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黃芪顆粒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顆粒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01 04:45:09

❶ 黃芪顆粒有什麼功效,網購多少錢一盒

黃芪顆粒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生肌的功效。用於氣短心悸,虛脫,自汗,體虛浮腫,慢性腎炎,久瀉,脫肛,瘡口久不癒合。
黃芪皂甙類,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黃芪的葯理作用有:
( 1)擴張血管,降低血壓, 抑制血小板聚集, 改善微循環的功能;
( 2)對基底膜電荷屏障和機械屏障均有保護作用, 降低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及尿蛋白;
( 3)提高血漿白蛋白水平, 降低尿蛋白排出量;
( 4)能降低糖尿病腎病( DN )患者血漿ET 水平。

黃芪的有效成分通過調節腎小球疾病蛋白質代謝紊亂, 提高血漿白蛋白水平, 降低尿蛋白量, 在腎小球疾病中發揮積極作用。黃芪可保護並增加肝臟粗面內質網, 增加細胞內rRNA 和mRNA的含量, 抑制核糖核酸的活性, 促進蛋白合成。同時黃芪具有雙向調節血糖的作用。
價格可以再淘寶上面搜,前後不差幾元的就是正常價格

對你有幫助,請採納!

❷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的功效:黃芪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黃芪的作用:1.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2.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3.增強機體耐缺氧及應激能力,促進機體代謝和改善心功能。
4.有降壓的作用,調節血糖,可以作為糖尿病患者的輔助用葯,黃芪同時具有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5.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
6.具有氧化性。黃芪的化學成分有:膜莢黃芪含黃酮、皂甙類成分、黃酮類成分如芒柄花黃素
及其葡萄糖甙、
7.病弱體虛的人服用,可以增強體力,增強抵抗力,對病情恢復有一定的幫助。

黃芪食療價值: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春秋採挖,除去
須根、根頭,曬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味甘,性微溫。能補脾益氣,補肺固表,利尿消腫。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用途:用於脾胃氣虛;脾氣虛,中氣下陷,臟器下垂(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肺氣虛弱,咳喘短氣;氣虛自汗,易於感冒;氣虛水腫,小便不利;氣血不足,貧血萎黃,或肢體麻木,或瘡瘍、創作不易癒合;消渴(糖尿病)

食用禁忌:從體質上來說,黃芪最適合氣虛脾濕型的人,這種人往往身體虛胖,肌肉鬆軟,尤其是腹部肌肉鬆軟。而身體十分乾瘦結實的人則不宜。從身體狀況來說,感冒、經期都不要吃黃芪。從季節來說,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黃芪。為什麼感冒不能喝黃芪粥呢?因為黃芪是固表的,它幫助身體關閉大門,不讓外邪入侵。可是當身體已經感受外邪的時候,就會變成閉門留寇,把病邪關在體內,無從宣洩了。同理,春天是生發的季節,人體需要宣發,吃黃芪就不太適宜了。陰虛患者使用黃芪,必須配伍養陰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參、麥冬、天冬、玉竹等。濕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濕熱葯,如黃連、茵陳、黃芩等。熱毒熾盛的患者必須配伍清熱解毒葯,如黃連、梔子、大黃、敗醬草等。
西方最新研究的結果也證實,服用黃芪的時候,最好不要服用環磷醯(cyclophosphamide癌得星,安道生,是免疫抑制劑及抗腫瘤葯),否則互相會相剋。

食用方法:1、每天用黃芪1片,泡水喝。用黃芪1片,加枸杞子3粒,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2、取黃芪2片,煎湯。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燒粥,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也很有益。
3、還可以在燒肉、燒雞、燒鴨時,放一些黃芪,增加滋補作用,效果也不錯。

