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診斷牛結核病最常用的方法是什麼

診斷牛結核病最常用的方法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24 17:12:17

Ⅰ 牛結核病的檢測方法的主要方向、內容及似解決的問題、要求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4

Ⅱ 牛患結核病有何症狀,怎樣治療

牛結核病常年均可發生,是危險的人畜共患傳染病。肺結核為多數,病初有短乾咳,食慾正常。後轉為濕咳,早晨活動及飲水後更加重。從口腔或鼻孔內流黏性或膿性液體。體溫正常,有的稍偏高。體表可見淋巴結腫大如鵝蛋,無痛感。乳房結核可以看見乳房淋巴結腫大,不熱不痛,泌乳少或停止,乳腺萎縮。腸道結核則病牛常常腹痛,消瘦,初期交替出現腹瀉和便秘,後期拉痢疾,糞便為粥樣,混雜膿汁、黏液。

治療方法

(1)肌肉注射異煙肼溶液,每次2克,每天一次,連續注射3個月。

(2)每天8~10克利福平,分2次灌服。

(3)每天將3~4克異煙肼混進飼料中,分3次喂,3個月為一療程,連用兩個療程。

(4)肌肉注射鏈黴素3~4克,分2次注射,隔一天再注射。3個月為一療程,連續兩個療程。

Ⅲ 怎樣防治奶牛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偶爾也是急性的人畜共患傳染病。病的特徵是在體內某些器官形成結核結節,繼而結節中心乾酪樣壞死或鈣化,引起消瘦和失重,嚴重者死亡。人及各種家畜和野生動物均可得此病。

病原

本病的病原是結核桿菌,屬分支桿菌屬,細長微彎曲,革蘭氏陽性菌,無芽孢和莢膜,不能運動。通常採用抗酸染色法,菌體呈紅色。有人、禽、牛三種類型,此三型均可感染牛。以牛型結核桿菌對牛的致病力最強,常引起典型結核病變和牛的死亡。

結核病可隨病牛呼出的氣體,排出的痰、糞便、尿、陰道分泌物、唾液、傷口分泌物或奶排出體外。在大多數情況下,牛是通過吸入空氣中帶有結核桿菌的微小塵粒而得病的。經口吃入結核桿菌而感染也是常見的現象,即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另外,由於其他動物傳播本病的危險性也不容忽視。因此,欄舍狹窄擁擠、通風不良、潮濕、光線不足、飼養管理不良,均可促成本病發生和傳播。

犢牛主要是通過乳汁感染,犢牛對結核桿菌的易感性一般高於老牛,但就一整體來說,犢牛的患病率比老牛低得多。這是因為犢牛患病後極少康復,留下的多為年老的病牛。奶牛最為常見,其次是黃牛和氂牛。

臨床特徵

根據侵害的器官不同,臨床上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肺結核

病變主要發生於肺,其症狀是慢性進行性支氣管肺炎。有的還伴有胸膜炎。如病變輕微,則症狀不明顯。隨著病情的發展,精神轉差,食慾減退,消瘦,貧血,被毛枯乾。初為短促乾咳,逐漸變為痛苦的膿性濕咳,特別是在早上、深夜、運動後及飲水後、天氣驟變時更為明顯。有的鼻流黏液或膿性黃色鼻漏。隨著咳嗽加重,呼吸次數增加,嚴重的發生氣喘;呼出的氣體有時呈腥臭味;肺部聽診有啰音和胸膜摩擦音,如肺組織因乾酪樣變,乾酪物質被強烈咳嗽排出體外,肺部形成空洞,叩診呈空洞音;如肺毛細血管破裂則引起咯血現象,叩診有濁音,並引起咳嗽;體溫一般正常或低熱,如發展為彌漫性結核性肺炎或全身粟粒狀結核;體溫升高到40℃以上,呈弛張熱或稽留熱。

(2)腹膜結核

無明顯的臨床症狀。

(3)乳房結核

臨床症狀不顯著,乳房結節在乳房上發生局部或彌漫性無熱無痛的硬結,表面高低不平,有的形成結核性膿腫,俗稱冷膿腫,一旦膿腫潰破,創部長期不癒合;泌乳量下降,乳汁稀薄如水,可引起乳腺萎縮,泌乳停止。

(4)體表淋巴結核

在耳下、頸側、肩前等部位的淋巴結腫大,如拳頭甚至碗大,無痛感。較為少見。

(5)生殖器官結核

生殖器官被侵害時,病牛發情頻繁或停止,受胎率低,孕後又易流產。病理解剖時可見不同的結合結節。

(6)腸結核

多見於犢牛,表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初期下痢和便秘交替,後期頑固性下痢,糞便中混有黏液和膿液,迅速消瘦。

