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做鯽魚湯要去魚鱗嗎
做鯽魚湯要去魚鱗的。
材料
鯽魚1條,金針菇250g,枸杞子10粒,大蔥2根,小蔥3根,姜4片。
做法
1、鯽魚去腮去魚鱗開膛收拾干凈,在兩側魚身都用刀劃3個口子。
2、下油鍋煎至兩面金黃色取出備用。
3、把魚放入砂鍋或湯鍋內,加入適量的水,最少要沒過魚身。加入料酒、鹽、蔥段、薑片。開大火加蓋煮。
4、等開鍋加入枸杞子,換小火煮20分鍾。
5、20分鍾後,再加入金針菇。
6、5分鍾後即可出鍋,撒入小蔥末裝扮,美味完成。
❷ 鯽魚怎麼做最好吃呢
家庭秘製版醬燒鯽魚
食材:2條鯽魚、1瓶啤酒、油、鹽、5g蔥、8g姜5g蒜、5ml料酒、3g五香粉、15ml米醋10g白糖3g雞精、8g干辣椒、5ml蒸魚豉油、10g香菜、1個小辣椒
做法:
1)鯽魚刮鱗去腮收拾干凈兩面劃刀,倒點料酒腌制一下去腥
2)鍋燒熱放油下蔥花姜絲蒜片
3)再加點五香粉炒香
4)把鯽魚下鍋,倒入一瓶啤酒大火燒開
5)在放點米醋.白糖和鹽
6)放點蒸魚豉油
7)鍋里里加點雞精
8)小火燉約十多分鍾
9)准備好小辣椒末.蒜末.蔥花.香菜段
10)鍋里加點雞精
11)出鍋裝盤即可
❸ 鯽魚煲湯.是去鱗好還是不去鱗好
鯽魚煲湯.去鱗比較好,可以去掉魚腥味,也不影響營養價值。
做法
1、鯽魚去鱗去內臟,清洗干凈。
2、冬瓜洗凈,去瓤去皮,切成大塊。
3、薏米洗凈後放入水中,浸泡1小時。
4、砂鍋置火上,倒入適量清水,把鯽魚和薏米放入鍋中,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1小時,加冬瓜塊繼續煮20分鍾,加鹽調味即可。
❹ 小鯽魚怎麼吃
紅燜小鯽魚
原料:小鯽魚,生菜,干澱粉,蔥片,薑片,蒜片,八角,干辣椒,番茄醬,植物油,料酒,高湯,鹽,味精,老抽,生抽,耗油,白糖適量。
做法:1:將小鯽魚去鱗去內臟收拾干凈,打上花刀,淋上料酒,撒上薑片,拌勻腌制10分鍾,再撒上干澱粉拌勻。2:起鍋燒油,油溫7成熱下入鯽魚,手勺將魚之間分開,防止粘連。炸至外焦里嫩時,撈出控油備用。3:鍋內留底油,放入蔥片,薑片,蒜片,八角,干辣椒炒香,放入番茄醬炒幾下,烹入料酒,加入高湯,鹽,味精,白糖,老抽,生抽,耗油,倒入炸好的鯽魚,燒開,撇去浮沫,注意魚要擺整齊,小火慢燉入味,再大火收湯汁,淋明油,出鍋推入鋪生菜的盤中即可。
砂鍋肥腸
原料:豬熟肥腸300克,水發香菇,水發玉蘭片,水發海米,料酒,鹽,味精,鮮湯,胡椒粉,香菜。
做法:1:把肥腸斜刀切成1厘米厚的片,香菇,玉蘭片切片,起鍋燒開水焯一下撈出備用。香菜切段。2:鍋內留底油燒熱,放入香菇,玉蘭片煸炒幾下,放入料酒,鮮湯,鹽,海米,肥腸片,燒開後倒入砂鍋內,放火上燒開,小火慢燉15分鍾,撒上味精,胡椒粉,香菜即可。
特點:湯鮮味美,醇香不膩。
糖醋小鯽魚
材料
小鯽魚,糖,醋,蔥花,姜蒜,生抽,鹽。
做法
1.先在平底鍋當中放油,用中小火將小鯽魚炸到兩面金黃,這樣魚刺會變酥,不用擔心卡住。
2.不想浪費太多油,所以是半煎半炸,需要的時間比較長。
3.准備蔥花,姜蒜剁蓉,糖,醋,鹽,生抽調成汁。
4.油鍋爆姜蒜,下調汁。
5.再加一點水煮開後加下炸好的鯽魚,蓋蓋小火燜一會,再大火收汁,裝盤,灑蔥花。
紅燒小鯽魚
主料:鯽魚,蔥,姜,青椒,蒜頭(分開去皮拍松),食用油,糖,醋,醬油,黃酒(以丹陽和紹興黃酒為佳)。
將鯽魚處理好備用,之後將鍋放火上燒熱,之後放適量油,等到油剛起煙的時候,放入蔥姜蒜,炒到起香之後放小鯽魚翻炒。
