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膽礬中硫酸銅含量的測定
可以把a克膽礬溶於水,得到溶液後用足量的純鐵粉倒進溶液里進行反應,完全反應後加入足量鹽酸,完全反應後過濾、洗滌,稱量以下得到的濾渣為b克,則硫酸銅的質量=(159.5×b)÷63.5 (克)
2. 中葯膽礬中硫酸銅含量的測定
用重量的,可以用天平稱量較多膽礬(少了不明顯)的質量為M1,再用高溫加熱使其中結晶水蒸發,再次稱量質量為M2 是含量=(m2÷m1)×100‰ 雖然語言可能不標准,方法還是可以的
3. 【高中化學-滴定】測定膽礬晶體的純度:准確稱取0.5000g膽礬晶體置於錐形
1 2 mol Cu(2+) 生成 1 mol I2,1mol I2 消耗2mol S2O3(2-) ,所以
1 mol CuSO4 5H2O(膽礬)消耗 1 mol Na2S2O3
滴定至終點共消耗 Na2S2O3 為 0.00194 mol,所以
原樣品中膽礬為 0.00194 mol,膽礬的分子量為 250 g/mol ,所以
膽礬的質量為 0.00194 * 250 = 0.485 g
純度為 0.485 / 0.5 * 100% = 97 %
2 如果搖動,會使原溶液沾到錐形瓶壁上(較高處),
未被還原的極少量的碘單質也隨著附到瓶壁上,
滴定至終點時所消耗的 Na2S2O3 會偏小,
算出來的膽礬的量也將會偏小,
測定的純度將會偏低
4. 鑒定膽礬的方法是什麼
將膽礬的脫水反應用於膽礬的定性鑒定,這是中國唐代金丹家的一項重要化學成就。這種鑒定膽礬的方法在現代分析化學中仍普遍採用。
5. 膽礬中硫酸銅的含量測定,不用間接碘量法
可以採用加熱分解的方法:取一定量膽礬研成粉末,取適量粉末放入已准確稱量質量(ag)的坩堝中,稱量坩堝和粉末的總質量(bg)。 加熱坩堝中的粉末,用玻璃棒攪拌至失去全部結晶水,放入乾燥器中冷卻後稱量, 再次加熱,冷卻後稱量,直到連續兩次稱量的質量差小於0.1g(cg)。 然後可以根據方程式計算得到結晶水的量。 CuSO4.xH2O=CuSO4 + xH2O 160+18x_____160_____18x _b-a________c-a_____b-c 可用後兩個量列比例式求出x。應該放在乾燥器中冷卻,因為在乾燥器的底部放有乾燥劑,不讓水分進入。而放在空氣中冷卻時,無水硫酸銅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使測量產生誤差!所以在乾燥器中冷卻不會。 溫度高時的硫酸銅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在乾燥器中冷卻可以避免這一情況!
6. 間接碘量法測定膽礬中銅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如下:已知:在弱酸性條件下,膽礬中Cu2+與 I-作用定量析出 I2;
(1)膽礬加酸溶解後溶液中含有Fe3+,Fe3+能氧化I-生成I2,造成Cu的質量偏大,影響測定結果,加入少量NaF,發生反應Fe3++6F-=[FeF6]3-,FeF63-不能氧化I-,
故答案為:掩蔽Fe3+,防止造成偏大的誤差;
(2)Cu2+能發生水解反應溶液呈酸性,提供酸性條件,抑制Cu2+的水解,故答案為:提供酸性條件,抑制Cu2+的水解;
(3)用碘量瓶溶液不與空氣中氧氣接觸,而用普通錐形瓶能與空氣中氧氣接觸,氧氣能與碘化鉀反應生成單質碘,所以用碘量瓶防止空氣中的氧氣與碘化鉀反應,
故答案為:防止空氣中的氧氣與碘化鉀反應;
(4)硫酸銅溶液與碘化鉀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澱(碘化亞銅)並析出碘,離子方程式為:2Cu2++4I-=2CuI↓+I2,故答案為:2Cu2++4I-=2CuI↓+I2;
