膜覆蓋好,土壤溫度可升至50~60℃,密閉15~20天,可殺死土壤中的各種病菌。這一方法大都在我國北方地區連年種植草莓、西瓜、花卉的大棚溫室里應用。近年南方設施西瓜大棚內也用此法消毒,灌水後還能起到洗鹽的作用。
2)蒸汽熱消毒:是用蒸汽鍋爐加熱,通過導管把蒸汽熱能送到土壤中,使土壤溫度升高,殺死病原菌,以達到防治土傳病害的目的。這種消毒方法要求設備比較復雜,只適合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及苗床上小面積施用。
3)火燒消毒:在露地苗床上,將乾柴草平鋪在床面上點燃,這樣不但可消滅表土中的病菌、害蟲和蟲卵,翻耕後還能增加部分鉀肥。
此外,還有毒土法、氰氨化鈣土壤處理、溴甲烷土壤處理等消毒方法,可根據實際種植的種類、具體栽培條件進行合理選擇。
❺ 常用消毒方法有哪幾種
① 噴霧法或潑灑法。將消毒葯配製成一定濃度的溶液,用噴霧 器對需要消毒的地方進行噴霧消毒,或直接將消毒葯潑灑到需要消 毒的地方,如帶雞消毒。② 擦拭法。用布塊浸沾消毒葯液,擦拭被消毒的物體,如對孵 化機及籠具的擦拭消毒。③ 浸泡法。將被消毒的物品浸泡於消毒葯液內,如種蛋、食槽、 解剖工具及生產工具的消毒。④ 熏蒸法。常用的有甲醛配合高錳酸鉀對密閉的雞舍、孵化機 進行熏蒸消毒。⑤ 飲水法。在雞的飲水中加人適量的消毒劑,殺滅水中的病原 微生物。選擇飲水消毒的葯物應無毒、高效、廣譜、價廉。漂白粉、 高錳酸鉀、過氧乙酸等常用於雞的飲水消毒。
❻ 養花種菜 常用的幾種土壤消毒方法
家庭養花土壤消毒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日光消毒
將配製好的培養土放在清潔的混凝土地面上、木板上或鐵皮上,薄薄平攤,在日光下暴曬3~15天,即可殺死大量病菌孢子、菌絲和蟲卵、害蟲、線蟲。用此法消毒雖然不盡徹底,但最為方便。
二、蒸汽消毒
把營養土放入蒸籠或高壓鍋內蒸,加熱到60~100攝氏度,持續30~60分鍾(加熱時間不宜太長,以免殺死能分解肥料的有益微生物,影響土壤肥效),可殺滅大部分細菌、真菌、線蟲和昆蟲,並使大部分雜草種子喪失活力。
三、水煮消毒
把培養土倒入鍋內,加水煮開30~60分鍾,然後濾干水分,晾乾到適中濕度即可。
四、火燒消毒
保護地苗床或扦插、播種用的少量土壤,可放入鐵鍋或鐵板上加火燒灼,待土粒變干後再燒0.5~1小時,可將土中的病蟲徹底消滅干凈。
五、葯劑處理
家庭養花中可以使用不同的葯劑,對土壤進行熏蒸處理,即把土壤過篩後,一層土壤噴灑化學葯劑,再加一層土壤,然後再噴灑一次葯劑,最後用塑料薄膜覆蓋,密封5~7天,然後敞開換氣3~5天即可使用。常用的葯劑有甲醛、代森鋅、多菌靈、硫磺粉等。
望採納。
❼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幾種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三種,即物理消毒法、化學消毒法、生物消毒法。
(1)物理消毒法
指用物理因素殺滅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包括自然凈化、機械除菌、高熱滅菌和太陽光照射等。
(2)化學消毒法
指用化學葯品進行的消毒方法。
(3)生物消毒法
指用微生物發酵所產之熱達到消滅病原微生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