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什麼是抽象思維中常用的方法

什麼是抽象思維中常用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4 04:25:50

『壹』 抽象思維法的(三)兩種思維方法協調發展

和聯合運用效果最佳
什麼說兩種方法協調運用可以取得最佳效果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說明。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參加的社會實踐與接受的教育越來越廣泛深入,人的思維從兒童時期動作思維為主發展到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到中學時期即發展為抽象邏輯思維佔主導地位。初中學生的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屬於經驗型,高中學生的理論型思維已佔優勢。林崇德教授通過實踐研究指出:小學四年級是思維發展的轉變期,即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初中二年級是中學階段思維發展的質變期,從經驗型向理論型思維過渡;高二是思維活動的初步成熟期。在初二,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像能力也隨著迅速發展。到高二學生的智力基本趨向定型,達到初步成熟和穩定狀態。同樣形象思維也有一個從初級具體形象思維向高級形象思維發展轉化的問題。因為高級的形象思維並不低於科學中的抽象思維,這一點也不容忽視。
心理發展成熟意味著什麼呢?一是心理成熟後其可塑性小,較難訓練培養;二是心理一旦成熟定型,其年齡差異的顯著性變小,而個體的差異顯著性越來越大。應該重視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針對不同年齡階段,採取相應教育措施,促進中小學生心理發展,高質量地完成心理由低層次向高水平的轉化,不要錯過時機。
我們還要指出,能不能達到高水平的轉化和成熟,教育訓練是非常重要的條件,沒有受到良好教育訓練的成年人,雖然具有抽象邏輯思維,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屬於經驗型思維。另一方面在促進學生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化的過程中,不要忽視向高級形象思維的轉化。若不能高質量高水平地完成這兩種轉化,學生的智力發展有可能產生欠缺和不足。因此可以說,兩種思維的發展,兩種思維方法的訓練和綜合應用,有利於智力的全面高水平發展。 右半球的主要功能是形象記憶和形象思維,左半球的主要功能是抽象記憶和抽象思維。如果不注重促進兩種思維的發展,將不利於大腦兩半球功能的發揮。有專家預測,兩個半球功能的協調發揮,所「產生的效果常常是五至十倍。」和諧發展兩種思維,綜合運用兩種思維方法,其效果可能是驚人的。
英國心理學家湯尼·布仁認為:「從奧斯汀的工作中,我們可以看出,每一個人在科學和藝術兩方面都有卓越的潛在能力。如果現在發展不平衡,那不是天生的無能。而只是因為我們大腦中的一個半球沒有像另一個半球那樣得到充分運用的機會。」大腦兩半球之所以沒有得到平衡和協調發展,關鍵是沒有得到正確訓練和充分運用。這是十分值得重視的大問題。 1.大腦兩半球功能特點
大腦左半球功能優勢是處理語言、邏輯、數學和次序,被稱為學術腦;大腦右半球功能優勢是處理節奏、旋律、音樂、圖像、想像和圖案等信息,稱為創造腦,也稱為藝術腦。大腦左半球依靠言語思考,有意識,具有邏輯性,線性有序,把握重點,形成系統;而右腦非語言性思考依靠空間圖像,無意識,具有平行性、整體性、跳躍性、靈活性、直覺和創造性。大腦兩半球有相對獨立的功能特點,在現實生活中,兩腦功能又不能截然分開,而是不斷協調一致發揮作用。
左腦藉助言語,按邏輯程序思想;右腦藉助表象或稱形象,擅長模式識別和操作。在現實生活中,右腦能一眼就從人群中識別出一張面孔,整體形象認識;而左腦則能叫出名字,對各人面孔特點和個人專長加以比較。閱讀時,左腦對字面意義進行理解,右腦能辨別音調、韻律、情緒和色彩等。在運動中,左腦注重規則指揮;右腦則會投球、接球、操作動作、注重直覺判斷。所謂直覺判斷,不是一步一步分析判斷,而是從一大堆信息之中一下子形成判斷。由此可見,在實際生活中,大腦兩半球功能不斷協調發揮,但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往往更重視左腦功能發揮,而忽視右腦功能利用,不利於兩半球協調發展。2.在教學中培養左腦與右腦的合作能力
在教學活動中既要開發大腦左半球,又要重視開發大腦右半球。例如在重視數理化課程時,又要重視音樂、美術、繪圖課程;在教學中既要進行讀、寫、算練習,又要用圖表表述,俗話說千言萬語不如一張圖表。在讀書時,既要理解言詞的意義,又要區別言詞的發音、韻律,經常注意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與形象思維能力相結合,也即注意培養學生言語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與直覺、創造能力相結合。有意識地培養和訓練大腦兩半球的功能優勢,促進大腦兩半球協調發展。
3.培養天才人物的有效途徑是左右腦協調發展。
奧爾森指出,天才的、有創造性的學生其特點就是有選擇地靈活地運用大腦兩半球,即用左腦去完成言語思維的任務,用右腦去完成非言語思維的任務。而非創造性的學生,卻習慣地僅僅使用他們的左腦。
從科學發展史來看,許多偉大的科學家都是兩種思維協同運用的結果。
牛頓思考星球按軌道運行,而不是沿著直線向空間飛去,一定有一個力的原因。當牛頓在果園中看到蘋果落地時,他想到了解決問題的線索,他想蘋果為什麼不會飛上天,不管在高山上,還是在礦井深處,物質都是向地球方向落,說明地球有吸引力,那麼這種力是否可以達到月球,通過形象思維把蘋果與月球聯系起來。牛頓說過:就在這一年,我開始想到把重力引申到月球的軌道上。科學史學家w.s.丹皮爾在說明牛頓的創造過程時這樣寫道:「他從已知的事實出發,想出一個符合於事實而又能用數學表達的理論,從這個理論得出數學和邏輯的推論,又把這些推論與觀測和實驗得來的事實比較,並發現其完全符合。」就這樣,牛頓創立了萬有引力定律。牛頓正是通過形象思維提出物體互相吸引的假設,然後再用邏輯推理,以數學公式表示出來,再經過反復驗證,創立了萬有引力定律。牛頓的發現過程正是左右腦協同活動的結果。日本的品川嘉也教授說:「右腦的聯想作用,是重大發現不可缺少的。同時,為了把聯想變成語言,並從邏輯上證明它,左腦的功能也是十分重要的。想法雖然富有創造性,如不把它上升為理論,那麼它只能停留在最初階段上。均衡地運用左右腦各自的能力,想法就可能變成重大發現,就能傳之於世。」他又說:「可以說人類的歷史就是從被調節著的左右腦的活動中產生出來的。」
我們再看看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是怎樣運用他的大腦兩半球的。愛因斯坦是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是一個出類拔萃的理性的思想家,是個腦袋裡充滿著數字、公式和符號的數學物理學泰斗,可以說是個左腦發達的有條理有邏輯思維能力的強者。大科學家湯姆遜稱贊道:「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這是發現了新的科學思想的新大陸。」另一方面,愛因斯坦又是個音樂家,他拉小提琴有很深的造詣。小提琴伴他度過了一生。有人說,音樂啟迪著愛因斯坦的靈感,豐富著他的精神生活,同時也保證他精神上的和諧與寧靜,為他潛心探討科學問題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我們也知道愛因斯坦是一位想像力豐富的人,他提出劃時代的相對論,不是在實驗室或書桌旁,不是用筆和紙去演算,而是靠想像,有人稱之為「大腦實驗室」發現了相對論。那是在一個夏天的下午,他躺在一個長滿青草的山頭上的時候,千萬道細細的陽光穿過他的睫毛射進了他的眼睛,他又開始了他好奇的幻想,他想到如果能乘一條光線去旅行那該是什麼樣子?在想像中,他作了一次宇宙旅行。想像自己已經到達宇宙的另一邊,在想像如何返回太陽系時,有一靈感提醒他,如果實現這一返回夢想,宇宙必須是彎曲的,空間、時間以及光線都要是彎曲的。在思想的隨意遨遊中,他發現經典物理學的理論解釋不了他遇到的問題。通過進一步的思考與研究,他提出了新的理論,即相對論。由此可見愛因斯坦的右半球也得到了充分的運用。可以說,愛因斯坦充分發揮了他大腦左右兩半球的機能。靠大腦右半球產生了美妙的幻想,非言語思維、豐富的想像力,提出了相對論的雛形;靠大腦左半球,運用理性思維、言語思維、數理邏輯推理並用數學物理學方法將這一創造性的想像變為理論、公式,從而奠定了相對論的基石。他正是運用大腦兩半球的協調配合,為人類提出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學說之一。
從科學發展史上,我們不難看到有不少偉大人物,他們既是科學家,又是藝術家。如達·芬奇,他既是科學家,又是藝術家、工程師、建築師,也是雕塑家和偉大的畫家。羅蒙諾索夫也是一個多方面都有成就的科學家,他是歷史學家、修辭學家、機械學家、化學家、礦物學家、藝術家和詩人。俄國偉大的詩人普希金曾把他比作是俄羅斯的第一個大學,以形容這位科學家的淵博學識。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這些都說明,人只要能充分運用大腦兩半球的功能,使它們均衡協調地發展,其潛力是非常巨大的。正像英國心理學家湯尼·布仁說的那樣:「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大腦幾乎具有無限的能力,可以到達所有的領域,包括『科學』和『藝術』。」美國的奧斯汀教授關於大腦兩半球的研究也表明,每個人的大腦都有「數學」半球和「想像」半球,而且,兩半球的潛力是相等的。任何所謂「無能」,大概都是忽視了它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大腦在功能上有什麼缺陷。
問題不在於左右腦哪個優秀,重要的是要保持左右腦兩者機能的均衡發展及和諧發揮。發展兩種思維與綜合運用兩種方法,不僅可能是重大創造的心理基礎,而且能促進大腦兩半球功能的均衡發展,他也是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在教育改革方面的深遠意義不可低估。
謝家安在其《有效發揮大腦潛能》一書中提出:「天才之所以腦力過人,是由於他們的左右腦,經常維持在一個同步協調的狀態。當思考一個問題時,不是單純地只用左腦,而是左右腦一齊合作。」天才的秘密就在子均衡協調地發展和運用大腦兩半球。 採取以下方法進行自我訓練,將有益於大腦兩半球機能的協調發展。
1.在學習記憶活動中,注意將形象記憶法和抽象記憶法、理解記憶法綜合運用。
2.在思考問題時,注意綜合運用形象思維法和抽象思維法,即在思考過程中注意將形象和概念配合運用。
3.在閱讀書刊時,將形象閱讀法與理解閱讀結合使用。同樣重視言語分析思維和藝術合成思維。
4.在課程安排上,同等重視數理化和音樂美術、藝術活動課程。西方國家有的學校增加藝術課程時間,一半時間上各種藝術課程,另一半時間上常規課。結果,他們的數學、科學和其它課程的成績都有提高。
5.在體育鍛煉、體操活動和生產勞動中,注意訓練左右肢體的協調活動能力。
6.沉思有利於兩半球平衡發展。近年來許多研究指出,沉思方法可抑制大腦活動並增加兩半球之間的聯系。實驗研究表明:進行沉思的被試,他們的大腦兩半球的腦電圖波形同步地增大,換句話說,被試大腦兩半球似乎在同時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兩側半球可通過胼胝體建立相當密切的關系。
7.在運用各種感覺器官時,注意訓練它們自身兩側及相互之間的協同作用。
8.絕大多數人都側重運用大腦的一側半球,而忽視另一側。如有些人擅長於言語思維和數理邏輯推理,而甚少接觸形象思維和音樂美術。長期如此,則會造成左腦機能發達,用起來靈活敏感;而右腦機能較弱,一旦需要繪畫,會感到非常吃力。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羅伯特·奧斯汀(r.ornstein)博士發現,在學習活動中,若對較弱的一側腦進行刺激,鼓勵它與較強的一側腦配合,思考能力和效率會增長數倍以上。假如說你是一個左腦強右腦弱的人,如果在學習活動中,你多接觸些音樂美術,激發右腦與左腦合作,則你的總體思考能力和效率會增強數倍以上,你的智力也會有驚人的增長。
總之,每個人的大腦左半球和右半球都有著巨大的潛能,如果對大腦兩半球進行充分運用和培養,使之平衡協調發展合作運行,那麼,人腦的總能力和總效應將會幾倍乃至十幾倍地增強。這就是天才們運用大腦的成功秘訣。它也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有效途徑。