隨後放入黃酒,黃酒放入量以剛好淹沒小鯽魚為准,不能以白酒和水代替黃酒(關鍵一:不能放水);接著放入糖、醋、青椒、醬油,各放入量依各人口味為准,但醋不宜多,不能以鹽代替醬油增咸;蓋上鍋蓋以大火燒至湯濃即可,宜即燒即吃(關鍵二:燒的時間和擺放時間過長,將失去鮮嫩口感)。
❺ 鯽魚怎麼做好吃
鯽魚肉嫩味鮮,可做粥、做湯、做菜、做小吃等。尤其適於做湯,鯽魚湯不但味香湯鮮,而且具有較強的滋補作用,非常適合中老年人和病後虛弱者食用,也特別適合產婦食用。
1. 鯽魚紅燒、干燒、清蒸、氽湯、均可,但以氽湯,最為普遍;
2. 冬令時節食之最佳;鯽魚與豆腐搭配燉湯營養最佳;
3. 如用陳皮和鯽魚煮湯,有溫中散寒、補脾開胃的功效,適宜胃寒腹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虛弱無力等;
4. 巧去魚腥味:
將魚去鱗剖腹洗凈後,放入盆中倒一些黃酒,就能除去魚的腥味,並能使魚滋味鮮美;
鮮魚剖開洗凈,在牛奶中泡一會兒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鮮味;
吃過魚後,口裡有味時,嚼上三五片茶葉,立刻口氣清新。
鯽魚吃法大全
山葯蒸鯽魚
鯽魚營養價值很高,可以起到滋陰調理、補虛、養身調理、消除身體水腫以及調理腎臟的功能,與山葯一起蒸煮,更可以幫助男性補陽壯氣。
材料:
鯽魚、山葯、大蔥、姜、鹽、味精
做法:
1.鯽魚去鱗及腸雜,洗凈,用料酒、鹽腌15分鍾。
2.山葯去皮、切片,鋪於碗底,把鯽魚置上,加蔥段、薑片、鹽、味精、少許水,上屜蒸30分鍾。
鯽魚砂鍋
食品用料
河鯽魚3條,玉蘭片200克,盒裝豆腐2盒,鮮蘑菇200克。調料:精製 油50克,姜5克,蒜5克,蔥5克,泡紅椒3克,味精15克,雞精20克,胡椒粉3克,料酒20克。
製作方法
1、玉蘭片切成菱形,盒裝豆腐,一分為七,鮮蘑菇一分為二,洗凈,裝入砂鍋待用。
2、姜蒜切片,蔥,泡紅椒切成「馬耳朵」形。
3、河鯽魚去鱗,鰓和內臟,入油鍋炸至金黃色取出。
4、炒鍋置上火,下油加熱,放姜蒜片,蔥,泡紅椒,炒香。摻白湯,放河鯽魚,味精,雞精,料酒,胡椒粉,燒沸,去盡浮沫,倒入鍋內,上台即可。
蔥香鯽魚脯
食品用料
鯽魚1條(約400克),黃酒、醬油各5克,鹽0.5克,糖7克,胡椒粉0.1克
,味精1.5克。茴香1隻,麻油、薑汁各1克,蔥100克,湯25克,精油500克(實耗25克)。
製作方法
1、把鯽魚洗凈後斬去頭尾,批成上下兩片,再斬成5厘米見方的塊,放入鹽、薑汁、酒腌漬。蔥切成長段。
2、油鍋燒熱,放入魚塊炸至外香內嫩(需復炸)撈出。
3、鍋留底油,放入蔥煸香,加入酒、醬油、鹽、糖、味精、茴香、胡椒粉、湯燒開,將魚塊浸入汁中,滴上麻油,即可出鍋裝盤。
食品特點
蔥香濃郁,口味鮮美。切塊浸汁的蔥烤鯽魚,在口味與質感上均比整條烤制更佳。
要領提示
需復炸,蔥要煸香。
豆瓣鯽魚
菜系:川菜
特色:色紅亮,微甜酸
原料:主料:活鯽魚2條或鱖魚 1條 輔料:蒜未30克,蔥花50 克,姜未、醬油、糖、醋各10克,紹酒25克,濕澱粉15克,細鹽2克,郫縣豆瓣醬40克,肉湯300克,熟菜油500克(約耗 150克)。
製作: 1)將魚治凈,在魚身兩面各剞兩刀(深度接近魚骨),抹上紹酒、細鹽稍腌;
2)炒鍋上旺火,下油燒至七成熱,下魚稍炸撈起;
3)鍋內留油75克,放鄲縣豆瓣醬未、姜、蒜炒至油呈紅色,放魚、肉湯,移至小火上,再加醬油、糖、細鹽,將魚燒熟,盛入盤中;