(5)Na2S2O3標准溶液的物質的量為cmol/L×V×10-3L,由關系式:2Cu2+~I2~I3-~2S2O32-,可知:Cu2+的物質的量為cmol/L×V×10-3L,
Cu2+的質量為:cmol/L×V×10-3L×64g/mol,所以ω(Cu)=
cmol/L×V×10?3L×64g/mol |
ag |
64cV |
1000a |
64cV |
1000a |
7. 中葯膽礬的化學成分有什麼,如何測定硫酸銅的含量
膽礬的化學成分是硫酸銅晶體:CuSO4·5H2O
由於顏色是藍色的,也成它為「藍帆」。
取膽礬樣品少量,溶解在水中(注意溶質是無水硫酸銅CuSO4,5H2O應計算在溶劑中,計算的時候要用相對粒子質量與硫酸銅晶體樣品的比值計算。)完全溶解後,像其中加入適量Ba2NO3(硝酸鋇) ,恰好完全反應後產生白色沉澱,過濾,注意稱量過濾前後溶液的質量,相減得到沉澱的質量。根據硫酸銅與硝酸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計算出參加反應的無水硫酸銅的質量。若要求無水硫酸銅的含量,用 參加反應的無水硫酸銅的質量 比 膽礬樣品的質量 即可。
8. 間接碘量法測定膽礬中銅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如下:已知:在弱酸性條件下,膽礬中Cu2+與I-作用定量析出I2,I2
(1)膽礬加酸溶解後溶液中含有Fe3+,Fe3+能氧化I-生成I2,造成Cu的質量偏大,影響測定結果,加入少量NaF,發生反應Fe3++6F-=[FeF6]3-,FeF63-不能氧化I-,
故答案為:掩蔽Fe3+,防止造成偏大的誤差;
(2)Cu2+能發生水解反應溶液呈酸性,提供酸性條件,抑制Cu2+的水解,故答案為:提供酸性條件,抑制Cu2+的水解;
(3)硫酸銅溶液與碘化鉀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澱(碘化亞銅)並析出碘,離子方程式為:2Cu2++4I-=2CuI↓+I2,故答案為:Cu2++4I-═2CuI↓+I2;
(4)A.滴定管在使用前,應先檢查是否漏水,故A正確;
B.潤洗滴定管時,從滴定管上口加入適量待裝溶液,將滴定管慢慢傾斜,並不斷轉動滴定管潤洗,不能把滴定管夾在滴定管夾上,慢慢放出溶液,故B錯誤;
C.接近終點時,用蒸餾水沖洗錐形瓶內壁,可沖洗附在錐形瓶內壁上的待測液,以減小實驗誤差,故C正確;
D.滴入最後一滴Na2S2O3標准液,溶液變成無色,故D錯誤;
故答案為:AC;
(5)Na2S2O3標准溶液的物質的量為cmol/L×V×10-3L,由關系式:2Cu2+~I2~I3-~2S2O32-,可知:Cu2+的物質的量為cmol/L×V×10-3L,
Cu2+的質量為:cmol/L×V×10-3L×64g/mol,所以ω(Cu)=
cmol/L×V×10?3L×64g/mol |
ag |
64cV |
1000a |
64cV |
1000a |
9. 測定膽礬晶體密度的方案
如果是單個的大晶體或大量細碎的小晶體,可先稱出質量後再浸入盛已知體積油(不溶解膽礬的油)的量筒或量杯中,增加的油體積就是膽礬的實際體積。質量/實際體積=密度。
另一種是視密度,用量筒或量杯測出已知質量的大量細碎的小晶體的體積,為視體積,質量/視體積=視密度。
10. 實驗室取少量膽礬用葯匙還是鑷子
取用少量試劑要分取用什麼樣的葯品,如果取用固體用葯匙,如果取用液體用膠頭滴管;在取用一定體積的液體試劑用的是有刻度的儀器,即量筒即可,取用塊狀固體試劑需夾持用的是鑷子,取用一定質量的粉末固體試劑,用鑷子不能夾,所以只能用葯匙.
故答案為:膠頭滴管或葯匙;量筒;鑷子;葯匙、托盤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