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冬凌草芽茶食用方法

冬凌草芽茶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6 22:52:25

A. 綠茶和紅茶各有什麼功能,一共有多少種茶葉。

1.綠茶抗衰老

綠茶所含的抗氧化劑有助於抵抗老化。因為人體新陳代謝的過程,如果過氧化,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會使細胞受傷。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劑,能有效清除過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傷。綠茶中的兒茶素能顯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2.綠茶抗菌

研究顯示,綠茶中兒茶素對引起人體致病的部分細菌有抑制效果,同時又不致傷害腸內有益菌的繁衍,因此綠茶具備整腸的功能。 有研究表明茶多酚能清除機體內過多的有害自由基,能夠再生人體內的α-VE、VC、GSH、SOD等高效抗氧化物質,從而保護和修復抗氧化系統 ,對增強機體免疫、對防癌 、防衰老 都有顯著效果。長喝綠茶能降低血糖、血脂、血壓,從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日本昭和大學的醫學研究小組的在1毫升稀釋至普通茶水的20分之1濃度的茶多酚溶液里放入10000個劇毒大腸桿菌0-157,五個小時後細菌全部死亡,一個都不剩。

3.綠茶降血脂

科學家做的動物實驗表明,茶中的兒茶素能降低血漿中總膽固醇、游離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時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人體的實驗表明則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動脈硬化發生率。綠茶含有黃酮醇類,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塊及血小板成團,降低心血管疾病。

4.綠茶瘦身減脂

綠茶含有茶鹼及咖啡因,可以經由許多作用活化蛋白質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減少脂肪細胞堆積,因此達到減肥功效。

5.綠茶防齲齒、清口臭

綠茶含有氟,其中兒茶素可以抑制生齲菌作用,減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發生。茶所含的單寧酸,具有殺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細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6.綠茶防癌

綠茶對某些癌症有抑製作用,但其原理皆限於推論階段。對防癌症的發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勵作用。

7.綠茶美白及防紫外線作用

專家們在動物實驗中發現,綠茶中的兒茶素類物質能抗UV-B所引發之皮膚癌。

8.綠茶可改善消化不良情況

近年的研究報告顯示,綠茶能夠幫助改善消化不良的情況,比如由細菌引起的急性腹瀉,可喝一點綠茶減輕病況。

綠茶保健注意事項

綠茶護膚品好功效,有效期有限
雖然綠茶護膚品效果不錯,但在選擇此類產品時也應有些注意之處。在綠茶中起護膚美容功效的,主要是其中一種稱為茶多酚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抗氧化效果,與維生素B、E等配合,能起到補充水分緊實肌膚等作用。但要注意的是,茶多酚作為酚類物質或其衍生物的總稱,在空氣中很容易揮發,而喪失其抗氧化作用,所以此類護膚品,尤其是面膜,以當年的新茶製品為最好。

飲用綠茶減肥防病,但經期慎飲
綠茶中含有一定的咖啡因,和茶多酚並存時,能制止咖啡因在胃部產生作用,避免刺激胃酸的分泌,使咖啡因的弊端不在體內發揮,但卻促進中樞神經、心臟與肝臟的功能。而且,綠茶中的芳香族化合物還能溶解脂肪,防止脂肪積滯體內,咖啡因還能促進胃液分泌,有助消化與消脂。但女性在經期最好不要多飲用。有研究稱,除了人體正常的鐵流失外,女性每次月經期還要額外損失18~21毫克的鐵。而在月經期間多喝綠茶,綠茶中較多的鞣酸成分,就會與食物中的鐵分子結合,形成大量沉澱物,妨礙腸道黏膜對鐵分子的吸收,並且,綠茶越濃,對鐵吸收的阻礙作用就越大。