『貳』 抽象思維的思維方法

抽象思維方法在形而上學的初期階段只知道用概念代表現實事物,只知道用不同的概念去代表不同的現實事物以及用概念和概念之間的演繹關系去代表現實事物之間的實際聯系。至於這種方法在多大程度上偏離了現實世界的實際狀況則不聞不問。
概念所概括的那些事物,從靜態看本身就不是完全相同而是存在著區別和差異;從動態看還都在發生著變化,有些變化大一些有些變化小一些。
抽象思維方法在形而上學的階段只有當事物之間的差別足夠大時,或者事物的變化足夠大時,才會用不同的概念代表不同的事物、新的概念代表新的事物這唯一的方法去解決這個難題。至於事物間的那些還沒有足夠大的差異和事物的那些還沒有足夠大的變化,抽象思維方法在形而上學的階段完全無能為力,只能一概忽略不計。當抽象思維方法到了辨證法的階段時,面對事物間的差異性和事物的變化性,不僅會在差異巨大時或變化巨大時用不同的概念去代表不同的事物(象抽象思維方法在形而上學的階段所做的那樣),而且會在事物間的差異或事物的變化還沒有足夠大時,用概念內涵的數量屬性去描述這些差異和變化,並用概念內涵的數量屬性作為對概念本身的補充和修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抽象思維方法用概念代表現實事物和用概念間的關系代表現實事物之間的實際聯系所引起的誤差和偏離。

『叄』 我是抽象思維方式嗎精神分析下

那要看看你現在是什麼情況了
結合你的性格特點
抽象思維是思維的高級形式,又稱為抽象邏輯思維或邏輯思維。抽象思維法就是利用概念,藉助言語符號進行思維的方法。其主要特點是通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基本方法協調運用,從而揭露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聯系。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認識必須運用抽象思維方法。
分享
抽象思維法的含義和作用