溫馨提示:黃芪泡水喝時,一定要剛燒開的開水,那樣才能夠泡出葯味,多次煮泡效果最好。煎煮效果更佳。

❸ 黃茋顆粒什麼功效

1、黃茋,又名綿黃茋、北茋、百木,屬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著名的中葯,常用於補氣。黃氏分為東北黃氏和內蒙古黃氏(綿黃氏)。
2、有補氣固表、利尿、解毒排膿、生肌等療效,對氣短、虛脫、心悸。自汗、失眠多夢、體虛浮腫、慢性腎炎、脫水、久瀉、子宮脫垂、傷口久不癒合均療效。黃茋入肺補氣,為補氣葯之最。黃茋秉性純陽,凡中氣不正,脾虛弱、清氣下泄者最宜。
3、黃茋主要含有黃茋甙、谷甾醇、棕櫚酸、膽鹼、黃酮類等營養素、能鎮靜中樞神經系統、提高免疫力、加快機體代謝。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黃茋最為適宜治療氣血兩虛型高血壓,具有雙向調節血壓的作用。
4、黃茋除葯用之外還可食用,燉肉、泡酒、炒菜、熬湯、營養滋補。一般滋補每次5~15克即可,治療用請遵醫囑。高熱屬實熱者應忌用炙黃茋。

❹ 黃芪顆粒說明書

黃芪顆粒(漢方)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生肌。用於氣短心悸,虛脫,自汗,體虛浮腫,慢性腎炎,久瀉,脫肛,子宮脫垂, 瘡口久不癒合。下面是我整理的黃芪顆粒說明書,歡迎閱讀。

黃芪顆粒商品介紹

通用名:黃芪顆粒

生產廠家: 貴州漢方葯業有限公司

批准文號:國葯准字Z19993254

葯品規格:15g*10袋

葯品價格:¥15元

黃芪顆粒說明書

【通用名稱】黃芪顆粒

【商品名稱】黃芪顆粒

【拼音全碼】HuangQiKeLi(HanFang)

【主要成份】黃芪。

【性狀】黃芪顆粒為淡黃色的顆粒;味甜。

【適應症/功能主治】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生肌。用於氣短心悸,虛脫,自汗,體虛浮腫,慢性腎炎,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瘡口久不癒合。

【規格型號】15g*10袋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每次15克,一日2次。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禁忌】糖尿病患者禁服。

【注意事項】1.忌辛辣、生冷、油膩食物。2.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3.黃芪顆粒宜飯前服用。4.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5.服葯2周症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6.兒童、孕婦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7.對黃芪顆粒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8.黃芪顆粒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9.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10.請將黃芪顆粒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葯品,使用黃芪顆粒前請咨詢醫師或葯師。

【葯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葯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葯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葯師。

【貯藏】密封。

【包裝】鋁塑復合熱合包裝,10袋/盒。

【有效期】24月

【執行標准】wS3-B-2224-96

【批准文號】國葯准字Z19993254

【生產企業】貴州漢方葯業有限公司

黃芪顆粒(漢方)的功效與作用黃芪顆粒(漢方)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生肌。用於氣短心悸,虛脫,自汗,體虛浮腫,慢性腎炎,久瀉,脫肛,子宮脫垂, 瘡口久不癒合。

黃芪顆粒服用常見問題

黃芪顆粒是臨床上常用的葯物,適用一些體質虛弱的患者服用。黃芪顆粒是純天然的葯物,對人體疾病無害,深受患者歡迎。當人們覺得一個葯好的時候,就會想長期服用。那麼,黃芪顆粒可以長期服用嗎?

黃芪顆粒是可以長期服用的,但也不能過量的服用。黃芪顆粒的服用方法是開水沖服,一次4g(1袋),一日2次,宜飯前服用。建議患者連續服用黃芪顆粒2個月以上。服用過程中應忌辛辣、生冷、油膩食物。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服葯2周症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黃芪顆粒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服用。如正在服用其他葯品,使用黃芪顆粒前請咨詢醫師或葯師。

黃芪顆粒的作用是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生肌。用於氣短心悸,虛脫,自汗,體虛浮腫,慢性腎炎,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癰疽難潰,瘡口久不癒合。為淡黃色的顆粒;味甜。

黃芪顆粒的成份是黃芪,在中醫角度來說,黃芪,性甘溫,歸肺經,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之功能。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

黃芪顆粒的成份簡單,對人體基本無害,是可以長期服用的。但是患者也應控制葯量,不能過多的服用,應根據個人病情而定,一般當疾病得到治癒,就應停止用葯,但建議連續服用黃芪顆粒2個月以上。

