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艾灸盒的使用方法_詳細用法圖解
艾灸盒為盛放艾灸的器材,攜帶方便,一直來深受家庭養生者的青睞。那麼要如何正確使用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艾灸盒的使用 方法 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艾灸/艾灸盒使用事項(↓↓詳情入口↓↓)
❀❀艾灸盒的使用方法圖解❀❀
❀❀艾灸盒材質類型/什麼材質好❀❀
❀❀艾灸的禁忌/注意 事項/副作 用❀❀
❀❀艾灸的最佳時間/可治療常見病❀❀
艾灸盒的使用方法
1、打開艾灸盒上的蓋子。
2、點燃艾條並放於入艾灸孔中。
3、用艾灸盒裡面的卡子固定艾條使其不會松動。
4、蓋上艾灸盒上的蓋子。
5、將艾灸盒放置在需要艾灸的部位,用橡皮條和盒外側的掛鉤固定(此時可以解放雙手,但是要及時調節艾條高度,以便掌控艾灸的溫度,同時應避免燙傷和損壞盒內部件)。
6、施灸完畢,等艾灸盒不太燙時,打開盒蓋,將用剩下的艾條完全熄滅(艾條燃性比較好,一定要完全熄滅,注意防火)。
使用艾灸盒的注意事項1、孕婦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大飢大飽醉酒不宜灸,灸後三十分鍾內不要喝冷水洗冷水澡,傷口及感染處不要灸 。請保存於通風乾燥處。
2、頂蓋利用磁鐵吸緊,傾斜或倒置都不會掉下來,更加安全。
3、選擇使用加厚型純竹製製作的艾灸盒,比傳統的三合板溫灸盒更加堅固耐用,更加耐高溫且不易變形。
4、將溫灸盒放置在需要治療的部位,用盒內附帶的彈性松緊帶固定,盒體外側有掛鉤,可以將灸盒固定在身體或四肢穴位上進行施灸,解放雙手,更加方便安全。
隨身灸艾灸盒的使用方法很多艾灸的朋友都說在使用時,艾灸盒太燙而覺得特別難用。其實只要掌握使用方法就非常方便實用的。
金屬制的隨身灸艾灸盒主要分普通金屬的、純鋼的、和純銅的,使用的材質不一樣,但使用方法都基本一樣。
艾灸時艾條的選擇也非常關健,好的艾條火力溫和,穿透力強,且艾煙淡,用著比較舒服,而劣質艾條火力暴躁,容易燙傷皮膚,而且艾煙也很刺鼻。
先將艾灸盒旋轉擰開,可以看到上部分內面有一個伸出的鋼絲,把艾柱插在這根鋼絲上,然後充分點燃,然後對准下部分的卡口閉合後旋轉擰一下,直到感覺吻合卡緊,將下部分的塑料調風蓋旋到露出金屬通風口三分之二,先讓它稍微充分燃燒,然後將隨身灸盒塞進布套內系在需要艾灸的部位。如果感覺很燙就拿出艾灸盒將塑料調風蓋調節到稍閉合的位置,等於就是調風孔小了,這樣燃燒就小些,溫度就會低些。
下一頁更多有關“艾灸盒的使用方法圖解”的內容
B. 坐灸的正確方式是怎麼樣的
坐灸的正確方式:
1、關閉空調,移開風扇頭,且不要坐在當風口;
2、以最舒服最放鬆的方式坐好或者躺好,不要隨意走動,可以聽輕音樂但不要看電視;
如果你想更好地好艾灸,就需要多一些艾灸知識,多練習艾灸實操,所以我們做好艾灸其實非常的簡單,在家裡做艾灸其實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復雜,趕緊行動吧!