預防措施

由於該病危害人、畜,流行面廣,無菌苗可接種,所以凈化牛群中結核病的重要意義已遠大於治療本病。每年春秋必須作兩次牛的結核檢疫,發現陽性反應牛必須按相應法規進行處理。補充牛時,應就地嚴格檢疫。發現病牛,立即對全群進行檢疫。撲殺有明顯症狀的開放性病牛,內臟銷毀或深埋,肉經高溫處理或充分煮熟後可以食用。對結核素呈陽性反應的牛,如果數量少,以淘汰為宜;如果數量大,可集中隔離於較遠的地方,用以培養健康犢牛。方法是犢牛出生後,全身用2%~5%來蘇兒溶液消毒,立即與母牛分離,頭5天喂親生母牛的初乳(人工擠),以後喂其他健康牛奶或消過毒的牛奶。20~30日齡、100~120日齡和180日齡時連續3次檢疫,對結核菌素均為陰性反應的犢牛,可混入健康犢牛群飼養;呈陽性反應的犢牛,隨即淘汰。陽性牛群的牛奶在消毒後方可運出,糞便發酵處理後利用。要加強消毒,全面大消毒每年進行2~4次,飼養用具每月消毒一次。

另外,結核病人不得飼養、管理牛群。工作人員要做好自我保護。

診斷及治療

本病可以據臨床症狀作出診斷,也可通過染色鏡檢及分離培養作出診斷,還可用動物接種等方法作出診斷。在牛場用得最多的診斷方法是結核菌素實驗法。

用來治療本病的常用葯為鏈黴素、二銨柳酸(PAS)和異煙醯肼。這些葯物可單獨使用,也可聯合使用。還可用異煙醯肼來對受傳染威脅的牛群作預防之用。林可黴素、丁胺卡那黴素(阿米卡星)也有較好療效,可配合上述葯物治療,但對孕牛應慎用或禁用。

Ⅳ 怎樣診斷牛結核病

根據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實驗室檢查。
病原學診斷:採集病牛的病灶、痰、尿、糞便、乳及其他分泌物樣品,做抹片,用抗酸染色法染色鏡檢細菌,並進行病原分離培養和動物接種等試驗;免疫學試驗:牛型結核分支桿菌提純蛋白衍生物(PPD)皮內變態反應試驗(即牛提純結核菌素皮內變態反應試驗),在注射部位形成腫脹、硬結(頸側中部上1/3處皮內注射0.1mL,72h後局部炎症反應明顯,皮腫脹厚度差≥4mm)可判斷為陽性;血清學診斷方法:膠體金法、γ-干擾素診斷法、ELISA法等;分子生物學診斷法: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法。

如何診斷與防治牛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的慢性傳染病,我國將其列為二類動物疫病。人的結核病主要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感染,動物的結核病主要由牛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所引起,但這兩種病原菌對人和動物都可以感染。

【病因】

本病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病菌分3個類型:牛型、人型、禽型。病菌長1.5~5微米、寬0.2~0.5微米,菌體形態為兩端鈍圓、平直或稍彎曲的纖細桿菌,無芽孢和莢膜、鞭毛,沒有運動性,需氧菌,革蘭陽性。對外界抵抗力強,對乾燥和濕冷更強。對熱抵抗力差,60℃30分鍾可死亡,100℃沸水中立即死亡。一般消毒葯,如5%來蘇兒、3%~5%甲醛、70%酒精、10%漂白粉溶液等可殺滅病菌。

【流行病學】

患牛是本病的傳染源,不同類型的結核桿菌對人和畜有交叉感染性。病菌存在於鼻液、唾液、痰液、糞尿、乳汁和生殖器官的分泌物中,這些東西能污染飼料、飲用水、空氣以及周圍環境。可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環境潮濕、通風不好、牛群擁擠、飼料營養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均可誘發本病的發生。

【症狀】

潛伏期一般為10~45天,呈慢性經過。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1)肺結核

長期乾咳,之後變為濕咳,早晨和飲水後較明顯,漸漸咳嗽加重,呼吸次數增加,且有淡黃色黏液或黏性鼻液流出。食慾下降、消瘦、貧血,產奶、產肉量減少,體表淋巴結腫大,體溫一般正常或稍高。

