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酵母菌培養基配方
培養酵母菌所用的培養基和黴菌所用的培養基是一樣的,它們都屬於真菌。
常用的有PDA培養基、孟加拉紅培養基、高鹽察氏培養基、酵母粉葡萄糖氯黴素瓊脂等等。培養7天後如果菌落長毛的就是黴菌,沒有毛的就是酵母菌,形態可能會不一樣,因為酵母菌不止一種,不同的酵母菌長出來的形態會不一樣。
酵母菌的適宜培養基是米曲培養基,合成培養基有ypd,組成為:葡萄糖2%,蛋白腖1%,酵母膏0.5%。
最簡單的培養基:
一) 麥芽汁培養基的配製
1.培養基成分
新鮮麥芽汁一般為10-15波林。
2.配製方法
(1) 用水將大麥或小麥洗凈,用水浸泡6-12h,置於15℃陰涼處發芽,上蓋紗布,每日早、中、晚淋水一次,待麥芽伸長至麥粒的兩倍時,讓其停止發芽,曬干或烘乾,研磨成麥芽粉,貯存備用。
(2) 取一份麥芽粉加四份水,在65℃水浴鍋中保溫3-4h,使其自行糖化,直至糖化完全(檢查方法是取0.5ml的糖化液,加2滴碘液,如無藍色出現,即表示糖化完全)。
(3) 糖化液用4-6層紗布過濾,濾液如仍混濁,可用雞蛋清澄清(用一個雞蛋清,加水20 ml,調勻至生泡沫,倒入糖化液中,攪拌煮沸,再過濾)。
(4) 用波美比重計檢測糖化液中糖濃度,將濾液用水稀釋到10-15波林,調pH至6.4。如當地有啤酒廠,可用未經發酵,未加酒花的新鮮麥芽汁,加水稀釋到 10-15波林後使用。
(5) 如配固體麥芽汁培養基時,加入2%瓊脂 ,加熱融化,補充失水。
(6) 分裝、加塞、包紮。
(7) 高壓蒸汽滅菌 100 Pa滅菌20 min。
(1)實驗室常用的培養酵母的方法擴展閱讀:
用於酵母菌的培養:
配方:1% Yeast Extract(酵母膏) ,2% Peptone(蛋白腖) ,2% Dextrose (glucose)(葡萄糖),若制固體培養基,加入2%瓊脂粉
配製方法:
1 溶解10gYeast Extract(酵母膏), 20gPeptone(蛋白腖)於900ml水中,如制平板加入20g瓊脂粉
2 高壓 115 度 15min
3 加入100ml 20gDextrose (glucose)(葡萄糖),(葡萄糖溶液滅菌後加入)
註:葡萄糖,yeast extract ,peptone溶液混合後在高溫下可能會發生化學反應,導致培養基成分變化,所以要分別滅菌後再混合。葡萄糖可以過濾除菌,也可以115℃ 15min滅菌。
B. 如何自己在家培養大量的酵母菌
培養酵母菌:配製質量分數為3%左右的蔗糖溶液放入培養皿中,收集一些酵母菌(如:酒麴、甜酒水、腐爛發出酒味的水果汁、老面等)放入蔗糖水中,培養皿置於溫暖的地方,2~3天後,酵母菌就會大量繁殖。
C. 啤酒酵母擴培的方法
一、實驗目的:
學習酵母菌種的擴大培養方法,為實驗室啤酒發酵准備菌種。
二、實驗原理:
在進行啤酒發酵之前,必須准備好足夠量的發酵菌種。在啤酒發酵中,接種量一般應為麥芽汁量的10%(使發酵液中的酵母量達1×107個酵母/mL),因此,要進行大規模的發酵,首先必須進行酵母菌種的擴大培養。擴大培養的目的一方面是獲得足量的酵母,另一方面是使酵母由最適生長溫度(28℃)逐步適應為發酵溫度(10℃)。
三、實驗器材:
恆溫培養箱,生化培養箱,顯微鏡等。
四、實驗步驟:
本次實驗擬用60升麥芽汁,因此應制備6000 mL含1×108個酵母/mL的菌種,以每班10個組計算,每個組應制備約600 mL菌種。建議流程如下:
菌種擴大: 麥汁斜面菌種→麥汁平板—28℃,2天→鏡檢,挑單菌落3個,接種 50mL麥汁試管(或三角瓶)—20℃,2天( 每天搖動3次)→550mL麥汁三角瓶—15℃,2天(每天搖動3次)→計數備用。
1. 培養基的制備
取協定法制備的麥芽汁濾液(約400 mL),加水定容至約600 mL,取50 mL裝入250 mL三角瓶中,另550 mL至1000 mL三角瓶中,包上瓶口布後,0.05 Mpa滅菌30分鍾。
2. 菌種擴大培養
按上面流程進行菌種的擴大培養(斜面活化菌種由教師提供)。注意無菌操作。
五、注意事項:滅菌後的培養基會有不少沉澱,這不影響酵母菌的繁殖。若要減少沉澱,可在滅菌前將培養基充分煮沸並過濾。
六、思考題:菌種擴大過程中為什麼要慢慢擴大,培養溫度為什麼要逐級下降?