C. 艾灸膝蓋的正確方法圖解
艾灸膝蓋的正確方法圖解
艾灸膝蓋的正確方法圖解,艾葉是一種中葯葯材,艾葉的做法很多,可以泡腳也可以用來吃,艾草的主治功效,有理氣血,溫經脈,祛寒濕,止痛,抗菌,消炎,激勵消化腺,以下分享艾灸膝蓋的正確方法圖解。
艾灸膝蓋的好處與功效
治療緩解關節炎 艾灸膝蓋是比較好的,可以幫助治療人體膝關節炎,對風寒濕邪浸入引起的膝關節疼痛,起到溫經散寒、除濕去邪、消除炎症以及緩解疼痛的作用。
消除腫脹 對於膝蓋患有外傷的人來說,適量的使用艾灸進行治療,那麼可以幫助促進膝關節局部血液循環、活血化瘀、有利於消除腫脹和緩解疼痛。
增強膝關節活動 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的膝關節一般比較容易受傷,這時候經常艾灸膝關節,可以減輕老年人關節不適、疼痛等症狀,增加膝關節活動度,減少意外摔倒傷的機率。
膝蓋積液艾灸能熏好嗎
具有一定治療效果。 人體膝關節積液的產生有很多種原因,比如滑囊、滑膜的水腫、外傷以及勞損,都能引起關節的腫。
而艾灸是通過艾葉的.燃燒,來促進血液循環,利用溫熱的刺激來達到活血化瘀,從而刺激人體氣血,氣行就帶動著血液的運行,氣血流暢,那麼微循環就會得到改善,就可以使腫物進行消退
因此進行艾灸對於膝蓋積液是具有一定治療效果的。 但艾灸進行局部的外在治療以外,要對積液產生的原因進行調整,進行治療才能鞏固療效,做到真正的積液消除。
艾灸膝蓋的正確方法
具體如下:
1、選起膝關節周圍的5個穴位。
2、然後選擇艾條點燃艾條,將艾條燃燒端對准穴位,距離皮膚大約3~5公分.
3、慢慢的圍繞穴位,手輕輕的轉動艾條,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離皮膚太近,以免引起燙傷。
4、大概每個穴位熏灸10分鍾即可。
5、5個穴位一定要交替進行熏灸,以感覺到熱氣滲透到關節腔內最好。
艾灸具有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消腫止疼的作用。艾灸的應用比較廣泛,適用於各種肌肉的損傷、腰腿疼痛、腰肌勞損、腰間盤突出、骨性的關節炎、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等的輔助治療。
膝蓋做艾灸的方法比較簡單,可以買艾灸條,將艾灸條點燃,對准膝蓋疼痛的部位,大約3-4厘米,皮膚感覺耐受即可。另外,也有紅外線艾灸床,病人可以趴在床上,用艾絨通過紅外線進行熏蒸,效果非常顯著。
艾灸膝蓋的正確方法
針對膝關節炎這類病症,我們能夠根據艾炙膝眼穴,鶴頂穴,陰陵泉穴及其陽陵泉穴來開展調養,那樣可以合理推動部分的血液循環系統,提升基礎代謝,不僅可以減輕病人的痛楚,並且還能夠加快發炎的消化,能夠使病人的人體盡快地恢復。
在艾炙的情況下,病人應當挑選靠譜的定點醫療機構,最好是不必由於貪便宜而挑選沒有自做的小場地,不然那般不僅不能夠保證艾炙實際效果,並且也有可能由於實際操作不善而耽擱疾病的治療,這便會對病況的修復導致不好的影響。
盡管艾炙針對調養膝關節炎有一定的協助,但它的實際效果也較為有限,因此察覺自己有這類狀況以後,最好是在醫師的具體指導之中標準的方法開展醫治
例如服食鹽酸氨基葡萄糖等,這類葯品可以推動軟骨栽培基質生成,而且還可以改進骨節作用,減輕病人的疼痛,是一種十分理想化的治療方式。假如病人的病況情況嚴重,還能夠應用膝關節鏡開展醫治,以清除病人的關節囊,這針對改進病人的病症也是有十分大的協助。
根據以上的詳細介紹,堅信大夥兒針對膝關節炎的艾灸部位有什麼都是有了一定的掌握。我們發生了膝關節炎以後,干萬不可以耽擱病況,應當立即的到醫院開展查驗
隨後再依據實際的病況挑選適合的計劃方案開展醫治。在艾炙的全過程中,病人一定要留意應用恰當的方法和方式,那樣才可以獲得最好是的功效。
