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茶葉的方法食用順序

茶葉的方法食用順序

發布時間:2022-09-28 06:16:29

① 茶葉的泡法與喝法

1、習慣於泡濃茶

泡一杯濃度適中的茶水,一般需要5-8克左右的茶葉,白茶3-5克。有的人喜歡泡濃茶,茶水太濃,浸出過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對胃腸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後可續水再泡3-4杯。

2、泡茶時間過長

茶葉浸泡1分鍾以內飲用最佳,有些只需幾秒或10幾秒就可出水,不宜久泡。因此時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他可溶性物質浸泡出來。

時間太長,茶水就會有苦澀味。放在暖水瓶或爐灶上長時間煮的茶水,易發生化學變化,不宜再飲用。

3、用保溫杯泡茶

沏茶宜用陶瓷壺、杯,不宜用保溫杯。因用保溫杯泡茶,茶水較長時間保持高溫,茶葉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減少。

浸出的鞣酸和茶鹼過多,有苦澀味,因而也損失了部分營養成分。

4、扔掉泡過的茶葉

大多數人泡過茶後,把用過的茶葉扔掉。實際上這樣是不經濟的,可以把茶葉咀嚼後再將茶葉吐掉,因為茶葉中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粗纖維和其他營養物質。

5、用沸水泡茶

用沸騰的開水泡茶,要因茶而異。泡黑茶、紅茶、青茶或白茶中的貢眉、壽眉,可以用沸水沖泡,水溫高才能泡開茶葉,讓茶葉中的營養物質充分釋放。

但如果是黃茶、綠茶,用沸水沖泡則會破壞很多營養物質。例如維生素C、維生素P等,在水溫超過80℃時就會被破壞,還易溶出過多的鞣酸等物質,使茶帶有苦澀味。

因此,泡茶的水溫一般應掌握在70℃-80℃。尤其是綠茶,如溫度太高,茶葉泡熟,變成了紅茶,便失去了綠茶原有的清香、爽涼味。

說了這么多錯誤的泡茶方法,那改如何正確泡茶呢?怎樣泡茶才能使口味更好呢?

根據茶葉的品種不同,沖泡時方法也略有不同:

綠茶:

用80℃-85℃水沖泡,現泡現飲。綠茶屬於不發酵茶,比較常見的有西湖龍井、碧螺春等。

這類茶比較細嫩,不適合用剛煮沸的水泡,以80℃-85℃為宜,茶與水的比例以1:50為佳,沖泡時間為2-3分鍾,最好現泡現飲。

如果沖泡溫度過高或時間過久,多酚類物質就會被破壞,茶湯不但會變黃,其中的芳香物質也會揮發散失。

沖泡綠茶最好用瓷杯。沖泡時先用1/4水把茶葉潤一潤,過20秒或半分鍾再沖水飲用,泡綠茶一般不蓋蓋子,否則茶湯會發黃。

紅茶:

先用熱水燙杯,再沸水沖泡。紅茶是全發酵茶,常見的有高檔工夫紅條茶和紅碎茶。與綠茶不同的是,高水溫浸泡能夠促進其中有益成分溶出。

因而泡紅茶最好用剛煮沸的水,用水量與綠茶相當,沖泡時間以3-5分鍾為佳,高檔工夫紅條茶可沖泡3-4次,紅碎茶則可沖泡1-2次。

紅茶可以用玻璃杯來沖泡,這樣能欣賞到茶葉在水中的翻滾舒展。

具體方法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約1/10的熱水燙杯,再投入3-5克茶葉,然後再沿玻璃杯壁倒水進行沖泡。泡紅茶要蓋上蓋子,這樣茶香會更濃郁。

烏龍茶:

用沸水多次沖泡。烏龍茶是半發酵茶,如鐵觀音、大紅袍等。

泡烏龍茶時邊上要有個煮水壺,水開了馬上沖,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潤一下,然後再倒入開水沖泡飲用。