抽象邏輯思維的基本單位是概念,人們通過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概念、判斷、推理是抽象思維的基本形式。抽象邏輯思維是人類特有的思維形式,抽象思維法是人類思維的基本方法。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人們大量地使用抽象思維判斷和解決各種問題。

抽象思維可分為經驗思維和理論思維。人們憑借日常生活經驗或日常概念進行的思維叫作經驗思維。兒童常運用經驗思維,如「鳥是會飛的動物」,「果實是可食的植物」等屬於經驗思維。由於生活經驗的局限性,經驗易出現片面性和得出錯誤的結論。理論思維是根據科學概念和理論進行的思維。這種思維活動往往能抓住事物的關鍵特徵和本質。中學生應該努力掌握科學概念,培養和發展理論思維。抽象邏輯思維還可以分為形式邏輯思維與辯證邏輯思維。

所謂形式邏輯思維就是憑借概念和理論知識,並按照形式邏輯的規律進行的思維。這種思維的形式是概念、判斷和推理。在學習中,形式思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任何一門學科中的公式、定理、法則、規律,都必須通過形式思維才能把握,其運用和解決作業任務等也都離不開形式思維。所以,一定意義上說,掌握知識的過程,就是運用形式思維即掌握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過程。

所謂辯證邏輯思維就是憑借概念和理論知識,按照辯證邏輯的規律進行的思維。思維是客觀現實的反映。而客觀現實有其相對穩定、不大變化的一面,也有其不斷運動和不斷發展變化的一面。形式思維是對相對穩定、不大發展變化的客觀事物的反映;辯證思維是對不斷發展變化的事物的反映。因此,辯證思維的形式即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過程中,也都具有辯證性。如,牛頓的三定律屬形式思維;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屬於辯證思維范疇。辯證思維更擺脫了直觀性、具體性。

在學習中,要遵守邏輯思維的規則,但不能局限於形式思維,還要發展辯證思維,因為客觀事物是處於相互聯系和不斷發展變化之中,只有用辯證思維才有可能獲得新的理論、發現新的學科。許多交叉學科、邊緣學科都是通過辯證思維總結出來的。所以一些較高深的學科,缺乏辯證思維是學不好的,一些比較低級的學科也是離不開辯證思維的,如一題多解,理解概念的變式等,沒有辯證思維也是做不到的。一個人的辯證思維(國外也有人稱之為求異思維)比較發達,那麼他的智力也是比較高的,創造能力較強,學習也就必然會有效得多。如果不斷發展和堅持運用辯證思維,那麼這個人有可能取得較大的成就。

『肆』 抽象思維的定義是什麼

抽象思維是思維的高級形式,又稱為抽象邏輯思維或邏輯思維。抽象思維法就是利用概念,藉助言語符號進行思維的方法。其主要特點是通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基本方法協調運用,從而揭露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聯系。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認識必須運用抽象思維方法。 抽象邏輯思維的基本單位是概念,人們通過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概念、判斷、推理是抽象思維的基本形式。抽象邏輯思維是人類特有的思維形式,抽象思維法是人類思維的基本方法。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人們大量地使用抽象思維判斷和解決各種問題。

『伍』 數學的本質是什麼抽象思維是什麼

什麼是抽象思維
抽象思維,簡單說就是建立在概念上 邏輯 推理 歸納 分析 一種思考方法。
概念是抽象思維的核心。抽象思維本身又是一種概念,可以理解為對思維方式的抽象。
關於抽象思維概念
廣義的抽象思維,泛指邏輯思維,尤其是形式邏輯思維。這里包括對思維形式(概念、判斷、推理),思維基本規律(同一、矛盾、排中和充足理由律)和思維方法(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比較、分類、歸納、演繹等等)的研究。
狹義的抽象思維,則是指從復雜事物中,抽取本質屬性,舍棄其他非本質屬性的思維過程。與概括相互聯系、密不可分。
以上內容處處存在概念,也就是處處存在抽象,我們每個人都能看懂,首先可以肯定我們都具備抽象思維。
來看下人類大腦隨著年齡發展的階段
0-2歲:感知運動
2-4歲:感知符號,形成具象思維
4-7歲:形成概念,開始由具象思維到抽象思維轉變
所以孩童時代所接受的教育,其實大多幫助我們完成這個過程,訓練我們的思維能力,我們能接受到這些教育,是因為我們有文字,語言,而文字,本身又是一種抽象。
人們為了描述這個世界,發明了語言。
你為了抽象出一個事物,也必須用特定語言去描述它。
文字的出現,使信息交流與傳播可不受時空限制,也有可能開成人類群體共同的知識庫。為人類抽象思維提供了物質基礎。
所以,有了文字才有抽象思維可能。人類擁有文字,具有抽象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是人類與動物的根本區別。
抽象思維為我們帶來了什麼
來看現代社會的科技成果
笛卡爾的解析幾何,牛頓三大定理,幾何,分析,微積分,代數,電磁學,相對論,量子力學,天體物理,黑洞,宇宙大爆炸,DNA,生物進化等等。細胞,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成功登月,飛出太陽系,探索火星。發明了蒸汽機,汽車,飛機,火車,電燈,電話,電視,電冰箱,手機,半導體,晶體管,電子管,LCD,人造衛星,太空梭,計算機,處理器,軟體,互聯網;還發明了槍炮,炸葯,導彈,原子彈,氫彈。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電話,電腦,手機,塑料製品,供電,燃具,化學工業,冶金工業,做房子的鋼筋水泥,建築工業,機械製造,交通運輸,汽車,火車,飛機,通信業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科技成果,都是在西方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之後發明的,基本上是近300年內發明的. 之前,是封建禁錮的社會。
思想解放之後,人類從具備抽象思維到擅長抽象思維,這是一個本質變化,才使得我們現代美好的生活成為可能。
舉個例子
22*28=616;
27*23=621;
33*37=1221;
……
請問:73*77=?
這是一種找規律的題目,答案能立刻回答:5621。
規律是十位數相同,個位數為相加為10的兩個數的乘積的快速演算法。
到了初中,引入了X 對數字進行抽象
(10x+a)*(10x+b)=100*x*x + 10x(a+b) + ab =100x(x+1)+ab 如果a+b=10的話。
所以,22*28=100*2*(2+1)+2*8 = 616
很多復雜的規律,因為一個x的代入和抽象,變的簡單。數學使上述成果變為可能。
同理,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等都是抽象思維的結晶。
世界上的物質紛繁復雜,眼花繚亂。人最大的特點是容易被眼睛看到的物像所吸引,如果每個人都止步不前,不去深入思考內部深層次的原理,社會不會進步。
從地球是方的到地球是圓的,從托勒密的地心說再到哥白尼的日心說,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再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由此可見,人類文明的進步,靠的是一群擅長抽象思維的群體。

