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培蠶豆的方法 水培蠶豆的方法 水培養護的注意事項
1、在水培蠶豆前,必須對蠶豆進行處理。首先要選擇表面光滑、無病蟲害的蠶豆,然後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2小時後取出,放入清水中浸泡兩天,然後將蠶豆移出,瀝干水。
2、在水培中,需要從市場上買一個專門的苗木托盤,將一層苗木紙鋪在盤子里,然後將經過處理的蠶豆均勻地撒在紙上,把水倒進育苗盤,使水面浸沒育苗紙。為了使蠶豆盡快發芽,可以在通風溫暖的環境中保存。
3、在水培過程中,必須定期更換清水,避免在水中滋生細菌,影響幼苗的生長。還必須為蠶豆提供充足的散射光,保持綠葉,在水培液中添加富氮、磷、鉀肥料,以提高植物的生長率。
4、在水培過程中,最好使用富含礦物質的天然水、純凈水或無污染的河流或湖水,但不使用污染的水或自來水,以避免水中的有害物質影響蠶豆幼苗的生長,如果想使用自來水進行水養,需要先將自來水靜置三天。
㈡ 請問如何將蠶豆發芽呀
將蠶豆發芽的方法如下:
1、首先找到一個盤裝好需要發芽的蠶豆。
㈢ 種蠶豆的方法步驟
蠶豆種植方法如下:
(一)選用良種:蠶豆應選擇產量高、品質優、抗病力強的優良品種,以本地大白葫豆為佳。
(二)精細整地:蠶豆喜濕但不耐澇,應選取土質肥沃、陽光充足地塊種植,前作收後,翻耕整平,冬閑田要開好圍溝、廂溝,按廂寬1~1.5米,廂高25厘米,溝寬35厘米的規格做成深溝高廂,耙平廂面,使其溝溝相通不漬水。
(三)合理施肥:以農家肥、磷鉀肥為主。一般每畝用豬牛糞、土雜肥或堆肥1000~1500公斤、過磷酸鈣30~35公斤、草木灰100公斤拌和做底肥,播種後窩施蓋種;當幼苗達5~6片真葉時,畝用腐熟人糞尿5擔,加硫酸鉀或氯化鉀5~7.5公斤,兌水澆施;盛花初莢期,每畝用磷酸二氫鉀0.2~0.5公斤兌水50公斤葉面噴施,以防落花、落莢,影響產量。
(四)適時播種:提早播種會出現早花、影響產量,推遲播種則會影響來年春種作物,應於霜降前後5天,按行距33厘米,窩距12~18厘米的規格播種,窩播2~3粒,播種深度為5~6厘米,畝播種量8~15公斤,播種後覆蓋土雜肥,有條件的可實行根瘤菌拌種。
(五)加強田管:主要把握五個關鍵技術,一是播種後7天發現缺株,應就近挖取較密的幼苗,帶土移補,也可用已催芽的種子補種。二是當幼苗達5~6片真葉時,結合追肥中耕培土一次。三是在盛花期,選擇晴天無風的上午,用鐮刀割、或用手摘去頂芽4~6厘米。
(六)打頂整枝,防治病害。蠶豆打頂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冬至前後打頂,摘除主莖生長點,促進提早分枝,增加有效分枝數;第二次整枝在30-40%植株開始形成第一豆莢時,摘除嫩枝2-3厘米,能提高結莢率20%左右。蠶豆的主要病害有赤斑病、銹病等。注意防治
㈣ 蠶豆什麼時候種植,蠶豆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一般來說南方蠶豆都是秋冬季節開始播種的,然後來年4到5月可以收獲。而北方蠶豆則由於天氣較冷等原因只能春季開始播種,自然收獲時間也相對較靠後一些。
不管是南方秋季種植蠶豆,還是北方春季種植蠶豆,首先我們要考慮的是適合蠶豆生長的氣候環境。蠶豆主要在較溫暖而略濕潤的氣候下生長,需水較多,但又不能受漬,耐寒性較差,也不耐高溫和乾旱。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左右,適於多種土壤栽培,以耕層有機質含量高,排水良好的粘質壤土或比較肥沃的砂質壤土;在pH值6~8之間的土壤上可生長良好,所以可廣泛適應我國各地的紅壤水稻土、紫色土以及濱海的鹽鹼地水稻田生長。
㈤ 盆栽蠶豆的種植方法和時間
盆栽蠶豆時間,一般在3~4月即可播種。
1、品種選擇
在土壤肥沃、施肥水平高的種植地區,應選用耐肥抗倒伏品種;在土壤貧瘠、施肥水平低的種植地區,選用適應性廣、耐瘠的穩產品種。
2、種子處理