B. 有關中國茶的歷史

中國茶的發源地在中國中西部山區,唐.陸羽《茶經》雲:「茶者,發乎神農氏,起於魯周公」。「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現今重慶西和湖北西,正是當今之神農架地區,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故茶的發源地在中國是無可爭議的。在英國,有人說飲茶習慣不是中國人發明的,而是印度。事實是這樣的:1823年,一支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所謂的野生的茶樹,有人開始認為茶的發源地在印度。但是這些茶樹種其實是英國人從中國偷過去種植的——在幾千年的茶歷史中印度從未發現過 有野生茶樹,也沒有人在當地制茶。他們都犯了一個最基本的邏輯錯誤,包括茶樹植物在內的其它植物是一直都存在的,甚至比人類的歷史都要長,不能說哪裡有茶樹,哪裡就是制茶、飲茶的發源地。人類制茶、飲茶的最早記錄都在中國,最早的茶葉成品實物也在中國。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而且年代更為久遠。在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古茶樹。現在中國的野生大茶樹集中在雲南等地 ,其中也包含甘肅、湖南,湖北的一些地區。
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源於上古神農氏,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體字為「荼」,唐代茶經的作者陸羽,在文中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人說茶起源於唐代。但實際上這只是文字的簡化,而且在漢代就已經有人用茶字了。陸羽只是把先人飲茶的歷史和文化進行總結,茶的歷史要早於唐代很多年。
1、神農說
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 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葯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另有說法則是從語音上加以附會,說是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嘗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動,查來查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凈凈,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為茶的起源。
2、西周說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今川北及漢中一帶)就已經以茶與其它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華陽國志》是第一部以文字記載茶的典籍,因此歷史意義更大,也更為可靠。
3、秦漢說
西漢·王褒《僮約》: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僮約為主要依據。此文撰於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經之前,茶學史上最重要的文獻,其文內筆墨間說明了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內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壺行酤。汲水作哺。滌杯整案。園中拔蒜。斫蘇切脯。築肉臛芋。膾魚炰 鰲。烹茶盡具。哺已蓋藏。舍後有樹。當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為府椽求用錢。推紡惡敗。傻索綿亭。買席往來都洛。當為婦女求脂澤。販於小市。歸都擔枲。轉出旁蹉。牽牛販鵝。武陽買茶。楊氏池中擔荷。往來市聚。慎護奸偷。 「烹荼進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為當時社會飲食的一環,且為待客以禮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當時社會地位的重要。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已有飲茶習俗。
編輯本段飲茶習慣的養成
現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採制。但是人類最早為什麼要飲茶呢?是怎樣形成飲茶習慣的呢? 1、祭品說: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嘗食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葯用」,最終成為飲料。 2、葯物說: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葯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本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說:「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說: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葯料飲用。 5、交際說:《載敬堂集》載:「茶,或歸於瑤草,或歸於嘉木,為植物中珍品。稽古分名檟蔎茗荈。《爾雅·釋木》曰:『檟,苦茶。』蔎,香草也,茶含香,故名蔎。茗荈,皆茶之晚采者也。茗又為茶之通稱。茶之用,非單功於葯食,亦為款客之上需也。」有《客來》詩雲:「客來正月九,庭迸鵝黃柳。對坐細論文,烹茶香勝酒。」(摘自《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此說從理論上把茶引入待人接物的軌疇,突顯了交際場合的一種雅好,開飲茶成因之「交際說」之端。
「荼」、「茶」二字之轉變 《九經》無茶字,或疑古時無茶,不知《九經》亦無燈字,古用燭以為燈。於是無茶字,非真無茶,乃用荼以為茶也。不獨《九經》無茶字,《班馬字類》中根本無茶字。至唐始妄減荼字一畫,以為茶字,而荼之讀音亦變。荼,初音同都切,讀若徒,詩所謂「誰謂荼苦」是也。東漢以下,音宅加切,讀若磋;六朝梁以下,始變讀音。唐陸羽著《茶經》,雖用茶字,然唐岱嶽觀王圓題名碑,猶兩見荼字,足見唐人尚未全用茶字。(清席世昌《席氏讀說文記》卷一)只可謂荼之音讀,至梁始變,茶之體制,至唐始改而已。(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茶」字從「荼」中簡化出來的萌芽,始發於漢代,古漢印中,有些「荼」字已減去一筆,成為「茶」字之形了。不僅字形,「茶」的讀音在西漢已經確立。如現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漢時曾是劉欣的領地,俗稱「荼」王城,是當時長沙國13個屬縣之一,稱為「荼」陵縣。在《漢書·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顏師古注為: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這個反切注音,就是現在「茶」字的讀音。從這個現象看,「茶」字讀音的確立,要早於「茶」字字形的確立。 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因而在語言和文字上也是異態紛呈,對同一物有多種稱呼,對同一稱呼又有多種寫法。代表茶字的還有茗字 。 在古代史料中,有關茶的名稱很多,到了中唐時,茶的音、形、義已趨於統一,後來,又因陸羽《茶經》的廣為流傳,「茶」的字形進一步得到確立,直至今天。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 茶的廣泛普及 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後。所以宋代有詩雲「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說,茶發現以後,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中國主要名茶
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圍的群山之中。杭州不僅以西湖聞名國內外,也以西湖龍井茶譽滿全球。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江蘇省吳縣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披茸毛,色澤碧綠。
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茶產於安徽省太平縣以南,歙縣以北的黃山。茶芽格外肥壯,柔軟細嫩,葉片肥厚,經久耐泡,香氣馥郁,滋味醇甜,成為茶中的上品。
廬山雲霧茶
廬山雲霧茶產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廬山雲霧茶色澤翠綠,香如幽蘭,昧濃醇鮮爽,芽葉肥嫩顯白亮。
安溪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茶產於福建省安溪縣。安溪鐵觀音茶歷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稱。 「砂綠起霜」成為鐵觀音高品級的標志,獲得了「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的美譽。
君山銀針
中國著名黃茶之一。君山,為湖南嶽陽縣洞庭湖中島嶼。清代,君山茶分為「尖茶」、「茸茶」兩種。「尖茶」如茶劍,白毛茸然,納為貢茶,素稱「貢尖」。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又稱片茶),為綠茶特種茶類。采自當地特有品種,經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過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製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葉。
信陽毛尖
中國著名毛尖茶,河南省著名特產之一,產自河南省信陽地區的群山之中。信陽是中國南北方的分水嶺,桐柏山、雞公山、大別山群山環繞其中,信陽毛尖素來以「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而飲譽中外。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產於中國福建省武夷山市。外形條索肥壯、緊結、勻整,帶扭曲條形,俗稱「蜻蜓頭」,葉背起蛙皮狀砂粒,俗稱「蛤蟆背」。
祁門紅茶
著名紅茶精品,簡稱祁紅,產於中國安徽省西南部黃山支脈區的祁門縣一帶。祁紅外形條索緊細勻整,鋒苗秀麗,色澤烏潤,俗稱「寶光」。
北苑御茶
屬青茶類,是中國名茶之極品,為古代帝王御用茶王。 建安(建甌)北苑御茶從五代閩國龍啟元年(933年)設御焙,到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罷造,歷經四個朝代,二十六位皇帝,進貢朝廷持續達458年。
矮腳烏龍
系烏龍茶上品,有百年以上的栽培歷史,原產於福建省建甌市東峰鎮。據專家考證福 建省建甌市東峰鎮桂林村有14畝120多年至150多年歷史的老茶園,共有古茶樹6090棵,是當今台灣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青心烏龍」和「凍頂烏龍」茶的發源地。09年2月,這片寶貴的茶樹林被福建省農業廳列為第一批福建省茶樹優異種質資源保護區。這片矮腳烏龍樹勢最高者只約120公分左右,枝葉平展,葉濃綠色,平滑不發光,葉形向下彎曲,葉尖圓鈍。主脈特別明顯。 春茶一芽二葉的干樣含氨基酸3.1%、茶多酚19.6%、兒茶素總量13.8%、咖啡鹼5.7%。對人體很有益處,咖啡鹼是強有力的中樞神經興奮劑。它能振奮精神,強化思維,減輕疲勞,解熱鎮痛,利尿通便,消毒減菌。而酚性物(主要是兒茶素)是目前世界上防治心腦血管病的防癌的最有效葯物。它能降低血脂、膽固醇,防治同血壓、抗損傷、抗癌、抑制致癌物質的形成,減肥、清食、抗衰老、鍵力美容。
普洱茶
普洱茶是在雲南大葉茶基礎上培育出的一個新茶種。普洱茶亦稱滇青茶,原運銷集散地在普洱縣,故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用攸樂、萍登、倚幫等11個縣的茶葉,在普洱縣加工成而得名。茶樹分為喬木或喬木形態的高大茶樹,芽葉極其肥壯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葉品質優異。其製作方法為亞發酵青茶製法,經殺青、初揉、初堆發酵、復揉、再堆發酵、初干、再揉、烘乾8道工序。在古代,普洱茶是作為葯用的。其品質特點是:香氣高銳持久,帶有雲南大葉茶種特性的獨特香型,滋味濃強富於刺激性;耐泡,經五六次沖泡仍持有香味,湯橙黃濃厚,芽壯葉厚,葉色黃綠間有紅斑紅莖葉,條形粗壯結實,白毫密布。普洱茶有散茶與型茶兩種。
都勻毛尖
都勻毛尖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鉤茶」、「雀舌茶」,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貴州都勻市,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區。都勻位於貴州省的南部,市區東南東山屹立,西面蟒山對峙。都勻毛尖主要產地在團山、哨腳、大槽一帶,這里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峽谷溪流,林木蒼郁,雲霧籠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氣溫為16 C,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加之土層深厚,土壤疏鬆濕潤,土質是酸性或微酸性,內含大量的鐵質和磷酸鹽,這些特殊的自然、條件不僅適宜茶樹的生長,而且也形成了都勻毛尖的獨特風格。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食品博覽會上榮獲優獎,後人譽為「北有仁懷茅台酒,南有都勻毛尖茶」。
嶗山綠茶
嶗山茶在全國綠茶中享有極高聲譽,被消費者盛譽為「江北第一名茶」。嶗山種茶已有悠久的歷史,嶗茗茶相傳由宋邱處機、明張三豐等嶗山道士由江南移植,親手培植而成,數百年為嶗山道觀之養生珍品,清顧炎武善作詩贊嶗山,蒲松齡曾飲嶗茗茶(聊齋)寫絳雪,嶗茗茶的成品屬於綠茶,由精選鮮茶用現代工藝加工而成。區氣候溫暖濕潤,光照較強霜期也較南方長,加之晝夜溫差大,茶樹生長發育慢,有充分時間積累養分,內含營養物質豐富,有大量的多酚類、咖啡鹼、芳香物質和蛋白氨基酸、維生素等有益人體健康的成分,有興奮解乏、促進血液循環、軟化血管、清心明目之優點,特別是茶內氨基酸和咖啡鹼含量高,茶湯濃醇鮮爽、飲後頰齒留香。 六堡茶 六堡茶屬黑茶類,得名於產地蒼梧縣六堡鎮,產制歷史可追溯到距今1500多年前,早在清朝嘉慶年間就以特殊的檳榔香味遠近馳名,被列為中國24種名茶之一。六堡茶亦稱「可以喝的古董」,傳說於很久以前,王母下凡了解人間民俗風情路經六堡鎮的黑石村,看到這里的黑石山上林木蒼翠、鬱郁蔥蔥、雲清霧罩,於是在此稍事休息。當王母捧起黑石山下的清泉水,入口頓覺清甜甘醇,遠途的勞累也隨之一掃而空。盛興之下,王母令仙女將兩顆仙茶種子放到黑石山的石縫中,許多年過去了,兩顆茶種長成了枝繁葉茂的茶樹。於是村民們採摘仙茶樹的茶葉,燒制茶水,招待八方來客,遠方的客人發現茶水味道醇厚甘爽,人人交口稱贊;於是乎一傳十、十傳百,黑石村的仙茶由此傳開,後經勤勞村民的繁殖、培育、精製,形成今天聞名遐邇的六堡茶。雖說神話傳說無從稽考,但凡到過六堡鎮的人都知道,這里確實山清水秀、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正是當地特有的優越地理氣候環境,孕育了質優味醇、歷史悠久的六堡茶。六堡茶素以「紅、濃、陳、醇」四絕著稱,據《蒼梧縣志》載:「茶多產賢鄉六堡,味厚,隔宿不變......茶色香味俱佳」。近年來,六堡茶以其悠久的歷史、醇和的滋味、獨特的檳榔香及獨有的保健作用,享譽國內外。
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屬紅茶系列。政和為福建省南平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福建省北部,境內山嶺丘陵起伏,河流交錯,森林密布,土壤肥沃,海拔二百至一千米之間,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氣溫約18.5℃,年無霜期260天左右,年降雨量1600毫升以上,茶園開辟在緩坡處的森林跡地,土層深厚,酸度適宜,唯此類茶樹採摘茶葉才適宜製作「政和工夫」紅茶 。1115年宋徽宗因喜愛政和茶,把年號「政和」賜予當時的關隸縣,詔改政和縣。政和工夫按品種分為大茶、小茶兩種:大茶系採用政和大白茶製成,外形條索緊結圓實,內質湯色紅濃,香氣高而鮮甜,滋味濃厚,葉底肥壯尚紅;小茶系採用小葉種製成,條索細緊,香似祁紅,味醇和,葉底紅勻。政和工夫紅茶歷久不衰,蜚聲於國內外,暢銷俄、美歐等國,曾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等國內外多項獎。2010年「政和工夫」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C. 冬凌草茶的沖飲方法