❺ 好好黃芪顆粒有什麼功效

好好黃芪顆粒11大功效以及適用人群



好好黃芪顆粒具有補氣固表、利尿、脫毒排膿、生肌。用於氣短心悸,虛脫,自汗,體虛浮腫,慢性腎炎,久泄,脫肛,子宮脫垂,癰疽難潰,瘡口久不癒合的作用。

一、補氣固表

「氣」在中醫上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動力物質,氣虛,中醫泛指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西醫又叫疲勞綜合症。
「固表」簡單點說,就是加強肌體防護功能,就跟打仗加固城牆是一個意思。這里防禦的是風、寒、濕、火、暑等等能夠使我們生病的病邪。表固了以後,就不會那麼容易生病了。
適用人群:免疫力低下、易疲勞、氣色差、語低聲微的患者。

二、利尿

「利尿」,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某種手段而影響腎成尿過程,而使尿液增多,加速排尿,「利尿」具有消腫、降壓、強心、解毒、治療尿崩症的作用。
適用人群:水腫浮腫、輕中度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三、脫毒排膿

「脫毒排膿」就是有利於將體內的毒氣、濕毒、熱毒排出,利於膿腫物排出。中醫上常說皮膚病多因外感風邪,凝聚皮膚,郁而化熱,為肌熱,含濕毒,需「脫毒排膿」。
適用人群:青春痘、粉刺、痤瘡、痔瘡、濕疹等常見皮膚疾病的患者。

四、生肌

「生肌」字面意思為生長肌肉,中醫上所說的「生肌」為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再生、加速細胞代謝的意思。
適用人群:術後恢復期、大病初癒、潰瘍、痔瘡的患者。

五、氣短心悸

何為「氣短心悸?」呼吸淺快,心率不齊如心動過速,產生的感覺就是氣短心悸。
適用人群:心律失常、呼吸淺薄的患者。

六、虛脫

「虛脫」是一種急性癥候群,主要由於特定情況下引起的腦供血、腦供氧不足引起的全身或部分反應。主要表現為面色蒼白或發紺、四肢發冷,少氣乏力,神志淡漠、反應遲鈍或昏迷、或煩躁不安,尿量減少,血壓下降,脈象微弱或芤瞳孔放大。
適用人群:過度疲勞或飢餓或恐懼引起的全身功能異常的患者。

七、自汗

「自汗」即不因勞累活動,不因天熱及穿衣過暖和服用發散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表現。
適用人群:白天在沒有大量體力勞動情況下反復流汗的患者。

八、體虛浮腫

「體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少氣懶言、全身疲倦乏力、聲音低沉、動則氣短、易出汗,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慾不振,虛熱,汗,脫肛,子宮下垂,舌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弱等,胃功能減退,不一定有病,需補氣。
「浮腫」指身體水分積聚太多拍不出去所致的局部或全身腫脹。是糖尿病腎病最常見的並發症。
適用人群:免疫力低下、周邊或全身組織水腫、糖尿病腎病的患者。

九、慢性腎炎

慢性腎小球腎炎簡稱為「慢性腎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為基本臨床表現,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遷延,病變緩慢進展,可以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最終將發展為慢性腎衰竭的一組腎小球病。由於本組疾病的病理類型及病期不同,主要臨床表現各不相同,疾病表現呈多樣化。
適用人群:腎功能不全、慢性腎炎患者。

十、器官下垂
中醫上常將「器官下垂」定義為「中氣下陷」即「氣」的托舉功能不強造成。常見症狀為胃下垂、子宮下垂、腎下垂,脫肛等。
適用人群:器官下垂患者、產後子宮脫垂婦女。

十一、癰疽難潰
「癰疽」,發生於體表、四肢、內臟的急性化膿性疾患,是一種毒瘡。多數「癰疽」一段時間後會自行潰爛流白膿後自行康復。流出的白膿中醫上常稱為「熱毒、濕毒。」
適用人群:毒瘡長期不潰或潰後自身難以癒合的患者。

❻ 黃芪顆粒功效有哪些

黃芪顆粒的主要功能是補氣固表,利尿,脫毒排膿,對於氣短,心悸,盜汗,有很好的療效。尤其是對於慢性腎炎,久瀉,脫肛等也有很好的療效。所謂補氣固表就是增強人體衛表功能,收斂止汗,增強人體防禦外感病邪的功能。
黃芪有利於身體疾病的調養和身體健康養護,對肺、脾、肝、腎都有很好的養護作用。民間有「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說明黃芪對人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另外,黃芪還有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以及多種微量元素,有增強機體免疫力,保肝、利尿、抗衰老的功效。黃芪還有利尿消腫,脫毒生肌的作用,適合腎炎患者,水腫病人等。對於虛胖的人也有一定的療效。