『陸』 什麼叫做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呢

(一)形象思維的含義
所謂形象思維主要是用直觀形象和表象解決問題的思維。其特點是具體形象性、完整性和跳躍性。形象思維的基本單位是表象。它是用表象來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過程。當人利用他已有的表象解決問題時,或藉助於表象進行聯想、想像,通過抽象概括構成一幅新形象時,這種思維過程就是形象思維。所以,利用表象進行思維活動、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形象思維法。例如,一個人要外出,他要考慮環境、氣候、交通工具等情況,分析比較走什麼路線最佳,帶什麼衣物合適,這種利用表象進行的思維就是形象思維。在文學作品中典型形象的創造,畫家繪畫,建築師設計規劃建築藍圖等也是形象思維的結果。在學習中,不管哪一學科,不管是多麼抽象的內容,如果得不到形象的支持,如果沒有形象思維的參與,都很難順利進行。所以我們學習各門課程時,既要運用抽象思維法,也要運用形象思維法。
(二)想像是形象思維的高級形式
想像是在頭腦中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重新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像與形象思維的過程是一致的。林崇德教授說:「想像就是形象思維。」北京師范大學公共課教材《心理學》中也寫道:「想像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想像是形象思維的高級形式,具有形象性、新穎性、創造性和高度概括性等特點。
想像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產生和發展的,以實踐經驗和知識為基礎。想像的內容和水平受社會歷史條件和生活條件的制約和影響。如「齊天大聖」有七十二般變化,但每一種變化都沒有超越當時科學發展和時代水平。正像俄國大文豪高爾基說的那樣:「想像在其本質上也是對於世界的思維,但主要的是用形象來思想,是一種『藝術的思維。 』」
根據想像有無目的性和自覺性,可以把想像分為無意想像和有意想像,而有意想像又分為再造想像、創造想像和幻想三種。
1.無意想像
事先沒有明確目的,不由自主地想起某事物形象的過程,叫無意想像,也稱為不隨意想像。它常發生於注意力不集中或半睡眠狀態。如看天上的雲,遠處的山,想像它像某種事物或動植物。無意想像中最典型的是夢。夢也有離奇性和逼真性兩個特點。無意想像是最簡單、最初級的想像。有意想像是高級想像,是依據一定的目的自覺地進行的想像。這兩種想像常常是互相交叉,相互促進和轉化,它們在人的創造活動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如有的調查報告說,在數學家和科學家中,有70%左右的人承認,自己有些問題的解決,是在夢中得到啟示和幫助的。
2.再造想像
有意想像是有明確的目的任務,自覺的,有時還要作出一定努力的想像。想像不是已有表象的簡單再次出現,而是經過加工改造後的新形象的出現。按照想像的創造性程度不同,或依據想像在新穎性和獨創性上的差異,可以把有意想像分為再造想像、創造想像和幻想。
再造想像就是根據語言文字的描述或根據圖樣、圖形、符號記錄等的示意,而在頭腦中構造出來的相應的新形象的過程。例如,當讀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詞句時,就在頭腦中形成一幅草原情景酌圖畫。又如,看小說《紅樓夢》時,腦海中便隨之產生了寧、榮兩府中的各種人物形象及其活動的情景等。這些就是再造想像所產生的結果。雖然再造想像的事物形象不是本人獨立創造出來的,但是再造想像仍然帶有本人的創造性成分。
3.創造想像
不依據現成的描述,而是根據一定的目的,在頭腦里獨立地創造新形象的過程,就是創造想像。創造想像,其形象特點是新穎、獨創、奇特。如文學藝術創作、科學發明、技術革新等都是創造想像。
創造想像與再造想像都是在感知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表象重新加工改造進行結合的新形象。雖然兩者都含有創造性,但創造想像的創造水平高得多,因而創造想像在創造性活動中的作用比較大。創造想像和再造想像也是相互交錯,相互促進的。創造想像雖然以再造想像為基礎,但它要比再造想像更富有創造性,格外復雜,更為新穎,更為困難。如在《阿Q正傳》中的阿Q是一個獨特的典型的新形象,魯迅先生經過千錘百煉,綜合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創造性地構思了這一獨特形象,要比讀者根據作品的描述,再造出阿Q形象復雜得多和困難得多。
有效的創造想像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要儲備豐富的表象;二要善於分析和綜合。據研究指出,創造性活動一般分為四個階段:(1)准備階段,主要是搜集資料,詳細、全面地佔有材料;(2)孕育階段,主要是對資料進行分析和綜合,開展積極的思維和想像活動;有時也藉助於原型啟發,不斷地醞釀新概念和新形象;(3)靈感階段,即人的全部精神力量,處於高度積極性和集中的狀態,突然產生出創造性的新形象。要記住,誰要獲得靈感,就必須付出辛勤勞動的代價。柴可夫斯基說:「靈感不喜歡拜訪懶惰的客人。」(4)整理階段,是指整理研究結果,如寫出論文或獲取新成果。
4.幻想
幻想是一種與人的願望相結合,並指向於未來的想像。幻想是創造想像的一種特殊形式。它的特點在於:一幻想中的形象體現著個人的願望;二指向未來,不能立即實現。幻想有積極和消極之分。凡違背客觀發展規律,不能實現的幻想,叫作空想。空想是一種有害的幻想。凡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符合客觀發展規律,能夠實現的幻想,就是積極的幻想,叫作理想。一切理想都是有益的,是激勵和鼓舞人們學習、工作和創造發明的巨大動力。
(三)形象思維與教育改革
由於對大腦兩半球功能認識不足,在學校教育中偏重於抽象思維的培養和發展,教學措施也大多有利於促進大腦左半球功能的發揮。這種偏向不利於大腦右半球的發展。羅傑·斯佩里教授評論道:「我們的教育系統以及整個科學都忽視了智力的非語言形式,這種情況導致的後果是現代社會歧視右半腦。」美國教育學家鮑伯·埃伯爾里評論說:「盡管我們知道大腦兩半球的綜合功能可以使人類思維取得更大成就,但現在的人們仍然給左腦的思維過程以過分的重視。如果發展健康的個性和最充分地培養創造性是我們的目標的話,那麼我們就有必要抱著使大腦兩半球和諧工作這個宗旨來開展教學工作。」目前的主要傾向是對形象思維認識不足,更談不到兩種思維協調發展了。不少科學家已經重視這個問題,強調開發大腦右半球,提出100%的開發大腦兩半球等。我國著名心理學家荊其誠教授強調說:「心理表象的研究是一個極有前途的領域,它有待於進一步地開拓。」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教授說,人們對抽象思維的研究成果曾經大大推動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我們一旦掌握了形象思維學,會不會掀起又一次新的技術革命呢?對形象思維的運用和研究不僅有利於人才培養,而且它很可能對教育改革和技術革命帶來深刻的變革,其深遠意義不可低估。
(四)形象思維的訓練
大腦右半球喜歡整體的、綜合和形象的思維,所以有人說右半球是形象思維中樞,它的思維材料側重於事物形象、音樂形象和空間位置等。在開發右半球的潛能時,主要就是利用形象記憶和形象思維活動。這是開展右腦訓練的基本原則。有些訓練方法已在形象記憶法中講到,如形象閱讀法、形象控製法及建構知識的整體結構法等。在記憶一章也講到使事物形象化和聯想記憶問題。下面再講幾個具體訓練方法。
1.累積形象材料
在日常生活、娛樂活動、看電視、欣賞音樂、學習活動、參觀、旅遊、家務和社會實踐活動中,盡量擴大對自然和人類活動中事物形象的掌握,有意識地觀察事物形象,廣泛積累表象材料,豐富表象儲備。頭腦中的表象越多,不僅愈益促進右半球的活動,也為形象思維提供了形象原料。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將獲得者格拉肖也指出:「涉獵多方面的學問可以開闊思想,像抽時間讀讀小說,逛逛動物園都有好處,可以幫助提高想像力,這同理解力和記憶力一樣重要。假如你從來沒有見過大象,你能想像出這種奇形怪狀的東西嗎?我這樣講,有的人聽起來可能會感到奇怪。但是在我們研究物理問題的時候,往往會用到現實世界的各種形式。對世界或人類社會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於抽象思維。」當然也更有助於形象思維。