冬凌草茶的正確沖飲方法
愚公故里——王屋山的腳下。當地的人們都會以冬凌草作為治療慢性咽炎、扁桃體炎、防癌抗癌的首選。很多人卻不知道冬凌草其實食用還是有講究的。例如:經過高溫熏蒸後的野生冬凌草茶:色澤墨綠、同樣有效的去除了本身的滋菌。飲用起來更為放心。在濟源當地的冬凌草沖飲過程中。通常。人們都是將採集到的野生冬凌草進行高溫熏蒸。然後自然晾乾。這樣有效的保持了野生冬凌草的原色原味。同樣。很好的保留了野生冬凌草的葯效不被流失。對慢性咽炎、扁桃體炎更是具有很強的抑制性。
冬凌茶採用純天然珍貴冰草冬凌草與多種葯食同源植物,經科學配方精製而成的新一代具有獨特功能的保健茶,其明顯的清咽潤喉功效和一定的抑制咽部細菌作用,對急慢性咽炎患者、咽癢、灼熱多言加重、咽異物感、咽干澀、咳嗽不爽等有顯著的改善作用的保健茶。

D. 磨菇紅棗芝麻可以和在一起嗎

可以的。芝麻是補腎的,可紅棗可以益氣養血,安神。搭在一起可以補氣血。

E. 臘七臘八 凍死寒鴉類似的語句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隔河看楊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八月初一下一陣, 旱到明年五月盡。
三九、四九打罵不走,臘七臘八凍掉下巴 ,臘九臘十兒,凍死小人兒。
還有更多: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西園梅放立春先, 雲鎮霄光雨水連。 驚蟄初交河躍鯉, 春分蝴蝶夢花間。 清明時放風箏好, 穀雨西廂宜養蠶。 牡丹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滿布庭前。 隔溪芒種漁家樂, 農田耕耘夏至間。 小暑白羅衫著體, 望河大暑對風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處暑西樓聽晚蟬。 翡翠園中沾白露, 秋分折桂月華天。 枯山寒露驚鴻雁, 霜降蘆花紅蓼灘。 立冬暢飲麒麟閣, 綉襦小雪詠詩篇。 幽闔大雪紅爐暖, 冬至琵琶懶去彈。 小寒高卧邯鄲夢, 捧雪飄空交大寒。 (三) 立春梅花分外艷,雨水紅杏花開鮮; 驚蟄蘆林聞雷報,春分蝴蝶舞花間。 清明風箏放斷線,穀雨嫩茶翡翠連, 立夏桑果象櫻桃,小滿養蠶又種田。 芒種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練; 小暑風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賞紅蓮。 立秋知了催人眠,處暑葵花笑開顏; 白露燕歸又來雁,秋分丹桂香滿園。 寒露菜苗田間綠,霜降蘆花飄滿天; 立冬報喜獻三瑞,小雪鵝毛片片飛。 大雪寒梅迎風狂,冬至瑞雪兆豐年; 小寒遊子思鄉歸,大寒歲底慶團圓。 (四)二十四節氣氣候農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頭,春播備耕早動手,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業生產創高優。 雨水:雨水春雨貴如油,頂凌耙耘防墒流,多積肥料多打糧,精選良種奪豐收。 驚蟄:驚蟄天暖地氣開,冬眠蟄蟲蘇醒來,冬麥鎮壓來保墒,耕地耙耘種春麥。 春分:春分風多雨水少,土地解凍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曬,冬麥返青把水澆。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種瓜點豆好時辰,植樹造林種甜菜,水稻育秧選好種。 穀雨:穀雨雪斷霜未斷,雜糧播種莫遲延,家燕歸來淌頭水,苗圃枝接耕果園。 立夏:立夏麥苗節節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溫棚防風要管好。 小滿:小滿溫和春意濃,防治蚜蟲麥稈蠅,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絨剪毛防冷風。 芒種:芒種雨少氣溫高,玉米間苗和定苗,糜谷蕎麥搶墒種,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雜去劣選好種,消雹增雨乾熱風,玉米追肥防粘蟲。 小暑:小暑進入三伏天,龍口奪食搶時間,玉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閑。 大暑:大暑大熱暴雨增,復種秋菜緊防洪,勤測預報稻瘟病,深水護秧防低溫。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深翻深耕土變金,苗圃芽接摘樹心。 處暑:處暑伏盡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糧菜後期勤管理,冬麥整地備種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熱,播種冬麥好時節,灌稻曬田收葵花,早熟蘋果忙採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漸涼,稻黃果香秋收忙,碾谷脫粒交公糧,山區防霜聽氣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飛,洋芋甜菜忙收回,管好蘿卜和白菜,秸稈還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結冰又結霜,抓緊秋翻蓄好墒,防凍日消灌冬水,脫粒曬谷修糧倉。 立冬:立冬地凍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培田整地修渠道,農田建設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飄,幼樹葡萄快埋好,利用冬閑積肥料,莊稼沒肥瞎胡鬧。 大雪:大雪臘雪兆豐年,多種經營創高產,及時耙耘保好墒,多積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嚴寒數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積極參加夜技校,增產豐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進入三九天,豐收致富慶元旦,冬季參加培訓班,不斷總結新經驗。 大寒:大寒雖冷農戶歡,富民政策誇不完,聯產承包繼續干,歡歡喜喜過個年。
(五)節氣百子歌 說個子來道個子, 正月過年耍獅子。 二月驚蟄抱蠶子, 三月清明墳飄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 五月端陽吃粽子。 六月天熱買扇子, 七月立秋燒袱子。 八月過節麻餅子, 九月重陽撈糟子。 十月天寒穿襖子, 冬月數九烘籠子。 臘月年關四處去躲帳主子。 (六)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歷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七)二十四節氣民歌 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種粟,穀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芒種大家樂,夏至不著棉。小暑不算熱,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白露忙割地,秋分無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立冬先封天,小雪河封嚴。大雪交冬月,冬至數九天。小寒忙買辦,大寒要過年。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棟花;

