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腈菌唑可以在芒果花期使用嗎
你好,也可以使用。腈菌唑是一種有機物,化學式是C15H17ClN4,淡黃色固體。是一類具保護和治療活性的內吸性三唑類殺菌劑。主要對病原菌的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起抑製作用,對子囊菌、擔子菌均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該劑持效期長,對作物安全,有一定刺激生長作用。同時對表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劑。其具有強內吸性、葯效高,對作物安全,持效 期長特點。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芒果最佳施肥期:
一是施果後肥(6-7月初):果後肥是全年施肥的重點,施肥量佔全年施肥量的70-80%,主要目的是促進抽秋梢,恢復生勢,為來年結果打好基礎。以速效氮肥和有機肥為主,每株施有機肥30-50公斤,尿素1-1.5公斤,復合肥0.5公斤,於采果修枝完後施。
二是施催花肥(9-10月):芒果正常花芽分化一般在11-12月,進行化學葯劑催花的花芽分化可提早在10月份,因此,應在當年雨季結束前施下催花肥,以鉀肥為主,例如海餐沃粉劑磷酸二氫鉀。
三是施謝花肥:芒果開花會造成大量養分消耗,應在謝花時施一次速效氮肥,例如海餐沃高氮水溶肥,進行根外追肥,補充養分。
四是施壯果肥:當芒果謝花後30天左右,幼果迅速生長期,為了減少落果,每株施尿素和硝酸鉀各0.5-1公斤。
❷ 農葯腈菌唑與葉面肥混合嗎
腈菌唑可以和葉面肥混合使用。
防治葉部病害效果很好,最好與嘧菌酯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❸ 滅菌唑的應用
丙硫菌唑主要用於防治禾穀類作物如小麥、大麥、油菜、花生、水稻和豆類作物等眾多病害。兒乎對所有麥類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小麥和大麥的白粉病、紋枯病、枯萎病、葉斑病、銹病、菌核病、網斑病、雲紋病等。還能防治油萊和花生的土傳病害,如菌核病,以及主要葉面病害,如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脛病、菌核病和銹病等。使用劑量通常為200g(a.i.)/hm2,在此劑量下,活性優於或等於常規殺菌劑如氟環唑、戊唑醇、嘧菌環胺等。
滅菌唑:
制劑FS如25%、30%等。
作用機理與特點甾醇生物合成中C-14脫甲基化酶抑制劑。主要用作種子處理劑。
應用
適宜作物禾穀類作物、豆科作物、果樹如蘋果等。
對作物安全性推薦劑量下對作物安全、無葯害,
防治對象鐮孢(霉)屬、柄銹菌屬、麥類核腔菌屬、黑粉菌屬、腥黑粉菌屬、白粉菌屬、圓核腔菌、殼針孢屬、柱隔孢屬等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銹病、黑腥病、網斑病等。
使用方法主要用於防治禾穀類作物、豆科作物、果樹病窖,對種傳病害有特效。可種子處理、也可莖葉噴霧,持效期長達4~6周。種子處理時通常用量為2.5g(a.i.)/l00kg小麥種子或20g(a.i.)/l00kg玉米種子;莖葉噴霧時用量為60g(a.i.)/hm2。
戊菌唑:
制劑EC、EW、WP。
分析方法GLC或HPLC。
作用機理與特點主要作用機理是甾醇脫甲基化抑制劑,破壞和阻止病菌的細胞膜重要組成成分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導致細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由於具有很好的內吸性,因此可迅速地被植物吸收,並在內部傳導;具有裉好的保護和治療活性。
應用
適宜作物與安全性果樹如蘋果、葡萄、梨、香蕉,蔬菜和觀賞植物等。在推薦劑量下使用,對環境、作物安全。
防治對象能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擔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尤其對白粉病、黑星病等具有優異的防效。
使用方法莖葉噴霧,使用劑量通常為25~75g(a.i.)/hm2。
腈菌唑:
制劑EC、SC、WP如25%乳油。
分析方法GC/HPLC。
作用機理與特點腈菌唑是一類具保護和治療活性的內吸性三唑類殺菌劑。主要對病原菌的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起抑製作用,對子囊菌、擔子菌均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該劑持效期長,對作物安全,有一定刺激生長作用。
應用
適宜作物與安全性蘋果、梨、核果、葡萄、葫蘆、園藝觀賞作物,小麥、大麥、燕麥、棉花和水稻等。對作物安全。
防治對象白粉病、黑星病、腐爛病、銹病等。
使用方法可用於葉面噴灑和種子處理。使用劑量通常為30~60g(a.l.)/hm2。
防治小麥白粉病每畝每次用25%乳油8~l6g[2~4g(a.i.)/畝],一般加水75~l00kg,相當於6000~9000倍液,混合均勻後噴霧。於小麥基部第一片葉開始發病即發病初期開始噴霧,共施葯兩次,兩次間隔10~15d。持效期可達20d。還可用拌種方法防治小麥黑穗病、網腥黑穗病等土壤傳播的病害,l00kg種子拌葯25%乳油25~40ml。
防治梨樹、蘋果樹黑星病、白粉病、褐斑病、灰斑病可用25%乳油6000~10000倍液均勻噴霧,噴液量視樹勢大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