蠶豆在播種前要進行種子處理,播前曬種2-3天,提高發芽率。播種前,需將蠶豆洗凈,用60℃左右的溫水浸泡12小時。然後控干水,蓋上濕布催芽,視環境溫度高低,大約2~3天時間,待80%~90%的種子出芽後,即可用一個大號,帶底孔的育苗盆播種。
(5)蠶豆水培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蠶豆種植歷史很悠久,被馴化於地中海東部地區,其考古學證據可追溯到10世紀。即使蠶豆是廣泛種植的作物,但其起源錯綜復雜。一些人認為蠶豆經地中海沿岸國家以及中國通過美索不達米亞傳播到安納托利亞,然後傳播到歐洲。公元1世紀蠶豆開始傳入我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
據FAO統計數據可知2014年度在世界上蠶豆種植面積為212.1×104公頃,產量403.5萬噸,主要國家中國、衣索比亞、摩洛哥,分別佔世界蠶豆的33.07%、20.89%、9.00%。
我國蠶豆生產居世界之首,種植面積70.2×104萬公頃,佔世界的33.7%。產量142.9萬噸,主要省區包括雲南、四川、重慶、湖北、甘肅、青海。
㈥ 水培蠶豆苗方法
水培蠶豆苗時,需要挑選籽粒飽滿、生長健康的蠶豆,然後將其浸泡在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兩小時後取出,清洗干凈後,浸泡在清水中,兩天後將其取出,放在裝有海綿的網格盤中,並向其中添加清水,等待蠶豆發芽即可。
1、浸泡蠶豆
水培蠶豆苗前,需要對蠶豆進行處理。首先需要挑選表面光滑、未遭受病蟲害的蠶豆,然後將其浸泡在高錳酸鉀溶液中滅菌,兩小時後將其取出,放入清水中,浸泡兩天的時間,然後將蠶豆撈出瀝干水分。
2、水培方法
在水培時,需要從市場上購買專用的育苗盤,並向盤中鋪上一層育苗紙,再將處理好的蠶豆均勻的鋪在紙上,向育苗盤中倒入清水,使水面淹沒育苗紙即可。為了讓蠶豆盡快的發芽,可以將其放在通風溫暖的環境中養護。
3、日常養護
在水培的過程中,需要為蠶豆定期的更換清水,以免水中滋生細菌,影響幼苗的生長,也需要為蠶豆提供充足的散光照射,保持葉片的翠綠,還可以向水培溶液中添加富含氮磷鉀元素的肥料,提高植株的生長速度。
4、注意事項
在水培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水培溶液最好可以使用礦物質豐富的天然水、純凈水,或者無污染的河水、湖水,而不能使用遭受污染的水分、或者自來水,以免水中的有害物質影響蠶豆苗的生長,如果要使用自來水水培,則需要將水分靜置三天後使用。
㈦ 蠶豆水培種植方法
喜多人們喜歡吃蠶豆卻不知道怎麼種植,今天小編特別為此寫了一篇,給大家借鑒參考。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6
一,選地、整地
蠶豆喜溫涼濕潤氣候,不耐炎熱,不耐澇。土壤以疏鬆深厚、肥沃的粘土或粘壤土為宜。
二,基肥:以農家肥(我用牛糞,雞糞和羊糞混合——江南牌煙雨型復合肥)為主,加草木灰(自己燒枯枝得來)。栽後一個月左右和開花前各施一次肥。
三,播種:種子店買,有朋友直接買雜貨店的干豆當種子。種子浸泡2-3天,見有小芽了才種到地里, 深度2-3厘米。包持適當的行,株距離。為防止倒伏,可以支幾根桿子。
蠶豆的小苗:
2
/6
四,時間:澳洲一般在4月(北半球10月)中下旬。
五,整枝打頂:這個說起來比較麻煩,一般來說在花開之前,株高大概30-50厘米。剪下的嫩葉和嫩枝是可以食用的,比如炒,打湯都行。
剪下的嫩葉:
3
/6
六,開花:蠶豆要開第三遍花才會結豆。
4
/6
七,採收:蠶豆的種植期較長。當豆莢飽滿、豆粒充實時可以分批採收。
枝頭上掛滿了誘人的蠶豆
5
/6
採收下來的蠶豆
6
/6
八,吃法:吃法有許多,我喜歡的有兩種,鹹菜豆瓣酥和清炒蠶豆。因為我不吃蠶豆嫩葉,其吃法就不錄在這里了。
鹹菜豆瓣酥 ,是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菜, 是從小吃慣的。不僅僅好吃,還有著我對祖母的思念,所以每年上市就一定要做的。做法很簡單,選比較老的豆,剝出豆瓣然後和雪裡蕻鹹菜同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