1 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 2 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飛、堆草堆 3 山黃石頭黑、套犛種早麥 4 小滿前後、安瓜點豆 5 四月芒種雨,五月無干土,六月火燒埔 6 冬節在月頭,卜寒在年兜;冬節月中央,無雪亦無霜;冬節在月尾,卜寒正二月 7 雷打秋,冬半收 8 二八亂穿衣,春天後母面 9 正月凍死龜,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人,四月寒死新婦,清明穀雨寒死虎母 10 寒露麥,霜降豆 11 立夏小滿,雨水相趕 12 立夏雨水潺潺,米要割到無處置 13 六月初一,一雷壓九台
CCTV7 24節氣童謠
立春:東風 解凍 魚上冰 雨水:冰雪 融化 桃花開 驚蟄:草木 萌動 鴻雁來 春分:芽茶 播種 燕飛舞 清明:細雨 放飛 柳飄絮 穀雨:雨生 百穀 春盎然 立夏:桑棗 灌溉 遍地谷 小滿:蠶絲 畜養 麥起身 芒種:收割 播種 鷺助興 夏至:棉花 現蕾 照眼明 小暑:知了 風輕 汗如雨 大暑:驟雨 孕育 賞紅蓮 立秋:寒風 飄葉 寒蟬鳴 處暑:葵花 添衣 遍地黃 白露:秋雨 降露 白如銀 秋分:桂花 收獲 香滿園 寒露:鴻雁 南飛 蟹正肥 霜降:芙蓉 花落 葉滿天 立冬:收蔥 修剪 地始凍 小雪:殘菊 飄雪 犁耙開 大雪:寒梅 地凍 溫室暖 冬至:瑞雪 防凍 兆豐年 小寒:寒冬 積肥 臘月天 大寒:歲末 辭舊 過大年

【二十四節氣】—— 閩南話諺語
春諺: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烏雲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烏雲近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無水過田岸。(三月水少不夠灌溉)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無。(夏天早來,卻因涸早,晚冬收獲減少。)
閃爍的星光,星下風會狂。(星光閃爍,夜雖晴,有大風。)
雷打蟄,雨天陰天四九日。(驚蟄日鳴雷,雨或陰的天氣會有四九日之久)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亂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時寒時熱。)
透早東南黑,午前風甲雨。(東南邊有烏雲)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愛忌清明。(須防清明時節會下綿綿雨)
三日風,三日霜,三日以內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無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風,夏天刮北風,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豬,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氣都很冷。)
夏諺:
立夏小滿雨水相趕。(梅雨季節雨水多。)
雲勢若魚鱗,來朝風不輕。(鱗雲重疊,翌朝必起大風。)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霧濃必大旱,夏則大雨。)
四一落雨空歡喜,四二落雨有花無結子。(四月農作物忌長雨,收獲不多。)
四月廿六海水開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漸大。)
五月端午前,風大雨也連。
紅雲日出生,勸君莫出行。(日出時,有紅雲是台風兆。)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過五月節,天氣尚未穩定。)
六月十二,彭祖忌,無風也雨意。(台風季節,沒有風也有雨意。)
六月綿被揀人甲。(六月身體虛弱,尚須蓋綿被。)
年驚中秋,月驚十九。
田蠳若結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飛乃雨兆。)
四月芒種雨,五月無焦土。六月火燒埔。(芒種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秋諺:
六一,一雷壓九台。(六月一日鳴雷,該年台風少。)
七一,一雷九台來。
五月蝶,討無食。(五月花季已過。)
六月攏無巧,七月頓頓飽。
風台做了無回南,十日九日濕。(尚有多日下雨。)
雲布滿山底,透暝雨亂飛。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攪土。(白露這天,不可擾動土壤,以免損害農作物。)
紅柿若出頭,羅漢腳仔目屎流。(紅柿出,已是秋天,天氣轉涼。)
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氣候不順,蔬菜收成不好。)
八月八落雨,八個月無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長雨。)
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宮頂的小七星,天亮時,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九月起風降,臭頭扒佮掐。(九月秋天風乾燥,臭頭會癢,喜抓癢。)
烏雲飛上山,棕簑提來披。(滿山烏雲,定有雨,出門帶雨具。)
烏雲飛落海,棕簑蓋狗屎。(滿天烏雲飛向海邊,表示轉晴,不須雨具。)
冬諺:
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陰轉晴。午後下雨,就會到半夜。)
霜降,出無齊,牽牛犁。(霜降時,稻穗長不齊,收獲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十月日,生翅,貧彈查某領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陽下山快。懶女人工作不完。)
晚霧即時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霧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送月雨,後月無焦土。(月底下雨,佔下月雨多。)
落霜有日照,烏寒著無葯。(陰冷天氣,雖落霜,如有日照可溫暖,否則就冷了。)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初三四,月眉意。十五六,月當圓。廿三四,月暗暝。
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風雨。(傍晚,西北天上有烏雲,半夜有風雨。)
十二月初三,黑龜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冬節在月頭,卜寒在年兜。(冬節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冬節月中央,無雪也無霜。(冬節在月中,當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冬節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節在月底,冬天不會冷,會冷在次年一二月間。)

F. 常德的土特產有哪些

常德的土特產有哪些

常德市位於湖南境內,是長株潭3+5城市群之一。那麼常德的土特產有哪些呢?下面請看常德的土特產介紹!

1、漢壽甲魚

地域范圍漢壽縣位於湘北,洞庭西濱,水田面積41.98千公頃。縣境內太白湖、西腦湖、南湖、圍堤湖、青泥湖、大南湖、清水湖等水域,野生甲魚甚豐。境內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特徵獨具。年平均氣壓1012.1P,年均氣溫16.7℃,月平均氣溫有9個月在10℃以上,≥20℃的活動積溫86400h℃,全年無霜期274d。雨量豐沛,年平均相對濕度82%。年均太陽輻射總量106.87 kl /cm2。為漢壽甲魚的生長與養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得漢壽甲魚有一個長達6個月的休眠期。 特定品質漢壽甲魚風味獨特。與其他地域甲魚相比,漢壽甲魚具有體薄片大,裙邊寬而厚,腹內脂肪呈蛋黃色;體質健壯,爬行靈活,免疫力強,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食用時,其肉質純正,細嫩鮮美,有嚼味,其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也優勝於其他種群。

2、桃源黑豬

桃源黑豬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的特產。桃源黑豬外型具有「號筒嘴、螳螂頸、蝴蝶身、鯽魚肚、鯉魚尾」等特點,早熟易肥、蓄脂力強、味道鮮美、肉質細嫩。桃源黑豬又名延泉黑豬,屬肉脂兼用型豬。它原產於桃源車湖垸、青林(茅草街)、楓樹和陬市一帶,尤以車湖垸鄉延泉所產為最優,故而俗稱「延泉黑豬」,如今桃源縣各地均有分布。湖南省常德市、黔陽地區北部也引進了不少桃源黑豬純種。桃源黑豬適應於湖南省夏季酷熱和冬季的嚴寒,具有耐粗飼、性情溫馴、肥育性能好的優點。育肥豬生後210天至240天,體重可達100公斤左右,增均日增重400克以上。原中國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徐克學研究員依據體征、繁殖、生長和胴體等4大類共32個性狀,結合生態地理指標,對48個中國的豬種進行聚類分析,通過定性和定量分析,確定桃源黑豬是中國的豬種的中心品種,可看作中國的豬種的代表。

3、珊珀湖花鰱

珊珀湖花鰱俗名胖頭、鱅魚、麻鰱,似鰱而黑,大頭細鱗,胸鰭發達超過腹鰭基部,性溫順,不跳躍,主食浮游動物,棲水體中層,最大個體達30公斤以上,以其頭大而肥,肉質雪白細嫩,魚腦營養豐富而聞名。據測定每100克肉含牛磺酸140毫克;不飽和脂肪酸2.0克,其中DHA含量為0.25克,佔12.5%,EPA含量達0.33 g/100g,佔16.5%;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4種鮮味氨基酸含量佔15種氨基酸總量的40.7% 。魚頭中富含牛磺酸、不飽和脂肪酸、氨基酸等營養物質。魚頭可製作剁椒魚頭、魚頭火鍋、胖頭魚燉豆腐、紅燒胖頭魚、酸椒魚頭等,營養價值極高,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當地著名的「鱅魚三味」就是把魚鱅魚的各個部位分別用三種不同的方法烹調,魚頭用姜蔥和豉汁蒸煮,味道鮮美;魚骨和魚腩用姜蒜,原汁原味;其他魚肉就做成魚羮,口感香滑。