(2)淋巴結核

肩前、股前、腹股溝、頜下、咽及頸部等淋巴結腫大,有時可能破潰形成潰瘍。

(3)乳房結核

乳房淋巴結腫大,常在後方乳腺區發生結核,乳房腫大,有硬塊,泌乳量減少,乳汁稀薄。

(4)腸結核

多發生於犢牛,下痢與便秘交替,之後發展為頑固性下痢,糞便帶血、腥臭,消化不良,漸漸消瘦。

【病理變化】

剖檢特徵為形成結核結節,肺部及其所屬淋巴結核為首,其次為胸膜、乳房、肝和子宮、脾、腸結核等。肉眼可發現臟器有白色或黃色結節,切面呈乾酪樣壞死,有的呈鈣化,有的形成空洞。胃腸道黏膜有大小不等的結核結節或潰瘍。乳房結核,在病灶內含乾酪樣物質。

【實驗室檢查】

(1)病原學診斷

採集病牛的病灶、痰、尿、糞便、乳及其他分泌物樣品,作抹片或集菌處理後抹片,用抗酸染色法染色鏡檢,並進行病原分離培養和動物接種等試驗。

(2)免疫學試驗

牛型結核分枝桿菌PPD(提純蛋白衍生物)皮內變態反應試驗(即牛提純結核菌素皮內變態反應試驗)(見GB/T 18645-2002)。

(3)結果判定

分離出結核分枝桿菌(包括牛結核分枝桿菌、結核分枝桿菌)的牛,PPD皮內變態反應試驗陽性的牛,判為結核病牛。

【防治】

應用鏈黴素、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鈉及利福平等葯治療本病,在初期有療效,但不能徹底根治,因此,一旦發現病牛,應立即淘汰。採取嚴格的檢疫、隔離、消毒措施,加強飼養管理,培養健康牛群。

Ⅵ 結核病牛為什麼必須淘汰怎樣檢測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傳染病。開放性的結核病牛通過排出的氣體、唾液、痰、糞尿、乳汁和生殖道分泌物等傳染空氣、土壤、水源、飼料、牛舍、用具等,並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直接或間接地傳染其他牛或人。該病的臨床特點是在機體組織如肺、淋巴、乳房、子宮、腸、腦及全身臟器形成結核結節性肉芽腫和乾酪樣、鈣化的壞死病變。

牛場現行診斷本病的方法是用結核菌素作皮內注射和點眼注射。健康牛群只用皮內注射。病牛群和假定健康牛可用兩種方法同時進行。牛結核菌素因製造的方法不同分為老結核菌素(OT)、加熱濃縮合成培養基菌素(HCSM)和提純結核菌素(PPD)。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是老結核菌素及提純結核菌素。診斷方法是:

(1)老結核菌素皮內注射法:在頸中部上1/3處(3個月以內的犢牛在肩胛前),成年牛皮內注射牛老結核菌素原液0.2毫升,1歲以下牛注射0.15毫升,3個月以下牛注射0.1毫升。72小時作第一次觀察。判定標准:陰性反應(-)沒有炎性水腫或僅有冷的、堅實的及界限明顯的皮膚腫脹。可疑反應(±)即炎性水腫明顯,皮褶增厚5~8毫米,腫脹面積在35毫米×45毫米以下。陽性反應(+)即局部發熱,有疼痛感,並呈現界限不明顯的彌漫性水腫,軟硬度如面團狀或硬片,同時腫脹面積在35毫米×45毫米以上,或上述反應不明顯但皮褶增厚8毫米以上。在72小時判定為陽性的牛就判為陽性,判為可疑或陽性的牛,則立即在第一次注射的用同一劑量作第二次注射,於第一次注射後120小時為終審定。犢牛可生後20~30天進行第一次檢疫,100~120天進行第二次檢疫,160~180天進行第三次檢疫。

(2)牛型提純結核菌素皮內注射:在左側頸中部上1/3處剃毛、消毒,用游標卡尺量原皮厚,作好記錄。先用無菌蒸餾水稀釋牛型提純結核菌素,使其每毫升含10萬國際單位備用,每頭牛皮內注射1萬單位,即0.1毫升。72小時觀察反應結果,測量皮厚,作好記錄。判定標准:陰性反應(-)即無炎性反應,皮厚增加在2毫米以下者;可疑反應(±)即局部炎性反應較輕,皮厚增加2.1~3.9毫米者;陽性反應(+)即局部有明顯的炎性反應,皮厚增加大於或等於4毫米者。對在72小時判定為陰性或可疑的牛,於注射後96小時和120小時再分別觀察一次,以防個別牛因出現遲發型炎性反應而誤判。