膝關節部位可能出現關節炎、關節疼痛、關節積液等情況,可以用艾灸來治療,一般在特定的穴位使用艾條進行溫熱熏蒸,起到溫通經絡、祛除寒邪、散寒止痛、消腫散結等作用,可以緩解膝蓋疼痛。艾灸膝蓋需要手法和定穴准確度高,且注意避免燙傷。
1. 定穴准確
艾灸膝蓋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穴、犢鼻穴、梁丘穴、血海穴等,犢鼻穴即外膝眼穴,位於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此外還有內膝眼穴,在在髕韌帶內側凹陷處;
足三里穴是常用的保健穴,在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梁丘穴在膝蓋骨右上方三指部位;血海穴在大腿內側髕底內段上2寸,股四頭肌肌肉隆起處。
2. 手法操作正確
艾灸膝蓋部位多使用艾條溫熱灸,,將艾條點燃,距離膝蓋穴位上方一寸左右,圍繞穴位慢慢轉動,使皮膚有溫熱感覺,一般艾灸時間為15分鍾左右,灸至皮膚微微發紅,關節內有熱感為止。每天艾灸一次即可,能夠促進關節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改善關節炎症,緩解關節疼痛。
3. 注意事項
艾灸膝蓋過程中要注意膝關節部位保暖,少活動,同時應該注意安全,避免艾灰掉落在皮膚造成燙傷;一些人進行艾灸時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如頭暈、惡心、流汗等,要及時停止操作,觀察患者情況。
艾葉的功效有太多:
在中醫中,艾葉可用來調經、止血、安胎,而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艾葉還具有抗菌殺毒的作用,可以止咳平喘、鎮靜和抗過敏。
艾葉中除了含有揮發油之外,還含有黃酮、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
傳統醫學理論認為,艾葉具有調理氣血、溫經、止血、安胎的作用,在《本草綱目》中,還有提到艾葉能疚治百病、通經活絡、回陽救逆。
D. 如何正確艾灸
自己在家艾灸的話,一定要做到關閉空調,避開風扇,千萬不要坐在當風口。這個時候選擇一種比較舒適的方式,比如說做好或者躺好,然後聽點輕音樂,讓自己平靜下來,再專心致志的找到要艾灸的穴位,然後開始艾灸。
要明確艾灸並不是單純的只是正確選擇穴位進行艾灸,還可以結合推拿、泡腳以及熱敷等這樣的方法來一起施治,這樣獲得的針灸效果會更理想。
03
選擇正確的艾灸方式。目前艾灸的方法有多種,比如說直接灸、間接灸、艾條灸、溫針灸以及溫灸器灸等這五種常見的方式。大家要懂得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更合適的艾灸方法。
04
如果想要直接灸的話,要記得選購大小適宜的艾柱,這類艾柱可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就是有的如果將皮膚給燒傷的話,過後會留疤,就叫做瘢痕灸;如無燒傷化膿不留疤的話,叫做無瘢痕灸。
05
如果想要間接灸的話,需要藉助外物或者葯物等,將艾柱跟施灸穴位的皮膚進行隔開,然後才開始施灸。這類辦法可以是用生薑來隔開,或者用鹽,或者用蒜等來隔開,我們分別稱之為隔姜灸、隔鹽灸、隔蒜灸。
06
如果是要用到溫針灸的話,這個時候就需要採用到針刺跟艾灸一起結合的辦法來實施了。我們可以用長約2厘米的艾條插在針柄上,然後點燃施灸。等到艾條燒完了,灰燼去除了,就可以取出針了。
做完艾灸後要注意一些事情,比如說施灸後要盡量保持飲食清淡,還不能過度操勞,建議一定要避免性生活,同時還要讓心情持續在開朗的狀態。
08