4、城頭山大米

城頭山大米是湖南常德澧縣的特產。城頭山大米富含微量元素硒、天然花青素,曾榮獲2012年上海綠博會暢銷產品獎,2014年5月榮獲第八屆中國國際有機食品金獎。成功入市以來,產品暢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國內大中城市,並以有機、綠色保健特色、良好的品質贏得一致好評。城頭山紫米對增強免疫力和激素分泌能力、延緩衰老、抗疲勞、改善睡眠、防癌抗癌、預防「三高」、護肝、養腎、補血有一定作用,是長期居家食用、饋贈親友之佳品

所在地域: 湖南

申請人: 澧縣城頭山村特種水稻種植協會

公布日期: 2014年劃定的地域

地域范圍:城頭山

地域保護范圍包括澧縣張公廟、澧陽、澧南、澧東、道河、大堰當、大坪、車溪、涔南、夢溪、雷公塔等11個鄉鎮。

地理坐標位於: 東經111°35′08〞—111°55′43〞, 北緯29°30′12〞—29°50′36〞。

5、桃源大葉茶

地域范圍 全縣茶葉生產主要分布在太平鋪、茶庵鋪、楊溪橋、凌津灘、沙坪、桃花源、牯牛山、西安等30多個鄉鎮 特定品質 桃源大葉茶系桃源大葉經過獨特工藝精製加工而成的茶製品的統稱,按加工工藝和產品品質分為:桃源大葉芽茶、桃源大葉毛尖、桃源大葉綠茶。該品種枝條粗壯,芽頭肥碩,茸毛較多,葉片大而富有,葉色深綠,葉質柔軟。 文化典故 1969年,盧萬俊等人在本縣太平鋪鄉深山中發現野生大葉茶優良單株,經選育、繁殖和試驗示範,於1989年通過湖南省省級科技成果鑒定,1992年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為「桃源大葉」。桃源大葉茶是桃源優質茶葉基地生產品種之一,種植面積667公頃,占優質茶總面積的20% ,目前年產約4000噸。

6、馬頭山羊

石門馬頭山羊是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的'特產。石門縣是全省草食動物生產基地縣,是全國馬頭山羊中心產區。馬頭山羊是石門縣人民經過長期選育而成的一個大型肉用山羊品種。因頭無角,似馬頭,稱為馬頭羊。「石門馬頭山羊」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馬頭山羊是石門縣人民經過長期選育而成的一個大型肉用山羊品種。因頭無角,似馬頭,稱為馬頭羊。 馬頭山羊具有體型大,體質結實,繁殖力強,屠宰率和凈肉率高,肉質細嫩,膻味小等特點。近幾年來,石門羊肉銷往廣州、福州、天津以及外銷到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和科威特等國。板皮質量柔軟,皮質潔白,彈性強,張幅大,採用先進技術,每張可削制4~5層。因此,在國際市場很有競爭力。 石門飼養馬頭羊有悠久的歷史。

《石門縣志》記載:「羊祥也,故吉禮用之,牧曰羧,曰羝,牝曰犄,曰羘……無角曰膧、曰羝,去勢曰羯,子曰羔。性惡濕喜燥。

7、桃源紅茶

桃源,地處湘西北,南枕莽莽雪峰、北倚巍巍武陵,一條最漂亮的清水之河——沅水自西向東穿越縣境中部99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得以吞洞庭湖色,納湘西靈秀,沐五溪奇照,攬武陵風光。幽奧秀美,雄渾壯闊。舉目四望,畫入眼簾,人在畫中,成為東晉陶淵明筆下的人間仙境。桃源南部的茶庵鋪,更是令人神往。駛入去茶庵鋪的常吉高速,就如同倘洋於青山如黛、丹霞如畫的旖旎山水間。置身其中,神清氣爽;青山蜿蜒,秀水環繞,林木蔥蔥,茶園疊翠,鳥語花香、無人令人心曠神怡,產生「鳥鳴山更幽,蟬噪林愈靜」,「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美妙意境。「南方有嘉木,其葉有真香」。據傳,這指的就是桃源,就是雪峰、武陵交匯、沅資兩水近乎交臂的桃南山地。在遠古的時候,這里就是一個神奇的茶葉王國。

8、桃源雞

產於桃源縣,為全國著名雞種。桃源雞又名銅錘雞,因其顏色金黃,雞腿形似銅錘。故名。據《桃源縣志》記載,桃源喂養這種雞已有300多年歷史。桃源雞為肉用型雞,肉嫩味美,體內脂肪不多。肉用型。原產於湖南桃源縣、三陽港和深水港一帶,

外貌特徵:體格高大,近正方 形。公雞羽毛金紅色,母雞多為黃色、麻黃色或褐麻色,偶有白色、黑色。單冠, 呈灰 黑或朱黃色,腿粗壯。此雞覓食力強,宜放牧,但生長慢、成熟晚。

開產日齡195~255天。肉質鮮美,富含脂肪。

成年公雞體重3.5~4千克,母雞2.5~3千克。年產蛋100-120枚,蛋重57克,蛋殼淡黃色。

9、珊珀湖黑鯽

珊珀湖黑鯽是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珊珀湖的特產。珊珀湖黑鯽古稱鮒魚,清代稱安鄉鯽並作為貢品,肉質細嫩,味鮮美,湯如奶。 珊珀湖,位於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安豐鄉境內,安保大垸之西北。珊珀湖,是具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天然湖泊。安保大垸園田化的實現,電排的建設,使珊珀湖變得更加美麗壯觀。溝渠硬化,水泥護坡,楊柳輕揚,碧波盪漾,成了旅遊觀光的勝地。湖周圍開有撇水溝,與污水隔離。漁場安有過濾設備,廢水注入低排溝,由電排抽出,或灌入農田。這里成了生態養殖淡水魚類得天獨厚的重要基地。 珊珀湖黑鯽古稱鮒魚,清代稱安鄉鯽。《呂氏春秋》載:「魚之美者,洞庭之鮒。」清嘉慶《常德府志》載:「諸魚惟鯽魚最可食。」魚體肥厚,呈青色,生活在水底底層,俗稱「青殼鯽魚」、「粑粑鯽魚」,當地人叫其黑鯽,肉質細嫩,味鮮美,湯如奶。

;

G. 冬凌草是中草葯的一種,冬凌草有哪些食用方法

冬凌草是中草葯的一種,冬凌草有哪些食用方法?