烏龍茶可沖泡多次,品質好的可沖泡7-8次,每次沖泡的時間由短到長,以2-5分鍾為宜。

泡烏龍茶最好用紫砂壺,並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烏龍茶的投葉量比較大,基本上是所用壺或蓋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後加蓋。

黑茶:

先洗茶,再沸水沖泡。黑茶是後發酵茶,在儲存中仍然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自然的陳化,在一定時間內,還有越陳越香的特點。

黑茶,沖泡時也要用100℃的沸水。第一次沖泡黑茶,要用10~20秒鍾快速洗茶,即先把茶葉放入杯中,倒入開水,過一會兒把水倒掉,再倒入開水,蓋上杯蓋。

② 正確的喝綠茶的方法是什麼

正確的喝綠茶的方法是:用80℃~85℃水沖泡,現泡現飲。

1、茶具

綠茶的沖泡,要求茶具潔凈,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壺)、瓷杯或茶碗沖泡,以便於襯托碧綠的茶湯和茶葉。其中尤以玻璃杯為佳,玻璃茶具素以它的質地透明、形態各異而受人青睞。

以玻璃茶杯(或玻璃茶壺)泡茶,尤其是沖泡各類名優綠茶,茶湯的色澤鮮艷,葉芽朵朵在沖泡過程中上下浮動,葉片逐漸舒展亭亭玉立,是一種動態的藝術欣賞,別有風趣。

2、水質

綠茶沖泡的水質要好。通常應用潔凈的優質礦泉水,也可用經過凈化處理的自來水。水的酸鹼度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鹼性水,以免茶湯深暗。煮水初沸即可,這樣泡出的茶水鮮爽度較好。

3、水溫

沏茶的水溫,要求在80℃左右為適宜。因為優質綠茶的葉綠素在過高的溫度下易被破壞變黃,同時茶葉中的茶多酚類物質也會在高溫下氧化,使茶湯很快變黃,很多芳香物質在高溫下也很快揮發散失,使茶湯失去香味。

4、茶水比例

茶與水的比例要恰當,通常茶與水之比為1∶50至1∶60,即1克茶葉用水50毫升至60毫升為宜,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湯濃淡適中、口感鮮醇。

4、沖泡手法

沖泡的手法也很有講究,要求手持水壺往茶杯中注水,採用「鳳凰三點頭」的手勢,使注入的熱水沖動茶葉,上下浮動,茶汁也易泡出。

5、禮儀

在沖泡時先注入少量熱水,使茶葉浸潤一下,稍後再注水至離杯沿1厘米至2厘米處即可。若待客,可將泡好茶的茶杯或茶碗,放入茶盤中,捧至客人面前,以手示意,請客人品飲。

(2)茶葉的方法食用順序擴展閱讀

1、上投法

先一次性向茶杯(茶碗)中注足熱水,待水溫適度時再投放茶葉。此法多適用於細嫩炒青(如特級龍井、特級碧螺春、特級信陽毛尖、六安瓜片、老竹大方等等)、細嫩烘青(如竹溪龍峰、汀溪蘭香、黃山毛峰、太平猴魁、敬亭綠雪等等)等細嫩度極好的綠茶。

此法水溫要掌握得非常准確,越是嫩度好的茶葉,水溫要求越低,有的茶葉可等待至70℃時再投放。因此平常品飲操作難度較大,不很方便。

2、中投法

投放茶葉後,先注入三分之一熱水(尤其是對於剛從冰箱內取出的茶葉),待茶葉吸足水分,舒展開來後,再注滿熱水。此法適用於雖細嫩但很松展或很緊實(如英山雲霧、竹葉青、婺源茗眉)的綠茶

3、下投法

先投放茶葉,然後一次性向茶杯(茶碗)注足熱水。此法適用於細嫩度較差的一般綠茶。

4、先涼後熱法

投放茶葉後,先用少許可飲用的常溫涼水浸泡三分鍾左右,使茶葉吸足水分,充分舒展,在將熱水一次注足。此時的熱水溫度要求可以略高些,85-95℃。冬天水溫在100℃也可以。此法適用於沖泡各級嫩度茶葉,但要掌握得恰到好處。