另外,開始艾灸後一般是無不良反應的,若發現有不良反應的話,比如說發熱、疲倦、口乾或者全身不適等,這些情況問題不算嚴重,通常情況下繼續施灸的話會讓症狀消失的。
E. 感冒艾灸哪裡效果最好感冒艾灸哪個部點陣圖解
用艾灸治感冒是一種方便實惠,且有效的養生方法,如果是對艾灸比較熟悉的朋友,還可以自己在家裡用艾灸進行調理治療。那麼,感冒艾灸哪裡效果最好呢?下面為大家圖解感冒艾灸哪個部位。F. 艾灸盒的使用方法_詳細用法圖解(3)
1、純銅隨身灸,如下圖:
首先,如果您是治療疾病的,那麼建議用竹製艾灸盒,或者隨身灸這兩種,這兩種一般用的人比較多,竹製艾灸盒效果比較好,隨身灸方便一些,這兩種效果都很不錯的。
其次,如果是保健灸也可以用隨身灸或者艾灸銅棒,這樣也是比較方便一些,艾煙也比較小,適合一些不喜歡艾煙的朋友使用。
有些人喜歡在隨身灸內用艾絨,筆者不建議這樣使用的,因為艾絨燃燒起來是一片一片的,我們在移動的時候艾絨可能會鬆散,這樣的情況就會導致隨身灸會越來越燙,並且可能把隨身灸布套給燙壞掉,所以隨身灸內一般用的是艾柱,因為好的艾柱燃燒之後不鬆散,燃燒的只是一個頭部,而且熱量也會很足的。
用隨身灸是隔著衣服艾灸還是貼著皮膚艾灸?
筆者覺得兩種都可以,隔著衣服艾灸的話,盡量不要隔太厚,不然效果不好,如果貼著皮膚艾灸,這樣也可以,但是如果在家艾灸的話,可以穿上睡衣艾灸,因為艾灸有煙,所以別穿著工作裝艾灸~~而且艾煙吸附在衣服上味道久久不散去的。
無論用哪種灸盒,灸盒的溫度自己掌握了,別太熱了,太熱艾灸不了而且容易燙著自己,如果覺得太熱,可以把隨身灸側欄通風孔調節小一些或者減少艾灸的時間,如果不熱的話,可以把艾灸罐貼著皮膚,熱度自己掌握。
還有一點也要注意,艾灸一定要用質量比較好的艾條,因為劣質的艾條容易損傷經絡,並且耽誤治病,我自己也經常艾灸的,做過多家比較之後覺得最好的艾條還是香怡艾條他們家的金艾條,大家可以去某寶找一下店、鋪,之後輸入香怡艾條四個字就可以找到了,他們家東西不摻假不虛標艾絨比例的,質量比國內某名人家的天價艾條還要好很多呢,大家可以去試試看。
前幾天,腰部有點不適,我就用六罐艾灸罐,用了兩側的四個罐,中間的沒用,開始時貼著肉綁上的,結果10幾分鍾後,就已經燙的受不了了,後來在襯衣的外面,當火力全部燃燒上來的時候,還是熱的受不了,後來就用枕巾墊在這幾個艾灸罐的下面,後把多餘的枕巾部分蓋下來,這樣還有效的保存了溫度,哪一個多小時簡直就像是桑拿浴,我出了一身汗,結果當天就感覺腰好了,一點不適都沒有了。
艾灸盒無論用什麼材質的,只有堅持才會看到效果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肯定會感覺沒什麼效果的。
G. 艾灸盒的使用方法_詳細用法圖解(5)
艾灸的最佳時間
中醫專家指出,最適合進行中醫艾灸療法的季節就是夏季。因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醫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脫了衣服施灸容易受涼。而且天氣熱,人體對溫度就比較敏感,不容易被燙傷。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
中醫認為,陽虛、氣虛人群更適合進行針灸療法。生病的人大多屬於陽虛體質。艾葉是溫性的,屬於純陽之物。艾灸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人體陽氣。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
艾灸後的反應
1、艾灸後常常會有疾病加重的反應,這是正邪交戰的正常現象,我們人體是個整體,這里有陰陽之分,不可能只允許正氣存在而把邪氣都驅逐。那麼病邪在體內寄居很久,他也不會輕而易舉的乖乖就範。所以這時候就免不了有反應,你用艾灸的方式激發正氣想把我趕出,那麼我就先頑強抵抗。這時的正氣不足,而邪氣旺盛的時候,當然你會有各種不適反應出來。當你逐漸艾灸,體內慢慢累計了很多正氣的時候,這時的病邪就會逐漸地趕出體外了。