冬凌草的葯用價值冬凌草別名叫什麼冬凌草具有清熱解毒利喉的功效。泡茶飲用,副作用小,可長期服用對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喉炎、口腔炎有明顯療效。扁桃體炎、咽炎、喉炎、口腔炎分別屬於中醫理論中的「蛀蟲」和「咽喉不通」范疇,是常見病、多發病。病機為肺、脾、胃實熱,風熱侵襲所致。冬凌草性甘苦,性微寒,具有清熱消腫的功效。葯理實驗表明,冬凌草具有較強的抗菌消炎作用,因此對上述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H. 求CCTV7二十四節氣歌

CCTV7二十四節氣歌

立春:東風 解凍 魚上冰

雨水:冰雪 融化 桃花開

驚蟄:草木 萌動 鴻雁來

春分:芽茶 播種 燕飛舞

清明:細雨 放飛 柳飄絮

穀雨:雨生 百穀 春盎然

立夏:桑棗 灌溉 遍地谷

小滿:蠶絲 畜養 麥起身

芒種:收割 播種 鷺助興

夏至:棉花 現蕾 照眼明

小暑:知了 風輕 汗如雨

大暑:驟雨 孕育 賞紅蓮

立秋:寒風 飄葉 寒蟬鳴

處暑:葵花 添衣 遍地黃

白露:秋雨 降露 白如銀

秋分:桂花 收獲 香滿園

寒露:鴻雁 南飛 蟹正肥

霜降:芙蓉 花落 葉滿天

立冬:收蔥 修剪 地始凍

小雪:生爐 白霧 鵝毛飄

大雪:冰凌 河封 臘梅開

冬至:瑞雪 防凍 兆豐年

小寒:冷氣 積久 迎臘月

大寒:歲末 辭舊 過大年

I. 關於靈草的詩句

1.關於草的詩句

詠草的詩: 樹中草 李白 鳥銜野田草,誤入枯桑里。

客土植危根,逢春猶不死。 草木雖無情,因依尚可生。

如何同枝葉,各自有枯榮。 見野草中有曰白頭翁者 李白 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

如何青草里,亦有白頭翁。 折取對明鏡,宛將衰鬢同。

微芳似相誚,留恨向東風。 長信草(一作長信宮,一作婕妤怨) 崔國輔 長信宮中草,年年愁處生。

故侵珠履跡,不使玉階行。 春草宮懷古 劉長卿 君王不可見,芳草舊宮春。

猶帶羅裙色,青青向楚人。 省試方士進恆春草 梁鍠 東吳有靈草,生彼剡溪傍。

既亂莓苔色,仍連菡萏香。 掇之稱遠士,持以奉明王。

北闕顏彌駐,南山壽更長。 金膏徒騁妙,石髓莫矜良。

倘使沾涓滴,還游不死方。 除草 杜甫 草有害於人,曾何生阻修。

其毒甚蜂蠆,其多彌道周。 清晨步前林,江色未散憂。

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 霜露一沾凝,蕙葉亦難留。

荷鋤先童稚,日入仍討求。 轉致水中央,豈無雙釣舟。

頑根易滋蔓,敢使依舊丘。 自茲藩籬曠,更覺松竹幽。

芟夷不可闕,疾惡信如讎。 庭草 杜甫 楚草經寒碧,逢春入眼濃。

舊低收葉舉,新掩卷牙重。 步履宜輕過,開筵得屢供。

看花隨節序,不敢強為容。 江草歌送盧判官 皇甫冉 江皋兮春早,江上兮芳草。

雜蘼蕪兮杜蘅,作叢秀兮欲羅生。 被遙隰兮經長衍,雨中深兮煙中淺。

目眇眇兮增愁,步遲遲兮堪搴。 澧之浦兮湘之濱,思夫君兮送美人。

吳洲曲兮楚鄉路,遠孤城兮依獨戍。 新月能分裛露時,夕陽照見連天處。

問君行邁將何之,淹泊沿洄風日遲。 處處汀洲有芳草,王孫詎肯念歸期。

東峰亭各賦一物得寒溪草 蘇 冪歷溪邊草,遊人不厭看。 餘芳幽處老,深色望中寒。

幸得陪情興,青青賞未闌。 春草謠 顧況 春草不解行,隨人上東城。

正月二月色綿綿,千里萬里傷人情。 賦得御園芳草 陸贄 陰陰御園里,瑤草日光長。

靃靡含煙霧,依稀帶夕陽。 雨餘荑更密,風暖蕙初香。

擁杖緣馳道,乘輿入建章。 濕煙搖不散,細影亂無行。

恆恐韶光晚,何人辨早芳。 草 張南史 草,草。

折宜,看好。 滿地生,催人老。

金殿玉砌,荒城古道。 青青千里遙,悵悵三春早。

每逢南北離別,乍逐東西傾倒。 一身本是山中人,聊與王孫慰懷抱。

龍池春草 陳翊 青春光鳳苑,細草遍龍池。 曲渚交蘋葉,回塘惹柳枝。

因風初苒苒,覆岸欲離離。 色帶金堤靜,陰連玉樹移。

日光浮靃靡,波影動參差。 豈比生幽遠,芳馨眾不知。

令狐相公見示新栽蕙蘭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劉禹錫 上國庭前草,移來漢水潯。 朱門雖易地,玉樹有餘陰。

艷彩凝還泛,清香絕復尋。 光華童子佩,柔軟美人心。

惜晚含遠思,賞幽空獨吟。 寄言知音者,一奏風中琴。

省試風光草際浮 劉禹錫 熙熙春景霽,草綠春光麗。 的歷亂相鮮,葳蕤互虧蔽。

乍疑芊綿里,稍動豐茸際。 影碎翻崇蘭,浮香轉叢蕙。

含煙絢碧彩,帶露如珠綴。 幸因采掇日,況此臨芳歲。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樹中草 張祜 青青樹中草,托根非不危。 草生樹卻死,榮枯君可知。

