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底肥:畝用硫酸鋅0.5-2公斤,可將鋅肥和有機肥、生理酸性化肥(不要和磷肥混合)、細土混合使用。鋅在土壤中移動能力差,表施效果不好,應隨耕地翻入土中,施肥要均勻。鋅在土壤中殘效較長,基肥不必每年施用,可隔年施用。
2.蘸根:用氧化鋅(0.1%-0.2%濃度)溶液蘸根,但蘸根時間不宜過長,一般3分鍾即可,時間過長會產生葯害。蘸根特別適用於水稻移栽。
3.浸種:將硫酸鋅配成0.02%-0.05%的溶液,種子和浸種液以1∶1為宜(即一公斤種子配一公斤溶液),浸6-12小時後撈出晾乾(切忌在太陽光下暴曬,應陰干)。水稻浸種可用0.1%濃度浸24小時。花生、大豆等種子不宜浸種,否則種皮會發皺易破裂而影響出苗。
② 鋅肥有哪些品種怎樣施用
目前所用的鋅肥品種有硫酸鋅、氯化鋅等,其主要性質列在表8中。鋅肥施用有基施、追施、葉面噴施、浸種、拌種等。①基施。旱地一般每667米2用硫酸鋅1~2千克,用前與10~15千克細土混合後撒於地表,然後耕翻入土,也可條施或穴施。用於水田可作耙面肥,每667米2用硫酸鋅1千克,拌入細土後均勻撒在田面;也可與尿素摻和一起,隨摻隨用。作秧床肥時,每667米2用硫酸鋅3千克,於播種前3天撒於床面,而後和土壤混勻;②追肥。水稻一般在分櫱前期(移栽後7~20天內),每667米2用硫酸鋅1~1.5千克,拌干細土後均勻撒於田面,也可作秧田「送嫁肥」,在拔秧前1~2天,每667米2用硫酸鋅1.5~2.0千克施於床面,移栽帶肥秧。玉米在苗期至拔節期每667米2用硫酸鋅1~2千克,拌干細土10~15千克,條施或穴施;③浸種。把硫酸鋅配成0.02%~0.1%的溶液,將種子倒入溶液中,溶液以淹沒種子為度。如水稻,先將稻種用清水浸泡1小時,再放入0.1%硫酸鋅溶液中,早、中稻浸48小時,晚稻浸6~8小時。浸種濃度超過0.1%時會影響種子發芽;④拌種。每千克種子用硫酸鋅2~6克,肥料先用少量的水溶解,噴於種子上,邊噴邊攪拌,用水量以能拌勻種子為度,種子陰干後即可播種。水稻也可在種子萌發時用1%的氧化鋅拌種;⑤葉面噴施。水稻以苗期噴施為好,施用濃度為0.1%~0.2%硫酸鋅溶液,連續噴2~3次,每次間隔7天;玉米用0.2%硫酸鋅溶液在苗期至拔節期連續噴2次,每次間隔7天,每次每667米2用液量為50~75千克;果樹葉面噴施硫酸鋅溶液,以在新芽萌發前施用比較安全,落葉果樹噴施濃度為1%~3%,常綠果樹噴施濃度為0.1%~0.3%左右。
表8 常用鋅肥的主要性質
③ 鋅肥的使用方法
基施:由於鋅在土壤中移動很慢,且有一定的殘效,所以鋅肥一般作基肥,作追肥施用效果差。一般每公頃用15千克硫酸鋅,與300千克細土摻勻,作基肥撒施或條施。
浸種:以0.1%~0.5%的硫酸鋅溶液浸種12小時,撈出晾乾種皮,即可播種。
④ 謝謝各位老師的解答,我再請教一下,硼肥,鋅肥水稻上什麼時候用最恰當
水稻施用硼肥,在拔節孕穗期使用最好,可以進行葉面噴施。鋅肥在水稻栽插以後就可以使用,可以撒施,也可以噴施,可以促進水稻僵苗不發,促進水稻正常生長。
⑤ 鋅肥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鋅肥可增強光合作用,直接施加就行。
鋅肥作用:增強光合作用: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促進代謝:促進作物氮素代謝,提高氮肥利用率。促進生長:促進生長素的合成,進而促進作物生長。鋅肥使用方法:直接施加:在缺鋅的土壤中可直接施加鋅肥。葉面噴施:可以使用鋅肥對葉面進行噴施。作為基肥隔年施加:將鋅肥作為底肥施加後,可以在隔年再次施加。