D. 啤酒酵母的培養方法
(1) 實驗室擴大培養階段
斜面原菌種——→斜面活化——→10ml液體試管 ——→100ml培養瓶 ——→1L培養瓶 ——→5L培養瓶 ——→25L卡氏罐
(2) 生產現場擴大培養階段
25L卡氏罐—→250L漢生罐 —→1500L培養罐 —→100hL培養罐 —→20m3繁殖罐—→0代酵母
擴培過程中要求嚴格無菌操作,避免污染雜菌,接種量要適當。
E. 怎麼培養酵母菌
培養條件:
1、酵母菌需要營養物質。
2、酵母菌能在PH值為3.0~7.5的范圍內生長。
3、酵母菌必須有水才能存活,但酵母需要的水分比細菌少。
4、 酵母細胞生長最適溫度在20~30℃。
5、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的環境中都能生長。
(5)實驗室常用的培養酵母的方法擴展閱讀:
用途
最常提到的酵母為釀酒酵母(也稱麵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自從幾千年前人類就用其發酵麵包和酒類,在發酵麵包和饅頭的過程中面團中會放出二氧化碳。
因酵母屬於簡單的單細胞真核生物,易於培養,且生長迅速,被廣泛用於現代生物學研究中。如釀酒酵母作為重要的模式生物,也是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重要研究材料。
酵母菌中含有環狀DNA--質粒,可以用來作基因工程的載體。
F. 釀酒酵母的培養方法是什麼
同步培養是指通過一定的化學或物理方法使培養的微生物或動植物細胞處於比較一致的生理狀態,生長發育在同一階段的培養方法。它不同於分批培養,在分批培養中,細胞處於不同的生長階段,生理狀態與代謝活動都不一樣。顯然,分批培養中的群體表現行為不能代表單個細胞的生理生化特性。而利用同步化技術,可以使同步生長群體與個體行為基本一致,這樣就能用研究群體行為的方法來研究細胞水平的問題。需要指出,細胞的同步化既可以在自然條件下發生,又可以經人為處理得到。前者稱為自然同步化,後者稱為人工同步化,本文主要討論人工同步化的情況。釀酒酵母(Saccaromycescerevisiae)是廣泛用於工業生產與科學研究的常用菌種之一,本文擬對釀酒酵母同步培養方法及其在科研中的應用作一綜述。1釀酒酵母的生活周期與特性釀酒酵母是一種結構簡單的真核微生物。一般情況下,釀酒酵母以出芽的方式無性繁殖,只有在特定條件下,才會出現多倍體有性生殖現象。釀酒酵母是研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理想對象。其細胞周期與高等真核生物類似,可以分為四個時期:G1、S、G2、M期,細胞周期各階段有明顯的形態變化,
G. 酵母菌的培養條件
培養條件:
1、酵母菌需要營養物質。
2、酵母菌能在PH值為3.0~7.5的范圍內生長。
3、酵母菌必須有水才能存活,但酵母需要的水分比細菌少。
4、 酵母細胞生長最適溫度在20~30℃。
5、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的環境中都能生長。
酵母菌培養基
酵母菌培養基常用的有PDA培養基、孟加拉紅培養基、高鹽察氏培養基、酵母粉葡萄糖氯黴素瓊脂等等。
培養酵母菌所用的培養基和黴菌所用的培養基是一樣的,它們都屬於真菌。培養7天後如果菌落長毛的就是黴菌,沒有毛的就是酵母菌,形態可能會不一樣,因為酵母菌不止一種,不同的酵母菌長出來的形態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