傷靡草 雍陶 靡草似客心,年年亦先死。 無由伴花落,暫得因風起。

庭草 曹鄴 庭草根自淺,造化無遺功。 低回一寸心,不敢怨春風。

芳草 羅鄴 廢苑牆南殘雨中,似袍顏色正蒙茸。 微香暗惹遊人步,遠綠才分斗雉蹤。

三楚渡頭長恨見,五侯門外卻難逢。 年年縱有春風便,馬跡車輪一萬重。

芳草 羅鄴 曲江岸上天街里,兩地縱生車馬多。 不似萋萋南浦見,晚來煙雨半相和。

賞春(一作芳草,一作春遊郁然有懷賦) 羅鄴 芳草和煙暖更青,閑門要路一時生。 年年點檢人間事,唯有春風不世情。

春草 唐彥謙 隨夢入池塘,無心在金谷。 青風自年年,吹遍天涯綠。

春草 唐彥謙 天北天南繞路邊,托根無處不延綿。 萋萋總是無情物,吹綠東風又一年。

曲江春草 鄭谷 花落江堤蔟暖煙,雨余草色遠相連。 香輪莫輾青青破,留與愁人一醉眠。

光化戊午年舉公見示省試春草碧色詩偶賦是題 鄭谷 萇弘血染新,含露滿江濱。 想得尋花徑,應迷拾翠人。

窗紗迎擁砌,簪玉姑成茵。 天借新晴色,雲饒落日春。

草 吳融 染亦不可成,畫亦不可得。 萇弘未死時,應無此顏色。

春草碧色 王轂 習習東風扇,萋萋草色新。 淺深千里碧,高下一時春。

嫩葉舒煙際,微香動水濱。 金塘明夕照,輦路惹芳塵。

造化功何廣,陽和力自均。 今當發生日,瀝懇祝良辰。

春草碧色 殷文圭 細草含愁碧,芊綿南浦濱。 萋萋如恨別,苒苒共傷春。

疏雨煙華潤,斜陽細彩勻。 花粘繁斗錦,人藉軟勝茵。

淺映宮池水,輕遮輦路塵。 杜回如可結,誓作報恩身。

草 徐夤 廢苑荒階伴綠苔,恩疏長信恨難開。 姑蘇麋鹿食思食,楚澤王孫來不來。

色嫩似將藍汁染,葉齊如把剪刀裁。 燕昭沒後多卿士,千載流芳郭隗台。

路旁草 徐夤 楚甸秦原萬里平,誰教根向路傍生。 輕蹄綉轂長相蹋,合是榮時不得榮。

春草 曹松 不獨滿池塘,夢中佳句香。 春風有餘力,引上古城牆。

葯草 蘇拯 天子恤疲瘵,坤靈奉其職。 年年濟世功,貴賤相兼植。

因產眾草中,所希采者識。 一枝當若神,千金亦何直。

生草不生葯,無以彰士德。 生葯不生草,無以。

2.關於草的詩句

樹中草 李白 鳥銜野田草,誤入枯桑里。

客土植危根,逢春猶不死。 草木雖無情,因依尚可生。

如何同枝葉,各自有枯榮。 見野草中有曰白頭翁者 李白 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

如何青草里,亦有白頭翁。 折取對明鏡,宛將衰鬢同。

微芳似相誚,留恨向東風。 長信草(一作長信宮,一作婕妤怨) 崔國輔 長信宮中草,年年愁處生。

故侵珠履跡,不使玉階行。 春草宮懷古 劉長卿 君王不可見,芳草舊宮春。

猶帶羅裙色,青青向楚人。 省試方士進恆春草 梁鍠 東吳有靈草,生彼剡溪傍。

既亂莓苔色,仍連菡萏香。 掇之稱遠士,持以奉明王。

北闕顏彌駐,南山壽更長。 金膏徒騁妙,石髓莫矜良。

倘使沾涓滴,還游不死方。 除草 杜甫 草有害於人,曾何生阻修。

其毒甚蜂蠆,其多彌道周。 清晨步前林,江色未散憂。

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 霜露一沾凝,蕙葉亦難留。

荷鋤先童稚,日入仍討求。 轉致水中央,豈無雙釣舟。

頑根易滋蔓,敢使依舊丘。 自茲藩籬曠,更覺松竹幽。

芟夷不可闕,疾惡信如讎。 庭草 杜甫 楚草經寒碧,逢春入眼濃。

舊低收葉舉,新掩卷牙重。 步履宜輕過,開筵得屢供。

看花隨節序,不敢強為容。 江草歌送盧判官 皇甫冉 江皋兮春早,江上兮芳草。

雜蘼蕪兮杜蘅,作叢秀兮欲羅生。 被遙隰兮經長衍,雨中深兮煙中淺。

目眇眇兮增愁,步遲遲兮堪搴。 澧之浦兮湘之濱,思夫君兮送美人。

吳洲曲兮楚鄉路,遠孤城兮依獨戍。 新月能分裛露時,夕陽照見連天處。

問君行邁將何之,淹泊沿洄風日遲。 處處汀洲有芳草,王孫詎肯念歸期。

東峰亭各賦一物得寒溪草 蘇 冪歷溪邊草,遊人不厭看。 餘芳幽處老,深色望中寒。

幸得陪情興,青青賞未闌。 春草謠 顧況 春草不解行,隨人上東城。

正月二月色綿綿,千里萬里傷人情。 賦得御園芳草 陸贄 陰陰御園里,瑤草日光長。

靃靡含煙霧,依稀帶夕陽。 雨餘荑更密,風暖蕙初香。

擁杖緣馳道,乘輿入建章。 濕煙搖不散,細影亂無行。

恆恐韶光晚,何人辨早芳。 草 張南史 草,草。

折宜,看好。 滿地生,催人老。

金殿玉砌,荒城古道。 青青千里遙,悵悵三春早。

每逢南北離別,乍逐東西傾倒。 一身本是山中人,聊與王孫慰懷抱。

龍池春草 陳翊 青春光鳳苑,細草遍龍池。 曲渚交蘋葉,回塘惹柳枝。

因風初苒苒,覆岸欲離離。 色帶金堤靜,陰連玉樹移。

日光浮靃靡,波影動參差。 豈比生幽遠,芳馨眾不知。

令狐相公見示新栽蕙蘭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劉禹錫 上國庭前草,移來漢水潯。 朱門雖易地,玉樹有餘陰。

艷彩凝還泛,清香絕復尋。 光華童子佩,柔軟美人心。

惜晚含遠思,賞幽空獨吟。 寄言知音者,一奏風中琴。

省試風光草際浮 劉禹錫 熙熙春景霽,草綠春光麗。 的歷亂相鮮,葳蕤互虧蔽。

乍疑芊綿里,稍動豐茸際。 影碎翻崇蘭,浮香轉叢蕙。

含煙絢碧彩,帶露如珠綴。 幸因采掇日,況此臨芳歲。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樹中草 張祜 青青樹中草,托根非不危。 草生樹卻死,榮枯君可知。

傷靡草 雍陶 靡草似客心,年年亦先死。 無由伴花落,暫得因風起。

庭草 曹鄴 庭草根自淺,造化無遺功。 低回一寸心,不敢怨春風。

芳草 羅鄴 廢苑牆南殘雨中,似袍顏色正蒙茸。 微香暗惹遊人步,遠綠才分斗雉蹤。

三楚渡頭長恨見,五侯門外卻難逢。 年年縱有春風便,馬跡車輪一萬重。

芳草 羅鄴 曲江岸上天街里,兩地縱生車馬多。 不似萋萋南浦見,晚來煙雨半相和。

賞春(一作芳草,一作春遊郁然有懷賦) 羅鄴 芳草和煙暖更青,閑門要路一時生。 年年點檢人間事,唯有春風不世情。

春草 唐彥謙 隨夢入池塘,無心在金谷。 青風自年年,吹遍天涯綠。

春草 唐彥謙 天北天南繞路邊,托根無處不延綿。 萋萋總是無情物,吹綠東風又一年。

曲江春草 鄭谷 花落江堤蔟暖煙,雨余草色遠相連。 香輪莫輾青青破,留與愁人一醉眠。

光化戊午年舉公見示省試春草碧色詩偶賦是題 鄭谷 萇弘血染新,含露滿江濱。 想得尋花徑,應迷拾翠人。

窗紗迎擁砌,簪玉姑成茵。 天借新晴色,雲饒落日春。

草 吳融 染亦不可成,畫亦不可得。 萇弘未死時,應無此顏色。

春草碧色 王轂 習習東風扇,萋萋草色新。 淺深千里碧,高下一時春。

嫩葉舒煙際,微香動水濱。 金塘明夕照,輦路惹芳塵。

造化功何廣,陽和力自均。 今當發生日,瀝懇祝良辰。

春草碧色 殷文圭 細草含愁碧,芊綿南浦濱。 萋萋如恨別,苒苒共傷春。

疏雨煙華潤,斜陽細彩勻。 花粘繁斗錦,人藉軟勝茵。

淺映宮池水,輕遮輦路塵。 杜回如可結,誓作報恩身。

草 徐夤 廢苑荒階伴綠苔,恩疏長信恨難開。 姑蘇麋鹿食思食,楚澤王孫來不來。

色嫩似將藍汁染,葉齊如把剪刀裁。 燕昭沒後多卿士,千載流芳郭隗台。

路旁草 徐夤 楚甸秦原萬里平,誰教根向路傍生。 輕蹄綉轂長相蹋,合是榮時不得榮。

春草 曹松 不獨滿池塘,夢中佳句香。 春風有餘力,引上古城牆。

葯草 蘇拯 天子恤疲瘵,坤靈奉其職。 年年濟世功,貴賤相兼植。

因產眾草中,所希采者識。 一枝當若神,千金亦何直。

生草不生葯,無以彰士德。 生葯不生草,無以彰奇特。

3.蘇軾詩句"仙山靈草濕行雲"中的"靈草"是指什麼

「靈草」指的是壑源的新茶。

該詩句出自北宋詩人蘇軾的《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芽》,全文如下:仙山靈草濕行雲,洗遍香肌粉未勻。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戲作小詩君一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賞析: 蘇軾把壑源新茶贊為仙山靈草,並且強調這種茶是不加膏油的。蘇軾用他獨特的審美眼光和感受,將茶獨具之美用了一個擬人手法寫出了「從來佳茗似佳人」。

這是蘇軾品茶美學意境的最高體現,也成為後人品評佳茗的最好註解。後人常把蘇軾另一首詩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與之相對成聯。

詩題表明了曹輔(字載德,福建沙縣人,宋元符進士)寄給蘇軾的新茶。詩中大意說:猶如仙境般的茶山,流動著的雲霧滋潤了靈草般的茶芽。

山之清,霧之多,洗遍了嫩嫩的香肌(茶芽)。好友曹輔投我所好,把壑源出產的這樣好的像月圓般的團茶寄給我(作者自喻是茶仙「玉川子」盧仝),品嘗個中滋味,頓覺兩腋清風而生,從而感到習習春意就要來到武林(舊時杭州的別稱)了。