直接施加:在缺鋅的土壤中施加鋅肥的效果比較好,如果作物在生長的過程中沒有出現缺鋅的症狀,就不需要在土壤中施加鋅肥了。如果作物在早春的時候出現了缺鋅的症狀,可能是因為溫度較低導致了微生物的活動比較弱,從而出現肥料沒有完全溶解的現象,等到氣溫升高之後就會恢復正常。
葉面噴施:在種植作物的時候可以使用鋅肥進行葉面的噴施,可以每隔7-10天噴灑一次,連續使用2-3次就可以起到促進作物生長的作用。
作為基肥隔年施加:種植作物之前如果把鋅肥作為底肥施加,就需要隔年再施加,因為鋅肥在土壤中殘留的時間是比較長的,不需要每年都施加。
⑥ 如何科學施用鋅肥
答:缺鋅主要發生在石灰性土壤,另外,冷浸田、冬泡田、爛泥田、沼澤型水稻土、潛育型水稻土,因強還原性條件,抑制根系對鋅的吸收,易使水稻生理缺鋅。酸性土壤過量施用石灰或鹼性肥料,也易誘發作物缺鋅,還有過量施用磷肥、新開墾的梯田、貧瘠砂岩、酸性砂土地也易缺鋅。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於0.5毫克/千克,可作為土壤缺鋅的臨界指標。
對缺鋅敏感的作物有玉米、水稻、甜菜、大豆、菜豆、柑橘、梨、桃、番茄等,其中以玉米和水稻最為敏感。施用鋅肥對防治水稻缺鋅「坐蔸」和玉米缺鋅「花白苗」,以及果樹小葉病有明顯作用。鋅有促進作物細胞呼吸和碳水化合物代謝及對氧利用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鋅肥品種為農用硫酸鋅(一水硫酸鋅和七水硫酸鋅),施用方法有基施、追施、葉面噴施、浸種、拌種等。常用方法為葉面噴施,谷類作物、果樹、蔬菜均可採用。小麥以拔節、孕穗期各噴一次,用0.2%~0.4%硫酸鋅溶液,每次每畝噴施50千克。水稻秧田2~3葉噴施,本田苗期和分櫱期噴施2~3次0.1%~0.3%的硫酸鋅溶液,每畝50千克,能防治缺鋅引起的水稻「坐蔸」僵苗。玉米用0.2%硫酸鋅溶液在苗期至拔節期連續噴施兩次,畝施50~70千克,可防治玉米「花白苗」。果樹葉面噴施硫酸鋅溶液,在早春萌芽前用3%~4%的濃度,萌芽後噴施濃度宜降至1%~1.5%,還可以用2%~3%的硫酸鋅溶液塗刷一年生枝條。
⑦ 如何科學施用鋅肥
答:缺鋅主要發生在石灰性土壤,另外,冷浸田、冬泡田、爛泥田、沼澤型水稻土、潛育型水稻土,因強還原性條件,抑制根系對鋅的吸收,易使水稻生理缺鋅。酸性土壤過量施用石灰或鹼性肥料,也易誘發作物缺鋅,還有過量施用磷肥、新開墾的梯田、貧瘠砂岩、酸性砂土地也易缺鋅。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於0.5mg/kg,可作為土壤缺鋅的臨界指標。
對缺鋅敏感的作物有玉米、水稻、甜菜、大豆、菜豆、柑橘、梨、桃、番茄等,其中以玉米和水稻最為敏感。施用鋅肥對防治水稻缺鋅「坐蔸」和玉米缺鋅「花白苗」,以及果樹小葉病有明顯作用。鋅有促進作物細胞呼吸和碳水化合物代謝及對氧利用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鋅肥品種為農用硫酸鋅(一水硫酸鋅和七水硫酸鋅),施用方法有基施、追施、葉面噴施、浸種、拌種等。常用方法為葉面噴施,谷類作物、果樹、蔬菜均可採用。小麥以拔節、孕穗期各噴一次,用0.2%~0.4%硫酸鋅溶液,每次每畝噴施50kg。水稻秧田2~3葉噴施,本田苗期和分櫱期噴施2~3次0.1%~0.3%的硫酸鋅溶液,每畝50kg,能防治缺鋅引起的水稻「坐蔸」僵苗。玉米用0.2%硫酸鋅溶液在苗期至拔節期連續噴施兩次,畝施50~70kg,可防治玉米「花白苗」。果樹葉面噴施硫酸鋅溶液,在早春萌芽前用3%~4%的濃度,萌芽後噴施濃度宜降至1%~1.5%,還可以用2%~3%的硫酸鋅溶液塗刷一年生枝條。130.如何科學施用硼肥?