③ 茶葉的正確沖泡方法

茶葉的沖泡:

1 、洗蓋杯,湯杯底使其有溫度;

2 、放入茶葉,同時蓋著杯蓋甩動幾下,再聞干香;

3、第一次沖水用開水,同時沖水時速度迅速;

4 、快速的出水,盡可能的把水倒干凈;

5 、到入杯子,洗杯;

6 、觀其湯色,聞其香,這樣洗茶步奏就結束了;

7、第二次泡茶講究的是品其口感,水溫要把控在85度左右;

8、在蓋杯中停留的時間在20s左右即可;

9、出水時速度要快,同時要盡可能的把茶倒出;

10、倒茶講究的是每個杯子要均勻,以客為主,同時只能最多倒到8層滿;

這次在觀其色,聞其香,品其韻,那麼茶葉的基本泡法就是這樣,因每泡茶葉不同的特點泡茶水溫和靜止時間都要把握的當

④ 各種茶的喝法或者煮茶方法

1、綠茶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比較常見的有西湖龍井、碧螺春等。這類茶比較細嫩,不適合用剛煮沸的水泡,以80℃~85℃為宜,沖泡時間為2~3分鍾。

綠茶適合現泡現飲,溫度過高或浸泡時間過長,其中的茶多酚等營養物質將遭到破壞,芳香也會消失。綠茶的精華在第二泡和第三泡上,經過四五泡之後,味道就有些寡淡了。

2、紅茶

紅茶屬於全發酵茶,最好用沸水沖泡,沖泡時間一般以3~5分鍾為宜。浸泡時間短,茶水的顏色淺淡,滋味輕;泡久了,茶湯的澀味重,香味也容易喪失。紅茶沖泡一兩次口感達到最好,較為高檔的工夫紅茶,沖泡三四次味道最佳。

3、烏龍茶

烏龍茶是半發酵茶,如鐵觀音、大紅袍等。其中,鐵觀音當屬烏龍茶中的極品,有「七泡有餘香」的美譽。鐵觀音茶葉條形緊密,通常經過三泡之後茶葉才可以展開,香氣彌散開來,到第四泡時,才會散發出真正的高香,甚至到了第六七泡都有餘香。

4、普洱茶

以普洱茶為代表的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在儲存中仍然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自然的陳化,在一定時間內,還有越陳越香的特點。普洱茶沖泡較為講究,通常需要先洗茶,這樣不僅濾去了茶葉的雜質,而且使泡出的茶湯更香醇。

普洱茶生餅耐泡,可以連續泡8~10次,但熟餅並沒有這么多次數,具體泡多少次與泡茶的量、出湯時間有直接關系。普洱茶多為壓緊型茶,往往第二泡還沒有完全使茶葉展開,所以精華要從第三泡開始,也有很多人認為,三到五道是普洱茶口感最好的時候。

(4)茶葉的方法食用順序擴展閱讀

泡茶注意事項

1、泡茶不要煮

有些人為了方便,將水和茶葉一起煮著喝,這樣是不對的,煮茶會破壞茶葉的營養素,煮出來的茶水也不好喝。泡茶是很講究的,要用開水沖,營養又好喝。

2、品茶

很多人喝茶就是為了解渴,其實喝茶真正的養生之道是品茶,茶要慢慢品出來的,要像喝酒一樣慢慢的去品嘗,在去體會茶的香、茶的清、茶的醇。

3、濃茶不宜多喝

茶的營養非常多,喝茶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幫助的。而有些人就喜歡喝濃茶,濃茶會刺激腸胃,所以不能老喝濃茶,淡茶的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

4、泡茶的水溫

泡茶的水溫一般在85°C~95°C之間最好,溫度過高會破壞茶的營養價值,茶水苦澀。那質量偏低的茶要用沸水沖泡,才能將茶的色、香、味泡出來。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茶,第幾泡是精華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泡茶時表面的泡沫能不能喝?泡茶要注意什麼?