2、失眠:艾灸後常常會有失眠的症狀,如果出現初次艾灸後失眠,也是一種反應,此時的失眠,多很疲乏無力,或嗜睡。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艾灸後,這時如果睡眠很少,但不會出現疲乏無力的現象,反而因為艾灸,而顯得精力充沛。此時,不要因為睡眠時間的不足而煩惱,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葯來湊夠睡眠的時間,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灸中脘還會很快改善脾的功能。
艾灸的走竄現象,有時候我們艾灸中脘,會有肝區不適,或會有胃脘部不適,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隱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會主動幫助你去調整,這就是艾灸的通竄功能。所以說,我們的身體有一個自我調整的功能,只要你調動的好,這些都會起來工作。假如你艾灸關元穴,也許會反應出你婦科方面的隱患或前列腺方面的問題或生殖系統的一些疾患 。人體“陰陽”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規律的,元氣逐漸充足了,“陰陽”就必定按照其規律運行,該升的就自然會升,該降的就自然會降,根本就不必用人為的方法去調動升降。
3、艾灸的上火現象,很多人艾灸後會出現口乾舌燥,這也是艾灸的一種反應,這種現象表明陰陽正在調整,陽不勝陰,這時要多喝白開水。此時患者會覺得喉嚨異常干痛,這是病邪(寒邪)逐漸外發時的必然症狀(病邪被驅趕到哪裡,哪裡就會出現西醫所謂的炎症,此時許多中醫專家都會任認為灸過火了,會立即停止治療,使得功虧一簣)。
4、艾灸後身體出現類似過敏的現象,有很多人艾灸後身上出現很多紅疹的現象,此時多以為是過敏了,其實,這些表現出來的症狀,都是真陽元氣驅趕寒邪外出的表現。也是病邪在體表的反應。如果此時停灸,病邪還會入里,侵蝕臟腑。如果此時皮膚表現嚴重,可以用放血療法使邪出有門。可以在大椎、足太陽膀胱經的腧穴還有委中穴放血,給病邪以出處。
5、艾灸後的精神反應:有很多人會出現類似抑鬱症的現象,這時可以找人傾訴,可以到狂野處大哭或大喊,一定要發泄出來,不要郁悶在心,免得徒增新疾。
所以在艾灸期間,一定不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過肌過飽、不要房事,要吃清淡的食物,還要保持心情愉悅,多到 戶外運動 或散步,光艾灸不鍛煉 也是不行的。要每天至少保持30分鍾的鍛煉,才能達到更好的療效。
艾灸治療的常見病
治凍瘡
穴位:合谷穴(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之中點處)、足三里穴。
方法:在凍瘡局部先揉按5分鍾。選准穴位後,點燃葯用艾條,對准已發或將發凍瘡處,各懸灸3~5分鍾,以局部皮膚潮紅色為度。若凍瘡在上肢或耳朵,必須加灸合谷穴3~5分鍾;若凍瘡在下肢,必須加灸足三里穴3~5分鍾。用本法連續艾灸3天,凍瘡不再復發。
治胃痛
穴位:中脘穴(位於腹正中線臍上4寸處)、足三里穴。
方法:選准穴位後,點燃葯用艾條,在中脘穴、一側足三里穴上各懸灸10分鍾,以穴位上皮膚潮紅色為度。胃痛可立即緩解。使用時要注意力集中。