可以說,豐富的表象儲存無論對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都有幫助。
2.積極開展聯想和想像活動
要經常開展形象豐富生動的聯想和想像活動。不要束縛自己的想像,要讓想像展翅高飛,任其在廣闊的宇宙中遨遊。中國著名的化學家侯德榜,曾於1932年,因發明新的制鹼法造出純鹼,從而在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他辦的企業稱雄國際化工界近一個世紀。侯德榜小時候不但讀書非常刻苦勤奮,嚴格要求自己,成績優異,十門功課得了一千分,而且還喜歡想像,愛好形象思維。他十來歲的時候,在課余時間經常側身躺在福建家鄉的草坡上,望著滾滾的閩江水,讓自己的想像縱情馳騁,旋轉不息的水車、姑母家的葯碾子,都是他想像過的東西。
3.建構知識整體學習法
傳統教學法是一節一節、一章一章地學,從最佳學習方法來看這是少慢差廢,不科學。
建構知識整體學習方法要求先理解和掌握知識的整體結構,以此為根基去理解部分知識內容。先把握知識結構層次和整體框架,使腦內浮現一張地圖,形成整體架構,然後搞清部分與部分之間關系,形成整體認知結構。進一步區分知識的層次、方面和知識點,形成知識系統和整體結構。進而把握知識或事物的重點,分清重點和細節部分,集中精力理解並掌握知識重點和整體結構。
建構知識整體學習法,強調建構知識整體結構,有助於大腦右半球功能發揮,能大大提高學習記憶的效果。
《學習的革命》書內強調,搞大型拼版玩具,出外旅遊,學習課程,都應先從概貌開始,掌握整體圖表和整體結構,再掌握部分。並指出,傳統教學,不慌不忙,一節一章,每周幾節課,只有部分,沒有總的概貌。這很蠢,太沒有效率了。
魏書生教學生畫語文知識樹,把初中六本書的知識大致分為四部分:基礎知識、文言文、文學常識、閱讀和寫作。進而又分為23個知識方面,再進而分為130多個知識點。用樹乾的圖形分為主幹、次干、枝幹三個層次,把它們表達出來。由此可從總體上把握住語文學科的知識系統,腦有全局,重點清楚;一目瞭然,便於記憶。
教學生自學整冊教材。放假發新書,讓學生假期自學新教材,畫知識樹,開學進行「期末考試」。魏書生深有體會地說,提高學習成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學生自學整冊教材,自己畫出語文知識樹。
國外教學改革提出「綜合學習方案」,也是以整個世界為課堂的整體學習,它有三個組成部分:1.與研究和探索結合在一起的有趣的課外活動項目,以整個世界為課堂的整體學習;2.學生把電腦作為處理和分析信息的工具來使用;3.把地理、歷史、物理、化學、數學、經濟、寫作、電腦以及其他學科聯系在一起教,而不是分離開來,各自獨立地教,從而使學生形成一個大的知識地圖和整體知識框架結構,既有助於促進大腦右半球功能發展,又能大大提高學習效果。
4.促進右腦功能發展的訓練
能促進右腦功能發展的活動有許多,現講述8點:
(1)培養繪畫意識,經常欣賞美術圖畫,還要動手繪畫,有助於大腦右半球的功能開發;
(2)畫知識樹,在學習活動中經常把知識點、知識的層次、方面和系統及其整體結構用圖表、知識樹或知識圖的形式表達出來,有助於建構整體知識結構,對大腦右半球機能發展有益;俗話說,千言萬語不如一張圖;
(3)發展空間認識,每到一地或外出旅遊,都要明確方位,分清東西南北,了解地形地貌或建築特色,發展空間認識能力;
(4)練習模式識別能力,在認識人和各種事物時,要觀察其特徵,將特徵與整體輪廓相結合,形成獨特的模式加以識別和記憶;
(5)音樂訓練,經常欣賞音樂或彈唱,增強音樂鑒賞能力,能促進大腦右半球功能發展;
(6)冥想訓練,經常用美好愉快的形象進行想像,如回憶愉快的往事,遐想美好的未來,想像時形象鮮明、生動,不僅使人產生良好的心理狀態,還有助於右腦潛能的發揮;
(7)經常開展形象記憶和形象思維活動;
(8)左側體操,練左側體操和運動有助於右腦保健。
5.培養良好想像品質
想像的品質為:(1)想像的主動性是指想像的目的性的程度;(2)想像的豐富性是指想像內容的充實程度;(3)想像的生動性是想像表現出的鮮明程度;(4)想像的現實性是想像與客觀現實相關的程度;(5)想像的新穎性系指想像的新奇程度。
想像力的培養要認真做好以下幾點:
(1)積累廣泛、深刻、豐富的各種表象;(2)掌握豐富的語言文字;(3)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4)大量閱讀文藝作品;(5)積極參加創造活動;(6)盡量運用各類想像;(7)培養正確的幻想;(8)樹立遠大的理想。 [color=Red]二、抽象思維法[/color](一)抽象思維法的含義和作用
抽象思維是思維的高級形式,又稱為抽象邏輯思維或邏輯思維。抽象思維法就是利用概念,藉助言語符號進行思維的方法。其主要特點是通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基本方法協調運用,從而揭露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聯系。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認識必須運用抽象思維方法。
抽象邏輯思維的基本單位是概念,人們通過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概念、判斷、推理是抽象思維的基本形式。抽象邏輯思維是人類特有的思維形式,抽象思維法是人類思維的基本方法。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人們大量地使用抽象思維判斷和解決各種問題。
抽象思維可分為經驗思維和理論思維。人們憑借日常生活經驗或日常概念進行的思維叫作經驗思維。兒童常運用經驗思維,如「鳥是會飛的動物」,「果實是可食的植物」等屬於經驗思維。由於生活經驗的局限性,經驗易出現片面性和得出錯誤的結論。理論思維是根據科學概念和理論進行的思維。這種思維活動往往能抓住事物的關鍵特徵和本質。中學生應該努力掌握科學概念,培養和發展理論思維。
抽象邏輯思維還可以分為形式邏輯思維與辯證邏輯思維。
所謂形式邏輯思維就是憑借概念和理論知識,並按照形式邏輯的規律進行的思維。這種思維的形式是概念、判斷和推理。在學習中,形式思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任何一門學科中的公式、定理、法則、規律,都必須通過形式思維才能把握,其運用和解決作業任務等也都離不開形式思維。所以,一定意義上說,掌握知識的過程,就是運用形式思維即掌握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過程。
所謂辯證邏輯思維就是憑借概念和理論知識,按照辯證邏輯的規律進行的思維。思維是客觀現實的反映。而客觀現實有其相對穩定、不大變化的一面,也有其不斷運動和不斷發展變化的一面。形式思維是對相對穩定、不大發展變化的客觀事物的反映;辯證思維是對不斷發展變化的事物的反映。因此,辯證思維的形式即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過程中,也都具有辯證性。如,牛頓的三定律屬形式思維;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屬於辯證思維范疇。辯證思維更擺脫了直觀性、具體性。
在學習中,要遵守邏輯思維的規則,但不能局限於形式思維,還要發展辯證思維,因為客觀事物是處於相互聯系和不斷發展變化之中,只有用辯證思維才有可能獲得新的理論、發現新的學科。許多交叉學科、邊緣學科都是通過辯證思維總結出來的。所以一些較高深的學科,缺乏辯證思維是學不好的,一些比較低級的學科也是離不開辯證思維的,如一題多解,理解概念的變式等,沒有辯證思維也是做不到的。一個人的辯證思維(國外也有人稱之為求異思維)比較發達,那麼他的智力也是比較高的,創造能力較強,學習也就必然會有效得多。如果不斷發展和堅持運用辯證思維,那麼這個人有可能取得較大的成就。
(二)抽象思維的運用和訓練
1.注意培養抽象思維能力
在學習和運用抽象思維時要注意以下五點:(1)要學習掌握和運用科學概念、理論和概念體系;(2)要掌握好和用好語言系統;(3)要重視科學符號的學習和運用;(4)與思維的基本方法密切配合運用;(5)與抽象記憶法、理解記憶法及其派的方法聯合訓練,可以起到互相促進的較佳效果。
2. 抽象思維法在學校學習中有其應用特點
抽象思維是大腦左半球的主要功能。在目前學校各門課程學習活動中,大量地進行讀、寫、算,即閱讀、寫作、計算、分析、邏輯推理和言語溝通等,其過程主要是以語言、邏輯、數字和符號為媒介,以抽象思維為主導。這些活動都是著重於左腦功能的發展。據有關方面的材料證明:在目前教學上,運用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的幾十倍。抽象思維在教學中佔有絕對優勢。一方面,這說明抽象思維在學習科學知識中的重要作用,或者說離開抽象思維就無法進行科學知識的學習。要搞好學習必須發展大腦左半球的功能,重視言語思維能力,學會並善於運用抽象思維方法,這也是學習成功的基本條件。另一方面,也說明人們對形象思維和創造能力重視不夠,忽略了大腦右半球功能的發揮,這也是教育中的嚴重不足。