⑤ 茶葉沖泡順序,怎麼挑選好茶葉

置茶順序應該遵循茶道置茶順序如下。
茶道的順序:
1、凈手和欣賞器具: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為上,這個都是為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准備。
2、燙杯溫壺: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為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3、馬龍入宮:把茶葉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里,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4、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為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5、沖泡: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才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6、春風拂面: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7、封壺:蓋上壺蓋,保存茶壺里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8、分杯:准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9、玉液回壺: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10、分壺: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11、奉茶: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12、聞香: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贊嘆。
13、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14、續水:一般已經飲去 2/3(杯)的茶湯時,就應續水入壺(杯)。一到茶水全部飲盡時再續水,那麼,續水後的茶湯就會淡而無味。續水通常二三次就足夠了。如果還想繼續飲茶,那麼,應該重新沖泡。

⑥ 茶葉飲用方法

泡茶的水質要好。通常選用潔凈的優質礦泉水,也可用經過凈化處理的自來水。水的酸鹼度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鹼性水,以免茶湯深暗。煮水初沸即可,這樣泡出的茶水鮮爽度較好。
沏茶的水溫,要求在80℃左右最為適宜,因為優質綠茶的葉綠素在過高的溫度下易被破壞變黃,同時茶葉中的茶多酚類物質也會在高溫下氧化使茶湯很快變黃,很多芳香物質在高溫下也很快揮發散失,使茶湯失去香味。茶與水的比例要恰當,通常茶與水之比為1:50~1:60(即1克茶葉用水50毫升~60毫升)為宜,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湯濃淡適中,口感鮮醇。
沖泡的手法很有講究,要求手持水壺往茶杯中注水,採用「鳳凰三點頭」的手勢,使注入的熱水沖動茶葉,上下浮動,茶汁也易泡出。另外,在沖泡時常先注入少量熱水,使茶葉浸潤一下,稍後再注水至離杯沿1厘米~2厘米處即可。若待客,可將泡好茶的茶杯或茶碗,放入茶盤中,捧至客人面前,以手茶的沖泡要依據各類茶的品質特點選擇好泡茶用水,並掌握科學的沖泡技術。古往今來,嗜茶者都十分講究泡茶用水。在天然水中,人們發現泡茶以山泉水或溪水為最好;其次是江(河)水、湖水和井水。飲用自來水,應貯存一晝夜,讓自來水中的氯氣揮發後泡茶才好。

泡茶要掌握好水溫。一般來說,泡茶水溫的高低,因茶類而別。綠茶、花茶宜用90~95度開水沖泡,葉子細嫩的明前茶可用80度左右開水沖泡。紅茶應用95度左右的開水沖泡。己龍茶要用沸騰的開水沖泡,並將茶具燙熱淚盈眶後再泡茶,以逼出香味。茶與水的沖泡比例也要適當。普通紅茶、綠茶和花茶為1:80;明前茶為1:50;己龍茶為1:20~30。茶葉的沖泡次數,一般條形綠茶、紅茶和花茶可連續沖泡2~3次,己龍茶可連續沖泡4~5次,白茶只能沖泡2次。

茶類不同沖泡方法也有所區別,特別是高檔綠茶,可以先准備一個較大的開水杯,倒入熱開水,然後在茶杯中放好茶葉,待2~3分鍾,開水的溫度稍降後沖泡茶葉,先倒入四分之一的水量,稍等到0.5~1分鍾後再加中水量隨後即可慢慢開始飲用。另一種方法是先放水後投茶,在茶杯中先倒入二分之一的熱開水,約2分鍾待水溫稍降投入茶葉,再加中水量,過2~3分鍾即可飲用。這兩種沖泡方法,一般都不需要蓋茶杯蓋,可以防止茶葉很快變黃,茶葉香味也好。一般紅、綠花茶,可以在茶杯中放好茶葉後,先沖入四分之一的熱開水至離杯緣1.5~2厘米處,過2分鍾後即可飲用.紅茶代泡茶一般只宜於一次性沖泡飲用,速溶茶宜即泡即飲或調製冰茶。