說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痙攣趨於弛緩,胃蠕動強者趨於減弱;又能使胃蠕動弱者立即增強,胃不蠕動者開始蠕動。因此,除胃潰瘍出血、穿孔等重症,應及時採取 措施 或外科治療外,其他不論什麼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現代醫學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及胃神經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時止痛。
感冒:風池,大椎,風府,合谷,肺俞,列缺
急性支氣管:肺腧,定喘,合谷
慢性支氣管炎:肺俞,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淵,定喘,合谷,足三里
咳嗽:膻中,肺俞,膏肓,天突,風門,列缺,大椎,足三里,豐隆
支氣管哮喘:定喘,肺俞,膻中
支氣管擴張:孔最,尺澤,膻中
肺結核:肺俞,太淵,三陰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胸膜炎:肺俞,內關,期門,陰陵泉,俠溪,膻中
膈肌痙攣:中脘,足三里,內關,巨闕
急性胃腸炎:天樞,中脘,氣海,上巨虛
腹痛:氣海,中脘,內庭,脾腧,足三里,天樞
胃下垂:百會,足三里,中脘,梁門,關元
胃痙攣:天樞,中脘,梁丘,幽門
消化性潰瘍:中脘,梁門,足三里,胃樞
腸梗阻:足三里,天樞,支溝,下巨虛
便秘:足三里,天樞,大橫,大腸腧,支溝
失眠:湧泉,三陰交,內關,足三里,百會
貧血:足三里,關元
高血壓:足三里,絕谷,曲池,血海
心絞痛:心俞,至陽,厥陰俞,膻中,少海,內關
無脈症:心俞,內關,太淵,厥陰俞
糖尿病:關元,太溪
脫肛:長強,百會,足三里
膽囊炎:陽陵泉,期門,日月,膽腧,太沖,足臨泣
肝硬化:期門,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陰交
遺尿:關元,足三里
尿瀦留:三陰交,中極,膀胱腧
前列腺炎:陰陵泉,三陰交,氣海,中極,會陰,腰陽關
前列腺增生(肥大):關元,曲谷,腎腧,命門
陽痿:中極,關元,腎腧,命門
男性不育:氣海,關元,三陰交,命門,足三里
遺精:中極,腎腧,三陰交,關元,志室
上熱下寒:關元、神闕、 足三里、 血海、 曲池、太溪,每天灸一兩個,或者選兩個長期堅持
疏通脾胃:中脘
退熱:大椎
角膜炎:絲竹空,印堂,風池,太陽
H. 艾灸盒的使用方法_詳細用法圖解(2)
1、打開艾灸盒上的蓋子。
6、施灸完畢,等艾灸盒不太燙時,打開盒蓋,將用剩下的艾條完全熄滅(艾條燃性比較好,一定要完全熄滅,注意防火)。
製作材料
木板、錘子、刨子、鋸子、釘子、尺子
製作步驟
效果,用四塊木板做成無底無蓋的盒子。
第一步:鋸出木板大小:10*10cm兩塊 9*10cm兩塊。
底面:離底部大概半厘米的地方釘上鐵絲網(我是去做紗窗的地方要了一塊),剪得時候四周多留一些,向內里捲起,用圖釘或者裝書釘釘在木板上。
另外,為了鐵絲網不外突,保護自己不被燙傷,在四周稍稍固定了一些小蔑條。裡面記得折好用圖釘固定哦,這樣換艾條的時候手就不會被鐵絲網掛著了
上面:選兩個面釘上兩個小木條,離上面大概一厘米高,是用來放蓋子的,這樣蓋子就不會掉下去啦。
最後:剪一截鐵絲,長度要看自己的盒子長度選取,不能太長,因為要留一些空著的長度給艾條,這樣割下的艾條才能插到鐵絲上固定。
用釘子先在一側木板上打了個小洞,再將鐵絲的一側稍稍往裡折一些釘進去,這樣一可以起到固定鐵絲不會動的作用,二不會留鐵絲的斷口在盒子外部,不會掛到皮膚,也比較美觀。把蓋子蓋上就好啦(木盒做完了按留下的大小再做蓋,不然密合不好)為了好拿再加了個小螺絲釘。
I. 艾灸凳的正確使用方法是什麼
1、第一步將艾灸凳上的圓盤打開,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