3.培養個人的統攝思維能力
思維過程是一清晰邏輯的思考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從一個環節過渡到另一個環節的、由淺入深和由少到多的認識過程。在這種思考認識過程中,就需要藉助思維來把握事物的整體和全貌,及其發展的全過程。所謂統攝思維能力就是通過綜合和概括,藉助概念反復把握事物整體及其發展的全過程的思考方式的表現。把大量的事實綜合在一起形成科學概念,再把更多的概念、事實和觀察概括為內涵更集中的概念,並用清晰而簡潔的符號加以標識,這是科學發展的形式。例如生理學中「新陳代謝」和「條件反射」,生物學中「動物」和「植物」,社會發展學中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等概念都是包含一系列事實的概念。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盡力去領會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運用概念和符號去把握事物的整體。不僅是在知識學習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社會實踐中,如能自覺運用統攝思維,經常去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系,把握其整體特徵和發展全過程,那將會大大提高抽象思維能力。
此外,配合十個思維方法的練習也將有助於促進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color=Red]三、兩種思維方法協調發展和聯合運用效果最佳[/color]為什麼說兩種方法協調運用可以取得最佳效果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說明。
(一)從心理發展的角度看,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參加的社會實踐與接受的教育越來越廣泛深入,人的思維從兒童時期動作思維為主發展到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到中學時期即發展為抽象邏輯思維佔主導地位。初中學生的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屬於經驗型,高中學生的理論型思維已佔優勢。林崇德教授通過實踐研究指出:小學四年級是思維發展的轉變期,即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初中二年級是中學階段思維發展的質變期,從經驗型向理論型思維過渡;高二是思維活動的初步成熟期。在初二,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像能力也隨著迅速發展。到高二學生的智力基本趨向定型,達到初步成熟和穩定狀態。同樣形象思維也有一個從初級具體形象思維向高級形象思維發展轉化的問題。因為高級的形象思維並不低於科學中的抽象思維,這一點也不容忽視。
心理發展成熟意味著什麼呢?一是心理成熟後其可塑性小,較難訓練培養;二是心理一旦成熟定型,其年齡差異的顯著性變小,而個體的差異顯著性越來越大。應該重視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針對不同年齡階段,採取相應教育措施,促進中小學生心理發展,高質量地完成心理由低層次向高水平的轉化,不要錯過時機。
我們還要指出,能不能達到高水平的轉化和成熟,教育訓練是非常重要的條件,沒有受到良好教育訓練的成年人,雖然具有抽象邏輯思維,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屬於經驗型思維。另一方面在促進學生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化的過程中,不要忽視向高級形象思維的轉化。若不能高質量高水平地完成這兩種轉化,學生的智力發展有可能產生欠缺和不足。因此可以說,兩種思維的發展,兩種思維方法的訓練和綜合應用,有利於智力的全面高水平發展。
(二)從大腦兩半球功能不對稱性特點看,右半球的主要功能是形象記憶和形象思維,左半球的主要功能是抽象記憶和抽象思維。如果不注重促進兩種思維的發展,將不利於大腦兩半球功能的發揮。有專家預測,兩個半球功能的協調發揮,所「產生的效果常常是五至十倍。」和諧發展兩種思維,綜合運用兩種思維方法,其效果可能是驚人的。
英國心理學家湯尼·布仁認為:「從奧斯汀的工作中,我們可以看出,每一個人在科學和藝術兩方面都有卓越的潛在能力。如果現在發展不平衡,那不是天生的無能。而只是因為我們大腦中的一個半球沒有像另一個半球那樣得到充分運用的機會。」大腦兩半球之所以沒有得到平衡和協調發展,關鍵是沒有得到正確訓練和充分運用。這是十分值得重視的大問題。
(三)從解決問題的情景看,有些心理學家認為:當人們面臨解決問題的情景時,頭腦中可能存在著兩種超前系統。一種是形象系統,一種是概念系統。這兩種系統是協同活動、密切配合的。對於不同的問題情景,兩種系統的作用也有很大不同。一般來說,如果問題的原始材料是已知的,其方向是明確的,解決問題的進程主要服從於思維規律,應運用概念系統,進行抽象邏輯思維。如果問題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由情景提供的信息不充分,解決問題的進程主要依賴於形象思維,依賴形象系統。形象思維可以不受邏輯規律的限制,可以採取跳躍式的想像,構成事物的形象,進行某些猜測,在此基礎上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例如,在沒有發明飛機之前,人們就想像能像鳥一樣地飛翔在天空。
(四)大腦兩半球功能協調發揮
1.大腦兩半球功能特點
大腦左半球功能優勢是處理語言、邏輯、數學和次序,被稱為學術腦;大腦右半球功能優勢是處理節奏、旋律、音樂、圖像、想像和圖案等信息,稱為創造腦,也稱為藝術腦。大腦左半球依靠言語思考,有意識,具有邏輯性,線性有序,把握重點,形成系統;而右腦非語言性思考依靠空間圖像,無意識,具有平行性、整體性、跳躍性、靈活性、直覺和創造性。大腦兩半球有相對獨立的功能特點,在現實生活中,兩腦功能又不能截然分開,而是不斷協調一致發揮作用。
左腦藉助言語,按邏輯程序思想;右腦藉助表象或稱形象,擅長模式識別和操作。在現實生活中,右腦能一眼就從人群中識別出一張面孔,整體形象認識;而左腦則能叫出名字,對各人面孔特點和個人專長加以比較。閱讀時,左腦對字面意義進行理解,右腦能辨別音調、韻律、情緒和色彩等。在運動中,左腦注重規則指揮;右腦則會投球、接球、操作動作、注重直覺判斷。所謂直覺判斷,不是一步一步分析判斷,而是從一大堆信息之中一下子形成判斷。由此可見,在實際生活中,大腦兩半球功能不斷協調發揮,但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往往更重視左腦功能發揮,而忽視右腦功能利用,不利於兩半球協調發展。
2.在教學中培養左腦與右腦的合作能力
在教學活動中既要開發大腦左半球,又要重視開發大腦右半球。例如在重視數理化課程時,又要重視音樂、美術、繪圖課程;在教學中既要進行讀、寫、算練習,又要用圖表表述,俗話說千言萬語不如一張圖表。在讀書時,既要理解言詞的意義,又要區別言詞的發音、韻律,經常注意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與形象思維能力相結合,也即注意培養學生言語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與直覺、創造能力相結合。有意識地培養和訓練大腦兩半球的功能優勢,促進大腦兩半球協調發展。
3.培養天才人物的有效途徑是左右腦協調發展。
奧爾森指出,天才的、有創造性的學生其特點就是有選擇地靈活地運用大腦兩半球,即用左腦去完成言語思維的任務,用右腦去完成非言語思維的任務。而非創造性的學生,卻習慣地僅僅使用他們的左腦。
從科學發展史來看,許多偉大的科學家都是兩種思維協同運用的結果。
總之,每個人的大腦左半球和右半球都有著巨大的潛能,如果對大腦兩半球進行充分運用和培養,使之平衡協調發展合作運行,那麼,人腦的總能力和總效應將會幾倍乃至十幾倍地增強。這就是天才們運用大腦的成功秘訣。它也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有效途徑。