❼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力大功宏,使用面廣,從古至今,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得到了很多醫家的論證。如《神農本草經》明確記載,黃芪可治小兒百病。梁代《神農本草經集注》提出黃芪有活血和止渴作用。
金元時代《湯液本草》提出黃芪補腎臟元氣。清代《本經逢原》提出黃芪瀉陰火,止表虛自汗。近代《醫學衷中參西錄》及《本草正義》指出黃芪不僅補氣,兼能升氣。總而言之,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所獲贊譽頗多,其功效主要分為三類,即補氣要葯,氣中血葯,瘡家聖葯三個方面。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較多,如黃芪當歸補血湯,黃芪大補元氣,以裕生血之源,輔以當歸益血和營,以使陽生陰長,氣旺血生,因而該方益氣養血功效較為顯著,只是煎熬製作稍嫌麻煩。
另外黃芪飲片泡水、黃芪顆粒等也是市場上常見的食用方式,但這兩種方式因是生黃芪製成,因而更偏於托毒斂瘡,補氣血功效較弱,適合於瘡瘍潰後,久不癒合者,有利於生肌收口。
經煉蜜炮製的蜜炙黃芪則更長於滋補,而且蜜炙後口感更好,如揚子江葯業的黃
芪精口服
液是蜜炙黃芪經獨特工藝提取而成,完整的析出了有效成分多糖和皂苷,保證了葯效的有效吸收,因而增長了滋補的功效——黃芪泡水只能利用三四成功效,而且該葯服用方便。

❽ 黃芪顆粒的作用

黃芪顆粒具有補氣固表功效,一般適用於氣短心悸,自汗,多汗症等,都可以逐漸好轉或痊癒的。對於副作用主要是有口乾、咽干、便秘等症狀。

❾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的養生保健功效主要有益氣、固本,斂汗、生肌、利水、消水腫等。
用於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黃芪益氣補中,生用固表托瘡。黃芪還有抗腫瘤、抗骨質疏鬆等作用。

取黃芪泡水飲用,可治身體睏倦,無力,氣短。取黃芪加防風、白術、甘草、生薑、大棗適量煎服,防治免疫功能低下,反復感冒。取黃芪配伍牡蠣、浮小麥、麻黃根,可治盜汗。
以黃芪配白術、防己、生薑、大棗,可治水腫。黃芪與黨參、白術、甘草、枳殼、升麻、柴胡同用,可治脫肛、子宮或內臟下垂。用黃芪配伍陳皮、麻仁、蜂蜜,可治老人或產後便秘,欲便不能。用黃芪加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既可治腹部冷痛、又可治關節、肌肉疼痛。
以黃芪加穿山甲、皂角刺、當歸、川芎、銀花、白芷,可治癰疽內膿已成而不破潰。取黃芪、生薏米、赤小豆、雞內金、陳皮,加糯米煮熟成粥食用,可治慢性腎炎、腎盂腎炎殘存浮腫。

閱讀全文

與黃芪顆粒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魚爛鰭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魚泵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210
四種屬相的計算方法 瀏覽:3
寶寶感冒炒生薑的食用方法 瀏覽:373
停課不停學歷史學科有什麼方法 瀏覽:6
防溢乳墊使用方法 瀏覽:742
暖巢囊腫保守治療方法 瀏覽:424
不用水咸鴨蛋腌制方法最快又簡單 瀏覽:858
腰肌經絡鍛煉方法 瀏覽:672
電動洗腳盆使用方法 瀏覽:646
全站儀引點計算方法 瀏覽:172
咳嗽嘔吐怎麼辦方法 瀏覽:957
酒店冷藏櫃不製冷解決方法 瀏覽:574
怕體檢測血壓有什麼方法 瀏覽:574
碧海金沙帳篷使用方法 瀏覽:463
2個大拇指好麻木用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355
站立檢測骨盆前傾的方法 瀏覽:404
最簡單雙螺紋起針方法 瀏覽:253
種玉米的方法視頻 瀏覽:12
雙層樓梯尺寸計算方法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