烏龍茶的沖泡比較特殊,一般不宜用茶杯沖泡,多用小茶壺泡茶,茶壺先用熱開水燙過,在茶壺中放入足夠數量的茶葉(常比沖泡紅綠茶數量多2~3倍),沖入熱開水覆蓋茶葉,蓋上壺蓋,立即從壺嘴倒出初泡茶湯,稱為洗茶.然後再向壺中沖滿熱開水,4~5分鍾後,往小茶杯中倒出茶湯即可飲用.當有幾個人同飲一壺茶時,可以按人數放好用熱開水燙過的幾只小茶杯,沏茶時依次向一排小茶杯中來回沏茶,這樣可使每杯茶濃度基本一致.第一杯喝完後,再往壺中加熱開水沖泡,這樣反復操作,飲至茶葉淡薄為止.烏龍茶的沖泡飲用是很費工夫的,所以在廣東、福建一帶亦稱飲用「工夫茶」。

普洱茶、六堡茶、沱茶的沖泡一般要求水溫要高,沖泡時間宜長一些為好。緊壓茶(磚茶、餅茶等)通常適宜煮過以後再飲用。酥油茶、奶茶等都是先煮去渣,將茶湯與鹽、枚油或牛羊奶充分混合後飲用。
示意,請客人品飲。

⑦ 很多人喜歡喝綠茶,但是泡綠茶的順序是什麼

古語有雲: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喝茶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可以說是居於很重要的地位。而喜歡喝茶的人,泡茶的時候都講究。但大部分的茶友,一般都是先放茶葉後倒水,那這樣做到底對不對呢?

這個方法採用的是水—茶—水的投茶順序,這樣泡茶的效果就是避免水高溫熱力和水沖擊的傷害,尤其是二次高沖倒水,可以最大程度的激發茶葉的清香!

下投法大家都知道,就是先茶後水!其實除了泡茶的順序很重要,使用什麼樣的茶具也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茶的口感!

⑧ 在家泡茶應該按什麼順序來,先放茶還是先放水

泡茶順序是先開水,用落開的水燙壺,放茶葉,加水,洗茶,湯杯,沖茶,飲茶。

⑨ 各種茶葉沖泡方法以及喝茶誤區

飲茶是我國傳統的飲食習慣,不同的茶葉種類,其作用是不同的。想要發揮不同茶葉的功效就要學會不同茶葉的沖泡方法哦,今天我就來教你幾招吧。

茶葉的沖泡方法

綠茶: 用80℃~85℃水沖泡,現泡現飲。綠茶屬於不發酵茶,比較常見的有西湖龍井、碧螺春等。 這類茶 比較細嫩,不適合用剛煮沸的水泡,以80℃~85℃為宜,茶與水的比例以1:50為佳,沖泡時間為2~3分鍾,最好現泡現飲。如果沖泡溫度過高或時間過久,多酚類物質就會被破壞,茶湯不但會變黃,其中的芳香物質也會揮發散失。沖泡綠茶最好用瓷杯。沖泡時先用1/4水把茶葉潤一潤,過20秒或半分鍾再沖水飲用,泡綠茶一般不蓋蓋子,否則茶湯會發黃。

紅茶: 先用熱水燙杯,再沸水沖泡。紅茶是全發酵茶,常見的有高檔工夫紅條茶和紅碎茶。與綠茶不同的是,高水溫浸泡能夠促進其中有益成分溶出。因而泡紅茶最好用剛煮沸的水,用水量與綠茶相當,沖泡時間以3~5分鍾為佳,高檔工夫紅條茶可沖泡3~4次,紅碎茶則可沖泡1~2次。紅茶最好用玻璃杯來沖泡,這樣能欣賞到茶葉在水中的翻滾舒展。具體方法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約1/10的熱水燙杯,再投入3~5克茶葉,然後再沿玻璃杯壁倒水進行沖泡。泡紅茶要蓋上蓋子,這樣茶香會更濃郁。