4)原鍋置旺火上,用濕澱粉勾熒,淋醋,撒 蔥花,澆在魚身上即成;
5)注意:必須用新鮮鯽魚或鱖魚為主料。烹制時鹵汁要濃厚,使魚粘勻鹵汁而入味。
鯽魚豆腐湯
原料:
鯽魚500克,豆腐150克,植物油適量。
輔料:
鹽4克,味精3克,料酒10克,薑片5克,蔥末10克。
做法:
1、將鯽魚去鱗、腮、內臟,洗凈備用。
2、將豆腐切成長條片備用。
3、鍋中放油燒熱,放入鯽魚煎至兩面微黃,放入料酒、薑片、豆腐、清水1000克,旺火燒開,撇去浮沫,再用小火煮20分鍾左右,加入鹽、味精,撇上蔥末,盛入湯盆中即成。
需要注意的是:
1.稍為把魚煎一下,同時放入蔥,姜,蒜,辣椒等輔料。其實不煎也行,只是最後做出來的湯有點發黑,不是煎過之後再燉的乳白色.
2.小火慢燉;其實這一步是最重要的,決定著湯的口感。
3.燉的時間可長,可短, 沒有一定的時間限制。
木瓜蓮子煲鯽魚
營養價值
本湯氣味清甜、香潤,具清心潤肺、健脾益胃的功效,為秋冬乾燥季節的清潤湯品,同時亦適用常見疾病的愈後滋補。
食品用料
木瓜500-600克(約1個)、蓮子20克、眉豆20克、鯽魚1-2條(約500-600克)。
木瓜性平味甘,具清心潤肺、健胃益脾的作用,一般作婦女催乳的湯品時,是採用未成熟的木瓜,現作潤肺健胃的湯品,則採用成熟的木瓜。成熟的木瓜是色香味具佳的水果,有「嶺南果王」之稱,無論作水果之用還是煲湯之用,在民間里都有認為是潤心潤肺之佳品;蓮子性平,味甘、澀,入心、脾、腎經,功能養心、益腎、補脾、澀腸,《本草綱目》記載它能「交心腎,厚腸胃,固精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眉豆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功能調中益氣,健脾益胃,唐代名醫孟詵認為它能「補五臟,調中,助十二經脈」;鯽魚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腸經,功能健脾,補虛,《日華子本草》說它能「溫中下氣,補不足」,諸物合用,則清潤、益肺、健脾、養胃。
製作方法
先把鯽魚洗凈、宰凈去腸臟,用慢火稍煎至微黃;蓮子去芯和眉豆一起洗凈,用清水漫泡片刻;木瓜洗凈後去皮,切成塊狀,然後一起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後,改用文火煲至2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少許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用。木瓜、蓮子、眉豆、鯽魚可拌入醬油佐餐用。
麻辣水煮鯽魚
主料:
鯽魚3條。
配料:
雞蛋1個、色拉油、湯、豆瓣、精鹽、味精、胡椒粉、料酒、薑片、蒜瓣、蔥節、花椒、干辣椒、芝麻適量。
做法:
1、將魚清理干凈,在魚身劃上花刀;
2、將精鹽、料酒、花椒、雞蛋清均勻的塗抹在魚的全身,再加入薑片、蔥節在魚肚內腌制30分鍾;
3、鍋中油5成熱後加花椒、干辣椒、薑片、蒜瓣炒香,再加豆瓣醬翻炒出香味,倒入高湯(或水)燒沸;
4、下魚,用大火熬煮;
5、加入胡椒面、味精、鹽調味,煮到進味即可,撈起備用;
6、鍋洗凈,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後加花椒、辣椒炒香後倒在魚身上;
7、撒上芝麻、香菜或香蔥即可。
芙蓉鯽魚?