(3)點眼法:用牛型老結核菌素原液3~5滴(約0.2~0.3毫升)點入眼結膜囊內,在點眼後3、6、9、12和24小時檢查結果。判定標准:陰性反應(-)即無反應或只是結膜輕微充血或流淚;可疑反應(±)即僅有少量稠密的黏液性分泌物積於結膜囊內或眼角,或自眼角流出呈粗線狀但無明顯的結膜充血和水腫;陽性反應(+)即有膿性黏液性分泌物自眼角流出,呈紐帶狀,並散布在眼的附近或在結膜囊內以及眼角內,呈粒狀或線狀,並有明顯的結膜充血、水腫、流淚。

Ⅶ 如何制定牛群的檢疫和防疫程序

由於傳染病的危害大,發病急,傳染性強,死亡率高,治癒率低,因此預防傳染病,對牛群有計劃的檢疫和防疫是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措施。

1.定期檢疫

目前主要對布氏桿菌病和結核病進行檢疫,一般每年一次,主要在每年的9月進行檢疫,陽性牛隻應進行淘汰。

布氏桿菌病常採用細菌學檢查和凝集反應,其中以虎紅平板凝集反應最為實用。方法:首先在平板玻璃上劃2厘米×2厘米的方格,在方格中滴入被檢牛血清0.02毫升,然後滴入0.03毫升抗原,使其充分混合,靜置4分鍾,觀察結果,如果出現凝集反應,則為陽性。

結核病常採用結核菌素試驗來判定,方法:牛結核診斷用牛型結核菌素。我國規定,應以皮內注射和點眼法檢疫,每次檢疫各做兩回,任何一種方法呈陽性反應,即判為結核菌素陽性反應牛。皮內注射法,不足3月齡的小牛於肩胛處,其他牛於頸部上、中1/3交界處皮內注射結核菌素。注射量為3月齡以下的小牛0.1毫升,3月齡至1歲的牛0.15毫升,1歲以上的牛0.2毫升。注射後經48~72小時觀察注射部位的反應。如腫脹面積達35毫米×45毫米以上或注射前後的皮厚差在8毫米以上,判為結核菌素陽性反應。滴眼時,點入眼內3~5滴(0.2~0.3毫升),於3小時、6小時和24小時觀察反應,滴眼後出現膿性眼眵,判為結核菌素陽性反應。

2.使用疫苗免疫

在傳染病的預防中,疫苗注射是預防傳染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常見的疫(菌)苗如下。

口蹄疫疫苗

現在常用的是亞Ⅰ型-O型二價苗,一年兩次。

炭疽菌苗

Ⅱ號炭疽芽孢苗,1毫升/頭,一年一次。

流行熱疫苗

一般每年5月下旬注射,分兩次注射,間隔21天,每次4毫升。

狂犬病疫苗

主要用於被狗損傷後的牛。

牛痘疫苗

犢牛在冬季斷奶後,皮下注射0.2毫升,免疫一年。

以上疫(菌)苗的使用,可根據當地傳染病的流行情況,選擇注射。

Ⅷ 牛副結核的診斷及防治方法有哪些特點

牛副結核又稱副結核腸炎,其特徵是腸壁增厚形成。皺褶、頑固性腹瀉、逐漸消瘦。病原體為副結核桿菌,存在於腸道,隨病畜糞便排出,可感染牛、羊、駱駝和豬等家畜。

該病潛伏期在數月至2年以上。牛發生本病不出現熱候,病初看不出任何症狀。只有應用皮內試驗才可檢出。以後,隨病情發展,逐步出現本病的典型症狀。

副結核的診斷可在實驗室內取直腸深部的腸粘膜或糞中粘液塗片染色檢查,經抗酸染色後,見到成團、成叢的紅色細長桿菌便可確診。一般大多在排除牛結核時,用接種禽型結核菌素或副結核菌素進行皮內試驗檢疫。其方法為:1月齡至1歲牛0.1毫升,1~3歲牛0.2毫升,3歲以上牛0.3毫升,1月齡以下犢牛不用此法。接觸後72~120小時觀察,若注射局部明顯腫脹(面積達35毫米×45毫米),或接種前後的皮厚差超過8.1毫米,即為牛副結核陽性。此外,在診斷時應注意與其他近似病的鑒別診斷。