『柒』 什麼是抽象思維_如何培養是最好的方式

抽象思維 屬於人 思維方式 中的一種,它指的是人們在認識活動中運用判斷、推理、演繹等思維形式,對客觀現實進行間接的、概括的反映的過程。什麼是抽象思維呢?如何培養抽象思維本文是我整理抽象思維的資料,僅供參考。

什麼是抽象思維
什麼是抽象思維呢?這個本身就是個抽象的問題。下面我舉個例子說明什麼是抽象思維。這個例子是數學學習上的。

概念、判斷和推理是抽象思維的三種基本思維形式。

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本質區別在於思維加工時所使用的基本單元不同,抽象思維的基本單元是概念,而形象思維的基本單元是感性形象。

比如:一個杯子+一個杯子=2個杯子(形象)

——〉1+1=2 (抽象)

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有什麼區別?

“幻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抽象思維”有本質的不同特點 “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具有某種普遍性絕對性,而“幻象思維”沒有。 譬如,一棵樹在路邊,有著綠色的樹枝。我們看到了,我們經過“形象思維”與自己潛意識里儲藏的內容經過思維過程的鑒別後反映的結果就是“一棵樹在路邊,有著綠色的樹枝。”而不是“兩條魚在海里,長著紅色的魚翅。”任何一個“形象思維”都是這個結果,這就是“形象思維”的普遍性絕對性。而如果樹上是三根樹枝,我們經過“抽象思維”“1”加“1”加“1” 與自己潛意識里儲藏的內容經過思維過程的鑒別後得到的結果就是樹上有“三根樹枝” ,而不是兩根或四根。任何一個“抽象思維”都是這個結果,這就是“抽象思維”的普遍性絕對性。可是“幻象思維”則不同,不同的人,不同的“潛意識儲藏的內容”經過“幻象思維”後所得出的“思維”結果就不相同。一個心情感傷的人,這樹經過“幻象思維”時通過他“此時”潛意識里感傷的內容儲備鑒別後可能得出的結論是“一棵樹象一個孤零零的人站在路邊,綠色的樹枝是他擦眼淚的手臂”(請不要把它當 作文 學語言,它是思維的客觀內容);開心的人則會完全不同,讀者可以自己根據 經驗 想無數種結論。這里,由一個“象”在“幻象思維”中產生的是另一個“象”,它們不具有如在“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過程中的“樹” 就是“樹”或“三根枝”就是“三根枝”的鑒別後反映的“普遍性”的“必然性”結果。這不能簡單說是“聯想”,因為“聯想”可以是各種思維方式的綜合,甚至可以是“意識流”(大陸大學教導學生寫作的教本中將此思維當成聯想來教學生是錯的,是不負責,不科學的,沒有深刻心理實踐,沒作深入的心理研究。如果簡單看成“聯想”將)。而是在思維過程中因“此象”而產生“彼象”。而且具有“此思”“此時”的“必然性”,也就是單段“思維”個體的獨立性(即“此思”過後可能就不再有“此象”)。
抽象思維概念
概念、判斷和推理是抽象思維的三種基本思維形式。

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本質區別在於思維加工時所使用的基本單元不同,抽象思維的基本單元是概念,而形象思維的基本單元是感性形象。

比如:一個杯子+一個杯子=2個杯子(形象)

——〉1+1=2 (抽象)

廣義的抽象思維,泛指 邏輯思維 ,尤其是形式邏輯思維。這里包括對思維形式(概念、判斷、推理),思維基本規律(同一、矛盾、排中和充足理由律)和思維 方法 (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比較、分類、歸納、演繹等等)的研究。

狹義的抽象思維,則是指從復雜事物中,抽取本質屬性,舍棄其他非本質屬性的思維過程。這是數學中常用的、必不可少的思維方法,並且與概括相互聯系、密不可分。
如何培養抽象思維
思維的培養與打開:

指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每逢遇到問題,總要"想一想",這種"想",就是思維。它是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抽象、比較、具體化和系統化等一系列過程,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並轉化為理性認識及解決問題的。我們常說的概念、判斷和推理是思維的基本形式。無論是學生的學習活動,還是人類的一切發明創造活動,都離不開思維,思維能力是學習能力的核心,提高思維能力是我們最重要的學習任務之一。