原料:
芙蓉鯽魚
?
鮮鯽魚2尾750克 胡椒粉0.5克 雞蛋清5個 蔥25克 熟瘦火腿15克 姜15克 紹酒50克 雞清湯250克 精鹽5克 雞油15克 味精2克
做法:
1、鯽魚去鱗、鰓、內臟,洗凈,斜切下鯽魚的頭和尾,同魚身一起裝入盤中,加紹酒和拍破的蔥姜,上籠蒸10分鍾取出,頭尾和原湯不動,用小刀剔下魚肉。
2、將蛋清打散後,放入魚肉、雞湯、魚肉原湯,加入精鹽、味精、胡椒粉攪勻,將一半裝入湯碗,上籠蒸至半熟取出,另一半倒在上面,上籠蒸熟,即為芙蓉鯽魚,同時把魚頭、魚尾蒸熟。
3、將芙蓉鯽魚和魚頭魚尾取出,頭、尾分別擺放芙蓉鯽魚兩頭,拼成魚形,撒上火腿末、蔥花,淋入雞油即成。
❻ 鯽魚魚鱗可以吃嗎做鯽魚湯一定要去掉魚鱗嗎
魚鱗,通常都將它刮下來當廢物扔掉。其實,魚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還有鐵、鋅、鈣和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膠質。魚鱗中還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可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積聚,具有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及心臟病等功效。目前國外已經開始興起一股「魚鱗食療」熱。魚鱗可以用來做湯或做成魚鱗凍。
刮下的魚鱗,清洗干凈後放鍋里加適量水,開鍋後改用文火燉1小時,煮到魚鱗變白、捲曲以至湯呈糊狀,然後撈出漁鱗殘渣。做魚鱗凍則水要加得少一點,熬成後加些切碎的蔥、蒜,再次開鍋後,略加味精拌勻,倒入容器,冷卻後,即成膠凍。食前若加些香油和花生醬,風味更佳。
記住,魚鱗沒有毒,所以能吃。一般說來只要沒有毒的東西,就可以吃的。所以平時不吃,是因為這些東西不好製作或者不好下咽。海邊的漁民吃魚都是不去鱗的,認為那樣會失去鮮味,而內陸的人則認為帶鱗有腥味,所以感覺不一樣。如果用油把鱗炸脆,怎麼不能吃呢?並且裡面的營養一定是很豐富的。
吃到魚鱗沒有壞處的,只有好處!
養學家研究發現,魚鱗是特殊的保健食品。它含有較多的卵鱗脂,把脂肪球分解成乳狀液與水交溶,有增強人腦記憶力,緩延細胞衰老的作用。魚鱗中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可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積,促進血液循環,起到預防高血壓及心臟病的作用。魚鱗中還含有豐富的多種微量礦物質,尤以鈣、磷含量高,能預防小兒佃樓病及老人骨疏鬆與骨折。要是為了去除腥味,而且特別的硬,一般煮熟了也嚼不爛,所以就去掉了。
其實魚鱗中有很多營養物質,可以熬湯喝,如果想吃魚鱗的話最好是用油炸的方法比較好
❼ 有誰知道鯽魚如何去內臟,鱗,腮
取刀和鐵勺(吃飯喝湯的那種)各一把,
鱗。用刀或勺,從魚的尾根部向頭部颳起,頭與腹鰭之間有N片鱗不易刮掉,可反復快速在原地來回刮,可去掉。
鰓,用勺,口向下沿鰓蓋向里把魚鰓包上報向下扣即可把整個一側的魚鰓去除干凈,
臟,用刀,從兩鰓之間下刀切到肛門處,沿頭部刀口向內伸手會有一根管狀物(食道),切斷後,提食道管,可將其內除泡、仔外的其他內臟全部帶出。
開春的魚,因一冬天沒有進食,體內基本沒有臟東西,可取膽後食用。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