要知道這等冰清玉潔的茶葉不但內質(心腸)高雅,而且是不加任何添加素(油膏),真是新芽新面,美輪美奐。(油膏:指在茶餅上塗一層膏油,是當時比較流行的作法。

但有人也提出異議。明人田藝蘅在《煮泉小品》說:「茶之團者片者,皆出於碾磑之末。

既損真味,復加油垢,既非佳品,總不若今之芽茶也。蓋天然者自勝耳。

曾茶山《日鑄茶》詩:『寶銙自不乏,山芽安可無』,蘇子瞻壑源試焙新茶詩:『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是也。且末茶瀹之有屑,滯而不爽,知味者自辨之。」

)先作小詩一首,請君千萬不要見笑,實在是自古好茶猶如美女,讓人神魂顛倒、情懷頓開啊。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進士,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禮部尚書。

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刺新法下御史獄,遭貶。卒後追謚文忠。

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

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

4.有關草的詩句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作者: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

皇城下著小雨把大地濕潤得松軟,小草鑽出地面遠看一片淺綠近看卻無。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它遠遠勝過了滿城煙柳的京晚春景。

〖點評〗

這首詩前兩行為寫景,一行寫小雨,一行寫草色。作者經過細致觀察,比較,非常生動地寫出了京城早春景色的特點,後兩行抒情,作者認為早春景色大大超過晚春的景色,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講析〗

這首小詩是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詩的風格清新自然,簡直是口語化的。看似平淡,實則是絕不平淡的。韓愈自己說:「艱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送無本師歸范陽》)。原來他的「平淡」是來之不易的。

全篇中絕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遙看近卻無」了。試想:早春二月,在北方,當樹梢上、屋檐下都還掛著冰凌兒的時候,春在何處?連影兒也不見。但若是下過一番小雨後,第二天,你瞧吧,春來了。雨腳兒輕輕地走過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跡,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兒冒出來了,遠遠望去,朦朦朧朧,彷彿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草色。看著它,人們心裡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可是當你帶著無限喜悅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麼顏色了。詩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著他飽蘸水分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遠遠望去,再象也沒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這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真可謂兼攝遠近,空處傳神。

這設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纖細小雨。透過雨絲遙望草色,更給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層朦朧美。而小雨又滋潤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這樣的滋潤,那草色還能不新嗎?又有這樣的背景來襯托,那草色還能不美嗎?

臨近了,詩人還來個對比:「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認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因為,「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特有的,它柔嫩飽含水分,象徵著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煙柳呢?已經是「楊柳堆煙」時候,何況「滿」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濃重,反倒不那麼惹人喜愛了。象這樣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徵。

「物以稀為貴」,早春時節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嬌貴的。「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這是一種心理狀態。嚴冬方盡,余寒猶厲,突然看到這美妙的草色,心頭不由得又驚又喜。這一些些輕淡的綠,是當時大地唯一的裝飾;可是到了晚春則「草樹知春不久歸」(韓愈《晚春》),這時那怕柳條兒綠得再好,人們也無心看,因為已缺乏那一種新鮮感。

所以,詩人就在第三句轉折時提醒說:「最是一年春好處。」是呀,一年之計在於春,而春天的最好處卻又在早春。

這首詩詠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如果沒有銳利深細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美。

5.關於草的詩詞

詠草原

敕勒歌

北朝樂府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翻譯】

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陰山腳下,這里的天幕象氈帳篷一樣籠罩著遼闊的大地。蒼天浩渺無邊,草原茫茫無際,每當大風兒吹來草兒低伏的時候,放牧的牛羊就顯現出來。

絕句

草原

黃毯悄然換綠坪,古原無語釋秋聲。馬蹄踏得夕陽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草原

極目青天日漸高,玉龍盤曲自妖嬈。無邊綠翠憑羊牧,一馬飛歌醉碧宵。

草原

斜陽無睹看斜陽,山包林蔭俱染黃。莫道老牛歸去飽,牧人爐下正生香。

《初春小雨》【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滁州西澗》【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北山》【宋】王安石

北山輸綠漲橫池,直塹回塘灧灧時。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豐樂亭游春》【宋】歐陽修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遊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寄劉駕》【唐】曹鄴

一川草色青裊裊,繞屋水聲如在家。悵望美人不攜手,牆東又發數枝花。

《塞上行》【唐】鮑溶

西風應時筋角堅,承露牧馬水草冷。可憐黃河九曲盡,氈館牢落胡無影。

《邊方春興》【唐】高駢

草色青青柳色濃,玉壺傾酒滿金鍾。笙歌嘹亮隨風去,知盡關山第幾重。

《送別》【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律詩

烏鴉•和塞北草

羽色深深何眾嫌?真言諍語反誣讒!相依福禍隨君往,無妄災殃任客冤。

鴉噪樹低無絕唱,烏啼月落有餘篇。俗清風雅本難定,大智如愚乃巨賢。

附塞北草原詩:

出語真實惹眾嫌,一身烏色更招讒。預知福禍殷勤報,反被智愚顛倒冤。

銜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傳。抑揚褒貶由他去,依舊枝頭暢所言。

6.關於草的詩詞

《賦得古原草送別》(詠草)

唐朝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簡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少年時代成名的作品,也是歷來為人們所稱賞的詩。詩人熱情地歌頌了原上草無窮的生命力,其色青翠,其氣芳香,結句點明題旨,並給它賦以感情,令人百讀不厭。這雖是詩人少年時代的創作,但仍然不愧為唐詩的名篇之一。頷聯的形象中寓於哲理,是歷來傳誦的名句,而且成為今天廣泛引用的格言。

7.有關菖蒲的詩句

菖蒲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菖蒲先百草於寒冬剛盡時覺醒,因而得名。菖蒲「不假日色,不資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則生機盎然,富有而滋潤,著廳堂則亭亭玉立,飄逸而俊秀,自古以來就深得人們的喜愛。江南人家每到端午時節,懸菖蒲、艾葉於門、窗,飲菖蒲酒,以祛避邪疫;夏、秋之夜,燃菖蒲、艾葉,驅蚊滅蟲的習俗保持至今。而且在我國古代菖蒲就一直是葯用植物,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葯的功能而來,像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曰「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後栽種艾草,求吉祥的習俗。台灣民間也有在端午時貼「午時聯」,它的作用和靈符一樣,有些午時聯上有下列的句子「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榕枝在民間的意義可使身體矯健「插榕較勇龍,插艾較勇健」。

陸游有詩雲:雁山菖蒲崑山石,陳叟持來慰幽寂。

還有解縉的《菖蒲》: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風斫碎一川波。長橋有影蛟龍懼,流水無聲日夜磨。兩岸帶煙生殺氣,五更彈雨和漁歌。秋來只恐西風惡,銷盡鋒棱恨轉多。

閱讀全文

與冬凌草芽茶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火的治療方法 瀏覽:620
動作連接方法 瀏覽:239
曲面屏手機防爆方法 瀏覽:762
干天麻的簡單食用方法 瀏覽:80
腎虛怎麼恢復正確方法 瀏覽:674
雙陽鹿茸片正確食用方法 瀏覽:541
金剛藤功效與作用與食用方法 瀏覽:456
小紅瓦安裝方法 瀏覽:180
研究內容方法有什麼 瀏覽:833
裝修牆面方法有哪些 瀏覽:328
增強腹部鍛煉方法 瀏覽:829
貨車發動機左右搖晃解決方法 瀏覽:321
電燈帶插座安裝方法 瀏覽:608
史上最全分析問題的7種方法 瀏覽:9
小林發燒貼使用方法 瀏覽:764
轉呼啦圈正確方法 瀏覽:320
平時調節情緒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78
腋溫測量的正確方法 瀏覽:849
怎麼做南瓜丸子的方法 瀏覽:54
牛頭臉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