烏龍茶: 用沸水多次沖泡。烏龍茶是半發酵茶,如鐵觀音、大紅袍等。泡烏龍茶最好用專業的紫砂壺或蓋碗杯,並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烏龍茶的投葉量比較大,基本上是所用壺或蓋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後加蓋。泡烏龍茶時邊上要有個煮水壺,水開了馬上沖,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潤一下,然後再倒入開水沖泡飲用。烏龍茶可沖泡多次,品質好的可沖泡7~8次,每次沖泡的時間由短到長,以2~5分鍾為宜。

黑茶: 先洗茶,再沸水沖泡。黑茶是後發酵茶,在儲存中仍然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自然的陳化,在一定時間內,還有越陳越香的特點。以普洱茶為代表的黑茶,沖泡時也要用100℃的沸水。第一次沖泡黑茶,要用10~20秒鍾快速洗茶,即先把茶葉放入杯中,倒入開水,過一會兒把水倒掉,再倒入開水,蓋上杯蓋。這樣不僅濾去了茶葉的雜質,而且使泡出的茶湯更香醇。後續沖泡時間常為2~3分鍾。普洱茶一般用專業的茶具來泡,紫砂壺、蓋碗杯都可以,投放量一般是綠茶的2倍。

除此之外,有哪些喝茶誤區是不得不避免呢?

喝茶的常見誤區

喜喝新茶:由於新茶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的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對人的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易誘發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個月的新茶更應忌喝。

喝頭遍茶:由於茶葉在栽培與加工過程中受到農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葉表面總有一定的殘留,所以,頭遍茶有洗滌作用應棄之不喝。

空腹喝茶:空腹喝茶可稀釋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葉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發頭暈、心慌、手腳無力等症狀。

飯後喝茶: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與食物中的鐵元素發生反應,生成難以溶解的新物質,時間一長引起人體缺鐵,甚至誘發貧血症。正確的方法是:餐後一小時再喝茶。

發燒喝茶:茶葉中含有茶鹼,有升高體溫的作用,發燒病人喝茶無異於「火上澆油」。

潰瘍病人喝茶:茶葉中的咖啡因因可促進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濃度,誘發潰瘍甚至穿孔。

經期喝茶:在月經期間喝茶,特別喝濃茶,可誘發或加重經期綜合征。醫學專家研究發現,與不喝茶者相比,有喝茶習慣發生經期緊張症幾率高出2.4倍,每天喝茶超過4杯者,增加3倍。

一成不變:一年四季節令氣候不同,喝茶種類宜做相應調整。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發一冬淤積於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生發;夏季宜喝綠茶,綠茶性味苦寒,能清熱、消暑、解毒、增強腸胃功能,促進消化、防止腹瀉、皮膚瘡癤感染等;秋季宜喝青茶,青茶不寒不熱,能徹底消除體內的余熱,恢復味甘性溫,使人神清氣爽;冬季宜喝紅茶,紅茶味甘性溫,含豐富的蛋白質,有一定滋補功能。

你喜歡哪種茶葉,就要學會哪種茶葉的正確沖泡方法哦。

閱讀全文

與茶葉的方法食用順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避孕套的方法圖片 瀏覽:150
多肉植物生根粉的使用方法 瀏覽:53
家庭自製蛋糕最簡單的方法不用蛋糕粉 瀏覽:139
解決產品價格問題的方法 瀏覽:812
無損檢測的超聲檢測方法 瀏覽:504
椎間盤突出最有效治療方法 瀏覽:213
用什麼方法治療胸悶最快 瀏覽:658
發泡劑如何快速凝固方法 瀏覽:51
高中k值的計算方法和技巧 瀏覽:990
玉米梗喂牛的正確方法 瀏覽:816
電腦店軟體安裝包製作方法 瀏覽:509
簡單捉老鼠的方法 瀏覽:867
草莓不對花能結果嗎鑒別方法 瀏覽:56
白發有什麼好的方法治療 瀏覽:290
哈密瓜曬干食用方法 瀏覽:716
縮陰方法有哪些 瀏覽:653
led車燈安裝接線方法 瀏覽:585
qq紅包不提醒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74
魚爛鰭的治療方法 瀏覽:849
魚泵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