(1)牛腸型結核病對牛型結核菌素試驗呈陽性,且小腸壁不增厚,無腦回病樣變,卻有結核結節。

(2)慢性型粘膜病,除持續性或間歇性腹瀉外,粘膜反復發生壞死和潰瘍。

該病的防治同結核病牛的防治方法相似,平時嚴格檢疫,防止引進病牛,發病後立即撲殺病牛。對無症狀,但是陽性反應的母牛,如果數量大,可集中隔離於較遠的地方,用以培育健康犢牛,其方法是,在犢牛產出後,全身用2%~5%來蘇兒消毒,立即與母牛分離,前5天喂人工擠的親生母牛的初乳,以後喂其他健康母牛的奶或消毒過的牛奶,20~30日齡,100~120日和180日齡時連續3次檢疫,陰性反應,可入健康犢牛群飼養。陽性牛則立即淘汰。對陽性牛的欄舍、用具和糞便污染地、物必須進行嚴格消毒。

Ⅸ 如何進行牛結核病的診斷

診斷牛結核的有效方法是用牛型結核菌素對牛實施皮內注射法和點眼法檢疫,每次檢疫各做兩回,任何一種方法是陽性反應,即為牛結核菌素反應陽性牛。

(1)皮內注射法。不足3月齡的小牛於肩胛處,其他牛於頸部上中1/3部交界處皮內注射結核菌素,具體劑量,3月齡以下牛0.1毫升,3月齡至1歲的牛0.15毫升,1歲以上的牛0.2毫升。注射後經48~72小時觀察注射部位的反應。如果注射局部腫脹面積達35毫米×45毫米以上,或注射前的皮厚差在8毫米以上,判為結核菌素陽性反應。

(2)點眼法。將結核菌素點入牛眼內3~5滴,約0.2~0.3毫升,於3、6、9和24小時觀察反應。點眼後出現膿性眼眵,均為結核菌素陽性反應。

Ⅹ 奶牛的結核病本底調查階段的調查目的是什麼

全群檢疫奶牛結核病。參考本指南,分析本場結核病發生史 和控制情況、周圍結核病疫情情況等關鍵風險因子,評估本指南 綜合防控措施部分所涉及的普通風險因子。根據凈化成本和人力物力投人,制定適合於本場實際情況的凈化技術方案。奶牛結核病是由牛型和人型結核桿菌引起的人和牛共患的-種慢性傳染病,本病主要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有時交配也可感染,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ニ類病,我巿將其列為地方病種類。臨床特徵是病程緩慢、漸進性消瘦、咳嗽、衰竭,並在多種組織器官中形成特徵性肉芽腫、乾酪樣壞死和鈣化的結節性病灶。據了解,約有5O種哺乳動物、25種禽類可患病,在家畜中牛最易感,特別是奶牛。臨床症狀本病潛伏期長短不-,短者+幾天,長者數月甚至數年,奶牛病初食慾反芻無變化,但易疲勞,常發短而乾的咳嗽,尤其當起立、運動後易發咳,隨後咳嗽加重,呼吸次數增多氣喘,病畜日漸消瘦、貧血,有的牛體表淋巴結腫大,病勢惡化,可發生全身結核。診斷方法奶牛結核病監測主要採取皮內法、點眼法和皮下法,臨床上常用的檢測方法是皮內法,此皮內法對奶牛結核病的檢出率-般在95―98%。當發現奶牛有不明原因的上述特徵症狀,可懷疑為本病,通過病理剖檢,可做出診斷,要確診就需要做結核菌素變態反應。

閱讀全文

與診斷牛結核病最常用的方法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讓安卓手機出故障的方法 瀏覽:397
銅的顯微結構分析方法 瀏覽:758
繞組電阻檔的測量方法 瀏覽:66
devondale奶粉使用方法 瀏覽:243
黑枸杞剪枝方法圖片 瀏覽:549
汽車導航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533
流鼻涕需要用什麼方法讓他治好 瀏覽:246
電熱棒使用方法 瀏覽:144
統計指數的計算方法 瀏覽:936
鐵皮石斛種植方法能種在石頭上 瀏覽:174
高冰種翡翠原石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401
租房喝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821
月見草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4
玉樹菇食用方法 瀏覽:955
子宮上長了瘤子消除最佳方法 瀏覽:476
led燈接線柱焊接方法視頻 瀏覽:657
ipad如何隔空手勢操作方法 瀏覽:423
如何起小運的方法 瀏覽:373
有什麼草本方法祛痘 瀏覽:307
北京幼兒教育方法培訓班哪裡有 瀏覽: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