一、 敏捷性

是指思維活動的反應速度和熟練程度,表現為思考問題時的快速靈活,善於迅速和准確地做出決定、解決問題。培養思維的敏捷性應注意:l、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能生巧。2、課堂聽講超前思維,搶在老師講解之前進行思考,把課堂接受知識的過程變成 思維訓練 的活動。3、定時作業,有意識地限定時間完成學習任務。

二、 深刻性

是指思維活動的抽象和邏輯推理水平,表現為能深刻理解概念,分析問題周密,善於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培養思維的深刻性應注意;l、追根究底,凡事都要去問為什麼,堅決擯棄死記硬背。2、積極開展問題研究,學寫小論文,養成深鑽細研的習慣。

三、 整體性

指善於抓住問題的各個方面,又不忽視其重要細節的思維品質。考慮問題,總是從整體出發,能夠很好地處理整體與局部關系。培養思維的整體性應注意:l、站在系統的高度學習知識,注重知識的整體結構,經常進行知識 總結 。2.尋找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挖掘共性,分離個性,在比較中學習新知識。3、注重知識的縱橫聯系,在融會貫道中提煉知識,領悟其關鍵、核心和本質。

四、 創造性

指思維活動的創造意識和創新精神,不墨守成規,奇異、求變,表現為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培養思維的創造性應注意:l、加強學習的獨立性,保持應有的好奇心。2.增強問題意識,在課堂聽講和讀書學習中,注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3、注重思維的發散,在解題練習中進行多解、多變。

『捌』 求抽象思維方法

抽象邏輯思維的基本單位是概念,人們通過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概念、判斷、推理是抽象思維的基本形式。抽象邏輯思維是人類特有的思維形式,抽象思維法是人類思維的基本方法。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人們大量地使用抽象思維判斷和解決各種問題。
抽象思維可分為經驗思維和理論思維。人們憑借日常生活經驗或日常概念進行的思維叫作經驗思維。兒童常運用經驗思維,如「鳥是會飛的動物」,「果實是可食的植物」等屬於經驗思維。由於生活經驗的局限性,經驗易出現片面性和得出錯誤的結論。理論思維是根據科學概念和理論進行的思維。這種思維活動往往能抓住事物的關鍵特徵和本質。中學生應該努力掌握科學概念,培養和發展理論思維。抽象邏輯思維還可以分為形式邏輯思維與辯證邏輯思維。
所謂形式邏輯思維就是憑借概念和理論知識,並按照形式邏輯的規律進行的思維。這種思維的形式是概念、判斷和推理。在學習中,形式思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任何一門學科中的公式、定理、法則、規律,都必須通過形式思維才能把握,其運用和解決作業任務等也都離不開形式思維。所以,一定意義上說,掌握知識的過程,就是運用形式思維即掌握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過程。

『玖』 三種抽象思維解題的方法

在 抽象思維 的解題 方法 中,運用概念、判斷和推理來反映真實的思維過程稱為抽象思維,也稱為 邏輯思維 。那麼,在抽象思維解題方法中,運用概念、判斷、推理來反映現實的思維過程,抽象思維有哪些方法呢?以下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三種抽象思維解題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照法

如何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數學概念?小學數學常用的方法就是對照法。根據數學題意,對照概念、性質、定律、法則、公式、名詞、術語的含義和實質,依靠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記憶、辨識、再現、遷移來解題的方法叫做對照法。

這個方法的思維意義就在於,訓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正確理解、牢固記憶、准確辨識。

例1:三個連續自然數的和是18,則這三個自然數從小到大分別是多少?

對照自然數的概念和連續自然數的性質可以知道:三個連續自然數和的平均數就是這三個連續自然數的中間那個數。

例2:判斷題:能被2除盡的數一定是偶數。

這里要對照「除盡」和「偶數」這兩個數學概念。只有這兩個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分析法

把整體分解為部分,把復雜的事物分解為各個部分或要素,並對這些部分或要素進行研究、推導的一種思維方法叫做分析法。

依據:總體都是由部分構成的。

思路: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決總體,先把整體的各部分或要素割裂開來,再分別對照要求,從而理順解決問題的思路。

也就是從求解的問題出發,正確選擇所需要的兩個條件,依次推導,一直到問題得到解決為止,這種解題模式是「由果溯因」。分析法也叫逆推法。常用「枝形圖」進行圖解思路。

例7:玩具廠計劃每天生產200件玩具,已經生產了6天,共生產1260件。問平均每天超過計劃多少件?

思路:要求平均每天超過計劃多少件,必須知道:計劃每天生產多少件和實際每天生產多少件。計劃每天生產多少件已知,實際每天生產多少件,題中沒有告訴, 還得求出來。要求實際每天生產多少件玩具,必須知道:實際生產多少天,和實際生產多少件,這兩個條件題中都已知。

排除法

排除對立的結果叫做排除法。

排除法的邏輯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對立面,在有正確與錯誤的多種結果中,一切錯誤的結果都排除了,剩餘的只能是正確的結果。這種方法也叫淘汰法、篩選法或反證法。這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形式思維方法。

例:為什麼說除2外,所有質數都是奇數?

這就要用反證法:比2大的所有自然數不是質數就是合數。假設:比2大的質數有偶數,那麼,這個偶數一定能被2整除,也就是說它一定有約數2。一個數的約 數除了1和它本身外,還有別的約數(約數2),這個數一定是合數而不是質數。這和原來假定是質數對立(矛盾)。所以,原來假設錯誤。


三種抽象思維解題的方法相關 文章 :

★ 小學數學11種抽象思維解題方法

★ 小學數學解題方法:10種抽象思維法

★ 什麼是抽象思維

★ 什麼叫具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比較

★ 常用的思維方法有哪些

★ 常見的幾種創新思維方式八個

★ 什麼是具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有什麼關系

★ 幼兒的三大思維特點

★ 抽象思維和具象思維哪個好區別是什麼

★ 少兒邏輯思維訓練題與方法技巧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抽象思維中常用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簡單擦眼霜的正確使用方法圖 瀏覽:24
昂科威燒機油最簡單的修復方法 瀏覽:157
簡單小白菜種植方法 瀏覽:814
讓安卓手機出故障的方法 瀏覽:399
銅的顯微結構分析方法 瀏覽:758
繞組電阻檔的測量方法 瀏覽:66
devondale奶粉使用方法 瀏覽:243
黑枸杞剪枝方法圖片 瀏覽:549
汽車導航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533
流鼻涕需要用什麼方法讓他治好 瀏覽:246
電熱棒使用方法 瀏覽:145
統計指數的計算方法 瀏覽:937
鐵皮石斛種植方法能種在石頭上 瀏覽:175
高冰種翡翠原石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403
租房喝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823
月見草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5
玉樹菇食用方法 瀏覽:957
子宮上長了瘤子消除最佳方法 瀏覽:478
led燈接線柱焊接方法視頻 瀏覽:657
ipad如何隔空手勢操作方法 瀏覽:423