答:南方酸性紅壤為缺硼區,包括紅壤、磚紅壤、赤紅壤以及黃壤、紫色土和石灰性土壤均缺硼。北方黃土區發育的土壤缺硼面積也大。含游離碳酸鈣的石灰性土壤和排水不好的草甸土也易缺硼。其土壤有效硼缺乏的臨界值為小於0.25mg/kg。
對硼敏感的作物主要為豆科和十字花科作物(如油菜、花生、大豆等),其次為甜菜、果樹、甘蔗、蔬菜和棉花等作物。谷類作物如水稻、小麥、玉米對硼不太敏感。施用硼肥對防治棉花的「蕾而不花」、油菜的「花而不實」、果樹的「落花、落果」等症狀,均有明顯作用。硼肥對作物開花結果、加速體內碳水化合物運輸、增強光合作用、形成豆科作物根瘤均有作用,能提高作物抗旱、抗寒能力,有利於防止作物發生生理病害。
硼肥品種有硼砂和硼酸,常用的為硼砂。其施肥方法以葉面噴施為主。用0.1%~0.2%的硼砂或硼酸溶液,每畝噴施50kg左右,噴施2~3次,油菜以幼苗後期、抽薹期、初花期噴施。果樹在蕾期花期、幼果期噴施。需要注意的是,作物需硼適量和過量,造成毒害的范圍很窄,且硼效有後效,要嚴格掌握用量,均勻施用,一次肥效可延續3~5年,以防施用過多造成毒害。131.如何科學施用鉬肥?
答:南方酸性土壤,包括紅壤、赤紅壤、磚紅壤等有效態鉬含量低。北方黃土母質發育的土壤,通常全鉬、有效鉬含量都較低,表現出缺鉬。土壤中有效鉬含量小於0.1mg/kg為缺鉬的臨界值。
鉬肥是我國研究和應用最早的一種微量元素肥料,廣泛應用於豆科作物(大豆、花生)、豆科綠肥作物、十字花科作物和甜菜等。對促進豆科作物根瘤的產生,提高固氮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
常用的鉬肥品種有鉬酸銨、鉬酸鈉,使用最多的為鉬酸銨,主要用於葉面噴施,先用少量溫水溶解鉬酸銨,再用涼水兌至所需濃度,一般使用0.02%~0.05%的濃度,每次每畝用溶液50~70kg,連續噴施2~3次。也可用0.05%~0.1%鉬酸銨溶液浸種12h,種子處理同葉面噴施相結合,可節省肥料。132.如何科學施用錳肥?
答:土壤中錳的有效性受土壤pH和碳酸鹽含量的影響,在pH4~9的范圍內,隨著土壤pH的提高,錳的有效性降低。在酸性土壤中,全錳和交換性錳(有效錳)含量都較高,缺錳主要發生在北方石灰性土壤。土壤中有效錳的豐缺指標以小於5.0mg/kg為臨界值。
對錳較敏感的作物有麥類、水稻、玉米、馬鈴薯、甘薯、甜菜、豆類、花生、煙草、油菜和果樹等。作物施用錳肥對種子發芽、苗期生長及生殖器官的形成、促進根、莖的發育等都有良好作用。
常用錳肥品種有硫酸錳、錳礦粉。硫酸錳為粉紅色結晶,含錳24%~28%,易溶於水,可作葉面噴施,在花期和結籽期各施1次0.05%~0.1%的硫酸錳液體,畝施50~75kg。錳礦粉難溶於水,只能作基肥,畝施10kg左右,撒施土表,隨翻耕入土。
⑧ 怎樣給稻田科學施用鋅肥
答:缺鋅主要發生在石灰性土壤,另外,冷浸田、冬泡田、爛泥田、沼澤型水稻土、潛育型水稻土,因強還原性條件,抑制根系對鋅的吸收,易使水稻生理缺鋅。酸性土壤過量施用石灰或鹼性肥料,也易誘發作物缺鋅,還有過量施用磷肥、新開墾的梯田、貧瘠砂岩、酸性砂土地也易缺鋅。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於0.5毫克/千克,可作為土壤缺鋅的臨界指標。
對缺鋅敏感的作物有玉米、水稻、甜菜、大豆、菜豆、柑橘、梨、桃、番茄等,其中以玉米和水稻最為敏感。施用鋅肥對防治水稻缺鋅「坐蔸」和玉米缺鋅「花白苗」,以及果樹小葉病有明顯作用。鋅有促進作物細胞呼吸和碳水化合物代謝及對氧利用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鋅肥品種為農用硫酸鋅(一水硫酸鋅和七水硫酸鋅),施用方法有基施、追施、葉面噴施、浸種、拌種等。常用方法為葉面噴施,谷類作物、果樹、蔬菜均可採用。小麥以拔節、孕穗期各噴一次,用0.2%~0.4%硫酸鋅溶液,每次每畝噴施50千克。水稻秧田2~3葉噴施,本田苗期和分櫱期噴施2~3次0.1%~0.3%的硫酸鋅溶液,每畝50千克,能防治缺鋅引起的水稻「坐蔸」僵苗。玉米用0.2%硫酸鋅溶液在苗期至拔節期連續噴施兩次,畝施50~70千克,可防治玉米「花白苗」。果樹葉面噴施硫酸鋅溶液,在早春萌芽前用3%~4%的濃度,萌芽後噴施濃度宜降至1%~1.5%,還可以用2%~3%的硫酸鋅溶液塗刷一年生枝條。
⑨ 如何給農作物科學施用鋅肥
鋅是作物生長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缺鋅會引起植株矮小,節間短簇,葉片擴展和伸長受到抑制,出現小葉,葉緣出現扭曲和皺折等。玉米白化苗、水稻僵苗等都是缺鋅引起的。實踐證明,在水稻、玉米、小麥、棉花、大豆、花生、馬鈴薯等作物上施用鋅肥,能促進作物生長發育,提高結實率,增強作物的抗寒、抗病能力,提高產量10%-30%,並能顯著改善農產品品質。
一、鋅肥的施用方法
1.作底肥:畝用硫酸鋅0.5-2公斤,可將鋅肥和有機肥、生理酸性化肥(不要和磷肥混合)、細土混合使用。鋅在土壤中移動能力差,表施效果不好,應隨耕地翻入土中,施肥要均勻。鋅在土壤中殘效較長,基肥不必每年施用,可隔年施用。
2.蘸根:用氧化鋅(0.1%-0.2%濃度)溶液蘸根,但蘸根時間不宜過長,一般3分鍾即可,時間過長會產生葯害。蘸根特別適用於水稻移栽。
3.浸種:將硫酸鋅配成0.02%-0.05%的溶液,種子和浸種液以1∶1為宜(即一公斤種子配一公斤溶液),浸6-12小時後撈出晾乾(切忌在太陽光下暴曬,應陰干)。水稻浸種可用0.1%濃度浸24小時。花生、大豆等種子不宜浸種,否則種皮會發皺易破裂而影響出苗。
4.拌種:硫酸鋅拌種量,每公斤種子拌2-6克為宜。具體操作是,首先以少量水溶解鋅肥,再用清水稀釋,拌種時以所有種子都沾上鋅液為止,溶液不宜過多,最後能夠將全部溶液吸完為好。一般是500克種子用50克水為宜,花生、大豆可適當增加一些。
5.追肥:畝用硫酸鋅0.5-1公斤與一定數量細土等混合或對水,於作物生長期中施入土中。稻田可用細土拌和撒施,也可對水潑施。撒施應在晴天露水干以後進行,否則肥料會沾附葉面造成灼傷。施肥後需及時薅秧,關好田水,不讓肥水外流。旱地一般是對入干糞和水糞中施用。根外追肥,每畝用硫酸鋅50-100克,用清水溶解後對水50公斤,於下午4時後進行葉面噴施。玉米噴施時,注意溶液盡量不要灌進心葉,以免灼傷植株。葉面噴灑鋅肥濃度和噴灑量可以隨植株的大小,酌情增減。在噴灑中,如果濃度過大會傷害葉片,最好加入0.2%熟石灰以調節溶液的酸鹼度。
二、注意事項
1.施用鋅肥應因地而宜,因作物而異,切忌盲目施用。對缺鋅的地塊和對鋅較為敏感的作物施用鋅肥,效果較好。一般來說,當土壤有效鋅含量低於0.5毫克/公斤時,施用鋅肥增產效果顯著;當土壤有效鋅含量高於1.0毫克/公斤時一般不需要再施用鋅肥。就作物而言,對鋅最敏感的作物有水稻、玉米、高粱、大豆、棉花等,中等敏感的作物有馬鈴薯等,對這些作物應特別重視鋅肥的施用。
2.鋅肥不能與磷肥同時施用。因鋅肥與磷肥混合施用,容易形成磷酸鋅沉澱物,不僅降低鋅的有效性,而且也降低磷肥的有效性。
3.鋅肥不能與鹼性肥料、鹼性農葯混用。鋅肥一般不要與石灰、草木灰、氨水等鹼性肥料混用,以免發生化學反應而降低肥效;同樣不能與波爾多液、石硫合劑、松脂合劑等鹼性農葯混合施用,避免降低鋅和農葯的有效性。(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